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歌以言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歌以言志》读后感10篇

2018-01-19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歌以言志》读后感10篇

  《歌以言志》是一本由周毅 / 舒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以言志》读后感(一):《歌以言志》:用笔“会聚”起生命存在

  《歌以言志》:用笔“会聚”起生命的存在感

  上海的三大报纸,都有名闻遐迩的副刊。过去单位里报刊多,这三个报纸的副刊是必读的,大略也知道这三家报纸副刊的风格与品位。

  《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内容短小精悍,隽永生动,炼字造句很是讲究,内容清新而不落俗套。当然,连续几天看这副刊的内容,又会觉得有一些浅,看上去以为内涵丰厚的文章,读过之后,觉得有一种轻飘飘之感。《解放日报》的副刊“朝花”,黄钟大吕气势磅礴,文笔很生动,这家报纸的语言很活跃,作为一个党报,语言的生动性令人咋舌。我记得当时还在笔记本上抄录了许多这家报纸上“歪词正用”的妙词俪句。《文汇报》相比之下文气比较足,字体密密麻麻,文通理顺,与《新民晚报》的小巧轻盈及《解放日报》的文笔活跃相比,《文汇报》刊发的文章则有一点词藻华丽,一块块的面积巨大的板块文章,看起来很华彩,但却有一种并不欲先睹为快珍惜感,会把它夹起来,期待闲暇时再来阅读。这就是《文汇报》副刊“笔会”的风格吧。它取自名家,内容非关时事要闻,并非蕴含什么急迫的信息,但仔细品咂,却别有洞天耐人寻味

  《歌以言志》就是《文汇报》副刊“笔会”中文章的合集,毫无疑问,这种合集也移植了“笔会”副刊的整体风格。实际上,个人有一种体会,报纸上看起来赏心悦目的文章,印入到书本之后,会觉得风格陡变,这是因为报纸上的文章讲究轻巧灵动,而书籍中印出的文字却以厚重扎实为宜,轻灵的文章在报纸上会给人一种养眼的舒适感,但到了书籍中就会觉得撑不住台面。“笔会”中的文章,在报纸上往往是占地很大,圈起了很大一块报纸面积,快餐式阅读过程中,并不会有耐心逐字逐句地阅读全篇,而收入书中,则得天独厚地具有了凝重扎实的展演舞台,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感触到报纸阅读时一时半会体验不到的文字精华与思想精髓。

  那么,什么是“笔会”中的文字精华?如果说《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里体现的是生活的浮云流丝般的感触,那么,“笔会”中则承载的是对生命存在感的发现与记录。可以说,一本《歌以言志》里,最核心主题,就是各位作者不同方式,以诚实而赤裸的叙事,敲击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一个生命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最有代表性的这一个主题的揭示,可以在瑞典籍学者马悦然的《吊陆文夫》中清晰地看到。这篇文章很短,只是记述了陆文夫的一则逸事,但却折射出一个作家世事洞明,以及由此教会给我们的世事背后的“人情练达”。马悦然记载了这件事,显然是想通过这一解读,以期了解中国人的内心文化。当时,马悦然看到报上说一个中国贫农会花光他的所有财产儿子婚礼,感到很不理解。中国人的好排场,讲面子,这是我们熟知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人见怪不怪,也不会去想后边有什么心态背景,但陆文夫却有独到的发现。他说:“你到末日的时候,会追溯你的学术生涯,跟自己说,啊,你这个人没有白活着,你对汉学研究有一定的贡献。我也会安慰自己说,我的小说写得还不错。可是那贫农呢?他唯一能说的是,我啥子功劳都没得,一辈子在田里做苦工,可是儿子结婚的时候,我请了两桌村里客人打牙祭喝烈酒,让大家吃得饱、喝得醉,还让他们抽了一条最好的香烟呢!你千万不要夺去他那唯一的乐趣!”

  我过去写小说的时候,曾经托我的父亲寄给陆文夫指点,陆老专门回了一封信,对小说作法提示了几点,使我受益无穷。陆老冷眼看世事的深刻性是勿庸置疑的,中国人不惜代价都要搞面子工程,是否如陆文夫所说的这样,有待深入去研究探讨,比如这个贫农是否真的是想通过办一个婚宴万古流芳,估计没有这么功利主义的思想,但陆文夫无疑在这一段话中透露了一个学者与小说家的心态,他们都是通过他们的研究来证明“自己没有白活着”,这里倒是透露了舞文弄墨意义所在。我们无疑是通过写作来获得一种存在感,也期望通过这种写作,让别的自己经识过的生命的存在,有一个被记录下的留痕,告诉我们“活着”、“活过”。不然的话,当我们都要面对各自的“末日”的时候,我们通过什么来证明我们到世界上走一遭了呢?

  因此,《歌以言志》这本合集的主题,就很吻合陆文夫的那个看法,“歌”就是一种声音,一个由人发出的声音,“志”,就是生命的一种存在。书中收录的这篇《歌以言志》的短文,讨论了“志”的意义,作者张定浩认为“志”在中国古典里还有一种“知识”的含义,就是指“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想法”(P81)。“想法”与生命息息相关,它是生命存在的一个标志。所以“歌以言志”表述的就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想法,最终都归结到的是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记录。

  书中最典型的“歌者”是毕飞宇《演唱生涯》中的自述。当时作者二十多岁,被一位歌唱老师通达灵魂的演唱震慑,去跟这位老师学习声乐,实际上作者就是想通过这种习仿,能够获得表达自己内心诉求的动听音律,当时作者写作没有精进,尚未找到最佳的发声途径,所以毕飞宇选择了自己并没有底蕴的音乐习练。后来,作者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天赋的发声方法,通过写作一途,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存在。在黄永玉的《清流绝响》中,作者记录了友人黄苗子的人生点滴,文章不长,但却信息丰富,因为文章没有什么千人一面的大话、套话,而是撷取的最真实的最现实人物存在,比如提到黄苗子对一般的生理常识都一窍不通,作者寥寥勾勒几笔,比如黄苗子问“乳沟”是啥,“冬天睾丸怎么不见了”,就把黄苗子的生活常识方面幼稚交待得栩栩如生,但这一切,并不是黄苗子的全部存在,作者在文章的后半段,很为黄苗子惋惜,认为黄苗子认识包括文化界、电影界甚至政坛各界的人物,其本人应该把这些都记述出来,但黄苗子“不抱西瓜抓芝麻”,把这些宝贵的人生痕迹给“一笔抹煞”了。可见,在黄永玉的全文中,努力还原人物的蛛丝马迹,以给人生的存在留下最符合本来面貌的记载,虽然这种记载,与传主本人的捉刀自陈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比空话连篇的叙事要迹近更为真实的生命存在。

  在黄永玉的这种抢救性的对熟悉的身边人的存在记录中,我们看到文人与学者均恪守了最真实、最切合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种诚实,也正是文学在这个假话连篇的世界上能够独步天下、依然活着的原因所在。我们通用的文字制造了多少谎话连篇,而文学的价值与意义的度量,则与它诚信的含量有关。“笔会”的文字风格就是一种诚实叙事,这是它的精神与精髓所在。在“笔会”里,没有鸡汤文字的那种虚情假义,没有励志文体的急功近利,更没有人物通讯的人味尽丧,它记载的是真实的生命的存在,甚至连动物的存在,在作者的笔下,也是如此真实尖锐,金宇澄的一篇《马语》,道及的都是作者年轻时代所接触到的关于马的趣闻逸事,这种对街谈巷议中的畜类情态的高密集记载,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繁花》里一脉相承的对人生最本真属性的还原与刻录,一篇小文与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其实有内在的肌理相通,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共同的期守与态度。在杨绛的首篇《忆孩时》中,作者就这么在娓娓而谈之中,把自己为什么没有写过母亲的这个疑问给解决了,涉及了童年的最真实的角角落落,以及由此产生的回避。不

  隐瞒,最真实地还原,这一本来是可以人人做到的事,为什么只有在一流的写作者那里才能做到?

  大家不知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越是底层者写的东西,越是空话连篇,情感粗糙,一个地方事件发生后,当地记者报道,越往下,越没有真实信息,反而是中央级报纸来的记者原汁原味地还原事件真相,里面才出现几个真实的人与事。

  所以说,文学与其说是一种语言的功底,倒不如说是对人生的态度,就是对人生存在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诚实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歌以言志》虽然薄薄的一册,但却蕴含着文学的精髓与要义,它珍藏着人生中的最令人心动的诚实风范,这才是这一报纸副刊为什么有着自己独到地位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则是文学的真实价值的一个剪影与缩影。如此说来,“笔会”就是文学成功胜利的一个截图,一个标识。

  《歌以言志》读后感(二):《歌以言志》:那些岁月沉淀

  现在网络发达,人人可以成为文字的发言人,开设博客、专栏、个人公众号,能否出书在于大众的关注度,个人文字水平高低倒是其次。但若放在报纸和杂志上,一篇文章好坏,首先会过编辑这一关,高眼光的编辑挑选的自然也是高水准的文章,同时成就的也是高品质的刊物。就比如老牌刊物《文汇报》,其副刊“笔会”创刊于1946年,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上面刊登过很多知名作家的文章,而那些文章也都是经久岁月的沉淀,值得细细品读

  《歌以言志》这本散文集,便是《文汇报》“笔会”副刊中挑选的30篇文章合集,精选一名作家的一篇代表作,涉及杨绛、金宇澄、毕飞宇、王安忆等国内外知名作家。纵观整体,其编选的散文题材丰富,各具特色,在内容上包含了对友人和亲人回忆家乡的风土风貌、个人的所感所想,就像一桌盛宴,各种菜肴,满足食客的不同喜好。后记中,“文汇”副刊主编周毅提到在挑选文章时,编辑们“说不出什么理由,最主要的是一种‘感觉’”。而读《歌以言志》中的文章,确实体味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作品中并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外露,没有华丽辞藻的烘衬,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生活中的平实之事,却往往最让人念念不忘

  文集开篇是杨绛先生的《忆孩时》,杨绛先生回忆了母亲、三姐等人的旧事,在提到小时候曾经教过自己的先生,“我恨不能告诉锺书我曾见过这位作者”,因为“他已经去世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恨”字却着实写出了自己的“无处话凄凉”之悲。读金宇澄的《马语》,仿佛一匹匹马就尽在眼前奔腾,对于母马那“耳似削竹、腰若枕玉”的细致描写,莫若那低贱的公马,就是上好的宝马也定要被这“步态婀娜”的母马吸引了去。李娟《在阿克哈拉》中的挤大巴车、做馕饼、妹妹相亲等情形故事,在新疆特有的环境背景下,别有一番风趣。而这些好文章的生成,都离不开“真实”二字,杨绛与锺书先生的相濡以沫,金宇澄三年马夫生活,李娟多年的阿勒泰岁月,这些都是生活最真实的记录。

  在张定浩的同名文章《歌以言志》中,他说“一首诗歌的背后,应当有一个人的心事,这心事或大或小,或清明或糊涂,倘若自己能够辨识清楚,甚至再将之记住,并写成歌,该多么值得庆幸”,诗歌如此,文章犹是,作家能够把曾经的岁月积淀成文字,对于读者来说,何尝又不是一件幸事?

  《歌以言志》读后感(三):心灵史记:骨子里的文艺

  《笔会》专栏创立于1946年,是《文汇报》质量最高的文化专栏之一,在历经岁月洗练之后,仍为一众知识分子与文艺爱好喜闻乐见。其作者大部分系文化大牛,著名作家学者的身影群星璀璨,代表了华语创作的高水准。在纸媒式微的今天,不啻为坚守的典范之一。而选自浓缩于70年专栏特色的散文集《歌以言志》,虽短小轻薄,却有精华之厚重。这本文集由舒明与周毅两位目前《笔会》编辑团队的核心人物所选编,曾经有幸在《文汇报》实习过一年半载,素闻同仁对其工作负责态度的尊敬,与其眼光与才华之不群。读罢《歌以言志》,的确深以为然,选文之质量、品位均让人欣喜

  《歌以言志》辑选了30篇来自于各个时期不同代表作者的散文作品,将杨绛、黄永玉、金宇澄、王安忆、李娟等老中青著名作家的作品收入本中,同时收录了一批文化学者的文章,其中包括几位大学时极尊敬的复旦中文系教授,睹文思人,读来甚为亲切。文章的选材多为生活之小事,一蔬一饭,看似波澜不惊,却在细腻的文字中可以读到背后的深情。生活之况味,往往存续于细琐之中。以柔为纲的散文,没有恢弘,没有金刚怒目,初读甚至平淡如水,需要静下心来,一字一句慢慢地读,方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智慧趣味来。

  在《歌以言志》,死亡是毫不避讳的主题,在对亡者的思念中,写尽的同时是生命的态度。黄永玉将昔日好友苗子的死亡写得恬淡而哀而不伤,回忆的是一些细节丰盛的小事,拼出了人生的模样,“串在一起的大事,零零碎碎的小事……我不抱西瓜而抓芝麻,你看你居然就这样死了……”,这一句好似在埋怨,实则在怀念,最深的感情,常常存续于最克制的平常叙述中,努力哀而不伤。而在李娟的《在阿克哈拉》一文中,则描述了自然界中的死亡,她的目光有一种旁观者的距离感,努力将生死写得稀松平常却感情丰沛,“此时乳房胀满乳汁的羊妈妈肯定还不知道已经永远失去了宝宝,从今天黄昏到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将不停地找到它”,找到的,是死亡,也是生命的真相,尔后,推此及人,生命的孤独与渺小则昭然若揭。

她这样写道:“在遥远的阿克拉玛,乌伦古河经过半个小时就走了,人过几十年就死了,一切似乎那么无望,再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了。世界寂静地喘息,深深封闭着眼睛和心灵……但是,只要种子还在大地里就必定会发芽,只要人进入青春中就必定会孤独,必定会有欲望……”

  伤感而不绝望,就如草原的黑夜还存在点点星光。

  而《歌以言志》之所以读完余韵悠长,不仅在于感情之细腻,同时在于文我两忘的那份骨子里的文艺感。张新颖的“剪辑诗”是选集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尽管在课堂与讲座中曾很多次听他讲起《边城》,讲起翠翠的故事,而在这篇诗文中,仍可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新鲜感:“一面让细碎阳光晒在纸上/一面将我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稀奇结合”,生活与艺术的边界瞬时模糊了。

而本书的标题《歌以言志》,取自于张定浩的文章:“一首诗歌的背后,应当有一个人的心事,这心事或大或小,或清明或糊涂,倘若自己能够辨识清楚,甚至再将之记住,并写成歌,该多么值得庆幸。”

  而身为读者,读到这些诗意而优美的心事,更是多么值得庆幸。

  作品、气质生长于生命里,在文字中埋下伏线,读一个作者的文字,时间久了,好像作品就活了,就长在了生命里,在生活中不期而遇。所谓知音,便是同样拥有这份气质的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则是将记忆、文字化作心灵之史记。

  《歌以言志》读后感(四):“豪华落尽见真淳”

  “豪华落尽见真淳”

  “一首诗歌的背后,应当有一个人的心事,这心事或大或小,或清明或糊涂,倘若自己能够辨识清楚,甚至再将之记住,并写成歌,该多么值得庆幸。”这大约是《歌以言志》中“好文章”的标准吧。

  《歌以言志》是《文汇报》“笔会”副刊一部分散文的集合,是“……如山河在,草木长,息壤生,再催发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兼备的好文章。”在这里,读者可以一饱眼福当代汉语写作的最高水平,小小一部册子一般,可携带,可徜徉余晖中,在悠然的分分秒秒中体会作家们灵魂的吟哦。

  这生活平平凡凡的小事,时代起起伏伏的大事,通过大家的笔,把读者眼前的世界的变得更立体、更分明。杨绛在《忆儿时》中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儿时的记忆,这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与民国同岁,在灯下痴痴回忆自己的母亲,儿时的炮火却是记忆分明,也有那白底红花的漂亮衣衫……熟悉感扑面而来。瑞典的马悦然在《吊陆文夫》中,诙谐中带着点点伤感,“愿他安躺在软软的白云上,听可爱的天使为他说唱评弹。”读过陆文夫的《美食家》,笔者方知自己每天吃的竟是饲料一般,这等雅人的离去,许是文坛的一大不幸。

  这里不但有随笔、游记、回忆录,也有对旧时城市的记忆。路明的《我家弄堂》就是对南京城市的一份弄堂记录。弄堂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直到今天,现在的寸土寸金的生活,正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或许为了城市的形象,或许是经营者与居民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七八十家的咖啡馆、花店、理发馆,被整顿,昔日浓浓的的生活气息不见了,“秋日的午后,桂花静静的开……”蔡翔的《洗澡》却是趣味横生的真实的洗澡,更是文人轶事。前半部分可算作作者儿时洗澡过年的经历,真实生动,后半部分,大约就是文人之间雅致的洗澡游戏了。

  真情、真意、真实,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真,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无论是清新华丽得文风,还是质朴无华的写作方式,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其中的“真意”。这一部蕴含着作者、编者的真情实意的三十篇文集,更是期待读者的“磨洗”。

  《歌以言志》读后感(五):好的散文,就是要“歌以言志”

  书中有一段话读了很有感触:

  《秋胡行》写于西征张鲁途中,时为建安二十年,曹操六十一岁,天下三分之业已定,西征亦不过是摧枯拉朽。然而,曹操此时此刻,却自有其进退两难、沉吟不决的心事。《秋胡行》的动人之处,是令我们有机会目睹一个君临四方的人如何严峻而直率地省察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沉吟不决,而他原本绝非优柔寡断之性格,但在这一刻,他面对的不再是生死瞬变的战场,而是个体生命最本真的困惑,即,他最终要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最终,当“壮盛智慧,殊不再来”,当生命垂垂老去之际,他用什么来安顿自己。

  《歌以言志》的名字挺美的。

  另外,这部散文集收进了杨绛、黄永玉、金宇澄、毕飞宇、李娟、马悦然,张新颖、张定浩、孙小宁、严锋、戴冰、黄德海、俞晓群、李皖、路明、舒飞廉、蔡翔、孟晖、辛丰年和董桥等等好作者的散文,风格却很统一。

  《歌以言志》读后感(六):华语散文创作的宝贵积累

  看杨绛在《忆孩时》中对童年和母亲的追思。不禁让人想起《我们仨》中回忆丈夫钱锺书、回忆女儿钱瑗的点点滴滴。从她的不紧不慢的叙述中,看到了她对生活、家庭的态度。而从这篇《忆孩时》,则看到了童年时期杨绛的另一面,那个懵懂的孩子对于家人最真实的感受与记忆,也看到了她人生观生死观萌芽的开端。

  《忆苗子兄》中,黄永玉用轻松、诙谐的笔触回忆着知己友人,他说,对这世界,苗子兄不计较。“从秦城监狱放出来第二天我去看他,见面第一句话是笑着说的:“‘你看,你看!搞了我七年半。’”他说苗子兄一般的生理常识一窍不通,幼稚得无以复加。甚至接到过苗子兄的电话,问他“什么叫‘乳沟’”。最后,他对友人的去世仍似调侃又似埋怨,说他是不抱西瓜抓芝麻。也许,正是因为那种多年的默契和心意相通,才让作者以这样一种方式纪念友人。这些细节和点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性格鲜明、真实的黄苗子,让人读来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唏嘘这样一位艺术家的离世。

  高中课本中,最爱的便是沈从文的《边城》,对于翠翠这个形象,也是极喜爱的。在那个依山傍水、远离尘嚣的山城中,那样一个情窦初开、天真纯洁的少女爱情的萌芽,让人欢喜又让人忧愁。“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一句话,敲打着人们的心弦。而这篇《翠翠,在杜鹃声中想起我》,“剪辑”了沈从文为《边城》写的未发表的《新题记》,未完自传的章节,把我又拉回了茶峒的小山城,看到了那个为爱情等候的翠翠。

  看完了这本明快优美的文集,感叹这三十位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他们用各自的或回忆、或感悟、或追念的文字,把我拉扯进了他们的世界中,看到了真切的美好、深情的思念、真实的思考。这些文字,是过去十年间华语散文创作的宝贵积累,它们讲述了一切。

  《歌以言志》读后感(七):诗歌可以言志,也能抚慰人心。

  除去大学期间在报社发表的豆腐块文章,似乎与文字报刊越来越远。与我而言,诸如《文汇报》《解放日报》等传统纸媒的意义,也仅仅是在舆情分析报告中所显示的权威性报道媒体罢了。

  这些年来,习惯了新闻追热点标题党,畅销文学速食鸡汤大行其道,整个人都是一种飘忽不定的烦躁状态。偶尔看到《歌以言志》这部散文集(还有点随笔杂文的感觉?),才体会到了一种穿越了时光让人踏实安静下来的感觉。

  《歌以言志》是文汇报副刊“笔会”历年来的散文选,囊括了杨绛、黄永玉、毕飞宇、何立伟等大家名师的作品。虽短小精悍不过寥寥数笔,但却凭朴实直白的文字描绘出那情那景。

  比方说毕飞宇在“演唱生涯”中描述的,从一个不会走就想跑的初学者到草草收场入门者的零基础学习经历(哈哈,仿佛在说自己一样)。回顾那段“半途而废”的拜师学艺,作者的回应饱含深情:“那是我生命之树上曾经的枝丫,还挺茂密的,但被我亲手砍掉,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疤。”

  突入起来的沉迷也许会让人费解,但修行到一定境界,不随意评判是他们的信条之一。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发出声音的。年轻的生命自有其动人的情态、沉溺、旁若无人。他们一点也不绝望,却更像在绝望中挣扎,这种绝望也许正是来自对某一领域莫名其妙的难以自拔。

  又比如何立伟在“无目的亦无目的地的行走”中提到的,旅行,其实是一种名义上好听的逃避,逃避日常的压力和莫名的焦虑。

  为什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大道理,不像同样是讲大道理的鸡汤文那样让人反感,也许因为这些话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喃喃自语,带着些烟火气。所以,和苍白无力的“口号式名言警句”相比,这些来自生活中的感触,通过文字传递出抚慰人心的热度。

  《歌以言志》读后感(八):用文字安放彼此心事

  生命如歌,不同的人唱着不同的调。文汇笔会将近十年来的散文结集成为《歌以言志》,正像是取这人生的不同曲调。主编在后记里写着,这是一本以“好文章”为标准而收录的散文集,所以会发现除了“好”之外,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共同词来描述这些散文所带给人的冲击与感动,然而“好”的背后,似乎又隐隐藏着某些共同的特性在内。尽管每个人阅读口味各不相同,然而就像人们对于美的感受最终总会是大同小异,而对于“好”,同样不会偏离太远。

  开篇就是杨绛的《忆孩时》,有一种引领全篇格调的底色铺满其中。“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杨绛在忆孩时的故事里,淡淡的加上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生老病死”从孩童眼里转入成人世界。“生”意味着什么?散文集里的每位作家,好似或多或少的都在诠释这个话题。在“生”的底蕴上,回忆成了不可或缺的主题。忆孩时、忆旧友、忆时光。全集所取材的范围较广,不同作家的年龄跨度也很大,收集在一起后竟生出种社会变迁的感触。遥远荒凉的戈壁、热闹烟火气的城市小弄堂、听说书的乡村时代,各不相同的文章,因为收集在一本散文集里,这种交集产生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气息,而这气息里带着散文所散发出的灵气,给生活以空灵感,一种过滤后的透明质感。

  《斯波克医生访华》里,一位儿科医生的故事,读来甚是有趣。如今我们还在宣传纸尿裤的必要性时,那位医生却欣喜于发现了开裆裤。路明的《我家弄堂》里,满满是关于静安别墅区的回忆,这里有着许多我们同龄人的足迹,读来偶尔会心一笑,却也有城市变迁中的无奈与失落。

  这里也有真写“歌”的文章,写的是唱歌这么一回事。李皖写的《油菜花开的季节》,让我也突然喜欢上这首歌。李皖借着写他人的曲他人的歌,展现自己的情绪感悟,与宗教无关只关于曲调关于内心的宁静深远。一首看似简单的歌曲里也蕴含着无数故事。而其中最喜欢的莫过于毕飞宇的《演唱生涯》,以他二十年前拜师学艺的一段经历讲述“生命之树上曾经有过的枝丫”。有对艺术对年轻对生命的一种诙谐的回忆之情。而这情感因为投入,显得异常饱满。“如果你的学习欲望过于亢奋,你会觉得你是盛夏里的狗舌头,活蹦乱跳,无滋无味,空空荡荡。”这种渴求的躁动,最后归于无声。“年轻的生命自有其动人的情态,沉溺,旁若无人,一点也不绝望,却更像在绝望里孤独的挣扎。”演唱生涯就这样悄悄流失在年轻岁月里。

  三十篇文章取材广泛,像从各个不同的目的地出发的人们突然聚集在一起。咦,原来你也在这里,彼此心照不宣。而读者在这众多的文章里,或感动或激起想像或是产生共鸣,文字诉说一切。在文字里安放着彼此的心事,安顿自己。

  《歌以言志》读后感(九):品读散文,是一种人生享受

  散文,没有篇幅字数的限制,也不必考虑押韵与排偶。生活中的诸多琐事无分雅俗,皆可写进文章中,柴米油盐亦可彰显出作者的情怀与心绪。不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一篇散文或可当做人生某一阶段的记录,或为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受。它不拘一格,它灵动活泼。

  然而,散文虽然写法多样,拘束较少,可写得好、写得精妙、写得让人拍案赞叹,却也是真难。稍不留神,就容易把一篇文章写得支离破碎,真成为了散碎的文章。但收录在《歌以言志》一书中的散文,真可谓篇篇皆是精品,篇篇都耐读耐咀嚼。

  书中收录的这些散文,真正做到了题材广泛而写法多样。缅怀亲友故人的有杨绛先生的《忆孩时》、黄永玉的《清流绝响》、唐吉慧的《松雪斋的老先生》等;描写某地风物人情、日常琐事的有李娟的《在阿克哈拉》、路明的《我家弄堂》、蔡翔的《洗澡》等;其他诸如咏怀叹古、抒发情志、借事喻志等,那必然也是书中的一道道独特风景。

  好的散文,隽永、耐读,看似作者闲闲道来,实则在一句一字中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说,越是带着真情实感去写作,写出来的文章不论是文字素朴古雅还是灵动活泼,皆自带打动人心的力量。

  散文贵在情真,贵在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煽情,打动人心的力量总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凡是扭捏造作的,即便文字看起来很美好,语句很雅致,讲的道理很深刻,可终究还是少了一点儿人情味,因而也就少了那么一些值得人反复品读的价值。

  当然,一味抒发情感却缺少思考和深度的散文,一样不那么讨人喜欢。在《歌以言志》一书中,这些散文的写作者们创作出的文字,总是很轻松地把读者带入到某种情感体验,或者某种思考之中。这首先便是因为,写作者们自有其独到的思想见解,他们乐于分享也敢于表达。散文有着语言美的特性,但语言只是形式和载体,若是缺少了思想见解,那便如同美丽的女子长了一颗榆木脑袋,美则美矣却是无趣。

  阅读散文,是一种审美性活动,同时也激发出读者的创造性。且以李娟的《在阿克哈拉》为例,我们在读它时,只是觉得这文字很美,清丽流畅如溪水一般。闭上眼,想象一下作者笔下的场景,这便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在当下的那一刻觉得生命变得丰富,心灵也随之丰盈。

  通过读这一篇篇散文,我们能够看到作者的心事、情感、思考以及感受。虽则记录得都是寻常琐事,可到底因为文章有了新的立意、新的视角,所以它们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生活万花筒,无论从哪个层面去品读,都是人生的享受,都对得起当下的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