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7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精选10篇

  《最后的天空之后》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W.萨义德 / [瑞士] 吉恩·莫尔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一):最后的国境之后

  不管是述史,还是新闻报道,无疑,一张照片胜过三千文字。《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收入大量自由摄影师吉恩•莫尔关于巴勒斯坦人的照片,日常生活的,难民营里的,以及普通巴勒斯坦人的肖像……真实的,不加修饰的照片,似乎能让我们这些远方的人“触碰”到那里的真实世界

  而爱德华•W•萨义德的文字,不止是对这些文字加以阐释、说明,更是引申到这些照片的背后,来讲述巴勒斯坦人的前世、今生、未来

  爱德华•W•萨义德是美籍巴勒斯坦人,出生于耶路撒冷,后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虽然萨义德是文学理论家、公共知识分子,长期至力于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政治权利和人权,但他在很小的时候离开巴勒斯坦,对于巴勒斯坦人被一步步驱逐出家园,流亡全世界经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感觉。他自己也承认,他并没有经历过创作,在远方写作,所以,他选择用一种“散文”式的方式来书写同胞们的苦难

  在《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他用大量的,包含深情的文字来描写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后的状态,有些人离开故土,到了大马士革、安曼、美国、突尼斯生活,没有能力离开的,只能举家迁入难民营,没有好的生活环境,还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可能。配上莫尔幽冷的黑白色照片,超越时间空间的苦难感极具感染力。

  虽然这是一本非常私人化的文本,萨义德主要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现状,并没有太多详实的数据调查支持。但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知识分子,萨义德还是从历史国家民族特色方面入手,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原因

  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领土争端,在宗教政治多种影响下,特别是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是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出家园的主要原因。但严谨的萨义德没有“护短”,他也明确指出,巴勒斯坦人历史上就是一直被视作本质上可以任意支配的种族,低一等的和受制于经典帝国主义的种族,作为不是一个凝聚一体的民族团体,被流放、扰乱和剥夺或许是注定的。

  当然,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只是私人化的写作,巴以之间的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人文特点。萨义德本人是公共知识分子,也知道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不能靠一本书解决,他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所谓的“爱国”,即使是临终前,他也表示“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他只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巴勒斯坦人的现状呈现出来,继而让大家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和维护。说到底,他担心的是那些人的遭遇。

  所以,在私人化的文本中,萨义德这样严谨的学者也会有“吐槽”式的语言:我们没有出过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也没有在二战时遭遇大规模的种族伤害,所以我们(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引不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许多情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通过书中的文字与影像、激情忧伤、苦难与愿景,我们还是能走进曾经那个最真实的巴勒斯坦和最深情的萨义德。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二):天空之下是你纯真的双眼

  我所能说的是,作者其实没有必要带着更多的主观判断来讲述故土的故事,或许更平和语气以及更为平缓的语气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也更能让人感受更多的触动。然而,作者并没有如此,作者迫不及待地将这片土地的苦难一倾而出,将所有的泪水以及血液展示在你我面前。然而,作为同样生存在曾经历经苦难而时至今日依然在饱受困难的国度的人来说,又是能够体会得到作者的急迫感以及深痛恶绝地批判。

  然而,太多的主观意识的书写终究是带来偏颇的判断。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这两个国度一直都是战争中心,而战争似乎没有正义可言,被驱逐的终究是那些国民,他们或者最后死在枪林弹雨之下,或者饱受饥寒之后死去。流离失所之间,作者看到的是苦难,也看到的是犹太人的残忍以及幸灾乐祸。然而,这些的造成并非是犹太民族,而是一种叫做战争的东西

  中东的问题始终是由于二战初始,哪怕千百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并没有造成今日的格局,而是那场惨绝人寰的二战,那些傲慢的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屠杀导致今日的格局。大国之间的战斗最后牺牲的是小国的国本,不管流离失所的有没有小孩,不管流离失所的国度最终是否会变成一个恐怖主义的基地。所有的这些,始作俑者并没有想过,更不会在乎。

  犹太人在二战之后得到了世界的同情,难道阿拉伯人因此就应该对此感到是自己的罪恶?当然不应该。国际的游戏似乎并不需要谁是正义的,哪怕在联合国投票也不过是一种举手之劳,是一次利益的博弈,没有更多的政治道德。犹太人复国了,巴勒斯坦却迎来了自己的战争。宗教,政治,种族,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只能够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哪怕那些无辜的阿拉伯人并没有想过要将犹太人置之死地。而犹太人何尝又想着将阿拉伯人从地球上消失呢?多次的中东战役已经将这片土地折腾得不成模样,而这里的人,我们透过那些照片,可以看到的是淳朴的人民单纯的双眼。

  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杀戮的,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残忍的,或者我们的世界真的只不过是纯真的,是淳朴的。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三):巴勒斯坦这个未成型的国家

  -----------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文/纪汐

  读这本书之前,我建议是要先简单了解巴以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后再去读的话,会很痛苦。觉得无法理解作者的很多话语。甚至无法思考这些言语的背后,到底作者想表述什么样的想法

  作为一名外贸人,每天必看国际新闻,在新闻中多次看到了巴以冲突。也一直不是很了解这两个国家为何一直冲突不断,直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直到看了这本书。

  以下是巴以的简单历史:

  1.“巴勒斯坦”这片地区,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政权,在2900多年前是犹太人的国家。  

  2.后来犹太人国家被灭了,犹太人就流浪世界各地。2000多年来,“巴勒斯坦”这片地区逐渐居住满了阿拉伯人,他们把自己叫做巴勒斯坦。  

  3.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自己应该有片土地建立国家,于是他们选中了自己的老祖先建国的地方,即“巴勒斯坦”地区。  

  4,二战后,联合国形成了决议。我认为该决议严重偏袒犹太人,大概因为犹太财团在美国影响力太大。该决议完全无视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这一事实,还把多数部分的土地划给犹太人建国。于是全世界的犹太人源源不断的涌入“巴勒斯坦”地区。  

  5.阿拉伯人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划掉一大部分给犹太人建国,于是就出现了抵抗组织,就是阿拉法特领导那个。于是后来出现了好几次的中东战争;当然,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越大越强。严格来说,巴勒斯坦国还没有正式建立。

  对,巴勒斯坦国家并未正式建立。所以才会有了作者这本充满矛盾的书来详细的讲述,作为巴勒斯坦人到底是如何在这两个国家的冲突下,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可是巴勒斯坦这个地区本身也充满了历史,以前是犹太人的,现在是巴勒斯坦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实际上呢?因为美国对于以色列的支持,看似可以和平解决的问题,因为第三者的插足,却越理越乱。如果说巴勒斯坦人是强抢过来的,那么以色列现在这样对待巴勒斯坦还情有可原,可事实呢?犹太国家是被灭了,巴勒斯坦人才去入住的。

  正如爱德华在书里所说的“我们没有法官席,我们是罪犯。我们根本不是受害人。阿拉伯的雅法顶多是一个来自遥远追忆的象征性打扰。我一直在说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提供足够的存在,去迫使生活的杂乱无章,变成我们自己命运的连贯模式。”连爱德华写出来的文字都带满了矛盾。

  “有国才有家”可是作为巴勒斯坦人,这个国到底何时才能为家带来庇护,爱德华到临终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四):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祈盼

  最近大家看新闻,一定会记得那些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涌入欧洲等国家。我家孩子问我,为何自己的家不好好待着,反而选择背井离乡,没吃没喝,还没地方住,风餐露宿的为了啥?我说,你觉得他们是为了投奔理想国吗?当然不是,但凡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也不会选择离开的,哪怕那里很穷,但是只要没有战争,不会波及他们的生存,他们是不会冒着生死去闯别国的禁地。用自己的生命去做最后一搏,自然有去博的道理,如果不这么做,他们恐怕没有活路了。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爱德华•W•萨义德与瑞士摄影家古恩•莫尔合著的《最后的天空之后》,讲述的是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从年代看相对久远了些,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的巴勒斯坦人不比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这些国家好到哪去,他们同样饱受着战争的痛。从书的名字就能感受到,最后的天空是多么的凄凉,最后的天空之后,又有多少梦想和希望。这让我想起了中国1979年初爆发的中越战争,那时我还小,但是我知道战争的残酷,因为中国刚刚才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中国人还一直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从1949年解放全中国,到1950年的抗美援朝,再到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中国人民是多么渴望能够拥有真正的和平,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发展经济,致力民生,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2008年奥运会的炫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不同凡响都在向世人宣告中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特别是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要战场。在纪念日中中国举行了大阅兵,这次阅兵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绝对提神振气的,要知道只有一个国家的强大,才不会受到外国势力的凌辱,才不会让自己的国民无家可归。无论是以往可悲的巴勒斯坦人,还是现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国民,他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也必然会让他们更加迫切希望自己国家的强大。

  其实读这本书很沉重,也让我重新审视国民对国家和平渴望。一位美国和瑞士的记者记录巴拉斯坦老百姓的命运,他们以一支笔和镜头记录了渴望和平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现状,这又让我想起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纽约时报》记者蒂尔曼•德丁和第一个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记者《芝加哥每日新闻》的阿奇博尔德•T•斯蒂尔,同样是美国人,同样都是在揭露战争的丑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对和平的渴盼比任何国家的人民都迫切。

  上世纪70年代时,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复苏阶段。而巴勒斯坦人却还顾及不上这些,他们还在为生存而担忧,难民营、屠杀、背井离乡,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从记录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生存的土壤,他们希望找到一片净土,哪怕那是一种奢望

  战争真的很可怕,当然不是读一本书你就能体会到他的残酷,作为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自然会对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有着不可泯灭的印象。中国人是渴盼和平的,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一旦和平不在,中国人也一定是最勇敢战士保家卫国使命,也是尊严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五):流亡何时终止

  不知从何时开始,看国际新闻时耳朵里听到最多的莫过于“巴以冲突”几个字,就一直在想,这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纷争不断、战乱不断?这两个相邻的国家,前世今生怎么会有这么深的仇恨?细道历史,真是一言难尽。两国之间的矛盾,应该说也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是世界上顶顶聪明的两大民族,有人说他们都是摩西的后代。这要说起“摩西出埃及”了,也引出了犹太人(希伯来人)与古阿拉伯人的矛盾起源。亦真亦假的神话故事与现实相挂钩,好像能让人多少明白一些为什么巴勒斯坦的民众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最后的天空之后》,书名给人些许伤感的意味,“最后”,那寓示着黯淡吗?最后之后,或者是灭亡或者还能看到新的希望?我们希望是后者。近百年来的巴以冲突,最受伤害的是民众。常常会在影视中看到巴勒斯坦民众流离失所、被战争致死致伤的情景,他们的周遭依然是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处在和平社会里的我们很难想象那种苦难,尤其是那里正处在求学年龄的孩童,当在这本书里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时,心中莫名一紧,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明天在哪里?

  作者,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爱德华•W.萨义德和瑞士摄影师吉恩•莫尔以文字和照片真实地记录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状况,他们用有力的呐喊去呼唤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内心的良知。真实的图文,客观的记录,最是深刻触动我们的心灵。

  书里说“巴勒斯坦人总是处于迁徙中……巴勒斯坦人的手里总是拿着装有财产的手提箱或包裹,每个家庭都撤离了国土,把土地留给他人。”看到这样的描述让人伤悲。所谓国、所谓家,是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可以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在疯狂玩耍之后,妈妈喊一声“回家吃饭”,就能找得到回家的路。可是,巴勒斯坦的民众连这样的权利都要被无情地剥夺。也许不安定的因素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是谁破坏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内心的安定?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最直接的批判,让全世界的人民一起站出来驱赶那些破坏和平的人,还给巴勒斯坦人民一片清澈晴朗的天空。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六):鸟儿的另一片天空,他们的另一块土地

  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片天空会有不能折返的尽头,人民在家园幸福生活时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片土地会成为别人的家园而被驱逐。鸟儿的天空有尽头,巴勒斯坦人民的国境也有尽头。在巴勒斯坦那块土地上,鸟儿已不能自由飞翔。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

  这是美国作家爱德华·W·萨义德笔下《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的题记,来自于巴勒斯坦诗人穆罕默德·达维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投身于为巴勒斯坦人争取人权和政治权利的运动,他已经成为了“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声音”。本书还收集了来自瑞士摄影家吉恩·莫尔的关于巴勒斯坦人生活的大量照片,从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已然被世人遗忘的巴勒斯坦。

  世人关注着阿拉伯世界,关注着那个灾难连连的时空。内部冲突,武装割据,恐怖分子袭击,难民营似乎已经就构成了吸引世人眼光的因素。当世人谈及恐怖分子时想到的首先是巴勒斯坦人,却很少有人关注在“恐怖分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或许世人遗忘的并不是巴勒斯坦,被遗忘的只是巴勒斯坦人民。

  《最后的天空之后》第一部分“国家”从宏观上讲述了巴勒斯坦的大概历史,也讲述了意识形态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与犹太复国运动之间的战争冲突,第二部分“内部”则从“我们”(巴勒斯坦人自身)讲述了在巴以战争下,巴勒斯坦人民内部经历了什么。第三部分“涌现”终于给读者带来了一点希望之光,有识之士的政治运动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令人振奋。第四部分“过去与未来”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这本书的总结。

  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巴勒斯坦散文和散文体小说在形式上的不稳定性”,巴勒斯坦文学总是想要表达负责且难懂的现实。在萨义德这本书中,也能体现出这种不稳定性,从这个时空讲述到那个时空,一种断断续续的文字记录,描述的也多是零散的回忆,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让人感叹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国度,这些碎片式的故事却有能力让人心痛地感慨“这是一个自己遗忘自己的国度”。

  巴勒斯坦人民突然被“赶离”这片生活了上千年的土地,家园不再是家园。被“赶离”后,巴勒斯坦人民四处散居,从此失去的不仅仅是家园,还有他们的身份——身份证被撕毁,身份证不再被政府承认,穿越国境异常的困难。可是巴勒斯坦人民却浑然不知,家园的土地正在被一点点地吞噬,巴勒斯坦人似乎也在慢慢从世界消失。他们依旧顽强地生活着,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依旧守着那一张张已经毫无用处的土地证。

  吉恩·莫尔的照片讲述着巴勒斯坦大学生在认真地做实验;医生尽责地给病人检查;无论迁移到哪里都带着的挂在墙上的照片;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人才市场等待着“被牵走”。。。。。。这一幅幅照片却在告诉我们在那块已经支离破碎的土地上,他们并没有遗忘自己。正是因为他们没有遗忘自己,他们才会通过大量重复的动作做着重复与以前没多大变化的事情来告诫自己是巴勒斯坦人,我的家园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美国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他们无力反抗,却小心翼翼地悄无声息地保护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瓦底下墙壁内,依旧是我的巴勒斯坦。

  这份坚持是值得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投身到巴勒斯坦政治活动中。民族意识的萌动给巴勒斯坦人带去了希望。到最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与坚持都会找回他们的身份认可,不再有苦难,不再有流离失所。

  鸟儿的天后之后,愿还有另外一片天空。国境之后,还有一片土地。

  ——日落之美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七):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生活在和平世界的孩子,是无法想象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总以为那些镜头只是出现在新闻联播中,总以为那些事件只是小说故事中的素材,一直以来对历史、对时政关心甚少,什么阿以冲突、暴力袭击、人体炸弹等等词语,只是因其出现的频率过高而有所闻罢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根本引不起关注的兴趣。

  直到看了美籍巴勒斯坦裔的爱德华.W.萨义德所著的《最后的天空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有这样一些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没有国家,背井离乡并且没有安全感。

  导致这种状况是因为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与美国以某些利益结成同盟,巴勒斯坦人遭到驱赶,不能理解的是阿拉伯其他地区也排斥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以巴勒斯坦人始终都是手拿包裹,正在迁徙抑或等待新的迁徙。说起犹太民族,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二战时期有关纳粹的疯狂屠杀,相信很多人憎恨暴力同情弱者,但是不能理解的是犹太人复国成功后对巴勒斯坦人的野蛮行为,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犹太人在饱受流离失所后,又把这些强加给巴勒斯坦人,让人鄙视!

  也曾讨厌专政、也曾讨厌特权、也为某些事情不满,也曾是愤青一枚,尽管它有很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还是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我有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所有权利!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八):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 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 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 百姓来埋 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

  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

  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 魂!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九):方知有国才有家

  前不久看一个帖子,图文结合的讲述叙利亚内战百姓的生活。如果小难民的趴在岸边的尸体在你柔软的心上扎了一刀的话,那么这整个帖子的照片几乎可以让你窒息。

  从我出生到现在,还从没有真正的见过战争。90年代是电视的爆炸器,每天早晨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大人总是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有时候午饭的时候也会看午间新闻,晚上更是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联播》。要说当年新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还真有这么一个词——巴以冲突。虽然年少时,根本不懂,巴以为什么冲突,而所谓的冲突又意味着什么。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不止空间还是时间。一战二战都定格在黑白的影像中,一些文字的记录中,到底战争是什么?好像,真的从来没有深入的关心过。

  可是,那天看那个帖子却想了很多很多。人的最低需求其实不过也是活着,既然生下来就要活下去。除了饿死,死亡的阴影更多的是战争的羽翼。让我们设想一下,地球的另一隅,孩子盖着薄薄的毯子睡在父母冰冷的坟头中间,两三岁的孩童竟然对着镜头高高的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生存是如此的艰难,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把眼光收回来看这本书,这不是一篇短短的图文帖子,字里行间的内容读起来简直让人抓狂。每隔几句话就要加上注释,因为这段历史那些地名以及相关的人事我们是完全陌生的。除了,“战争”、“流亡”、“巴以冲突”、“两伊战争”、“难民营”……这些字眼。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个世界,其实并未达到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和平。

  在我们的印象中,巴勒斯坦这个词汇意味着麻烦,意味着战争,也意味着恐怖主义。然而,真正的巴勒斯坦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对新疆的想象,在刘亮程笔下却不是那个僵死的世界。新疆有很多晒太阳的平和的老头,更多的也是忙忙碌碌的家庭主妇,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却只有小偷和东突?巴勒斯坦除了那些负面印象,真正的百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他们是否也结婚生子婚丧嫁娶过着寻常百姓的日子?我想,吉恩·莫尔用他的相机如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这些寻常人却又并不寻常。昔日的耶路撒冷市长如今也沦为低眉顺眼的难民,没有国家的保护,真正意义上的权势是不存在的。那些在街头欢闹的孩子,平和日头下做买卖的小贩,仅仅是享受着镜头记录那一瞬间的平和,你不知道,下一秒钟,是不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来一场暴动甚至是一场屠杀。或许,用我们的心境去思考他们的处境,永远无法体会生活的如履薄冰,命悬一线。

  萨义德并不能解决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他只能记录只能诉说。或者说,他是从精神层面来写巴勒斯坦人,用一种深沉的切实的爱来表述一场流离失所的精神流浪。在书里,他不止一次的“自”问——也是问“他”: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真的存在吗?我们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他是一个真的巴勒斯坦人,然而又不是难民中的一个,他的自由恰巧意味着他的不自由。或者说作者本人也囿于这书里那失散的精神情绪无法自拔。正如托尼·朱特所说:“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这是他作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最深刻的特征。”他虽然深沉的爱着这个国家爱着这个民族,然而随着巴勒斯坦人流浪的愈久,就愈加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历史消弭,现状分散,最终却不知道该去爱谁,甚至已经不知道从何处找寻来路。作为一名美国人,也作为一个名世界主义者,萨义德更能穿梭在“我”和“你”以及“他”的角色中,不停的反问、自问,所以,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悲伤,在联系到叙利亚难民的现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真切含义。

  诚然,面对这样复杂的涉及宗教、地理、历史、民族、国家等等的巴以问题,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但是至少可以消除一些刻板印象,至少给予一些感同身受的同情。强硬的默克尔打开了大门,很多人指责她,甚至这项政策让她的民调跌至谷底,我想,在她看到那张照片的一瞬间,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一种非政治的母性吧。他国接纳难民,就如同达摩克斯之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纠结的两面,但是萨义德的《最后的天空之后》却提醒了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的是接纳国的情绪、未来,以及欧洲被难免改变的种种可能,却没有人关注那些失去家园的普通人的心境。他们比那些有国家的人更脆弱更容易裂变,越是曾经的中上层、受过教育的那些难民,越容易呐喊、不安、躁动、暴戾。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并不比身为作家的作者更多能做什么,唯有感喟更珍惜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友爱。

  《最后的天空之后》读后感(十):历经苦难,却未见辉煌

  这本书拿在手上很轻薄,读起来却很有厚度,像是小小的身躯担负了自身成倍的重量一样,看着心疼,却爱莫能助。穿插其中的黑白照片,让那些一瞬的悲欢离合成为永恒,又在我心中幻化成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究竟是为什么,谁能得到什么,又将失去怎样的美好。

  我始终无法快速阅读这本书。不止一次地,联想到中国几十年前的纷飞战火,巴勒斯坦人所受的苦难,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先辈所承受的。虽然我没有亲历那漫长的战争,但祖辈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能感受到,正如《苦难辉煌》中所言:他们历经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

  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是流离失所已成为巴勒斯坦人的常态。可能都有些麻木了吧,或者激越地过于用力而成为恐怖分子,却总是无法安宁下来,和平的天空似乎与他们无缘,不能在其下安静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中融入了许多其他国家、民族的元素,小到装饰品,大到他国游客在他们的土地上比他们享有更多的权利与自由。他们被动地选择接受、选择融合,对于自身的土崩瓦解无可奈何,越来越无法凝聚在一起、无法发挥团体的力量。

  迷茫未定的前途命运

  他们在一个地方聚集,疲惫地存活着;他们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定居的家。不断的谈判,始终无果或破裂,复兴的希望越发稀薄,在暗夜中等不到黎明。即使是摸索着前进,也看不清方向,跌跌撞撞。

  “不仅我们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难以逾越,而且更糟糕的是,我们很中的大部分人都过着彼此隔离的生活。虽然有这些阻碍,我们仍然保持着热络的联系。今天,巴勒斯坦人的天赋表现在跨越距离和清除障碍,这是些不能减轻疏远、中断和被剥夺的行为,反而只能使这一切更加戏剧化和清晰可见。”

  看到这一段,莫名想到了“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而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荒唐可笑——聚在一起就发动战争,散开后就无家可归、生离死别。在地理上,归途非常的清晰,而在政治上,家园好像永远征途漫漫。他们需要跨越的不仅是地域的距离,更是人心的距离;他们需要清除的不仅是战火的障碍,更是身份认同的障碍。

  缺乏归属的民族信心

  巴勒斯坦团体内的人们良好的自我感觉,促使他们坚持着一些旧有的行为,即使在新的地方显得滑稽,也要麻木地坚持着,执拗地自信着——“就好像这种不断的重复能够阻止我们以及其他人,不彻底地遗漏或忽视我们”。然而,因为缺乏更新创造,重复这种行为似乎变得比重复的内容还要重要,从而沦为一种形式。

  书中提到犹太人对他们充满敌视与不屑。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哭诉命运的不公、对方的可恶,却从未提及自己给对方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这就像寒冬中的冻伤一样,时间越久,伤口越深,越难以愈合,况且还要不断地撒盐、再添新伤。

  当然,热爱并袒护自己的国家、民族也是无可厚非的。旁观者清,个人认为无论是作者还是书中所列举的犹太人,都难免添加了主观情感,不足够客观。

  现在的电视、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到巴勒斯坦的爆炸、恐怖袭击,对比自己的安稳生活,实在觉得他们很可怜。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真心希望历经了这么多苦难的他们,能够早日迎来辉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