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7: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0篇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一):学会享受孤独

  当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没有感到释怀,愉快。相反,我感到很悲伤,难过,甚至有点想哭。

  前两章阐述了人的本身对人的一生的重要影响,它是人的发展,幸福的产生一个必要条件。而作为这样一个主体,他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从你出生,这写固有的属性就赋予给你了,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我们无法改变它,只能承受它。对于单纯的这样的想法,难免会有自卑,而叔本华的话,更加加深了我的自卑,并且告诉我,没办法,这是改不了的。

  接下来两章让我感到羞愧。仿佛自己就是书中那个愚蠢,无知的人。摘:几乎所有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所有这些都只不过令人遗憾地展示了人类的愚蠢已经达到多么厉害的程度。

  全书从头到尾始终在说,孤独的重要性。以及凭借自己的精神,思想,享受孤独有多么难得。摘:所有的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二):领悟《人生的智慧》,做最好的自己

  因为网友的推荐买了《人生的智慧》一书,他来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这是我有生以来看的第一本哲学书,看得很慢。其中的人生哲理都被叔本华讲了出来,所以我再写什么书评就白痴了,只能摘录一些句子。

  摘抄——关于快乐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快乐,由他的个性决定。特别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它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得更高级快乐的能力。

  感悟:模糊中感觉叔本华讲的很对。我即使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并没有不快乐。因为我有使自己快乐的方法,读书与写作使我快乐。但是一方面又觉得如果我拥有一所漂亮的大房子,还有充足的钱,会使生活更好一些,我也会快乐。所以,物质与精神上的追求并不矛盾。

  因为自己没过过纸醉金迷的生活,所以妄自揣测也是不可取的。

  摘抄——关于获得幸福

  1 最泛泛的观察告诉人们,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辛苦与无聊。

  感悟:这句话真有道理。比如我自己,在工作异常劳累时,会感觉很辛苦,会抱怨生活,向往轻松的生活。当忙完一段时间,放了寒暑假,又会感觉无聊。不断地刷手机,却找不到任何意义。然后觉得忙得好像狗的日子,异常充实有价值,从而渴望回到那样的日子。当你觉得那段忙碌的日子充实有价值时,恰恰证明你现在的空虚。

  不管是辛苦着还是清闲着,都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辛苦时,多看看自己创造的价值,能获得一种成就感,虽苦也快乐。清闲无聊时,捡自己的爱好发展一下,让自己有事可做,充电的过程也会得到快乐。

  2 精神越富足,无聊的空间就越小,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越多,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东西就越少。

  感悟:内在的寻找自我,完善自我,是个很私密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自己去体会,别人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丰富自己的内在,也是体会孤独的过程。

  内在越是丰厚,希望得到的越少。因为此时你已经明白发现了自己,外在世界对你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内在的你使自己更加强大。

  less is more.你追求的外物越少,越有时间观照自己的内心,完成心的修炼。

  摘抄——关于别人的看法。

  1 适时适度地将内在价值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比一下,这对我们的幸福大有益处。

  2 幸福的源泉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里,那么这个人就处在相当不利的境地了。

  3 我们所有人之所以会焦虑,会担心、恼怒、不安、困扰和殚精竭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能都是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嫉妒和憎恨也大多是因为这个。

  感悟:贺拉斯说: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对别人看法的过度敏感,这绝对是明智之举。

  减少对别人看法的过度敏感,就是增加钝感力吧。记得曾经看过一篇讲钝感力的文章,讲我们不幸福不快乐是因为想的太多,太玻璃心,相反那些有钝感力的人就会幸福很多。

  我们更多的是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是相当累的,而且容易失去自我。所以成大事者,都有一套自己的做事准则。比如张居正、申时行。张居正有铁的手腕推行自己的新政,取得卓著成效。申时行面对其他官员的指责,他能一如既往的和稀泥,按自己的原则辅政。他不是活成了皇帝眼中的样子,也没有活成群臣眼中的样子。申时行就是申时行,明史中和稀泥的高手。

  摘抄——关于个性

  个性比民族性重要得多。某个人的个性更值得被给予千百倍的重视。

  感悟:很多年来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育都在致力于打造人们的共性,也就是民族性。叔本华有关个性的观点,值得深思。

  教育不能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行抹杀学生个性的事实。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平台帮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摘抄——关于骄傲与虚荣

  骄傲源自内部,是直接的自我欣赏。虚荣源自外部,是对间接地得到这种欣赏的一种渴求。

  以上送给不断追寻自我的你,也送给我自己,共勉!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三):人性的相似之处

  书中百分之七十的观点我都很认同,因为我确实和他想的一模一样。至余其它的百分之三十……我没看懂……

  还在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为什么活着”,但是肯定是没有和答案的。直到十五六岁,想到的又是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活着?

  我这一生想要做什么?

  我现在又在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也没有确定的答案,我每一次写下答案后,认为是将是我一生的追求永不改变。但是不过几个月,我就又会有新的答案。后来才真正认识到,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一个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活在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何等的意义。

  全书除了“骑士荣誉”这个章节我是免强看完的,其它的我都是边看边思考。其实我更多的是印证,因为叔本华书中所写的,正是我几十年也要探究清楚的,最后却依然没有正解。

  我与他的想法极其相似,包括对人生、对性、对婚姻(虽然他没有讲婚姻),我很确定我能理解他。倒并非我的才智和逻辑能达到他的程度,而是这个哲学家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写得如此贴近普通人,或许花费了不少心思。

  人性都是相近的,不论法国德国还是大中华。我很同意叔本华的一句话,人与人差距会越来越大,但人与人的体验却越来越相似。

  人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生活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经历,很多年少无知的人,也会慢慢学会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和精通的东西,至少他们会明白和知晓。即使很多人因为或多或少的家庭、性格、出生、条件、心理问题,在年少或青年没有接触过某方面的东西,但到最后,每个人都还是经过那样或这样的生活,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己。所以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人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但,每个人随着他自己努力、帮扶、际遇、运势的不同,他们的生活差距却是越来越大。小时候只是多个玩具,长大了却是多个公司。小时候是多个铅笔,长大了却多了房子,小时候不过是得个奖状,长大了却是达官要员。小时候不过是零用钱多一元,长大了却是财富多一个亿。生活的差距与人生不同,是越来越大。

  我与他一样都是悲观的积极主义,那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到《道德经》,这两本书有极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于处世和人生的分析,可以算作基本相似。

  对于人性的卑劣和无耻,我们都是深恶痛绝,但是我们却不能免除世人的恶习,甚至我们自己也是如此之人。我们既热爱我们自己,又厌恶我们自己。热爱我的高尚优良的品质,厌恶我们人性的劣根。

  或许,真的只有意欲退却,理智归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的的热爱我们自己。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四):人生在于成长

  1.痛苦来源于欲望,尤其是不适当的欲望。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放弃不适当的欲望。 2.把你的耐心放长到三十、四十年后,认清楚一个事实——所有的短期速成绝无可能。 3.现状是过去的积累。要想未来的“现状”足够好,现在的积累就要足够多。 4.与人相处,能预见他人行为从而早做准备,能宽容他人错误从而不过多关注是是非非,就很好。 5.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积累财富,而是实现自我成长和创造社会价值。 6.孤独是可以享受的,无拘无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不需再“表演”展示什么更是一种解脱。内心丰富的人从不孤独,相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五):所能真正拥有的

  你真正能够拥有的是什么?

  亲人?朋友?爱人?

  花花绿绿的钞票?令人艳羡的面子?高高在上的地位?

  也许有一天,命运会将这所有的所有,一扫而空。那时的你,还剩下什么?

  每当想到这些,脑中都不禁浮现出《无命运的人生》中深陷集中营的主人公。他的原话我已不再记得,大意是:德国人可以占领我的身体,使我如行尸走肉般劳作。但他们无法占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可以到达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钟情于哲学的原因。很是幸运,五六年前,第一位接触到的哲学家便是叔本华。那时还是大三学生,懵懵懂懂,只是将他的一些言论,当做格言记下。后来,渐渐接触到生活中,那些肤浅的诱惑,便中断了这方面的兴趣。最近,重新燃起探究哲学的兴趣。拿起这本书,四个字形容:爱不释手!每每得闲的时候,都要拿起书,看个几段。睡前,更是要读几页,方可安眠。短短几周,已经将此书读了三遍,却依旧没有乏味之感,反倒更是想将此书的每字每句记于心中。很多困扰我数年的问题,很多我不知如何表达,如何思考的东西,都由叔本华道出解答。这是何等畅快的感受!而这引发我的思考和答案,更是欣喜。由此带给我的茁壮的神经,我想是我最大的收获,真正自己拥有的东西!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六):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虽然第一句话说这是指导人如何幸福、愉快的度过一生的艺术,看下去就发现这种幸福与我概念中的幸福大相径庭。其实这本书一直在反复强调几个互相印证的观点:世人是愚蠢的,只有自身的思想值得我们关注;快乐是否定的,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一旦认清了这点,自然就放弃了人群和幻想。

  “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人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感,与人的地位、出身(甚至王公、贵族的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就犹如真正的国王比之于戏剧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

  “一个人只能直接伴随他的意识而生活。因此,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

  “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最终体会到自身拥有。”

  “因此,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像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

  “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

  可悲的是,第一个观点而言,我的确更趋近于无聊的一侧。说实话,人群和独处对我来说一样无聊。既然精神能力已经先天限制了,那增强体魄似乎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第二个观点,其实我已或多或少的意识到了,但无法(不愿)相信。即使叔本华直白、清晰的写了出来,我认真、仔细的看完认同地点点头,关上书后还是无法相信。

  另外,开头的一段话很喜欢:

  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至于人生是否或者能否与如此定义的生存相吻合,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哲学已经清楚无误地给予了否定的答案;但哲学上的幸福论对这一问题却预设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提到的书:

  卡丹奴斯那本颇值一读的《论逆境》。

  关于自杀方面的详尽论述,可阅读埃斯基罗尔的《精神疾病》一书。

  华尔特司各特的作品。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七):散发着哲学香气的鸡汤文

  没想到叔本华还会撰写心灵鸡汤一类的散文,倒是大饱眼福了。

  德国人果然喜欢建构体系,这么一个零散、感性的题目硬是被写成了论证文。

  第一章“基本的划分”。借助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将个人命运的决定因素分成三类:一,自身的个性,即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二,身外之物,即财产等;三,在群体中显示的样子,即名誉、地位和名声。大叔的观点是:第一类才与我们的幸福密切相关。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亦即当下经历的每个时刻,都由主体与客体构成,其中主体的感受力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故而,我们要培养思想上的乐趣,选择与个性匹配的职业和生活方式。通俗化地说,就是“万法唯识”,内在决定了外在。

  第二章“人的自身”。幸福=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任何事物,求不得是痛苦,得到后是无聊,人生就在这两极之间摇摆。要保持内心的平和愉悦,必须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既没有得不到的痛苦,又不致于沦为无聊。学会发掘、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花了大段的时间批评Philistine,认为他们耽于感官,没有幸福可言。但这里就牵涉到了古老的哲学命题:“子非鱼,安知鱼不乐?”

  第三章“人所拥有的财产”。这一章比较平庸,大致就说若是追求财富名望,就会有无穷的欲念,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第四章“人所展现的表象”。也比较无趣。名誉(公民、性别)、荣誉(骑士、民族)、名声。

  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一、快乐的本质是否定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痛苦则是肯定的,如鞋里的砂子。要想维持幸福的状态,最切实际的办法是规避痛苦。二、对待自己的态度:分清过去、未来与现在,过有节制的生活,勤于反省,远离人群、自得其乐。三、对待他人的态度:宽恕,与人保持距离,韬光养晦。四、对待命运和世事:无常,勇气与忍耐。

  第六章“人生的各个阶段”。青年时代的勇力与学习;老年时代的沉思与淡然。

  或许是由于个人的经历与德国人的天性,大叔的人生智慧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内省与避世。一切快乐都内求于我,大众永远是喧哗浅薄的,所以要独处以保持清醒的意识。不过他十分重视生活中的实际知识,概念与理性必须作用于活生生的实践。他从小便游历欧洲,提倡从现实世界中学习而非从书本中学习。

  大致说来,这本书的三个创新点是:三分法;痛苦与无聊的钟摆;快乐的否定性与痛苦的肯定性。其余的多为老生常谈,鸡汤文。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八):幸福是一个过程

  读一本书,首先要做的事是了解一下作者的创作的背景年代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这些对于看懂一本书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你没有了解过叔本华本人的经历,你看到这本书上写的内容大致会让人苦恼。叔本华的一生在普通人看来是一个比较凄惨的一生,很早失去了父亲,母亲经常跟不同的男人鬼混。在大学任教,自己的主张观点一直被黑格尔压制。后来叔本华一个人 住在远离城市的偏郊,并且终身未娶,孑然一身。

  用我们本土的朱熹理学思想来概括一下本书的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叔本华从头到尾都在强调个人自身的品德修养,警戒人们最大的幸福是来自你自身,而不是那些外在的任何东西,比如金钱、权利。他还刻画了痛苦的真实面目,认为只有痛苦才是真实的,要想获得幸福不是去追求幸福,而是应该远离痛苦。着重强调了孤独,“享受孤独,自得其乐,是获得快乐的源泉”。

  现在的人们都活得很累,时常抱怨人生艰难,不知幸福为何物。高科技发达的生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冷漠。我们微信里面的好友多了,朋友却少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却渐渐发现没有耐心学习了;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发现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还多年前,美国有一位天才教授,突然有一天辞职消失了,隐居了起来。他用包裹炸弹制造了几起针对大学教授的屠杀,他强迫报纸刊登论文,主题是停止所有科学技术的研究,因为人类终有一天会被自己的科技灭亡,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同时精通多个领域,甚至穷其一生掌握一门技术都很困难。科技越发达,我们就要花越多的精力去理解和使用它。这个问题几乎无解。我们督促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学习以适应科技进步的社会。这是痛苦还是幸福?讲不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过程,从痛苦中来到幸福中去的过程,只是每个人处在的阶段不同罢了。

  摘录一些书中的片段: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自己拥有的财产,或者他人的看法。当然,我们的运气也许会有好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有充实的内在财富的话,甚至就不会太强调运气。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是一个人已经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优越价值;相反,虚荣是一个人希望唤起别人对自己的这样一种确信。一个小东西,一旦它靠近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野就会受到限制,世界就会被遮蔽。同样,最靠近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即使它们看起来毫无意义,与我们漠不相关,一旦它们令人不快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闯到我们的头脑中,那么,我们原先重要的思想和事情就会被排除在外了。所以,人们务必抵制这些小事。不要因为过去,而把希望落空了;也不要为将来顾虑重重,却把当下毁了。正如下面的话:倘若你失去了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这无关紧要;倘若你得到了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欢喜,这无关紧要。痛苦与欢乐,瞬息即逝,世界瞬息即逝,这无关紧要。(萨迪,《古丽斯塔》)

  因为享乐始终是否定的,认为享乐能够带来幸福,这是痴心妄想,是虚荣心所致,最终逃不了被惩罚。反之,痛苦带给人的感受则是积极的,因此,痛苦消失就是人生幸福的标杆。一个人既没有痛苦,又不感到无聊,那么他终究享受到了俗世的幸福:因为其他东西无非是梦幻泡影。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九):一个智慧的家伙

  终于看完了,<人生的智慧>,花了很长时间.

  这是自己在<论美国的民主>之后看过,又一本读了很久的书,但感觉真的很好.

  只是因为宪法课上老师提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字,于是便记了下来.现在甚至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而提到这个人的了,但真的很庆幸自己记下了这个名字,我想,我会一直记着呢吧!当然还是会关注他的其他作品的吧----如果时间允许.

  自己把它,当做自己这学期读的最后译一本课外的书了,因为要考试,自己真的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了.

  还是说这书吧!

  很喜欢.他对幸福,对生活,对自己,以及对周围的人的看法和那么多的建议.可能许多来自他自己的生活,有许多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或者说是不屑的评论,但当他把这许多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否定这是一部绝对优秀的作品.

  有许多话值得我去记.

  比如那句:永远不要对任何事情过分的悲伤或是过分的欣喜,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一切事情都在变化,而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常常是虚幻的.

  很好的话是吧!自己读到后发给了几个似乎正在郁闷着的朋友.大家都很同意的.其实好多时候一些想法就是那样的存在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一个恰当的表达,也很少有人想要去给它一个恰当的表达.但叔本华在做这件事情,并且我们不得不说他做得很棒!

  再比如那句:更好是好的敌人。

  真的就是这样。我们总是在达到一个目的之后,又去开始另外一个追求,这大概也是人们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的痛苦,有那么多的不满意.总有一个"更好"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好"是多么地苍白和无力!

  很奇怪的人,很奇怪的世界!

  他说:"对于一切涉及快乐和痛苦的事情我们应该把牢想象的闸门."

  我们总是在夸大一些我们未知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所没有遇到的痛苦,和我们已经经历的欢喜.一旦,有了情感的成分,理性就很难再在事情的进展中扮演任何角色,哪怕只是配角.

  他说:"两个人做同样一件事情,但那已经不是同样一件事情了."

  他似乎很强调人和人的差别,从人出生的那一刻.我很喜欢这样的观点.因为,真的任何人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任何人对任何人的态度似乎都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谓的意见一致,其实是包含了彼此的妥协的.很难相信这些所谓的意见一致者,在最最开始接触这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所有的相同后面大概是许多的不和谐----即便是和谐--这和谐也是个很暧昧的词不是吗?

  "如果我们是明智的话,我们会在思想和说话之间保留相当的距离."

  还记得在高中时"读者"上也读到过类似的话,说当一个人知道他有的话不可以说的时候说明这个人已经成熟了.有些绝对,但似乎真的是这么回事.或许我们可以说他不再天真了,开始世俗了起来.但人们是要活着的啊,他首先要活着才会有其他.

  还有很多很多.自己记了十几页的字.真的很喜欢,其中的许多.

  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家伙,一个智慧的家伙,真的,<人生的智慧>很普通的名字,甚至有些土,但真的那就是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十):叔本华影响我一生。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是从这里开始说起。

  1)人的自身,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例如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潜在发展。

  2)人拥有的身外之物,亦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1:我认为就是内在与外在的两个内容,人的外在多数取决于遗传,是父母赐予的。但内在取决于自己。叔本华的文字传递给我一条信息: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2: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说到性格,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所能得到属于他自己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的确,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他的整个存在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人的内在素质。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或者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

  3: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叔本华教会我,不依赖于别人眼中寻找自己。

  4:对于闲暇时间,叔本华也有话要说。

  他认为人们消磨闲暇的方式就是显示出闲暇对于他们是何等的没有价值。闲暇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开出的花朵。或者毋宁说是果实。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和支配自身。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头脑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这个是我一直努力要做到的状态。除了精神松弛下来的时候,尽量免受无聊的袭击。

  5:如果社会交往的数量等够代替质量,那么就算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都是值得的。但遗憾的是,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仍然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社会交际能力与他的智商,是不能成正比的。优秀的人,对你的影响会很深刻。如果,你拥有伟大的精神,你会发现,你会喜欢独处,因为你不再需要去寻找淹没你的人群。

  6:太过看重别人得看法,那就是抬举他们了。

  我们所表现的的表象——这也是我们存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通常被我们过分看重。

  这是人性的一个特殊弱点所致。稍作简单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幸福无关紧要。

  每个人一定都有遇到流言蜚语,或者听到一些别人对你有各式各样的看法。有好有坏。那些别人对你得评价,只是别人头脑意识里的产物,只在别人的头脑意识中产生效果,它是附带种种概念性的东西呈现在别人头脑中的表象。所以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是间接地存在。所以,尽量减低我们对特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否则,人们就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7: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别人对自身的看法慢慢衍生有荣誉感、虚荣心、自尊心…叔本华认为一旦不再担心和指望别人得看法, 那些奢侈 排场,十有八九都会消失。在孩童时期,荣誉感就初露端倪。在接下来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名誉、骄傲等变得更加明显。但到了老年,这方面的欲望却显得极为强烈。因为到了老年,享受感官乐趣的能力已大大减弱。虚荣和自大就于贪婪一道瓜分了统治的地盘。

  8: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处地方受伤或者疼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就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里。我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那微小的疼痛之处。同样,违反我们意愿的事情,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不如意就会进入我们头脑,我们就会惦记这件事情。

  所以,判断一个人现在是否幸福,去问问他最近烦恼的事情把,看看事情是多么渺小,你就知道你现在有多幸福了。在很不幸地时候,那些微小的事情,你是感受不到的。

  9: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我们对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的做梦程度相一致。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地实现它们。降低我们地欲求是明智和合理的。

  有时候对自己宽容一点也是好事。当然,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

  9: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这句话,我觉得也是威力无比的。

  10: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要是有能力,内在丰富,我们就不会对运气有太多的要求。

  11:正如一个人背着自己的身体,而对此重负一无感觉,但在移动他人的身体时,他却感到了重量,同理,他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恶习,而只会留意他人的这些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像一只对着镜子咆哮的狗——他以为镜子里面的是另外一只狗,殊不知它看到的正是它自己。

  (人是自私的,这句话是真理。)

  12:在言辞或者表情流露出愤怒和憎恨是徒劳无益的……除了在行动上,我们不可以表现出憎恨或者愤怒……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卢梭说,最好的报复是暗杀,而不是决斗。无视也是最好的武器。

  13: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献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把健康放第一位。

  最后,还想分享几条见解独到却又鲜为人知的阿拉伯谚语:

  “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

  “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它的囚徒。”

  那种纯粹以追求个人自身安逸为目标的实际生活则显得可悲,这种生活增加的只是长度而不是深度。 尽可能的增加生命的深度,生命只有一次,要活的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