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群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群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6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群的读后感10篇

  《群》是一本由弗兰克·施茨廷著作,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5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读后感(一):科幻迷

  群

  今天上午看完了《群》这本科幻惊悚小说,说是科幻也对我就好这口,但惊悚的话就没怎么感觉出来,或许是文字不如电影来的那么强烈吧。但有些东西只有文字能表达出来,而通过影片却难以猜测出来,像人物一个微笑它的含义,一些内心的独白等等都是文字要来的真实可靠些,有时候两者都看或许更好吧,我觉得先看电影在看书的话可能更好。

  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书名让人难以理解但今天看到结尾就发现了,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展示出yrr这种单细胞生物,它们以群体聚集思考,是有智慧的生物,是一种比人类长久的物种。

  看了看海洋世界,像高中看的那本书《海底两万里》讲的更是海洋世界,不过二者的侧重面不同而已。赏鲸站,海上的活动想想也挺多的。读小说也可以认识一些国家古老的东西,虽然我总担心看过的这些东西我会在不久之后忘记,但我同时相信着当它们被人提起时,我能从容地回想起这个东西,不至于完全被别人说的所左右,以心中有数的feel。习惯是很重要,在那本心理学导论书中说的,某个东西某些文字你看过留下了印象,那么会你完全没见过要更快再次记忆了解它。要养成新的习惯,就得在一开始就强烈的开辟这一通道,不要说我等下次懒这下,因为这样就会形成这样拖的习惯通道。

  当你在兜着圈子时,该怎么做?冲破圈子,做点什么将你重新带上直线的事,做点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你要求自己去做的事情,做点反常的事情。

  《群》读后感(二):《群》笔记

  一、 他既憧憬未来的新事物,也喜欢缅怀传统。(P10)

  二、 卡瓦裘特印第安人相信,每个前生是好人的人,都会转世为虎鲸。(P24)

  三、 安纳瓦克感到内心一阵僵硬。(P25)

  四、 “恋爱了”约翰逊在安静气氛下问。

  “你是说谁?他还是我?”

  “你。”

  “嗯,”她笑着,“我想是吧。”

  “我想是吧?”

  “我是研究员,我得先作研究。”(P41)

  五、 约翰逊关门时想:生命是由无数错过机会组成的,得自己从中找到妥协。(P41)

  六、 重要的不是某样东西是什么样子,重要的是它透露出什么样的想法。(P181)

  七、 我们被抛进了一个原本不属于我们的世界,且永远不会属于我们的世界里,现在我们返回自己的世界,却发现我们并不熟悉它。(P185)

  八、 如果你不准备落脚在一个地方,你就是不爱它。(P195)

  九、 上帝在第五日创造了海洋及其居民大海及其居民正在惹是生非。(P196)

  十、 你能得到的,你可以骄傲。但你否认一切,否认你是谁、来自哪里,以及应该为你归属的民族负责。你属于一个民族,却抛弃了它!你指责我不真实,可我不过是想为一点点的真实而奋斗。相反,你是真实的,但你却不想做你自己。你不是你想做的那个人,你告诉我,我看起来像来自一部拙劣的西部电影,但那至少是对某种生活的认同。(P208)

  十一、 我过的生活或许可笑,可你……你根本就已经死了。(P208)

  十二、 你知道我们这个时代问题是什么吗?人类失去了意义,每个人都是可以被取代 的。再也没有理想了,没有理想就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比现在的我们更伟大。每个人都在寻找证据,证明有他存在的世界与没有他的世界会有一点点差别——(P209)

  十三、 里面似乎什么也不缺——只缺开阔的空间。(P209)

  十四、 在这里,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脚一样。(P209)

  十五、 但对一个故意不修边幅的人来说,收拾一只皮箱要比一个打理整齐的人困难得多。打理整齐的人不会碰上像夹克掉色这种突发情况。(P218)

  十六、 听着,要相信每句话都是真的,但同时又不能相信。(P225)

  十七、 他喜欢她那站在荒凉中等待的样子。……。一座远古的岛屿,岛屿有个孤独女人,两者相互统治。(P239)

  十八、 “考虑”在军队里不是特别欢迎的,这个词背后隐藏着思考!(P312)

  十九、 每段冒险都有一个折返点,过了就回不去了。(P336)

  二十、 伊努特人有许多表达欢迎的说法,却没有一句表示“再见”。(P337)

  二十一、 后来他想到,舅舅可能也跟他一样紧张。一个默不作声,一个滔滔不绝。人和人不一样。(P338)

  二十二、 这是和他共同生活的人们。是不是朋友,这有什么关系?人死去,是离开所有人,所有人都陪他走完最后这一段。(P340)

  二十三、 顺从即为主宰之道。(P343)

  二十四、 不能说他们变得生疏——实际上,他们从未亲近过。(P343)

  二十五、 这故事讲的是生与死。这就是全部。你最终会死去,这是肯定的,在那之前只有起起落落。你自己是无力的。你的一生可以活得好,活得赖,但你会遭遇什么,得由更高的力量决定。(P371)

  二十六、 那是人类生活,你属于那里。那是等着你的冒险、友谊爱情、所有的一切,还有敌人仇恨愤怒。你的角色不是扮演英雄,你不必向别人证明你的勇气。这个故事里的英雄角色已经分配好了,那是给死者的角色,而你属于活人的世界。(P373)

  二十七、 那位挪威人的睡相很奇特,以至于多年前一位情人半夜将他叫醒,只是为了对他讲,他睡起来像个大地主。他每天都这样睡,闭着眼睛也显得像是他想拥抱生命。(P374)

  二十八、 安纳瓦克想道,最空洞的房间似乎是在一个人的体内。(P394)

  二十九、 你得去那里,看看夜空星星倒映在水里的样子。你就不会忘记,你的整个生命都系在这孤独的闪耀里。一种特殊经历,但你只能单独这么做。(P400)

  三十、 你是个会享受的人,会享受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P455)

  三十一、 一个号哭的小男孩躲在一个很想对自己和别人有点意义的魁梧身躯里。(P474)

  三十二、 我们没有物种记忆,我们的文化建立在口头,或书面流传,或图画的基础之上。但我们无法直接传递亲身的经历,因为我们的精神随着身体死去。如果我们说,永远不可以忘记过去的错误,其实讲的是一个无法满足愿望。(P475)

  三十三、 人类有种终将招致毁灭的意图,想和自身的自然天性对抗,想将生存的时光独立框起来。(P538)

  这样的日子,每天靠近上帝一步,

  又后退两步。

  ——刘长卿,2009.3.17

  《群》读后感(三):德国口音的好莱坞大片

  无论是谁,坚持看完这本书,都会有强烈的刚读完两个月补习班的感觉,科目是海洋生物及地质学,除了理论及学科最前沿的进展,还对该领域的主要机构、研究方法甚至仪器进行了恶补。至于故事,大致相当于老师在补习过程中穿插的段子,在书中占的比例绝对不会高于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课程中差的段子。

  但是那些知识本身就能对于我们的常识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我们的道德信仰都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之上。海洋智慧生物的存在摧毁了基督教世界的信仰根基,人只是宇宙中的微尘,而不是宇宙的中心和主宰,不是上帝的选民。

  同样用“硬”知识来构建故事,这本书在技巧上高于大刘老师的三体系列,背景情节的结合度更高。但和三体一样,结尾面临too big to close的难题

  《群》读后感(四):面对未知的存在,享受生命快乐

  同样一本书,角度不同,评价就各异,有人读的荡气回肠,有人读来晦涩难懂,有人觉得混乱,有人觉得美好,我想这只说明一个问题,这书的内容含量确实很巨大

  很厚的一本书,看了很久,决定力荐,是因为下面几个理由

  1、读书的过程就像上了一学期的海洋学课程,海洋地理学、海洋生物学、洋流、地质学……不停地知识轰炸。虽然可能有人觉得都是皮毛,但这么多皮毛织到一起,就是件很可观的皮草了。学习从来都是快乐的,尤其是感兴趣的事情,反正对于海洋知识浅薄的我来说,读起来很过瘾,又激发我继续攻读它的资料篇《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迎接新的海啸。

  2、故事很好看,虽然谈不上特别精彩,但也绝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多线并进,人物也没有多到记不下来,毕竟,这不是漂流派的单人历险。人物虽然多,但形象并不单薄,性格鲜明,不是符号。情节推进很理性节奏有张有弛,描写丰富,中文译文也算简洁流畅,通俗易懂。适当的抒情和升华,也没有显得突兀和隔阂,顺理成章感情戏只是点缀,无伤大雅。由于是近科幻,对当下的科技成就吸收很多,让人对很多科学阐述难辨真伪。总之,小说写的很成熟,主料、辅料,还有佐料都有,火候合适,色香味俱全,口感不错。文字的画面感很强,估计好莱坞的买家一定开心,因为不用再另行花钱改写剧本了。

  可问题也就在这,太过理性成熟的小说,就像好莱坞生产出来的灾难大片,故事完整,视觉效果奇佳,但是缺少独特的视角,缺少一种惊喜。就想象力而言,只能算刚刚及格。而且相比气势磅礴的过程,结尾也的确有点草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就像三体的结束,面对完全未知的世界,想象力也难免会衰减,在一个完全通过想象构建的宇宙里,包括作者在内,我们每个人都缺乏经验

  3、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未知的态度。《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里有一句话:科学,是无限接近的艺术。这是我读过的对科学最诗意的阐述。我想《群》就是在向我们展现这样一种艺术。神马环保、神马政治阴谋、神马人性、神马反美情绪、神马宗教,都是浮云。在一个以亿年为单位时间尺度内,在一个以光年为单位的空间范围内,存在成为一种从未有过无动于衷状态。生命更是如此。所以,生命的快乐,就在于面对存在的诗意解读。而面对未知的一切,有人麻木,有人恐惧,有人不切实际幻想,有人好奇。在《群》里面,是理性,但其实也浸透着诗意。想想看,人,作为一种智能生物,既不是开始,也绝不会是结束。在无限的存在里,经历并体验有限的生命,就应该从容而快乐。

  《群》读后感(五):幼稚逻辑,扣分点太多

  其实打心眼儿里觉得这本书根本不值得写书评。

  打了个四星已经是超给面子了。

  德国人搞哲学和交响乐那真是牛X得没话说!

  但是文学,还是幻想类的,OMYGOD——不提也罢……

  四星的理由如下:

  首先作者长得实在是很帅,恩,这点相当非常尤其特别之抢分。

  其次环保之心拳拳到肉啊,看完后无数人肯定连龙虾和螃蟹都不敢吃了,这总算得上是功德一件。

  再次科普工作值得赞许,让人们初步了解了海洋的概念,虽然仍旧很肤浅,但对于一本小说而言足够了。

  最后写了好多字,书真的挺厚,我家没书桌,看书都得捧着,这书让大爷换手、换姿势、从椅子沙发到床,好一番折腾,一天下来真的超累。这点勉强可以称得作是不算功劳算苦劳吧!他劳,我也劳……

  至于扣分的地方,那就简直太多了!

  语言完全没有美感,连硬挤出来的寥寥几段抒情都显得那么生硬。

  节奏混乱,承转起合对吧,此书前面整整一半都用在“承”上了。

  后面还剩下“转起合”三大块呢,被生生塞进了不到一半的篇幅。

  最严重的是逻辑站不住脚,这在科幻小说可是致命伤:

  1、“对手”要消灭人类,先搞了场“小规模”的海啸,把北欧淹掉了一半,欧洲大部分沿海城市全部消失。那么请环保人士们计算一下,有多少正在运行中的核电站被毁,后果是什么……而这位“对手”的终极目标是淹没起码一半陆地……它们是要自杀吗?如果它们对这种程度的污染都无所谓,那人类的活动对它们的影响算个什么,用得着兴师动众改变地球吗?

  2、人类的最终解决方案太弱智了,这招咱中国一千年前就用过了,叫做“狸猫换太子”。虽然大家都是智慧生物,但人家都统治地球几亿年了,这是什么概念?还吃你这套?你人类会写字才几千年啊?这可是能改变地球形状的主儿,当人家Hello Kitty还是史努比?

  3、反派幼稚得可笑,是,全世界都流行丑化美国,但您这可是一本号称“严肃”的硬科幻小说呢。一位小将军就能独揽拯救世界的大权,全世界科学界都无条件让你全权调度,做决定连美国总统都不带打招呼的,你当国际政治是儿戏?而她当反派的论证过程真的真的是全书最大最大的败笔,这么一个可人儿,左右逢源,风生水起,轻松混到总统的内参,可在解决此案时居然用的是零和逻辑,不是想丑化美国吗?连萨达姆和拉登都不放过揩把油的决策机制,遇到这么一个对手,怎么忽然就“零和”了呢?这可是多好的一个再称霸地球五百年的机会啊,居然眼睁睁放过了,这不,果然立马就金融危机了,立马就坐等全世界抢班夺权了……

  4、感情关系一塌糊涂。恩,感情这档子事好像不在逻辑的范畴,但我还是把它归到这条下面了。因为实在是太惨不忍睹了,太双子座了,太双鱼座了,太OOXX了,一句话,太变态了。这充分说明作者不知道一本好的小说该如何设置人物关系,思考能力有欠缺。

  ……(还有好些问题,实在懒得写了)

  总之,硬撑着看完,不吐不快,也别太较真,本来就是娱乐而已,看看还是有意思的。

  《群》读后感(六):>>5分钟速写。6:33

  十三个小时。

  偶尔暂停。

  时钟嘀嗒转过的那一秒。

  眼前巨大的群落缓缓浮游。

  似乎可见的。

  隐匿在渐渐灰白的云端。

  知觉变得迟钝。

  却不能停止为世间的肮脏羞耻。

  如果没有道德感,

  TheSwarm还是出自于人类的自我吹嘘。

  在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中。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者。

  其实只是我们无法理解更广阔维度上的美。

  更高阶的生命阶层,

  是一团混沌还是一团清澈呢?

  不不,我并不是妄自菲薄。

  我自然仍然为自己是人类而骄傲着的。

  但实际上这种骄傲,

  只是一种单纯的种群归属感。

  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分子,

  所以必须攫取,也必须奉献。

  必须得到,也必须失去

  也许这才是世界得以维持正常运转的能量守恒定律。

  并且,永远不存在熵会递减的问题。

  我永远遗憾的一点是,

  我的脑容量实在不够大。

  但是,

  当我的潜意识已然选择性遗忘数据的时候,

  我的眼睛,我的耳朵,

  我的每一个细胞,

  仍然贪婪地感知着这一个,

  既美的世界。

  .

  翻译绝对是硬伤。

  细节尚待商榷。

  之所以力荐因为刚看完还有感觉。

  也因为我们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若你够诚恳。

  且对未知还不知餍足。

  再ps

  感谢作者耐心的科普扫盲。

  照片上的锁骨很性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群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