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食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食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2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食物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食物》是一本由(美)尤金·N·安德森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食物》读后感(一):我就是喜欢吃鸡脚鸭脖还把鱼头吸的滋滋直响

  “中国人都是老鼠。”几年前我在一本原籍俄罗斯的“黄祸”变种古旧小册子里面读到这样的话,“他们什么都吃,繁殖力又超强,一到晚上就会鼓着红红的小眼睛,四处乱串、磨牙。用不了几十年,世界各处的下水道里就会源源不断的爬出中国人。”

  这种直接的攻击,如果出现在现在这个动不动就举国感到侮辱的时代,无疑会掀起惊涛骇浪。不过这其中有一点说法倒是流传下来,不信可以搜索一下一篇网文《老外辨认中国人的88种方法》,这里摘录几条:

  2.You like to eat chicken feet. 你喜欢吃鸡脚

  3.You suck on fish heads and fish fins.你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

  41.You hate to waste food. 你讨厌浪费食物.

  42.You have Tupperware in your fridge with three bites of rice or one leftover

  chicken wing.

  你冰箱里有塑料餐盒, 里面装着三口饭和一只剩鸡翅.

  61.You prefer your shrimp with the heads and legs still attached.

  你喜欢没有去头尾的虾.

  78.Even if you"re totally full,if someone says they"re going to throw away the

  leftovers on the table,you"ll finish them.

  即使你饱了, 当别人要把剩下的菜倒掉时你也会把它吃完.

  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如果把《中国食物》作者观点提纯一下,就得到了《三体II》中所提及的所谓“第一公理”:文明的第一要义在于生存。文明不断消长和扩张,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要的维持生存的食物需求水涨船高。面对这种压力,文明可能会有自然的调节方法,以减少人口,比如灾荒,战乱;文明也会发展出在今天看来不那么人道的方法,比如溺婴;当然,至少有某些不错习惯保留了下来,比如说对食物最大限度的利用。

  举例子说明:稻米作为主食,产量高,营养程度也高,适合供养稠密的聚落;动物蛋白这种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物质既然不易得到,那就转向植物蛋白,于是各种豆制品大行其道豆腐、香干、豆浆、腐乳等等有效的补充了在肉类缺乏时的营养不足饮食习惯上,各种食材的边角余料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诸如各种动物的头尾、内脏、经络、皮肤等等,各种蔬菜的根、茎、叶、花等等,都可以入菜,而且在会吃的中国人看来,滋味比大块的蠢肉要好上许多;多种佐料和烹调方法的运用,使原本这些可能难以下咽的食材变成无上美味,也使一个季节的丰收菜不致浪费——想想看大锅式的卤制和酱缸式的腌制;而中国人向来承受的“什么都吃”的名声,也可以用这一道理来解读。

  有时一个简单的定律可能推导出两个以上不同结果。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同样面临人口/食物压力的邻邦印度时,可以发现,他们的办法和我们很不一样主动减少食物摄入,特别是减少肉食摄入成为主要的方法。印度教的《摩奴法论》中说:“不杀生是无法获得肉食的,鉴于杀生违反了“非暴力”的原则,所以人应该放弃肉食。”甘地的自传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不厌其烦宣传压制食欲的必要,他认为这是节制欲望开始,也是检验对宗教是否虔诚重要的标志之一。甘地幼年时觉得吃肉才能改变民族体质,所以和同窗一起偷偷吃肉,这唯一的一次尝试令他觉得肚子里有山羊在叫。后来甘地终身不但不吃肉,随着时间流逝还越吃越少。蒙巴顿一次会晤甘地时,甘地邀请他尝一口自己的食物,那是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麦粥,上面洒了一点点奶油。蒙巴顿尝了一口,几乎作呕,但这就是甘地一天的养料。

  这似乎符合我们之前的一贯印象,中国是世俗的,印度是宗教的,这点导致二者对待食物的态度非常不同,但都着眼于应对以有限土地供养人口的压力。当然,这一理论还有很多缺陷,有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出很好的解答,比如如果我们再继续问一步,为什么会有世俗和宗教的分野?再比如究竟是食物的特质塑造了对待食物的方式还是相反?究竟是人口的增长需要食物还是食物的创新使人口增长成为可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理论前提清楚,推论简洁,解释力也很强,不失为一个好的理论。

  最后再说说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的一些饮食的变化

  1.对蔬菜和各类豆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大盘青菜或豆干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还特自豪,觉得自己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

  2.学会把饭倒到菜盆里面吃,这样汁液比把菜盖到饭上损失少一点。回了家以后我妈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我在北方学的坏习惯。

  3.学校食堂的万能菜青椒和洋葱也要吃干净

  4.虽然我生长在武汉,但喜欢上鸭脖子也是最近的事情。昨天我一边看开幕式一边静静地吃了一堆。同样迷恋的还有鱼头、鸡爪、猪头肉、鸭脑袋(学校食堂不定期有卖!)等等,可是随之又发现啤酒的消耗量又变多了,感觉还是没做啥贡献。

  《中国食物》读后感(二):中国饮食与历史关联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对辛勤劳动尊重和节俭,吃占据了生活的很大部分,我们与邻里最常问候一句话:“你吃饭了没?”吃饭的礼仪和习俗随着那场浩劫变得简单或不那么讲究了,对美食追求并没有缩减,街边上最多最热闹的还是餐馆,尽管后工业时代的现代化严重破坏了古中国原有的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关系,大家还是辛勤地劳动,以确保衣食无忧,并不忘美食的诱惑享受,“食色,性也”,而食的范围却更加广泛。

  南方生活的我们吃大米作的饭,配着油炒或水煮的蔬菜或豆腐、肉类为菜,小时候对肉类的食物总是充满渴望,因为其不多,整个春节是最放纵吃喝的时节,特别是肉类和零食,对春节的向往绝大多时是出于对吃喝的向往,梁山好汉的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吃酒、大秤分金”的豪杰无法无律的生活是多么令人想往,虽然这是小说描写出来的理想状态。可如今还是过着在食堂打饭,忍受着打菜工作者的冷眼冷语,对于饭菜卫生质量做到眼不见为净的自我安慰,换个角度理解就是让自己肠胃更能适应环境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不知道哪个人说的,不得不承认其正确性),讨论着物价飞涨带来饭菜上价格和质量上的巨大差别。生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努力地健壮肠胃去能适应环境,和过去相比,我们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如?

  可笑的是自己,不识五谷不分菜蔬,小时候家里还养过猪,种过田和地,见识父母在地里辛勤劳动(根据农历来安排田地,播种、插秧、施农家肥、浇灌、收割、晒稻谷),但父母总是替我们做得周全,供我们读书,让我们脱离那种风吹日晒辛勤劳动却吃不饱穿不好的生活,避免和他们过去一样,可是读到这时候却成了一个呆子,连稻子(长大后土地由于现代化的建设被征用光了)都没割过,对于食物的凉性和热性,总是听父母和长辈说到,了解很含糊,那是一个复杂而庞大未知的体系,来自于经验还是传说中医理论提倡的食疗应该是研究这类理论,但总没有那么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它似乎很是正确,因为这些是代代相传,是两千年来前人经验总结结论

  平时我们会听到国外的蔬菜不可思议地贵,笨笨的外国人傻傻地连三文鱼、鸡鸭去头去骨,下水全扔进垃圾桶,只食用腹部或胸部的肉,而且做出来的菜简单得一点谈不上可口,跟中国菜相差太远了,结论是他们完全不懂得享受自然中的美食。

  这几天来,看了这本《中国食物》,很有趣书籍,心里想自诩饮食平衡而身体健康同时喜欢历史的她可能会更想看这本书,生态环境、历史、社会、食物的起源和文化结合到一起,讲述了农业古国——中华帝国如何设法在可耕地相对很小的面积上养活了1/4的世界人口,为何中国选择精耕细作的、高度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农业解决人口不断增长的问题。

  从食物的变化和选择去看古代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别样的历史,更能明白和理解生态环境、历史和社会之间相互关联,更能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历史缘由,复杂的中国正如复杂的饮食文化一样,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我们祖先的发明和天才创造力养活了这么庞大的人口,同时也感到无奈,古中国天人合一和谐同时成了落后的同义词,明清帝国的内卷化(密集的人口使劳动力变得廉价,从而没有技术改进的愿望,劳动密集型经济则意味着百姓需要更多的儿子从事田间劳动或在其他情况下谋生,人口便增长,中央政府又变得更加集权,以控制迅速增加的民众)是帝国停滞不前,赶不上现代化的机会,这是封闭的环境使然,也是最初的政治和文化成功和早熟决定了,伟大的历史传统和儒家思想使过去的古中国成功地解决一切面临的问题,而突如其来地面对海上的帝国主义舰队时,我们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聚而分之的大蛋糕,变得那么不适应变化,以礼治国的“天朝上国”礼仪和由此构成的皇权受到沉重打击,落后、贫穷成了它的特征,中国成了千疮百孔的、沉睡中的大国。

  书中摘抄的笔记,摘抄出知识点(难免断章取义):

  从定量的、结构的、象征的和心理的四个客观标准来看,中国人可能是最专注于食物的了。谢和耐用“低营养、长期匮乏和饥荒”来解释中国烹调的创造发明性,这些迫使中国人“审慎地利用每一种潜在的可食蔬菜与昆虫,以及动物下水”。但中国人之所以在这方面表现出创造性,原因也许很简单:食物和吃法,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有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之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同时中国是一个灾难之地(除华南以外的地方饱受干旱、地震、洪涝和其他灾难的困扰)。中国人过去和现在都擅长于使土地服务于自身的目标,而不让其来束缚自己。自然环境提供了机会和发展力量,但在那种自然环境中,人的实际命运由人的选择所决定,而这种选择受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制约要比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多。

  历史的发端,伴随着权力的逐渐集中,平均主义村社不复存在。随之消失的是很多限制人口的因素。人们感到不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也不再能回避小家庭缺乏劳力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劳动和产品,而得到它的唯一途径则是增加家庭的劳动力。由此开始了中国经济史上的恶性循环:食物产量的提高导致人口的增加;而增加的人口又导致了食物的更大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农业集约化的要求。在国家出现以后,赋税使农民的生存更为艰难。他们不可能积攒财产,只能寄望于孩子,与之一起劳动,并在年迈时依赖其赡养。

  周朝后半期的开创性作用在伦理学及政治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儒家学派。

  《诗经》提及至少44种确定或可能的食物性植物。

  中国早期哲学归根结蒂全是政治哲学:其目标是创造和维持一个管理有方的国家。孟子把农业当作基础部门,而手工业、制造业及商业则排位较低。在这一点上,他被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和精英所效仿。农民,表面上受到尊重,实则受到轻视。《礼记》这些仪式旨在向民众传达这样一件事实:统治者把这些活动视作根基。它们也传达、表露或传播了社会等级制度。《易经》阴阳、五行,五行:土、木、火、金和水。土生木、木引火、火炼金、金使露水凝结。与此相连的其他万物,五色,五味(酸、苦、甘、辛或辣、咸),五气(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五大身体器官、五小身体器官、躯干的五翼。

  秦朝给了西方以“支那”(China)一样,汉朝也给了所有中国人以“汉人”的认同感。到了汉朝灭亡时,中国的食物、农业和营养学都向前发展了,汉朝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价格维持系统,以及使所有一切得以运转的官僚结构合理化。独立的小自耕农是最有生产效率的农夫,而大庄园则对生产和国家构成威胁,这种观察在官员头脑里已变得根深蒂固(尽管有时也受到挑战)。中国官僚机器得益于发明了文官考核制度以及严格论功升的制度。

  中世纪的中国,来自西方的食物,汉以后,4个世纪的分裂,中亚民族在北方的统治,导致了西亚和南亚作物与观念的传入,其中包括新的土地所有权制度。茶的引入。《齐民要术》。陶弘景汇编了华南的全部草本植物、化学、炼金术、医学、道教及常见秘学知识,也为后世更著名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开了先河。在陶弘景的著作中,我们第一次看到食物分为“凉性”或“热性”,这是一种西域的法则,可能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这种体液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因为人们试图在其体内保持冷热间的和谐平衡,并在某种程度保持干湿能量间的和谐平衡。

  宋朝时期,中国的农业和食物最后成形,食物生产更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建立了文官官僚机构,巩固了中央集权,此外他大张旗鼓地强调文官士大夫的品德及文化优于军人,从而严密操控了意识形态,这显示出他对价值观的真正中国式的理解。宋朝的军事机器后来日渐庞大,最终消耗了国家岁入的2/3或更多,并且人数逾百万,但它的全部兵权和军费结构却从属于文官精英。它并未取得过辉煌的胜利,即使在最起码的镇压内部纷争也是如此,而它在应付外部挑战时则惊人地无能。

  中国人把普通的炸麻花(确切地说是油条)说成是“油炸鬼”,藉以唾弃秦桧夫妇,油炸麻花是秦桧夫妇下地狱的象征。家庭变成了帝国内部的微小帝国,它们根据儒家的准则来规范内部事物,因而使国家从统领一切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吴自牧。宋朝,中国似乎正在资本主义、工业、现代科学、现代教育制度和信息体系的门前徘徊,那正是欧洲于数百年发展出来的全部东西。然而,现代科学并未在中国得到发展,宋朝的文人学士做了了不起的科学观察,但他们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到官僚政治和文学事务中去了。教育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和扩大,本草类及饮食类书籍也已问世,但宋廷的软弱无能和征服王朝因循守旧的威权主义却似乎妨碍了现代的和扩张的经济、科学及技术的创始和发展。停滞不前的官僚政治和地主所有制似乎削弱了城市以及其活跃、创新和进取的阶级。同时,新儒家哲学——基本上是静止的、复古的、超脱的和逆向的——变成了此种停滞的确切的和极为反动的表征。在宋朝以后,中国再未恢复过前冲力。

  内卷化:中华帝国的晚期

  无能、腐败以及效率低下构成了明朝大部分时期的特征,并助长了中国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阻力,但明朝却持续了近300年之久,而按中国的标准,此中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太平和繁荣的。人口增长超过了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没有重大的战争,而且外部威胁在明朝结束前一直受到有效的抵抗。《开工天物》宋应星,展示了明朝典型农夫的实际生活,明朝的农夫的勤劳令人难以置信,与此相应,其知识(农业吧)之广也令人惊叹。从明朝至今,西方的中国观察家们看出独裁政治与发展停滞之间不无关联。中国在技术方面曾在世界上领先达数世纪,仍有可用于投资的巨额盈余,这一点已为非法与半合法的惊人财富所证实,可这笔财富被富人奢侈地挥霍掉了,并未投资于经济发展,明朝土地所有者更倾向于权力追求高官厚禄或专卖贸易,以获厚利。另一理论:所谓中国的“高水平的均衡陷阱”,人们艰辛劳作,生计则很微薄,致使劳动比机器或其他资本密集型的发明更廉价。因此中国没有利用新技术,甚至还放弃了已有的技术。

  清朝没有走向现代化,西方肯定是问题的一部分,清朝的模式适合于“农业内卷化”内卷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叫做“没有发展的发展”)发生在传统体制推行越来越严厉、越来越复杂并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的时候,但没有任何根本的变化。内卷化是殖民政策的结果。

  记录到此,明白了不少历史知识。

  后面今日中国食物一章也很精彩。

  更为理性地理解现实看到的无奈和困惑,落后的中国如何背负着巨大人口问题和难以取舍的传统与经验去追赶进步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多么困难,中国人们是多么勤劳、多么优秀、多么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工业化不仅打破旧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原有的和谐的自然环境也跟着发生剧烈的变化,家门口的河流是看着它由清变黑,如今变成黑水沟了,而对于食物的安全,一旦资本主义了,严重缺乏有效监督和合理管理,现代科技被某些自私无耻的“无所不能”人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益,食品不再像从前那么可靠和安全,诚信被金钱至上的主义践踏在脚下,逃不出的循环,透支着环境和未来,因为落后和人口的庞大。换个角度理解,看了此书,我们的祖先确实是很伟大,能在如此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如此多人口,并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就不那么和谐了)。

  《中国食物》读后感(三):这种翻译印出来是出版社失职

  有馅小麦团、中国酥食、团块,这些不知所云的翻译真是让人看的酣畅淋漓,有些段落甚至需要借助标注括号里的英文结合混沌的整段文字才能猜测出译者想表达的大意。这种翻译都能出版?!我看不少人给四星?如果觉得作者角度不错给个三分也就算了,团块chunking那段我就不信你们不看英文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最少找个有点植物学基础的译者应付一下吧。

  作者推崇中国式自然农业,觉得是一种物尽其用,可持续的方式,甚至美国都以可借鉴。这就看出作者对中国农村和农业历史和现状了解的浮皮潦草,和残存的中世纪似的对中华帝国的美好幻想。在中国,读过中学古文课都知道农民这种地尽其用的生活是田园的还是痛苦的。作者以一种工厂式农业以后,舒适的、安全、挑剔的矫情视角审视农业,自耕农式的农业能供应工业化以后的城市吗,选择城市这种圈养方式,意味着工厂化农业和加工食品,这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食物》读后感(四):“常凯申”之后又见“中国酥食”

  “常凯申”是隔壁历史系某教授译著里对“Chiang Kai-Shek”的译法,也算网上最近比较流行的段子之一。这两天又嘴馋,翻起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里的《中国食物》。《中国食物》的作者是美国河滨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E.N.Anderson,原书出版于1998年,中译本封面上写着“马蠳 刘东 译;刘东 审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这不读不要紧,一读才发觉自己笑隔壁究竟还是笑得太早,我们这边正大有可笑之处。随便举两个例子吧。

  第64页,“西诺达(1977年)把宋朝描述为‘中国酥食(sushi)制作的黄金时代’(第490页)。这种酥食由米、醋、酒、和任何能搞到的肉做成,而生鱼显然也在可选之列。”

  ushi是日语“寿司”的罗马字转写,英文直接照搬了这个拼写,根本就是寿司的意思啊。再看后面的ingredients,尤其那句“生鱼显然也在可选之列”,显然是在以寿司为参照。70年代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现在,当时东方文化的代表显然是正在创造经济奇迹的日本,作者这里是用西方人熟悉的日本来比况相对陌生的中国(而且是古代中国),是“就近取譬”的法子。夫一名词以“Chinese/China+某物”方式构成,则其物大抵是一现成习见之物,如Chinese cabbage(青菜/白菜)、China rose(月季), 这本是西方解读中国的惯用思维。如翻成“酥食”,则本已是一中国特有的概念(sushi理解为汉语拼音),何苦再冠之以“中国”二字?这正如英美人不会发明China ch'ao min(中国炒面)Chinese chop suey(中国炒杂碎)这种啰嗦讲法一个道理,所以正确的译法应该是:中国“寿司”。

  第171页论及广式早茶,“典型的点心是ha kaau(中国普通话是‘虾饺’)……siu maai(‘烧卖’)……tsung或jung塞有鸡肉或香料种子的糯米团子,包在荷叶或宽竹叶里,接着被蒸熟。”

  tsung或jung就是粽子的粽啊,还留白留在那儿干嘛。广州音声母的舌尖/舌叶是自由变体,“粽”既可以发舌尖音tsung也可以发舌叶音jung,而且后面制作方法写得那么清楚,肉馅糯米团包上竹叶蒸,还有比这更明显的提示么。。。。。虽然早茶里的粽子长得不怎么典型,但做法还是粽子的做法,依旧算在粽类,即使放了各种“香料种子”,广州人也不会无聊到发明什么“葱”、“窘”的新叫法吧。用常识判断啊,这不是粽还能是啥。

  第120页,“大豆凝乳也可以发酵;白色的或黄色的方块被捆扎在卤水中出售,他们其实就是中国的‘干酪’,德国手工制作的干酪一样味道浓烈,极其诱人。他们被形象地叫做‘臭豆腐’。”

  大豆凝乳就是豆腐啊,豆腐发酵不就是臭豆腐么。如果原文强调的是大豆制品,那应该写成“大豆的凝乳”或“豆浆的凝固品”,单说“大豆凝乳”好像专有名词一样,谁一下能看明白?好一块拒人千里的豆腐!——或者也可以译者加注:豆腐,都是比较人道的处理方法。

  第173页,“帝国皇宫以通常的方式在烹调上留下了标记:烹调变得越发精细,且使用更昂贵的材料。熊掌、驼峰、猿唇及其他奇异的物品在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而且至少前两样在近代皇宫里还被食用、”

  猿唇。。。ape-lips?——猩唇好不好!熊掌、驼峰、猩唇、象拔,各种版本的“八珍”必备啊。《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所自来远矣~~~——猿唇是什么。。。该不是想到《东成西就》里的梁朝伟了吧。

  第168页讲到“酸甜肉”,“其基本烹调程氏好像是:采用你能弄到的最肥猪肉;在大量的油中将肉与你所能做成的罐头水果和糖的最甜混合物放在一起烹煮;使用大量的味精和廉价的酱油;使调味汁加浓到似胶水的浓度;接着就径直端上桌……真正的糖醋鱼或糖醋猪肉至少酸甜一致且不含水果。广东真正的酸甜肉是一道好菜……”

  无语啊。。。。有没有听说过一道菜叫菠萝咕咾肉?知不知道这道菜在英文菜单里就写作sweet and sour pork。。。。。人家这么一大段描写,典型酸甜口的糖醋/茄汁烧法,又是糖水菠萝又是猪肉,你就还原出一个“酸甜肉”来。这哪儿像一道菜名啊,明显是外国人的意译啊,你楞给硬译回来。。。。前面已经是宋代酥食,广式早茶里的tsung,中国人爱吃大豆凝乳,满汉全席端上来一盘猿唇,现在又是中餐代表作酸甜肉,你不知道读者作为中国人看到你一手打造出来的这种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主义中国会狂躁不安以至于精神崩溃么。。。。

  《中国食物》读后感(五):用食物维系的中国社会

  这本书大学时代就看过,当时不过是站在书店里一目十行地看了一个下午,此后就一直念念不忘,于是趁最近手头稍稍富余,就买了一本收藏。

  本书将的是中国食物,不是像普通地好食中国通一般讲中国饮食评得天花乱坠,精致地仿佛菜谱,而是沿着时代的迁移,一点一点地将中国食物的发展史细细挖掘出来。说得是食物,其实在更深层处,却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发掘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的变迁。因为中国饮食并非超脱于社会主体,它本身作为社会文化最世俗的一方面,深刻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时不刻地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变动。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农业内卷化。中国高度密集型的农业技术与封建社会的发展其实存在着恶性循环:高度密集型农业意味着需要大量劳动力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而为了提高人口又给本来紧迫的土地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尽量提高产量。在如此严峻地生存条件下,人们必须努力让食用每一个可以食用的东西。

  古有言:食色,性也。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食的分量远远大于性。为了生存,古人们崇拜食物,把寻求食物当做每日中最大的工作。

  不过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自的特色。现代人因为科技的运用,暂时远离了饥饿的影响,食物在中国社会中扮演这另外一个角色,即维系人情的纽带。当然也有人,比如我,开始接受美国式的饮食思维:生存所必须的吃不应过多的妨碍我们生活中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

  《中国食物》读后感(六):《中国食物》译文指瑕

  九年前曾把此书买来翻过,当时读书不求甚解,虽然觉得译本有些问题,但除了在书上做了少许校正,也没太在意。这次重读,才惊觉译文问题之严重——全书不到300页,数下来竟有150多处翻译问题;而如果有原文可对照,这个数字要突破200甚至300,大概也是不无可能的。

  由于没有译序或译后记,我无从得知两位译者如何分工,但从“马孆 刘东 译,刘东 审校”的署名来看,依惯例推想,恐怕是马孆做主要的基础工作,而刘东则以审校为主。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刘东正是主其事者,而本书又是这套书中除了《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之外他惟一自己参与翻译的一本,在2003年本书出版之际,他早已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导(2000年起),现在则受聘于清华大学,任该校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氏在国内学界,也算是大佬级的人物。我曾拜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往往立论宏大。据说他曾说,现在这一代中国学术尚无根基,创造性不足,因而他愿意做些基础性的工作,先把国外好的研究译介进来,以惠及学人。这诚然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毕竟看原版书的机会少,至少如我即是通过这套书才读到一些国外的相关研究。而刘氏既主持其事,首先要做的自是得广泛阅览海外相关研究,这样才能从中遴选出值得翻译的书目。在此且假定:他的外语能力和学术眼光都是靠得住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本错讹丛出、有些疏失简直能以“荒唐”来形容的译著,大概只能归结为另一个原因:他并没有认真地进行审校。

  先看正文。这部分我没有原文可资对照,基本只能从上下文语境来推断是否有可商榷之处,但即便如此也发现了许多:

  封面作者名,译作尤金·N.安德森,然而从后面的书目,其名本是Eugene N. Anderson, Jr.也就是还有一个“小”,p.37便译成“小E.N.安德森”

  .2:黄河蜿蜒流过,被称作“中国之忧”:中国之患?

  .4:华南现在是该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家园……其中最大的冲积河谷是江淮平原:作者所说的Southern China既包括江淮平原,最好还是译成”南部中国“

  .11:锦葵(Malva)……它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曾是主要的蔬菜:此处宜译成“葵”或“葵菜”,虽然它的确是锦葵科植物;p.26“葵(Malva verticillata)。显然是周朝的一种主要食物”,这样较好,葵在中古之前被称为“百菜之主”

  .11:何炳棣……指出,遗址都在河畔溪边,而由于随后受到侵蚀,往往加上了台脚:这句话甚为费解,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中的观点是说中国早期文明的遗址多在近水的高地上,或是二级台地、小丘冈

  .12:提出了一种既荒唐又有见地的农业发明假说:此处作者的本意是肯定这种假说的,故“荒唐”似改成“异想天开”这样中性的词为好?

  .13:大多数农耕民族……都有人类堕落的传说,从不事稼穑而养尊处优的国家到“靠额角的汗水谋生糊口”的世界:“国家”原文疑是nation,此处译成“民族”为好,而后半句,应出自《圣经·创世记》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可糊口”

  .14:水稻在始终积水的地里长势并不好,会被长得更高和更富攻击性的植物(包括芋这种现代稻田里令人讨厌的杂草)扼杀:“芋”似有误,这并非杂草

  .14: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的生活,肯定非常像现代东南亚的无政府(non-state culture)的生活:这里说的并非“无政府”(anarchy),而是没有发展出国家的原始部落,应译“无国家文化”

  .15:这些庆功宴可能很像美洲印第安人的冬季赠礼节:potlatch通常译为“夸富宴”

  .15:讲阿尔泰语系者肯定分化成了今日蒙古人、土耳其人、通古斯人、朝鲜人和日本人的祖先:这里的“土耳其人”,应指操突厥语的族群,其含义要比土耳其广泛得多

  .17:关于中国文明的黎明,见……古德炜,1978:吉德炜

  .19:大卫神父鹿(Elaphurus)的骨头是如此常见:这一物种即麋鹿,因被法国神甫谭卫道发现而以其名命名,p.29便作“麋鹿”

  .19:商朝字体中并未出现梅,却出现了杏:应作“商朝文字”

  .19:佐滕保:佐藤

  .20:“酒”……是指早期历史时代的淡酒或发酵酒,而非通常翻译的葡萄酒:此处应是将wine译成“葡萄酒”,但葡萄酒在中国是很迟由内亚输入的,在此十分不恰当,应作“果酒”为好

  .20:商以前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拥有“酒池肉林”:那是商纣王,不是“商以前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21:流入商朝议事厅的龟甲:宫廷?

  .23:羌人,他们可能是通古斯人或阿尔泰山人;p.173:阿尔泰山人——蒙古人、朝鲜人及其他阿尔泰山的民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p.178:朝鲜族人,也是阿尔泰山人:书中这多处的“阿尔泰山人”,显然都是“阿尔泰语系民族”之意

  .24:到这时,Setaria和Panicum的很多品种已被栽培:稷和黍

  .24:《诗经》第138首,在这首诗里,特殊河流中的鲂鱼(通常译成“bream”)和鲤鱼受到偏爱:按应指《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但这里没提到鲤鱼

  .27:[《诗经》作者]注意到了黄蜂捉毛虫喂幼蜂:按应是《诗经•小雅•小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指土蜂捕捉螟蛉

  .29:真正的儒家英雄是那些以身殉道者:此处接孟子所言,宜作“舍生取义”

  .30:[孟子]严厉批评将其麋鹿者视为凶犯的国君:按此出《孟子•梁惠王上》:“臣闻郊关之内, 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所以应是“将杀死其麋鹿者以杀人罪论处”

  .31:那幅表中把一个品种的粟误译成了“玉米”:疑原文是corn,有“玉米”之意,但这里这样译很不妥,因玉米在中国是很迟才输入的外来物种

  .34:就像秦朝给了西方以“支那”(China)一样,汉朝也给了所有中国人以“汉人”的认同感:这里的“认同感”,原文应是identity,但从这句来看,identity是上下两个从句都带到的,这里译法似有不妥

  .35:在汉朝以前,伟大的岷江水利灌溉系统就已在李冰父子的指导下建成:不如直译为“都江堰”

  .36:搜粟都慰赵过:都尉

  .36:[张骞]也有许多是后来引进的(从胡萝卜到菠萝):此处“菠萝”恐有误,菠菜或菠萝蜜?

  .36:写了一首打油诗,假借一种奴婢约规的形式来“叱责”一名反抗其主人(王褒的东道主)的奴隶:按《僮约》是散文而非打油诗

  .37:汜胜之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农书……《汜胜之书》;p.241:《论“汜胜之书”》:“汜”当作“氾”,p.42将右半部写作“已”,又误

  .38:另一本农书是崔石汉(Ts’ui Shih)的《四民月令》:当作“崔寔”,p.206正确地译为“后汉崔寔杰出的《四民月令》”

  .39:用小麦和豆做的饭类似于在周朝用素净蔬菜做的饭,即文学比喻中的粗茶淡饭:按此即“半菽之饭”

  .40:他们也使用谷物,将之烤熟或在其他情况下煮过后弄干,用做速食干粮;这种速食干粮与肉片干(dried meat)是标准的军饷:按应指糒或“糗粮”, 《吕氏春秋•悔过》:“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匱乏。”

  .44:中世纪的中国:中古?

  .44:在北方,魏朝(一个突厥语族的王朝):这里指的是拓跋魏,鉴于这一段讲的是魏晋南北朝,为避免与曹魏混淆,宜译作“北魏”;p.47:“贾思勰是魏朝的一位地方太守”,此处更明显是指北魏

  .46:谢灵运的诗表现出像索洛(Thoreau)一样超然的精神:梭罗

  .46:嵇含创作了一篇散文,叙述华南(大致为今广东地区)的经济植物生态:《南方草木状》严格说是一本书,也非仅经济植物

  .48:在公共谷仓里积累起不下于1000万(中国的)蒲式耳谷物:此处似本《隋书•食货志》:“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中国的)蒲式耳”应该即指“石”

  .49:754年安禄山叛乱(普利布兰克,1955年)。公元800年以后,气候似乎略有好转,但政权已被削弱,显然不再像汉朝那样遇上好气候:按,安史之乱始于755年末,“普利布兰克”显然是蒲立本,好气候=好运气?

  .53:[中古时期]社会主义的土地管理试验失败了,并从未在中国复兴过:这句话也颇有几分奇怪

  .55:契丹人把北京发展成为他们新建的辽朝的南都:南京

  .55:他们把普通的炸麻花(确切地说是油条)说成是“油炸鬼”,藉以唾弃秦桧夫妇:油炸桧

  .56:威特夫和冯芝生:按,应是“冯家昇”,查p.246,英文拼作Chia-sheng Feng,译者故而“直译”了

  .61:梅布尔•平华•李:Mabel Ping-hua Lee=李秉华

  .64:西诺达(1977年)把宋朝描述为“中国稣食(sushi)制作的黄金时代”(第490页)。这种稣食由米、醋、酒和任何能搞到的肉作成,而生鱼显然也在可选之列:这一条已有人指出,“中国酥食”应是“中国寿司”,但更恰当的翻译应是“鲊”;此处所谓的“西诺达”,即Sinoda Osamu,指中国食物史研究的先驱,日本学者蓧田統。后面的p242将他的名字译作:西诺达,奥萨姆(Sinoda, Osamu)

  .64:木菠萝(常从东南亚进口):菠萝蜜?

  .65:[豆腐]它是在某人把普通的海盐放入豆浆后背发明的:盐卤?

  .67:误将“菡萏”的“菡”字中间部分作“豕”

  .69:一位波斯人赛伊德•阿贾尔,死在中国西南端云南行省之中书令的官任上:此处所指应是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Shams Din Umar),塔吉克人(属波斯语族),在布哈拉迎降,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69:作为代表遣使大汗的鲁克拉克的威廉、普拉诺•卡皮尼的约翰:应是“鲁不鲁克”

  .73:一位专攻明朝农业的西方主要权威伊夫林•萨卡基达•罗斯基:Evelyn Sakakida Rawski应是罗友枝

  .78:朝鲜人倾向于奉承明朝中国,视之为万善之本,但崔溥却能客观看待:这里应是作者之误,其实崔溥完全与此评语相反,他受明帝赏赐时,特别向下属强调“帝之抚我赏我,都是我王畏天事大之德,非汝等所自致。” 《漂海录》中记载:“盖我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则不可以外国视也。”

  .85:到1850年,中国已经超过了卡尔•克劳著作(1937)的著名标题“四亿人”:此书是400 Million Customers,《四万万顾客》

  .87:四川与外界隔绝的诺苏族藏缅语人则保持着蓄奴的充分独立权利:诺苏即彝族一支,应作“彝族诺苏人”

  .89:18世纪时太监出身的大臣和珅搜刮的财富不计其数:和珅非太监出身,他妻儿皆不少

  .90:在最近的150年里,进入西方的新食物、纤维和观赏性植物,主要来自中国或日本,显得比例失调;日本的植物几乎全是中国原物的改良与合成:这里原文的意思似指“有不成比例的新物种来自中日”

  .91:弗兰克•金,他在中国大陆、朝鲜及台湾的旅行记,由其妻子以《40世纪的农夫》为标题出版:按此人是Franklin Hiram King,当译为“富兰克林•金”,其书已有中译本,名《四千年农夫》

  .93-94:随园为袁枚居住之处,成了他的笔名;他错误地认为,该处就是《石头记》中不朽的庭园:袁枚和曹雪芹是同时代人,这里应是指“后人索隐认为随园就是《石头记》中的大观园”

  .106:有些树种被叫作“祖孙树”,其意指不是为自己种植,而是为其孙子:公孙树,即银杏

  .117:茅台酒,它是以南部山区贵州的一个城市的名字来命名:确切地说是一个镇子

  .117:朝鲜的粟酿伏特加酒和冲绳以及其他地区的甘薯酿伏特加酒(awamori):朝鲜和日本均不产伏特加,这里说的awamori,是泡盛酒(あわもり)

  .134:在川烟安生的小说《千鹤》中:此处有点不可原谅,Kawabata Yasunari乃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千只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里的误译是因Yasunari可以是安生、康成、泰成或安成等各种组合的训读

  .134:绿茶在所有的语言中均称绿茶,中文也叫“青茶”:中文也叫绿茶!

  .145:《庄子》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一名屠夫使用一把20年未磨过的大砍刀,因为非常清楚骨节间的空隙,能纯粹分解骨头而不需剁:按《庄子》原文:“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此处说的不是19年不磨刀,而是不更换

  .151:日本的食物也使用几种在中国少有或从未见过的东西,特别是两种独特的佐料:mioga姜(Zingiber mioga),在中国罕见,以及山嵛菜(wasabia wasabi——一个动听的科技名字!),一种像辣根似的佐料,在大陆绝对无人知道:按,这里说的应是茗荷(日本姜,中国叫蘘荷)、山葵(制成芥末,山嵛菜是其别名)

  .151:川菜的“鱼味”,与蒸鱼有关的传统调味品组合起来烹饪大葱、姜、酒、油和少许酱油:似指“鱼香”?如鱼香肉丝、鱼香茄子

  .152:日本料理不仅有其独特的味道(山嵛菜、味噌和其他日本豆制品等)与结构(konnyaku饼、海草配制品):konnyaku=蒟蒻

  .157:赵扬布韦的名作《中国人如何烹调与吃》值得一读,它以其出生地安徽的食物为基础:此即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她祖籍安徽池州,但出生在南京

  .157:锅的中间是一个加了碳的烟囱:木炭

  .160:大多数台湾人讲闽南话(Southern Min),即“台湾方言”:“台湾方言”应作“台语”,因台湾还有其他种方言

  .161:在湖南的省会及古代楚国的都城长沙:长沙从未成为古代楚国都城

  .162:馄饨汤以常见的四川形式被形象地称为“红馄饨”:似应是“红油抄手”

  .171:“小吃”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广东习俗的iam ch’a(中国普通话是“喝茶”):饮茶

  .171:faan kün,剁碎的含油馅料包在米粉皮里;米饭上的鸭掌;tsung或jung塞有鸡肉或香料种子的糯米团子,包在荷叶或宽竹叶里,接着背蒸熟:这里提到的两种广东点心,前者似是发糕?后者应是粽子

  .175:在中国的最南部,说泰-卡代语言的部落居于支配地位:Tai-Kadai是西方对侗台语的称呼

  .175:由于其族人非常长寿,壮族的一处地方引起了注意:似可加注:此即广西巴马

  .175:Zanthoxylum spp.与椒相似但不完全一样,是一种重要的香料:花椒

  .175: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源自傣语Sipsong Panna,“12国”)地区:Panna本义是“一千亩(水田)”,指“纳税单位”,不是国

  .177:中国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像吉尔吉斯人等突厥语族的部落:在国内应称“柯尔克孜族”

  .177:马奶酒可以被蒸馏成ayran和araq,据说其味道像被加了一点脱脂酸乳的劣等伏特加酒:按ayran是一种酸奶酒饮料,araqi是阿拉伯语,蒸馏酒,元代译“阿剌吉”

  .197:“金色烤猪肉”(Kam tsu siu iuk):金猪烧肉?

  .200:在1900年后不久,the Aji-no-Moto(调味粉)公司开发并大规模生产该产品。它很快出口中国,称之为“味精”或“ve-tsin”,这是日文的翻译:味之素

  .217:诺布科•萨卡莫托:此人名Nobuko Sakamoto,在p.241译为“坂本信子”,是

  自221页起是书后的参考书目,这部分中英文对照,也因此,发现的错讹之多更是骇人,因为有些错,不看原文是难以发现的。书目并非正文,译者可能也没太在意,加上译到这里可能也已强弩之末,其潦草疏忽愈加突出,出现了许多不应该的错误。

  .222:《中国早期艺术及其对太平洋流域的可能影响》:此处“太平洋流域”的原文是Pacific Basin,太平洋不可能称“流域”,这是“盆地”

  .222:基本传统食物学会:英文是Basic and Traditional Foods Association,应是“基本食物与传统食物学会”,这里两个词是并列的,而非递进修饰

  .223:“遥远的活埋恐怖:周口店——‘北京人’的穴居地?”原文是Taphonomy at a Distance: Zhoukoudian: The Cave Home of Peking Man? 显然,这根本不是指“活埋恐怖”,而是指“葬于远处”

  .223:博德,德克:“孟子及别处的沼泽:符合文字的注释”,英文Bodde, Derk, “Marshes in Mencius and Elsewhere: A Lexigraphical Note”,这是汉学家卜德,此文应作《<孟子>及各处文本中的“泽”——一个语义学注释》,是解释“泽”字的语义的

  .224:布罗代尔,费尔南:《商业机能》:按英文是The Wheels of Commerce,这是布罗代尔的巨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Les jeux de l'échange的英译本,中译本作“形形色色的交换”,英文如直译是“贸易周期”

  .224:“中世纪史中的中国大草原景观:现代蒙古学者论辽金元时期”,《中央集权研究》,原文:Steppe Perspectie on the Medival History of China: Modern Mongol Scholarship on the Liao, Chin and Yuan Periods,指《中国中古史的草原视角:现代蒙古学论辽金元时期》;而所谓“中央集权研究”,原文是德文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即《中亚研究》

  .225:张瀚“商贾纪”:按从p.83看,引文实出自张瀚《松窗梦语》,此处原文是Essay on Merchants,是英文摘译后另加的标题,不如直译为“论商业”

  .226:程,F.T.:按F.T. Cheng是郑天锡

  .226:《京口名菜谱》:原文Ching-kuo Ming Ts’ai Pu:似是《清国名菜谱》

  .227:柯鲁克,大卫与伊莎白•柯鲁克:《杨易(音译)的最初年月》:按这对夫妇著有《十里店》,此处所写的Yangyi Commune,即今河北武安县阳邑镇

  .227:Y.伊托:Y. Ito应是“伊藤”

  .228:《金瓶梅》:原文The Golden Lotus,确切地说是《金莲》(即潘金莲之名)

  .228:《明初政府:双重资本的发育》,原文Early Ming Government: 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指的是《明初政府:两京的演化》,capital在这里不是“资本”,而是“首都”

  .229:傅欧伯:Herbert Franke应是傅海波

  .230:德格罗特,J.J.M.:按de Groot的汉名为“高延”

  .231:速见左二郎:按Hayami Yujiro前文都译作“速见右二郎”,如p.101/105,但此人原名其实既不是左二郎,也不是右二郎,而是“速水佑次郎”

  .231:《中国的谷物进贡制度,1854-1911》,原文是The Grain Tribute System of China,似应译为《中国的漕粮体系》

  .232:农业的强化与营销:按许倬云此文原名是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Marketing;p.240:《清朝的中国人口与营销安排》(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Settlements in Ch’ing China);p.242:施坚雅:“中国乡村的销售与社会结构”(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这里各处的marketing,译成“营销”实在有点可笑,应是指市场

  .232:戴维•错伊:此人名为David Tsoy,Tsoy是朝鲜语的“崔”拼法

  .233:哈特韦尔:《唐诗》:这一条明显是杂入的,与p.231的倒数第三条重复,奇怪的是p.231正确地将Hightower, The Poetry of T’ao Ch’ien译成“海陶玮《陶潜诗集》”,这里却竟又误译成“唐诗”

  .233:《拉贡话》, Johannes, R. E. 1981. Words of the Lagoon:按此书全名是:Words of the Lagoon: Fishing and Marine Lore in the Palau District of Micronesia,讲的是密克罗西尼亚群岛帕劳地区的渔业,理应译为“泻湖之道”,word在大写时有“道”、“逻各斯”的意思。“拉贡话”云云,实是不知所云

  .234:耿宣:Keng Hsüan:这位台湾学者的姓名是耿煊

  .235:罗佛《中国与伊朗》,Laufer, Berthold, 1919, Sino-Iranica:此即劳费尔的名著《中国伊朗编》

  .235:“关于广州近来发掘的宋朝船只……”原文分明是at Quanzhou,是在泉州

  .236:林耀华“贵州的苗族”,原文“The Miao-Man Peoples of Kweichow”,是“苗蛮”

  .237:鲁惟一:《古代中华帝国的日常生活》,原文Everyday Life in Early Imperial China,指“早期中华帝国的日常生活》(其实即秦汉)

  .237:《通往天堂之路:中国人对长生不老的探求》:原文Ways to Paradise,升天之道?

  .238:莫利森,比尔:《彼尔姆1期和2期文化》,原文Permaculture 1&2:按,Bill Mollison被称为”father of permaculture“,即“可持续农业之父”,因此这里谈的乃是可持续农业耕作,此处的译法恍如是某一考古遗址了

  .239:《中国的千年造反》:原书名是Millen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指千禧年运动,现中译本作《千年末世之乱》

  .239:《<岭外代答>出自周去非吗?》:原文是德语Das Ling-Wai Tai-Ta von Chou Ch’u-Fei,指《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无质问意,大概译者把德语的Das看成了英语的Was

  .239:《食物、活力与社会》:此处“活力”原文是Energy,指“能源”

  .240:赖绍华:Edwin Reischauer是著名日本学家,通译赖肖尔或赖世和,但无称他为“赖绍华”的

  .240:《风水:中国的定位术》(Feng-Shui: The Chinese Art of Placement):art of placement似作“方位术”为好,“定位”应是positioning

  .240:《石器时代的经济》:此书已有中译本,《石器时代经济学》,讨论的并非石器时代的经济,而是人类学问题

  .241:谢弗,爱德华•H:《明帝国》(The Empire of Min):按薛爱华此书写的,其实是五代的“闽国”;又同页下条《朱红鸟》(The Vermilion Bird)指的乃是“朱雀”,已有同名中译本

  .242:“19世纪四川的人口:不聚合数据的教训”:按英文是Lessons from Disaggregated Data,此处应指从零散数据中得出的推测

  .242:《仲治》:原文Nakahara,这是日语的“中原”

  .243:斯汤顿,乔治《赴中国大使的历史报道》:英文是Staunton, George,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Embassy to the Emperor of China,此人统译为“斯当东”

  .243:《清朝的人参管理:清朝对微观世界的垄断》,原文是Ch’ing Ginseng Management: Ch’ing Monopolies in Microcosm》,指人参管理是清朝垄断的一个缩影,可译为“清朝垄断之一斑”

  .244:段义夫:Tuan Yi-fu是段义孚

  .244:塔西,吉乌塞佩:Tucci, Giuseppe,藏学家,朱塞佩•图齐

  .246:翁池民(音译)与吴廉德(音译):《中国医学史》:按此二人名字是Wong, Chimin and Wu, Lien-Teh,应是王吉民、伍连德,这本书的中文本名为《中国医史》

  .247:雍洪基:此人名Yoon Hong Key,尹弘基

  .247:庄汉生,下文此人名Zhuan Han-Sheng,疑是全汉升(Chuan Han-sheng)

  书的末尾还有两篇附录,均为郭于华所译,翻译质量要好很多,文句也多通顺,但郭氏是社会学家,看来对一些典籍和中国食物史的研究也稍有生疏之处,兹举数例:

  .251:筱田•治(Shinoda Osamu)通过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几乎已经独力地开辟出了中国饮食研究这一领域:按这里说的是日本学者蓧田統

  .253:在百科全书式的《本草纲目》(S.C. Li 1930年版):此处括弧中虽是表索引用的,但何不直译为李时珍?

  .254:大多数水生植物、大部分的甲壳动物(如蟹)以及一些豆类(如绿豆),则是“冷性的”:寒性

  .255:参见勒奇[Legge]的英译本:按,这里说的是理雅各的《论语》译本,p.279注2译成”莱格“

  .255:[《周礼》所记]负责王宫事务的近乎4,000人中有2271人即近60%的人是掌管食物和酒的。其中包括,162位“营养”大师负责皇帝、皇后及皇太子的日常饮食:这里所说的“营养大师”是膳夫,严格来说“皇帝”之称起于秦始皇,而当时只能叫周天子、后及世子,膳夫等名称宜用原文,此处都是直译,且不一定对;p,265提到同样的语句亦应改

  .264:F.T.程:郑天锡

  .271:坦和惠勒(Tan and Wheeler):从参考书目看,这位Tan的全名是Tan Swee Poh,这是闽南语的拼法,Tan即闽南语的“陈”,似可译为“陈瑞宝”

  .275:本世纪之交的支里人(Chihli,北京地区,华北):直隶

  最后,还是应当说一句:原作者的这本书还是相当有价值的,如果是点评原著,至少可以四颗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