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尽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光尽头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8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尽头的读后感10篇

  《时光尽头》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尽头》读后感(一):这不是尽头,乃是起点……

  封面上《时光尽头》下标着“一部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幻作品”,但这不过是一部短篇合集,而且收录的多为大刘早期之作,若以《三体》为标杆来看未免稚嫩。合集命名没有依一般惯例选择书中其中一篇为名,而是生搬硬砌出一个无解的新名,以小人之心度之,当为迷惑读者之用,毕竟集中很多篇流传已久,部分出现过在另外的合集之中。

  在本书收录的短篇当中,有以下几个套路:

  一、突然降临的外星高智慧文明,如《朝闻道》,如《欢乐颂》,如《梦之海》、《人和吞食者》、《山》(算上未收录在本集中的会更多)。对于科幻创作而言,突如其来拥有不可思议能力的外星生命体,应该算是比较取巧的路数,这也可算是大刘在创作初期的俗套吧。

  二、影射现实战争的高科技武器套路,如《光荣与梦想》,如《混沌蝴蝶》,未收录在本集中的还包括《天使计划?》等,这些短篇应该对《球形闪电》之类的长篇有所影响

  三、短篇中比较常见的两大生命体元素:蚂蚁与恐龙。这两者有时共同出现,有时单独出现。

  2018年4月1日

  ——长寿基因风波

  曾几何时,人生自古五十稀,时至今日百岁之龄也不足为奇

  人的年龄上限照此延长下去,是幸,还是另一种不幸

  所谓永恒的生命,是不是就是生命进化的终极追求

  朝闻道

  ——生命的祭坛

  地火

  ——回首的诧异

  光荣与梦想

  ——用竞赛的方式取代战争

  欢乐颂

  ——星空弹奏出的乐曲

  混沌蝴蝶

  ——一滴海水能否浇灭战争

  鲸歌

  ——意料之外的结局

  记得很久之前就听说过《鲸歌》中的乌龙

  梦之海

  ——从太空取回我们的大海

  本篇很容易联想到田中大神的科幻名篇《银环计划》

  不同的只是《银环计划》中是想方设法把海水往天上引,形成冰环

  而《梦之海》中则是反其道而行,要令轨道上的冰块坠落以解人间之渴

  两者之间的这一微妙关系,很好奇大刘写作时是否受到《银环计划》的启发……

  人和吞食者

  ——人类最后一次星际战争

  与大刘的另一短篇《诗云》是同一题材演绎出不同平行空间故事

  涉及与外星人对抗的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体》

  少校/元帅身上有面壁人的影子(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才对)

  篇末对文明轮回的终极思考也和《三体》有着微妙的关联性

  如果说,本篇对《三体》具有启迪作用,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人生

  ——无知无畏

  由猿到人,人类简单地归之为进化

  但进化链条当中,人体不止是在进化,也有不为人所重视的“退化”

  如果人类学到的知识,可以通过遗传传输给下一代

  那么人类将会大大缩短成长中用于重复学习时间,大大加快文明进步的脚步

  为什么人类的这一功能会在自然选择中退化?答案来自一个胎儿……

  山

  ——立起来的大海与“泡世界”

  在大海上以游泳的方式征服一座比珠峰还高的水峰!这是何等诡丽的想像力!

  本篇中登场的外星生命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变形金刚”

  命运

  ——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生

  一个蝴蝶效应的故事,人类的命运被颠覆,不再是统治地球万物之灵,只能作为观赏人被置于动物园内,或者是更杯具的成为菜人……

  而取代人类成为主宰的则是——恐龙!

  不过,在命运的安排之下,留下了一条修正的尾巴……

  《时光尽头》读后感(二):时光尽头,感受光年尺度上的壮丽

  其实是不怎么看科幻小说的,周末拜访同学,在他的Bambook上随手翻到了这本书,瞬间便被其宏伟大气场面所吸引了。

  时光尽头会是人类的灭绝日吗?时光尽头?时光尽头!很近又很远!大刘却很给力地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祭坛、地火、竞赛与战争、星空弹奏出的乐曲、一滴海水能否浇灭战争、从太空取回我们的大海等一系列的故事。

  大刘凭借电力系统高级计算机工程师的人生经历丰富大胆的想象,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想象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虽然作品关注的是科幻世界,但并没有脱离现实问题、人类的困境人性的极限。极端的空灵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其间弥漫着科学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

  《时光尽头》读后感(三):脑洞们的集合体及简单表现

  买这本书是刚刚读完三体亢奋至极的三年多前,拿到手翻开一看居然是大刘以前写的短篇小说集,前三四篇看下来觉得笔法和立意都完全无法和球闪及三体媲美,因此一度有种受骗了的感觉并且就此搁置不曾再读。但无意中下到了云中书城的app,一点点看下来之后也有几篇让我震撼感动

  比如《山》。姑且不论游上水峰到达一万米高空还能正常呼吸且没有被冻死这个bug,地核文明的idea让人眼前一亮。从来不曾想象看不见星空的文明如何获得求知欲,也不曾想象在有限空间中诞生发展的文明如何获得探索的勇气。当我们take for granted的一切(水、空气、光、空间、星空)都变成了不可想像的奢侈品,那样的世界到底如何,《山》给出的恐怕只是最美好的一种设想。

  比如《人和吞食者》,最后将军和士兵们决定留在回到寒武纪状态的地球上,因为蚂蚁出现了,它们有望成为新的生命孕育者。放弃种族之荣耀为的是成全独立的地球生命。拥有本我,即使那个“我”连人类这个种族都不再是,却仍然大于一切。

  比如《光荣与梦想》,用竞赛的方式取代战争,与《超新星纪元》的想法有点相似。竞赛水平确实与综合国力有正比关系,但竞赛有而战争没有的,是对国民参与竞赛的勇气与决心进行的考验。战争或许完全是冰冷的可量化的,但竞赛中“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一个国家可以弱小,只要民心所向。新中国成立是如此,北朝鲜霸气亦是如此╮( ̄▽ ̄")╭

  《时光尽头》读后感(四):短评不够

  居然都看过...朝闻道应该是其中最好的短篇了,也是咱第一次在短篇中看到永远的丁仪;欢乐颂够科幻,但是真的好喜欢这篇,星空弹奏出的完美音乐绝对镜面的出现,只要想一想就觉得好美;梦之海,听名字跟虫师一样,不过这篇有些毛躁了,大概是自己最喜欢的幻想这次和人性纠结在一起了吧,如果只有幻想而没有人类的参与多美好!(可惜不现实啊);地火应该算是开启了大刘的末世思路,不过这个算是自然景观的扩大化;光荣与梦想不是太留意这篇,毕竟这种科幻主要在人文社会上的幻想,而且结局还没有成功...;混沌蝴蝶让人记住很大原因应该是他不完美的结局吧,毕竟人即使靠自己拥有了成为那只蝴蝶的机会上帝也会把这机会召回的。最后记得有一篇关于时光的(应该就是这个时光尽头了),其实一直都对那青年脑补的很帅,直到他踏着光之轨迹回去的时候...那紧身衣...

  《时光尽头》读后感(五):感动人的科幻小说

  2018年4月1日

  ——长寿基因风波

  是啊,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可以通过科技选择长生不老了,肯定也会如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样不择手段的去吃唐僧肉的,也许,道德标准真的可以放的无限低了。在活着面前,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

  朝闻道

  ——生命的祭坛

  很难想象,为了揭开一个谜底,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无知,谁是史蒂芬霍金?汗。。。

  地火

  ——回首的诧异

  扣人心弦的故事,为主人公捏了一把又一把的汗,最后还是让地火蔓延了,真的是很悲痛。不过结局令人欣慰。也许这就是为大变革所必须付出代价

  光荣与梦想

  ——用竞赛的方斌取代战争

  其实书中那个射击选手的话说得也很在理,国家是什么?可是小姑娘燃烧了生命跑完全程,也真正是打动所有人吧。在食不果腹时代,在战争的年代,原来还是有人在坚持这梦想。坚持梦想的人,都是令人感动的。

  欢乐颂

  ——星空弹奏出的乐曲

  宇宙是如此的恢宏,人类真的是渺小。。

  混沌蝴蝶

  ——一滴海水能否浇灭战争

  关于蝴蝶效应的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故事,令人动容。

  期待和平,呼唤和平。

  鲸歌

  ——意料之外的结局

  是啊,意料之外的结局。很讽刺,很神奇。。

  梦之海

  ——从太空取回我们的大海

  人类的力量真的是好渺小。。艺术重要还是生存重要?简直就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啊。。

  人和吞食者

  ——人类最后一次星际战争

  悲壮的星际战争故事,看到月亮被推离轨道,向吞食者的飞船撞去,最后却消失在茫茫太空中,我哭得稀里哗啦的。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月亮会离开我们,做出如此壮烈的牺牲。

  结局很出乎意料,壮美而温暖

  人生

  ——无知者无畏

  如果知道生活这么残酷,我们会选择不来到这个世界吗?

  山

  ——立起来的大海与“泡世界”

  有点匪夷所思,泡世界仅仅是路过要找人聊聊?不过对泡世界的想象倒是真的很精彩

  命运

  ——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生

  这个。。。恐龙如果没有灭绝。。很有趣改变历史。。

  《时光尽头》读后感(六):最喜欢《混沌蝴蝶》

  自从看了《三体》,在京东上面找大刘的书,居然除了大量出货的《三体》别的都卖完了,唯一找到有货的就是这本短篇小说集。一直佩服那些长能滔滔几十甚至百万言,短能几页精妙构思回味无穷作者,而且价格不贵,遂买之。

  整本书的作品都写于2000年前后,从一些作品的背景也可以看到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一些淡淡印记,比如科索沃战争、中东西亚战争、北京申奥等等。

  最喜欢的一篇是《混沌蝴蝶》,一滴水能否浇灭战争?大刘把和平、战乱、人性、爱这些大主题装在科幻的容器里面,作者的价值观高远,引发读者的思考远在几篇小说之外。当然这是一个悲剧,也是大刘在结尾后特意强调,现在的科学是无法实现他在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情节。

  除了这篇,还很喜欢《人生》,无知者无畏。了解世界,反而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极短的小说,却能给人励志的感受。

  好作家,首先要有一流的世界观,这是大刘给我的感受。

  《时光尽头》读后感(七):如果你想视野更宏大,就读刘慈欣的书

  第二篇的《地火》高中时候因订阅科幻世界,所以看过,没想到居然是刘大的文。当时看过的所有科幻文中,这篇是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文章之一。

  时隔多年重读《地火》,脑中信息的存储量多了后,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总算又升了个层面

  这部合辑里,《地火》和《泡世界》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述人类对新知(新技术和新世界)的探索初期,遭遇重大失败,以及先行者们被当世人所不理解的窘境。

  自古以来新知的推行,总是会被保守世俗所阻扰,然而一旦新知被这人类世界容纳,人类文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或走进新纪元。人类最终还是会向这些先行者致敬。

  《地火》中的先行者更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孤独而鲜少有理解者,好在后世还是有人循着先行者的理念继续设计更完美的技术,从而有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后世结尾。而《泡世界》里的先行者们,他们的幸运在于不孤独,可以团结起来并肩作战,一同抵抗来自保守力量的阻挠,也可以为了同样的信念一起出发。

  读刘大的文。除了叹服其无边的想象,更赞叹其非寻常人可以轻易想到的理念。

  《山》这篇故事里的主角,是个放在现代社会中会备受争议的人物,那个能为了生存而抛弃另外四人生命的人,绝对会被世俗道德绑架;而同样是这个人,他不断的攀登各种“高山”,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在想着还有其他山需要爬的人,世俗或许会因其对理想执着态度而冠之以“斗士”的称号。

  这篇《山》用豆瓣流行的某个常见词汇而言,是个“三观”备受颠覆的故事。

  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他,你会遵从自己心追求自己的理想,还是情感道德至上,即使希望渺茫也要尽全力救他人,哪怕结局是搭上自己的生命?

  不同取舍的活法,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每个人心中,孰轻孰重的标准不一致,而用不一致的标准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其所得的结果自然不同。那么,又为何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人生?

  吐槽下,有不少人喜欢用有限的脑容量轻易下定论,然后,制造大批量可畏且不负责任的人言。这些人跟武侠小说里那些正派们可对号入座

  《人和吞食者》,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现已超于其他物种完全站立于生物链的顶端。在这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久了,也间接催生了对其他物种生命缺乏尊重的态度。轻如蝼蚁,重如巨鲸,人类都可以轻易掌控其生命。身在高位久了,看事物不再用平行的眼光而是俯视的眼光,这容易产生轻视的态度。(《鲸歌》里的蓝鲸被捕后哀唱的故事,不排除含有影射人作为至高物种对其他物种生命践踏的讽刺之意。)

  《人和吞食者》里的人类遭遇到了更强大的物种,生物链顶端的位置被让出,统治者的角色对调,人类任由“大牙们”宰割,已经有了思想的人类,并不甘心被食用,于是战士们被组建起来为了自由而战斗,最终人类还是避免不了被吞噬的命运。

  故事最后大牙和战士们的最后会面,大牙告诉战士们,人类最终被迫变成了“被饲养并且甘于被饲养的幸福家禽”,大牙描述的饲养生活,按现代人的生存标准而言,有吃有住又干净而且还长得漂亮,不用辛苦工作,这种待遇着实比被人饲养的猪更高一些。

  如果被圈养起来作为食物是最后的命运,那么奋起抗争还是安分的服从命运安排?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来诠释这个故事,感觉挺合适。

  也许没有思想,对生存的任意状态会只会盲从,而因为有了思想,才会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名句。如果猪有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它们也会好好考虑“To be or not to be”这个问题。

  忽然想到,语言中的动物和人类,用的代词不相同,动物“它”,“it”;人类“他”和“她”,“He”和“She”。这语言中对不同物种的区分,其实,是将人类竭力将自己和其他物种划分开来的一个例证。不知其他类型语言是否有此划分。

  一直对刘大的“火”感觉不解,现在看了这本书,深觉“刘大”能火起来并非偶然,因为“刘大”不仅是一位想象力出众的科幻文作家,更是一位用宏大视野看待人生的哲学家。

  《时光尽头》读后感(八):时光尽头,另一种视角看世界

  知道刘慈欣,是从很火的《三体》,不过我也只是读完了第一部,却被作者的才华所惊叹。不同于之前所读的文学性较强的书,科幻小说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也从视野上给了我比较全新的认识。

  《时光尽头》是由12个短篇所组成,均写于2000年左右,主要内容如下:

  quot;2018年4月1日——长寿基因风波"写在2018年,人类能通过去除基因中的短寿基金片段而能将寿命延长到300岁,由此引发的商业暴利和人们为了长寿所做的种种。

  “朝闻道——生命的祭坛”是关于真理和生命的交换,宇宙的守护者承诺各个行业的精英允许他们向自己提一个问题,得到答案10分钟后将化为灰烬。一批批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甘情愿的走向祭坛,为了终极的信仰。

  “ 地火——回首的诧异”,取煤的方式终将会从一代代地下的挖煤人转移到地上,煤炭会在地下直接气化通过管道输送到终点。但是在这一切实现之前,劫难可能就是引起的地下煤矿燃起的熊熊大火,经久不灭,寸草不生,尘埃漫天。

  “光荣与梦想——用竞赛的方式取代战争”,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竞赛比如体育可以代替实体战争,文中以奥运会两个国家的对决为例。所有的形式一旦加上战争的名义,必定会流血。

  “ 欢乐颂——星空弹奏出的乐曲”,外来生物在整片星空下奏响了详尽人类文明的进行曲。我们都知道命运的尽头永远是死亡,但是我们一代代人做的仍然是努力让生活更欢乐一些。

  这是前五篇的大概,记得高中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写任何一个生物都可能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它所能探测的范围逐渐形成它们世界的宇宙观,那时看的很是津津有味,竟然产生“哇塞,还能这样想”的惊叹。现在看科幻,更多的是知识的补充,广度的涉猎。文学小说大多是通过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时代的跌宕起伏去诠释爱,梦想等等,武侠小说通过武林江湖,血雨腥风来展现快意恩仇和民族大义。而科幻小说的定义决定了它可能是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习惯了关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偶尔也可以换个口味和视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