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9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的读后感10篇

  《神仙寂寞,妖怪很痴情》是一本由陈思呈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一):陈思呈的“品西游”

  众所周知中国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在现代书籍中,有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也有了王蒙的《王蒙的红楼梦》,这二本书我都作了阅读,所以对二位的要表达思想印象比较深。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三国的故事历史意义较浓,红楼梦的写作艺术性较强,所以有很多人关注研究并累累出书。而对于《西游记》,给人的感觉都是以虚幻色彩为重,说得简单点就是“逗玩的”,所以很少人去关注,更谈不上研究。陈思呈,也许是认识了这一点,为了弥补这一块空白,也许是在读的过程中发挖了更深层次的被我们不经意忽视的东西,想表达出来的初衷吧。以她的思维能力写出了一本题为《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的书,为我们以新颖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西游记》。因此,我也估且称她的这本书是-----《品西游》吧。

  陈思呈,女,生于1976年,很年轻自由撰稿人,《大学生杂志、《燕赵都市报》等专栏作者。是我同学的同学,在今年我们同学在广州聚会时候跟她有过一次谋面,还没引起我们的注意。后来,在跟同学的聊天中才对她的才华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后来,同学说她出了本《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的书。这时,我已对她刮目相看原因很简单,一是如此年轻的女士敢于花如此大的精力去啃了块大石头,并且还要把这块石头化解,雕琢,溶入自己的审美观点,使这石头异类纷呈,标新立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二是佩服她的耐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在四大名著中,我在中学阶段已经读过了三部,恰恰是《西游记》这部我没读过,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部没有多少可以令人品味之处,所以淡之漠之。但在陈思呈的眼里,我却也跟着她的思维看到了另类认知,原来我们都没有很好地去品读《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了,我们的思维意识跟陈思呈的相比变得肤浅,变得贫乏。

  从书名来看,是很新颖的,容易引出一些情感性情愫出来,神仙寂寞吗?妖怪痴情吗?神仙,太寂寞了;妖怪,太痴情了。这都是陈思呈的分析出来的,其实这也是我们所忽视的。神仙与妖怪,都是有生灵之物,都为思想,都有人格,而这些其实都是人的表现。这不是吗?从人物来看,在陈思呈的眼里,唐僧人正而思想不正,“精到内伤”,太懂得了江湖规矩世故人心,深藏不露,跟徒弟们玩太极的自我保护。孙悟空的是一个奴性十足,而他的好吹好胜好斗,被喻为一个卖命的工作狂,为的一外是换取别人一个服气罢了。陈思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说他的“低层自我”曾受挫折,所以“高层自我”才会疯狂表现,加倍地需要证明自己。沙僧,是一个复杂得“一言难尽”的角色了。用陈思呈的话说,在现代情场上有“三不”男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那么沙僧大概可以算得上职场上的“三不”男人,不表态、不搀和、不负责。真是太“老到”了的沙僧!可以做为白领和官场上的学习楷模”了。而恰恰相反,长相最丑的猪八戒却最值得肯定的,他的爱玩,他的好吃,他的爱色,他的傻样,却是最纯粹最真实的最受人喜爱的。特别是他在高佬庄时对高翠兰的爱情表现出来了一种相当“痴情”,他跟高翠兰在一起的情形,字缝里都能看得到温情和调情,但由于他的出生成妖,被高太公和亲戚们喊骂喊打的一片耻辱声中,无奈失去了爱情。这是个可怜的痴情的猪八戒啊!陈思呈把猪八戒和高翠兰的感情比作一个极端化的寓言,寓言了所有父母子女意见冲突的感情。这些感情里,子女有爱不敢言,父母赶尽杀绝。这是一种不能见天日的、不被祝福的感情,最后往往筋疲力尽分道扬镳,你走你的取经路,我做我的高家女。

  而有趣的是,在对“白骨精”的描述更有另一番精辟的见解-----命不好的妖精。白骨精的名字,现如今很光鲜,被解构成:白领、骨干、精英,但事实上,她却是《西游记》里最草根最苦命,成了一个“中国名妖精”了。白骨精的能耐就是:变脸。白骨精的自卑就是:长得很丑很雷人。要是长得很美的话,又何必变来变去,原貌直接去迷惑唐僧就得了。她没有象其他妖精那样有一个象样的洞俯,所有的动作只能在空中风里完成。她没有广阔的势力范围,生存竞争严峻。她没有随从和部下,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白茫茫一片干干净净。她更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最后被打死,眼珠子都懒得往那堆白骨上转上一转,提也没有被提起过。她没有宝贝,也没有法术,唯一的法术就是变形。她是众多妖精中地位最低的一个了,只有想孤注一掷地跟命运搏斗。

  还有很多很多……

  陈思呈在写作的过程把人物把故事分析化来完成,精辟的分析,开怀的见解,现代的意识,博大的思维,还有就是轻松时代语言意境,使人有一种自然流畅的阅读快感。老实说,我还没读完,只是读了前半部就有了想一口气读完和想说说的冲动。因为,陈思呈为我们提供了读《西游记》的时应该是这样读的方法。是她让我们打破以前的陈规陋习,重新认识一部暂时的《西游记》。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二):这儿惊,那儿喜

  书太多,好书太少。所以有一种方法就是反复读好书,对好书反复挖掘,好书就是经得起你这么反复来搞。有时候,不仅你自己反复一本好书,你还要看与你同好的读书儿人他怎么搞一本好书,这本反复挖掘西游的书真是挖得你两眼放光__哎呀呀这儿有块宝我怎么没找到?噫,那么大块金元宝我咋就没看到?......说的都是玉石宝贝这等俗物,我说的就是这本书带给一个守财奴发见宝藏一般的这儿惊,那儿喜。

  读过几本比较热的解读西游的书,刚开始的时侯你觉得他们解读的角度挺有意思,可是读深了你会觉得他们他们像是找了一条通往经典的好路径,可是走不深,更走不到心脏区......有一类人未必多有方向感,他或恐只是凭感觉,却步步落在点子上,最后毫厘不差直抵心脏。读这类书是很爽的,他只给同道带来同是聪明人的会意与自我得意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三):评 神仙太寂寞 妖怪很痴情

  初看题目时,总觉得作者有些敷衍。如今市面上,以西游之名,冠上政治调侃,明讽暗喻的人不在少数,这种东西听起来似乎确有几分理,比如“捣乱的人都是上面派来的,结果还没啥事。”“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无后台的妖怪都被打死了”但是听多了,未免就乏了,加之这些话儿其实与作品本身的联系不大,笑笑也就过去了。反倒是题目后的副标题上写的那句:风吹哪页读哪页。却让人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不觉眼前一亮。试想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懒懒的撑着肘趴在靠近窗台的床上,手捧此书,随风以阅,该是多大的惬意啊,也就因为这句“风吹哪页读哪页”使得我对此书可以算是一见钟情

  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

  曾经有一部电视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陈思呈告诉我们,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虽然从简单的视觉程度来讲,孙悟空的确是那么一个英勇无敌,有胆无惧的偶像。但看了此文,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偶像本质上是特别脆弱的,与他从石头里蹦出来这种坚固的生产方式相比,他的身上其实更具有人的奴性的。

  唐僧的真面目

  “孙悟空这种头脑简单的人,哪里能想象得出唐僧的极品程度?现在让你这种石头里跳出来的怪物,见识这俗世智慧吧。”看到这句的时候,我是几乎被笑呛到了,这里有一个细节,孙悟空打死两个强盗以后,唐僧在一旁念经,第一句话是“惟拜好汉”作者在旁边批注道:靠,人家死了就成了好汉,怕人家阴魂报复,唐长老也开始讨好以来。而念到后头唐僧竟然说:“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还甚至声称他姓孙,我姓陈,将自己的姓氏也都瞥开来。这长老怕强盗变成鬼魂寻仇,此刻真是想多了!

  我们都小看了沙僧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以前看西游记时,最容易忽略的人就是沙僧,连对白骨精的印象也比他深,好歹人家白骨精在孙悟空棒下也是一棒成名,而沙僧似乎永远背着重担,台词又少。其实吧,这西游记四人当中,沙僧才是城府最高,隐藏最深的,用作者的话讲,毕竟人家也是在机关混过的

  人人都爱猪八戒

  以前我觉得大家都爱猪八戒是因为猪八戒不老实。而作者却说,人人都爱猪八戒是因为猪八戒老实,正如孙悟空喜欢吹嘘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手一样,猪八戒也爱吹嘘,但猪八戒就爱吹嘘自己老实。我们欣赏那些有能力的人,赞叹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可以我们更愿意亲近的却是老实的人,他不必看上去多完美,也不必优异得让人望其项背,相反,有那么一些不多不少的缺点,有那么一些呆呆笨笨,才显得更加让人亲近。

  妖怪其实没那么可恨

  仔细读陈思呈的这本书,你会发现妖怪没那么可恨,也没以前看西游记时觉得那么笨和蠢。相反,这些妖怪其实比那向西取经的四人有趣多了。就说蝎子精吧,我特喜欢她和唐僧调情的那一段,作者把这段的语句解释得很细,外加上一些注释,那种欲拒还迎的暧昧就更加分明了。虽然在取经路上唐僧遭遇过无数女人的埋伏以及潜伏,但是不得不说,蝎子精真的是首席唐长老绯闻女友啊。

  总之呢,这本书的确非常有趣,又不止于有趣,一开始是抱着嘻嘻哈哈的感觉在读,读到后面不觉从无厘头变为伤感,变为失落。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们都误会了吴承恩啊,因为正如作者所言他压根就不是什么正经的人,这种不正经有文人敏感,脆弱,对世俗的反抗,更多的则是对生活充满了戏谑和调侃,比如他写唐僧,他会毫不忌讳的描写唐僧的懦弱虚伪,写孙悟空,一个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圣,实则却对朋友无情无义,打心里渴望得到主流认可。所以,看了多年的西游记,不读读这本《神仙太寂寞,妖怪太多情实在是对不起吴承恩老人家写了《西游记》原本要表达的心意。末了。

  寂寞向晚 痴情归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妖怪走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因为寂寞,等他们一路走到西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神仙。很久很久以前,有另外一群妖怪,它们守候在去西天的路上,因为痴情,他们都提前归了西。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四):偶像的破灭

  这本书不厚,却看了很久,即使内容在思呈的博客上看过一些了。

  思呈的文字是灵动的,我想她应该是个思维很跳跃的人,不然写不出这样一本书来。

  《西游记》看过很多遍了,但是却只是看个热闹眼睛也跳着走,细节都给跳过了,看了这本书,再去寻了原文来看,才觉得:呀!《西游记》我根本就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嘛。挑起了我细读的兴趣——当然,再细读也不可能读得比思呈仔细了。

  思呈的这本书,毁了我一向最爱的孙悟空的形象,我甚至都有点讨厌起这只猴子来了,相反的,却激起了我对“妖怪”的热爱。这一点仔细想想其实早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一向都对主流的东西喜欢不起来,爱的,基本上都是些偏的,可咋就会一直被只猴子蒙了心了呢?

  最近几年,我身边很多朋友都一门心思地修起佛来,我也不免跟着读了些书,听了些讲座,但是总是心不在焉,疑问太多,寻来的答案又不能完全说服我,所以总是那么吊着,朋友说我是“机缘不到”,我却知道他们是说我没有慧根呢。思呈说《西游记》是本颠覆性的小说,而她偏偏又做了颠覆性的解读,看完她的解读,我是彻底对学佛一事死心了。凡人一个,做好自己本份就好了,谁又知道那么多人倾心倾力追求的,又是不是值得呢?就像这个可怜的取经四人组,最后看似“功德圆满”结果,到底又是不是他们所想要的呢?

  每个人读任何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但有的时候,真正读懂一本书,是需要一个“导师”的,思呈是一个好导师,如果她能继续引导我们一页页地读下去,而不仅仅是“风吹哪页读哪页”就更好了——这是一个笨且懒的学生想法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五):《神仙太寂寞 妖怪太痴情》:耿直的妖,虚伪的神

  “风吹哪页读哪页”,依稀记得,这是《神仙太寂寞 妖怪太痴情》里作者在自序里面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于是,索性便随着兴致使然,翻到哪页便读哪页,哪知看过之后便爱不释手,从此便一马平川的读了个通透,掩卷回味,涌上心头的第一句话便是:耿直的妖,虚伪的神。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是适合让身心放松的,另类的解读让旁人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西游记》形象,对于从小就在正统思维下熏陶过来的我而言,这样的解读无异于一个大大的惊喜,其清新的文风、出奇的思维、旁通的感悟,如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流连忘返。当然,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她是取了市场的巧,迎合了当前的阅读趣味,在一个多角度的社会语境中,对经典名著的颠覆性解读,已经成为惯例,并得到了市场的一致拥戴,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更喜欢轻松、愉快,带着戏说色彩的文本,与其板起脸孔高高在上,不如嬉笑怒骂回到人间。

  我还记得,当初为了看《西游记》,我甚至还当了一次“大恶人”:为了让同桌将这本书先让给我看,我威逼利诱全部方法用尽,终于如愿以偿——当然,那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对于《西游记》为代表的四大名著的崇拜,就跟我此后崇拜香港的四大天王一般,充满了激情与敬仰,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心中却涌起了疑问:为什么那些有背景、有后台的妖怪都能逃脱惩罚呢?当然,那个时候,我不敢把我的疑问跟别人说,所以,疑问就永远成了疑问。

  也正因为如此,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风靡之时,我的心又一次遭遇了震荡,我的疑问也就释然而解:原来,并非每个人都认同原著里的那些描述,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游的另类解读。在我看来,白骨精之流的妖怪虽然打着吃唐僧肉的幌子,实则是垂涎于唐长老的男色,只可惜,唐长老不仅不解风情,还婆婆妈妈,保持着近身可以却不能入身的暧昧姿态,矫揉造作之余尽显虚伪之态。

  之所以说神仙虚伪,是因为看似道貌岸然的脸孔下,却有着两面三刀的心,一点也不似那些妖怪般耿直,作者也在本书中有着详尽的叙述,比如孙猴子走了正道就抛弃了他落草时的妖魔鬼怪们——人家好歹也为他流血牺牲,可他却为了自己的仕途不顾他们的死活了,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西游记》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妖怪,以及那些五彩缤纷的神仙,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唯一可以作为对照的是,在现实中,越道貌岸然的人,他说出的话,虚假的成分越多,这便是《西游记》在现实中的悲哀。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六):虽然书不厚,但认真读完以后,智力+5,懂人情世故

  作为一个读者,而不是书托儿,我觉得,这本书,认真读完以后,收获的是:智力+5,懂人情世故。

  我觉得,现在有些人,可能是由于在这方面,没机会接受到好的教育和培训,在为人处事上,有个习惯,就是给别人贴标签,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又如何如何。。。认真地看完这本书后,明白了一些道理,看人,看事,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和处境来看,他/她需要什么,能提供什么,能承担什么。。。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被当事人激怒了的时候,可能就会有失公正了。另外,就得失而言,在有些事情上,对有些人,不用太较真,较真了,估计对方也不会改,这也是人人会说,但未必人人能做。。。。。。

  看了这本书,学了不少以前不曾学到的,看事,看人的方法和角度。看《西游记》只看电视剧,不看各种导读和书评,那是一大损失,有的《西游记》的导读和书评,写得很不错的,包括这本,也包括其他的。就像看《水浒》,却没看《闲看水浒》等相关书籍一样,也是一种损失,也失去了一些学习人情世故,看人识人的机会,以后,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时,也会因为没学好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不够,而受制其中,甚至一错再错,把矛盾激化。。。

  祝作者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和书!

  最后,建议一些书托儿,别托儿了,你们的托儿,起到了反效果。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七):评论审核时间太久了

  怎么书评审核的时间要这么长啊?想一有感触就写出来大家分享的,可是昨天上午写的评论现在还没有通过审核!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八):转载,并寻作者大喵

  书还没有上市,居然就看到书评,感动和意外。这书评是在《时代信报》上发的,原文网址是:http://news.163.com/11/0114/00/6QAMGIKS00014AED.html

  如果大喵能联系我,就上咖啡厅去,必须的。

  用女人的眼光瞄《西游记》

  大喵

  《西游记》是我的大爱,但是关于它的评著我却不敢恭维,要么文艺至死,连孙悟空也是明媚又忧伤的德性;要么就是阴谋论甚嚣尘上,寻章摘句上纲上线,像是看百家讲坛看得走火入魔。但这本《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比较有趣,从女性角度去看待男性化、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脸谱化的《西游记》,解析书中的人物性格、内心,乃至情感。而且不纠结,不文艺腔,且不卖弄才情。

  我感觉作者是个健谈的女人,一个对世态够冷静对生活够热情的女人在讲道理,突然就有一种让人想在逛街的时候巧遇她,然后冲上去说“可以请你喝杯咖啡吗”的渴望。然后我们拣一个人不太多的咖啡馆一隅天玄地黄一番,比如说到品位甚高的黑熊怪、佛门中专业素养极高的收藏家金池长老、前世今生都很痴情却换来一场心碎的黄袍怪、大佬范儿的牛魔王,呃,还有草根苦命白骨精、叛逆青春期少年红孩儿,这些加在妖怪名字前面的定语,或许乍看之下让人不太舒服,然而看作者的分析,还真是很到位,很给力。这份洞察力和判断力,单单来自聪颖是不够的,从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有一种女性天然的善意和宽容。

  这本书让人怅然若失,起码对我是这样。我所钟爱的犀利直率的孙悟空,作者偏说他有奴性,更难过的是我得承认说得有道理,孙悟空出身妖怪,按理说完全可以在山野之间自由来去,但是他所追求的,一开始就是神仙之名,汲汲营营到了给个“齐天大圣”的名号甘愿给人家看园子,被禁锢五百年之后对压迫者俯首贴耳也就罢了,对付起和他一样出身同一阶级的妖怪来可是下手狠辣,毫不容情。好在她最后以一句“代表青春期少年”轻松解脱了猴子,不然我就得自我颠覆一下了。另外,唐僧是不大讨人喜欢,但是连《大话西游》中也不过是嫌他啰嗦而已,慈悲之心还是昭然的,丰神俊朗也是公认的,但作者,愣是从字缝里读出了他的猥琐、愚妄、情趣低下,观世音菩萨则是手段高明的女领导,到最后,她甚至成功地让我讨厌唐长老的终极BOSS如来,却教你不得不信服,因为作者就事论事,没有管窥蠡测。

  如果仅仅是精确的分析和独到的见地,充其量只能认为作者读懂了《西游记》,然而此书的末章《闲笔》,却反映了作者对《西游记》由衷的喜爱,那么多诗句,不管是清风明月的山水诗还是市井俚俗的打油诗,都一一捉摸,逐字解读;那些看来不过是苦行僧果腹的素食,经她一一陈列,娓娓道来,真让人觉得好像吃了它们立马就锦心绣口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捧的,不是食物,是文化,是审美,是暗号,是灵感。”把《西游记》解读到这个份上,分明是“发自肺腑,深入肌肤”,哪里是封面上的副标题“风吹哪页读哪页”?忒谦了。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 陈思呈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本文来源:华龙网-时代信报 )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九):低俗迷人

  大家活得累,有时候觉得越低俗越迷人。著名的《康熙来了》就是这句话的实证。每天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国内草民们,每天如履薄冰的国外移民们,在哪儿都战战兢兢的龙的传人们,活着太累,看个电视最需要的就是释放压力。如果一个男人公然在电视上调戏女人,那么这不是低俗,是流氓和无耻。因为男人被认为天生体魄强于女人,男人调戏女人是恃强凌弱。而反之,一个女人公然在电视上调戏男人,那是可爱和纯真。有些事情,本质并无差别,而谁来做,却天差地别。

  猪八戒可以低俗,唐三藏就不行。猪八戒低俗是可爱和纯真,而唐三藏若低俗,则是猥琐和令人反胃。可见,越美的事物越难被容忍留有污点,越丑的事物越自由和无畏。做一只花瓶很难,难怪很多美女想摆脱一只花瓶的命运。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所向披靡,被如来打趴下、关起来、然后放出来后变得弱小很多。以前的猴子就像金胖子,光脚不怕穿鞋的,你们不给我美金,我就发射导弹。而现在的猴子,有了后台,有了组织,他做事讲究方法了。身体力行不如早请示、晚汇报,不仅省了力气,还能皆大欢喜。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猴子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取经路,最初天真无邪,充满了干劲,充满了期望渴望。碰了满头灰以后,我们闭门思过,痛苦满腹。再迈出心门时,我们加入一个组织,一个党,一个宗教团体,一个社会。在那里,我们成了一个社会的人,最终完成了成长。这是一个悲剧么?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读后感(十):引起我重读《西游记》的冲动

  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书,是因为我认识的这位作者是个很好玩的家伙。然后看这本书,名字很好玩。

  书买了回来,我一直放在桌子上没去翻,不是说风吹哪页读哪页嘛,风都没起,读什么嘛。某天,老妈竟然戴着眼镜捧着我的书,她说:“名字怪有趣的……”白天看,晚上也在看,不过两三天之后,我发现晚上老妈没在床上捧着书了,我惊奇地问她,“咋?都看完了?”老妈嚷了一句,“后面有点啰嗦,歇会再看了。”原来风停了啊。

  妈妈看完后,我也捧起了这书,一口气地用了半天时间,看完了。第一个感觉,我要重新去看一遍《西游记》,原来我一直以来都忽略了那么多细节啊。第二,想起那年在北京见到陈思呈的感觉,我满脑子都是她跟那位杭州老师在模仿周星驰《大话西游》《功夫》的景象。

  对《西游记》的印象,最初是来自连环画,但是不多,因为很快地就在电视上看到了热播的《西游记》。记得每年的春节,《西游记》好像是必定重播的片子,那年的寒假,我跟弟弟彻夜玩耍,一边玩,一边在看《西游记》。而电视剧的主题歌简直就成了我俩的手本名曲。那时候,最爱孙悟空,觉得这猴子甚是厉害,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的无法无天简直是我们这些惧怕长辈呵斥的孩子心中的英雄。最喜欢看猪八戒出丑,他的猪嘴圆肚总能引出我们的欢笑,猪八戒就是懒笨丑的代表。直到现在,还会唠叨那人,又懒又笨,整个猪八戒一样。沙僧,不就是若有若无的么?记得跟弟弟斗嘴胡扯,似乎沙僧不如猪八戒,猪八戒不如孙猴子,而能降伏孙猴子的就是唐僧师傅了。那时候,唐僧师傅怎的在我的心中就有着那么光辉的形象,使得后来在磨房圣诞大会上,我也饰演了一回《大话西游》的唐僧师傅。可惜,今儿读了陈思呈的书,才发现,我读懂了唐僧的啰嗦,却没学到这和尚的精明。

  后来看书,由于有电视剧在前的印象,所以也不怎去细究,匆匆忙忙地读完,心里只念叨:怎的妖怪都被神仙收复了去,孙悟空其实也不怎么英雄威武。七十二变,但变来变去的,多是化作那小虫钻人肚腹,或是变作别人模样,哄哄骗骗;而筋斗云,跟诸路神仙的腾云驾雾,其实无异;再说那定海神针变作的金箍棒,打斗起来也跟木棍差不多。猴子的法宝倒不像那些妖怪那么神异了。有段时间,我特别的喜欢那玉净瓶、芭蕉扇……我就想不明白,怎么妖怪倒能有那么多厉害的法宝。但是我知道一个规律,那就是孙悟空最后一定会赢。当明白了这个,《西游记》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早一阵子,M曾经跟我说过《西游记》是一部蕴含了丰富的道学知识的书,那猴子就是人的心性代表。那时听了,撩起了我对《西游记》的另类意趣,但是也一直没有深究,因为《西游记》在我的心里早就成了一部儿童读物的代表。想不到陈思呈倒有很深入的理解。时人多爱妖怪,贬责神仙,其实大多都是对神仙的嫉妒,对妖怪的同情吧。

  可是,即使陈思呈对猪八戒有着相当不错的评价,我还是对猪八戒爱不起来。道家说,芸芸众生看透了不过是一堆白骨,想通了这个,自然吃肉无味,修心养性。可我还是个俗人,所以我没法透过猪八戒的嘴脸只看他的好丈夫品性,正如百花羞公主不能跟黄袍怪再续前缘一样。没办法,我就是个以貌取人的主。你会喜欢八戒在身边转悠,但是你毕竟不能接受跟八戒同床共寝卿卿我我。俗,我知道,我特别的俗。

  最后,也许是为了能达到风吹哪页读哪页而不致于读不明白的原因,所以书里面好些章节都会有前面章节提及的内容,这便使我这种一口气读下来的人,读出了点啰嗦重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