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动,如此创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感动,如此创造》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动,如此创造》的读后感10篇

  《感动,如此创造》是一本由[日] 久石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一):我只想摘抄喜欢的,不违法吧?

  《感动如此创造——久石让》

  写在前面:在很多影片中,一到关键的瞬间或锁定住震撼人心画面时,往往会看到画面变慢并听到背景静音。记不清有多少部电影主人公坠落时采用了这种手法,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部日本动漫《黑执事》的第一部中:当夏尔从高处坠下,动画的一切声音被切掉,那种完全的静音带给我无比的震撼。我甚至反复倒回看这个场景无数次,就为了反复感受那一刻瞬间无声的力量。当然,无声的震撼也是因为前面有声的铺垫,当一切激荡振奋的音乐在全剧的高潮时一下消失,反而给人一种被“哽住了”的惊喜感。以上是一个门外汉看完此书唯一想说关于配乐的感想。对于一个音乐的平民、艺术的门外汉来说,我摘取的内容大多都是我个人认同的久石让的生活感悟(我原没想到作为音乐大师除了音乐的灵感,他也有很多生活的领悟),至于音乐创作中的精彩火花(如对《欢迎来到东莫村》的音乐创作以及《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什么只有一首主题曲贯穿全剧等),还是推荐大家从原书中领略。

  闲话不多,摘抄如下:

  一、心灵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

  早上9点45分,在手机闹铃声中醒来。

  喝杯咖啡,10点到附近山上散步1小时左右。

  11点半左右,享用早午餐。

  冲个澡后,12点多进录音室。

  专心作曲到晚上六点。

  6点用餐。无论肚子饿不饿,强迫自己一定要吃晚餐

  7点半再回到录音室内作曲,直到凌晨12点或1点左右。

  接着,喝酒缓和紧绷的神经,做做伸展运动放松身体

  躺在床上看书,准备就寝。大约凌晨3点半至4点左右入睡。

  …….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

  二、作曲并非为了讨人欢心

  虽然我希望创作出能让人感到喜悦以人为本的音乐,但我在作曲时,从不曾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点是比较难以解释清楚地方

  常常有人向我表示“听到那么优美旋律而落泪”、“音乐太让人感动了”,我会因此感到非常光荣,但那只不过是我创作音乐附带的结果罢了。

  在我作曲时,从未想过做出来的音乐要触动人心,或要写出一首令人为之落泪的优美旋律等等。听众想要如何诠释应该是他们的自由

  三、束缚住自我的“羞耻感”

  我很喜欢写实的电视影集等节目,也经常利用DVD看电视剧。这一阵子,我都沉迷与影集《反恐24小时》。我到中国时,发现在日本还未上演的新一季影集,已经有盗版DVD在销售了,我迫不及待想立刻买回来看,但一想到自己身为一名创作者,怎么能够容许盗版,不得已只好放弃

  韩剧《冬季恋歌》风靡日本大街小巷时,我正好在忙,没能够收看,因此买了DVD回来全数看完。就某种意义而言,这部电视剧震撼了我。

  无论是剧情的开展,还是配乐的方式,都是非常洒狗血的通俗剧手法,因此在看着、听着的同时,会让我觉得:“哇!这么丢脸的事情还真敢做啊!”但是,再仔细思考之后,当自己认为“这种庸俗可耻的事我做不来”,这种想法本身不就是自以为高高在上,用一种请示的目光鄙视他人吗?“这种事情我做不来”,正是这种想法对自己造成无谓的束缚。

  无论是电视剧的情节,还是音乐的旋律,越是通俗,越具有震撼力。创作者过于自命清高,创作的作品缺乏人性,很容易变得乏味。即使再怎么肤浅庸俗,如果世人要的是这类作品,最好是不惧一切地做到完成为止。这部韩剧让我思考这些事情,成为我反省的题材之一。

  宴会上的助兴节目也一样, 如果感到害羞不好意思而扭扭捏捏,放不开来表演,看的人也会感到扫兴、无趣。如果豁出去彻底装疯卖傻,反而不会不好意思

  四、第一印象绝对正确——我的“三明治理论

  假如遇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好像很轻浮、爱耍嘴皮子感觉似乎不能信赖……”但是,认识一段时间后,自己的观感产生改变,于是修正了第一印象,对他重新作出评价:“不对,他好像不是那种人。没想到他的想法务实,而且做起事来有板有眼,或许个性也不是那么随便吧!”大部分人以为如此就能看清这个人的真面目。

  但是,认识的时间再久一点,只要看看这个人被逼到绝境时的表现肯定马上会让人再回想起第一印象。大部分情况是,最后往往还是认为:“什么嘛!到了紧要关头,果然还是靠不住。”

  我将此论点称为“三明治理论”。所谓三明治,得要将面包和馅料一起吃掉方能品尝出整体美味。观察他人的时候,也可以想象是在吃三明治。刚开始只吃面包的部分,觉得不怎么好吃;接着再吃中间的馅料时,即使觉得比较美味,仍未掌握三明治的本质。夹在中间的奶酪、鸡肉、火腿或蔬菜原本都是可以单独食用,但是如果没有两侧的面包夹住,就不能算是三明治。仅由面包或馅料来评判三明治的味道,不能算是概观三明治整体后所得出的见解

  因此,单吃面包,或单吃馅料,即只看到一部分,就主观做出各种判断根本谈不上是冷静地观察这个人。

  五、音乐是记忆的开关

  一听到音乐,人会感到震撼,或流泪;或用手打节拍、律动身体,甚至想要舞动。这就是音乐拥有原始力量。音乐的力量能够直接传达到人的身体与内心。 …….

  影像或照片之类的东西也容易与记忆联接,但在记忆的抽屉中,似乎音乐更能够快速地存取。例如,听到《月河》(Moon River)这首曲子时,脑中就会联想到,在电影《蒂凡尼的早晨》中,奥黛丽.赫本在楼梯上弹着吉他的姿态,或站在蒂凡尼店门口的身影。“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先判断出这段旋律,接着才会浮现影像;很少有人先想到影像,才会浮现出音乐。

  六、只想成为“only one”的陷阱

  在社会体制中,如果想要往更高更好的地方发展,最终的目标就是第一。只要成为“only one”就好,这样的想法毫无上进心可言。更深入地看,这样的想法代表自己已经被社会排挤、淘汰出局了。

  :一次完工,如有错字漏字请见谅。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二):《感动,如此创造》:很久很久的久石让

  每个人都可以用几件小事,少许物品,或者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音乐为依凭,寻觅自己流逝水中的青春岁月。那曾经稚嫩时光借着一个个音符,一句句诗,一桢桢影像重又浮上心头。也许久石让的音乐就是很多人珍藏记忆的笔记本,就是那怎么装也装不满神奇匣子,每次打开都会有惊喜和温馨。如果将回忆放在久石让音乐的匣子里,如同放在一个清澈见底的水塘中,永远不会浑浊,不会丢失任何微小的触动——那便是这本久石让的自传《感动,如此创造》了。

  久石让算得上是一个高产的作曲家,从宫崎骏到北野武,从电影原声到广告插曲,都可寻得他的踪影。由于他的作品太多,在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法想起具体名字,但他的风格确实再好辨认不过。只要是那种让我听见便会心动的音乐气质,便是属于他的。很多乐章听久了,便会不舍得反复听,非要强迫自己隔上一段时间才能拿出来重新回顾;嘈杂的地方也绝不听,以示珍贵和郑重。所以就算旋律依然是很久很旧的,内心的感动却从来不曾消失,反而是愈加磅礴起来。

  久石让的才华体现在,他不但深明如何为每部电影打造一首美丽的主旋律,又能分别为两位日本导演的影片注入不同风格音色。大部分乐迷对久石让的认识都来自宫崎骏动画,其音乐里丰富多彩的音色,在管弦乐里又每每注入日本乐器(如鼓乐与管乐)以营造东方色彩,或以电子合成器的特殊音效与音色,突出了影像以外的一层丰富多变的质感;此外,人声采用更是久石让的拿手好戏,无论是合唱或童声(甚至少女)独唱,一样动人讨好。久石让的音乐在宫崎骏的电影里总蕴含一颗赤子之心,甚至带有魔幻色彩。

  作为一名单纯欣赏久石让音乐的人来说,这样一本书可读可不读。读者不需要知道专业的写实的拍摄手法,电影配乐的创作流程或者整体规划架构,但读者在书中似乎能找到失落的童趣,在某个跟音乐跟文字有关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幕,悲伤、喜悦、感动或者怀念……流动的音符触及的是人类最细微的情感,有灵魂的文字也一样。

  书中还介绍了久石让的音乐风格,偏向于多种配乐手法与主旋律的结合,充分结合了管弦乐所具备的抒情性强、极具动感的特点,将管弦乐的张力展现到了极至。久石让电影中的民族化的音乐元素,比如《天空之城》,他加入了爱尔兰民谣;《风之谷》里,则在钢琴中加入了竖琴的点缀,《幽灵公主》又回归本民族的音乐特色

  如果用“菊与刀”来形容日本民族的精神,那么北野武和久石让就是这种精神的完美体现。北野武代表了“刀”,他的电影每每在人们不经意间迸发血腥,而物的毁灭和人的死亡都毫无掩饰与美化,如同亲临现场的人的瞳孔般记录暴力瞬息吞噬美好的画面。那种冷静的残忍,正是日本民族心中被压抑的毁灭倾向,这种倾向长期伴随着这个民族,阴魂不散。而久石让则代表了“菊”,那种对和平和美好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翼与希望,对青春的执着,爱的迷恋,统统通过久石让的音乐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有幸曾跟这位音乐大师近距离见面,年届56岁的久石让个子小小,加上瘦削硬朗身材,经常面带笑容,有着一种修道者的清心雅气。他曾笑说希望跟香港每一位导演合作,还说创作人不应常抱有成年人理所当然”的心态与想法,反过来要多好奇、多感动,作品自然会流露出童稚的气质与感觉。很简单回答,在久石让口中,彷佛是经过多年历练的智慧

  有种声音和气味一样,都可以带领你倒回旧时光里去。很久很久的久石让曾带给多少青葱少年彻底难过的释放出口,又让多少人的整个世界瞬间又可爱活泼。《感动,如此创造》像又一曲久石让的作品,那种让你想不起名字,但一听见便会心动的作品带来的感动,其实是这样被创造的,欢乐无穷,又悲痛欲绝,一如感情,一如生活。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三):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这是一个下午,室内流淌着久石让的音乐,当然,必须是久石让,在读《感动,如此创造》的时候。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室内,大块的光斑,我拿着书,在室内,有时边走边看,有时坐下来,无界,不应该有界,一如音乐、电影、作家、编导这些事情和身份,为什么不可以?

  这段时间我阅读的书中,有不少都是关于理性感性学习与创造,这几天的书里集中在电影和音乐方面,这是我的知识盲区,所以我要了解,但它们其实也不是完全陌生,只不过是我了解得不够、不专业,而我会结合我已经了解的东西,来理解这些新事物,比如专业主义,比如自律,其实,久石让所说的,有些以前已经知道,只是没有想到,一个艺术家,有这样谨严的思路习惯

  “心灵的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创作者的专业态度,扩展自我的关键,另一个自我,锻炼感受能力……这些不只是对于音乐创作有用,它的适用面可以宽广到整个生活,所有人的生活,至理总是相通,开卷往往有益——这个一月份,我读的书,大部分列入“推荐”级别,这也是我在这个下午,读书的时候,总是含笑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如此忙碌和疲累,但它们已经是我最好的慰藉。

  我不断进入陌生的世界,不断发现新的事物,杯子还是花瓶,并不紧要,我希望不断打破界,最终进入无界,不需要用标签来去界定人生和自我,完全自由,痴迷其中。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四):感动,如此创造——久石让

  最先是通过电影《菊次郎的夏天》里经典配乐《Summer》和《The Rain》知道久石让这个名字的,接着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进一步了解了他和北野武、宫崎骏的友好长久合作关系。因而在图书馆音乐类下翻到这本书,发现作者是久石让时,心想肯定十分高深,自己什么音乐基础都木有,于是放弃了读下去,过了两年,大学生活已不到一年,这时候再看到这本书时,本着提升bi格的想法,硬着头皮读下来才发现文章里几乎木有什么专业词汇,从中却读到了一个世界级作曲家的创作心路历程,很多的习惯经验其实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借鉴,比如严于利己、规律的生活作息与工作习惯,持之以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断追求创新等。正如书中最后一句话所说“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胜过今日的我,以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己。”

  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睿智的思考,偶尔也萌萌哒,看到自己正在追的美剧在中国有盗版资源时,想到自己是一名创作者,怎么能容许盗版,最终放弃购买;居然还看了整部韩剧《冬季恋歌》。紧跟潮流,找到提升自我的突破口,这样活到老学到老,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不成为大师也难。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五):成功的人都是执着于所爱并刻苦的人

  当我们以为创作者都是作息混乱,随意而为时,其实他们有着规律的作息,以发掘自己最高效的工作时间。久石让说心灵的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投入时间和精力,让自己更容易感受到灵感降临的瞬间。”

  当我们以为创作者都是天马行空,凭借天份突围而出时,其实他们海纳百川,不断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包容力,以召唤并捕捉灵感。久石让说创造力源自于感性,其基础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而后锻炼自己的敏感度。

  成功的人都是刻苦的人。

  久石让说除了绘画以外的艺术,电影、音乐等等都是深具逻辑性的创造。但是他却很相信直觉,他说:凡事皆如此。如果以犹豫不决的心态作选择,一旦遇到严苛考验时,就容易令人感到挫败,后悔当初不该选择这条道路。不是走在一条由衷认同的道路上,也就无法对自己所要背负的辛苦或成败有所觉悟。他甚至引用歌德的话——感觉不会骗人,骗人乃是判断。

  我们择业,择偶,如果能回归本真,听从内心的召唤,而不是被外界的诸多观念束缚的话,我们应该会离幸福近一点的。即凭直觉找到所爱,投入时间和精力,凭借刻苦获得收获之前,不计较得失。说实话,我相信爱情也如此。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编辑以宽间距来突出每篇文章的重点。在大家普遍认为时间宝贵似黄金的年代,这样可以让大家迅速的抓住重点。其实这不是说时间富余者,可以尽心一探细节。仓促的话,只捡拾重点即可。如果这是编辑的出发点的话,那么也是写作者写作动力的终点。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编排。不知道这种创意是一种创新还是一种破坏。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六):久石让的森林

  儒家音乐理论《乐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意思是说,音由人心变动而起。人心变动,是因有感于外物。人、物交感并表现在声中,声与声相应和又产生变化。

  所以音、声的骨架是心意,因为心意不同,才有了变化种种。又因为某一段变化的音声与自己内心感情妥帖合契,才有了那一瞬间更深浓厚重的欢喜、悲忧。

  有一段时间,没有久石让的《天空之城》钢琴曲无法写字。无论清晨或是晚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坐在电脑前,第一件事情是打开音乐软件,让《天空之城》旋律在耳侧断续回响。跳动的音符在空无一人的房间撞击出海洋、森林、天空、云朵。喧嚣世界被剥离在外,此地此时,只有安详静谧。

  演奏前人创作的乐谱,与自己创作乐谱,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乐谱只是形式,最重要的在于当下正在使用乐谱的人,他所表达的是技巧还是自己真正的心声。日本有一部描写学琴少年的动画电影,《钢琴之森》。修平习琴多年,将学钢琴视为理所应当之事,不停刻苦锻炼自己钢琴技巧,以使自己能够跻身于一流钢琴师的行列。他在乡间结识的朋友海,却从未受过乐理训练,只是凭借兴趣弹奏钢琴,将钢琴视为朋友。钢琴给海带来的价值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乐趣,而非世间赞誉。电影结尾,修平承认自己输给海。这也就意味着,修平曾经构建的音乐意义已塌陷。他开始懂得,音乐是自觉,是撕掉鲜亮覆膜后露出的最质朴而原始的感动。

  音乐独立存在,不依赖并附属于其它,同时又与其它相辅相成,在互相融合中升华彼此的深度与广度。久石让的音乐森林,就在感动自身且感极他人之中扑面而来。

  说久石让,始终无法绕开宫崎骏。1984年,宫崎骏将电影《风之谷》的配乐工作交付久石让。这一部电影,奠定了两个人的基础。宫崎骏因此作的成功,创建了吉卜力工作室。久石让因此作的成功,与电影配乐结下不解之缘。直到现在,虽然久石让已有诸多称号,譬如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但他的工作内容始终未曾脱离电影配乐。好的影片,不在于投资的多寡、演员阵容的优劣、取景地的丰美贫瘠。好的影片,必然具备感染力与表现力。能使人在画面一帧一帧的移动中忘记自我的存在;又在放映结束后的回味中,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经历经验、过往与期待。好的影片,也必然得益于电影配乐,能够在激荡的乐声中,释放自己的灵魂。事实上,久石让电影配乐的创作经验,换成另外一种创作也适应。电影配乐,考验的是配乐者的学识、人生经验、灵感。学识与经验,在配乐之时往往不由自主的占据了95%左右的决定权,而剩下5%则交予灵感。正是有感悟的存在,才能使作品冲出巢臼,不落于学识与经验的限制。文学、书法、建筑、雕塑,莫不如此。

  音乐不可思议。一个本来狂燥不安的人,听到雅乐之时内心也许会突然和平。一个本来淑静万千的人,听到吉普赛音乐之时手足也许会跟着节奏跳起舞蹈。向情人表白爱意时,似乎婉转低回的音乐比直言说爱更能感动人心。这是因为,人可以心口不一。而干净清透的音律,只有在心、眼、四肢齐一之时才能和谐。

  《感动,如此创造》一书,久石让回顾了如何奠定自己音乐风格的过程,讲述了艺术创作时如何训练直觉能力,评价了电影与配乐之间的关系,反省了自己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性格的不足,瞻望了自己将来艺术生涯的落足之处。它的表达形式虽然更多倾向于自我总结,但又绝不仅限于肤浅的总结。这是一部当代音乐大师对自己心声进行剖解并传达自己音乐理念的书籍,也是能够拓宽读者听音观影时心灵的书籍。合上书,从久石让的音乐森林中走出,第一个遇见的,将是曾困惑你千百遍的是实现自我还是实现别人眼中的自我的问题。这次,你会有答案。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七):商业时代的艺术家——《感动,如此创造》读书笔记

  很久没写读书笔记了,这次推荐的是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感动,如此创造》。

  由于不太看动画片,所以对久石让印象最深的两个作品并非宫崎骏作品,一个是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一个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尤其是后者,听一遍后脑子里就一直回旋着激昂大气的旋律。

  艺术与商业的纠结,大概是这个时代艺术家普便面临的困惑。久石让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便轻易地解决了这个困惑。

  他说:“创作态度有两种。一种态度是以个人的想法为骨架,进而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创作者依循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追求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以此态度创作出的作品可能让人无法理解,也可能会花上无止境的漫长时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对此,久石让又补充说明:“艺术家只要自己说了算就行。即使得不到别人认同,能够说服自己就够了。”

  “另一种创作态度则是将个人定位为社会的一分子进而从事创作。创作者意识到社会的需求与供给,看准现今社会希望创作者提供的方向,将自己置身在此方向中,自然就会以商业角度为考虑。社会上大多数的专业人士都可归为此类。”

  “无论是哪一个方向,创作者期望创作好作品的心情并没有不同。差别在于每个人在生命中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认知不同。”

  【老吴:在久石让眼中,两种态度至少是平行的,并无孰高孰低之分,且从创作难度上来说,后者更甚,尊重社会需求既不低级也不可鄙。艺术家只需按照价值观来创作,不必俯视专业人士。艺术家不要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期待大众的称许,或者说不被大众认可时不要抱怨,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为他们创作和负责。而“专业人士”显然也不必自卑,一来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而价值观没有高下;二来也未必不会有好作品。说到底一句话,谁也别看不起谁。】

  对于“出色的专业人士”,久石让如此定义“指的就是能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人。”“无论餐厅、寿司店还是拉面店,能够随时提供质量稳定的美味,才算得上是一流的店。”

  对于那种认为感性就是情绪,甚至有些爵士乐手需要毒品刺激情绪来获得灵感的做法,久石让说:“情绪并非感性的主轴,这点千万不能搞错。”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

  “在我作曲时,从未想过做出来的音乐要触动人心,或要写出一首令人为之落泪的优美旋律等等。听众想如何诠释应该是他们的自由。”“创作电影配乐时,我也从未想过要迎合导演。我只从整部作品的角度思考这个画面或这部电影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创作好的作品以及完成作品后的评价,看起来虽然是一体两面,但是基本意义上却有所不同。我认为创作不能完全与大众的需求脱离关系,但也不能因此而迎合大众的需求。”

  针对艺术特质:“无论音乐、文学还是电影等,只要是在时间流逝下产生的作品,就都具备逻辑性的结构(老吴注:线性的艺术品)”;“相较之下,绘画作品呈现出的内容,在看到的一刹那就能理解……所以在理解时所直接诉诸的‘点’就是感觉,而非逻辑性的结构”【老吴注:雕塑与绘画差不多,平面广告与UI等也一样,所以平面广告与影视广告本质上是完全不同。这个值得所有相关专业人士领悟,逻辑性与感性哪个对自己更重要,就新闻来说,显然逻辑性更重要。】

  “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逻辑的思考,以及骤然闪现的灵感”“符合逻辑的思考,要依据脑中所累积的知识、经验等等。曾经学过什么、体验过什么,才能逐渐构成创作的血肉,这些都存在与逻辑思考的本质之中。”“95%左右的感性”就是“符合逻辑的思考”;“关键因素在于剩下的5%,这部分就是创作者的感觉,即骤然闪现的灵感。”【老吴:5%虽然关键,但也要有95%的基础,而这95%就是“专业性”,从95分到100分,是一种从“好”到“精彩”的飞升,但显然不能只有后面的5分。这样的比重分配显示了久石让先生对艺术工作极透彻的理解。】

  久石让先生还披露了一些工作上的方法和技巧,对从事创作的人来说,也有借鉴意义,此处不再引述。

  针对创造力的养成。久石让说:“创造力源自于感性,而构成感性的基础则是脑中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不断增加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有助于扩展个人的包容力。”对于阅读,他说:“量胜于质,即指吸收大量知识进入脑中。虽然有时会感觉所读的书很乏味,一点也不有趣,不过这也是种累积。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再通过自己不断过滤,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出筛选的能力。”“尽量多接触一些事物,扩展自己的包容力,乃是磨练感性的最高真理。”

  《冬季恋歌》在日本大火,不过就久石让的专业角度来看:“无论是剧情的开展,还是配乐的方式,都是非常洒狗血的通俗剧手法”,他会下意识地觉得“这种庸俗可耻的事我做不来。”但继而又反思“正是‘这种事情我做不来’的想法对自己造成无谓的束缚。”“创作者过于自命清高,创作的作品缺乏人性,很容易变得乏味。”

  对于“失败”,他说:“只要是人,就会有失败的时候,而失败的原因必定出在自己身上。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无法做好时,或许是因为心里的骄傲感在作祟,或许是漏掉了某个重要的部分。只要重新检视自己,就能找出无法做好的原因。”

  “大量累积经验是很重要的事,但经验有时也会让人变得胆怯。依赖过去的经验,回想当初遇到的情形,往往令人无法如实看清眼前的现实。”

  【老吴:看清楚不等于看明白。过分专注与细节,或者一味地追求某个知识的深度,尽管可以看得“更清楚”,但未必能够看明白。看明白需要一种广阔的视角,一种普遍联系的思维模式,将“不相关”的东西建立“相关性”的能力,而这些往往被过分专注细节和深度的人所忽略。“看清楚”当然很重要,“看明白”却更重要。】

  “我认为从事创作的人必须具备三项条件:对自己作品的坚持;不执著于个人的整体均衡感;强悍的精神。”

  对于职业性。他说“每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职业人格,基本上是截然不同的。”“所谓的职业,是在不断持续的过程中,累积实际的业绩,将点逐渐连结为线的一种工作。在某人的执行下,这项工作才得以完成,这种结果就会逐渐建构起一个世界观。”关于职场上的人与人的关系,他说:“就结果论,我认为即使认识再久,也不能够太过追求亲近的人际关系。一旦变得亲近,就再也无法让自己的精神全力以赴到达极限。我也是人,太过亲近只会造成依赖,或许在某些地方还会靠关系串通也说不定。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老吴:很多人不了解距离的重要性,甚至会误解越亲近越好,这不只是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最重要的是尊重,对待哪怕是“物理上”最亲近的人,也要懂得尊重,不要以为亲近就可以不尊重了。】

  对于交响乐,书的133页也揭示了其创作规律——制式化的创作,有“祛魅”的效果,不必对古典音乐膜拜了。对于流行音乐的滥觞和古典音乐的没落,他也对于节奏出现的作用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另流行音乐不必自惭形秽(P138)。

  对于经营,久石让先生也有非常深刻的见地:“在创业者之中,采取独断独行经营模式的人,做出决定的直觉往往都很敏锐。他们利用这种做法让公司一路向上成长。但是,这些经营者的最大缺点在于只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不是如同马屁精般的董事,就是接到指示才会做的下属。”“从某个时期开始,直觉就会变得迟钝。”“这种情况起源于不听所有人的意见,却能靠着直觉而获得成功,也就是在创业之初就已种下败因。依赖直觉就得随时面临这种危险。”【老吴:随便在身边看看,这样的人其实不少。】

  在第五章《日本人与创造力》中,久石让先生对日本创造力缺乏进行了检讨。同时对中国在继承传统过程中寻求变化、“与时俱进”的做法加以赞赏,这却是我们自己经常批评的对传统的“不坚守”,他人的视角,很有意思。

  “日本人之所以重视武士道之类的规范,也是因为如果不详细制定这些规范,日本人就会无所适从。”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八):<<感动,如此创造>>--每个人的作品

  重读久石让写的<<感动,如此创造>>. 是久石让对自己创作的一些总结和感想.想起其中一小段

  久石让写到:"当他看到非常狗血的通俗剧和配乐,心里会念叨,这么丢脸的事情怎么也做得出来.其实同时是认为,这种庸俗的可耻的事我做不来的这种想法是对自己造成无谓的束缚.创作者自命清高,但作品缺乏人性,容易变得乏味."

  其实束缚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心魔所控制的.自由散漫心态固然无法调制精巧的作品,但是古板的方法也实在匠气十足.一件作品的好坏就在规则和突破之间.就如中医的穴位,点到了就精彩,点不到只能酸痛乏味,作为创作者的使命也就如走钢丝,功力越深,走得越稳,同时心理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记得海费茨教导学生拉琴时讲过,拉得再危险一点,不要太安稳,这样音乐的律动才能体现.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能理解那样的道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遥远.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得在创造,有朋友抱怨说他每天上班的生活似乎千篇一律,也经常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狗血的事情.其实生活有的时候就像久石让看到那狗血的作品让他困惑的一样,生活琐事也就变成了束缚.但如果站在创造者的角度,你就是自己生活的创作者,每一天都是你的作品,让阳光就洒进你的的心灵,你的生活不会乏味,作品变得精巧动人,生动有趣,充满人性,勇于实现自己的想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实,饱满.

  听一首久石让的音乐,想想明天的计划.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九):那些给我启示的文段摘抄

  《感动,如此创造》 久石让

  ▶如果有人问我:“作曲家摆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事情?”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总之,就是不断地创作。”

  ▶工作是一条连贯的“线”,并非只是单独的“点”。集中精神思考、创作作品的这个工作,是否能够接连不断、持之以恒地去完成?如果办得到的话,就能自称为作曲家、小说家或电影导演,并且以此为生。

  ▶所谓出色的专业人士,指的就是能持续不断地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人。

  所谓的一流,即拥有的每一次都能够发挥高水平的能力。

  无论是餐厅、寿司店还是拉面店,能够随时提供质量稳定的美味,才算得上是一流的店。

  ▶我深切地了解,若要确实且持续不断地创作大量的曲子,就不能任由自己受情绪影响。

  制作电影配乐时,每部电影需要创作20至30首左右的曲子,而工作时间是一个月左右。因此,必须事先分配好每天的进度,不能以悠闲的借口放纵自己,比如今天没有心情,所以写不出来之类的理由。即使没有心情、身体状况不好,如果不按照进度进行,就无法准时完成。因此,就算身体有些不舒服、心情欠佳,也要设法不打乱自己的步调。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

  借助固定的步调,制造出容易保持专注的工作环境,并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如此一来,就几乎不全受到情绪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我认为创作不能完全与大众的需求脱离关系,但也不能因此而迎合大众的需求。

  创作虽然是个性的表现,其中却包含各式各样的要素。有感觉、也有理论,有庸俗,也有高雅;有自己相当喜欢的部分,也有非常讨厌的部分,有充满自信坚持个人风格的部分,也有想要努力克服的弱点。

  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将自己推往极限为止。极限的前方,会有某些充满魅力的崭新事物正等着自己,这就是我的想法。如果只是借助自己在脑中思考而得的东西来一决胜负,最终也不过是庸俗普通的作品吧。

  ▶凡事皆如此,如果以犹豫不决的心态作选择,一旦遇到严苛考验时,就容易令人感到挫败,后悔当初不该选择这条道路。不是走在一条由衷认同的道路上,也就无法对自己所要背负的辛苦或失败有所觉悟。

  ▶量胜于质,即指吸收大量知识进入脑中。虽然有时会感觉所读的书很乏味、一点也不有趣,不过这也是种积累。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再通过自己不断过滤,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就能逐渐培养出筛选的能力。

  ▶尽量多接触一些事物,扩展自己的包容力,乃是磨练感性的最高真理。

  ▶发现创作瓶颈或自己的错误时,是否能在当下果断地罢手?让我们能毫不留恋。做出了断的,就是不受到束缚的自由创意。让我们产生果断的决心、毅然改变想法的,也是出自直觉的力量。

  ▶整个过程中,我尽力保持“另一个自我”,让自己能够客观地监督自己。“另一自我”就如同第三者一般思考。在我的构想之中,“另一个自己”不会受到个别场合的状况影响而对事物作出主观判断,反而能够凭着第三者冷静的视线,从客观的角度提供建议。若能有“另一个自我”指引、管理自己,会是一个很棒的状态。

  ▶尽管有重要的事物在正确的时机碰巧送上门来,并且触动自己的心弦,如果不懂得珍惜、活用,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东西,也是随便看过就算了。这就是毫无感受能力的人。

  ▶即使拥有无尽的时间,也不见得就能做出好的作品。对于从事创作的人而言,有时间限制反而是值得高兴的事。随着经验的累积,不管事情好坏,人会变得考虑很多,做出决定的速度就会变慢。何时需要果断干脆地放手?利用期限这种形式来设定放弃的时机,可以说是一种方便的做法。

  ▶我认为,最好能够不吃苦。

  …

  没有所谓轻松的人生,每个人总有些不为人知的苦处,因此不需要再去自寻辛苦。以吃苦为自豪的人,欠缺了冷静审视自己的第三者思考,也没有客观观察的能力,他甚至无法感受知性。

  一般的辛苦无法增广人生的宽度。想要拓展人生宽度,需要锻炼自己的知性,并且经历真正困苦的检验。

  ▶人生在世,要经历严苛的考验,并加以克服才会有所成长。换句话说,谁有通过更高层次的试炼,成长的速度才会加快。

  ▶无论是自己、工作,还是感性,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保持这种想法,就能拥有非常开阔的视野。

  ▶从原本空无一物到创作出音乐,那一瞬间的幸福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

  ▶我从不认为人必须要凌驾于众人之上,也不觉得胜负的结果或排名有意义。反倒认为这些东西都与人类的本质毫无关联。但是,就结果而言,有实力成为佼佼者的人都具备无与伦比的强韧精神,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拥有战胜他人的实力者,对于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难题或各种诱惑,应该也能一一加以克服。

  《感动,如此创造》读后感(十):创造的基础——感性

  久石让不是一位低产的作曲家,就像他自己所说是一个以商业效益为基础的音乐人,像一些动漫电影的配乐如《哈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等并没有给我带来所谓的极大震撼,而《入殓师》中的配乐让我精神上产生了共鸣。《感动,如此创造》让我更加确认了这种精神上的共鸣石真实的,那就是久石让的创造作品的基础就是感性的精神。

  久石让在《感动,如此创造》中提及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创造的原动力问题,他从作曲家的角度认为作曲的动机无非两个其一是商业的利益驱动;其二是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等的追求,并且自认为是第一种的动机。不过从这本书的整体精神来看,我倒认为他在这两种动机上都沾了一些,而后者则更为贴切一些。他认为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影响是正常的,但是被情绪所左右则使失败成为了必然,这样的看法是一种将感性精神两分法的认识。在我看来,他对于情绪的负面影响是有保留的,他在书中谈到“我认为创作的核心还在于直觉。如果往这个方向发展,似乎可以做出什么有趣的作品,这就是直觉引导而出的想法。”,直觉对于创造作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然而直觉是什么呢?直觉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应该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灵感。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文学家、科学家对于创造新事物的动力不仅仅是理性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瞬间迸发出的灵感。久石让对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认可的,他说“谱写乐曲的过程中,似乎越来越肯定涌现的灵感应该可行,由此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这才是好现象。”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商业的驱动,使得时间和环境是硬性的、难以改变的,终于使得创作变成了机械化的模式,似乎创造出的不是一个新的作品,而是一种产品。与此同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外部条件的不允许,导致创作者本身陷入创造的瓶颈,甚至缺乏了应有的自信。久石让认为当没有自信的时候,应该更加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夸大化,这其中有一些“精神胜利法”的影子,但这无疑对创造作品的效果带来巨大的裨益。

  当然说这些并非是强调久石让是纯粹感性的人,他能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作曲者,不光因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丰富感情及以此为基础的灵感,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具备了成为优秀作曲家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在对电影作曲的分析上,久石让并不拘泥于日本的作品,更多的是将眼光放置于亚洲甚至世界,他对自己的身份的定位首先是亚洲人,其次才是日本人。这样的宏观高度使得他能够站在一个超脱民族主义立场的,更加独立的地位来看待很多问题,并最终影响到自己作品的效果。例如对于韩国电影的借鉴,并从中认识到羞耻感带来的灵感空白,在这一方面透露出的反思感很强,这一点上很值得人们学习,能够在鄙夷别人的时候突然认识到鄙夷对象的正确,这对于感情冲动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在反省、反思上他的认识在我看来是非常深刻的,他更多的意识到了日本民族的缺陷,那就是真正的推陈出新很少、很缺乏,相比之下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则更强,他甚至认为为了创新可以标新立异、别出心裁,体现这种能力的标准就是“敢不敢将杯子说成花瓶”。久石让认为毫无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的,真正好的作品应该富有丰富的人类情感。对于日本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他很忧虑,他认为那些所谓受到动漫游戏影响犯罪的孩子,主要原因在于其缺少了对喜怒哀乐等人生情绪的感知,他说“现在这一代孩子的父母(包含老师在内),在经济高度增长的过程中,生活核心太过偏向于物质崇拜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当然他并非犯罪学的专家,所谈及的观点也并非全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看法是对于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关注、思考的结果。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日本社会的病态反映,更是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反映,当前中国的同病可能更重,更应该关注“物质崇拜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的影响扩散问题,社会价值的异化发展不能随着物质化起舞,更不能随着一些社会病态形式和意识发展,所谓的“二代”问题的出现就说明了起点公平上出了问题,但此种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变,因此这种特权意识仍在扩散,对于社会良性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此时此刻,中国的社会精英阶层竟然还会有人大谈所谓“人文学科反科学,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论调。这种看法实在很无知,他们根本不晓得目前中国的问题在哪,根源是什么。对于社会长期以来的不关心,使得这些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更强了,更加的重文轻理、更加的把物质放在自己追求的核心地位。人文学科的作用现在不是过饱和的状态,相反则是非常不够的,日本作曲家久石让尚且意识到问题的所在,难道中国社会的精英们感受不到人性化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匮乏吗?

  久石让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我尊敬的日本人,在读《感动,如此创造》之前,我认为它单单会是一本谈论自己音乐创作历程中的一些感想,读完后我更加的尊重他,因为感性的他不仅对于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即认识到想要创造感动就必须充满感情,更对社会和人性有着那么多的关怀和深刻的思考。更令作为中国人的我尊重的是他对于日本战争中的责任没有回避,他谈到“即使不知道日本在战争中对亚洲其他国家所做的事,•••,但只要内心能够感受到战争的可悲与错误,就会对这方面的问题产生清醒的意识。”他已经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作曲家的限制,成为了一个充满着活力和生命力的哲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