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10篇

2018-02-06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10篇

  《守护故事的人》是一本由[美] 丽萨•温格特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酷威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一):酷寒中盛开的人性花朵

  人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经过一番历程,又将空无一物地离开这个世间生命意义在于什么?当我们睁开毫无污物清亮双眸看这个世界时,世界会怎么样对待我们每位初生儿?有的很幸运一生充满爱与温暖,而有的很不幸,稚儿本无错,错的是世间的价值观和恶意。

  前两天有个报道说才出生的女婴脐带都未处理便被打包成快递,高温天气下送往福利院,这样的恶习理应受到严惩,让做恶者不敢行恶。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故事,好好守护生命,好好行善之念,做善之行。离开世间时,仍保有一双清澈双眸,毫无遗憾,不是更好?倘若世间均是如此简单,定会少了许多悲苦。

  这本《守护故事的人》实在讲诉了一个“少数民族”的生存场景,在多数人都报有敌意的环境下能存活是多么不易的事。萨拉也好,生活在纽约的珍妮·贝丝·吉布斯也罢,都在寻求一个更好让自己活下去的方式。所幸的事,两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透视每个生命不要成为妄想才是从书中,从现实中应该得到的力量付出真心却换来的是伤害例子比比皆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不仅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更要让做恶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小说便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守护故事的人》其实更是守护人性之善,人性之美。每个生命遇到困苦时都应该有着这样的坚强意志: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世间万事万物,生有来时,逝去有时,骚动有时,落定尘埃亦有时。有这种达观坦然心态人生的故事也会很美好和值得珍视吧。

  透应现实的能力决定着我们能够过上怎么样的日子,饱受创伤的现实,真实生活着要违背为人本性,直面真实而不逃避才不会在离开这个世间时徒留遗憾。学会为自己的悲伤找到一个出口也是从此书中所展示和启发到的。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真实的生活,此书才涣发出经久的魅力。谁不愿自己的生存状态变得更好一些呢?幸福的感觉不正是在严冬酷寒里的一丝暖流的存在吗?在这个时代过往的时代,若想日子过得安稳男性要有能力守护家,而女性要有能力自护,否则便是一幕幕人间惨剧。

  《守护故事的人》没有纯美的幻想世界,这里我们看到了身为母亲不能呵护儿子成长痛苦选择,更多的是努力在严酷的年代顽强生存的生命意义。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二):关于书的故事

  关于书的故事,一般而言总是吸引人。《故事思维》认为故事能影响人,达到目标。小说总是以故事情节影响着很多人。

  1、家庭总是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你的一生;

  2、30岁前你有无限的发展,抓住机会成就自己(如主人公与她的妹妹),三十而立后,更多的是既定的路;

  3、与其抗争,不如和解,人需要和谐

  4、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周一把花斑骡子变白,周二花斑骡子变回去”。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多数人“而立”后的人生道路既定,翻不了浪;“不惑”后激情减弱,火花灭了;“知天命”可能就剩下“我奈人生何”;“耳顺”可能就是放弃所有抗争;“从心所欲”可能就是接受一切。15-30有很多的可能,但出生与家庭总是如影随形。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三):牛,连猫王和林肯都有默伦琴血统,那时混血种族被欺负一定是因为平凡人妒忌他们美

  看了这本书里写的默伦琴人,搜了下相关资料,还是很牛掰的。

  混血儿多数长得好看,而且也都很聪明。却曾经在那么长的历史里被平凡人抱团欺负。虽然表面看来像是种族之间排外,但其实是大家潜意识里妒忌他们更美更聪明吧。

  当然,现在混血种族翻盘了。

  默伦琴人是一个常用于形容美国东南部"tri-racial isolate"人群的术语(tri-racial isolate大概意思是这个地方居住着欧裔、非裔和美国土著,他们互相通婚,所以“tri-racial isolate”是三种族混血)。

  这些深色皮肤、蓝眼睛的人在十八世纪首次在弗吉尼亚的蓝岭山脉首次被发现。许多年来,各种关于他们的神话传说依然此起彼伏

  给大量默伦琴人进行DNA测试后发现,他们的祖先主要是欧裔女姓和非裔男性。在美洲殖民地的早期历史,许多高加索人的契约女仆都嫁给了非裔的男性,后来,法律禁止跨种族婚姻,这些白人和黑人所生的小孩遭到了种族歧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些家庭逐渐转移,建立起自己的定居点。

  看看美国总统杰佛逊•戴维斯的非洲裔美国妻子,很显然,她是非洲人的后代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四):虽然生活仍然艰辛,但至少我们都在试着改变。

  简为了探寻一份旧书稿的来源,不得不重新返回她的故乡——那个人们愚昧无知故步自封的地方。

  果然,常年在纽约生活的她已经无法再认同她家人们的想法。她痛恨那种偏执的血统观念,更别说所谓的早日结婚、多子多福。她更厌恶乡民们近乎无知金钱观,穷的时候四处借钱,而一旦赚了一笔,就要挥霍在无用的宴会与酒上。她更痛恨旧思想对她妹妹的迫害,使她高中还没毕业,就已经被订了婚,无法上大学,甚至遭受家庭暴力

  然而,当简朋友家的孩子走失在森林中时,她那遭受家暴的妹妹,还是打电话叫来了她父亲丈夫理由很简单:她妹妹坚信,乡民们不会放任一个孩子冻死在森林里。

  看了书里的情节后,我对乡村又有了一种新的体会

  在国人固有的观念里,“穷”总是与“懒惰”挂在一起。人们偏向于认为,如果一个人贫困,那一定是因为他不够勤奋。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有着明显的谬误,但大部分人仍然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这样就可以把穷与罪恶挂在一起,让人们将攻击的目标放在个体身上,从而选择性忽视了对大环境的反思。人们通过这种方法来为自己营造一种虚伪安全感。换句话说,人们指责那些穷人懒惰,就意味着认同了穷与环境无关,而只关乎个人的奋斗。这样他们就会觉得,社会果然还是公平的。因为社会公平是很多人价值观的基石。他们对于在这社会上正发生着的种种不公平的事情视而不见,就仿佛鸵鸟把头钻进土里,沉浸在一片虚伪的繁荣得过且过

  然而现实中,贫穷的成因远比这复杂。就如同书中,简的父亲每周工作六天,却依然无力承担起家庭的开支。穷显然不仅仅因为懒惰。比方说,大旱大涝农田歉收,或者官商勾结欺压百姓,或者突患重病卧床不起,都可能让一个堪堪生存的家庭瞬间破裂。或许这时就会有肉食者跳出来说,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财商,不懂经营。但我倒想反问一句,难道财商是你天生就有的?一个世世代代务农的家庭,如何才有可能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金钱观不比数学物理,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都没有教导人如何储蓄如何投资,更不用提知识匮乏的乡村。于是他们不得不浑浑噩噩地或者,靠着一些朴素的知识勉强度日。

  的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但书里的描写又让我们看到了另外的困难。那就是在乡村社会的父权体系里,长辈与教会的话堪比圣旨,只能执行而不容置疑。但长辈们受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经常会做出一些目光短浅举动。在这个体系中,没有话语权的孩子,特别女孩子们,只能任人宰割,抱着遗憾度过终生。具体来讲,就是父亲拒绝让孩子接受高等水平的教育;或者不反对接受教育,但是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飞速发展,没有文化却一夜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更是加剧了这种轻视教育的风气。再加上集权体制下只对上负责的弊端,就造成了没有人关心底人民的生活,或者关心了,但是仍然无可奈何现状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但同时也非常难以解决问题。且不说如何扭转人们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单单是如何确保贫困人民确实收到补助捐款这一点,就会遇到无数行政上的纠纷。人各自有各自的难处,生气了骂两句当权者或许泄愤,但是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根本无济于补。在这个可以无功,但必须无过的体制里,那些真正想做些事的人们,真的需要付出巨大精力勇气,甚至代价。在我有限认知里,这其实是一个死局。在长期的发展经济下,局部地区可能会得到缓解。但短期内,我看不到普遍解决的希望。

  纵使如此,也不必太过悲观。人们的适应力总是超乎寻常,无论多么恶劣的情况,都可以慢慢习惯,哪怕这种习惯也是一种悲哀。在故事的最后,简无法认同父亲的想法,父亲也不能支持女儿的生活,但最终他们还是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谅解。父亲审阅过简寄来的书后,还是把书转交给了简的妹妹。他也带着家人,不远万里来参加简促成的新书发布会。而简的妹妹也如愿以偿的进入社区大学学习

  这些改变虽然微小,但仍然在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发生。在简与她父亲身上,我们看到了某种相互理解可能性。或许,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可能性,最终可以筑构起农村城市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五):躲避只是弱者行为,面对才是王道

  家庭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人在优秀的家庭中所接受的一切涵养、素质、习惯,都将成为伴随一生的东西,为未来增添助力。同样,那些不幸的家庭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为血缘的关系,原生家庭的羁绊始终围绕在每个人的左右,那些种子即使深埋心底,依然躲不了宿命的纠缠。逃不开,也无法抽身而退。

  在众人眼中,逃避是弱者的行为,同样命运使然,也不许任何人逃避现实,因为兜兜转转到最后我们始终会回到原点。《守护故事的人》,一本意味深长的小说,美国作家丽萨.温格特用特别的笔法告诉读者一个关于逃离与守望的故事。

  简.吉布斯作为一名生活在纽约事业有成编辑,进入蔚达出版社更是让她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对于新的工作环境,她充满期待,因为有着丰富的编辑经验,这一切本该非常顺利,却不想一叠莫名其妙的稿件出现在她的工作桌上,令其卷入了她原本不想掺和的风波中。

  故事总是迷人的,尤其是能够和读者心灵相通、有着相似经历的故事。这叠特殊的稿件完全吸引了简、吉布斯的注意力,她想找到原作者并将其出版,以便更多人看到如此优秀作品。谁知却在寻找的过程中,接近并回到了她所一直逃避的家和家人身边。一边是毫无头绪的工作,一边是剪不断的亲情,两者几乎皆让她崩溃.

  可是简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自己曾经的选择是多么地正确,比起所谓的宗教信仰、听从父亲的命令、明知养不起还要结婚生子而言,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自由,她不后悔,甚至希望自己的妹妹们也能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简.吉布斯觉得一无所获的时候,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她和曾经红极一时的作家埃文一起打开了彼此的隔阂,并在汉娜的帮助下找到了《守护故事的人》的原始稿件。

  一波三折的故事,在一个完整内容中又夹杂着另一个仿佛来自异世界的精彩传说,这样书中书让人不由得为作者的脑洞而赞叹,真是超乎想象的精彩。静心凝神,不由得放慢了呼吸,读的过瘾,一个字也不忍错过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可是正如书中所形容的那样,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地方,还有很多因为贫困、无知、盲目崇拜神灵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很多。作为亲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守望相助,用一点点行动去影响、去改变他们,才能让彼此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因为,家终究是有爱的地方!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六):每个人心中的故事

  这本《守护故事的人》时间线很多,每条叙事线索都在某一个点交汇在一起,这样的故事很轻易就把读者牵入到情节当中去。这本故事中有着故事,是一篇委婉的穿越小说,在书中一个故事能够连接不同时空的四个人,每个人看似没有联系却又紧紧相连。之前没接触过这位作者,所以看她的作品就带着陌生感,我最喜欢这种感觉,因为不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所以我很难猜出故事的走向。

  在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被塑造成极其真实的角色,情节没有突兀之处,所以很多转折都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读者绝对猜不出来故事的进展。简吉布斯是故事的主人公,当她应聘进入那家拥有堆积成小山般废稿的出版社时,她的命运就注定变得不同。这些废稿属于出版社的老板,别人是没有权利触碰的,但有一天简的桌子上出现了一本旧书稿,名字就叫做《守护故事的人》。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被剧情吸引了,因为这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从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个故事到底指的是什么,没想到在故事中又出现了同名的书稿。

  这份书稿上面有着日期,却没有来源,简瞬间被故事的剧情所吸引。然而故事虽然新引人,但是更加吸引简的是这本书稿的来源,这份书稿一直与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来简找到了线索,但是又不确定是不是那位多年前的传奇作者,所以她开始踏上了寻找之路。在现实中他们两个成为了同一时空中的联结点,而在那份书稿中两位主人公也成为了联结点,这样一来四个人就直接连到一个点上了。

  书稿中的角色所面临的生活仿佛就是简的生活写照,这篇书稿也带来了简的成长,使她学会面对一些事情。很多她内心已经明了的东西,在之前一直欺骗着自己,而在这条寻找之路上,她不知不觉地将这些真相搬到了明面上。也正是这篇书稿让简得到了独立,逃离了她一直想要逃离的家庭,在途中她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书稿中的剧情让她看到了希望。简还在一直成长,就像是不断进行下去的剧情一样,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面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本书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几个世纪一来一直存在的,这本书的治愈能量极其强大,它不仅能够改变简的命运,相信也能改变很多读者的命运。

  《守护故事的人》读后感(七):成长是不再逃避,但并非无底线的和解

  到了三十一岁这个年纪,我渴望接触一些新的事物,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东西。(《守护故事的人》,第6 页,2017年)”三十一岁图书编辑简(珍妮)·吉布斯来到蔚达出版社没有多久,一天早晨,她的书桌上突然出现了一封二十年前的投稿信。虽然书稿的纸张破旧且泛黄,但上面精美的手绘仍然熠熠生辉,看得出作者的才华——以及当年尚未退去的青涩。这份书稿的名称即是《守护故事的人》。书稿上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但其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和信封上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邮戳,让简一下子想到来自蓝岭山脉如今又退隐居住在那里的作家埃文·哈尔。当年埃文以阿巴拉契亚山区和“消失的殖民者”传说为基础而创作了《时空过客》系列作品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正值事业上升期的他却突然宣布封笔引退,远离了公众的视线。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作者就是埃文·哈尔,但这份书稿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于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特殊情感,深深触动着简内心中的某些过往,让简决定赌上一把,前往蓝岭山脉寻找剩下的书稿。

珍妮·贝丝·吉布斯, 关键就在于,当人生节点到来之时,勇敢地迎上前去。 (1)”

  开篇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小说的世界里。作者擅长细节处理,无论是人物的内心还是出版社日常工作的场景,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见是下了一番工夫去研究的。虽然开篇的篇幅不长,却把一个热爱工作且毫不掩饰自己事业上企图心的纽约客,以及一家颇具黄金时期纽约风格的出版社精彩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不同于以往的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因为相对陌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在现实情感上总是存在一些距离,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简却能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她工作的状态,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仿佛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十分扣人心弦。

  既然提到了原生家庭,就不得不提开篇另一个成功吊足胃口的悬念——简的过去。它与书稿作者的神秘身份相互呼应,构成这本小说的两条主线。简看上去是游走在纽约出版界的新星,积极而干练,事业蒸蒸日上,但她对自己过去却讳莫如深。这么多年来,她甚至会去介意自己尾音里是否残留口音。然而,这份“恰好”出现的神秘书稿却翻涌出她尘封心底的情绪,在她阅读书稿的过程中,过去的片段也在她的脑海里闪回,向我们透露着简人生中的另一面,她固执保守的父亲,离家出走的母亲,贫穷闭塞的成长环境,以及帮助她走出困境的薇尔达·卡尔普。

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间木屋,和那个小姑娘一起躲在木板底下,小心地听着那群粗野男人的对话。不过,这次我自己的某段记忆也交织在其中。这段往事我直到此时方才突然忆起躲在某处偷听的滋味,以及为了自由而拼命奔跑的场景,我赤脚踩在石块和灌木丛中,荆棘与树枝拉扯着我的衣服和皮肤,还有青苔的柔软触感,以及最后一缕阳光照在云母石片上折射出的光芒。(45)”

  书稿里的印第安少女萨拉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长大,但在他们相继去世后,她被父亲作为抵押留在了做私酒生意的恶棍那里。她一面等待着父亲来接自己,一面也悄悄地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样的遭遇让简仿佛看到了自己,虽然自己不是孤儿,但是她也是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环境中长大的——始终没有真正接纳她们姐妹的祖母,只在乎教义和颜面的父亲,在危急时刻总是第一时间跑向弟弟的母亲,不怎么互相关心的姐妹和把渴望知识和追求事业视为女性堕落的教众。她曾经为了看书而偷书,为了去读大学而半夜逃跑被抓回来。但一切不幸之中也有温暖存在,那就是薇尔达·卡尔普,一个退休后在家写作的作家,在她的帮助让简得以逃离家庭,去纽约追求自己的生活,薇尔达还教会了简如何做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

把背挺直,” 她大声说道 , “不要总觉得自己有愧于人,珍妮·贝丝·吉布斯。成熟的女性必须要学会自信满满地面对这个世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她就永远只是个小女孩。记住了,你在说话的时候,也一定要直视对方的眼睛。(101) ”

  但这种成长实质上是一种依赖。虽然简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给她定义的生活,却并没有面对他们质疑的坚定信念。一直以来,薇尔达的鼓励和支持是简的保护伞,让简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在简去纽约后不久,薇尔达就去世了。简完全没有独自面对家庭和过去的勇气,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回去过。虽然萨拉的经历与简相似,但不同的是,在面对拒绝和不信任的环境,萨拉始终沉着冷静,保持着一颗平稳的心性,也从未怀疑和退怯。这份坚定正是信仰的真谛——克服怀疑的方法是相信,而拥有自由的方法是面对真相。

  这一切,简通过书稿里另一个人物兰德的视角而渐渐明白。兰德出生在上流社会,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预备”神父。刚从神学院毕业的他决定在正式担任神职之前,用一年的时间去自己从未踏足的山林间看看,去感受这些文明的触角尚未触碰到的“蛮荒之地”的自然与人文。或许在兰德离开他熟悉的成长环境来到这片陌生的山区时,他并没有很清晰地认识到,他想要寻找的是什么,但在于萨拉的相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真正的善良并非身着华服在教堂中布教,真正的沉着不是面对虔诚顺从的教众时平稳地念出经文,而是身处危险穷困之时仍然能保持善良和平和的内心。而这一切才是存在于抽象的语言和仪式之外的信仰的本质,才是他一直追寻的东西。

他在这一刻顿悟了,真相清清楚楚地摆到了他的面前。的确,信仰无关乎任何仪式与身外之物。信仰存在于人们的血液里,在呼吸之时,与肌腱相连—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才能跋山涉水时时刻刻与人同行。(329)”

  兰德和萨拉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它向我们展现更多的是爱情与成长的关系,对萨拉的这份心动让兰德重新审视了一些他不曾反思质疑过的社会成见,也逐渐对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故事的最后,兰德选择留在这片山区,将宗教博爱的精神传递到这片山区,而不是回家在教堂里做一个讲经布道衣食无忧的神父。兰德和萨拉的故事仿佛一面镜子,让简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真正地成长不是期待被守护,而是成为守护人。这一领悟也让简决定改变自己。她决定面对自己的家庭,即使遭到反对和质疑,也要勇敢地捍卫自己。她决定去守护自己尚未成年的妹妹,就像当年薇尔达守护自己一样,给她一个见识世界,自主选择人生的机会。成长是不再逃避,但并非无底线的和解。成长的核心在于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以及值得守护的人和事。正如简在小说最后说道:

这一次,我将彻底投身其中。(405)”

  关于书中反复提到的默伦琴人,相信读者读完这本书都会对他们的历史有一点了解,不过除了书中提到的内容以外,简的姓氏,吉布斯(Gibson)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默伦琴人姓氏。传统意义上“默伦琴人”指的是拥有欧州移民,印第安人,以及非洲黑人血统的人群。他们在历史上的命运是坎坷的,因为“奇特”的长相而被认为是不祥之人或者使用巫术之人,19世纪至20世纪初又为了躲避沦为黑奴的命运,不得不竭力强调自己的深色皮肤来自于葡萄牙血统等等,一直遭受着各种不公正的待遇。20世纪以来,贫困又成为他们无法走出的新的天花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也是对不同时代的默伦琴女性的生存境况的社会反思——虽然来自社会的歧视与排斥在减少,但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矛盾,又成为她们新的考验与挑战。

  作者丽萨·温格特(Lisa Wingate)是一名天生的小说家。她关注社会问题,擅长讲述坚毅勇敢的故事。她的作品读来总是清新隽永,能够温暖人心。写作对于温格特而言,是她记录,表达和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的途径。在作品的最后,温格特借书中人物埃文·哈尔表达了自己对于写作的一些认识:

故事拥有十分强大的威力,能够教授经验、讲述道理、激励人心,进而带来改变。然而,它们同样也十分脆弱,会因为时间流逝,兴趣缺失,以及人们不够重视我们的历史背景与身份起源等原因,轻而易举地出现断裂,甚至渐渐消逝……然而,一旦忘却了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的身份也会随之遗失……(402)”

  总之,非常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