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作颂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工作颂歌》读后感10篇

2018-01-22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作颂歌》读后感10篇

  《工作颂歌》是一本由(英) 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作颂歌》读后感(一):人生不易,干了这碗鸡汤

  读了好几本德波顿,越来越忍不住觉得这位先生真是熬鸡汤能手。

  《新闻的骚动》是鸡汤,《身份焦虑》也是鸡汤,这一本《工作颂歌》也同样没有跳出浓浓的心灵鸡汤味。

  复杂的新闻体制问题社会问题,学理层面和操作上的错综复杂,对此德波顿君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一下新闻写法嘛,改变一下报道角度方法嘛。

  人类在脱离宗教信仰后如何重新建构精神世界的问题,德波顿拿出的药方就是,把哲人请回礼拜堂按日程礼拜祈祷嘛。

  关系不同国家和阶级,数个时代变迁,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被他一说好像就改变一下做法就可以简单地解决问题了。

  好像一个人病入膏肓了,对ta说这里有一碗人参鸡汤,喝下去就能续上一秒。

  说了这么多,并不代表我给他的书打的是差评。德波顿的文笔流畅、列举论证过程读来酣畅淋漓特别作家博览群书,各种高深引语信手拈来,更是十足够档次。总比什么“灵魂香气中学层次鸡汤有格调上档次多多了。

  综合以上,作为一个作家,他观察和思索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然后把文字写得好读抓人,虽然他看问题的角度和给出的解决办法略嫌太理想化简单化了,也就是所谓的“才子气”。但至少做到了有肉有骨,汤料亦足,都是干货,虽不能救命,但读完确实有实在饱腹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时刻感觉到无所适从的焦虑。

  回到《工作颂歌》。为什么人要工作?在这个大家时不时以“每个月都有三十几天不想上班”来自我调侃的时代,可能每个人都会偶尔想想这个问题,除了生存必须之外,作为社会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个小零件,在完全意识自己无足轻重日复一日机械劳作的同时,我们要如何找到人生和工作的意义

  《工作颂歌》里德波顿写得最优美的是那个画家故事,也是和他的作家职业有关,读来有一股惺惺相惜感。但我最喜欢的却是一开始他写现代全球无处不在的物流那一部分,那些细化每一个岗位流程,每一个地理位置的紧密关联,西方国家更多是在享受文明成果即最终上桌环节,而东南亚渔民显然承受的是最艰苦也最低廉的劳作环节,也是最多被剥削的位置,以换取生存必须。整个链条是连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环,缺一不可

  当你跟着德波顿的文字捋过那一条鱼从印度洋上一条渔船上到英国人的餐桌的过程,你不得不同意,这就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成就,“工业化”是如此庞大的体系,而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身不由己成为其中的之一。

  这样的分工精密到冰冷机械,但又透出一点现代生活温柔,正像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折射,技术细节体现出来的无情与温度

  《工作颂歌》读后感(二):我只耕耘人生

  初夏黄昏,太阳给每个人长长的影子。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发现摆摊卖盒饭的大哥早早收摊,叼着烟、眯着眼,气定神闲,蹬着三轮,车上坐着妻儿,放着盆盆罐罐。阳光温柔地雕刻了一家三口的轮廓。

  还是学生的我,还不懂得,下班回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却强烈感受到这油画般的情景传递出来的温暖和美。每当都市人双眼干涩,脖子发硬,太阳穴隐隐作痛疲惫地走出写字楼,眯着眼睛车水马龙发呆时,我们并不懂得每天劳碌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我想象,当盒饭大哥看着拿手的狮子头、烧茄子被排着队的学生们一抢而空时,该是一种怎样的愉悦呢?尤其是赚得烟酒钱,带着拉长的影子,蹬着吱吱作响的三轮,摇摇晃晃带着妻儿回家时,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在阿兰·德波顿的《工作颂歌》这本书中,作者在对十种工作的描绘、审视后,试图告诉我们工作的意义之何在。

  虽然工作每天占据了大多数人至少8小时的光景。除了财经新闻里失业率、收入增长干巴巴的数字,以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类陈词滥调外,很少有人对普通人的日常工作说点什么。让我们在上班前、下班后对一天的投入有个预判和总结有趣的是,工作对定义一个人又是尤其重要。当我们试图了解一个人时,很少关心他喜欢吃什么水果、爱读什么书、是否崇拜小李子、曾经看见大海时是否激动的不发一言。我们只关心他是干什么的。律师、作家、会计、销售、公职、文员,虽然这些词汇枯燥无味,像煮过头的鸡胸肉,却仍然是我们最想了解的部分。

  除了自己所在行业,以及美剧里常常出现的律师、警察医生外,我们对其他职业所知甚少。当德波顿在书里带着我们去会计师事务所、输电塔、饼干厂、火箭发射基地一探究竟时,笔下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时在新闻里看到的干巴巴的词汇,变得生动起来。作者漫步在世界各个角落体验着各类营生,病试图阐释“工作”到底为何物。作家笔下,他们或者自豪于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获成就,或对所作所为充满了怒气,抑或浑浑噩噩地打发工作时光。尤其当他们在德波顿的观察、描写、思考之后,给我们呈现出来时,“工作”二字变得愈加复杂。

  就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里,作者试图把寻常事放在哲学的思辨中,举轻若重娓娓道来,按照作者的解释,大概就是“读着轻松愉快,读完若有所思”的状态

  看豆瓣评论,有人说这本书有意扩展篇幅,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可能由于身为作家的德波顿很难理解,当人们在睡眼惺忪时挣扎着起床、洗漱、穿衣、上班是怎样一种心情,所以只能实地考察、细致描述,以所见所闻为食材,加上理论功底为作料,这本书便烹调而成。口味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自从亚当·斯密发现分工的秘密之后,暴涨的人口发达科技、腾飞的经济都在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们就像是一望无际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东西过来就加工制造,但不知这东西从何而来,到何而去。慢慢的,尽管一些工作中仍能看到手工之美,越来越多的,是很难看到一双鞋在换底、缝线、加固后焕然一新;一件旗袍经由双手量尺、剪裁、缝制后熠熠生辉;一间在哥几个手中渐渐成形。就是说,工作本身和工作成品相分离,以致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而人生的悲哀正是如此。当光阴流逝,韶华不再,回首一生,工作几十年,在人生大厦中到底处在什么位置呢。在那些孜孜不倦摸爬滚打日日夜夜,能留下什么可供回忆点点滴滴吗。在这个孤独旋转的地球中,出生、工作、死亡,等生命时间吞噬,身体归于尘土,没有生存的印记,不禁悲从中来。

  德波顿先生给予我们答案了吗?虽然他曾反复强调,写作目的在于解决切身问题。这本书中,他展现了行云流水的文字和信手拈来的俏皮,并在其中穿插了他特有的感觉、深思和告诫,但所言甚少,有顾左右而言他之嫌。结果就是,当我们投入一天又一天的工作时,并没有纾解心中的郁结和焦虑。而且,在本书的结尾,作者也并没有给出像样的策略,而是带着悲观无奈的情绪,说道:

  “至少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他会让我们将无穷无尽焦虑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对渺小、可望实现的目标上来。它会赋予我们大权在握的感觉,会使我们有尊严的感受到疲惫,会把食物摆上餐桌。总之,它会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麻烦。”

  我相信,每一个在职业道路上摸爬滚打、奋起直追的人,看到这段话时,一定惊慌失措,不甚惶恐。试想,当你加班到12点,头昏脑涨精疲力竭家人已经睡去,只有电冰箱的噪音和台灯的微光陪伴左右。面对刚刚完成的一篇近万字文稿,想到必然会在历史长河中悄然消失。甚至不消五分钟,就会被抛入垃圾堆。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

  想起曾经读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里,她觉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去建功立业,去言说,去行动,让思想流传万代。退而求其次,也要投身艺术建筑,用双手创造流传于世的作品。按照她的“劳动 工作 行动”三分法,许多人每天从事的甚至算不上“工作”,而仅仅是“劳动”,更不用说是“行动”。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只是谋生手段,所谓“混口饭吃”,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工作的意义,就在工作的琐碎无奈自得中老去。像德波顿说:“待死神找到我们之时,惟愿我们正在从事微不足道的琐事,借此与它掀起的波涛抗争。”

  对照阿伦特的标准,阿兰·德波顿说的可能是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意义上的工作如此可悲

  那么我们应该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为将要投入大把时光到无意义的事情而绝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论如何,比起地球上其他生灵而言,我们毕竟进化至此,赋予万物灵长的荣光,比起尚未克制生物本能的禽兽,我们可以用双手缔造文明。从金字塔或长城的砖墙,到故宫或卢浮宫的艺术珍品,再到打败人类围棋大师的阿尔法狗,我们创造了人造物。虽然寻常百姓不能与大师比肩,虽然消费主义或心灵鸡汤扭曲了工作的意义,虽然德波顿试图带着“客观”的态度抵达工作的内核。但是这一切仍旧把工作的意义抛在路边。它至少不仅是“避免更多麻烦的东西”,而是在从情感、时间、脑力的投入中,到达人认知和技艺的极限。或许,放在时空的横纵轴中去看,德波顿笔下的饼干生产商、会计师、航天工程师、创业者不值一提,当焦距从广角变换到微距,包括你我在内,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也闪烁着光。

  读《工作颂歌》,除了细致入微地体验了一把才子笔下的对职业的欣喜沮丧,以及得到一个颇为沮丧的结论外,好像一无所获不尽然,也许作者想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工作的本质,既不能以沾沾自喜,甚至野心勃勃的态度来看待它,更不要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把安身立命根本当成洪水猛兽。不管怎样,“干什么”仍然是社会、他人定位我们的坐标,让人们用工作告诉世界自己在尘世中取得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看清自己是谁,将要去向哪里。

  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的小野二郎,专注寿司技艺,用阿伦特理论来说是典型的“劳动”,脆弱易逝,与永恒无缘。即便在德波顿笔下,可能还不如致力于画一棵树的人,并无可取处。但是,透过大卫·贾柏的镜头,寿司制作背后,所付出的心力、秉持的信念,以及绝不妥协态度让人感到寿司制作中的禅意。而且通过影片的拍摄、传播、评论、阐释、传播,某种程度来讲,“劳作”变成一种“行动”,中国人被美国人讲的日本人故事所感动,这也是一种不朽。可以看到,技艺的琢磨中饱含了哲学意味,一样可以通达自身的精神蜕变,在世间留下可被传说的故事。

  即便永远不能达到小野先生的技艺,盒饭大哥的背影依然在夕阳下闪闪发亮。一家三口的结束劳作的状态深深打动了我。或许他对厨艺的钻研十分有限,挣钱养家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加明亮外,断然不会思考这份活计的深意之所在。即便如此,学生们的口碑证明了厨艺,早早地收工保证了收入,当然可以怡然自得,轻松悠闲,感受完成工作的惬意享受生活带来的甜美,感受烟火气息中平凡与愉悦,不管时间是否永恒,空间是否无垠,我只耕耘自己的人生。

  我想,这才是工作最美的颂歌。

  《工作颂歌》读后感(三):看世间工作百态

  我在拆封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论述工作心理状态的书,又或者是平衡工作和生活之类,反正没猜到竟是这样一部似游记似随笔,有时又有小说迹象的书。

  德波顿的书我历来是力荐的,就算是反复读也不为过,因为喜欢以他的观点点醒我,或者仅仅是喜欢他运用的描写,词语精辟却不拗口,关了电脑,听着歌就慢慢的看了一天又一天,着急不得。

  很是佩服德波顿连物流,火箭,输电都写的这么有意思,放在平时我是致死也懒得提起精神看的,看人人生活状态这般不同,看德波顿欣赏他们,但也有时揶揄他们,这种善意幽默感和嘲讽感拿捏的刚刚好。

  我最爱的是关于职业咨询和绘画的部分,另外我觉得德波顿的书也是相通的,你会发现他对于爱情,旅行,建筑,艺术不停的相连与思考,相互巩固那些思想,或者改变那些思想。

  《工作颂歌》读后感(四):工作和生活的本质

  工作和生活的本质,就是人们满足空虚寂寞孤独无常的心的漫无目的或充满目的的追求或消遣。

  工作是什么?高贵神秘平庸、乏味,不同的人不同感知。阿兰德波顿的这本书可以算成人类学家的观察笔记记录琐碎,关注人的表情、细节、发梢、裤腿,不能算是极力嘲讽,但也试图对人性做一些解说。“啊,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呐。”

  包括吃一枚火箭醋的女主持、被社会边缘化却影响人择业就业的职业咨询师、心怀梦想不切实际的发明人......

  内心来讲,工作是不是用来逃离生活的一件替代品呢?工作让生活变得有趣或者无趣,有激情或者没道理。对生活厌倦的人,希望得到工作的救赎,让它填满空旷的内心,以此标榜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工作厌倦的人,呼喊回归生活。Balance,永远都是虚无中的一点希望,希望中的万千虚无。

  《工作颂歌》读后感(五):简要笔记

  本书还期在即,我必须做些笔记,赞叹这本《工作的愉悦与忧伤》。作者文笔流畅至极,散文这种文体出自英国,至今依然昌盛。

  我中学语文教师反复教导,散文是所谓“神散意不散”。一旦做到这种阅读理解,比如那篇鼎鼎大名的《门》,问到“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就回答不出来了。我只能谈些自己的感想。作为一个毫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人,实在没什么见解。

  论起工作的愉悦,得从劳动者的愉悦、使用者的享受和旁观者的叹服三者谈起。

  本书中最能体验出劳动者的愉悦的是第五章《绘画艺术》。它详细地讲述了斯蒂芬·泰勒这位画家花费两年时间,绘制一棵橡树的写生。这位画家用功之勤奋,让我异常钦佩。比起现在流行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这才是是门外汉所仰望的艺术。而且这篇文章文气贯通,线索清晰,我觉得确实是范文。如同这幅橡树展示了斯蒂芬·泰勒的素养,这篇文章也展示了作者和译者的文笔。

  而最能表现使用者的享受的,是物流管理。第二章中附有的《一次考察物流过程的旅行》是作者和摄影师心血结晶。从第四十一页的那条马林鱼雕塑到第六十页的那盘金枪鱼,这条鱼从马尔代夫到英国的历程展现的清清楚楚。更能表现物流的,自然是《世界是平的》中那台Dell笔记本,可是集成电路怎能比得上五十页的那条金枪鱼。

  能表现旁观者的叹服的是《火箭科学》。同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比起计算机和核工业,航天科学更为夺人眼目。这篇文章才叫先抑后扬。开始写得琐碎,发射火箭是为了播放《老师的提包》、《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和《太空牛仔》;著名香港主持人(第一百四十五页有她的照片);破败的圭亚那;去看小乌龟的总指挥;关于科学不着边际的揄扬。可是第一百五十七页,火箭直冲云天。观看者才明白,这件事有多伟大。

  可说起忧伤,第一是作者的茫然不解,据说作者含着银汤匙出生,不知人间辛酸。一般人为挣钱而做各种工作,皆是身不由己。比如第三章《饼干生产》,这门生意不知是多少人的衣食父母。而且食品工业不像纺织、服装、工业品组装,能够在千里之外生产。欧洲多少低技能劳动力得以谋生。作者明明知道,在第九节中,还是称之为“一连串几乎是滑稽可笑的事情”。第二是工作对人的拘束。在第八章《会计工作》第八节对办公室中言行规范的描述得出“做爱比做工作有趣得多”。我对此并不赞同。《美丽心灵》中那段纳什在玻璃上写公式,我觉得最有趣。第三是过眼云烟。第十章《航空工业》写得新意十足。在展览会上,只是飞机制造的生产链组织和筹备,飞机尚无雏形。可第二节,已经在飞机坟场了。倏忽之间,已是四十年。我觉得“百年之后,皆是黄土”。流传千年的功业,又能有什么。

  作者挑的题目是极难写好的。因为读者中总有真正内行,看到外行人不懂装懂地说三道四,总是嗤之以鼻的。可作者首先花了许多时间调查,又大多谈的是他人熟视无睹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写得很好。

  《工作颂歌》读后感(六):《工作颂歌》之绘画艺术 书摘和感想

  介于我对其他领域兴趣全无,所以整本书买来以后只看了和绘画有关的一个章节,所以对整本书不予置评。

  :这一章信息量不大,主要是记录有同感的部分。

  先分享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句子:

  “他关注的只是人类无法建造、因此必须特别努力用心去感受、去想象的事物;他关注的是根本无法预知的自然环境,因为那才是真正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投入地审视一棵树的目光表明他试图让自我退到一边去,去认识所有异己的、超越人类的事物。”

  “虽然面积小,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愉快的房间。没有什么工作能与绘画相比,只要向四面墙瞥一眼,你便能明白多年劳作的价值。”

  “能得到机会,将自己的智力和悟性集中于一地展示的人更少。我们的努力往往无法借助恰当地物证流芳百世。我们在恢弘而难以名状的群体事业中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疑惑自己去年做过什么事情,而更深切地疑惑则是自己究竟去过那里、成就过何种事业。”

  “他可以把作品视为自己生命力的释放,可以在一天或整个一生即将结束时退到不显眼的位置,用手指着一块画布、一把椅子或一把陶壶,把这件东西视为自己的技艺贮藏之所、多年人生历程的准确记录。因此他会在此产生一种归属感,而不至于被拖入很久之前便已烟消云散、无人能够拥有或看到的事业中去。”

  “黑格尔认为:我们需要这类给人美感的艺术,其原因在于,只有先转换为感性的、情感的材料,许多至关重要的真知灼见才能作用于我们的思想。”

  “伟大的艺术品有种令人浮想联翩的特质。”

  “你留意过水吗?也许留意过。我的意思是,你是否像以前从未看见过水那样留意水?”

  一点感想:

  人生中有一点执着是令人感动的事情。

  把全部的生命力寄托在艺术上,想来真是极度美妙又极度可怕。

  一个艺术从业者,所有的“劳作所得”都能被明明白白地看到,虽说成就值得骄傲,但漫长的过程和平台期也总是让人惶恐的。

  单纯谈欣赏的过程而不谈创作者的水准,激发出的感觉与人的生命阅历或文化程度有关,如何感知并无关乎创作者本身。也就是说,观者享有评价一幅作品的极高的自由度,全然取决于他如何感知和联想。

  但一个创作者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一个恰好看懂他的人。

  《工作颂歌》读后感(七):无题

  或许我们的祖先会相信,他们取得的成就能够经受流逝中万物的沧桑巨变,我们却明白时间是一阵终将席卷一切的飓风。我们的楼宇,我们对格调的感觉、我们的观念很快皆会成为与时代相悖的谬误,而我们如今过分为之自豪的各种机器很快就会变得极其平庸。

  关于我们是很微不足道、很容易受到伤害的观点是人人皆知、乏味单调的,无需详述。有趣的是,即使是在我们认识到工作毫无意义时,我们仍会自以为是地去工作,意志坚定、认真严肃。冲动之下,我们会夸大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这绝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在我们身上体现。健康激励我们同情世界各地人类的经历。把它们视为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会为一个遥远国度里发生的谋杀事件叹息,会企盼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即使那将是发生在我们身后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却全然忘记自己不过只是几个距离目标很远的无赖细胞而已。

  首先吐槽一下书名,英文是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怎么中文就莫名其妙省略了sorrow, 变成工作颂歌了?而且看完全书,感觉作者还是对工作持有一种略带悲观消极的态度的,与”颂“更是相去甚远。难道是为了和谐?我不禁对译者打了个问号。

  之前看过《哲学的慰藉》和《爱情笔记》,可能是当时心境和书有所暗合,因此看得津津有味,末了感叹:德波顿道出了哲学工具性对人心的慰问啊。

  不过这次这本工作颂歌却让我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了。原本作者的视角算相当独特,跟踪不同的职业人士,试图探究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作者自己一个人的遐想,贴近只是一个噱头。斥全书的配套照片虽然能给人带来某些对陌生工作的新鲜感,但却无法摆脱滥竽充数的嫌疑。

  所以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放弃不读了。好在最后一篇还有点意思,不然我真为自己从图书馆借了这么本2B读物而感到内疚了。

  最后,作者驱车行驶在美国西部广袤的沙漠中,被那些废弃飞机所吸引,从而展开了我认为他在书中唯一一次有点营养的思考。年龄最长也不超过50年的飞机们,在保费之后被肢解切割,掏空了内脏后抛弃在沙漠,任凭风吹雨打,岁月腐蚀。我想如果飞机也有灵魂,不免会悲鸣的吧。

  可能也是有感于此,德波顿对着阻止他进入的门卫发表了雄辩的演说,希望能打动门卫铁石般的心:“我想进一步探访这些几经毁灭的飞机,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是也与一种悠久的西方传统一致,我也想很投入地研究衰亡之中文明的残片,这种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包括歌德在内的众多探访遗迹的人士去意大利半岛欣赏古罗马遗址。看着昔日壮观的宫殿和大剧院遗址,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虽然现在那里已成为一片杂草丛生、狼和野狗出没的荒地。

  一个社会越是进步,就越对被废弃的的东西有兴趣,因为它从中得到有益的提醒,从而清醒地认识到它自己的成功也是十分脆弱的。”

  不过秀才遇到兵,始终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最后能摆平的还是钱,哈哈。

  这些飞机的残骸预示着我们工作的最后结局:无论如何高端的技术工作,都不免在数十年后变成被人忽视的垃圾。更何况现在我们在从事的那些无聊透顶的文书工作呢。。。也许就是为了回避思考这个问题带来的空虚和无力,所以人们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尽量充实,每天沉浸在物质的生活中无可自拔。不知道这么说是否正确,那种飘渺不定的成就感实在只是我们的自我麻醉而已。

  《工作颂歌》读后感(八):不只是歌颂的《工作颂歌》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是当代著名的英国畅销书作家,而他擅长写的不是小说、不是鸡汤文,而是用文史哲的精华去描绘最通俗的事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

  “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阿兰•德波顿这么说,其实他谦虚了。这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才子,博闻强记,行文幽默起来、旁人得脑筋转几个弯不禁会心一笑。

  宝妈推荐的,是他的近年的作品,《工作颂歌》。这部作品的内容翻译得还不错,可是书的标题却误导人。英文原版是叫做《The Pleasures and Sorrow of Work》,直接翻译就是“工作背后的欢乐和忧伤”。如果光是看标题,以为是对各行各业劳动人民歌功颂德;要是翻翻目录表,基本上倒了大半胃口,全是写些边缘的、不入流或是不起眼的行业。

  若是以为是精选行业的调查报告,那就打错特错了。阿兰•德波顿的文笔厉害之处,就是不论写世人眼中高大上的会计审计行业,还是没有名气、赚的钱比下等阶层还要少的画家,他都尝试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看、然后用作家的口吻揶揄。比如,他跟踪观察一名独立开店执业的职业咨询师,凭着心理测试结果得出一份雇佣名单,越发觉得心理咨询有点胡扯:

  “我觉得不可思议、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的择业问题居然在很大程度上听凭被边缘化的心理治疗师摆布,他们只是在种菜之余从事这个行当。”

  又比如,他评价一位没啥名气的穷画家,终于在小地方开画展、但没什么顾客光顾,就掏出普通人的心思去揣度:

  “有些人上街买咖啡、三明治、报纸或者给鞋子换鞋跟,以满足基本的现实需求。在他们从事这些活动之时,若有人发问:一幅绘画究竟有什么用处,那倒也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又比如,近距离观察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师们工作,实际上不过是过度专业化分工之下的惯常动作,而非如他们标榜那样“自豪”。

  “那些会计师们不问我怎样写书、为何写书,却问出版一本书的税是否可在几年内付清,或是一出版便全部付清。他们像泌尿外科医生,对于这些人而言,一个病人的首要器官总是肾脏。”

  普通读者看到此,如果不介意作者的尖酸刻薄,多少都会心里偷着乐,“嗯,我一早就这么想、英雄所见略同”。别就这么轻易进入作者的圈套。抱着简单粗暴的情绪观察他人,恐怕吐槽的口水说干了也写不出一本厚厚的作品。而这部作品,实质是充满思考的干货。

  人类文明大部分时间里,工作是受奴役的人们被迫去做的事,而“无所事事”才是有钱阶层的特权,人人追求不工作的悠闲。但到了现代社会,不论何人都会追求工作,“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连现代的上流阶层,都要干点事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工作不再是受压迫才去做的事,普通人(包括掌握专业技能者)都渴求满足和成就感,以作为鞭策努力工作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促使雇员积极迅速、尽职尽责的唯一工具就是鞭子……但是,在有些职业中,若要从业人员充分履行职责,就要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感到满足,而不仅仅是恐惧或顺从。”

  这种工作的性质变化,古代有闲阶层的休闲娱乐转变成现代某些人的谋生工作。“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往往是另一个人的娱乐或游乐……既然我们的所有时间都必需为这种或那种活动所占据,那么工作与游乐之间的区分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而我们提到游乐时所指的也不过只是职业的转换。”比如书中提及那位不入流画家,宁愿花费几年时间画一种树木,硬把此成为谋生工具,都不去干点更稳定赚钱的劳动工作。若是有钱有闲人士,业余画画顶多是项高雅的娱乐,为其个人魅力锦上添花;但将此变成“工作”,你就很难分辨,观察树木算是在悠闲还是专业化地工作。

  阿兰•德波顿在观察工作的属性,同时也在观察人。他受不了,有些体力劳动者干着单调工作、麻木不仁。更受不了的是,眼看某些位高权重者一副空虚的皮囊。作者采访审计师时,顺带与会计事务所高管聊了两句,被该高管耍官腔。“就这样东拉西扯了20分钟以后,我非常想问他,最近一次他正在开会时闹肚子是何时的事。不过他以这种方式谈话并非想保守秘密,而是多年来在世界上飞来飞去、在空调中生活、出席重要会议养成的习惯,这使他掏空了个性。也许10年来他一直独自待在一间房里,无所事事。我的厌倦之意已演化为这个人的怜悯,他却根本不以为自己有可怜可悲之处。”作家厉害之处,短短时间交谈就能直观人心。或许他有复杂的经历和扭曲的个性,但工作烙下于人的痕迹,怎么也掩饰不了。

  作者只是静静地描述这些工作者令他悲伤的一面。但作者并无伤感。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讲,工作就是生活的镜子,映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生。

  读此书,感觉文笔轻松。一旦合上书,就觉得意犹未尽。我一直在思考作者为何挑选那些职业来书写,而不是像一般人(包括其他作家)一想到工作就是归纳为道德高尚的医生、教师或是专业化的工程师等。可能,越不起眼、边缘的人,才是普罗大众的最常见的模样吧。

  《工作颂歌》读后感(九):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值得赞颂

  无论哪行哪业,工作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看上去光鲜亮丽、轻松愉快的工作总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书末尾的最有一段话颇有哲学意味,现摘录如下:

  至少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它会让我们将无穷无尽的焦虑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对较渺小,可望实现的目标上来。它回赋予我们大权在握的感觉,会使我们有尊严地感到疲惫,会把食物摆上餐桌。总之,它会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麻烦。

  这其中透露着无奈,也表明了工作确实不能让人感到完全的幸福,但是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么?

  作者在书中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另外一些问题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摘录如下:

  不论我们对于自己究竟能做什么存有何种过于理性的想法,我们仍保留着某些令人羞愧的朴素需求,其中包括对获得别人支持和关爱的异常强烈、始终如一的渴求。P117

  我们的努力往往无法借助恰当的物证流芳百世。我们在恢宏而又难以名状的群体事业中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回疑惑自己去年做过什么事情,而更深切的疑惑则是自己究竟去过哪里,成就过何种事业。在庆祝退休的聚会上,我们才会为自己的活力消失殆尽感伤不已。P182

  [评]:作为人类,对于存在感和归属感的追求就像写进了基因中一样,无时无刻不再追求。而现在社会是一个大协作的社会,人们很难看到自己在协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换句话说,地球缺了谁都会继续转下去,自然就缺乏存在感和归属感。才有了骑行西藏,周游世界的梦想。

  我们看到至少家庭是一个得到承认,获得批准的可以爆发歇斯底里的场所。而办公室里的活动则在浅薄欢乐的掩护之下进行,使工作人员完全不知所措,无法应对在同事之间萌生的愤怒和悲伤的情绪。P247

  因为色情的本质特点便是,它恰恰会最充分地勃发于受到最严厉禁止之处。在14世纪,圣母修道院是性事最最泛滥之地,而当今最最淫荡之地则莫过于公司里隔成一个个格子的开放式办公场所。办公室之于现代世界恰似修道院里的生活之于中世纪基督教世界,是能够激起欲望,力量无比强大的纯洁之地。P263

  书中还有一段描写工作后的成年人回忆少年时代的描写,非常精彩,嘿嘿。

  《工作颂歌》读后感(十):阴,生日快乐

  每次读De Botton先生的书都能有所收获,这俨然是一种奇迹,这已经是我读他的第N本书了,就像一名射击运动员每次出枪都在10环以内,好几次能有10.9环,他的书一直都保持着这么高的水准,真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写书就是向外掏自己的积淀,如果自己内在没有货,或者掏空了,再拿出一本书出来,会一眼就看出破绽。当然那几个活跃在中国文坛上自诩为文坛精英的人,本来就没货,再天天往外掏,只能掏出生殖器或体内的污秽了。

  这本书在去哈尔滨的飞机上,同事问我这是一本职场书吗?现在杜拉拉风靡成这样,居然硬生生多了一个职场书的分类了。De Botton的书很难归类,我一般是把他归成哲学类通俗读本。

  这本书总题是关于工作,但他提供了一些新鲜奇特的角度来看一些我们不曾注意过的细节。

  我们置身在一家大型超市,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到货架上那些千奇百怪的食物来自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巴西、新西兰、瑞士,甚至它们可能是在原产印尼,在泰国分装,在广州包装,最后成为我们看到的完整的食物。而我们更常接触的电子产品,可能不同的器件有来自西非的锡点,台湾的芯片,泰国的面板,澳洲的键盘,印尼的组装。我们的整个生活都被完全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的人的工作成果所充斥着,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由无数螺丝钉组成的奇异的机械兔子,正在无止境蹦跳着。地球上的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联系紧密,每个人都会令人惊叹地影响到另一个人。一个钟点工迟到,导致某个会场清理延后,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半球两年后一只红绿灯装置突然失灵,让一个骑自行车人丧生。每个人的工作都极端专业化,似乎都不可或缺,成为这只永动大兔子的组成部分,但也由于极端专业化,教育培训也积极跟进,似乎必不可缺的螺丝,也成了随时可以更换的零件。所以不可或缺和时时更换同时出现在我们工作的意义之中。专业化带来的最大影响是由于工作分拆成碎片,凭一己之力左右世界进程的巨人时代已经不会再出现了。而更值得人沉思的是这人与人之间看似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可悲的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疏离和孤独。

  知晓了这些细节之后,你会在某个时刻在餐馆里拿起一块三文鱼,想起它三天前还在挪威海峡的养殖场自在的畅游,经由无穷多的人的工作,才造就了此刻这个红色的肉块放进你的嘴里咀嚼,这时你会产生更多的美味感受吗?就像一个平淡无奇的名词,因为前男友的笑话,在事过境迁,重新听到它的时刻在你嘴角浮起来的无人能懂的微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