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边城》的读后感10篇

2018-01-31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城》的读后感10篇

  《边城》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城》读后感(一):一幅黑白色人物山水画卷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欢凤凰含章新出版的《边城(纪念版)》汇集了沈从文老先生最著名的一篇文章《边城》和其他九篇短文,主要都是写人物和感情的,细读下去,很能使人深思,令人思考,给人启迪

  说到沈从文,就容易想到湘西,,毕竟沈从文老先生是湘西人,又写了许多关于民国时期湘西的文章,让大家特别是未曾去过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知道湘西的人文地理状况,就象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向你细细诉说着湘西的一切。

  《市集》主要讲述的是在湘西市集赶场的情景,底层社会人物的形形色色表现。《静》写的是两个孩子在辗转途中暂居别处等待家人团聚的焦急期盼心情。《槐化镇》主要是对槐化镇这个地方的地理描写。《屠桌边》、《夫妇》、《萧萧》和《三三》写的是民国时期湘西各种底层人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地苦苦挣扎生活下去,象一部旧时湘西生活记录片,记录着湘西老百姓喜怒哀乐

  《如蕤》写的是一个家境富有的女大学生的一段感情经历,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有文化知识年轻人爱情家庭理想定义感受。《绅士的太太》,我感觉有点象浓缩版的《金粉世家》,写出了民国时期妇人在当时的婚姻里种种状况,能够体会出那时的女人所处在的社会现实状态和生存状态。

  《边城》是这本书中的重中之重,我想喜欢沈从文作品的人肯定都看过这篇小说,也一定都会喜欢这篇小说。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跟着爷爷在溪边撑渡船讨生活的女孩被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却因种种原因和状况,到最后只剩下女孩孤身一人还在溪边撑渡船,开放式的结局令人遐想连连。不知道别人心目中的结局是怎样的,但在我心目中这个结局不一定是Bad End。我个人认为,其实沈从文老先生已经在书中给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横竖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尽管爷爷在翠翠嫁谁的问题上有点优柔寡断而造成悲伤后果,但老人坦荡的风骨还是令我敬佩:“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儿,结实一点儿,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整本《边城(纪念版)》都是写的小人物、小地方,他(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行动,只是在小地方凭着本能生活着,却也让人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瞬间,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也让人对湘西的自然风景留下深刻印象,宛如一幅黑白色的人物山水画卷。

  《边城》读后感(二):心中的水墨丹青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必然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以及可读的无限性这四点共性。创作于一九三三年的小说《边城》,开创了对湘西地区特有风土人情的描绘先河,连同沈从文一系列以湘西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纯美湘西世界”。

  沈从文曾经在《湘行散记》中提到过《边城》的创作,这个故事原本取材于真实事件,经过了作者的加工创作,因而变得如诗如画唯美动人。初读《边城》是在学生时代,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对文学的感悟,都仅仅停留在遣词造句优美,笔触的纯净,人物的一言一行之上,自然没过多久便把情节遗忘了,徒留一个“美”字印在心间。如今再读这部作品,依然是美的,但却看出了更多人性的东西、自然的东西、创作上的东西。

  靠撑渡船为生的老船夫从来不收乘客的报酬,还买来烟叶和茶赠送,与外孙女相依为命;靠身体交易的娼妓,既重义轻利,又守信自约,在淳朴的民风之中过着和普通人一样日子,没有人轻视或鄙夷;有钱的船总和没钱的船夫之间没有门第观念,只凭年轻男女们的自愿来决定是否联姻……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理想,即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恐怕也难以实现,反而是在原始如牧歌般的少数民族地域才有可能存在。沈从文笔下的茶峒,如同一个水墨丹青描绘出的童话世界,单纯、美丽、凄婉却不伤感。人性之美、之善,湘西之自然淳朴、秀丽多姿就如同流淌的溪水般清婉、悠然、绵长。散文般的随性恣意与小说的含蓄细腻糅合在一起,把一个少女心思和一个老者的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

  原来翠翠并非不喜欢傩送,她只是从懵懂到羞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原来爷爷并非不知翠翠的心思,只是有着难以言明的苦楚才促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原来小说的结尾可以这样令人魂牵梦萦……“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仅仅这一句,已经足以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经典。

  纪念版《边城》之中,除了小说《边城》、《三三》、《萧萧》、《绅士的太太》、《如蕤》、《夫妇》、《屠桌边》、《静》等中短篇小说之外,还收录了《槐化镇》、《集市》两篇散文。小说均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把乡村城市少女的不同、人妻的各异、风俗人情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而两篇散文点缀其间,和小说中的湘西风貌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不失为一种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编排方式。不过,耐不住急迫心情的读者不妨换个方式,从最后一篇读起,定会体味到不一样的阅读心情与笔下风情,发现时空带给我们的别样惊喜

  再读一次《边城》,再梦一回湘西。圮坍了的白塔修好了,歌声、梦里、溪水蜿蜒的茶峒,翠翠永远在等着那个将她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就如同我们心中定格的一幅水墨丹青,瞬间便是永恒。

  《边城》读后感(三):回响在湘西大地的田园之歌

  提到湘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想必都是“沈从文”这个名字。虽然凤凰古城的乡风民俗本身极具吸引力,但如果没有沈从文,又有几人会流连这湘西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湘西的水滋养着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反过来回馈湘西以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双丰收,人杰地灵莫过于此。

  传统文学理论都把沈从文归为京派,但京派是相对于海派来说的,京派作家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老舍的北京和沈从文的湘西,都是原生态,但老舍对北京的爱与对旗人的复杂情感,与沈从文对湘西的理想化描绘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源于生活,也许这就是长在皇城的老舍与来自湘西的沈从文题材风格迥然不同的根源。

  毫无争议,最能代表沈从文的作品是《边城》。那小溪边的人家,乡间质朴的人民,热闹节日氛围,无不让人心动。在这人心险恶的时代,《边城》流露出的纯真美好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其中有不少沈从文理想化的成分,但这田园牧歌般的纯净不论是在当时战火纷飞的中国还是现在,都已成为绝唱。沈从文之后,再无文学世界里的清秀湘西。

  好久未读《边城》,近日再读,有了很多新的感想。年少时只觉得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如风景画一般传神、丰富,对端午节、中秋节的民间活动的叙述热闹、有趣,全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肤浅。如今又见边城,翠翠还未真正开始就已结束的悲剧爱情、失去爷爷后的痛苦无助,使我重新意识到,在清新的田园牧歌中,忧伤也是主旋律。《边城》实际上还是悲剧色彩很浓郁的一部作品,这与沈从文本人敏感气质极为吻合。

  《边城》的篇幅很短,因此含章文库的这本书除《边城》外,还收录了沈从文其他一些中短篇。它们的文风一致,多以女性为主角,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诉说着淡淡的哀愁。我们知道,京派看不上海派过分商业化的写作,对左翼文学将政治带入文学的理念也持批判态度,但这不代表京派作家不关心民族安危。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抗日战争时有涉及,对战争打破日常生活的平静,他是很痛心的。在《静》这一短篇中,最后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尾,是对战争委婉的控诉。沈从文一度遭遇误读,以致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向民俗学领域研究,没有多少文学作品面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无论有着怎样不同的经历,似乎都有一种从小溪边走来的神韵。也许是湘江水赋予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样的特殊的风格,使得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地域印记。

  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湘西凤凰古城,慕的多是沈从文这个名。忽然想起某作家有篇散文中提到,去湘西一下车,就会有好多十几岁的女孩子围上来,说:“买束花送给先生吧。”这位先生就是沈从文。从文先生若泉下有知,不知会对今天热闹非凡的湘西做何感想?当曾经的田园牧歌不再纯粹,我们只有从作品中找寻那失落文明

  《边城》读后感(四):老天恩赏才华的人

  沈先生的文字里面,有不少楚湘的方言,我是渝东人,两地的方言系统相近,有时候读到一句,格外亲切,乡下人淳良爽直的样子,扑面就来。

  先生善写意,湘西小城那种烟水轻袅、细风暖阳的感觉,写出来,就如往清水中点墨一般,一丝情绪在心里缓缓漾开,抓不着,辨不清,挽不住。只好合上书去看窗外,细细地再去回思那种感觉,余韵绵绵,字里面还有湿泥土和嫩竹叶的馨香。

  先生也善写少女心事,心尖尖儿上那一点儿痒,写得呀,叫人难奈。可他又总是把她们殷殷的期待,全都写到落空。这一点,倒颇似曹雪芹写大观园里面的女子。在他们笔下,女子都如春水,春水不能老,只能全部付诸东流

  高晓松在自己的节目里面说:才华这东西,是老天给的,伸手就知道有没有。他那话的意思,是把自己也算进老天恩赐才华的一类人里去了。才华他是有的,但真不是老天给的,后天经验积累和知识沉淀结果吧,算是个人才

  而真正老天给才华的人,一生都是多坎难的,才高亦不寿,这是代价。所以你看有才的人,气质都清华,人比黄花瘦。高晓松那油脂气都快熏天了。

  这些年读下来的,近现代作者里面,老天给才华的,三毛算一个,张爱玲算一个,王小波算一个,沈从文算一个,他们才是天才。其他的,都不是。

  《边城》读后感(五):爱上《边城》

  第一次触及《边城》是在高中课本上,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篇长长的选读课文,节选的正是这本书里最后一篇文章《边城》。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我心困惑才解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当我读到书中里看似前后文不相关系的人物时,我还在想是不是这些都只是作者的伏笔,一定是在最后才道出这些人物的关系。可惜,不是。《边城》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美丽淳朴的湘西人情,分为亲情和爱情。具体到书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故事,我在此不便剧透,望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探究。

  我当真是很喜欢这本沈从文先生的经典作品,“他凭借一颗诚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书中许多好词好句我都有用心琢磨并手抄,有些句子一读眼前就是一幅画,这个画面我们生活中见过,却不知如何去表达,比如在描写下雨的湖面,沈从文先生如是说:“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少女灵动的眼睛是这样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在读到我最喜欢的如蕤小姐部分的时候,我忍不住读了两遍,注意我真的是读出声音来了,其中一遍还是和爱人一起分享的。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多说几句了,如蕤小姐是一个有灵魂香气的女子,她是亭亭玉立的莲,不光惹世间男子的喜爱,女子见了也是会被不自觉吸引,她却像是星空中最亮的星,身上散发着迷人的光却让你伸手不可得。如蕤小姐出场“年纪有了二十七八,由于装饰合法,又仿佛可以把她岁数减轻一些。但靥额之间,世间对于这个人所做的记号,却不能倚赖人为的方法加以遮饰。便是那写在口角眉眼目间的微笑风度中也已经带有一种佳人迟暮的调子。”我读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如果这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话,那到底是怎样的演员才是我心中的如蕤小姐呢?答案至今未知。当我读到年轻的如蕤高傲的灵魂时,我蜷缩在爱人的怀中与爱人分享,我说,若是以后我们有个女儿,等她到了十几岁的年纪我便把这部分的文字读给她听,“爱她的人可太多了,她却不爱他们。她觉得一切爱皆平凡的很,许多人皆在她面前见得又可怜可笑。许多人皆因为爱了她把他自己的灵魂、感情、言语行为、某种定型弄走了样子。譬如大风,百凡草木皆为这风而摇动,在暴风下无一草木能够坚凝静止毫不动摇。她的美丽也如大风。可是她希望的正是永远皆不动摇大树,在她面前昂然地立定,不至于为她那点儿美丽所征服。”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同如蕤小姐一样有着对爱情高傲的灵魂,天生丽质固然也算的上是自己的一笔财富,但爱人不能只为自己的外表所动摇,他爱的应该是她纯洁的心灵,高傲的灵魂。如蕤小姐最后找到了那棵倔强的大树,只是结局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大团圆。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女子就算终生不嫁也会生活的很好。

  文中还有很多禁不住要多读几遍的句子,这里我就不再抛砖引玉了,还望读者们自己慢慢发掘自己的喜好。

  《边城》读后感(六):脱线的风筝

  “春天日子是极长了的。长长的白日,一个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阳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无事做时皆在晒楼或空坪里放风筝。”这是沈从文短篇小说《静》中的一段话,最合适用冲淡二字形容。

  其实在几年前,我也曾经买过一本《沈从文选集》,奈何书太厚,且我太年轻,随手一翻,密密麻麻的小字,就像水一样流过来,又像水一样流回去。我仅仅记住了书中作者年幼时,拿着铜板走在雨后的青石板街上,散漫的逃学时光。

  书,厚一些是物有所值,薄一些也是好的。薄薄一本书,你可以把之前被压缩在角落里的一篇小故事,重新审视一遍,发现它的亮点。所以在这本以《边城》命名的小说散文集里,我看到了它以外的几篇小故事。

  短篇小说《静》,写了岳珉一家人逃难到小镇,等待着父兄的接济。同翠翠一样,女孩岳珉也陷入了漫长的等待。长长的白日,盛开的桃花,初尝人世艰难的岳珉,上了晒楼,这时脱线的风筝偏偏斜斜地滑过去,而母亲在床上咳血。她那张营养不良的小白脸,不知所谓的微笑着,平静地接受所有苦难。看上去可怜可爱的画面,其实还可以用一个残忍的比喻讲出来,那就是《屠桌边》中的那段:“案桌上放的那一方坐墩肉,精的地方间不好久又跳动一下。好奇使她注了意……这时必定知道痛,单不会哭喊”。

  短篇小说《夫妇》,写了一个城里人璜到了乡下,村里人偶然捉到白日野合的夫妻,像看到交配的狗一样兴奋,把他们两人捆在一起进行侮辱,“人人皆用‘那城里人也见到了’的神气,互相作着会心的微笑”,猥琐、粗野、愚蠢,这类词汇用来形容他们,一点都不过分。最后璜去见了团总,终于救了这对夫妇。璜本来还很享受乡下安逸的生活节奏和秀丽的风景的,可经此一事,发现“地方风景虽美,乡下人与城市中人一样无味”,于是预备明后天就进城。

  与其他写人性美的故事不同,《夫妇》却写出了大部分人的人性缺失。秀丽的风景,璜也升腾起了野合的欲望。这种人性是发乎情的,却并不是止乎礼的,所以遭到众人诋毁、侮辱。城里人没有,乡下人也没有,仅有一点人性的夫妻,大概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短篇小说《萧萧》,写了女孩萧萧做童养媳的故事。抱着不到三岁的丈夫,十二岁的萧萧喊他“弟弟”,这样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景象,在当时却是再正常不过的。小说开头一段写到“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嫁作他人妇就像熟了的桃子要被摘下来一样自然。少女萧萧偶尔做些女学生的梦,祖父的玩笑话,她居然认真去幻想。生活看上去有无数可能,然而被束缚住的萧萧却没有任何可能了。她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是被花狗诱奸。这个选择的对错与否不提,反正并不高明。

  之后茫然的她被迫接受沉潭或改嫁的命运,却因为生出儿子而留了下去,并和长大后的丈夫圆房,那个私生子管他丈夫叫大叔。一家人就这样相处了下去,这种听天由命的态度,《边城》中也有同样的叙述。茶峒地方,河中春水大涨后,沿河的吊脚楼被大水冲去,而“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然而如果萧萧生的不是儿子,结局会怎样呢?想到此,头皮发麻。

  沈从文的小说,总是喜欢写静,写波澜不惊,写流水一样的日子,好像生命总是那样顺理成章,那样沉默,可是这只是表象。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才是生命的真相。就像那脱了线的风筝一样,飘在空中时,也是好看的。摔到地上,骨架破碎的景象,只能你自己去猜了。

  《边城》读后感(七):边城,坐落于哀乐之间

  《边城》,很短的故事,读后泛起淡淡哀伤。

  茶峒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既不是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城,也不是繁华的大都市,只是一个边远的小城,却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似桃花源,却又比它更接人气一点,就是这么温暖的一个小城。若要比做一个女人,那就是温温婉婉的,笑起来淡淡的,清新安详的女子。我向往那里的生活,或者说向往在沈从文记忆中美好的茶峒的生活。不像都市里那些“绷紧的箭”,又不会有农村里苦痛的脸,人们辛勤劳作,过得恬静安然。那里的人是淳朴的,祖父与过河客、卖肉人争执谦让;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仿佛是刻入骨子里的,以诚相待、相互友爱。

  短短的故事,剧情不像暴风雨样剧烈的大起大落,而是像潮汐一样自然的涨落,涨落间拭去你堆起的城堡,留下一点鼓起的沙堆。看,连天保和爷爷的死,都述说得如此平静。当然也会感到悲伤,但不是钝痛,而是慢慢的,随着呼吸,很淡很淡却又让你感觉到它存在的痛。要说结局是谁的错,我觉得其实不能怪谁。难道要怪那个一心为孙女好的老船夫么,还是怪害羞得一直没有表明心意的翠翠,或是一心为儿的顺顺,其实算来都没错,只是那么多的没错恰恰铸成悲剧吧,但是结局一定是悲剧么,又不能确定。我们无法知道傩送是不是真的不会回来,沈从文到最后其实都没有明确下定义,他的心里也许也是满怀期望的,也许傩送很快就会回来呢,回来迎娶翠翠,最后两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仿佛又有一两道杠挡在中间,天保的死,傩送和顺顺都不会释怀的吧,翠翠知道爷爷的奔波操劳是为了自己,爷爷的死她心里也不会放下,于是大家心里都有一道疤,就算傩送真的回来和翠翠在一起了,两人今后的生活真的会幸福快乐么,不知道。

  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父子爷孙间无私的爱、青年男女间纯真的爱、兄弟间诚挚的爱,哀乐由爱而生,但爱不因哀乐而终结。

  我幻想着边城的生活,在那个记忆中的湘西世界,在山山水水之间,那里的人淳朴善良,有一家像顺顺一样的好人家,也有像翠翠爷孙俩一样相依为命的人家。一切都还未开始,没有人离开,没有人逝去。一个那么接近桃源的地方,一个比桃源更可爱的地方。

  《边城》读后感(八):《边城》——她并不如意,她足够美好。

  ——它具有的“人性美“光辉,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

  平凡、琐碎中的故事,涤荡出琉璃般的存粹与凄美。

  带着崇敬,我小心翼翼的翻开了这本书;对它溢美之词,不言他说,如上面的介绍一般真实且不刻意;

  同样真实不刻意的还有这部小说中刻画的每一段文字,温暖祥和,如茶峒边城的那条清澈的小溪,其实边城里描述的倒不多,留下印象的只有那吊脚楼、赛龙舟、酒庄、船总顺顺的家、还有最后篇幅里出现的碾坊。这是一篇围绕小溪上渡船开始和结束的作品,生老病死,四季交替,吵闹和平静构成的生活,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沈从文的文章带有谦卑,带有对最真实湘西世界的崇敬之感,文字小心翼翼般一个个走进我的心里,像溪流般平静甘甜。

  自然朴实的乡野生活和边城生活的碰撞,却不见火花,更多的是让人惋惜而曲折的心里对话,爷爷和翠翠还有那只小黄狗,终日为来往的人渡船,在热闹的节日里,也会去往喧闹的茶峒去赶个热闹,喝个小酒是爷爷的最爱,他的热心耿直,受得十里八方的尊敬。爷爷唯一的心结,便是翠翠妈当年的过往,在翠翠身上,他想更多的是为她找个靠得住的好人家,

  他一生在为小溪两边的人渡船,也何尝不是为翠翠在渡船。

  镇上最有出息的大老、二老都中意翠翠的时候,当二老和翠翠都心有爱意的时候,却发生的大佬的事故,产生了莫可名状的心里隔阂,这挥之不去的念头占据着船总顺顺、占据着二老、更占据着爷爷脑海,时不时要出来挣口气。

  这隔阂也源自两家对自己亲人最自然的爱,爷爷爱他的孙女,顺顺爱他的儿子,二老爱他的哥哥。变故的产生好似在平静的小溪丢下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打破了彼此心照不宣的过往,除了爷爷死皮赖脸的为翠翠,谁都不愿提起;

  你可以说,大老的死源于爷爷的拒绝;

  你也可以说,爷爷的死源于顺顺家和二老的拒绝;

  但这个世界找原罪容易,解开心结却无比艰难;

  那确实是一个闭塞内向的乡野世界,所以才能让我们用最靠近的心思去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我们仿佛在那条渡船的小溪,伴着淼淼的水汽,若有若无的看到翠翠娇羞的身影,她小心翼翼的看着远方,还有身旁一直想要保护她,那个不曾离开的小黄狗。

  最后的结局,那个浪漫的二老,那个曾在月光下为翠翠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慢慢扶起的年轻人还没有回到茶峒来,他可能仍觉得对不住大哥,或者是觉得对不住爷爷。。。

  也许,他不会归来,也许就在“明天”。

  渡船的人依旧在守候,溪水依旧平静不起波澜。心照不宣的四季过往。这也许才是那普通而真诚的生活——她并不如意,她足够美好。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