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2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0篇

  《动物农场》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2.00,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农场》读后感(一):动物农场

  利用一上午的课堂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很好。

  此书篇幅短、故事简单,然而却十分有力,给人震撼作者以农场的动物为主人公,借动物来刻画人性角度新颖、引人入胜

  此书讲述了生活在一个农场上的家禽家畜不满主人的压迫、向往自由,在猪的带领下揭竿而起奋起反击,成功赶走农场主取得独立,然后过了一段有滋有味的生活。后来,原来领导起义的两只猪中的其中一只叫拿破仑的猪发动“兵变”,赶跑了另一只叫雪球的猪,独揽大权,对农场上的动物实行独裁统治,通过一系列洗脑等手段使他们尽心尽力地为猪狗们干活,自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最后,以拿破仑为首的猪们逐渐演变成了人类,继续奴役动物。

  我觉得这本书传达了这样的道理:人类原本和动物没有区别,他们和动物一起生活,一起遭受大自然的压迫,一样为生存犯愁,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惰性和贪得无厌促使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奴役曾经难兄难弟(动物)为自己服务,于是有了今天人类社会模样

  还可以从这本书中联想到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起义领袖一开始和其他农民一样都是被压迫,起义成功后就变得贪得无厌、骄奢淫逸,甚至残害昔日手足兄弟。这是人性,还是猪性?

  在那个年代,作者居然能从动物的角度切入,写出一本具有批判现实意义的好书,实在令人佩服!

  《动物农场》读后感(二):[动物农场]

  大家发现他们朝拿破仑摇尾巴的样子,和从前别的狗向琼斯先生摇尾巴的样子是相同的。

  外面的动物从猪看到人,从人看到猪,又从猪看到人,但再也无法分清人和猪有什么区别。

  从《动物农场》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威尔的平等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经济上的公平。在这部小说的开篇,让老少校痛心疾首的正是这种经济上的不公平: 人是唯一光消费不生产的生物。他不产奶,他不下蛋,他力气太小拉不动铁犁,他跑得太慢抓不到兔子。然而他却是所有动物的主人。他强迫他们工作,只把最少的劳动成果还给他们充饥,剩下的则统统归他自己所有。我们卖力耕种土地,我们用粪便为它施肥,可是除了身上这张皮,我们却一无所有。(第006页) 第二层含义是身份上的均等,也就是说,所有人,或者说《动物农场》里面的所有动物,在政治权力上、在人(动物)格上,应该都是均等的。老少校这样描述他对推翻人类的专制统治后的政治构想: 动物不能对同类实行专制统治。无论是孱弱还是强壮、是聪明还是愚蠢,我们都是兄弟。动物不能杀害任何其他动物。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

  其中《1984》凸现的是他的自由思想,而《动物农场》展示的则是他对平等的看法。从《动物农场》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威尔的平等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经济上的公平。在这部小说的开篇,让老少校痛心疾首的正是这种经济上的不公平: 人是唯一光消费不生产的生物。他不产奶,他不下蛋,他力气太小拉不动铁犁,他跑得太慢抓不到兔子。然而他却是所有动物的主人。他强迫他们工作,只把最少的劳动成果还给他们充饥,剩下的则统统归他自己所有。我们卖力耕种土地,我们用粪便为它施肥,可是除了身上这张皮,我们却一无所有。(第006页) 第二层含义是身份上的均等,也就是说,所有人,或者说《动物农场》里面的所有动物,在政治权力上、在人(动物)格上,应该都是均等的。老少校这样描述他对推翻人类的专制统治后的政治构想: 动物不能对同类实行专制统治。无论是孱弱还是强壮、是聪明还是愚蠢,我们都是兄弟。动物不能杀害任何其他动物。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

  经济上的不公平的根源是专制,而专制的根源又是身份上的不均等。

  乔治·奥威尔用《动物农场》最著名一句话对这种等级观念做出了最辛辣的讽刺: 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在我看来,等到我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对苏维埃政权的看法很可能会被广为接受。但这有什么用呢?用一种正统思想取代另一种正统思想并不是进步。我想要反对的是那种留声机的心态,那种正在播什么唱片就只听什么唱片的做法

  但是自由,正如罗莎·卢森堡说过的,就是“给别人自由”。相同的原则也可见于伏尔泰那句名言:“我反对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害怕自由的正是自由主义者,想要玷污知识的正是知识分子

  《动物农场》读后感(三):假如动物主宰世界

  之所以看《动物农场》(也作《动物庄园》)这本书,原因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本身。而是前几日杨绛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有公众号由杨绛提到了译者孙仲旭,才决定找本他译过的书读一读。

  对于此种包含着浓厚政治色彩隐喻的书,我通常是没有太大兴趣的,不过好在这本书并不算太厚,倒也能耐着性子把它读完。

  书中除了琼斯先生、皮尔京顿先生以及弗里德雷克先生是人类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动物,包括:

  猪:“老少校”、“尖嗓”、斯诺鲍、拿破仑……

  狗:蓝铃、杰西、品彻……

  马:莫莉、博克瑟、克洛弗……

  山羊:穆丽尔

  乌鸦:摩西(被驯化了)

  驴子:本杰明

  …………

  如果单看这些角色,这本书更像是一则童话或者寓言故事,但是结合书中角色的所作所为,以及乔治·奥威尔的写作背景,即便再不谙世事的人,但凡略懂一些常理,也能看出个所以然来。普遍流传的观点是,这本书所影射的是苏联社会主义,老少校暗指马克思与恩格斯,拿破仑暗指斯大林,雪球暗指托洛茨基……等等。若要仔细研究,书中的每一个动物角色都能对应到那一时期人物身上。(详见解读:《动物农场》中的隐喻)

  不过我在看这本书时,首先想到的却是明末李自成的起义。猪这个角色很显然是所有动物中最为聪明的物种,因而猪可以住在农舍里,吃苹果、喝牛奶,享受着高其他动物一等的待遇,这一点并不足为奇。李自成在起义时所说的那些“均田免赋”“等富贵、均贫贱”等口号,不正是和书中的猪为其他动物描画的未来很相像吗?历史的进程总是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不平等的背景下往往会出现起义,但起义之后又会轮回到新的集权主义之中,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最后也无非是一句空话罢了。正如书中所说,“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真正的平等总是难得。或许有人觉得这和目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生活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仔细想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正像书中劳劳碌碌的羊群一般吗?难怪有读者说,与其说这本书是寓言故事,倒不如说是明确的写实了。

  动物驱逐了人类、主宰了农场,看似荒唐可笑,实则意味深长。我想“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动物农场》读后感(四):对共产主义的预见

  奥威尔对共产主义的预见性,应该是绝无仅有的。《1984》和《动物庄园》正是他的预见的巅峰之作,完美地契合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趋势,只不过《动物庄园》更为柔性,而《1984》估计只有朝鲜能达到了。

  根据其他读过的文章,以及他本人为乌克兰版写的序文,奥威尔曾一度信仰过共产主义,然而他就像书中的老驴一样,虽不及老驴年长、历经世事,但是却有着老驴的智慧。或许是他敏锐地发现了美丽外表下极权的内核,才让他的作品在历史中不断被证明。在农场主的时代相当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当奴隶意识觉醒之后,强有力的主义者就会宣扬他们的学说,以此实现自己的目的。拿破仑学得了极权的内涵,赶走改革派的雪球,并宣传四处存在的假想外敌,玩弄文字游戏,通过数字粉饰太平,只不过底层的动物不懂这些也不愿意懂这些,他们迷迷糊糊有这些想法却不敢思考,也可以说不会思考勤劳的马更是用劳动麻痹自己,以为建成风车就是自己的意义,其实他内心里更是深深地不安,想要借助风车来填补。

  这本书或许在当时,抑或在西方世界可能并没有这种感觉——书中完全是一个政治寓言。就像老驴一样,默默看尽历史就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极权自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法国早有雅各宾派专政的历史,后来的一些主义无非是它的变体。所以所谓的绝对平均和不分阶层绝对是谎言,只不过底层人愿意去相信这个大饼,就像累死的马。

  书中奴隶主最终还是与拿破仑修睦了,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怕资本面前永远没有立场。

  《动物农场》读后感(五):《动物农场》评论-2分

  以前读过,但是没读完,这次重新来一遍。该作被公认为是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听起来很拗口啊,由于年代的距离感,那些历史当中的纠葛很难理解的透彻,需要根据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辅助。这部中篇小说出版于1945年,时间正值二战的末期,但是书中的寓意却与二战无关。作者英国人乔治·奥威尔,讽刺的来源是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临近二战之前,奥威尔参加并在其中深感前苏联体制的缺陷,这才有了《动物庄园》。

  即便不知道小说的写作背景,也是很有可读性的,这个故事特别契合我如今的心境。有一天农场主人琼斯先生喝高了,农场的动物们组织开会,有猪,狗,母鸡,鸽子,绵羊,奶牛,马,山羊,驴子,小鸭,猫,乌鸦,动物就这么造反了,占领了农场自制管理。猪是所有动物中最聪明的,有一只叫拿破仑的猪成为了首领,造反容易,管理难。个人的私心和群众利益永远都无法达成一致,在希望与失望中,就这么一天天的流逝着,结尾处,猪竟然站立起来,用两条腿走路,这一片段让我感觉甚为恐怖

  这貌似也有我们国家曾经的影子,任何的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经历痛苦的过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乌托邦,可那仅仅只是属于自己的理想化的模样,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视野,这些道理无论谁人讲述,都只是浮于表面,只能随着时间在现实的历练里逐渐逐渐的说服自己,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平和,能够接受的范畴也在逐渐扩大,让自己的心情愉悦,在愉悦中感受生活的细节

  那些我年轻时所想象的乌托邦,争辩过努力付出过,其实是真的存在的,只是我在有生之年无法看到,现如今,我依然坚持它们的存在,但我可以接受我无法看到它们的事实,也不会去为实现它们而再拿出一丝力气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