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杂忆与杂写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0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精选10篇

  《杂忆与杂写》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一):说几句文章以外的废话

  《杂忆与杂写》值得细阅。

  读后,有几句关于顺姐的诉讼案的废话,好像与本书关系不是很大,但还是想在此说说。

  一、顺姐的扶养费纠纷案件问题

  (一)一审问题。一审法院判决大小姐(即与顺姐共夫的正室之女)的弟妹(顺姐的亲生子女)每月各将工资之半津贴其生活。这一判决,确实明显失当。姑且不论大小姐家是否分家析产,大小姐是否用自己财产扶养其弟妹;即使大小姐确曾扶养过其弟妹,其弟妹应承担相应的扶养的义务,也不应将二人工资之半判决付与大小姐。这明显过高,应予纠正。

  (二)二审问题。杨先生主动援手介入本案递交上诉状后,顺姐补充了新的证据,二审法院审理后,判决正确。但杨文用的是还债这一概念。该案倒底是债权纠纷,还是扶养纠纷,杨文叙述不清,此处无法深论。我臆测,杨先生恐怕也没有弄清楚,但她以老练而简洁的文笔写就的法律文书,想必让法官赞同其基本观点,而未与她纠缠法律概念。

  二、杨绛佚文问题

  《顺姐的“自由恋爱”》一文中,杨绛自述曾代写上诉状,并在二审最终帮其伸张了正义。杨绛先生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儒侠,真能克绍箕裘,不失乃父之风(杨父为民国期间律师)。如能查出当时是哪家法院受理,查阅到该案卷宗,找出杨所撰写的法律文书,也许不无意义。不知有没有哪位现代文学专业研究人员爱好者,能有此闲情,做点搜寻工夫,查找出来?

  杨先生曾有一篇文章《从掺“沙子”到“流亡”》,写钱家与林家纠葛事。该文甚有条理,较萧凤和林非两当事人及其他帮闲者写的文字实在好得太多。 我相信她是有刀笔吏之才的。她代顺姐写的这份上诉状,涉及家事纠纷,必将从情与理上入手,想必感情充沛,道理充分,理直情深,文字粲然可观,定当别有风味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二):不平凡的胸襟

  为了交作业的读书笔记

  ---------------------------------------------------------------------------------------------------------------------------------------

  在中学课本中出现的这幅插图,出自杨绛作品《老王》一节,一直令我记忆犹新。《老王》讲述了憨厚却命苦的三轮车夫老王的故事,一个小人物浓缩了一个时代悲剧,令人唏嘘。

  在时隔多年以后,我在杨绛先生的作品《杂忆与杂写》中又与“老王”重逢,还同时认识了杨绛笔下许多栩栩如生的人儿——教会学校里严厉而耐心的姆姆,倔强而聪慧的小妹妹杨必,能干而虚荣的老管家赵佩荣,善良淳厚的方五妹……这大概属于杨绛先生所言的“怀人”部分

  令我惊奇的是,社会地位不低的杨绛先生笔下,多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凡人。他们或许文化低陋,却又不乏善良的闪光点;他们或许虚荣市井,却也有着有趣不俗的故事,津津乐道自己的生活。一如杨绛先生温柔的笔触:“大概浪漫故事总根据民间实事,而最平凡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胸襟。”在阅读中,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杨绛家里的仆人或小工,不少都非常信任她,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存折交给她保管。这也令我感叹杨绛先生之为人正直亲切。如果不是她以平等真诚的热心去与人相待,他人又怎么会以真心信任她呢?

  而《杂忆与杂写》的“忆旧”部分,也令人颇为动容。我印象最深的是《闯祸的边缘》一文。当时处于珍珠港事变后租界被日本人控制时期。经过租界时,中国人必须下车步行过桥,甚至要向日本兵鞠躬。通常杨绛都不愿行这个“礼”,低头匆匆而过,一直侥幸没被发现。有一次她没有鞠躬被日本兵觉察了,日本兵竟用食指在她颔下猛然一抬!“我登时大怒。他还没发话,我倒发话了。我不会骂人,只使劲咬着一字字大声说:‘岂有此理!’”

  ——好一个硬骨气女子!但杨绛却不只是为了写文表现自己的英勇形象,后文里,她的后怕、她的担心、她的惊吓也统统写出来了。如此忆旧,真实动人朴实的字句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心惊。

  字里行间,同样也透露出杨绛先生与其丈夫钱锺书的学术造诣之深,做学问深刻,深感大师遗风。稍摘录数句:

  “钱锺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

  “我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

  “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习西班牙文。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多,也不易遗忘

  ……

  杨绛先生在自序里引用了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句诗: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当我在新闻中得知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时,距离高考12天,心底一颤。在这之前已断断续续读了小半本《杂忆与杂写》,常常是读书至心烦时便抽两章来看,先生朴素的语言有大道,亦以其平实动人的记叙使人静心。如今终于读完,更深深被先生高尚淡泊的品格与严谨进取的学术态度打动。愿先生一路走好。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三):串门儿

  这次去大理来回要坐近四天的火车,临出门时选了几本易于携带的小本老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杨绛的《杂忆与杂写》。

  未到大理已经读完,把书放回包里,躺在火车狭窄逼匛的上铺任满脑子思绪乱飞。

  杨绛在写给《柯灵选集》的序里评价柯灵的文笔: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帖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但感觉这才真个是她自己文笔的写照,也真的算得上是“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评语。

  对于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大都会被钱老各类层出不穷的精准、幽默刻薄的比喻和形容而倾倒,但在读到杨绛的小文时,才发现她的各种奇思妙喻更是入木三分

  比如在《老王》一文里形容临终前老王最后一次探访留给她的印象----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导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又比如在《听话艺术》里说到“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必播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又说“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做书面一样拍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看这类比喻就觉得生动而有趣。

  还有一类比喻就是信手拈来的经年学识的沉淀累积。比如在《林奶奶》里提到“林奶奶叙事全按古希腊悲剧的从中间起,用的代名词很省,一个他字,同时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听越糊涂事情越吻越复杂,只好不求甚解。”再比如《第一次观礼》中她得到别人赠送的最低等层次的绿条观礼票时,不仅未感到沮丧,还非常开心地自嘲道“我自比《红楼梦》里的秋纹,不问人家红条、黄条,‘我只领太太的恩典。’” “游行队伍过完了,高呼万岁的群众像钱塘江上的大潮一般卷向天安门。等我也拥到天安门下,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天安门上已空无一人,群众已四向散去,我犹如溅余的一滴水,又回复自我。。。。。。”这类比喻不是某个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用惯了的成语,非得要读的书点滴不漏地渗入到自身骨髓,使用时也是自然发散开来。

  也有暗含哲理的比喻,比如《花花儿》里的猫。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还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还有《控诉大会》里大智如愚的自我心灵疏导----我只是火气旺盛,像个鼓鼓的皮球,没法按下个凹处来承受这份侮辱,心上也就感觉不到丝毫惭愧。我看了一会儿书就睡觉。明早起来,打扮的喜盈盈的,拿个菜篮子到校内菜市场人最多的地方去招摇,看不敢理我的人怎样逃避我。

  杨绛的小说写的不多,《杂忆与杂写》里收集了几个小短篇,感觉不是特别印象深刻。但她的《洗澡》却是我非常喜欢且读过不下三次的的书。在《杂忆与杂写》里有篇怀念她的小八妹的《记杨必》,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既安静聪慧又坚韧好学和仅在熟人面前才会闪现出俏皮活泼的姚宓的原型----杨必。到百度上去八卦了一下宓的意思,“宓形声。“宀”指“场所”、“所在处”;“必”本义指“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转义为“隐藏”。“宀”与“必”联合起来表示“隐藏处所”。 ”可不可以就断章取义地认为姚宓就是隐藏了真名的杨必的故事的藏身之所呢。虽然我相信故事肯定大多是虚构,但我坚持一定有小八妹的影子。这也是我窃自希望的。这么优秀的天之骄女只可惜红颜薄命,定也是天妒英才,仓促短暂的生命流星般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小八妹走得安静,一觉睡去就没有再醒来。“她让我想起她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落地跑了。” 读完《记杨必》我合上书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才会有心境继续读别的文章。

  在《读书苦乐》一文里,杨绛谈到读书的感受: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演,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儿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对我而言,在火车这样封闭的空间里,在摇摇晃晃漫长孤单旅途里,有幸得以在杨绛的旧日岁月里串个门儿,实在是这次旅途的一大收获呢。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四):杨绛先生逝去了

  最近才开始看的杨绛先生的书,只是偶然间在图书馆邂逅了它,写来平淡而读来愈读愈有味,平淡,先生在高龄时,在亲人都已逝去时写下了这些文章,多少年前那些在我们看来或许轰轰烈烈大事,或许微不足道小事,那行大名鼎鼎学者名人,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佣车夫,先生以同样平淡的笔调,带着历史沉淀的睿智和宽厚,这样缓缓流淌而出。书中,我们看的有些名人学者不为人知一面,先生他们拜访朋友,一群如雷贯耳的人围在小客厅里吃鸡肉包子,我好像能感受到先生一丝并不浓重却缭绕不去的怀念,朋友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而只剩下自己独活在世上,先生有时难免会感到孤独吧。不仅是那些相交甚笃的朋友们,书中还写了好多萍水相逢的人,还有更多的普通人,五妹,老王,,她们的名字我有好多已经忘记,大多是佣人短工,杨绛先生笔下的他们,每一个都极富个人特色,先生写他们只是把他们和自己接触的日常,他们叙述的自己的故事客观地写下来,基本未带任何个人评价,没有同情,没有鄙夷,有的只是感慨和惋惜。

  感觉突然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而今天她就去世了,我想先生或许走得安祥满足,心里还是有点难受,怎么刚刚认识你你就走了呢。

  谨以此表示我的哀伤以及,尊敬。

  请一路走好。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五):文字如清泉,慢慢的沁入心田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杨绛的书。当初买她的书是因为想了解一下她那个时代的女知识分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再就是,我自己很崇拜杨绛,早些时候在网上看到写她和钱钟书的文章,觉得杨绛特别了不起:在家庭生活中女儿妻子母亲这些角色她都扮演的很好;事业上,她自己的著作、译作也都非常成功。带着对作者本人的好奇和崇敬,读完了这本书。觉得杨绛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的聪慧和灵气,她性格中的正直和洒脱。读她的文章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三毛,另外一个充满灵气的女作家,读三毛的文字时,也常常能感受到她的善良、聪明和可爱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书中有很多处讲到杨绛、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生活中的琐事,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人羡慕不已。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六):杂忆与杂写

  这本书看了很久都没有看完,因为每一页每一句话都要慢慢地体会。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关于过去的历史我们都多多少少会了解一些,但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年轻的我们来说,如果不是真正研究的话还是会少了很多味道。一本好书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引起共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人们经历过的时代中的真事。

  在很大程度上我是不能体会其中的历史含义的,但如果只是把它当做是故事来读的话也依旧是有些体会的,社会变化了但还是有太多东西没有变化,书中所写的人们的或辛酸或快乐的遭遇依旧可以被所有人理解。就像是在面对面地讲述着一样,我可以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感觉。但也许这只是一个老人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字很真实很淳朴很自然。

  书中的文章长的很长,短的也可以很短,从这些故事中我似乎可以想象到作者的生活,年轻时与年迈后,顺境中与逆境中,而作者的性格也可以感觉的很清楚。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七):把人生活成历史——读杨绛《杂忆与杂写》

  阴暗的书库里,偶尔翻到这本书。因为知道杨绛其人,也看过她的《我们仨》和《将饮茶》,觉得她写的东西生动而不枯燥,带着一种时间的沉淀和纵观历史的睿智。

  《杂忆与杂写》是杨绛的回忆性的文章,回忆了她与之有交集的人物,也回忆了很多经历过的事情。她的回忆里仿佛没有愁苦,只是叙述一段往昔的历史,却不多感叹曾经生活之不易,哀而不伤。因此文字温情而充满了江南女子的温婉,与她云淡风轻,看淡世事的平和态度一样隽永。

  今日看到几段文字,尤其引人发笑,实在不忍独自偷乐。权将其摘抄,以供大家一起。

  一段是《第一次观礼——旧事拾零》讲述1955年四月作者收到一个绿色的观礼条被邀请去5月1日劳动节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因为绿条儿是末等,而她是第一次去观礼,所以特别高兴。随着观礼条有一张通知,说明哪里上大汽车,哪里下车,以及观礼的种种规矩。但是得绿条儿的只她一人。不认识路,下了汽车,人海里哪里去找观礼台呢。作者发愁了。于是

  我说:“绿条儿一定不少。我上了大汽车,就找一个最丑的戴绿条子的人,死盯着他。”“干吗找最丑的呢?”我说:“免得人家以为我看中他。”家里人都笑说不妥:“越是丑男人,看到女同志死盯着他,就越以为是看中他了。”

  看至此,忍不住发笑。我想我宁愿盯着长得好看的,因为丑的怎么盯得下去?!

  另一篇《第一次下乡》,讲述的是作者去下乡实践时发生的事情。乡里干活的苦,作者没有特别写出,甚至说人家帮他们安排了最轻的活,但是远离丈夫、女儿,同时又担心他们的生活,我想最难过的不过如此。再大再多的苦难,只要亲人们在一起,苦难也就不算什么了。因为家的温暖能弥补一切。但是作者又从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发掘了点点滴滴的快乐。

  比如,食堂厨师常在开饭前拣出最软最甜的白薯,堆在灶台上,让作者和女伴儿吃。可是几位老先生吃了白薯,肚里产生了大量气体,又是噫气,又是泄气。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泄的气足有一丈半长,还摇曳多姿,转出几个调子来。

  看到这里,我狂笑,憋都憋不住,难为她能把排气描写得那么形象,仿佛能看到气体形成了一股烟的形状。

  再比如,每晚灯下,我们空谈好吃的东西,叫做“精神会餐”,又解馋,又解闷,“吃”得津津有味。

  我能想象那种画饼充饥的场面。这四个字的妙处,既写出了抽象,即空谈,又写出了大家一起的状态,即会,还写了吃的东西,即餐。

  这篇文章最让我替作者难过的是,作者在下乡的时候,丈夫写给自己的信,因为曾经经历过几次运动,多少有点神经病,担心这些信有问题而焚毁了。 且看这一段:

  默存留在家里的时候,三天来一信,两天来一信,字小行密,总有两三张纸。同伙惟我信多,都取笑我。我贴身衬衣上有两只口袋,丝绵背心上又有两只,每袋至多能容纳四五封信(都是去了信封的,而且只能插入大半,露出小半)。我攒不到二十封信,肚子上边右边尽是硬邦邦的信,虽未形成大肚皮,弯腰很不方便,信纸不肯弯曲,稀里哗啦地响,还有掉出来的危险。其实这些信谁都读得,既不肉麻,政治上也绝无见不得人的话。可是我经过几次运动,多少有点神经病,觉得文字往往像解放前广告上的“百灵机”,有“意想不到之效力”;一旦发生了这种效力,白纸黑字,百口莫辩。因此我只敢揣在贴身的衣袋里。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炬。我记得曾在缝纫室的泥地上当着女伴烧过两三次。这是默存一辈子写得最好的情书。用他自己的话:“以离思而论,行者每不如居者之笃”“惆怅独归”,其‘情’更凄戚于踽凉长往也。”用他翻译洋人的话:“离别之惆怅乃专为居者而设”,“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见《谈艺录》541页)他到昌黎天天捣粪,仍偷空写信,而嘱我不必回信。我常后悔焚毁了那许多宝贵的信。唯一的安慰是:“过得了月半,过不了三十”,即使全璧归家,又怎逃得过丙丁大劫。况且那许多信又不比《曾文正公家书》之类,旨在示范同世,垂训后人,那是专写给我一个人看的。罢了,让火神菩萨为我收藏着吧。

  我把这段话打出来,边打边想边眼泪盈眶。如果留着这些信,在今日看来,作者会不会边看边回忆边黯然神伤?

  于我是恨不得将有关的所有东西都留下来的。我是个念旧的人。就像我一度留着我小时候的课本,练习簿,玩过的玩具,因为看着这些,我能记忆起自己曾经的生活,舍不得一点点的丢失。后来因为家里实在塞不下,被妈妈放到了外婆家,外婆因为觉得占地方,又把它们卖掉了。虽然很遗憾,但是没了也就没了。我留着记忆,还能时时回味一下。

  杨绛是个很可爱的女子。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能屈能伸。坚韧。她又是个内心多么强大的女性,也许只有如此从容心境之女子才可堪配钱钟书之孩童般赤诚的男子。也只有如此聪慧之女子才可堪配钱钟书般的才子大师。既有生活中的互相扶持,又有精神上的沟通无碍,还有共同的生活品味,才是最完满的天生一对。

  同时,我又羡慕杨绛。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段历史,经历了那么多历史,能站在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来看待往昔,看待人生,看透一切。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八):《杂忆与杂写》

  常觉得没有记忆的一生等同于白过,但人的记忆总是有限,许多难忘的、有意义的事都被丢在时光的罅隙里,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因此能用纸笔写下日记,或是将自己偶的的感悟记录下来,日后回忆时还能找的些许淡薄的影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杨绛先生去年逝世,而我终于在她逝世后才开始看她的作品,始终觉得遗憾,愧对先生——虽然在她生前于茫茫人海中增添一位永不会联系的、仰慕着她的小同学对先生亦无多大好处,但她知道了多多少少有些许欣慰。

  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杂忆与杂写》题签是繁体字,第一次看到时猜测许久仍摸不清头脑,以为是《杂忆与难写》。后来知道是钱钟书先生亲笔题的,觉得自己真是见识浅陋粗鄙不堪。书中收集的多是对故事故人温暖的回忆,后几篇也有前言与序。我看完后最喜爱的莫过于开头几篇小时候上学堂的故事,灵动又骄傲的小杨绛真是让人不得不喜爱。最受感动的则是她记录的保姆邻居的故事,初中课本上出现过的老王,疑神疑鬼的林奶奶,自由恋爱的顺姐,还有五妹和她家的老头子, 那样的下层人民心地不坏却固执可怜。还有杨绛先生做翻译的心路历程,读完佩服不已。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九):与94版相比的增订篇目

  94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4185/

  我在启明上学

  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

  临水人家

  记似梦非梦

  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

  怀念石华父

  难忘的一天

  怀念陈衡哲

  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

  狼和狈的故事

  陈光甫的故事二则

  剪辫子的故事

  收脚印

  一块陨石

  不官不商有书香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

  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

  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

  《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

  《名利场》小序

  《老圃遗文辑》前言

  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钱锺书手稿集》序

  记我的翻译

  为《走到人生边上》向港、澳、台读者说几句话

  《听杨绛谈往事》序

  致汤晏先生信

  《杂忆与杂写》读后感(十):读《杂忆与杂写》增订本

  《杂忆与杂写》是杨絳先生的作品。在书店里再次看到这本书时,已经是增删改动了四、五次,换了三家出版社后由三联出版的增订本。杨絳先生的著作过去我没有刻意地去的购买,在书店里发现了买一本,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想想就不买了,所以也未买全。这次在书店发现《杂忆与杂写》时我还是买了,尽管我买过我读过,(我清楚自己的书柜里还躺着花城出版社出的初版本)。重复买书要么是忘记自己曾经买过,要么是买过的书找不到了,一般来说我是不买重复书的。除了那些自认为非买不可的,如《红楼梦》等经典我就买过几种不同的版本。但对于《杂忆与杂写》我感觉有再买的必要,再加上这是增订本。

  《杂忆与杂写》(增订本)与初版有很大不同,初版收文29篇,而增订本收文达58篇,字数也由原来的14万多增至21万。而且集子的性质也发生了些变化,初版本中收录的怀人记事散文文学意味更浓,新版中增加的部份几乎都是近年来所写,文字更加平实,也更具史料价值。我个人对记忆钱钟书部份和围绕《堂.吉诃德》的翻译方面的文章尤其感兴趣。

  对于杨絳先生的文笔,曾看到蒋勋的评价,认为她的作品写实,而且写实里面没有尖刻的东西,但是世道人心全被她写尽了。对此我也有相同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却是慢慢形成的。比如早年曾读过她的小说集《倒影集》就没有感觉,我想这里有审美观的不同,与当时我们所接受的小说艺术观感有一定距离,也有知识准备的不足,对书中知识女性的生活时代和环境并不熟悉。不过后来又读过,就渐渐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了。杨絳先生对日常人生的把握,确实体现了很深的功力。比如《杂忆与杂写》中记人的几篇写实作品,也延续展现了杨絳这方面的功力,无论是名人陈衡哲,还是普通百姓顺姐,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特色。还有就是不尖刻。如写钱穆先生与她一起到北平的回忆,开头说道钱穆在《忆双亲》一书中记忆有误,却没有展开,然后文笔一转写了那次同行的经过。其实全文也没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文中有几个在火车上吃餐的细节颇可玩味,也把钱穆的另一面形象展现了出来。这也让我联想到钱钟书所说,回忆是靠不住的。哪怕以记实为主的历史学家也同样。

  杨絳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文笔功力,从《杂忆与杂写》中她写翻译《堂.吉诃德》的感受中就可以感到,记得在初版本中有一篇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文章,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照几种译法,来辨别哪种更切题。可惜在增订本中这篇已经没有了。但是从其他新增的几篇文章中还是能看到杨絳对语言锤炼的经过。而且体现了她学无止境的态度,按照她的话说,如果有时间,她对她的译作还要修改。

  每读一次杨絳的书总有新的感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