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10篇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是一本由[奥] 卡夫卡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一):从极权社会角度理解城堡》是最容易

  在我看来,《城堡》 很明显呈现的是极权政府统治下的社会景观,作者故意用非常荒诞的人物行为方式来表达鲜明的嘲讽姿态,达到对现实社会批判和警示的文学目的

  作者用很多极端现象表现政府体系的人员冗杂状况和其低到不可思议的办事效率主角K所在的社会不过是一个村庄,但统治这个村庄的官员却很多,每个官员手下还有很多秘书,即便如此庞杂的办公队伍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以至于秘书们只能在午夜才有时间接见当事人。秘书住在旅店里,每天早上还要在门口堆积档案以显摆自己公务繁忙的行为艺术。对于村长反馈给某一部门信件丢失这样一件小事,城堡里的多个部门都要经年累月地运转,最后还以不了了之而告终。

  书中还有多处表现极权社会里人们的奴化思维。例如饭店老板娘认为秘书之所以晚上接见当事人是因为当事人的嘴脸在白天令人难以忍受;K求见克拉姆的行为不可理喻实际上官员除了需要服侍和参加活动之外,几乎不与村民直接接触。作者花费大量笔墨书写的阿玛丽达的遭遇——也是书中最令我动容的部分——最能体现这种奴化思维:官员给阿玛丽达写信叫她去做情妇,阿玛丽达撕毁信件断然拒绝,村里人得知后纷纷与阿玛丽达的家庭断绝往来,她的父亲也被单位辞退。阿玛丽达的家庭一直以沉默应对,但正因为这份坚决的沉默,村里人渐渐把对她和她家庭的同情转变为鄙视,于是久而久之,阿玛丽达极其家人成了全村地位最低的人。诡异的是官员和城堡系统在【女子拒绝官员】这个事情上其实没做任何反应,更未曾定罪,因此阿玛丽达的父亲期望得到城堡的宽恕以求摆脱家庭遇到的困境,也就无从谈起。关于《城堡》的解读众说纷纭,但至少在阿玛丽达的章节里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民众受极权政府奴化影响的这一主题的表达意图,读来不免愤慨。联想到许多发生在文革和反右过程中的【划清界限】和【大义灭亲】之举,确实都是发自内心的。正是因为人们深怀奴性,甚至可以说愿意被奴役,所以才被奴役,可谓求仁得仁了,既是悲哀,也是理所当然的【与德行相匹配的下场】。

  当然,卡夫卡写作《城堡》的真实意图不见得是这样,所有从极权意义上对于城堡的理解,其实都是读者预设价值观的解读,都是读者所认为的民主与极权的对立、文明与丛林的对立、抗争与奴性的对立的一种藉由文本展现的心愿表达,所以也是狭隘的,这种理解对读者的知识要求更低,当然也就更浅显,更庸俗。其实任何一种解读都不免是片面的,百度百科上说卡夫卡被二十多个写作流派认做先驱,这一方面表现了卡夫卡作品深邃内涵,另一方面也表明卡夫卡作品相当于有二十多种变化,因而也是难以理解的。于是发展到现在,卡夫卡作品的真实意图也就不重要了,只能让人惊叹他作品的伟大,以及他能写出具有如此多重可能性作品的天分。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二):真实的判决

  有个形象,常常萦绕在我心中。

  似天使,也似魔鬼;似春风,也似狂风;可以高大,也可以渺小;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让我时而恐惧时而敬畏,时而迷茫时而无助。有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这形象却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它面前,一切伪装和铠甲都被不费吹灰之力地卸去,一切随时间而来的积累和沉淀也都瞬间烟消云散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该如何下定义,除了小学时候的一张画和大学时候的一首诗,我没有留下其他任何表达这种情感痕迹

  按中国传统教育,《背影》应该是这个形象的最佳阐释。而事实上,我却在《判决》和《致父亲的信》里,看到了这最熟悉的形象。

  有人说,这是弱者的逃遁。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

  虽然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这一形象多以“暴君”、“强者”的姿态出现,但这样评判并不公正客观。就像站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看客眼中,人的形象也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图像。卡夫卡父子的最大矛盾在于,他们完全就是两类人,而要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维持传统的父子关系,甚至需要交流呼应,简直要了命了。天性敏感又细腻的卡夫卡,比起常人,对这种窘迫和畏惧的感受愈发深刻,他违心且艰难地尝试达到父亲的期望,但一次次的失败和受挫使他灰心丧气选择逃跑,最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差异存在于朋友间或许是件好事,但在父子间却正好相反。所以在《致父亲》中,他说道:“假如你是我的朋友上司、叔伯、祖父、甚至岳父(尽管也有些迟疑),我会感到很幸运。惟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 在我看来,这里的“强大”并不能做单纯的理解,应当指两人的差异过大,以至于无法相互理解,相互呼应。卡夫卡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看不见的桎梏束缚着他,那便是“顺从”。他顺从父亲的教育、父亲的想法、父亲的一切......以至于自己动弹不得。在发生冲突时,他没有选择反抗,反而选择了自我否定。

  很多人说卡夫卡的作品荒诞而深奥,我却觉得,他的文字直白而真诚,是儿子对父亲霸权微弱又执着的反抗呼喊。在现实生活中,他失败了;在小说里,他仍努力着。读卡夫卡的作品,到处充满了心理学的暗示,无论主角是个怎样的成年人,表象下藏着的仍旧是那个在父亲阴影下徘徊的未成年儿子的身影。在《致父亲》中,他提到小时候一次为了要水喝,而父亲却将他“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让他就穿着睡衣,面向关着的门,一个人在那儿站了一会儿”。这件儿时的小事让他记忆犹新,而像这样的“琐事”还有很多,这些细节汇聚起来,让卡夫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的父亲,终极法庭,会无缘无故地走来,半夜三更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在他面前我就是这么渺小”。正是这种对未知行为所招来的来自父亲的“判决”,让卡夫卡一直活在畏惧中,他不知道,审判何时到来?为何到来?如何发生?他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即他必须为此承担结果

  在卡夫卡小说里成为矛盾焦点的那种荒诞,一种非理性、非逻辑,会让人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并渐渐感到枯燥乏味的东西,恰恰揭示了生活本身。当非理性到来之时,习惯思索理性的人竟然感到了一丝不知所措,他想要争辩,却毫无意义;他想要离开,却没有勇气;他想要纠正,却没有能力;他想要模仿,却迷失了自己。在读小说时,我们对这种无力感有深切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类似境遇,我们也感到似曾相识

  其实卡夫卡的作品,与其说涉及政治,不如说涉及儿童、教育和心理。无论研究他的论文被写得多么高深,他作品里的意象被阐释得多么神乎其神,作品的意义被升华到怎样的高度,他仍旧是那个面对父亲紧张得不知所措的、胆怯而踌躇的男孩

  面对卡夫卡式的判决,我们应当如何面对?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三):非常适合白领们读的卡夫卡

  中文系的学生都知道卡夫卡是经典,由于本人在大学处于四处家教挣生活费的现实主义,又加上文学口味永远停留在打小形成的低俗的《故事会》阶段,在看了卡夫卡小说内容简介后,一边觉得故事奇特,好玩,一边就把书扔在一边了。

  卡夫卡是个银行白领,城堡也许代表他无法融入的社会,变形也许是他眼里的真实世界。深思忧郁自闭,是否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通病?一直努力得到父亲的肯定,是否像我们永远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一个标准白领的现实寓言。

  卡夫卡又是犹太人,又写德语。搞得我对说德语的犹太人越来越崇拜。难道犹太人真的是上帝的选民?

  现代社会将所有人都整到各式各样流水线上,工作需要人合在一起,下了班,人却比任何时代都分离。于是,很多东西被发明,世界需要东西来填充,无论是物,还是爱。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四):读懂卡夫卡,代表了一个人真正的精神成年

  1.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城堡》

  2. 人的主罪有二,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3. 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4. 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

  5. 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6. 要冷静耐心。你尽量让坏事发生好了。你不要躲避。相反,你要认真观看。你要用主动的理解代替被动的接受刺激。这样你就会应付这些事情。人只有经历自己的渺小,才能到达高尚。 -- 《箴言》

  7. 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8. 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

  9. 只要你口中有食,你就已经解决了当下的所有问题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五):艳若桃花的毁灭——从钱锺书到卡夫卡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记载臧孙的一段话,谓之:“美疢不如恶石”。“疢之美,其毒滋多。”意思是说没有痛苦的疾病不如使人痛苦的药石,即“良药苦口利于病”。疾病没有痛苦,它的毒害更多。

  皮疹红肿,倘不顾病痛,仅论表状,则色鲜肌丰,称“美”亦可。

  文艺复兴时意大利人谈艺谓或赞骑士之雄猛,则称其所斫之伤痕曰“美”,或赞僧侣之坚忍,则称其创口及骨节错脱曰“美”。

  十九世纪英人谈艺,亦谓医生于疾患之征象备具者,辄称为“美”,故曰“一个美丽的烂疮”。

  近世萧伯纳至言,病人所谓“惨痛”之开刀,正外科医生所谓“美丽之手术”,亦如情人称所欢曰“美”,而旁观者则觉其了不动人

  “美疢”之说,已导夫先路,庶几能以冷眼看热病,如所谓“保持心理距离”者欤。

  柳宗元《敌戒》:“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益之大”;

  《孟子•告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陆游《剑南诗稿》卷八三《病起杂言》:“国不可以无灾眚,身不可以无疢疾”;

  杨万里《乙巳论对第一札子》:“天之于君,厌之者则骄之以嘉祥,爱之者则遣之以变异;绝之者则误之以强盛,爱之者则惧之以灾害”;

  释敌以为外惧,固远识谋国之忠也,养寇挟而自重,则老黠谋身之巧也;

  古人以兔死狗烹、鸟尽功藏为喻,即以危词作警语也,言留敌庶可自全,苟尽敌则己亦随尽。

  古希腊文家论仇敌可为己益,举罗马灭加太基,一老成人曰:“外无畏忌,则邦国危殆”,正言“外宁必有内忧”。

  十六世纪意大利政论家谓安乐为人之大敌,其难御远过于苦困。

  死于安乐,眚疾有益,尤为出世法惯语。

  方以智《药地炮庄》卷三《大宗师》引杖人曰:“贫、病、死是三大恩人”;足以概矣。

  古希腊辩士亦曰:“富贵使人愚昧恣肆,而贫贱使人清明在躬、嗜欲有节”。故富贵致祸而贫贱远害也。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有至理存焉。盖美丑善恶,每相反相成也。老子所言,美言不善,亦颇含辩证之旨。钱锺书先生解说美疢主要从两方面,一者貌同心异,美丑可以转换。即如医学家之发现病菌,亦可称“美”也。一者宁忧恩害互相依存。引申于国家社稷或军事征战,则外宁必有内忧,居安每当思危,敌友可以互换。亦可用于人生之贫富荣辱安乐眚疾,则不仅利于处世,亦可指导养生矣。

  鲁迅写反讽杂文,亦称伤口“艳若桃花,美如乳酪”,以刺阿Q“瘌头疮发光”之病态国民心理。卡夫卡每将荒诞变形演绎成极致,其短篇《乡村医生》描述病人身上的溃烂伤口,亦极尽描写之能事。结语亦云“这朵鲜花正在使你毁灭”。余读后印象深刻,正如附骨之蛆、钝刀割肉,让人不寒而栗。西方研究者亦有认为卡夫卡对溃烂伤口之自然主义描写隐约透露其对女性肉体不洁的深深恐惧,是一种性心理的病态表现。心理分析本无定论,聊备一家之说。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六):迷思,迷幻,迷茫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Hugo(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1645688/

  卡夫卡的短篇里,最喜欢的是《在流放地》,《布鲁姆菲尔德,一个上了年纪的单身汉》,《乡村医生》。

  对于《乡村医生》,读了太多遍,每一遍都有太多的疑惑跟不确定,这部小说是在讲什么呢?写的那样虚幻飘渺,令人神经兮兮:深夜暴风雪,邻村病人等待急救,没有马,突然出现的马夫、两匹马(来自猪圈),被马夫要挟的女仆,伤口像碗口,生了很多虫子,像美丽的花芽,老医生对病人无能为力,老医生说:上当了,上当了,一次听信了深夜骗人的铃声---就永远无法挽回。

  Amos Oz在《故事开始了》里说,这是老医生在审判官面前的申诉,一定是因他的女仆遭人侮辱,乡村医生因涉嫌纵容罪犯马夫而受审,乡村医生一直在辩解:他是被人骗了,陷害了,那天晚上暴风雪,电话铃声响了是邻村病人的求助电话,他不得不出医,可是出医就要接受马夫的威胁,女仆就会遭到强暴,可是病人病情刻不容缓,医生必须要去,尽管痛恨马夫的要求,但无力反抗与拒绝,后来见到病人,发现他对病人无能为了,他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真心佩服奥兹的解读,我个人的理解力还远远没有到达这样的层次。

  我只能说,自己认为,这个乡村医生,尴尬的处境,是作者卡夫卡压抑生活的心理映射,没有自由权利,决定都在别人,而且对作奸犯科的马夫没有能力反抗,对病人的病情无能为力,对病人的家属无能为力;我认为卡夫卡是法学博士,自己深深懂得法律原则,可是这样的法律也只不过是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对于真正的违法法律者,他这个小职员也无能无力,就像医生对病人无能为力一样。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也许根本不着边际。

  可这并不妨碍我及很多喜爱这篇小说的读者;

  我想,卡夫卡的小说像迷幻的诗,并没有像兰波《地狱一季》那样直接喊出来:

  “我出租给谁?应该崇拜哪个畜生?对准哪个神圣的形象发起攻击?我要撕烂哪些人心?我应该讲什么谎言?在怎样的血液中开路前进? 把手擦看,掀起棺盖,坐进去,闷死。”

  卡夫卡的语句,迷人,迷幻:架着尘世的车,非尘世的马,我赤身裸体,遭受这最不幸时代的冰雪暴虐,我这老头子四处飘荡......

  其实,我们读了卡夫卡的小说,不论怎样理解,解读,我们都上当了,而且无可挽回。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七):卡夫卡

  卡夫卡在日记与信件中呈现的自己,

  具有根本的,天生的,可敬的作家特性。

  日记部分,文字是散的,碎的,可能是仅仅写给自己,只为记录自己的改变,所以读起来松散、无序。

  信件就生动多了,

  有一个人在信的那一端等着,

  “便构成了答复、裁决、安慰,愿意是什么便是什么⋯⋯”

  卡夫卡,一个绝望的人,

  一个惧怕绝望的人,

  一个崇尚绝望的人,

  一个凭借绝望而活的人,

  一个要把自己活成“死人”的人,

  也有这样苦口婆心地劝慰:

  “不要绝望,也不要为你之不绝望而绝望。在一切似乎行将终结之际,总会有新的力量相继而来,而这意味着,你活着。如果它们不来,那么一切到此结束,一了百了。”

  还有卡夫卡的一本中篇选集未读,放一段时间吧。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八):卡夫卡小说全集

  卡夫卡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相当具有现代性和独特的魅力。   《失踪的人》:是其早期作品,还有着现实主义的影子,卡尔·罗斯曼在美国漫游着,只是他漫游的世界似乎不是现实中的世界,已经有了卡夫卡世界的样子。   《审判》:是其代表作了,虽然作者似乎有些不满意,K莫名其妙地陷入审判当中。他如同陷入蜘蛛网中,越挣扎越困难,最终被判决。这里的司法当局已经具有典型的“卡夫卡风格”,书中律师所说的:完全无罪的开释是没有的。以及那个乡下人和守门人的故事似乎是解读此作品的关键。   事实上这里的司K法当局显然可以做多重解读,官僚主义、集权主义、威权主义等等,面对着这些强大的力量,普通人除了逆来顺受似乎毫无办法。也许K的结局就是他试图反抗。他只需要俯首帖耳接受审判就行了,虽然结局依旧是一样的。这荒诞的世界也许就是这样。   《城堡》:是卡夫卡最出色的作品。这里的城堡可以做多种理解,小到父亲的威权(卡夫卡的噩梦)大到宇宙国家政权等。其实我看到K的感觉,倒与帅克非常类似,虽然卡夫卡没用喜剧,但那村里人的感觉不就是帅克周围的人吗?虽然K并不幽默,却也未尝不是一个“正常”的帅克。帅克是“努力”为了皇上而奋斗,而K则是努力想进入城堡,当然结局是一样的。帅克是讽刺,K是荒诞。难怪可以说城堡就是奥匈帝国,可是应该不仅仅是奥匈帝国,而是一切强大的权力的象征。   而村里人与K不同,他们已经成为了顺民,原因则通过阿玛丽亚一家的遭遇反映出现。试想一下如果继续反抗会怎么样,是否与卡夫卡的《判决》一样?这荒诞又“威严”的城堡,这压在人们身心上的权力。   《变形记》:如果说前面的作品荒诞只是需要上的,基本叙述还是现实性的话,此书则直接异化了。格雷戈尔早上醒来变成了一只甲虫。这可怎么办?工作怎么办,家人怎么办?   其实在电视剧中常常会听说:你现在变了。这种话,此话的意思是人进入社会会渐渐失去了自我,异化为物质化的人,庸俗化的人。从这点来看的话格雷戈尔变成甲虫今冬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荒诞的。无非是肉体上,而现实中是精神上。   当然最终格雷戈尔死去了,记得最初阅读时总觉得是否会变回来,现在想来有些天真了,人一旦异化是不可能回溯的。死亡是最终而必然的结果。   其他作品感觉一般,《地洞》中的“我”究竟是人还是以动物的口吻在叙述呢?《致父亲的信》可以说是卡夫卡的控诉书了,此作品对理解卡夫卡的作品相当有意义。而中短篇小说其实有大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判决》《在流放地》《饥饿的艺术家》很不错。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九):机器

  午饭是青椒肉丝盖饭加海带鸡蛋汤,谈不上美味但很可口,悠闲地吃完,付账,离开。几日阴雨之后,阳光明媚空气依然干冷,X迎着太阳微微眯着眼,望着街道上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迷离和恍惚。掏出手机,时间还早,习惯地向拐角的静文书屋走去。披肩长发,面容娇好,五官小巧,见X进来,扬起可爱的嘴角“来啦!”X微微低头,还以微笑。

  书屋不大,二十个平方左右,书也算不上多,紧凑、略显随意,私人书房的感觉。先望见的,还是《萌芽》,笑笑,已经到了羞于购买的年纪。郭敬明《爵迹2》摆了高高一摞,拿起一本,随手翻翻,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生活心情,放下。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已经到货。村上春树三天两夜长访谈,“那时候什么东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那里将发生什么事情,我心里完全没数。毫无头绪。即使这样,也先把青豆放进交通堵塞中,让她从避难阶梯走下去再说。”没数、再说,个人判断得完全准确。村上春树也老了。合上,走向那位安静的女生,问下书店的生意,付款。

  迷离感还没有消失,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无形的目的,无形的牵引。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新浪微博。文字很近,生活很远。身外的恍惚,手机里的鲜活。该去上班了,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一对夫妇站在办公室门口,和李杰说着话。李杰见X走过来,介绍说这是X警官,和我负责张磊的案子。夫妇堆起更多的笑容,一边说让X警官费心了,一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黄色信封递了过来。X接过信封,微微点下头,推门进了办公室。拇指和食指夹了一下,接近《青年文摘》的厚度。3000元。

  小董在做询问笔录,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坐在桌子的另一端,身子轻轻摇晃,不屑一顾的模样。小董大学刚毕业,苦口婆心说着坦白从宽,男子不为所动。X问了小董一下情况,男子盗窃手机,失主报警后被抓,男子一口咬定手机是自己的。X拿起放在沙发上的摩托车头盔,戴在了男子头上。男子先是疑惑,然后眼中闪过惊恐,X已将警棍挥下。男子抱住头盔趴在了桌子上,撞掉文件散落地上。一分钟的时间,男子摇摇头,把身子抬了起来,踉跄了一下。X皱了一下眉,男子身子往后一闪“手机是我偷的。”

  下班之后,习惯地抬头看看天。红霞满天。X掏出手机拍下,传到微博,说明只有四个字——寂寞黄昏。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读后感(十):论法律

  法律是实指吗?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人间的法律机构吗。卡夫卡其实更多想描述原罪这个东西,即,那种毫无来由的指控所造成的罪。那么这样一来,那个法庭难道代表一种类似于隐而不显的、类似于上帝那样神圣的东西吗?那么法庭是对神圣主权的象征?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卡夫卡又设置那些巨细靡遗的世俗法律的诉讼情节?这里面细究起来问题就复杂了。我昨天提供的一种解释是,他把世俗法律的空洞性和程序性呈现出来,只是为了反讽这种人间法律的空洞性。但同时,很明显这种空洞性又恰恰是原罪的特征,那么他为什么要赋予世俗法律以一种神圣惩罚的形式呢?如果卡夫卡感受到了一种世俗权力和神圣主权相互之间的同构性,那可以说是非常有洞察力的,这触及到了“例外状态”这个如今政治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概念。

  《在法庭门前》,这是卡夫卡的一篇短篇小说,情节一目了然。第一、法庭的大门洞开,但主角被告知虽然门开着,但他被禁止进入了。第二、主角一心想进去,他明明知道这道门后面还有无数个门,但他仿佛觉得似乎这道门是唯一的坎儿似的。第三、主角最后也没有得到满足。临死前被告知,这个法律之门只为他一个人所开。

  通过第三点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法律肯定不是指世俗法律了,既然只为他一个开,那么一定具有直面个体的神圣性。阿甘本从德里达那里看到了这个材料,但是很聪明地用政治哲学家施密特的“例外状态”来解读了。例外状态是人间法律的悬搁状态。这通常在战争状态中被启动,比如美国2001年一条法律允许可以将任何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人拘留。这是面对临时状况指定的法律,但他不具有任何传统的合法性。这些被拘留的人,既没有直接的罪行可以被当做罪犯控告,也没有国际公约规定的战俘,那么美国有什么名义和权利可以抓捕他们呢。这种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对他们起作用的模糊领域就叫做例外状态。

  有意思的是施密特的一个论断,这个对阿甘本影响颇大,并对此做了大量发挥。施密特认为,正是因为例外状态的存在,人间法律才起效。什么意思呢。用个比喻来说,(我其实不太认同把小说读成政治哲学的图解)《在法庭门前》,主角没有被审判,主角还在法律外面,法律根本不管他,不裁判他。他没有被裁判为有罪,也不是无罪,他只是在外面。这个就像一个例外状态。但法律却需要例外状态来维持运作,用这几位思想家的话来说,“法律用排除你的方式来把你纳入进来。”就像《在法庭门前》里面一样,法律不让你进去,但他又一直对你敞开着,他其实一直在对你起作用,只是用看似不起作用的方式来起作用。这个意象就是法律或者说权力的根本运作结构。

  这种例外状态也叫做赤裸生命,如同我们直接面对上帝的生命。在世俗政治生活中的道德、法律、规定、判断、权力等等的“规定”所组成的世界,(这叫做我们的形式生命,我们必须符合社会身份的一种生命形态),我们还有一种生命形态就是赤裸生命,假如我们长期如《诉讼》中的K那样感受到荒谬,长期处于赤裸生命和例外状态下,也就是,我们无法通过形式生命来完成我们自己,形式生命的荒谬,和我们的赤裸生命分裂了。那么我们就像那些被美国临时拘留的人一样,没有身份,处于危险状态,任何人不用诉诸人间法律正义就都可以指控我们。处于例外状态是我们现代生命的常态,意识到这一点是我们进行政治思考和政治行动的起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