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是好孩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你是好孩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6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是好孩子》经典观后感10篇

  《你是好孩子》是一部由吴美保执导,高良健吾 / 尾野真千子 / 池胁千鹤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一):暴力自卑

  暴力与自卑

  文/石板栽花

  日本电影《你是好孩子》[きみはいい子(2015)]应当是展现“暴力”与“自卑”这两个主题以及这两个主题之间关系的一部优秀电影。毋庸置疑,“暴力”和“自卑”都属人性的阴暗面或弱点:有“人”就有暴力,是“人”他定会自卑。即便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暴力和自卑也不总能大行其道,它会被藏着掖着,因为人性中的光明总会让暴力受到抑制、自卑得到消解。暴力的类型多样,自卑的形态各异,2个小时长度的电影也无法对这两个主题展现得面面俱到,所以,本片将镜头对准妇女儿童显得非常明智。这不仅因为暴力的对象和自卑的主体总是这些弱者,而且他们也最为我们所熟悉,这样影片所反映出的问题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从中得出的结论也就显得尤为可信。此外,将镜头对准妇女和孩子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暴力与自卑间的关系:暴力可以导致他人自卑,而自卑又可产生对他人的暴力。这种因果式的循环关系正是本片所要极力呈现的,那么,如何消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成为本片努力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之道便是它的价值所在

  虽然本片也涉及到其他暴力类型,比如国家间的战争暴力、小伙伴间的语言暴力等,但从“你是好孩子”这个片名来看,本片涉及的主要应是对孩子的暴力,即所谓的“家暴”这种类型。家庭暴力所导致的自卑直接体现在三个孩子身上。第一个孩子是水木太太女儿彩音,第二位是年轻教师冈野班上的学生神田裕太,第三位是另一个班上的学生弘也。在家长暴力下,彩音不敢主动小朋友玩,只敢和固定的对象交往,在人前也总是怯生生的;神田裕太在学校中非常温顺,生活中也缺少朋友,总是独自一人在学校操场等待回家的时间,虽想做个好孩子,但拿不掉混蛋继父给他贴上的“坏孩子”的标签。对于弘也,影片虽没有交待其母的暴力倾向,但他为何总是独自一人?虽有礼貌,但为何不敢跟人正常交流,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为何餐盘被同学碰倒便惊惶失措?从她母亲承认对他“有讨厌的时候”,和他自己对“幸福”的定义看,他的种种“不正常”应当是一种特殊家庭暴力的结果。虽然我们也不敢确定这些未成型的孩子是否因此就有自卑心理,但从他们当前的行为表现看,似乎可以肯定,他们幼小心灵已被播上了自卑的种子

  与三个孩子相对应的三个家长显然也是自卑的,虽然他们的自卑不完全是家暴的结果,但都与某种暴力因素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孩子的暴力显然是他们自卑的结果。根据各人的行为表现,我们不妨将他们的自卑划分为三种类型:自尊型自卑、尊重型自卑和压服型自卑。彩音母亲水木太太手腕上留着由烟头烫伤的疤痕是她小时候遭到过家暴的明证。但她现在是个极度自尊的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曾遭受过的不幸,她用男式手表和长衣袖遮住这耻辱的疤痕;她不想因自己孩子的“过错”给别人留下口舌,因而对孩子要求极严,稍有过失便严厉惩罚;她也不想留给别人对孩子家暴的印象,当孩子犯了“重大过错”,她不会当场发飙,而是等到回家后再惩罚,而由惩罚所导致的孩子身上的伤痕,她也非常注意掩盖。这种自卑阴影下的自尊性格,委曲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她自己。“家暴”让她失去亲情之爱的信任,她不知道亲情之爱如何表达,比如,她从未得到过的爱(比如父母爱抚她的头)她当然也不知道如何施与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她的朋友大宫太太问她是不是从不抚摸彩音的头时,她只能吃惊以对;她也不知道亲情之爱可以温情方式来表达,她站在别人门外偷听别人家的动静,可能只是想确证别人是否也同样打孩子。然而,对亲情之爱的不信任与她母爱本能是有冲突的,同时也与孩子对她的爱形成冲突。所以,当她打了孩子过后,得到的并不是满足而是极度痛苦;当孩子说出不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拥抱她时,她仓惶逃往卫生间竟不知如何应对。显然,她的这些行为都是自尊型的自卑性格造成的,对孩子、对她自己都是悲剧

  弘也母亲是尊重型自卑性格的突出代表。她是超市理货员,社会地位不高,独自抚养弘也。影片对她是否遭受过家暴并没交待,但从她逢人便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这些话来看,她是一个想以对人“尊重”来省却不必要麻烦的人,而这种尊重显然是社会要求的结果。当这种“要求”变成一种强制时,是不是就带有了暴力倾向?因为如果真的给别人造成麻烦了,她当然是应该说些歉意的话,当这种“歉意”只是因为孩子“不一样”而代孩子所作出的,而且必须这样才能省却麻烦时,这时的社会规范对她就具有了暴力的影响,因为它对一个孩子的“异样”已表现出如此不宽容,这才迫使她这个母亲以这种态度来“讨好”他人。从她跟秋子奶奶交谈时所表现出的委曲,以及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赞扬她孩子而激动泪流满面情况看,以上的推测似乎是说得过去的。当社会规范的暴力倾向被弘也母亲继受,当她必须以这种谦卑态度来应付社会对孩子“异样”的异样目光时,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弘也的幸福观竟然是“吃完晚饭,洗好澡,躺在被窝听妈妈晚安时的心情”了,因为对于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孩子来说,不给母亲惹麻烦便是他最大的幸福。试想,当这种把别人习以为常的事当幸福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会以什么心态来对待社会?

  神田的继父是个混蛋,除了睡觉就是玩赌博机。从他对神田的暴力倾向看,他应当是个极度需要尊重的人,然而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态度又让他无法得到更多的尊重,因此通过压服别人来获得尊重的快感应当是他表现出混蛋行为的基本动因,显然,这是一种自卑心理最差劲的表现。从他对冈野老师“家访”态度看,他尤其不喜欢冈野提到孩子还饿着,于是对冈野一通咆哮,因为在他看来,冈野老师的来访不仅是对他自尊的挑战,更是对他压服效果打击,因为他好不容易压出一个整天对他低眉顺眼神田,以弥补他自卑的心理,他当然不容许别人来破坏这一切。如果我们相信暴戾的性格是会遗传的,那么,似乎可以推断,他也曾是暴力的受害者。

  如果本片仅止于展现“暴力导致自卑,自卑也会产生暴力”这一观点,那么本片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仅仅涉及到了“问题”。事实上,本片在展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问题的解决之道,那就是以爱来消解自卑和暴力。水木太太和她女儿彩音的生存状态被大宫女士看在眼里,她明白其中的缘由,只因她当年遭受家暴得到过隔壁老奶奶的保护,而且老奶奶一直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总是称她为“美人”,所以她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照顾彩音,她也以亲身经历告诉水木不能因为暴力而怀疑爱,也不能因为自卑而吝于爱的表达。显然,大宫的一段爱的传递的故事拯救了水木母女。弘也的母亲在秋子老奶奶的影响下,似乎明白了孩子并没有“不一样”之说,她看到了孩子优秀的一面,而使她有此转变的,也仅仅因秋子奶奶一句暖心之语和真诚的赞扬。对于神田,虽然冈野老师已给予过很多关照,但面对那个以暴力方式满足扭曲心理需要的神田的继父,单纯的关照似乎无法解决问题,这需要学校、社会、国家共同付出行动。或许这是本片留给我们思考地方。(文/石板栽花 2016年1月30日星期六)

  . 感谢猪猪日剧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二):你是好孩子

  刚把 你是好孩子看完了 脑子中一直充斥着之前在微博里看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视频,孩子会学着你吸烟、骂人、发脾气……虽然有看不懂的地方,比如樱花象征什么,老师也太没脾气了吧,这样姿态做老师真的可以么,家长真的是胡搅蛮缠,可是应该是好片子,比如但从神田的脏兮兮的脸,比身体大几号的T恤,还有盖着眼睛头发不难猜测出他是没人关爱的孩子,对于被施暴的家庭主妇,影片刚给镜头就猜出她是被施暴者和施暴者,父母啊对老师多一点宽容,给孩子多一点爱吧!影片中这样一句话“我对那孩子温柔那孩子就学着我的样子对其他人温柔”真好。ps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自闭症儿童说的:幸福是吃过晚饭后 洗个澡 钻进妈妈的被窝对她说晚安。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三):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会变得和平

  被妈妈虐待着瑟瑟发抖的孩子,被妈妈宠爱着大笑着的孩子,被父母关在家门外衣衫褴褛的孩子,虽然有自闭症但是被妈妈和世界爱着的孩子…

  从小被妈妈虐待、这份阴影残留至今开始虐待孩子的妈妈,从小也受过虐待、但是被邻居奶奶关爱过也想把这份爱分享给别人的妈妈,对吵闹的小孩子无可奈何新人小学老师,欣喜地看着庭院里飘落的一片樱花瓣的独居老奶奶...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个体串联起了共同一个主题:家庭与孩子的关系。

  就算被妈妈虐待,但是在被别人问道“你要不要来当我家小孩”,也还是一脸坚决地说不要,然后投到妈妈怀里,孩子就是这样单纯的生物啊,默默忍受虐待,但是对父母的爱却不变。

  影片的结尾,老师向那个孩子的家的方向奔跑着,一路上樱花瓣飘落得越来越多,这是这个老师逐渐懂得的过程,他慢慢懂得,不管这些孩子有多不被他们的父母认可,不管这些孩子遭受过怎样的虐待,孩子是需要在爱和关怀成长的,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就算有时候不被爱着,但是你们都是好孩子啊。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四):灯火阑珊处

  看完后我首先思考的是,我和我父母那么像么?即所谓的原生家庭影响是真的很巨大么?

  可是想了想,不管怎样都是过去了的事情。我觉得里面的一些家长一直活在过去所造成的坑里。他们爬不出来,而且还越陷越深。人在处于绝境的情况下都会挣扎吧,所以他们显示的那种状态,就像溺水的人。

  而溺水的人,还要去照顾一个拖油瓶,当然就会把问题怪罪在最弱小,最无法反抗自己的孩子身上。

  世界好复杂,不是么?远远没那么简单的。母亲对一个孩子温柔,这孩子不一定会对其他人温柔。因为这孩子还学习了不温柔的东西。这世界往往对与错夹杂在一起,就像一锅粥

  如果要好好的对待别人,要好好的善待自己。我觉得唯一要做的事情还是学会放下。

  人总是要把一些事情捧在手心里怕摔着。有些人迷恋过去的美好,有些人沉迷去过于的苦痛。有些人认同,人生最重要的是记忆

  人究竟怎样才能幸福呢?大概并不是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而是,愿你能感受到这世界对你的温柔相待。我不赞同记忆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能够在生活日常的点滴发现美好的东西,这种能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影片里的人,只有那个老太太做到了这点。她看到了小男孩的温柔,善良。然后老太太用温柔的微笑,善良的举动回报给这小男孩

  被当作异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觉得自己是异类,然后伪装着参与进其他异类的生活。就像那男主角,小学老师,他觉得小男孩有障碍。他努力的,自以为是的,想去帮助那个小男孩,结果却不如人意。

  而那俩个妈妈,都曾经被家暴过。其中一个妈妈之所以一开始就能够敞开心怀,是因为知道她们是同类。人类大概从小就是这种敏感的物种。我们区分你,我,她。我们有伙伴,同时也自己给自己树立了敌人

  大概就是这种想法让我们不知不觉活得很累,感觉到自己很孤独,找不到同伴感觉。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想太多,因为我们往往擅长计较不好的事情,而对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这或许是进化过程的生存压力迫使的,或许就是因为求生意志太强了,所以才活得生不如死。

  与其如影片中,找寻同类来拯救自己,找寻认同自己的人来获取存在感。我觉得,还不如每天能看到太阳天空上缓缓升起来得更有意思得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不外如是,不必寻,只需你能看见。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五):即使成人,你也应该是个好孩子!

  果然被评为2015年日本最佳电影,绝不虚有其名,故事用一种无力感让主角们感同身受

  演小学老师的高良小哥被一帮问题小孩搞的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又不知如何改变现状。演被家暴的真千子姐姐为了释放自己的痛苦,将暴力转移到女儿身上,如此也是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

  然而,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被身边人影响着:最初高良小哥遇到学生问题,请教同事前辈,但得到信息是被说教一番却又没有解决问题根本,渐渐的他趋于疲惫,哪怕回家看到侄子都一阵头疼。只是当侄子紧紧抱着他并细声细气的说一句加油时,他又怜爱万分,紧接着姐姐无意间的一句“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变的和平了”又令他心有所悟,然而最为让他触动的,应该还是无意间看到前辈们不知疲倦地、真挚乐观地与他们负责的更加特殊的孩子们的互动……这种前辈们“以身作责的建议”才是令他成长的一剂强心针。

  真千子姐姐饰演的母亲本身就是个受害者,丈夫常年在国外工作,或许一回家就会对她施暴(影片只隐晦表达),只是她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反之将自身的无助与苦痛转嫁于女儿身上,于是女儿对母亲即怕又爱。邻居小光的母亲热情开朗,频繁与这对母女接触。在这期间,真千子演的母亲一直在试图掩饰自己不善交流的形象、掩饰对女儿不听话的怒气、掩饰自己无以诉说的痛苦。终于某天于邻居家作客,女儿不小的将她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她不受控一样怔怔地走向女儿,女儿立刻双手抱头跪倒,哭着叫妈妈,她不知所措地想扶起女儿,一边还看着小光妈妈的眼色,生怕自己虐待女儿被暴露……突然间小光妈妈上前抱着她说:“你也受过虐待吧,我懂,因为我曾经也和你一样。”一瞬间,她崩溃大哭。

  本以为自己小心翼翼掩藏的很好,殊不知,这一切早被小光妈妈看透,却并没有揭穿她,而是频繁与之接触力图让其走出黑暗之区。小光妈妈这个人物或许是导演安排的上帝形角色,但是万物均有因有果。

  个人认为影片并不局限于孩子这两个词,重点反而是你,你的范围本就不只是孩子,也指成长的大人吧。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六):拥抱的感觉怎么样

  和爸爸拥抱了 爸爸说 毕竟是作业 没办法啊 那抱吧

  妈妈 不可思议的感觉

  感觉很安心

  感觉并不害羞

  像平时那样抱了

  和弟弟抱的 大家都笑着聚过来

  没什么感觉

  感觉回到了婴儿的时候

  感觉起鸡皮疙瘩

  感觉很温暖

  温柔的感觉

  抱了好久 后来一直说松开

  感觉很舒服

  一直在笑

  无法用语言表达 点头

  很怀念

  感觉很宁静

  放松了

  很开心

  被说不要不要 感觉很伤心

  一直都会抱我

  把不可思议的感觉

  无私分享给别人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七):我是好孩子

  对于超级喜欢的《最完美的离婚》这个电视剧的我来说,看见有尾野真千子的出演,就打开了,影片全程都是带有独特日本映画的文艺风格,淡淡的,缓慢的。我个人比较关注尾野真千子饰演的母亲与女儿彩音的情感变化,母亲因为自身小时候收到过母亲的暴力,再加上丈夫长期不在家(推测的),对女儿经常施暴,最后在邻居的帮助下,知道了要对自己的女儿好。在本人看来,电影着重于拍摄了大人们的心理变化,对孩子的刻画并没有全面的讲述出来。彩音比起同龄的孩子过于听话,对于别的家长开的玩笑“做别人家的孩子”非常排斥,但是对于妈妈的态度改变并没有什么反应。所以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比较关注的是大人对于孩子的态度改变。当然,大人之所以改变也是源于了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的心境。儿时的被母亲打骂和用烟头的烫伤已经是不可磨灭的了,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肯定会不知所措的吧,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会有点情不自禁的去打吧。其实,你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总是在说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的重要,其实无形之中创造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与家庭环境;我们总是能看到校园欺凌和家庭暴力的出现,其实殊不知在某些时刻,我们自己助长了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当在班级里,一位同学受其他同学欺负时,现在的你还会热血沸腾的去阻拦么。这部电影已经在反映小学生的欺凌了,我们是该再多思考思考了,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家庭。

  其实,你还是一个好孩子,衷心希望你是好孩子。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八):你是好孩子:请温柔以待

  中国电影一向标榜自己更专注于现实主义题材,但当下的中国电影,受限于内在机制与外在市场,一年中也很难看到几部真正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在看似红火的中国电影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反观我们的邻居日本,随着富有本土特色的电影市场的确立与稳固,倒是在不同领域里——商业也好,艺术也罢——每年都能为观众呈上较为优质的电影。仅就关注社会现实而言,《你是好孩子》便是一部真切应对当下日本社会症候与个体内心困境的优异之作。

  《你是好孩子》取材于小说家中胁初枝的同名短篇小说集,导演吴美保选取其中的三篇连缀成章,其间虽有微弱牵连,但在情节上可视为三个独立的故事相互穿插叙述,但在意涵上却能够气脉贯通,一同构筑起导演所要表达的主旨。

  小学老师冈野(高良健吾饰)面对的是38名稚气未消却性情各异的小学生,性格柔弱的他因此陷入苦战。班级里的小野因患有遗尿症而受到同学的言语欺凌,小野的母亲不问因由便向冈野兴师问罪;神田因惧怕继父而不敢回家,每日只以面包充饥,冈野上门与神田的继父理论却被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或许我们已经看惯了日本影视剧中,中学生校园凌霸的题材,但导演却在这里将小学生阶段的校园欺凌与家庭虐待毫无掩饰地端上台面。

  如果说继父虐待继子的动机尚可被理解,但在另一个故事中,母亲水木(尾野真千子饰)对亲生女儿的虐待,则无法不让人为之惊诧。电影也在此试图揭开水木内心的晦暗。丈夫在外地工作只是略约相关的背景,真正的原因则是水木小时候同样受到家人的欺凌,手臂上被烫的疤痕就是证明。受虐的阴影在成人之后变成了对施虐的上瘾。在影片中,每当她粗暴地打过女儿后,都要在背地里暗自哭泣。这样呈现的目的并非为她开脱,而是以一种宿命论的论调宣告了人性所不能承受的悲凉。

  在第三个故事中,患有初期老年性痴呆的老太太秋子(喜多道枝饰)独守空巢,每日都沉浸在对旧时的无限忏悔与现实的轻微妄想中。她与患自闭症的小学生弘也(加部亚门饰)意外成为朋友,弘也怪异的举动在秋子看来非但没有不妥,更能体会到他身上难得的纤细与善良。备受煎熬的弘也的母亲也第一次从他人口中听到对孩子的赞许,只不过这个“他人”却是一个患病的空巢老人。电影在此并不只是想要呈现两种精神性病患以引发同情,而是借“只有病人才能理解病人”这一看似荒诞的表达去尝试触及生命本身的荒诞。

  电影在讲述这三个故事时,并没有止步于表达忧患与谴责,而是试图深入事物的内部,去探讨现实与人性之间的共谋与撕扯。无论是施虐还是受虐,冷漠还是热诚,都不过是人性在现实中的不同折射——对与错,善与恶——在不同的立场与视角下,也都有着各自的心安理得与不胜委曲。所以当水木在打完女儿躲到洗手间痛哭时,她所愧疚的对象不是女儿而是自己;即便是小学生,嘲讽小野的同学们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言行有什么错误。

  吴美保当然不会以如此晦暗和绝望的基调为电影作结,这一点从她的前作《只在那里发光》中便可得到佐证。在那部充斥着乱伦、卖淫和暴力元素的电影中,竟意外滋生出卖淫女与颓废男之间近乎纯爱的情感。正如电影的标题和结尾所预示的那样,虽然只存在于特定情境下的“那里”,却依然有着无法阻挡的“光”。在《你是好孩子》里,吴美保同样不愿意就这样与命运苟全。她要让与水木有相同宿命的阳子(池胁千鹤饰)用自发光的方式(难怪她叫阳子)去感化水木,还要让弘也的妈妈在弘也与秋子的互动中看到弘也身上散发的神圣光辉。然后,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她还要让被感情与工作折磨得快要崩溃的冈野,在遭受了神田继父的谩骂后依然鼓起勇气,敲响那扇门。

  这样的呈现方式并没有影响电影所要表达的深意,虽然略显理想化的处理会让一些喜欢“受虐”的影迷觉得不过瘾,但这也许是电影在艺术表达与大众传播间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平衡了,因为在世俗希望与终极绝望之间,我们依然渴望选择前者。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7月刊)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九):即使成人,你也应该是个好孩子!

  果然被评为2015日本旬报十佳电影,绝不虚有其名,故事用一种无力感让主角们感同身受。

  演小学老师的高良小哥被一帮问题小孩搞的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又不知如何改变现状。演被家暴的真千子姐姐为了释放自己的痛苦,将暴力转移到女儿身上,如此也是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

  然而,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被身边人影响着:最初高良小哥遇到学生问题,请教同事前辈,但得到信息是被说教一番却又没有解决问题根本,渐渐的他趋于疲惫,哪怕回家看到侄子都一阵头疼。只是当侄子紧紧抱着他并细声细气的说一句加油时,他又怜爱万分,紧接着姐姐无意间的一句“爱护孩子的话,世界就变的和平了”又令他心有所悟,然而最为让他触动的,应该还是无意间看到前辈们不知疲倦地、真挚乐观地与他们负责的更加特殊的孩子们的互动……这种前辈们“以身作责的建议”才是令他成长的一剂强心针。

  真千子姐姐饰演的母亲本身就是个受害者,丈夫常年在国外工作,或许一回家就会对她施暴(影片只隐晦表达),只是她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反之将自身的无助与苦痛转嫁于女儿身上,于是女儿对母亲即怕又爱。邻居小光的母亲热情开朗,频繁与这对母女接触。在这期间,真千子演的母亲一直在试图掩饰自己不善交流的形象、掩饰对女儿不听话的怒气、掩饰自己无以诉说的痛苦。终于某天于邻居家作客,女儿不小的将她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她不受控一样怔怔地走向女儿,女儿立刻双手抱头跪倒,哭着叫妈妈,她不知所措地想扶起女儿,一边还看着小光妈妈的眼色,生怕自己虐待女儿被暴露……突然间小光妈妈上前抱着她说:“你也受过虐待吧,我懂,因为我曾经也和你一样。”一瞬间,她崩溃大哭。

  本以为自己小心翼翼掩藏的很好,殊不知,这一切早被小光妈妈看透,却并没有揭穿她,而是频繁与之接触力图让其走出黑暗之区。小光妈妈这个人物或许是导演安排的上帝形角色,但是万物均有因有果。

  个人认为影片并不局限于孩子这两个字,重点反而是你,你的范围本就不只是孩子,也指成长的大人吧。

  《你是好孩子》观后感(十):我们都是孩子

  总有些疼痛发生在小时候。

  彩音因为推婴儿车闯祸,被妈妈牵着走向长廊尽头,在镜头上看,长廊越变越窄,越来越凉,那时彩音不会知道她将面对什么。世界上有很疼小孩的妈妈,但彩音的不是。她是会轻易将 小孩推倒的妈妈,她是小孩不小心打翻杯子就会呼她巴掌的妈妈,她是要求小孩在吃饼干前必须说“我要开动了”,否则就会用力瞪她的妈妈。她就是这样不堪的妈妈。她的眼神不时透露不耐烦和少许恨意。但彩音却始终爱她。她会在妈妈帮她梳头的时候乖巧地说,今天想穿和妈妈一样的鞋子,然后在阿姨们面前开心炫耀,连走路的时候都活蹦乱跳;她会小心地躲在门外听妈妈的啜泣,然后用关心的口吻不断叫着她;她会在阿姨说让她当自己女儿的时候,果断拒绝,然后一下扑到妈妈怀里。

  她慢慢试探,怎么样妈妈才不会生气;怎么样才能少挨打;怎么样才能快点长大。慢慢的,她变成了一个成年人,不能有过分的喜乐。她肯定常告诫自己:不做多余的事情,不给妈妈丢脸,不准哭。后来,她常常有一副淡然的神色,有别于其他同龄人,仿佛已经看透人世。

  神田是个寡言小孩。他说以前每天都吃面包,以后还会继续吃下去;他觉得圣诞老人不会来,是因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他怯懦地问怎样才能变成好孩子;他觉得说自己没有被爸爸打,生活就至少不会变得更坏。他有大人的审慎和防备。在单杠旁,在下雨的墙角,在通往保健室的楼道里,他把心事告诉了岡野,岡野是温柔的,但稍显无力和无奈。他不能裹住学生嘲笑小野的嘴,无法反驳小野家长的指责,无法踏进神田的家里为其争取哪怕吃饱饭的权利。他的手无法及时伸到需要保护的学生身边,甚至他连自己的感情也抓不住。

  居住在学校附近的老人。一屋,一人,一世。清寡的岁月不知过了多久,她开始幻想樱花瓣的飘零,她无意识地拿走超市的西红柿,她同一个偶遇的小男孩诉说往事,梦里是一阵阵枪声,穿插着她的前半生,那座残破的老屋不时浮现。

  那个男孩有异样的神色,但有着一颗像星星一样明亮端正的心。他们之间不只是交流,是彼此久违的共鸣。两个孤独的、敏感的、失落的却仍对世界保有期待的灵魂。他们需要相互取暖。

  他们过分自律,太早懂事。彩音也想大口吃饭,就算饭粒沾满脸也没关系;神田也想下雨的时候就马上回家,吃一碗妈妈做的哪怕是清汤面;小野也想在遭受同学嘲笑的时候给他们沉重回击。他们被逼着成长,被逼着在小小的身体里装进一颗大大的心。生活的疼痛和无可奈何如果早点领会的话或许也不是件坏事,但总是让人觉得心酸。

  彩音的妈妈也想被人拥抱,像个孩子。片中恰巧有对应,阿姨问彩音做自己家的小孩好不好,她说着不要,然后坚定地抱住妈妈。片尾,朋友抱住她,说,你也受过虐待吧,我明白,我和你一样。她看着手上被烟头烫伤的痕迹,在彩音的面前哭得像个孩子。她曾经也做过这样的梦: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妈妈唱着古老的歌谣抱着她入睡。

  岡野失恋的时候,小外甥给了她一个长长的拥抱,他说,舅舅加油,软糯的声音击碎封闭的心。有时候,他们角色互换了,岡野是小孩,外甥是大人。

  这个世界难以把控,所以给我们失控的权利。小野不用再忍受嘲笑,神田不用再忍受饥饿,彩音不用再忍受打骂,弘也和老人不用再忍受孤独。生而为人,有些事情无需忍受和克制。因为我们还只是孩子啊。

  弘也说,幸福就是吃完晚饭,洗好澡,躲在被窝,听妈妈说晚安时的心情。希望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心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