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格调读后感10篇

2018-01-18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调读后感10篇

  《格调》是一本由[美] 保罗·福塞尔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32.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调》读后感(一):好的收获应该是启发你继续思考

  看完保罗福赛尔的《class》反而对阶级的划分更加模糊了。如果说以前的那种模糊状态是未启蒙的混沌状态,现在更多的则是太多信息量一下子无法一一归类。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对于三大阶级还是有一些模糊的勾勒,比如上层的自由保守,中层拘谨焦虑,下层的放肆愚昧。最大的启示莫过于个人的品味远胜于他的教育背景工作职位和经济收入

  客观来说,无论是从潮流对品味的更新换代,还是从中美地域差异来看,书中的列举有着时空上的不搭调。但福塞尔教授在这方面列举的例子越多,则会启迪读者去观察更多。从这点来看,无关作者写作水平,如果作者的思考角度可以吸引到读者继续思考,我认为这种抛砖引玉的书还是值得一看。这样的书虽然水平上比不上严谨的社科类报告,但还是尽到它应有的责任

  《格调》读后感(二):格调

  作者高屋建瓴的将美国社会分成了5个等级:最高等级、上中层级、中产阶级、中下层级、最低等级,并且分别的对这五个等级进行了定位,进而将5个等级代表人群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属性一一解说。从每个等级人群所着服饰、所读书籍、所住房屋样式与类型、饮食习惯、饮酒类别等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谓鞭辟入里、栩栩如生。这本书中分析研究最多的应属中产阶级,也是美国社会中最为庞大的群体,及支撑力量。在社会化和同质化的大趋势下,美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消费着相同的娱乐产物、相同的服饰,慢慢个性都被磨灭了。作者最后提到了在这个5个等级之外的另一类人群,这类人群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不拘一格,大多为自由职业者,不受管制,穿衣但求舒服,不讲求太多款式。

  读书的过程中不免想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未来生活方式及习惯。我还是很喜欢书中提到的最另类人群的生活方式。。。但是能力还够到这种境界,继续努力。。。

  值得翻阅。

  《格调》读后感(三):笔记

  1.一个人有多高的社会声望,就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看财富,还要看格调、品味和认知。 2.从衣服上看,在美国,藏青色属于中上阶层,紫色属于贫民阶层。颜色越柔和暗淡越高档。 3.如果衣服上印有各类文字或图像信息,有商标或口号标语,这样“易读性”很高的服装,其实是低档的。因为穷人们穿上了这个商标衣服,会感觉自己跟这家成功企业有了什么联系,以弥补生活的失落。 4.社会地位越高的人,住宅区的车道越长,因为更有气派。且起居室倾向于模仿艺术画廊和博物馆,屋里艺术古玩是真品。中低层的起居室倾向于旅馆,屋里艺术古玩是复制品。 5.上流社会倾向于不看电视,起居室里没有电视。 6.一般阶层喜欢喝烈酒。中产阶级喜欢藏酒在厨房,一点一点偷着喝。上层人喜欢葡萄酒,且不要求品牌,用便宜本地酒待客也不为难。 7.酒会上提供的白葡萄酒越甜,主人社会地位越低。 8.只要有机会,你最好能讲究格调和品味,哪怕付出很大的代价。在代价未到来之前,尽情享受冲破阶层的“自由”。 9.精神上的贵族思想上不受约束,好奇求知,努力创造新事物,最好还能有强烈的投入行动能力。

  《格调》读后感(四):装逼的真相——从社会阶级的角度看装逼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分析一下装逼这个词汇,每次看到这个词出现时候都会留意它的使用背景, 发现大家对这个词的理解和用法非常的不同. 我曾经想准确的给出一个装逼的定义和找到装逼者与反装逼者的背后心态, 有一些想法但是没能找到一个理论把它们串联起来. 读了这本有”装逼者圣经”之称的<格调>, 我想能够借助书中的概念事实来梳理一下我对装逼的认识.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Class>, 至于为什么翻译成格调,译者已经在书中前沿部分作出了充分解释. 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Class的常见用法,阶级。这本书也是围绕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别来展开论述的。

  Class 这个词语在字典中的解释是 a group sharing the same economic or social status (一个享有相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与class类似但更狭隘的单词是caste,在印度社会中出现。

  对阶级这个词汇最著名的解释来自卡尔马克思,他没有直接对阶级下过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了这个词汇,他的一种阐释是“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第一种解释类似于大家通常的理解。 马克思的另外一种阐释则更注重阶级斗争上面,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综上几种说法,我想可以把阶级理解为一个在分层的社会结构中享有相同的社会地位的群体,在这个群体的内部成员之间分享着类似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这里有两个特点。第一,社会结构是分不同层次的。 第二,同一阶级内部的成员彼此趋同。

  我认为装逼的产生根源在于社会阶级的产生。装逼,就是一个人通过表演给他人造成错觉,让他人误以为他自己属于更高的社会阶级。所谓的反装逼,就是通过拆穿一个人的表演,让他回归属于他的真实的社会阶级之中。

  阶级的两个特点也是装逼产生的原因。第一,装逼诞生的土壤是阶级,阶级产生于社会分层。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当今中国社会是否存在社会阶级?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阶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何最近几年才出现了装逼这个词?建国初期中国存在两个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人民和人民专政对象。这里明显不存在装逼诞生的条件,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去把自己扮演成反革命分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且不平衡发展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分化,产生了一个由白领组成中产阶级和一个高调的社会顶层,还有在底层挣扎的民工和蚁族大学生

  《格调》的作者把美国社会分层若干阶级,主要的社会阶级有三个,看不见的顶层和上层,中上层和中层,贫穷和赤贫阶级。他从服装,外貌,生活娱乐,教育背景,口音等等若干细节区分了美国不同阶级的各自特点,他提出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品味差异是巨大且明显的,小到对服装的颜色选择地毯的新旧程度大到汽车品牌房屋选择,都有各自固化的特点。另外他还提出,读者也可以通过选择更高社会阶级的品味特点来使得自己在社交生活中被人尊敬。他把最毒辣的讽刺留给了中产阶级,他认为中产阶级天生就虚伪势利,随时在留心别人瞧不起他们,无不担心自己下滑到更低的社会阶级。这种天生的不安全感是中产阶级作出各种虚伪行为根本原因。 相对的,社会高层或最底层鲜有虚伪行为,因为对于高层来讲他们已经在物质生活上有所保证,已经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来获得他人认可,而底层已经对于自己的处境无意改变,所以也没有中产阶级势利虚伪。

  在很多人眼里,当代中国装逼文化的高峰就是星巴克咖啡,这是一个被无数人网民称为装逼圣地的场所,那么在星巴克喝杯咖啡是否就是属于装逼行为,这个问题可以从星巴克的消费群来解释。 据我的观察,星巴克咖啡中最常见的顾客公司白领,特别是修在写字楼CBD内的星巴克,里面十有八九都是在附近公司上班的员工。其次是大学生,通常是男女朋友或者一堆女生,偶尔也能看见一个女生独自一人。一杯星巴克咖啡价格通常20元左右,相比其他饮料的确不算便宜,但是也不是贵的离谱,考虑到环境装修费用

  依照装逼的定义,一个人假装自己属于更高的社会阶层,白领和大学生在里面喝咖啡是否属于装逼行为呢?我认为不算,因为一次20元对于白领和大学生来说并不算特别昂贵的消费,毕竟也不是每天都喝,但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把去星巴克看成是装逼行为,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在于大家对于星巴克品牌定位的不同认识。

  在美国星巴克是类似于永和豆浆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馆,进军中国以后就被人为的太高了它的品牌价值,虽然不清楚是大家的误认还是它自己的营销策略,所以星巴克咖啡被公众认为是社会精英的休闲场所,而不是中产阶级和大学生的消费地点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美国的阶级社会经过了200来年的社会发展,精英阶层已经有了完整的发展空间与行为准则。一个人从出生的生活环境到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乃至工作以后的生活圈子都有了某种固定的套路,换言之,经过长期的社会积淀一个上流社会教育出来的青年从行为谈吐到生活品味都是可圈可点的。而中国的社会在短短30年内分层出了社会阶层,很多当今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人他的生活品味与他的社会地位并不相称,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展示财富来表明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享受高品质的生活。用大腕里面的话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网络上若有人应用了一些高深莫测的术语,一些学术范的写作风格,或者半洋文半中文,也被很多人称作装逼。我认为这种方式仍然和社会阶级有关,在西方国家,一个人的用词水平和他所受的教育和他所属的阶级有密切关系,这点这英国体现的特别明显。其实在美国也是如此,一个美国普通工人的日常口语词汇量水平大概也就是新概念2册水平,但是去听一些精英阶层的谈话和演讲,你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GRE词汇,句式的变化也明显增多。有学问特别是人文方面的学问在美国也受过高等教育从属中上阶层的标志,因为在美国读人文学科艺术类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富裕家庭,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鉴赏艺术欣赏戏剧,而工科理科之类的来自中产或者更下的阶层,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马上找到一个能赚钱的工作。工资收入最高的医学法律专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是极高。简而言之,有学问很昂贵。

  最后来看反装逼者的心态。反装逼者的心态无非是出自一下几种,1 羡慕嫉妒恨2油然而生的正义感(有吗?)3对装逼者被拆穿后获得的快感4对比自己更高阶级的天然仇恨。5善意或者出自无聊的嘲讽。反装逼者关心的不是这种行为本身是不是有品味,值得去追求,而只是关心从事这项活动的人有没有资格来进行这项活动,其实有些行为在哪个阶级的人看来都应该是恶俗,比如刻意的浪费,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满足虚荣心。

  在《格调》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美国社会的阶级分层已经非常稳固,而中国的阶级分化似乎已经基本定型,然后每个阶级显然还没找到属于自己本阶级的品味,盲目的追求高端奢侈,靠铺张浪费,凭借装逼犯傻来标榜自己的品味。我想用一句曾经在报纸里看到的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中国的很多人已经富起来了,但是学会怎样过富人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格调》读后感(五):高品位的四大特证

  西方贵族阶层(或称之为顶层阶层)的品位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他们只对有悠久历史东西兴趣,诸如艺术与古董。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开豪车是有损他们身份的行为。

  2. 他们对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事避而远之。诸如,他们总是业余爱好者,但他们的爱好不会成为他们的职业。他们可以成为票友,但不会成为演员,可以是植物专家,但不会成为植物学教授,因为职业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我想,他们也不会驯养藏獒,正因为藏獒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

  3. 他们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他们感兴趣的事。乘着私人飞机环球出差,是职业经理人或暴发户的差事。

  4. 最后,只有当其它阶层的品位也具备上述特征时,金钱可能被用来划分西方贵族阶层与下层阶层的区别

  从上述意义上说,中国各阶层目前还不具备诸如此类的品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格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