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柏林谍影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柏林谍影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柏林谍影的读后感10篇

  《柏林谍影》是一本由[英] 约翰·勒卡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谍影》读后感(一):不太懂——丽兹与利玛斯关系之谜

  读完原著,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迷惑不解:关于丽兹和利玛斯的关系。

  1. 站在利玛斯的角度

  利玛斯在执行任务期间,在假装潦倒的过程中居然和一个有点傻乎乎的女人丽兹好上了,而且还是丽兹主动投怀送抱,并且这个女人是共产党员。利玛斯很清楚这些,但是他居然并不在意。

  就算对于圆场方面,他们恋不恋爱无所谓,只要制造出一种恋爱的假象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利玛斯,这个老牌特工,在他在假扮失意、被众人抛弃、天天醉酒的情况下,他要演苦情戏,怎么会忽然出现一个关心他的女人呢?而且女人有那么多可疑点。另外对于女人来说,哪个女人会爱上这样的男人

  2. 站在东德的角度

  圆场有那么傻吗?派一个特工演苦情戏,诱骗他们上钩。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这个特工居然和一个女人好上了?而且在特工深入东德时,这个女人居然没有被关押?(她男人都跑到东德去执行秘密任务了,居然没有把这个信仰共产主义的愚蠢女人关起来?至少也应该24小时严密监控吧?)

  可是不但没有,圆场还和她接触,代利玛斯给她钱,还能让她跑到东德参加所谓的共产主义学习班,最后在秘密法庭上当证人?

  这不是明摆着要让她出事,要让她男人暴露吗?

  这么多疑点,东德方面怎么会认为利玛斯是英国的特工呢?

  第一次看间谍小说,没能理解作者设的局,求各位大神指点。

  《柏林谍影》读后感(二):作为人的间谍

  作为人的间谍

  ——读约翰.勒卡雷《柏林谍影》

  台湾作家唐诺说:“勒卡雷是同时写两部小说的,类型的间谍小说和开放深沉的一般小说,同时创造出两个世界,间谍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在勒卡雷的成名作《柏林谍影》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将“正常人”丰富感受反应带入了的神秘冷酷的间谍领域,批判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政治较量,叩问人之生存意义,而不是仅仅以间谍具有的天然的噱头吸引读者,因而使间谍小说具有了经典小说的品质

  创作于1963年的《柏林谍影》是勒卡雷的第三本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此书出版后一举奠定了他在类型间谍小说乃一般小说领域大师级的“江湖地位”。《柏林谍影》讲的是在冷战期间,英国情报机构柏林站负责人利玛斯为了挽回东柏林间谍网络几乎全军覆没的败局,孤注一掷,假装堕落、和英国女共产党员丽兹交往、被策反,深入苏联情报部门,试图离间并铲除劲敌。然而,利玛斯没想到的是,英国情报部门总部另有计划,丽兹和他假戏真做、产生了真感情。沦为组织工具”的利玛斯,在丽兹不知情的证言中,陷入了危局。

  与一般间谍小说不同,曾是冷战期间英国情报人员的勒卡雷,在《柏林谍影》中,拒绝007式间谍故事的浮夸肤浅,站在现实的“废墟”上,以人道主义的高度,来审视战争(包括冷战),审视间谍行为,审视人性。在他的笔下,冷战不是正义与邪恶的对抗,而是枪炮对峙下的人类危机,是柏林墙下的人的尸体;情报行业不是一场优雅游戏,而是利玛斯上司所说的“不讲怜悯的”、“对欺骗有各自的衡量标准”的荒诞行业;间谍也绝非颜值爆炒、技艺高超、美女投抱、永远化险为夷的神秘帅哥,而是走在生死钢丝上的、毫无自由可言的、奢望普通生活的、孤独人生赌徒。

  事实上,对于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好恶,勒卡雷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因而他笔下的间谍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内涵。他看到的意识形态是与人性对立的东西。正如正义被东西方两个世界高高举起,却有不同的含义,而在它的名义下,一切都冰冷坚硬,人性被彻底碾压,被无情阉割。于是,在《柏林谍影》中,作为间谍的利玛斯只有在“堕落”中,才渐渐萌发了生活情趣。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居然与敌对世界的丽兹之间悄悄滋生了爱情。这与其说是对冷战的讽刺,不如说是人性对意识形态战争的批判。书中,作为人的利玛斯渴望凡人的生活和爱情,然而只能在冷战世界和间谍身份中,感到孤独迷茫焦虑;作为间谍的利玛斯,他必须执行任务,看重结果,否则就是失败就是背叛,对凡人生活和爱情,他只是挣扎而不能。“两个利玛斯”在相互抗拒,在撕扯搏杀。小说结尾,利玛斯带着丽兹试图穿越柏林墙。丽兹终究被“合理”地射杀了,而利玛斯最终放弃逃生,做出了人生最后一次选择:回到丽兹身边。这是作为间谍的利玛斯的失败,却是作为人的利玛斯的胜利。这最后一幕完成了这部小说艺术上和思想上的高度。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于小说主角利玛斯而言,思想是痛苦的,人性的萌发及占据他内心的全部,在冷战思维之下,必然地使得作为间谍的他成为一个悲剧。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荒谬的意识形态的悲剧。帕斯卡尔又说,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以此来看,不妨可以乐观地说,勒卡雷塑造了作为会思考的人的间谍——利玛斯这一悲剧角色,要比致他于悲剧的东西更高贵的多,毕竟他让人体会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尽管这温暖和希望如此的微弱。

  《柏林谍影》读后感(三):真假世界

  过了几天,才想着来评论一下,翻译的不错。书中叙述的是一个关于间谍的故事,故事构思精巧,以至于第一次出版公众就认为勒卡雷是个间谍,而勒卡雷的叙述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勒卡雷笑言,如果是真事,应该就不会让出版了)。文学作品,如果写的像真事,似乎不算什么好的评价,尤其是后现代艺术勃兴,各种各样文学形式出现的时期。然而,我却觉得真实到了一种程度,绝对是上乘作品。人编的故事能有上帝编的(真实世界)好吗?我很怀疑。 这部作品归于间谍小说,无疑是肤浅的。它就是简简单单的一部经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李猛老师说,了解现代伦理最好的方式是去读小说。诚然,《柏林谍影》就是最好一例。勒卡雷创立了一种角色——间谍,把人性在一个点进行展示。真的可以是假的,假的可以是真的,那么,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甚至当爱情都是可以被莫名其妙利用的(你可以是真爱,可是你的真爱恰是别人利用的工具),这会有什么不同?所有这一切目的指向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人的一生,看起来不也是某种安排吗? 这部小说隐藏了人性善恶,而不是乍看上去的那样,体现人性的不择手段,手段只是理性的工具。你可能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他可能为了自由,真真假假的背后又有多少意味深长。 好的文学作品不就这样吗,各种各样的可能等着你去发现。

  《柏林谍影》读后感(四):为何而战?

  费德勒一直在问:你的马达在哪里?

  利马斯说:不知道。

  费德勒至少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深信不疑,而利马斯,这个无所惧怕也无所相信的人,只能觉得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疯狂

  谁说不是呢?

  丽兹,全书唯一有血有肉,相信真善美与爱的人,在尔虞我诈的间谍世界里却显得无比愚蠢,甚至帮了倒忙,这不是她的错,毕竟——间谍是一种古老的罪恶,从一诞生便远离了光明

  二战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逆转的,包括被其摧毁的旧道德体系,时至今日人们在007和碟中谍的洗礼下认为间谍是非常时髦的事,完全忘记了何为高贵,何为公平,何为光明磊落,何为问心无愧,这谈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包括应当与他人共享食物(利马斯曾经不太情愿,但出于礼貌而把面包分给费德勒一块),包括即使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性命堪忧,也能坚持认为对方是一个无辜而忠于职守的好人(最后汽车上丽兹对费德勒的评价)。

  最后的结局极其完美,两辆大卡车中的小轿车,注定难逃一劫。

  只是还有一点不明白,利马斯在殴打小商贩之前的那晚,为什么要对丽兹表现出即将一去不复返的架势?按照他所接到的命令来看,这是一个极为不正确举动。也许就是作者前言中谈到的明显漏洞吧。

  (其实,作为一个已然没有太多旧道德观念的人,我是不太能理解书中人物如此之高的诚实度的。毕竟谈话内容都由单方面口述,想撒谎也是可以的,最后的审判法庭辩护律师也没有任何物证全靠证人证言……)

  《柏林谍影》读后感(五):第一部间谍小说

  看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伦敦,柏林冷战的那种阴森,

  本来利马斯是假装陷害蒙特,除掉蒙特,没想到,最后被发现,计划失败,在最后一抹微笑中发现原来一直想除掉的蒙特才是自己人,原来他真的是自己人。原来自己是帮助巩固它地位站稳脚跟的。确实,之前的陷害都是事实,上头就是对他保密的很好,就是单线操作:头-蒙特-卡尔-利马斯。给他钱那个真是太扯了,不过正是太假了所以最后费德勒和利马斯应该都能看出来了。如果再给费德勒一些时间,可能也能看出伦敦的这个巨大阴谋,不过,也没什么证据,。

最后的结局,很紧张刺激,得多好的心理素质啊,间谍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不过我不懂,最后为什么会被发现,费德勒的势力么?最后利马斯为什么还要亲眼看丽兹死没死,露水情缘,为何这么动情,为何连命都不要了,这份情,有点小突然,我觉得一个身经百战50多岁的男的,应该见怪不怪了,还是我太绝情

  《柏林谍影》读后感(六):经典的魅力

  戴维·康维尔是谁?可能大部分读者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提到约翰·勒卡雷,效果或许就完全不一样了。事实上,尽管这两个名字的归属权同属一人,但是世人更加熟悉勒卡雷。这位举世闻名的英国小说家在1961年以小说《召唤死者》试步文坛,迄今为止创作时长达54年之久,创作背景更是自冷战时代跨越至反恐时代。笔耕不缀的结果则是获奖无数。从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金匕首奖开始算起,勒卡雷先后获得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英国毛姆奖、意大利马拉帕蒂文学奖、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等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

  归根朔源,所有荣誉与肯定都要归功于1963年出版的《柏林谍影》这部小说。如果没有这部畅销全球经久不衰经典之作,世人不会知晓勒卡雷的才华、不会了解到间谍小说并非是提供消遣的类型文学,可以在惊悚与悬念之外刻画人性的存在。可以说,勒卡雷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突破类型文学早期刻板僵化的枷锁,构建自成一派的小说世界。

  当时勒卡雷身处英国驻联邦德国(西德)首都波恩使馆,表面身份是初级外交官,实则是英国情报官员,在工作之余已经匿名出版了两部小说,但是都反响平平。尽管如此,在见识到诸多秘密情报工作之后,难与人言的压力让他不堪重负,唯有将心中所思付诸笔端。《柏林谍影》正是在重压之下创作出的发聩之作,一经推出就轰动全球。

  小说的背景是60年代的德国柏林,此时的柏林是冷战的重心所在,一道钢筋水泥铸就的柏林墙将世界一分为二,以意识形态为代表区分敌我。小说的主角利玛斯是英国情报官员,因为潜伏在东德地区的间谍网被破坏,甚至亲眼目睹手下在逃亡时死于柏林墙下,不得不回国述职。经过精心策划,不甘心失败的利玛斯准备重返地下战场,打击东德情报机构。孰料计划不如变化天真情人丽兹让一切都化为泡影。

  就小说而言,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构思巧妙。勒卡雷以人物个体展开叙述,通过利玛斯的情绪递进情节发展,利玛斯的紧张、焦虑与恐惧让勒卡雷笔下的间谍世界更加真实与灰暗;《柏林谍影》中没有花花公子式的冒险故事,没有动作为王的哗众取宠,而是以一出悲剧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划分的泾渭分明,尽显间谍工作所能带来的人性摧残,以致小说出版之后引起一片哗然。有好事者认为勒卡雷有出卖国家机密的嫌疑,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勒卡雷半自传的表达,当然,更多的读者自此见识到幻想破灭的痛苦过程,通过阅读加以反思,这是以往间谍小说中不会涉及和无法企及的魅力。

  勒卡雷敏锐的观察力为读者再现铁幕之下的柏林、以过分克制而略显酸楚的笔触刻画利玛斯和丽兹的感情纠葛、以冷静疏离的状态观察冷战中对峙下的间谍网络,通过对白将情节逐层递进,推理出个人在时代狂潮与利益纷争重压下的无可奈何。如果与此前存在的诸多间谍小说相比较,例如厄斯金·柴德斯的《沙岸之谜》、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等等,读者可以轻松分辨出文字表达所呈现的巨大差异。以上作品大多以惊险的情节与个人的机智勇敢来吸引读者,简单的类型创作中完全不涉及人物内心与真实环境。而《柏林谍影》则贵在真实,不仅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角色也不再是战无不胜的超人。更重要的是,作品中呈现出的世界与结果其实是不完美的,无论是权衡利益的丑恶,还是反英雄的创作设定。事实上在我看来,利玛斯最后的返回无疑是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本能使然。最后时刻柏林墙下的几声枪响,无疑是间谍们向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所能发出的最绝望的呼唤。

  50年过去,这部作品依旧打动人心,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柏林谍影》读后感(七):不止是一部间谍小说

  提到“间谍”,或是时下更流行的“特工”一词,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007”詹姆斯·邦德,这位风度翩翩而又视死如归的银幕英雄迷倒了大批观众,至今已拍摄了24部。虽然“间谍”这种职业古已有之,但到了西方殖民时代才逐渐繁荣,至美苏冷战达到巅峰。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相互忌惮的气氛,以及时不时爆出的间谍丑闻,使得有关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销量极佳。冷战之后,间谍题材开始走向没落,但随着全球恐怖主义的冒头,正派“间谍”与邪恶势力的明争暗斗似乎又成了新的热点。除《007》、《碟中谍》和《谍影重重》三个经典系列电影外,近年来上映的“间谍”题材大片还包括《王牌特工》、《秘密特工》、《女间谍》等,以及还有广受好评的美剧《国土安全》等。

  不过,这些影视剧虽然大多娱乐性十足,为深入敌后却总能克敌制胜的孤胆英雄们配备了拉风的跑车、金发女郎以及各式高科技装备,但是它们似乎有些远离黄金时代“间谍”小说所触及的真正主题:作为一个身份暧昧不清的个体,他在生命危险、政治立场和主流意识的巨大压力下会如何应对。因而,翻读一些经典的间谍小说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柏林谍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是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1931— ,John le Carre是其笔名,本名David Cornwell)写于1963年的作品,为其成名之作,曾被格雷厄姆·格林誉为他所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该书英文原题为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台湾译本曾译为《冷战谍魂》和《东山再起的间谍》,1981年的大陆译本名为《寒风孤谍》。英文原题其实已经包含了这几个译本名字的含义,意蕴更为深远。“柏林谍影”这个新译名更像是如今的动作电影名称,不过指明了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柏林。

  故事以线人暴露身份、不得不穿越柏林墙逃跑到西方世界开始。男主人公利玛斯是英国情报机构“圆场”柏林站的站长,眼睁睁看着自己最重要的线人丧生在柏林墙,自己一手搭建起来的情报网被苏联情报机构“中心”的头目蒙特彻底摧毁。利玛斯回到英国,在头儿的支持之下,他决定孤身回到柏林,向蒙特复仇。他伪装成失败者的模样,酗酒、暴躁、贪财,甚至入狱,终于被苏联间谍注意、利诱其叛逃苏联。在临走前,他与爱人、英国共产党员丽兹告别。根据计划,他向蒙特的副手费德勒提供情报,并假装忠诚,引起费德勒对蒙特的猜忌,蒙特随后也的确因费德勒的举报而走上了审判席。然而,就在费德勒将证据一一列出时,丽兹却被带至法庭,她的供述暴露了利玛斯的身份,也暴露了英国情报部门的计划,费德勒反而成为阶下囚。付出所有却再一次彻底失败的利玛斯此时才终于明白,他和丽兹都只是英国情报部门的棋子,真正的计划正是要除掉心生怀疑的费德勒,从而保住那位双面间谍蒙特。在故事的结尾,利玛斯和丽兹双双死于柏林墙,与开头呼应,而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也成为这部小说中最残酷的隐喻。

  与伊恩·弗莱明笔下的007詹姆斯·邦德相比,利玛斯毫不潇洒,不仅没有什么魅力,而且被组织玩得团团转,甚至在柏林墙上他看着心爱的女人被射杀,他只能“愤怒的看着四周,像头斗牛场上盲目的公牛”,随后同样死去。而如果是007,那么不出意外的情节将是邦德酣畅淋漓地手刃蒙特。但是,利玛斯绝不是一位“反英雄”。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忠诚,孤身一人重返柏林,不仅要提防外部危险,还要伪装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他临睡前让自己清醒一会儿,让自己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在演戏”。他的确做到了一个间谍所能做到的一切,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然而在高层眼里,他的无知、被利用、甚至生命都是实现他价值的组成部分。

  勒卡雷笔下这个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冷血世界,看似不可理喻,但放置于美苏对峙的奇特历史情境之中,却更显得无比真实。故事里既没有我们所习惯的happy ending,也没有明确的善恶二元对立,当个体处于更为复杂维度(如道德、爱情、法律、谋略和意识形态等等)之下被扭曲、被阅读的时候,那么对与错、好与坏、生与死就很难再被准确地评价,同时更映射出冷战时代的荒谬和变态:一个人生来就被迫站在某个阵营,他不但必须要对千里之外的敌对势力从骨子里产生深仇大恨,而且随时准备为国家的利益牺牲一切。这正是勒卡雷的小说如今更多地被视为“严肃小说”而非“类型小说”的重要原因。

  勒卡雷与他的同行萨默塞特·毛姆、格雷厄姆·格林、伊恩·弗莱明等一样,这几位英国大作家都曾在英国情报机构任职。《柏林谍影》等小说出版后,媒体和读者常常热衷于在情报部门寻找故事和角色的原型。勒卡雷虽然经常否认,却从不坦白自己在MI5和MI6的工作经历,这就让他的人生和作品更显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在《柏林谍影》五十周年版的序言中,勒卡雷说:“《柏林谍影》的价值并不在于这部小说是真实事件,而是这个故事让人信服……”但不得不指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恰恰源于它的冷酷。勒卡雷随后写道:“五十年后,我们面对的依然是那个相同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既能捍卫西方的价值观同时又不将其丢弃呢?……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学到了什么?……情报世界与我们所在的世界的道德并无二致。”冷战之后,比冷战更惨烈、更疯狂的战争仍然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大国政府一面宣扬捍卫价值观、另一面却在实施背离其价值观的阴谋以寻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并没有随冷战的落幕而终止,这既是人类社会的悲剧宿命,也是勒卡雷始终笔耕不辍、且于2013年出版第23部作品的时代背景。

  所以,虽然《柏林谍影》是一部写于1963年的畅销小说,却也不妨将它视为一则生命力更为久远的寓言故事。这些经典的间谍小说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之余,仍然能够给予当代人以反思和启迪,这就是今天重新阅读它们的理由。

  刊苏州图书馆《今日阅读》2016年

  《柏林谍影》读后感(八):《柏林谍影》:勒卡雷的“不可复制”

  类型文学存在的最初意义,很类似于今天的电脑游戏——它也是在以“模拟人生”的方式,给特定人群提供一个最便捷的快感获取方式,来完成日常冗杂生活之余的那一点点“英雄”或“温柔”的梦想。喜欢严密逻辑的人会选择推理小说,情感细腻的人则会沉浸在言情故事之中,而痴迷于行侠仗义的热血青年则要手捧金庸古龙手不释卷了。诸如此类的体验,“深夜里,一盏灯,一本书,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和今天“戴上耳机,握紧鼠标,键盘就位,把世界抛在脑后”,其实并无二致。

  快餐式的东西很容易被抛弃,可是游戏世界里会有经典款,类型文学世界里当然也会有这样可以超越原本消遣意义的“信仰”出现。像是不管过了多久,只要提起推理小说,人们都会谈起福尔摩斯的丰功伟绩一样,谈到间谍小说,拥有阅读经验的人们一定要提起勒卡雷,谈谈他的《柏林谍影》。

  尽管几乎可以以一部作品概括整个间谍小说领域的创作(按照唐诺的说法),但勒卡雷和他的《柏林谍影》中的间谍形象却是“非典型”的。书里的主角利玛斯并没有时时刻刻独力改变战局的“超能力”,运气一塌糊涂,更没有香艳美女相伴左右。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会对“不给力的队友”心生厌恶,也会对上司派下来的任务满腹牢骚。在队友相继被“做掉”之后,利玛斯迎来了“力挽狂澜”的机会,上司以他为核心,拟定了一个“复仇计划”。利玛斯真的可以成为英雄,依照计划成功复仇吗?

  从作品本身来看,《柏林谍影》的杰出,在于它以出色的叙事,支撑了一个丝丝入扣,结尾又令人意外的间谍故事。作品读来丝毫没有艰涩生硬之感,人物塑造也颇见功力。这几乎奠定了勒卡雷作为一位“不容错过”的间谍小说作家的“成功之道”——他写的首先是个好故事,然后才是一本非凡的间谍小说。

  类型文学最容易陷入的瓶颈,是模式的逐渐固化,从而使得作者陷入“自我复制”的死循环。尽管《柏林谍影》是勒卡雷的第三部作品,尽管这部作品为他带来了不俗的反响——他几乎是从这里才“一炮走红”,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勒卡雷会就此“定型”。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读到了他之后更加精彩的作品,还在于《柏林谍影》本身便是“仅此一部”的好作品——它并没有可以复制的余地。这也恰恰是勒卡雷作为一位间谍小说家的标志性所在。他塑造了一个训练有素、沉稳坚定,深谙“游戏规则”的间谍利玛斯,也同样塑造了一个渴望安定与疼爱的普通人。这种凡常而无法革除的情感,在“绝对零度”的间谍游戏里显得格格不入,但由此展开,作品便为读者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错位经验”。人因人性而成为人,也会因人性而最终失意败北。可是游戏里的胜利或是失败,到底哪一种更偏向于人自己的光荣与成就,只能在选择之后才见分晓。

  这是勒卡雷的“不可复制”——恰恰是因为他企图展现,并最终实现的,是对所谓人性在沉郁而阴冷天空下的全面描写。不仅仅是利玛斯,游戏中的所有人,其实都在摇摆中“不得不”选定立场——选定立场就意味着背弃情感,背弃良知,因为对立的双方,并没有正义可言。人一旦入局,就注定了逃无可逃的命运。

  胜利中的无尽苦涩,与失败后才能拥有的安宁,究竟哪一种才是更好的选择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