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酒的地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10篇

  《有酒的地方》是一本由吕晓娟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一):海明威小姐伤疤历险记

  海明威小姐伤疤历险记

  今年的夏夜有点“人情秋思薄,酒力晚风微”的感觉,看到小说《有酒的地方》印刷出版,内心小小悸动,初读的时候,不断地问“嗯,心醉为何变心碎?”,中段的时候会把质问故事人物问题 ,转为反观自己,到了最后,学会自我观照。《有酒》大概拥抱这样一股把你拉出无力感泥沼的神奇力量吧。

  《有酒》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个粉墨登场的人物在酒吧当中,透过酒这个媒介开始扮演不同角色,而同时我透过小鱼儿的视角又可以看到这些的人物的啼笑皆非命运印迹。洁与垢,形成了故事的气场,施与受,是故事的冲突所在,而酒品见人品果然是真理,然而吐槽,吐露心迹,跟酒后的呕吐,形而上形而下都呈现出一次疼痛感的经历,你看得见小鱼儿的心在历险,而心的伤疤也露出在明显的地方。但同时,没有给你机会可怜同情小鱼儿,我跟故事的主人公始终保持一个妥当的距离,介乎拒绝的高冷与邻家温柔女孩的之间的程度,嗯,这本小说始终会让你落立不定。嗯,这位小鱼儿真有点海明威的劲儿。

  《有酒》是城市情感载体,带有一些粗粝感,一些悲观,但是就是这样坦露伤疤的叙述,让人内心有点燃,这样激起的内心活动,并不是我的小宇宙要爆发的热血,而是一种心灵洗练过后的笃定。有酒的地方,有千姿百态,有冷,有暖。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二):虽然这个世界如此冷漠,可是当我闭上眼睛前,还是想跟它说一声晚安……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那些曾经一起喝酒的朋友,还有那些一起喝酒的时光。紫荆路的烧烤摊和小饭馆;南昌8度和雪津,还有一袋花生瓜子配啤酒的星星食堂以及足球场。那时我们聊八卦,聊感情,聊梦想,时光呀,它流的那么快,曾经一起喝酒的朋友,如今都已经走向各自人生旅途了。

  作者的故事都来源于海边这个小酒馆,我一直挺嫉妒小鱼儿这样的人,嫉妒她的勇敢,那些无知无畏的人生经历;然而,在这个现实生活中,老流氓,小马,老猪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各种各样生活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谋生已经不易,哪里还有精力去管别人死活。有时候这个社会就是冰凉的给你上了一课又一课,让你不论再怎么火热的心,都逐渐冷却。所以我嫉妒小鱼儿,嫉妒她在这冰凉的世界中仍可以保持一颗火热的心,始终如一

  虽然这个社会虽说是一个求同存异的社会,但大多人都只愿意求同,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冷眼旁观,好像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我也必须这样做。城市人大都有千篇一律的脸和神色,冷漠,行色匆匆

  然而,我们也庆幸,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还有海边这样温暖的小酒馆,还有小鱼儿这样热情的人。虽然这个世界如此冷漠,可是当我闭上眼睛前,还是想要跟它说一声晚安……

  毕业一年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喝过酒了,怎么突然间,我好想有那么一点想喝酒,还有那么一点想念老朋友。嗨,你们还好吗?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三):此刻,只想与你在书中一醉方休

  这是一本正能量爆棚的小说。书中女主就像个现代侠女,一路打拼,降妖除魔,只为保存自己心中对酒的那份执着纯净内心的方寸之地

  书名叫有酒的地方,文中也是把酒文化体现到底,处处离不开酒。从相遇,到相恋,再到分手开心的时候把酒言欢失意的时候借酒消愁。有时候,邂逅一段感情就像遇见一杯醇酒,唯愿长醉不愿醒。也许很多年后,你会忘记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甚至爱过的人,但当时那种只属于TA的味道却在记忆中发酵,隽永绵长,挥之不去。——老板,请给我一杯初恋

  小说最绝妙的地方就是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把文字转化为图像、场景和戏剧。而有酒的地方不仅章章是戏,更是将这一转换酝酿的格外香醇。此书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书里的人物都非常非常非常性格鲜明。

  小鱼儿

  她是一个没有灰度的人,任何人任何事在她眼中都黑白两立,爱憎分明,路见不平会毫不犹豫拔刀相助,见不得任何苟且龌龊之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装着这么样一个纯净赤诚的小人儿,却极少有人会以这样的处世学生活。而女主在经历了男友离开、酒吧摇摇欲坠外婆离世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她懂得了要改变方式才能更加如鱼得水地生活,却依然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

  这或许就是作者想传达的思想——我们可以对现实对生活妥协,可以改变自己应对问题的方法,却永远不要失去那颗纯真的心。

  小马

  私以为不合情理的人物和剧情走势。小马的极端透着黑色幽默,也许这就是奇葩的魅力吧,我大处女座是无法想象这么出格的人生的……

  阿律

  我一直挺欣赏阿律的,甚至超过男主小鸟。他跟小鱼儿一样是个很纯粹的人,只是比小鱼儿早一步发现了与现实妥协的路。事实上一直到最后我认为小鱼儿也并没找到真正的答案解决自己心头最大的疑惑,只不过同阿律一样找到了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一个能释放自己的出口,然后继续走在现实和理想不断撞击的路上。

  但是,小说的一些人物行为略显稚嫩,书中戏剧冲突太多,读起来的时候会觉得节奏过于紧,剧情有刻意之嫌。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才能让作品高度深度更上一个层次,非常期待作者的下一本书可以更触动人心

  在读的过程中,书中有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击中了我的泪点,外婆去世的时候,妈妈跟小鱼儿追忆外婆的一生,“一个人到死的时候,可以说,她的一生不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爱,而是她爱过了多少人,这确实是很值得的一生!”。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四):有酒的地方,仗剑天涯,肆意江湖

  有酒的地方,就有梦想。有酒的地方,就有爱。

  海边酒馆的小鱼儿,更像一个初来闯荡,在江湖里肆意的女侠。她爱酒,她的侠义让她习惯于对别人拔刀相助。只是,这个江湖已经不再是金庸和古龙笔下的江湖,这样拥有侠义精神的小鱼儿在现实的世界里变得更像一个鲁莽的孩子

  开篇的小鱼儿其实并不讨喜,哪怕都是在做着正义的事。她做着好事,却总是让人心里憋着一口闷气,不那么痛快。如果阿律不离开,小鱼儿依旧是不会长大的孩子,依旧不会改变,或许,我不会喜欢上这个角色。只是,她的人生,在阿律离开后发生了改变。原本的世界开始倾覆,新生的世界在萌芽。

  有酒的地方,必然是有真性情。无论是奸诈的老流氓,还是功利的美羊羊,无论是骑梦远行的阿律,还是偏激的小马,无论是热情的小鱼儿,还是容易心软的小鸟,在海边的小酒馆都有着自己的真性情。于是有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个有酒,有梦想的世界。

  从最初的用酒做成了蜗牛背上的壳躲避现实,到最后因为酒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小鸟成长为了大雁,海边变成了天空孤单变成了雁阵。阿律依旧骑梦而行,奔向了远方,真正做了远方的儿子。怕输的美羊羊终究输给了诱惑。唯一没有改变的,只有依旧仗剑天涯,肆意江湖的小鱼儿。

  只是,小鱼儿终于在外婆过世后,在鱼妈的点化下,找到了适当的方式去发挥她的热情。鱼妈说,“冲动和及时出手,有时候只是一线之差。英雄也不是谁都能当的,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当成了狗熊。关键问题在于,你有策略,少一点儿横冲直撞,多一点儿细水长流,要诚实,就得让所有人对你的诚实无话可说。别看这些都是空头道理,你真正体会到了就会觉得很受用。”所以,小鱼儿最后“学习寻找一个适宜的温度,既不烫伤别人,也不灼烧自己,更好地跟这个世界相处。”

  “我活我的,你笑你的。我笑纳你的笑,也望你接纳我的活。”,这是小鱼儿的自我。也是小鱼儿的可爱。便是这样不怕输的小鱼儿才令人羡慕。那些活得比她清醒的人,确实不比她轻松。在有酒的地方,才是她小鱼儿纵情的肆意江湖。所以她回来了,虽然失去了海边酒馆,虽然失去了爱情里的阿律,但她依旧是那个热情,有担当,富正义感的小鱼儿,这就足够了。如同外婆告诉她的道理,我们这般强势而辛苦的活着,就是为了做着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她还拥有自己,这就足够了。

  再次回来的小鱼儿,是我喜欢的小鱼儿,真诚的令人舒适的小鱼儿。虽然告别了那爱情,却不再画地为牢,终于她长大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了,也与这个世界和解了。“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小鸟的雁阵,鱼儿归队,他们可以飞向更远的地方。

  有酒的地方,就有梦想。有酒的地方,就是一个可以仗剑的肆意江湖。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五):有酒有酒东方明 我可奈何一杯倾

  时隔这么久。

  去年的七月中旬,与《有酒》第一次邂逅,那时候是每天放出一章,从第一篇开始,就爱上了敢作敢为的小鱼儿,在世事混沌中,仍能淬炼出那一份澄澈,心中始终在四处闯荡,将生命过成一条奔流坦荡的河。也明白自己终将不会一直是那样的人,虽不至喵喵般心肠冷硬,却也许会在将来面临花兰西和big silence中做出和阿律一样的选择

  小鱼儿和阿律之间的情感,何尝不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妥协呢。爱是制高点,为爱付出,因爱妥协,但终究无法归于一处。小鱼儿对阿律,从习惯到倔强到舍不得到坦然放手。也是终于明白到底是没办法融汇,就像骑着小龟王永远追不上公车,更何况啊,那车上的人根本不愿等。看开了才是最好的,就像是窄小瓶口的果酒里面的那颗梨子,又何不是将彼此套牢。

  小鸟小鸟,是真的好喜欢这个角色,好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胖子,他开朗,他大度,他引人发笑却又万分可爱。总对着单纯事物有着坚定的向往,开头的那句,没有我鸟爷办不成的事儿让我一下子笑出声音,再到后来他从认清自己一贯的模式是错的,打心眼里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也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懂得真心千金不换,他的执着和深情款款,那些懂得与得到,让他胖胖的剪影一瞬间立体又丰盈。

  真的是爱这本书里的每一个角色,将自己套牢终于冲出束缚的小马,卑鄙龌龊下流的李流氓,有胸也终得胸怀的美羊羊,甚至是唯利是图远走他乡的老猪。只因那份真实小时候看童话书,每次看到阻碍王子公主生活在一起的可恶的巫婆就想把她从书里拽出来打死,后来也终于明白,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坎坷,怎会懂得幸福之不易。没有经过考验,又怎么会知道坚持东西是否足够坚硬。生活里我们可能会遇到比老流氓李爱国更令你不知所措存在,到底也该拿出鱼儿拼酒的信心勇气,去拼得那份可望与可得。

  作为一个内蒙人,家就在离草原不远的城市,每每提到酒,脑海里总升腾起大碗马奶酒蓬勃的水汽,文中对酒的描写真的是畅快淋漓。总觉没有亲身的体验写不出那样酣畅的感受。有时候就想,哪天一定与作者面对面的坐下来。不醉不归。

  时隔这么久,又看了一遍,可能也有新的感受。原谅我嘴拙手笨不能描述出对这本书的喜欢,感谢姑娘的《有酒》,也谢谢那段互相陪伴日子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快意小鱼儿

  我想这是一本带着很多女孩梦和纯真的书,小鱼儿也是个让人喜欢欲罢不能的角色。小鱼儿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着年少青春影子……

  她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小鱼儿……

  在目睹了喵喵和初恋男友相见,再转身跟小鸟面不改色地谈论婚嫁的时候,即使跟阿律谈成了共识,却还是抵不住她一腔的热血沸腾和拔刀相助,搞砸了小鸟的婚趴,也导致了阿律的最终离开。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她还是那个小鱼儿,那个豪气万丈的小鱼儿,遇到老流氓调戏小马的时候,在小鸟三人的撺掇下,明知山有虎还是像虎山行了。她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奇女子,坚持着自己的活法,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她是一个执着善良的小鱼儿……

  即使满身厌恶老流氓,但她还是在拼酒之后,帮他处理了污秽,不让他窒息而死。在现在的时代,这种做好事的行为已经被拉到了无下限的地步,遇到摔倒的老人,是扶还是不扶,这已经是无解的辩题了。这是一种向下的力量,把人直接拉到了跟鸵鸟平级的力量,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可能被人当做是有预谋的行为,热情终是会被磨灭掉。但是小鱼儿还是小鱼儿,她善良,她执着,在后来知道小马为什么处处相对的时候,她追赶着奔跑的小马,却也是担心她会有什么意外,她可爱又善良着。

  人生本来就是算不清的,小鱼儿恣意生活着,追随着自己的本性,活得潇洒,活得随心,即使是一场没有答案的人生,我相信小鱼儿一定也会过得精彩

  她是一个充满梦想纯真的小鱼儿……

  19岁,她辍学,因为有一对开明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女儿。随后五年跟阿律的梦想是喝遍全世界的酒,直到开了小酒馆,再到阿律的离开,她还是坚持着。阿律在像亘古不变的,“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 辩题里,选择了面包。小鱼儿在就会上用象征着她们爱恋的“花兰西”,即使面对强势,还是侃侃而谈,那是她的梦想,即使已经没有了阿律。

  有人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已经不再是享受生活,而是对物质的不断追求和索取。都说爱情是基于面包的,但是终将“零落成泥碾作尘”,面包又有何意义,梦想始终是梦想,是有可能实现的梦想,维持着最初的纯真,如小鱼儿班去闯荡。还是会有属于她的那抹玫瑰香。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贵人,敌人,爱人,朋友……正是他们的出现,完美了我们的快意恩仇的生活,才丰富了我们有限的生命里的精彩。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七):· 小鱼儿这样的姑娘 ·

  小说女主角小鱼儿有一种传说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这种情结,犹如江湖侠女,路见不平,都要拔刀相助。

  作者很幽默地写了小税务员上门买醉,遇老流氓调戏,正欲半推半就,却被主人公“破坏好事”,而之后,主人公却因此遭到报复封门,苦了吧唧去求人家还要被嫌弃。有句话说的很好,冤冤相报何时了,谁又能料到呢,就这样被生活彻底涮了一把。

  这里略讨论一下这种英雄主义情结的好坏得失——

  从故事开篇,“路遇朋友的女朋友和别人劈腿”这一出开始,女主角的种种表现,就没有再淡定了。

  关于“如果你看见好朋友的女朋友劈腿,你该不该告诉好朋友”这个问题,我猜想,大多数年纪比较小的朋友,会认为一定要!年轻的时候,眼里总是揉不进沙子,慷慨激昂,血气方刚,自以为挽着正义之神的臂膀,替天行道。

  我干过,不过我现在过了那个年龄,我发誓,我这辈子肯定都不会再干了。

  犯不着。干我屁事。爱咋地咋地。我自己都会觉得尴尬。

  因为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血与泪的交织,得到的教训就是,不是你生命当中出现的每个人,都会有你心中的那份肝胆相照。就好像书里面作者也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不是你把心淘出来给别人看,别人都想看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还是有一丝丝佩服女主角的情意涌动。就算她一叶障目,就算她脑洞智残,可她还是能量过人,还是精力无限。被分手,被恶整,被刁难,被嘲笑,被挤兑,被诋毁,基本上就没遇到过一件顺心的事儿,可是,她还是没有倒下。擦擦脸,睡一觉,基本上又是满血战斗的状态。这个我做不到,所以,我变成了我现在这个样子,变成了书中阿律的那个样子。

  最后那一段我很喜欢,盘店回乡,外婆去世,留在家里过了一段清净的日子。能想象那样一个有大树的院子,在树荫下泡茶,陪着水仙花一起晒太阳,跟母亲一边剥豆子一边话家常的情景。女侠客终于是累了,我不知道,经过了这一番休整,这个姑娘的未来会是怎么样?作者说“不是不长进,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有一句话,说“你得从了你自己”,所以我估计,这姑娘以后有可能还是会一往无前,还会是那种no zuo no die的主。

  这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她有爱。有力气。不自私。

  其实,如果身边真有这样的姑娘,请你一定要对她好一点。

  让她来保护你,然后,暗地里,默默地保护她。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八):喝酒的年轻人

  最近很爱听钱妞Ke$ha的低级舞曲,诸如Tik Tok,Crazy Kids和Die Young。说它们低级,因为它们都在唱不加粉饰的心声,关于性与节奏,关于酒精和年轻。它们歌颂彻夜狂欢,喝到断篇,不这样就特么不算大好青年!

  嗯,我相信很多人对此充满渴望。谁不想烂醉一把?但放纵太难。早上醒神,还老记得昨晚。这种拧巴叫想醉而不得,做两件事可缓解。首先,买瓶七百五十毫升装智美蓝帽啤酒,全干了。然后在晕得不得了的时候,摸过这本《有酒的地方》,全看了。带点儿酒劲,你会更好进入那地界儿。

  不是那地界儿搭建得多扎实,也不是那地界儿显得多逼真,跟这些没关系。而是那地界儿很雄壮,在多数时候有种二逼的欢快,在少数时候又有傻逼的伤感。如果可以,忘掉里头所有讲道理的话,忒做作。但别错过其中闪着炽热光芒的瞬间——那地界儿就靠三样垒砖砌瓦:年轻人,美酒,喝。

  必须说一嘴儿,年轻人不指年纪轻的人。很多时候我都怀疑,身边还有几个年轻人啊。他们不早腐朽了吗,尤其在一听别人讲理想就脱口“你得现实点儿”的时候,不再相信爱情反教人“就这么回事儿”的时候。这绝对不是年轻人,不能够是。

  而小鱼儿是。她是那地界儿的主人公,在一条压根看不着海的胡同里开着一个名叫“海边”的小酒馆。听起来有点意淫的美感,但俗话说得好,意淫是性格,不是阶段。它不会伴随经验阅历增长而消减,至多换成另一个词,“想象”。小鱼儿的天地或多或少是想象的结晶,她愿在这小酒馆招呼八方来客,与他们共度每个一去不复返的时刻。可惜,八方来客并非都属同道中人。不是谁都像小鱼儿这样,一点不着迷车房票子,更不是谁都像小鱼儿这样,还能作梦、还有不竭的热情、还散发无限正能量。

  但是,做个像小鱼儿这样的年轻人不好吗?

  好的,只是太难了一些。并不是跨过二十郎当岁,必定会干这些郎当事。安东尼奥尼也讲年轻人,游手好闲、挥霍闯祸,看似永不安宁的青年却在一个静谧早晨不辞而别,远远走开。他搭上列车——“你要去哪里?”“不知道,我就想离开这儿。”电影叫《浪荡儿》,看到最后总有无名叹息。毕竟他们好好玩耍过,所以改变的一刹那分外迷人。然而电影之外的世界,你还没玩耍呢,还没照着自己的路走两步呢,已经有人等在身边,迫不及待告诉你:这条路啊,错的!有时这人是你恋人,就像小鱼儿的男朋友阿律;有时这人是你敌人,就像小鱼儿最讨厌的李爱国;有时这人是压住你两个头的半个前辈,就像小鱼儿拿着没辙的美羊羊,他们或者出于好意,想叫你接点儿地气长点儿心,或者出于恶意,先让你摔一跟头吃些泥——而小鱼儿最大的萌,是把好意恶意全收下,转个身,继续做她的年轻人。她也会改变的,会衰老,会温和,到那时她便是个衰老而温和的年轻人,满脸皱纹,满脸朝气。

  说白了,那地界儿是因为有她才可爱的。除了她,是因为有酒。数不清的鸡尾酒。所有大大的麻烦、小小的曲折、不大不小的懊恼,最后都成了配方列表中的一匙、一滴、半盎司。你明白,酒比文字直接,比音乐具象,和绘画一样包含无穷可能。你也明白,杯中物多半都有酒保细巧的心思,应和你微妙的心情,带着抚慰你的心意。给你的酒里,多了些优格,少了些伏特加,或减去了糖浆柠檬汁,只剩威士忌——那是酒保劝你会心一笑,或干脆助你哭个痛快。当然,有时酒的故事在你,有时酒的故事在酒保自己。“海边儿”也是一样,这儿也有独树一帜的秘制,有“花兰西”,还有“野兽派小清新”。它们背后也有奥妙,少不了辛酸,少不了爱。

  小鱼儿感慨过,失业失恋都得有酒。简而言之,失去与追忆的时刻,都得有酒,都得喝。那地界儿的胜负成败都跟喝有关,有人喝大了,输了,有人喝大了,但赢了。那地界儿的悲欣笑泪也跟喝有关,有人喝茫了,疯了,有人喝茫了,但懂了。借酒浇愁也好,借酒寻欢也罢,只要贪杯,就必须有个好习惯:确认一块儿喝的人是好人,确认一万遍也不嫌多。确认不了,只能不喝。深谙这条真理,你大概就会喜欢海边儿这个酒馆,因为最最猥琐的臭流氓在海边儿吐得昏天暗地不省人事时,小鱼儿为他抹了把嘴角,免他噎死过去——就这一抹,你知道假使你在,你也会那么喝下去,喝出人生最心无旁骛的一次烂醉。

  那地界儿还有许多事。虽然我执着地相信,那地界儿并非一个地理概念,但它确实依托一个真实的存在。不需要猜了吧,北京城只有鼓楼既繁华喧嚣,犹如红尘滚滚,又缄默沉静,像那口不再司时的古钟。压着大街,梭过小巷,你会发现那儿迎面而来、擦肩而去的,要么是来喝酒的,要么是喝过酒的。在那地界儿上,寻酒、醉酒、酗酒的人永远有。酒后会动粗吗?会。酒后会动情吗?会。但真心爱酒的人不会是混蛋,充其量算犯浑的逗逼。他们把一句话牢牢印在唇舌深处,用来抵抗这个年迈的时代。这话似乎是小鱼儿讲的:酒醒得差不多了,我们喝酒吧。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九):酒的日常

  拿到这本书时,以为是介绍酒或是旅游,碰巧这两个点都是我喜欢的,翻开序,发现是本小说。

  序写的很赞,接地气,也很真实。是了解作者的朋友写的序,看的出作者是真性情的人,且不说小说的好坏,无论精彩,作者光是看序我就很喜欢。

  因为我现在和作者当初写小说时,是有一点相同的处境的,不被这个世界理解也许也不被谅解的时候,去作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顺着大众的意思去走一条“光明大道”。其中酸甜苦辣自知,人世常情倒是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认识。就算写作也一样,顺着大众的意思去写大众的东西,和顺着自己的感觉去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两码事。个人深有体会,直到碰上了个不羁又喜欢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又文人又人文却根本不大众化,随心所欲到了自由,而这样自由却是集了很多大成的结果,通俗来说就是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强大之上,对于自己还在学习中,可望而可不及。扯的有些远了。

  《有酒的地方》小说写的蛮现实,比如起初喵喵拒绝胖子的求婚,然某些人物性格略有点生硬,情节过渡略会有点不自然。

  多提高自己,这是每个作者要走的路,无论他是为谁而写,写的是什么。

  《有酒的地方》读后感(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吧,趁诗酒年华

  马尔克斯曾说过: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

  读完这本《有酒的地方》,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没必要用他人的标准来改变自己,尽管与别人格格不入,但那是你喜欢的生活,你值得为之奋斗。

  本书讲述了小鱼姑娘经营酒馆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在她身上,似乎有种种难以解决的难题。

  刚刚搞砸了朋友的求婚趴,被小鸟骂得狗血淋头,回到家没有男友的一句关怀送暖,而是无情的分手。她试图挽留,却换来他的不再回头 。忍住伤痛,依旧不厌劳累地继续经营着那个小酒馆。她想着店在人在,阿律一定也会再回来。可是,等待她的,是“仇家”的挑衅。

  她没有畏惧,尽管她清楚明白地知道。惹了老流氓,以后那将会是她的地域。救下小马后,换来了李爱国的无尽骚扰。最后,她彻底爆发。与他拼酒时,我看到了一个豪气冲天巾帼不让须眉的小鱼,她苦苦硬撑着,喝下一杯又一杯,甚至堵上了自己的性命。毫无疑问,最后她成了赢家。但心地善良的她,还为一个要将她置之死地的老流氓清洗污垢。

  接着,不幸之神再次光临。一个比她有钱,比她漂亮,比她更懂人情世故的竞争者出现了。其实咪咪并没有讨人厌的地方,没有卑劣地将小鱼打得落花流水。公平竞争,但最后她还是输了,只是因为她外表风光,内心却极为脆弱。害怕失败,害怕贫穷,这种自卑的心理,才让本该拥有一切的她输得一塌糊涂,她过上了最讨厌的生活。

  相反,小鱼面对强大的敌人,从没想过要放弃。她寻找灵感,想方设法赢取顾客的青睐,挽救了濒临倒闭的小酒馆。我看到了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满身热血,不畏失败的小鱼。

  与阿猪的正面较量。阿律给她提出有利的建议,小鸟用尽一切办法帮她筹到了材料。天时地利人和占全,她应该坐享成功,但她没有选择捷径,而是用真情实意创造了花兰西,想挽回男友那颗被世俗迷惑的心。没想到却迎来了男友的背叛,老猪嘲笑她的幼稚无知。她说:“我自个儿的人生走到现在,除了决心和扑腾,什么都没有。可说到底,就算一无所有,我还有决心和扑腾,就表示我什么都有了。”小鱼积极的人生观,真的让人望而生畏。

  生活在她身上从来没有幸运可言,她走的每一步,都是步步惊心却让人由衷敬佩。无论是勇斗老流氓,还是智斗竞争者,亦或是和老猪据理力争……她身上的闪光点,太多太多。尽管她选择了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生活方式,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但她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很励志,充满正能量的。

  诗酒趁年华,依然FANTASY!

  作者吕晓娟的文学功底深厚,文笔幽默而不失内涵,读起来欲罢不能,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表达方式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很不错的书,强力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