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想不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理想不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5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想不死经典读后感10篇

  《理想不死》是一本由胡赳赳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不死》读后感(一):理想Style

  现在的文艺青年很孤独。有同感吗?

  电子书(或者又被称作电纸书)大行其道手机屏幕逐渐变宽变长,方块字被塞进了机器可能只有文艺青年还在坚守着纸质书这一传统阅读方式。当最炫民族风响彻大江南北,老幼妇孺大跳广场舞,恐怕只有文艺青年会嫌弃地捂住耳朵,躲避在小众音乐旋律之下。还有铺天盖地的肥皂剧,谍战剧,甚至大小制作噱头做足的垃圾电影,收视与票房,一堆数字也能杀掉一批人,然而文艺青年宁可买最便宜的票,坐在小剧场的最后一排,去用心欣赏一部话剧。

  文艺青年像是一个标签,贴上则意味着与众不同,意味着另类,甚至是异类。有个冷笑话冰箱里的鸡蛋们看到了一个长了毛的鸡蛋,惊讶,不解,其实那颗无辜的“鸡蛋”是猕猴桃。鸡蛋可以充饥,而猕猴桃却填不饱肚子。所以也不难理解书中作者提到的关于文学,关于作家现状

  现在同样大行其道的是各种style,也许文艺青年已经成为一种style,文艺青年的理想,是即便小众,也不至被扼杀,只要有一线存活的希望,还是会如峭壁上的星点绿植努力顽强汲取阳光和雨露。理想style,小众流行,茁壮生长。

  《理想不死》读后感(二):《理想不死》慧眼识媒体信念永恒

  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各式各样途径收获着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资讯。方法其实很简单。今日的媒体早已经潜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此之大的威力,褒贬不一评价,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也日益引起人们对媒体的关注。

  那么对于媒体的定义我们是否知晓呢?根据解释,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而如今,更因为“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凸显着 “媒体”的重要地位此时此刻,《理想不死》便是通过一个媒体中人用文字形式围绕着今日的“媒体”,向我们读者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解读活动

  尽管你我不是媒体中人,却深感媒体的无处不在。虽然现在我们可以无时无刻地获知着周边或者是远隔大洋彼端的信息,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今日的媒体讯息有时候实在有点令人心寒。有些可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无中生有;有些可能为了凸显问题而故意扭曲事实;有些可能实在没有话题小题大做;有些为了追踪报道而不顾他人的个人隐私----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其实不乏少数。公众在面对此等媒体的传播信息时,其实多少还是大大地有所失落和心寒的。然而,我们今日的媒体真的如此无药可救了吗?其实不然。手中的这本《理想不死》为我揭开了关于今日传媒的方方面面。第一篇章中的没有不道德的传播告知着我们真正的传播其实还是需要形成公众和传播间的“理解,谅解与和解”新型关系。今日的媒体早已经与时俱进千变万化,形式多样。正如本书中告知的中国当前传媒形态和传播途径在变化中求发展和突破。媒体的真正方向绝对是属于分享最前沿的咨询而非不道德的传播。也正因为如此,本书随后的章节关于传媒学的技艺,大国之媒,你们这些文化人等章节更是深入地对今日的媒体做着相关的反思和深醒。如此巨大市场自然可能有鱼龙混杂时刻,但是纵览全局终归还是有如汹涌澎湃的江海滔滔不绝地前行着。对话总编的章节之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今日主持大局的那些个典型媒体中人的想法观念。“有思想的人,哪里都是课堂。存仁心的人,不纠结,也不二。”很是大彻大悟地揭示着今日的媒体大方向。尤其是在书尾声的特别辑录:震灾叙事篇章中,我更是感叹着今日媒体中人面对问题之时的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那份难能可贵斗志和激励人心的那份士气。面对自然的灾害,新闻媒体勇于在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线,为我们外界的人们传播灾区现场的报道,更为灾区人民迎来无数外界人们给予的援助。

  豪情满怀的《理想不死》带领着你我见证来自于媒体催生的巨大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其实更感受着来今日媒体的理想定位。媒体中人话媒体,列举不尽的今日媒体,赏鉴不尽的媒体风采。慧眼识媒体,信念久永恒。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更是让我们深入感知着媒体精神强大独立性和生命力所在

  《理想不死》读后感(三):【书评】在每次的重复中积蓄力量

  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胡赳赳有很多话想说。

  看了太久的新闻,难得有一位新闻人能说说新闻的那些事儿。胡赳赳在书中,时而市井粗俗,时而雍容高雅,穿梭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用诗人与市民的语言去为我们展现“媒体的那些事儿”,却又用着一种玩弄的心态,以及他作家天赋,给了我们一本看上去像大杂烩,实际逻辑严谨,主题明确的作品

  作者在书中指出了当今时代媒体的问题,首先是媒体本身。在这个“三流人才内容,二流人才做广告,一流人才做发行”的年代里,媒体人的日子过得不是很舒服,对他们而言,媒体就像作坊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产枯燥而没有意义事情。不是用媒体的立场了解事实传递给大家,而是为了证明媒体立场的绝对正确而去刻意“摘取”事实。媒体人很少有自我表达的机会,而媒体更是失去了发现事实真相能力。胡赳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媒体与媒体人的窘境:“它意图通过事实抵达真理彼岸,但同时依赖错误的事实、出处和来源,在一个错误前提工作,却想获知正确的结论,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媒体与媒体人自知自己的问题,可是他们也知道问题不仅仅出在他们自己身上。虽然国内媒体的发展非常快,但是国内的读者却相比之下慢了太多。国内读者还不具备国外比较发达地区的阅读新闻的能力——理想分析,批判思考,逻辑推断,独立坚持。面对这样的国内读者,媒体与媒体人不得不放下身段,跟着国内读者走,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劣币驱逐良币。形成了八卦娱乐化的境地,而娱乐与八卦只是一种调剂,很难生存长久。虽然阿谀奉承、噱头八卦虽有媒体们的责任,但他们也的确实属无奈

  也许大部分人都能看到这两点,而作为资深编辑,本书的作者,胡赳赳还看到了媒体内与媒体外的更尴尬的深层困境,也是需要掌握了解却往往被忽略的客观规律 —— 传播规律,无论是从媒体传到读者,还是从读者反馈给媒体。在这两种活动中,传播都在起着真正的作用,但是双方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就像是商人消费者都知道需要通过货币来完成交易,但是双方都没有去了解货币本身的特性与规律。或者是一对情侣都在谈恋爱,都觉得自己和对方都觉得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忽视了男女交往本身存在的规律。而在媒体与读者这里,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对于传播本身的无知所导致的。双方都不知道“传播总是试图从本意走向反意”,他们也不知道“没有不道德的传播”,更不会知道“沉默亦传播”,“虚构的传播是真实的传播”,“传播的唯一禁忌是没有受众”,“不传播即意味着没发生”……

  胡赳赳对媒体现状的深入解读,是建立在他多年亲身经历和自我思考中的。在他这里,这些困境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而是可以发挥自我的舞台。这个舞台足够的大,以至于胡赳赳在参与《新周刊》的工作之后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经典话题:“无厘头.com”、“贱客来了”、“80年代下的蛋”、“忽然中产”……而最近,又制造了中国“第56个族群:穷忙族”。而这些专题至今并没有被抄袭山寨,根本原因是以胡赳赳为代表的《新周刊》,在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词语下,非常努力地做着媒体工作。胡赳赳深知,改善媒体现状,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在真正了解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在一楼办公,在二楼淫乱,在三楼吸毒,接到采访电话,直接从三楼跳下,奔赴采访现场”。

  在他看来,媒体需要手工艺品,最好是艺术品,这是人性的展示,准确地说是人性美好一面的呈现,也是一种生命的蓬勃,带给读者、媒体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媒体不是为了信息量和趣味性而服务,媒体是为了理想而服务,信息量和趣味性只是随之而来鲜花掌声。在他看来,事实本身就是主观的,客服主观过度的方法不是去追求细节,而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实:愤怒优雅、激进、反对、批判、保卫、命名、预言以及盘点等,用不同的叙事方式去讲述同一个事实。事实只是过去式,过于追求还原真相是走偏了,我们了解事实,是带着自己的美好未来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事实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事实复活,让事实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的那些自我,才不会是被他人意念控制与挤占的躯壳。

  从这里看出,胡赳赳是个信仰理想的人,他坚信作为一个传播者,就应该抱着“心存仁心,到处是课堂”的理想信念,对内要成为精神领袖,对外要成为意见领袖。即使现代媒体缺少这一点,也不能否定理想对于媒体的核心作用。在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渗透着他对于理想的重视。媒体的困境不是绝境,在现实里,他已经用自己的努力为很多人做出了榜样,他在现代与后现代,媒体与媒体人,媒体与读者之间建立了联系。而在这本书里,他又毫无吝啬地分享了他对于媒体发展的愿景:

  “我希望你是一个用历史写作的人而不是用新闻写作的人,杂志积累来源于此。我希望你既能够书斋写作也能够用民间语文写作,或者用口语写作也不赖——把叙事变成脱口秀,这原本就是技法一种。我希望你不仅仅拘泥于事实本身,只要有足够的观察,你甚至可以在现场不发一声,你的洞察力足够支撑你用叙述洞若观火地揭开事物的规律和全貌。”

  作者希望媒体人,媒体与读者都能够主动去了解传播的本质,客服传播本身的一些缺点。希望媒体人能够看到更远更深的未来,而不是这样的作坊式劳动,不要害怕到短期的反复,而是要看到到长期的巨变。希望媒体能够从崇高的政治目标去出发,参与到积极建设性的传播工作,接受不同视角对于事件的解读与揭示,以更全面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而读者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不被媒体与媒体人的预设离场所误导,坚定信仰,得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在与这个世界作对时也要协助它。即使知道自己被操控,即使知道会一事无成,即使知道会失败,但是依然去勇敢积极的面对,这就是真正的“理想不死”,在每次的重复中积蓄力量。

  伙计,你得尝试着这么去做。

  核实:

  1)核实先于事件本身;

  2)最后的核实把门人是读者自己;

  3)核实贯穿于传播途径的每一个环节

  4)核实动摇主编地位;

  5)核实与虚构作品一样需要想象力。

  《理想不死》读后感(四):崩溃那年目睹之怪现状

  关于这本书的内涵,表示鄙人智商较低,不太看得懂,但是某些地方,至少在下觉得,实属说出了鄙人的心声。很多时候,我们想到了这些东西,但是无法表述,偶然看到这些无限接近于吐槽加反讽的文字,忽而觉得的确是酱紫。

  “在精神世界遭自我阉割和放逐之后,现在的文坛是有名声无作品的伪高潮,有卖相无品相的假high。” 这句话我看了一遍,立马领会了其中的神意,五体投地,然后膜拜。

  很久以前,作家就是作家,那些写书营生的人一直让人觉得高深而神奇,那是神的领域普通人无法企及。但是,很久之后,随着网络普及时代的来临,伪文学网站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加入到写书出版的阵营,神似当年的大炼钢铁,表面上是那么回事,但是骨子里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合成的。那些书看着看着,便有些食之无味,有些更是惨不忍睹

  因为他们不再是为写作而写作,一味的迎合市场的需求大众口味,他们有的,仅仅是尚在这个凌乱世间游荡的尸体

  而,灵魂早就随着上一个时代而去了。

  于是,有一个很可爱书名表现了鄙人此刻这一狼狈而纠结的感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精神世界遭自我阉割和放逐”,这个猥琐而又高尚的词,在心脏深处活蹦乱跳。写书的越来越多,而真正能达到境界的却越来越少,原本有些朝着境界去的人,也在途中看到某些虚假的名利繁华,打了个转儿,奔上了大众需要迎合的方向。甚至其中很多的写的那些东西不知道有没有资格称之为垃圾,不过那也是书,或者可能似乎大概也许貌似是“书”吧。

  不是电影太苍白,而是对白太弱智。

  此句深得我心。

  每每看到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电影,或者翻拍前人的经典,都有一种呕吐的冲动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是那些给高深智慧的人看的东西却有些神奇,精神文明水平明显物质文明成反比,不知是在彰显他们的弱智,还是要把我们逼成弱智。

  前一段时间,新版的《还珠格格》风靡荧屏,才知道以前的芒果台真是太慈悲了,一部宫廷言情纠结剧,成了一锅不知所谓的大杂烩,愤怒的小鸟、运动鞋、汽车、手机等在剧中客串穿越。那几个SB,让人看得非常不爽,而且四处穿帮,放在荧屏上不可谓不是一种放肆。

  还有那什么《大笑江湖》和《月光宝盒》,打着搞笑无厘头的名号,不知在搞些什么东西,活生生给历史和经典毁了容,亲,你这到底是为哪般?

  《画皮》,《四大名捕》,这些不知所谓的所谓经典,被整得面目前非,不知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最多就是看过之后笑一笑,然后就抛诸脑后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国产电影一再刷新下限。

  电影台词弱智,漏洞百出,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一群知道凶手的人在哪里装白痴拖剧情,最后再在结尾处装恍然大悟,我靠,你们也太能装了。也难怪某某大师说正剧变成闹剧,大片变成大便。

  先容我去呕吐一番,回来再说。

  《理想不死》读后感(五):一位资深媒体人的美国报海见闻

  一位资深媒体人的美国报海见闻

  ------读胡舒立《访美记》

  文∕程思明

  1704年,当时尚未彻底摆脱宗主国控制的美国,发行其境内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波士顿新闻信》,并此成为美国报业的开端。同样在这个报纸的诞生之地,随后一场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波士顿倾茶事件”则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美国终于在1783年脱离英国的殖民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这一年,距离美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出版刚刚走过79年。

  或许这些巧合事件的背后并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美报刊在独立战争发挥的重大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革命前的反印花税斗争中,报纸就对政府法令坚决抵抗,成为运动主力,而这些因素所不容忽视的就是贯穿始终的独立自由的宣传理念。深谙其道的美国领导阶层从来没能忘掉这个重要因素,在此后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贯穿于报纸的“独立自由”的精神理念,才因此使得“美国报业”成为各个国家争相模仿的对象。

  胡舒立的这本《访美记》,其前身是作者在1991年所写并出版的《美国报海见闻录》,那本国内首度审视美国媒体与民主关系的中文图书甫一出现,就立马赢得了媒体界的震惊。个种因素自然也无法和当时中国国内报纸传媒所面临的转型与欲求发展的特定历史脱离干系。仔细看来,尽管《访美记》的框架内容仍然是采撷于25年前的采访见闻,但作为一种新闻史学和对外交流的研究素材,则不难看出美国报业在由大众传媒到疯狂并购前夕的鼎盛发展期。这对于那些要想更进一步了解美国新闻史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挑剔的研究史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来也十分经典的新闻著作,在当时出版之时却多次遭到拒版的尴尬,但事实却一再证明,这本当时被冠以“触碰禁区”的读物出版之后,非但没有给作者带来思想批判,反而对国内报业转型起到了启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这本20多年前就早已付梓的旧书,也大可不必再用时代的眼光去加以挑剔,反而应该站在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立场来重新审视这本书的价值。书中的一些见闻及观点虽说在现在来讲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但即便如此,它对于回顾中美两国近二十多年的新闻交流与碰撞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仅从其内容来看,这本《访美记》的再度出版,依然保留了原书陈述访谈的形式,虽经适当的裁剪,但整体结构并无多大差异。这其中,新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结构上大体上分为报人、报纸、报业三个部分,更方面于读者的查阅。应当看到,书中通过对话的描绘手法,近乎完整的把当时采访过程中细枝末节展现在读者面前,以至于让我们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结构方式的新颖,作者在书中用比较方式的探索,更为我们急切了解美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保障。就拿我们今天所熟知国内各大报纸所开展的“社论•言论”而言,作者在当时就发现该报与国内报刊的一些迥异,并以《圣保罗报》为例,为我们展示出美国评论版的典型特征:其一,改版对页左边的言论版不登广告,这主要是表明报纸社论立场不受广告上左右的独特性;其二,读者来信刊登在社论版,这也体现出美国报纸主张保持新闻“客观中立”的原则;其三,喜好刊登新闻漫画。其四,转载文章多,集众家之言。

  这些从当时美国报纸“社论版”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实际上对于今天的日渐成熟国内报纸而言,显然早已失去了比较的意味。然而,通过对当前国内诸如《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的发展历程作以纵向梳理,也不难看出那种吸收和借鉴外域传媒的踪影所在。也就是沿着这个轨迹,我们也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之前那中国把此书比喻成“八九十年代大陆新闻界的《海国图志》”论调,似乎也并不过分。

  在当时短暂的四个多月的时间内,作者通过对美国25个州,400多人的会晤访谈,逐渐梳理出我国新闻报业发展的新的理念。作者对于美国报纸版面的厚度具有深刻的印象,显然不是停留于简单地采访比对,而且也不忘对国内报纸的发展提出建议。曾在惊叹美国报纸“多版面大趋势”的现象之后,作者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大篇幅就没有报纸内容的多样化,这实在是我们中国报纸工作者和实业家们应当正视的现实。”这句深刻的理解在当时国内报纸版面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当中来讲,显然是颇具前瞻性的深度见解。

  或许正是得益于那次访美之行,让这位后被《商业周刊》冠以证券界“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的胡舒立,在此后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其执掌《财经》的11年间,把严谨、扎实、专业的重磅报道风格贯穿其中。很难说,她后来具备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来源风格,丝毫没有受到当年那次美国报海见闻的影响。

  《理想不死》读后感(六):脆弱而坚强

  血红色的封面和简洁明了的“理想不死”四个大字让这本书在斑马书店柜台上的书堆中格外出众,简单翻了目录,这确实是一本不得不读的书。

  此处的理想,当然是指的新闻理想,自从来到了传媒大学,读了传播学,这个词语就在我生命中第一次出现并且反复出现了。到底什么是新闻理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理想,“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新闻理想。在作者胡赳赳看来,曾经的新闻理想已经变得摇摇欲坠支离破碎了,但是,脆弱而坚强,这就像是灾难之后破出废墟的一朵花。

  书中开门见山就谈到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破碎化传播和媒介娱乐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最严重的就是被网络颠覆的纸质传统。新媒体环境下,手机成了图书馆,微博成了书本,段子取代了文章,笑声取代了思考,现在的时代,是“浅阅读”的时代。它符合流行文化的一切基本品质,迅速享用、迅速愉悦然后迅速抛弃,它也许被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的出现和流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况且“浅阅读”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吗?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浅阅读,才能从密密麻麻的信息迷宫中找到唯一的出路。

  因此,电子媒介猖獗了,在你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划的瞬间,出现在你眼前的,可能是十几份报纸中的新闻,可能是几十个名人的名言,可能是几百本小说中的句子,你不用花钱买报纸,不用辛苦翻书。甚至当你和朋友吃饭时,瞟一眼微博,然后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某某在他的某某某中说过......以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这难道不好吗?

  因此,纸质媒体衰落了,美国老牌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在2012年12月31日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丢掉了原有阵地,迫不得已转向电子媒体战场。在这个战场中,《新闻周刊》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因为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以说话。曾经说的是谁掌握媒体,谁赢得未来,而现在,神马媒体都弱爆了,粉丝数量才是王道。在中国,《人民日报》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说道,在微博里,姚晨的粉丝是4119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10倍以上。

  胡赳赳是乐观的,他说:“人们对新事物的迷恋不会超过两年,偷车的人偷菜去了,偷菜的人玩三国杀去了,瞬息万变但不离其宗,新媒体是不稳定的,技术不稳定,形态不稳定,观念不稳定。所以,趋新不如守旧,电视不会消亡,广播不会消亡,杂志不会消亡,新媒体可以为传统媒体所用。”

  新媒体让我们脆弱,新媒体让我们坚强。

  书的第二部分讲述了传媒学的技艺,就是怎么样做一个记者,怎样做一个传媒人。南非记者凯文·卡特凭借照片秃鹰与女孩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我不知道凯文·卡特当时是怎么想的,只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在按下快门和营救女孩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专业精神和良知道德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一张照片和一个生命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凯文·卡特是怎么想的了,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因为不堪争议和指责,凯文·卡特在约翰内斯堡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新闻理论课堂上,老师讲了,作为一个传媒人,一定要坚守媒介专业主义精神,在采访报道中,记者相当于一个局外人,只负责记录事件,留住历史。但这样不对,我希望看到的记者,不是在某城市暴雨时,躲在一旁拍摄骑车人在水中一个个摔倒来告诉大家下雨路滑却不会上前帮忙的冰冷机器,我希望看到记者,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哭得稀里哗啦字不成句不能坚持报道的感性的人。前者也许只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但不见得是一个合格的人。

  人活着总是有尊严的,即便做扫街新闻,报道丢井盖这样的小事,也有其专业性、艺术性的原则,对于记者而言,专业即使尊严。丢井盖的新闻永远也上不了头版,但它并不比总统选举次要。很简单,总统不是每次选举都会遭枪击,但井盖丢了却会导致路人受伤。

  “记者既不是为老板工作,也不是为读者工作,而是为自己的良知工作。”

  专业让我们脆弱,道德让我们坚强。

  《理想不死》读后感(七):我们最初都没想过溃败这个词

  我是因为理想才学新闻的。

  斟酌了许久,觉得应该以这句话作为这篇书评的开头。

  说书评其实严重,作为一个还未毕业的三流新闻学院的学生,我考着四流的成绩,课堂配合度和表现力五流,被老师的喜爱程度六流,能被大家记住只有靠与众不同的着装和百变的头发颜色了。

  甚至连最有把握的剪辑类的实践大赛也只拿了第四名,我当初做的时候信誓旦旦的以为自己一定能拿第一的。这样一个有点失败,有点玩世不恭,单纯抱着理想主义在新闻的半空里飘荡的我,怎么敢用评价二字呢?

  可是我真的是因为理想,才学的新闻。

  那种理想,是新闻编辑室里的“只有医生才能宣布一个人的死亡,新闻不能”,是聚焦里的“"Everybody knows something was going on, and no one did a thing." 是夜行者里“想要更近一步,需要冒险” 也是胡赳赳的“在一楼办公,在二楼淫乱,在三楼吸毒,接到采访电话,直接从三楼跳下去”

  可是上了大学我才发现,身边的同学很少有对新闻和传媒一腔热血,新闻专业的同学在毕业之后继续选择从事媒体工作的少之又少,甚至于很多人选择学习新闻,只是因为无路可退。更别提所谓理想了,就算有些许对新闻这种魔弹论的憧憬,也都粉碎在枯燥的理论课 政府的喉舌 无新闻法保护之中。老师会给我们讲王克勤的五百万人头,会讲收红包写稿,会讲卡帕的死亡,也会讲纸媒的衰败。

  所以当理想这个词,从一个在媒体行业奋战多年,经历了大起大伏,看兴起衰败又斗转星移的人嘴里说出来,真觉得有点感动

  读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解决我的一个反驳性问题,关于拍摄秃鹰和女孩 拍摄行人下雨天跌倒 等一系列关乎对记者夸张到道德层面的批判,我反复寻找合适的反驳的话,却不知道该清晰的表达,在胡赳赳这里终于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他用了老男孩里的一句台词“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陪你一起笑,当你哭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哭”

  其实更多时候苦说不出来,哭也哭不出来

  “做记者便是选择了一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方式,典型的飘一代,不扎根,敏感,好奇与冲动支配着大脑,在新闻纸和影响里炮制现实与幻觉,骨子里的批判意识和精英意识在举头三尺之处被照亮,话语权比贞操还宝贵,或比春药还滥情“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些采访,从纸媒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从黄健翔到徐静蕾到郑钧,媒体工作丰富多样,涉及万千,做经济的,做军事的,做文娱的,做时尚的,术业有专攻,术业无专攻。对不同人的访问,不同领域的访问,不同平台的展示,靠的不是理想和情怀,而是在理想和情怀之下,千万次的技巧,套路,贴近 求证又远离。

  我的纸媒情怀很深,十分害怕网络媒体的碎片化,却始摆脱托不了它。

  有一句话很准 “淡漠低迷的纸质出版业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性的瘫痪”

  喜欢的杂志这几年一个个休刊,常去的书店一个个倒闭,报刊亭渐渐消失不见。我涉世未深,却提前感受到了这种可怕台风式的力量,看见所有情怀和理想渐渐熄灭,要怎么重来啊

  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告诉任何人毕业后的我会投身于纸媒行业之中,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告诉自己一定会坚持所谓的新闻理想,也并不相信理想不死。

  只是希望,有一天回过头,看看自己写过的豪言壮语,无论那时的我在什么样的路上,都会在我心里激起些有趣的东西

  “从新闻学徒忘职业新闻人的路上走,这几乎是所有抱有理想主义态度的新闻人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最初都没想过溃败这个词”

  《理想不死》读后感(八):因为有话要说。

  原以为《理想不死》是一本励志书,拿到手通本翻看一遍,才知道是《新周刊》主笔解读的传媒那些事儿。

  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这是封面上的文字。不得不说,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类似微博这样新媒体的崛起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掌控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每个人都必须有博客,至于写什么无所谓;每个人都必须有手机,至于用手机拍摄什么也不重要;每个人都必须在线,至于接入到互联网做什么,很少人能够立即作出反应。

  一个全民创意表达,信息传播的空间如此正在出现。正如全世界最大的媒体艺术中心ZKM总裁彼得韦伯说:“随着消费者变为行动家,创造与革新的民主化时代来临了。”

  同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们构成了被解放的一代,人人都在阅读信息,人人都在创造信息。不管如何定义眼下的这种新媒体的发展形势,世界正在发生加速度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艺术也不再仅限于少数人的创作模式,信息世界里正在无声无息地发生原子弹式的聚合爆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人都是艺术家。

  于是,我们充斥在洪流般的信息中,不仅需要提醒自己对任何看到、听到、读到或观察到的事物持怀疑态度:这些事物是否是别人创造财富的工具,这些技术或传播是否会对我的隐私乃至安全有潜在的威胁。

  曾看过一个国外的占卜视频:很多人为寻求对未来的建议去拜访一个远近闻名的卜占师,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卜占师对他们的过去了如指掌。当所有前来卜卦的人大呼不可思议时,旁边的帘幕落下来,原来是一个团队在互联网上通过twitter,blog,MSN等搜寻他们的各种信息。这其实是一则广告,但现今的新媒体环境,让我们过多的将自己的生活、情绪暴露在公众面前,我们是否还会有更多地隐私?

  当更年轻的新生代正在崛起,当80后理想主义的色彩正在渐褪,90后的一代人已经开始有他们更为独特的处事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目标。新媒体的世界里,个人主义的旗帜日炽,完好地表达个体的生命和见解,这也许是最好的方式吧?

  重要的不是我们是否曾经作为新媒体洪流中的一员,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个体的声音表达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因为个性始终是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的。

  如此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加入,让更多的人来认同“我”。这也许就是当新媒体与个人隐私发生矛盾时,我们依旧会站在个性的角度,做虚拟世界的英雄的理由吧!

  《理想不死》读后感(九):媒体的理想如何安放

  在这个年代谈理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胡赳赳偏偏就这么做了。在这个人人唯恐不谈升官发财就仿佛被时代给拉下的角落里,作者用他对媒体行业的实践经历和深刻思考串成了一本书,红色的封面和独特的图案设计似乎在提醒人们作者内心的骄傲。专

  《新周刊》一直是一本有态度和有个性的杂志,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媒体需要精神领袖,《新周刊》有着独具个性的编辑队伍和总编。作者的文字也带有新周刊的风格,充满了冲击力和荤素不忌的活力。在这本书中,作者畅谈了对新闻行业的看法: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发展道路的思考,对行业新鲜人的职场建议,将作者的行业经验和盘托出。

  在这个媒体行业正在经受巨大冲击的关头,行业的公信力变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媒体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当手机,互联网等新工具降低了媒体的门槛和拉近了新闻源和读者的距离,传统媒体尤其需要用公信力和专业性来竖起媒体的大旗。作者以汪洋肆意的风格不惜得罪各路同行,对当今媒体的风格和缺点进行了界定,让我们在短短几篇文章就对媒体有了深刻认识。同时作者还不忘进行友情大放送,让我们有计划能够走入刘长乐,阮次山等各路牛人的身边,真让人感慨作者是好人啊。

  不过这本书作为作者的一本文集,在定位上有点独特,前半部分是作者对新闻业的看法,中间是作者和朋友的拉拉杂杂,最后又有几篇范文,总有种杂糅的感觉,不过还是瑕不掩瑜,是本好书。

  《理想不死》读后感(十):理想不死,灵魂不死。

  quot;1.书店和报摊,就像百货公司与超市的区别;

  2.在书店永远觉得杂志不贵;"对于这类描述,我深感赞同,并钦佩作者一语见地。

  作者以其犀利的笔法,敏锐的目光,分析了目前的阅读状况,新闻媒介,文化状态等有关中国传媒的各个方面。自从博客,微博,QQ等科技新宠开始介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阅读方式和媒介传播途径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里,在全球同步的每一刻,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与别人互为主编和读者。"

  当纸质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冲击与颠覆,当传统文学受到网络文学和无厘头文学的冲击,唯有理想没有变更,唯有传播自己内心声音的深切渴望没有削减。

  理想不死,灵魂不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