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10篇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美) 黄仁宇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第一次阅读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

  作为一名才开始阅读的渣渣,万历皇帝是谁在之前是不知道的。

  明朝只知道东厂和锦衣卫

  看完全书留下最深的一个知识点:明朝是个依靠儒家理论治国、重文轻武轻商的一个朝代。

  只能跟稍微有了解一些些的清朝历史作对比,清朝还是有一份《大清律例》可以作为治国的理性依据。

  在阅读历史书,总是少不了幻想,如果当年皇帝怎么怎么样,大臣怎么怎么样,我们或许能怎么怎么样。

  但也只是幻想。

  第一章,万历皇帝

  倒不如是说万历皇帝与他的导师兼重臣张居正、大伴冯保不得不说的过往。

  故事从一件无聊的小事说起,这个小事其实也是大事,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宫中误传午超大典,百官仓促进宫,折射出朝廷过度依赖“文人礼仪”管理大小官员的弊端。

  接着讲繁冗复杂的礼仪之于这个国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仪式,远比实际来得重要。

  皇帝8岁登极,他需要一个对国事熟悉又了解的人辅助他,这个人就是张居正。还需要一个能照顾日常生活、又能协助沟通的秘书,这就是冯保。

  两人成为小皇帝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信任他们、依赖他们、重用他们。这两个人是他与朝廷的接口。

  张居正死后,重臣齐讨伐,皇帝陷入思绪混乱。

  从前被故意隐瞒的事情一下子被摊开在面前,了解的,不了解的,都以无法对证,文官强大的逻辑能力让皇帝的价值观开始崩塌。

  第二章,申时行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作最大地努力维护。

  不求釜底抽薪改革进取,但求保持现状就好,

  不是没有发现问题,但要从根源解决问题一人之力简直是天荒夜谈。

  当然,首辅大人也无心直面问题,因为问题太大,大到无法想象。

  从申时行身上可以看到现在政府或者官员的行事风格。

  因为体制已经很完善,如何改变?即便是位极人臣,也无法改变体制。

  这一章也是让我触动最深的。

  若我是一名公务员,我想做些什么,我可以怎么做?

  现实就是,如果没有一位支持你的、有话事权的领导为你护航,我什么也做不了。而这位有话事权的领导,凭什么会帮你?那必须是他也有与你一样的理念。

  也就是,除非整个体制内的人有一样的目标,否则谈何改革?

  自上而下的改革,遇到困难重重,是因为改革,往往牵涉整个集团的利益,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们都很短视,很狭隘,只能关注自身利益。

  富养体制内的人,是否能让改革之路更好走?谁知道呢?我又不是体制内的人。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去世,皇帝无法支撑帝国,甚至任性与文官集团对抗,首辅意在维护文官体系,皇帝个人喜好不作思考。集团缺少核心力量,渐渐陷于危机。

  皇帝先是失去张居正,然后世界观被文官摧毁,最后被文官压迫无法享受一点点的自由。

  可能现代的我们无法想象,皇帝立储为什么就要受到百官的如此强硬逼迫?皇帝喜欢哪个皇子不就立哪个皇子就好了呗,百官凭什么插足这么多?他们又凭什么有这么厉害的干涉权?

  归根到底,就是明朝是一个依靠伦理道德治国的国家。

  突然想到了我们公司。

  公司很年轻,曾经有一批骨干核心成员,他们构成了公司的文化氛围,同事间相处模式,他们都很年轻,与公司一起成长,或许不够成熟,但足够开心和团结。

  来了一批能干的有经验员工,他们也能很好地包容和消化这些空降员工,使这批人变成我们人。

  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他们也成长到一定阶段。于是他们大规模离开。

  于是公司文化开始崩塌。

  剩下无法成为核心的员工,形成不了特有的氛围。

  公司渐渐改变。

  一个广告公司的灵魂,永远是有趣的人构成。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重新翻了一遍,才大概知道,活着的祖宗,不是说前任皇帝对万历及其朝代的影响。而是,这个祖宗,就是万历本人。

  万历早早就为自己建好陵墓。

  年轻的皇帝也曾励精图治、全力以赴,然而旺盛精力也抵抗不住已经非常成熟的文官系统及其构建的思想体系,皇帝越来越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傀儡和工具。然而他是一个有思想的傀儡。

  第五章,海瑞

  海瑞,是个极其严格规范自我的人。无法接受任何道德法理上的瑕疵。他渴望再次回到洪武帝时代构建的伦理时代。

  海瑞简直是精神洁癖。

  一边用伦理道德约束自己和他人,一边用伦理道德去对抗集团。

  他只看到这个集团的坏,那个集团的好,却从没有触碰到根本。

  一个有趣的思考:

  是否可以用心理学去解释,为什么他如此精神洁癖?

  第六章,戚继光

  一代武将,不仅讲的是这个人,更讲的是武官于这给朝代的地位。

  还讲述武官代表的小农小气的军事体制。

  文官掌权,武官自然没有地位。也不允许有文官以外的强大群体存在。被抑制,也注定无法诞生强大的军队。

  被攻破也就迟早之事。

  第七章,李贽

  这章没看懂。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历史还是那个历史,只是人的评说却不同

  之前从未想读历史书籍,通过推荐读了《万历十五年》,从而发现历史不止可以明鉴和沉思,还可以发现每个人的功过是非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牵制着,时间总是按着它的轨迹不断的前行,历史也是一步一步的让人回望和总结,对后来的影响是一种注定,更是一种未知。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无奇的一年,从这一年出发向我们陈述着明朝一片繁荣下的千疮百孔,因为这些注定了由繁荣到消亡。

  给我们展现了万历自小登基从踌躇满志到无奈,再到沉沦,也告诉我们张居正和申时行这样的文官的功过是非,是对是错立场不同,不触及利益集团则生,然则死;又告诉我们海瑞的清廉是清泉,也是浊水中的一点纯净,会被浊蚀、另类在那个时代会被吞没;也告诉我们武将戚继光的荣耀和牵制,一种独孤的誓死精神;抑告诉我们李贽的哲学理想,或是沿袭或是自我,矛盾中郁郁不得志然以出家来完成自我的理想和救赎。

  书中说到了文官集团,一个团体的利益怎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一个证明存在的集团怎会容得别人的质疑,一个要掌控一切的集团怎会让事情失控呢。这是因为这样,形成了利益集团的冲突,也形成了对立的局势。

  文武的对视、对立、再到对抗,也给了努尔哈赤机会,给清朝的成立一个绝佳的机会,有这样的机会又怎能放弃呢?大好的机会在面前,有准备的人会适时的抓住,正如我们看到影视剧中“反清复明”的理想大多没有成功,因为历史不会重演。

  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湍急而流的时间,时刻在提醒我们,时间可以淹没一切,但是流淌着的却是我们留下来的渊源流传的不变的精神,是看今日某个时刻或是某刻片段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历史的沿袭或是重演,因为有些东西是流传了下来。

  是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却可以通过书中的一切清楚的看到,也可正视这一切。不是批评、不是否定,是客观的评价和回顾,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没有人能阻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故事书"一般的历史学术著作

  黄仁宇先生之所以可以提出"大历史"的概念,同他个人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这也赋予其一种以宏观的角度透视微观事件的能力。《万历十五年》,以历史上并不重要的一年(该年前后的若干年),选取了几个已经被历史学家写烂的人物,开始自己抽丝剥茧地论述,最终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其在整个明朝历史衰亡中的联系,偶然中的自然率。作者看似在写一年的事情,其实质却衍生到了整个明朝的衰落,以小见大。看似在写"小事件",其实却无处不体现着"大历史"。西方或者华裔的学者,在写学术作品时的牛逼,总是能让我们反观本土学者的差劲。一是西方学者的视野独到,总是能发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角度进行开拓;二是理论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学术著作写得和故事书一般的具有可读性;三是态度严谨,没有深入研究的就不会轻易下结论,更不会为了某种目的,而硬性地研究。《万历十五年》,是不是历史专业的人都可以读!"故事书"一般的历史学术著作就是应该畅销不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无法摆脱残酷的命运

  在圣诞节这样一个冰冷的清晨,我又一次合上《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页。这本书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也没统计过买过多少版本,更难以分辨书中的横线与点评是什么时候记下。黄仁宇老先生的作品,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大气磅礴之感,每一本都是经典之作,而这本书无疑是经典之经典。

  明朝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年份,正如本书英文版题目所表述的那样,“无关紧要的1587年”。但作者秉持“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理念,以16世纪的中国传统社会为背景,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为中心,以发生在这一年前后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从政治、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角度,抽丝剥茧、见微知著,深刻分析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问题和经验教训。此书虽著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书中理念之深刻、见解之高远,无疑对当代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两千年的封建帝国,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一切行动的准则都来自道德指引,所有问题的结论都源自孔孟之道。在这样苛刻的标准面前,人性被摧残和扭曲,个体往往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到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再到都察院御史海瑞,以及蓟州总兵官戚继光,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人功德圆满。而无数个体的悲剧组成了那个时代整体的悲剧,当僵化的儒家信条越来越失去实用价值,涣散的法律条文又缺乏创造性补充时,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所谓的朝代更替也就成为了必然之结果。

  “人是快乐与悲伤之间的钟摆”,无论多么位高权重,都躲不过命运的残酷。当张居正权倾朝野之时,上有慈圣太后和小皇帝的全力支持,内有秉笔太监冯保的鼎力相助,下有文官集团的一呼百应,他怎么可能预料到死后会被抄家清算?当戚继光威震八方之际,先是完成抗倭战争的英雄业绩,后是升至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他怎么可能想到自己会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精通政治间的奥妙,是超凡脱俗的组织领导者、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而不幸之处在于,他们尽管没有造反的证据,却有造反的能力,当所作所为威胁到帝国的整体平衡时,就必须要付出“莫须有”的代价。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是他们的宿命。

  而对于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后人的评价是懒政怠政,“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我无意于对此提出异议,甚至找出一堆理由来反驳,相反,我真切地认为,这不是一个皇帝应有的行为。只是不可否认的是,万历皇帝也曾经有过励精图治、精神焕发,但他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只是更加腐化的官僚体系;他的精神焕发,得到的却是愈加严厉的规范限制。他看上去贵为天子,实际上却只是制度的产物,内心的无奈无人诉说,精神的空虚无处排遣,于是只好选择逃避,这一逃,就是近三十年。苦命天子,苦就苦在能力配不上梦想,却又必须无可奈何地承担下去。

  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大历史观”,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观点。历史的规律性,往往在短时间之内看不清,只有不拘泥于细枝末节、长时间内打开眼界,从宏观的视野去看待,才能豁然开朗。这与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观”,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我们在评价书中的历史人物时,不可片面地去夸耀推崇,也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苛责否定,而是要看到在时代所给予的可能范围之内,他们是否已经做到尽力尽善尽美。

  “百闻不如一见”,真心期待有那么一天,能够走进定陵的地下宫殿,去感触那悲剧性的骸骨,那无奈的生命,还有那残酷的命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无题

  好书。推动历史前进的因素是复杂的,单凭万历皇帝个人的力量是不可企及的,黄仁宇分别从张居正、申行时、海瑞、戚继光、李贽几个人的生平展开叙述,分析了政治军事哲学等因素对明代兴衰的影响。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按公元记法为1587年,此时距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成立仅相距15年,资本主义已在西方大陆蓬勃发展,然纵观明朝经济社会,农民赋税繁重、缺乏统一货币(碎银为主,导致国际贸易不可实现)、没有固定法律(商人利益无保障),张居正的下场使后来者不敢出头改变这个走下坡路的王朝,孔孟之道仍大肆其行,文官们抓紧儒家思想的最后一根稻草维系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以至于李贽这样异类的思想迟早被封杀。简而言之,这个国家已经失去了创造力,和同时代的西方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文化都落后太多。

  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的制度出了问题,平民子弟想出人头地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一关,而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朱熹注释的四书,这些人在年幼时便熟读经典,待人处事等深受儒家文化熏陶。选拔出来的文官之后进入国家管理层,将自己自幼习得的孔孟之道用于为官之中,可以说这些人思想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管理体系,过分追求阴阳平衡(政治平衡),压抑个人的创造力。当一个国家过分追求政治完美而忽略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时,便离改朝换代不远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六):畅销书,而不是历史书

  万历十五年能在中国畅销,也算简得帝心,被标榜的大历史观,其实和马氏历史观如出一辙,将历史走向通俗化,将个人作用轻淡化。 而对草蛇灰线的分析,让书有了历史演绎的味道。就单故事的精彩性上,黄仁宇先生的独到见解让人称道。 遗憾之处也很明显。 1.大概是受西方熏陶已久,本书完全按照西方史学研究方法,分析明朝脉络,重史实而轻思想,这对于“立心第一,做事第二”的中国历史来讲,无疑是强行定义了。~当然,如果是按照编年史来写,或许效果会更好,可惜黄老先生选择了列传的方式,于是我们看到,黄老先生笔下的李贽,就如同用铅笔画出的动漫人物,空有形而神不足。 2.用上帝视角看待历史发现,事后诸葛亮太明显。虽然有助于我们总结民族教训,痛定思痛,但单纯作为一本历史读物来说,不上不下,破为尴尬。既不能有唐先生一样的激扬文字,又无法做到像顾城先生一样一板一眼,就注定只能作为一本畅销小说存在,而不是历史研究资料。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七):时代的牺牲品--读《万历十五年》

  2017年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带火了一本书:《万历十五年》。这本出版了二十年的老书再版时又受到读者追捧,可见它的价值与影响力。

  黄仁宇先生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历史学家,曾参与《明代名人传》的研究工作,在对明史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时,开始摆脱人云亦云的束缚,着手撰写《万历十五年》。该书从计划到定稿,历时七年,1997年由三联书店首次在国内出版,是一部非常独到、严谨的史著。

  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写到:“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情与法的纠缠中,人性被压抑,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勤勉好学、励精图治,也曾打造了“万历中兴”的大好政局。他有自己的个性和治理国家的策略,但封建君王制度不允许他发挥个人创造力,连立储这样的国家大事也由不得他做主。万历皇帝渐渐明白:“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此后的万历皇帝沦落成只会宴安耽乐的昏君也不足为奇了。

  张居正精明干练,对于在落后的明代体制下形成的文官集团精神与物质分离的状况,也束手无策。文官们一方面以仁义道德相标榜,效忠国家;另一方面被体制上的罅隙所吸引,暗中捞取个人利益。张居正在调和无望中,为自保只好选择与之同流合污,然而最终落得被贬官多年后仍被抄家查办的悲惨下场。

  戚继光所生活的时代,是落后的军户制度与先进的募兵制度之间冲突加剧的时期。戚继光深知军事科学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一方面采取让先进的部门后退,缩小与落后部门差距的妥协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官场手段,使自己得到适当的享受。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错失了重整军备的良机,更拉开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戚继光因此受到弹劾,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极端进步的思想与禁锢固化的传统伦理产生巨大落差,令哲学家李贽苦闷不已。李贽对佛教的推行,导致儒学被排挤,成为提倡异端的罪魁祸首而被捕入狱。李贽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最后用一把剃刀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书中人物看似无奈的屈服,实则是残酷现状逼迫下的必然之举。封建伦理代替法律规条,扭曲的现实压抑人性的发展,真善美被剥夺,假恶丑被放大。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黄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严谨详实的考据资料,理智的分析,细致的解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王朝更迭、历史兴衰的根源,拓展了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增添了史学著作的人文关怀。感谢他为我们奉献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 名:《万历十五年》 作 者:黄仁宇

  出版机构: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ISBN: 9787108009821 开 本:32开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八):170901

  潜意识中还是期待用控制变量实验的方法把历史修剪成黑箱再做黑箱逻辑分析从而得出自然规律一样的发展史观。作者大概也有这样的企图,史料输入输出修剪的很好,得出的结论也毫不意外的(看似)靠谱:体制决定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由此不但能解释落后的科技发展、失能的国家机器,还能解释自相矛盾的道德观跟阳奉阴违的士人举止等等等等,末篇更是能从哲学思想看出时代悲剧,可谓管中窥豹,万金油程度大概不输阶级斗争革命纲领。通读之后的感受是,从万历十五年的歌舞升平中不但能看到几十年后的风雨飘摇,连辛亥革命都山雨欲来了,所以感觉很不靠谱:历史学家如果对现世有对史料两成的解读能力,大概都当上宰相了。不满意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看了挺长时间的制度万金油,现在有些腻。一个败于枪炮的王朝/国家,最后死因却总是被盖棺定论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多器官衰竭。而在对衰竭标准的定义时又往往能感受到一些很现代很后见之明的话语体系,让人不禁怀疑如果对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察,可能也是不久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结论。不过反过来说,几年前看乡土中国也觉得有些不满意的分析,现在虽然逻辑上并没有更加认同,情理之中倒更make sense一些,也希望几年以后可以回顾一下今天的困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九):也谈传统中国社会能否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建立成功的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

  不做笔记了,写下读书的感想。(想到哪写到哪,以后有机会重新组织) 全书,我读的最有意味的的是海瑞、李贽两章以及附录后的一篇文章。 尤其是最后一篇文章,虽是概括性阐述,却已又是作者十年后的悟得的,反而更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读书有两处感触最深。 (一)先记海瑞这一章。 海瑞一节吸引我却跟海瑞这个人没关系,吸引我的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关于明朝民间底层的经济生活和司法等等具体的案例。 关于底层、民间的经济生活,书里表述的似乎都是商品经济、小农破产的一副场景。 然而,读书的时候就在想,在明朝民间商业里面似乎存在两种主要的、截然相反的力量在拉扯。一是国家货币政策对发展商业的掣肘;一是低效的政府往往无法将自己的行政命令传达到底层,常理推断,客观上给了底层更大的活动空间。 一方面,明朝因为缺乏货币(纸币滥发没有信用,铸币不足)导致货币通缩,利率居高不下。加上朱元璋的压制商品交换,奇葩的实物税收必然会导致民间商业发展的限制。但同时我推想必也存在另一面,这注定政府同时难以从社会高效率的掠夺(不能轻易的抽取铸币税),再加上皇权对文官体系的打压——各种限制加上府衙人员配备有限,上层对底层的行政干扰有限,反而会给商业的发展和扩展留下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这样的底层社会,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处在这样两种相反的力量对抗,常理推测应该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特性。而不是如书里面一笔带过的似乎是民不聊生的状态。 试论之,官方力量在商业、尤其是海外贸易的缺位,某种意义上来说必然提供了一种机会和可能,必然会有民间力量补充。明中期赵子明贩丝到日本,后被查获所谓的私通吕松、暹罗,可见这种商业扩展的的空间和机会是有的。更晚时期出道的郑芝龙因大肆经营海外贸易,形成了一股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的力量,在南明甚至获封国姓,可以以一家之力能与荷兰一国对抗,更是实例。遂才有了后面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而且,观明后期的民间文学、小说的发达也从侧面反映了底层商业和文化的活力。从文化的演变来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基本上都有把一种体裁发挥到极致。比之清的烧冷灶,明在文化领域兴盛的多。出版业更为发达,经典小说的量和质总体上远超后世的清。哲学、包括科学著作,书画名家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多过清。这对比清朝的文化钳制,明底层或许正因为上层官僚的低效反而获得更大的空间。 另一个商肆林立的例证,是今天留下的古镇其建筑样式也多起于明,南方的园林更多初起自于明。更不要说明朝的家具,都是一个时代有闲阶层的jf创新和讲究。与之相比,清基本上在各个领域只能有样学样。这在博物馆的各式藏对比,再明显不过。 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清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勤勉。这反差,似乎正要同第二个读感有关。 (关于这类底层民间的经济生活状态,却少有好的历史之类书可以觅来读读。且将上述的疑问留待以后推敲。) (二) 对比明清的反差,似乎一个无作为、效率低下的统治集团却创建出更有活力的底层文化和经济生活(纯属揣测,需待求证)。所以,有时在想,这是否也正说明一个道理:一个自上而下、中央集权的体制是缺乏自我进化的的创新能力。 而本书,作者的“大历史观”,似乎是在说“明”政府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高效的政府和文官体系,皇帝与文官的对立破坏了本就不十分稳固的信任基础,以道德作为价值取舍无法建立普适的社会管理依据,进而导致明朝最终的崩溃。 也许习惯于从“大历史”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全书反复试图去论述一个解决方案,这也许是我们回顾历史普遍的思维方式。 也许作者指出的现象不无道理,然而提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感觉只是一种是一种表象,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现象之一。你不能把一因导致两个现象,在挖掘不出真正因的时候,把一个现象说成另一个的原因。这是一种后知之明的认知错误。 书中总结而论,传统中国社会的问题,源于在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没有成功的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这是题眼,这个阐述非常有见地,但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有过于简单化的嫌疑。 个人意见,从来以为,古代中国的自上而下的体制结构,早熟的政治智慧和特有的文化现象,,在维持稳定、文化同化(包容并蓄)和对大一统的向心力上,无出其右。 放眼世界,两千年能延续这么大一国——虽有往复,不能不说是一奇迹,当然也是我们某种幸运。 治大国如烹小鲜,注定治理这么庞大的国家,从对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其对效率的牺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除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代中国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 只是这样的制度,因为追求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注定其缺乏一种自我进化的活力,很容易随着一个王朝统治日长,官僚及分利集团不可避免的越发臃肿。弊病、风险、脆弱性不可避免的越积越多,渐渐的,越来越禁不起意外的冲击。更不可能对社会生产力和出现的新情况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继而每两百多年打破一切再造乾坤的来一次循环。 而希望在这样一种体制下,试图建构一种自上而下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说是那个时代。 这不仅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在任何时代都不是能容易解决的,不是一人或者一个集团有能力处理的。文官系统因为代“代理问题”担不起这幅重担,而苛求苛求张居正、申时行、万历,也不现实。 反观西方的历史,回到本书来来捋一捋。 书中我最喜欢的最后一章,看到其对威尼斯到荷兰,再到英国的历史变迁,叙述相当精彩。其中,关于上下两层的制度联系,说到目前人类历史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书中提到的,斯密指出的商业的管制办法优胜于农业的管制办法。这也是非常精辟的论点。 先抛开怀疑,假设这套框架真的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幅员辽阔、人口远超西欧、社会如此复杂多样的一个大陆型国家。然而框架之下,必然其细节和具体实现必然复杂和细节繁多。 这样一整套系统不可能自上而下的生成,必定是方向相反的,自下而上,从底层一层层长长成。 学者或是历史学家,他们的一套理论往往都是从已然发生的历史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相反,能借一种理想、一种理论,推及到现实、行于当下。 所以,从西方历史的演变,回看它们形成的不一样的路径又是怎样。 西方的文明,起源于城邦,国多且小,且混乱而杂。因为没我们的政治早熟,更不可能在早期形成有效统治。而这,反而表现出极大的进化多样性、迭代发展的优势。 威尼斯创造出商业文化,发明了号称资本主义最伟大的发明——复式记账法。知道威尼斯形成的历史,就知道其城市的形成演变是多么具有偶然性。公元四百多年,拜西汉帝国驱逐的匈奴所赐(还有其他的蛮族),西罗马灭亡。一群罗马遗民走投无路,在不能生长任何作物的泻湖硬生生成就一个城邦(这段历史是早前读到一篇文章,需要考证),演化了一千年,才成就以商立命的文化和政治体系。 再看看书中的介绍:“这城市在大陆所占有的农业地区经济力量有限,而市内碱水也不便制造,在教皇及神圣罗马帝国(其本身不在意大利而在德奥)争权,两不相让之间,取得独立地位。其最大的方便则是地方小,内部组织简单。13世纪之后,其全部国家有如一个大城市,也如一个大公司,所有民法即全部为商法。” 历史读的越多,越会怀疑什么偶然蕴含必然这种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宿命论的鬼话。越来越相信偶然(绝对的偶然)在人类文明中起到的的不可估计的推动作用。 我们常常分析一件事物的发生归结到多种因素的聚合,而聚齐这么多种因素,往往偶然性大于必然性。从概率论而言,要让这么多偶然条件的一起出现,必然要提供足够大的样本,提供多样化的演化条件。 而我们大一统的文化,虽然取得了那样的成功,却孕育不出如欧洲地理、人文的多样性条件。 我们的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还缺少一种灵活性和对风险的适应性,往往表现在应对危机的反应不足和历史问题越积越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李贽说的“文”和“质”的循环往复。 缺乏对风险的适应性,常常导致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些经济、哲学和文化的成果,还没来得及继续发扬光大,就被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一把推翻在地,再重新长一遍。宋如此、明也如此,而元和清真的是乏善可陈。 相反,欧洲的现代文明发展,却成功在一种自下而上的进化和多样性。威尼斯太小,不具备代表性,唯一可以对比的是英国。书中说英国:“有坚强的农业基础。这国家商业组织没有展开之前,常为各先进国家掣肘。如银行业,即为意大利人垄断,以后保险业也为荷兰人操纵。” 可见,英国开始发展就建立在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成熟的政治文化。而这样的社会,却有一种天然的灵活性,孕育了创造了现代文明的可能。当然这种体制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性”不够(书中也提到)。然而,稳定性不够又有什么关系,整个西方世界体的进步无所谓一个国家的衰落,就像经济的良性发展必然建立在无数企业倒闭和无数新办企业的出现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环境中。 最后以从一篇文章中读到哈耶克的“适应性效率”结束书评:“尽管西方社会的秩序作为一个整体,似乎不如官僚制度甚至计划经济自上而下的统制理性和井然有序。但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多样性社会网络,促使西方成为创新、自由的温床。”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十):《万历十五年》评论-89分

  明朝一共有16个皇帝,享存276年,这个成绩已经很好了,对于明朝的历史我很空白,正好可以补充补充,明朝的大规模战争较少,属于国泰民安自给自足类型,所以能够被提及的内容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除了朱元璋平定四海,就是戚继光的抗击倭寇,还有张居正和魏忠贤,算是耳熟能详的几位了。

  这万历十五年啊,指的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万历的第十五年(1587年),原本平淡了些,主要矛盾来自于皇帝的心理变化,这本书主要围绕万历年间的前前后后,以围绕记录典型人物的方式,铺开了极其详细的明朝景象。其实这本书算是非虚构类的历史书,因为每一个细节作者都推敲的很精细,但在阅读过程中,又把人物描摹的有声有色,有点故事情节穿插其中,所以也有点虚构类小说的劲头,读起来很受益。

  凡是年纪较小的皇帝,其实就是个吉祥物,万历年间真正主事的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啥事都得他来才能办利索,功绩不少,不仅能力出众,而且人际关系处理的也不错,书中对张居正的为人流露出了些许苛刻,其实就算他适当的敛敛财,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没颠覆了大明,还把江山留给了朱家,就算很够意思了,张居正死的很突然,才57岁,没有交代详细的情况,要是让他再活十年,这江山到底姓啥,还真不好说。

  它除了是本历史书,也是本政治书!都说历史是面镜子,这本书里所描写的状况,和如今还确实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例如:1.定期开会洗脑,明朝叫经筵,非常重视且频繁。2.提倡德育指导思想,让群众主观上有对事物的辨别观念,而法治衡量力度稍显单薄。3.举报信非常嚣张,书中到处都是举报信啊,不管真的假的,言论很开放,有能够让人泄愤的途径,这也很好。

  张居正的继任者叫申时行,是个老好人,缺乏点责任感,喜欢和稀泥,最终也是被一顿举报,不得不辞职。这时候皇帝的岁数稍大点了,天天就纠结于废长立幼的事儿,也摊上了个不省心的媳妇,致使朝政停滞,标准的在其位不谋其职。所以朱翊钧这后二十年,是明朝下坡路的开始。

  书中还写了清官海瑞,彻彻底底的清官,但是缺乏发展的眼光。将领戚继光,生不逢时,被文官钳制较大,战争不多,发挥余地有限。文人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较高,必须得静下心来,慢慢看,每天不能读的太多,消化不了。

  微信读书又恢复了每周十个读书币的政策,提出表扬。但是我这周“赠一得一”失效了两次,赠完了不能读,不知是不是规则又变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