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6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经典读后感10篇

  《演化、设计心灵道德》是一本由徐英瑾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 元,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一):“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新达尔文主义哲学基础探微”读后感

  徐英瑾在本书中描述了新达尔文主义的来龙去脉和主要观点。通过与智慧设计论等理论对手的论战,该书进一步揭示了新达尔文主义的哲学前提。进而,该书细致探讨了新达尔文主义对心理学和伦理学这两大人社会科学领域影响

  本文主要梳理了新达尔文主义的来龙去脉和主要观点,并提出一些读后感。

  从旧达尔文主义到新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可以分为新、旧两种。旧达尔文主义以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为主要思想。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与斯宾塞同时代的赫胥黎,在其《天演论》中,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的现象,提出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创立了新达尔文主义。在达尔文的时代,细胞学说刚刚建立,遗传学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正统的科学,所以就达尔文主义并没有揭示出生物进化中遗传和变异的内在生物机制。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将遗传学与达尔文的旧达尔文主义结合是大势所趋。细胞科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促使达尔文主义发展到了新的一个阶段——新达尔文主义。

  新达尔文主义与自然主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因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的物质载体,费舍尔等人在遗传学研究全面引入了数理统计,都为新达尔文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出现了历史条件。在这些基础之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达尔文主义开始“入侵”社会科学的领域。这里的内在假设就是:所有的社会行为心理、心灵和精神活动都附着在某种更为基本的生物学活动之上。可以说是“自然主义”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人文学科向自然科学家的生物霸权主义低头。

  首先,新达尔文主义的自然主义表现并不等于还原式的物理主义(reductive physicalism)。的确,自然主义如同还原式的物理主义那样认为心灵事件存在取决于物理事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全面地将心灵事件还原为物理事件,这就是自然主义与还原式物理主义最本质区别——我们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联系心灵事件类型和物理事件类型的心灵—物理法则,可是说这才是新达尔文主义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心脏”。

  其次,“统一”是所有科学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办法和直接证据证明我们的宇宙的确是按一套“统一”、“简约”的法则运行,但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统一”的原则。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从本质上区分开来,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于同样的研究对象,究竟应该在怎样一个更加基础的领域上相互对话。这就取决于谁在形而上学上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自然科学的“物质性”对人文科学的“精神性”无疑有优先地位。

  当然新达尔文主义对人文学科的“入侵”并不是像历史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那样“简单”、“粗暴”,而是借“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之手。因为这两个学科都建立在相对严格的生物学基础之上的实证科学。

  正如亚历克斯∙罗森堡在其《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自然主义的主要信条是:首先拒斥把哲学当作科学的基础、其方法的仲裁者或者其本性和限度的决定者。第二,科学对于哲学问题解决具有相关性。第三,对物理学作为人类所有知识中最牢固最有根基的部分特别信任。第四,某些科学理论对于促进我们的哲学理解特别重要,特别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

  新达尔文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指导对哲学问题之解决的重要性在于,它解释了盲目的机械过程是如何可能演化成一种表现形式——“表象”(appearance),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盲目的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世界中有了目的和设计。

  这就导出了演化过程中目的论的因素

  演化论与智慧设计——对新达尔文主义的进攻

  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 “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而人类科学经历了千年的发展,由伽利略开创的科学革命清洗了科学描述中的目的论因素,全部以“动力因”取代描述。

  然而,生物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始终和“目的论”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虽然,达尔文的自然演化论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利用自然选择的盲目力量来撇除演化中“目的”和“设计”的因素,但是仍然被“智慧设计论者”认为是不成功的。邓博斯基试图用概率论的知识证明达尔文所描述的演化机制能够催生出如此复杂的生物多样性的概率是多么地小;贝希则试图证明,即使是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结构也很难从纯粹的无机世界中纯粹地演化出来。他们都不约而同认为:“这个世界能够像现在这个样子,必须要有一个宇宙存在一个设计者,用其智慧设计了各种生命组织”。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二):一本很好的演化论与分析哲学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演化论与分析哲学的入门书籍来读。

  首先它的写作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著作,感觉比较易读。

  一来因为这是中国人所写,没有外国哲学家作品带有的那种翻译感,虽然本书的参考文献中也不乏外语的资料,但整体读来还是很流畅的;二来本书的定位本来就是普通大众,因而没有多少艰深的或是独创的哲学术语来造成理解困难,反而用了比较口语化和轻松语言来写作,让人读起来并不费劲(想想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会明白一本哲学分类的书可以写得多么艰涩了)。更何况作者在论述之前对所需的背景进行了尽量简单而又全面的介绍,如导言以及第一章都为后文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辩护做了准备,因此没有任何哲学或演化论基础的人拿起这本书也是能够很容易进入其中的。

  其次,本书非常能够开拓人的视野

  从哲学角度来说,当谈起哲学时,无论是普通人或者是哲学系的学生往往想到的都是古希腊或者德国古典哲学之类,而少有人会提起英美分析乃至于演化论有关的哲学。本书探讨的演化论的哲学基础问题无疑是一个哲学与以脑科学遗传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在现在看来是必要而且缺乏的。与阅读一般的哲学著作不同,本书并不是单纯地在声明一种自己的哲学主张,而是援引了各种科学成果作为佐证,并且让各个不同的哲学观点彼此对话辩论,以及对所假想的反驳进行再反驳等。因此通过本书的阅读可能会改变一些人对于哲学的态度——哲学并不是或者不仅是一些无法验证的一家之言,也是可以与科学联手的,更重要的是,哲学可以通过辩论的方法来得到某种程度的辩护或者进而修正自己的理论。如在第二章之后所附的《邓博斯基和鲁斯关于智慧设计论的2006年辩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文本来让大众了解哲学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演化论的角度来说,国人往往对其最直观的了解无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或是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而对着两者的理解往往是有偏颇的或是不全面的。本书在开篇就按照发展的顺序从达尔文的演化论思想以及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说到少为大众所知的、基于种种遗传学、细胞科学等成就的新达尔文主义及其对社会科学的入侵。本书在对演化论本身进行说明的同时其实是为其在社会科学理论上的应用以及哲学基础上的探究做铺垫,因此读完全书可以对演化论的种种规则、预设和应用都有所了解。

  从更实用的角度说,本书也是拓展谈资的好材料。比如适者生存其实最先并不是达尔文的说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演化论的不同态度、智慧设计论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大规模模块性假设,心灵和计算机的关系等等,本书中提供了许多类似的新潮有趣而又不那么为大众所知的知识。

  具体说来,本书在导言和第一章介绍了作为对话基点的自然主义、新旧达尔文主义的内容差别以及新达尔文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入侵之后,迅速就进入了对演化论中内涵着的目的论倾向的讨论。首先作者提到了智慧设计论:以邓博斯基和贝希为主力的智慧设计论者认为我们必须假设有一个智慧设计者来创造了各种生命,因为它们是无法单纯地通过所谓的自然选择演化出来的,主张要让达尔文主义适应目的论。书中先介绍了戴尔•拉茨的演化范畴和分子生物学家贝希提出的“不可被还原的复杂性”,之后考量了各种反智慧设计论的论证。最终作者指出智慧设计论和演化论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智慧设计论有内部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但它可以通过引入神学资源来解决。而作者认为智慧设计论应该把精力集中于对“可演化性”的研究来与演化论联手,以提出更好地演化模型。

  第三章依然围绕着目的论的因素来谈,佛笃从哲学角度批判了演化论的另一个方面: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特性是如何被演化出来的,即在盲目的自然选择机制下外延化的操作模式是无法保证内涵性的表达得到相应的刻画的。所以既然达尔文主义无法解决目的论的问题,则达尔文主义本身也是站不住脚应该被抛弃的。但作者也指出了佛笃提出的反驳中的种种漏洞,并通过假象的对话加以阐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看。作者最终指出佛笃可能对科学的定义过于狭隘,所以将属于“历史叙事”的社会科学和演化生物学都视为科学的对立面。

  从第四章起作者从对演化论的探讨转向了对被新达尔文主义入侵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探讨。作者讨论了作为演化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交叉产物的演化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对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而诞生的“计算主义”的心灵观及其面临的框架问题等、卢卡瑟斯对佛笃“大规模模块性假设”的改进以及“通用求解器”对这一理论的平衡和补充,并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方式进行哲学辩护。我觉得这部分的辩护内容还是很精彩的,作者指出许多对演化心理学的诘难是基于偏见的或是站不住脚的,并举了亲代投资例子来证明演化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符合科学研究的方法的,这一节的论述对思考对于什么样的研究手段是合法而什么不是这一问题还是很有启发的。

  第五章中讨论了演化生物学对传统伦理学的入侵而产生的演化伦理学。作者先介绍了这门学科何以产生的背景,进而讨论在描述伦理学的层面上,演化伦理学意图说明道德情感的生物学起源及道德判断的心理学机制实际上是如何被演化出来的,对前者作者主要介绍了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理论和特瑞弗斯的“互助式利他主义”模型。作者还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荀子、告子的人性论的讨论,论证演化论模型实则暗示了人性是偏善的,并认为演化伦理学某种程度上能够支持规范伦理学而不是义务伦理学的立场。随后作者从规范伦理学的层面,探讨了实然和应然的过渡问题,指出如果我们能够论证事物具有内在的规范性价值,就可以弥合这两者的鸿沟,并随后对内在价值学说进行了一定的辩护,但作者也承认这一结论是概然为真而非必然为真的。

  第六章中以杜威哲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演化论视野中的知识论,并比较了这种新知识论模型与“可靠主义”的异同。虽然“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这一观点是杜威本身的,但本节所建构的这种新知识论实则是作者自己在其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并且作者认为这种知识论方案是对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一种两全其美的、真正的自然主义的方案。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是在做各种演化论相关思想的介绍和梳理工作,同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并且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新的观点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的,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学术论点进行辩护(包括对可能存在的批评进行反驳等)。

  第七章也是作者的创新之处,他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了新的论证,意在说明这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并提供了演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联手的实例。

  我个人比较喜欢本书的尾声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对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展望,认为新达尔文主义者还有很多的人文领域可以去探索,进而对经济学、文学、分析哲学的研究给出建议。虽然有些观点在保守的人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但毋庸置疑这种人文社会学领域的科学化确实是一个隐约可见的发展方向。因为说到底对文学、对社会的研究最终还是落实到对人的研究,进而推到是对人的心智能力的研究,而演化论恰恰说明了人类的心智模型其实与原始人所差无几,都是基于演化论的基础的,这种从更基本层面的研究应该能为传统的人文领域研究提供新鲜的血液和视角。再进一步说,或许在将来各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会趋同,文理科的界限会变得越发的模糊乃至消失。

  概括说来,本书借演化论的平台阐述了一种更广义上的哲学,使人在了解了演化论及其对人文领域的入侵后产生的种种理论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揭开了哲学神秘的面纱,让人一睹哲学研究的方式,并带领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进入哲学的语境之中,了解哲学论辩的方式,进而启发读者产生自己的想法。

  总而言之,本书从各种角度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三):梳理对达尔文主义的了解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这本书,可以说一开始的导言就非常有趣——人们对美总是有着执着的追求,当然,也包括对美女的追求。我们很容易地就能在网上找到分门别类的美女图片,但是每个人对美女的判断标准又是有所不同的。达尔文对此的解释是:能够给人类心理带来美感的感官刺激往往带有这样的特征——它们就是对主题所观察到的周遭人类形态的平均状态所作的某种适度的夸张。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如今网上流行这样一个段子:A、B、C三位美女,A头脑聪明,会历理财B脸蛋漂亮,C性格好,居家贤良。问:如果你是男人,你会选谁做老婆?一个哭笑不得的答案是:选胸大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个无聊的选择题,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备选项之列。事实上,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窥得当代对于女性的美的某种判断标准。当然,这一判断标准也只能是对于人类形态的平均状态的适度的夸张,如果是可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巨乳的话,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应属于大多数人的美的。这就是我对“我们的心灵总是喜好那些新奇(却又不至于过于新奇)的身体的特征”的理解。

  从美女说起说到自然主义,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自然主义的解释”这个概念:人类社会,不管是对美的理解,抑或是对其他事物的理解或者判断标准,都可以从生物学那里找到更深层的解释?这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我也陷入了生物学霸权主义的误区,幸好作者将我从这里拉了出来——我们固然要从生物学那里获得更深层的原因,但也不能完全忽略在自然科学之外的人文科学的原因。

  由于对经典达尔文主义只有触及其皮毛的了解,我也很不幸地成为了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所挟持的一份子。

  不得不说,我对达尔文主义的理解,全部都被作者说中,局限于:1.生物学领域的经典达尔文主义;2衍伸到社会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作为一名脱离自然科学很久的人文学科学生,以往对生物学的浅薄了解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难以从社会达尔文主义挟持的泥淖中跳脱出来。

  对达尔文主义的了解应该是起源于学校课本中(高中课本还是初中课本)对达尔文自费乘坐皇家舰船进行环球旅行并对动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分的文章。课文本身的内容是没有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入侵的。

  学科分类之后选择了文科,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再次接触到了达尔文主义。此时达尔文主义已经从单纯的生物科学领域衍伸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的中国抓住认为可以自强的每一根稻草,为抗争做理论工作。

  对于本书将新达尔文主义与经典达尔文主义划清界限,并澄清“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挟持的经典达尔文主义”本身,我没有太大的意见。但是对于挟持一词,个人认为,不管是经典达尔文主义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都对当时的社会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固然重要,但挟持一词可能使用不当。

  最后想说的是,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在导言中就将“自然主义”做了解释,并提纲了全书之后将要探讨的问题,在每一章的章前导读中也提要了每章所要讲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附有本章关键词和词组,不管是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还是基础较弱的同学都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理解和掌握全章内容的帮助非常大。至少对我这种读书不太会注意整体框架的人来说,读此书觉得非常地流畅。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四):对第二、三两章的文本探微

  阅读本书的过程可以类比玩滑梯。后半程(第四章到尾声)的阅读体验是畅快淋漓的。有些人可能看到的是一个新锐学科兴起之后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摧枯拉朽的。我看到的则更多是人文学科对新达尔文主义的主动欢迎而非新达尔文主义对它们的“入侵”,这种欢迎是对自然主义带来的“红利”的认同。在此之前,人文学科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这样一种两难:要么不承认任何的确定性而陷入虚无主义,要么将确定性建立于某种绝对确定的却又同时虚无缥缈的“某物”之上——但这一尝试最终又会由于人们对那“某物”的众说纷纭而最终逃脱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命运。自然主义正是将上层的活动者们的目光向下拉,让他们看到科学确确实实地获得的关于人的知识——这将是新的人文科学的根基所在。人文学科对于毫无意义的争吵的厌烦以及对真正的确定性的追求,这正是新达尔文主义在西方对人文科学的改造以如此风驰电掣的速度进行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下滑之前的爬坡过程则是缓慢而艰难的。读者在阅读二、三两章时一定会感受到这种艰难感:首先,演化论作为一种体系严密、直观上没有漏洞的学说,对它的批评一定极尽奇思妙想、咬文嚼字所能是;其次,二、三两章都涉及论辩式的文本,这种风格虽然便于读者有带入感,但是较难使读者把握双方各自立场的全貌;最后,对理论基础的讨论本身就比对理论的运用更富思辨性。当然读者大可以直接跳过这两章直接阅读后面的文本,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新达尔文主义的基础根本不成问题。但是智慧设计论者和杰瑞•佛笃的观点是蕴含着深刻的洞见的,对他们的洞见的置若罔闻并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下文中我就将尝试整合二、三两章中的观点。这一方面是为跳过这两章的读者提供这两章的大致思路框架梳理,另一方面是为看得云里雾里的读者提供一种切入论辩文本的角度。

  第二章讲的是智慧设计论对演化论的攻击。智慧设计论者的总的思路与论证框架在戴尔•拉茨处得到了清晰的阐述。拉茨的切入点是人在寻求目的论解释时的推理模式,也即人在寻求目的论解释时遵循的先天原则。他的全部洞见包含于他对“主级标志”与“次级标志”的区分中。事实上,拉茨的工作是刻画了人在做目的论解释时利用的心智启发式算法(heuristics)(简称H目)。这一心智算法是这样的:首先利用主级标志识别出“逆流现象”(如旷野上停放着一台推土机,或是赌场上每次掷骰子的结果都偏向你的对手),于是判定需要寻求解释(即问“为什么A?”);其次识别次级标志(如非常高的复杂性,或各部件间的精密协同),并在识别出的情况下使用目的论解释(即将A解释为“被设计的”)。这一心智算法直观上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工制品(如一个布偶)时,首先我们直观上会判定这一布偶自然形成的概率极低,应该是被某人设计出来的;其次我们直观上会认为这一布偶的生产过程是需要某个人投入一些资源的,因此他一定有投入这些资源的目的。这一H目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解释各个古代文明在解释世界起源问题时,总会诉诸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是因为世界的复杂性显然足以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让人形成某种目的论的解释。

  在理解了H目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拉茨最为核心的观点了,我将其重构于下方:

  1.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能够触发H目,获得一个目的论的解释。

  2.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是被设计的。

  尔后贝希只是利用了上方的观点,他的论证我将其重构如下:

  1.我不否认祖先同源论(例如存在从感光系统到复杂眼睛的演化路径),但“源”(如感光细胞)具有“不可被还原的复杂性”,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

  2.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是被设计的。

  3.由1与2得:祖先同源论的“源”是被设计的。

  但细心的读者读到此处恐怕已经看出了以上观点的问题:拉茨的观点1与2之间存在一个跳跃。这一跳跃是从认识论到形而上学的跳跃。1只是告诉我们在认识论上,任何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都能够触发H目,使我们获得对目的论的解释的信念。但2告诉我们的是任何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都是被H目产生的解释所解释的。具体到贝希的例子来说,我们只能知道自己会产生对“源”是被设计的解释的信念,但不能断定事实正是如此。当然有人会说: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是不可沟通的——当我们在某个领域内的认识只能遵循某个唯一的心智算法的时候,那个算法本身可能也会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例如数学领域)。但我们这里显然不是如此,我们对某一现象的解释不可能只用H目,产生目的论解释。事实上,理想的科学家进行推理活动所运用的心智算法(H科)就是其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H科获得的当然就是与整个科学体系相融贯的结论,如寻找“源”的演化路径。

  由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智慧设计论不可能在解释同时拥有主级、次级标志的现象的过程中一家独大,但这同时也就给演化论者将这一领域归于一统的雄心壮志泼了一盆冷水。这是由于在现今的科学无力回答之处(如感光细胞是如何产生的),我们不论用何种心智算法获取解释,该算法所带有的形而上学立场就会使我们不由自主的将话说死,因此我们对任何用其余心智算法获得的结论的批驳都会犯上“乞题”(批驳对方之前预先肯定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的错误。例如演化论者在感光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对智慧设计论者的批判就会预先肯定感光细胞的产生只有演化的作用,而智慧设计论者对演化论者的批评又会预先肯定设计的存在或是目的论解释的形而上学确定性。

  由此看来,难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只能采取一种虚无主义的立场了?我认为这一论断太过于笼统,以至于会招致不必要的误解。我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切实”的态度是必须的。这种态度首先就要求我们明确各个心智算法在思维过程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每种心智算法自身的形而上学预设又影响着我们的形而上学态度。例如我们日常的感知行为所运用的心智算法就会有着实在论的预设——我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怀疑感知到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因此,我们在面对不同形而上学立场的争论时,区分以下几点是必须的:

  1.预设者各个不同的形而上学立场的心智算法,如H科与H目。这应当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因为这是面对众说纷纭时能够获得的唯一的确定的凭依。

  2.不同个体对不同形而上学立场的偏向。对此我认为我们应当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3.不同利益共同体对不同形而上学立场的偏向。这种偏向显然与共同体的利益紧密相关,对此我认为严谨的态度是不置可否。

  尔后我们将进入恐怕是诸位读者觉得最为难以理解的第三章了。第三章涉及的是杰瑞•佛笃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批判,他的批判重点落在了对自然选择理论无法回避的目的论结构的揭示。但作为第二章的“遗产”之一,我们已经发现目的论解释与科学解释运用的是不同的心智算法。佛笃的批判是否意味着这两个心智算法有着本质的可通约性呢?抑或是佛笃本身混淆了这两种心智算法呢?这就需要我们对H科与H目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在前文中我们没有对H科遵循的先天原则进行反思,对H目的反思也只停留于对倾向于触发H目的条件进行先天的阐明。接下来我将分别对H科与H目各自遵循的先天原则进行阐释。

  首先分析H目。H目连接的是可观察的命题与不可观察的命题。它对观察到的B的解释是“B是为了A1”或“B是为了A2”。其中“为了A1”与“为了A2”是不可直接观测的,都是认知主体产生的“目的”。作为目的,它们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为了A1”与“为了A2”都是可以属于认知主体的。

  2.“为了A1”与“为了A2”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是绝对的明晰的,不然就无法在属于认知主体的情况下,无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能指导认知主体的每一步行动。

  3.认知主体能够理解“为了A1”与“为了A2”的各自的绝对的明晰的内涵,并将两者加以区分。我们甚至可以将我们的对内涵的理解加以形式刻画——利用反事实条件句。例如,我们要刻画对“为了牟利”与“为了求得红花”的不同理解,就可以设想一个种植红色的花赔本的可能世界。我们知道自己在拥有不同目的时会做出的不同行为,这正代表了我们对上述两个目的的不同理解。

  尔后我将阐述H目最为核心的原则:投射原则。这条原则意味着:认知主体利用H目产生“B是为了A1”或“B是为了A2”的同时,必然预设存在着一个B涉及的对象——他和认知主体一样,能够产生、拥有“为了A1”与“为了A2”,并能够理解并区分它们。可以说,我们预设存在的对象就是我们自身认识能力的投射,所以我称这条原则为投射原则。

  以上的叙述可能过于抽象,现在我就利用一个书中的例子的改版对以上各原则进行阐明。我们要对“大妈种红花”进行目的论的解释。我们给出了两种解释“大妈种红花是为了牟利”与“大妈种红花是为了求得红花”。“为了牟利”与“为了求得红花”都不是可以直接观测的,但都是我们产生的目的,并满足上述三个特点。而投射原则正意味着:“为了牟利”与“为了求得红花”虽然是我们产生的,但最终是要归属于“大妈种红花”所涉及的对象“大妈”身上的。在这个意义上,“大妈”就是我们自身认识能力的投射。经过这样一番分析,我们也就能知道为何智慧设计论者必然要诉诸某个“设计者”。这是因为H目必然预设了某种目的的承担着,也就是我们自身认识能力的投射对象。

  下面我们分析H科。H科本身是一个由许多子心智算法构成的复杂心智算法系统,再次我只讨论与演化论相关的两个子心智算法:确定研究对象时使用的心智算法(H定)与探寻演化历程时使用的心智算法(H演)。

  H定做的是可观察的命题之间的连接。它对观察到的B的操作是“B是A1”或“B是A2”。其中A1与A2都是可观察的,它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A1与A2都描述了某个对象的可观测的性质。

  2.A1与A2并不要求前文中提及的绝对的明晰性,而只要求相对的明确性——即A1与A2内涵比B多,由此造成观测层面上A1、A2与B外延不同。例如在判断“青蛙的捕食系统是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还是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时,我们并不需要知道“青蛙的捕食系统”、“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与“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三者各自绝对的明晰的内涵,而只要知道三者在观测层面上外延的区分就行了。

  3.认知主体能够理解A1与A2的内涵,这种理解也可以被反事实的刻画。但是与H目不同的是,认知主体不需要对A1与A2各自的绝对的明晰的内涵加以把握,对内涵的把握只需要保证能在观测层面上区分A1与A2的外延就行了。例如判断“青蛙的捕食系统是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还是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时,我们对“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与“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都有理解,我们可以这样刻画:在嗡嗡叫的黑点不是飞虫的情形下,前一个系统不会对其做出反应,但后一个系统则会做出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内涵有着绝对的明晰的理解(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捕食系统的具体运作机制)。我们只要在观测层面上能够区分这两个系统的外延,我们就能设计验证的试验。

  H演在许多技术细节上遵循的原则与H定相似,在此不再加以赘述。H演的大致思路即构建不同的模型并加以验证(如寻找化石证据)。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将H科与H目的区别总结为以下几条:

  1. H目需要遵循了投射原则而H科不需要。也即H目必须为目的寻找一个承担者,但H科没有这个本体论上的包袱。

  2. 这一点是佛笃的洞见:H演与H目得出的结论在本质上不可通约。H演只能是一种“历史叙事”(后验的分析),但H目却能得出“法则”(在不同可能世界中均能成立,因此具有预测能力)。这是因为目的的内涵是被目的的承担者绝对的明晰的把握的,这一点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H科不会涉及等外延而异内涵的情况。一方面,认知主体只需要将内涵把握到能在观测层面上区分外延就行了。另一方面,认知主体就算把握到了不同的内涵,这些内涵如果不能转化为观测层面上的不同外延,并据此设计实验,这种内涵的区分对H科而言就是无效的。例如“为了捕食飞虫而被选择出来的青蛙的捕食系统”与“为了捕食嗡嗡叫的黑点而被选择出来的青蛙的捕食系统”就是无效的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我们判断了“青蛙的捕食系统是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还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我们还是不知道它是为了什么被选出来的,因为“为了”指的是一个终极的目标,“是”只是说明了现状——这完全有可能是达到目标前的某个环节。但是H目则会涉及等外延而异内涵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能够绝对的明晰的把握目的的内涵,因此作为我们的认识能力的投射者的对象也必然有这个能力。就上面的例子来说,这种区分就H目而言当然是有效的,因为“选择者”当然知道它的目的(不论这一目的有何表现)。

  4. H目的重点在于对目的理解,投射工作不过是对已然理解的目的进行“让渡”。也因此,H目的理想的验证方式是找到目的归属的对象并询问,行驶的只是一个“让渡仪式”的功能。但就H科而言,理解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相反验证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举个书中的例子。我们看到一个筛球网挡住的球都是直径小于2厘米的,也都是白色的。H目产生的解释是“筛球网是为了挡住直径小于2厘米的球而设计的”或是“筛球网是为了挡住白色的球而设计的”。我们可以刻画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之中上述两句话成真的条件不同——这实质上是刻画了我们对“为了挡住直径小于2厘米的球”与“为了挡住白色的球”内涵的理解。尔后我们最好还是得找到设计者并加以询问,将我们理解的目的加以“让渡”。试验的方法在这里是不靠谱的:就算我们验证了“这张网是挡住直径小于2厘米的球的”,我们还是可能遇到这一个问题:这张网是半成品,而等它完成之后会加上某个系统使它行使“挡住白色的球”的功能。(注意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中这张网是完成的。)就H科而言理解就只要能做到能在可观测的层面上区分“挡住直径小于2厘米的球的筛球网”与“挡住白色的球的筛球网”的外延就行了,而后就是验证的过程。

  最后我们来看佛笃的批评:自然选择机制需要能够在两个“等外延异内涵”的表现型之间做出选择,但它显然做不到这一点。由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笃所攻击的只是自己立的一个稻草人,而非自然选择理论本身。“等外延异内涵”本身就是H目才会涉及的情况,也就是说区分“为了捕食飞虫而被选择出来的青蛙的捕食系统”与“为了捕食嗡嗡叫的黑点而被选择出来的青蛙的捕食系统”本身就是在H目中才是有效的区分。科学研究的是“自然选择如何选择出捕食飞虫的捕食系统”或是“自然选择如何选择出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捕食系统”,这比佛笃提出的要求低得多。

  佛笃混淆了H科与H目的另一个明证是:他由“在黑点与飞虫之间差异明显的可能世界中,青蛙的捕食结构要么是对飞虫有反应的,要么是对嗡嗡叫的黑点有反应的”这一点,推出“自然选择能够把握‘飞虫’与‘黑点’内涵性区分”的结论。事实上,“在黑点与飞虫之间差异明显的可能世界中,青蛙的捕食结构要么是对飞虫有反应的,要么是对嗡嗡叫的黑点有反应的”这一点只是刻画了认知主体对“为了捕食飞虫”与“为了捕食嗡嗡叫的黑点”的理解,要得出后面的结论,我们就要把我们的理解投射到某一个对象之上——这显然是一种目的论解释的态度。

  佛笃将H目视为自然选择理论的一部分是因为他对自然选择理论本身有着深深的误解——他将自然选择理论误解为某种适应主义,即一种以环境为输入、结构为输出的函数关系。但他忽略的是演化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突变理论。事实上,我们在解释生物的某种特定结构时,先要考察基因突变能够提供多少供选择的素材,尔后才考量环境因素。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五):论证严密而又充满大胆的尝试

  从对新达尔文主义的简介开始,到以演化心理学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终(“异化”作为一种长久演化以来形成的智人大脑对飞速演进的现代文明的“心理不适症”),本书的七个章节可谓论证严密而又充满大胆的尝试,作为一本具有着浓厚哲学色彩及背景的、有着普及性质的著作来说,实属难得。

  当然,要对本书做出非常精到且细致的、纠於某个小的论证的书评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本书所基于的学科种类超出了传统教育下读者的能力和知识储备:科学史、生物学、认知科学、哲学、伦理学、知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并不意味着本书是不可读的,恰恰相反,徐英瑾教授在本书的易懂性上可谓用力实深,对于具备着极其普通的非理科教育背景的读者如笔者来说,都是不难理解的,然而要插话就难了);另一方面,由于徐英瑾教授的背景使然,其逻辑严密性也得到充分保证,举例来说,就笔者尚能跟上思维以及揣摩反驳的第五章而言,就有多次想出一则可疑处即在下文发现预先放置好的论证,来回应几种通常的可能反驳,而不幸的是笔者所能想到的每每命中。这种对论证的意识在汉语哲学圈是不多见的(话说回来就前一点说也是如此),主要与徐英瑾教授研究领域与所受训练有密切关系,另如,第三章中构拟的两则佛笃(Fodor)及其反对者的对话,就在更显有趣可读之余,也要求作者对于佛笃及其反对者的理路、论证及相关文献有相当的熟稔程度,及想象力和化约能力,颇为令人印象深刻。

  导言中简明论述为何采取并坚持“自然主义”立场,不赘述。

  较为短小,除了正式介绍新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内容之外,首先还是先澄清其与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关系,这是由于国人因历史等诸原因多极熟悉后者、乃至不少人的观念至今仍可称为被其塑造的缘故。新旧达尔文主义的一个主要区别即在于演化框架下有否遗传学内容的加入。作者叙述了孟德尔(高中生物学亦会提及的“遗传学之父”,豌豆实验)、摩尔根(发现遗传因子乃是染色体,为遗传学说找出了“物质基础”)以及费舍尔(性别选择模型和种群遗传学)等人的学说。当然,对于笔者而言最有趣的是作者对遗传学说所作出的哲学反思(p.16),即孟德尔所勾勒出的遗传因子与亚里士多德的potentia如何肖似而又有根本的不同,孟德尔以及遗传学如何在其领域中将这对潜能-现实范畴的地位倒转过来。在本章的末尾,作者简述了新达尔文主义对社会科学的深远影响,所提及的一个极为有趣的例子是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模型。对笔者来说,极难承认某种神创或神秘的人性结构,故偏向将人的最根本动机理解为自我持存,然而这就无法解释人的利他行为尤其是牺牲行动,汉密尔顿给出了一种极具解释力的答案,在文中及后文有详述,大意是因个体所处种群中基因重合度高,协助此中其他个体就接近于本人基因传播,当然这值得进一步推敲。

  在随后的部分,作者并未急于进入新达尔文主义一路相承的诸研究成果,相反的,先花了两个章节的功夫来呈现对演化论的两类批评,一类是来自智慧设计论者的批评,一类是来自之前业已提过的佛笃的哲学化的批评。这两类批评都与目的论的切入点有关。

  智慧设计论首先并非一种神创论,而只应当被理解为对演化论中“不能自圆其说”处的批评。这里主要涉及的是邓博斯基、贝希和拉茨。按笔者的阅读来说,如果要简要概括这类的批评,不妨说光靠自然演化,要达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形态,可谓是太反常的。这个反常(反的是“自然”的常),也应当是有原因的(毋庸置疑),应当是非自然的,也只能是设计的了。所以要说明反常是什么,基督教哲学家背景的拉茨就提出了逆流现象的概念,并且提出了五对子为主的标志来帮我们辨别它。也就是说,要反驳自然演化论,就要指出演化在多大程度、在哪些方面是显得反常或者说不太有可能的。贝希作为生物学出身的专架,把矛头指向了突变,也就是说突变太集中了!本来呢,对于许多生物来说,要找到适应A环境的新的突变基因a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结果很快就找到了,并且这种现象一再重复,也就是说,这和“放任自然”的概率比太高了(可惜笔者数理功底有限,否则颇想了解演化速率的测算是如何得出的)!另外,要演化出像细菌纤毛和感光细胞这种极其复杂的组织,光靠自然而然的演化,其可能性和猴子打字机大概也相差不远。随后,徐英瑾教授又找出/做出了六种对此的反驳意见,并且分别给出了反驳效力评估(百分百)。最有趣的是从哲学上进行的反驳,即智慧设计涉及无限倒退或投身神创论的问题,智慧设计者本身是否为演化而来呢,此设计者呢?……当然,作者在此再三提及,这不意味着智慧设计运动本身应当因此被轻飘飘地忽视了,它迫使我们去思考演化论的问题。

  佛笃的批评就比较哲学气了,为论证自然选择具备某种目的论因素,就要说明自然选择若作为“外延化的操作模式”如何保证了“内涵性的表达”(p.108)。要理解这一论证,需要了解何为等外延异内涵,何为反事实条件句,并且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或因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水平,作者在此模拟了两场穿插事例的对话,来使佛笃的论证比较令人容易理解。在佛笃看来,自然选择本质上是适应主义,因为就我们的经验证据来说,对同一自然选择的阐释对象来说可能存在着一对等外延异内涵的可能,而在这里是有困难的。与其将过去那种适应环境为主的观点奉为圭臬,不如承认很多表现型被“选择”出来只是作为其他基因的附属品,没必要给每种表现型都安上“为了x”的标签。在接下来的部分,佛笃攻击自然选择作为“事后诸葛亮”的历史叙事(p.124),也就是说虽然自然选择具备很强的解释力,但它根本来说没有一般科学被期待具有的预测的功能,由于人不可能穷尽自然界所有的变量,因此自然选择学说的功能仅限在给已经“被选择出的表现型”加以解释并且还有可能解释错了。作者尤其提到,如果要用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来批评佛笃,是离题且不着力的。下面,为了提高平衡性的论辩,作者再次拟想佛笃和布洛克、克彻——两位当代北美哲学家的对话,两位哲学家作为佛笃的反对者,主张把自然选择表达为纯粹因果表达式,这样就可以除去因使用拟人的语词而造成的混淆,目的论的色彩不是本质的或者说只是被误读的。最后作者还是以偏向自然选择的色彩结束了这场“对话”。

  以后,就进入了更为一马平川的部分,因在之前考虑过立场问题了,一概对此“神学”争论悬置不论,默认为真因此第四章是主要解释演化心理学的,作者引用考斯米德和托比的观点,将演化心理学的基本特点归纳为六点,并依次展开了三个部分的讨论。首先是在“认知革命”下人们对于心灵或曰心智的理解,转变成了由自然选择形成的“计算机”(p.142),首先为什么要采用这一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色彩浓厚的演化心理学进路呢?作者在罗列了两则考斯米德和托比的论证后,提出了三点(笔者理解下):1,因果封闭原则,即物理世界是因果封闭的,心灵要不受其法则支配要不就悬浮于外,例如对于人的某个具体行为同时有两套因果是明显不合理的;2,当下生物学研究结果不但不与此冲突反而给出了许多支持;3,反向工程学的方法已经较多应用到今日生物学研究。随后,作者又罗列了三则对此中沿用计算主义纲领的批评:“语义关系”批评(塞尔和中文屋实验),“语义相关性”批评(佛笃的模块学说,以及反对理解中央语义处理机制为一般模块的意见,以及计算主义似乎难以解决“框架问题”——源自人工智能的疑难)以及“非具身性批评”(玛格丽特威尔逊),并且分别给出了不长的反驳。

  随后,作者详细解释了大规模模块性假设。这个理论的根基即模块理论是之前多次提及的佛笃的作品,佛笃给其模块性下了定义,即9种属性的集合,而为了解释佛笃理论中的疑难即中央语义系统究竟如何运作的问题,诸如卡鲁瑟斯的哲学家就提出了修正版本的大规模模块性假设,去除了妨碍信息模块间传递的“信息封装性”等近乎一半的属性。并且给出了三个支持此理论的假说,不过作者对此的态度颇为审慎,主张在此与“通用问题求解器假设”间采取反思平衡的方法。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给演化心理学方法论的哲学辩护单辟了空间。演化心理学如何取得种种可信服的证据,尤其是“客观的”(物质的)外在证据来证明其假说正误与否呢?一则有考古的外围证据,可以从侧面印证许多想法;二是我们今日的人脑与采集-狩猎时代的原始人的人脑相差不多。要反驳这一点,无论是批评说人类有文明以来人脑进化飞速,或因偏向此结论而找证据弥补之的两类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作者分别给出了相应论证,不过有趣的是援引了“亲代投资”的研究,此研究证明了人类对异性的审美与其生育抚养子嗣的能力和投资价值密切相关,许多非常“自然”的基本的偏好都可以被合理地解释,当然这点已有许多类似研究为人熟知。

  在第五章,作者试图论述演化学说对于三种伦理学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并且构建演化伦理学并非不可能。比较有趣的是之前业已提及的汉密尔顿的创见,即b>c/r,b代表受惠者的好处,c代表施惠者的代价,r代表两者间的血亲协同系数,这可以解释为何父爱或母爱、以及家人间的爱和为彼此牺牲的热情是如此强烈,但这种利他主义模型怎么解释“恻隐之心”呢?作者将之归因为在人类的长期历史中,人类都是部落群居的,在此部落中大家都多少共享较多基因的缘故,也就是说,人一辈子所接触的人间互助自是常事。结果人类的文明前进地太快了,以至于这个自然的倾向还没有被磨灭,个人已经被投入到陌生人的汪洋大海中了,只是人无法克制住这根本的倾向,故而对遇到的人依然会有如此的强烈的帮助冲动。当然咯,这里论述的东西是比较复杂的,除了还能够解释跨物种的利他现象和为何投机分子不为偏好,还涉及一系列使得此利他主义得以可能的条件。

  作者在随后论述了为何演化论理学可能更偏好孟子的理由,弥补应然实然差距的办法,最有趣的的是根据之前作者之前合著论文改写的为万物内在价值的辩护,即对常识的价值相对主义做了挑战。作者在此通过11步的论证来勾勒出了他的想法(涉及原子粉碎机等思想实验的内容),如果要再行圈画出笔者认为的精妙论证,则集中在6~8中,事物所起功能作用是其内在属性-事物经过原子粉碎丧失了内在属性的功能作用-人能察觉此内在功能丧失,从而感到价值幻灭。当然,对整个论证笔者还是存在一定疑虑的,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则讲演化论与知识论研究。即在可靠主义的大背景下,杜威哲学因与演化论的应和之处,而产生的两点突破,一是“以有用性替换真”,二是更多依赖演化论。作者随后提出了可能来自波普尔、庄子和普兰丁格的批评。

  则是徐英瑾教授最为大胆也作为轻快的一章,主要是在对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研究热潮下,提出了演化论的解读视角,在文章的一开头,笔者业已迫不及待地提到了这一对于异化的新解读,作者在此尚有进一步对共产主义的解释,即构造出适应原始人心理的、同时又为现代文明支撑的社会。当然,就连作者本身也坦言这只是一步大胆的新尝试,然而无论如何,这提供了一个去魅化的马克思的面相,已足以发人深省。

  本书的知识涵盖面跨越之广,在汉语学圈实属少见,但若仅此而已尚或有一二比肩,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穿插在各种观点和材料当中的作者原创性的环环入扣的哲学反思,这使得阅读这本书本身成为了知识和思辨的双重挑战,也使之成为一件值得享受的、极少有的经历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六):关于序言所谈到的"不言而喻"的自然主义基础

  本书有一个很大的,在很多人看来非常不牢靠的预设:自然主义是成立的。这里不可靠到什么地步呢?大体等于神学作品以预设上帝存在为前提的程度。

  但即便都存在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情况,但自然主义实际上依然更为可信。自然主义和物理主义,唯物主义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具体语境下大体可以表达同一种世界观立场--人类的脑是演化而来的生物组织,而意识来源于此。

  谈到自然主义的合理性,就不得不谈还原论。

  还原论是一种元科学或元哲学,也就是科学的科学,哲学的哲学。其认为任何复杂现象必然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分子生物学,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就是还原论的经典科学实践之一。举例来说,就是认为人类的心灵有据可寻,心灵实体不是抽象而是具象的。而人类的行为也有其演化意义上的目标。

  在于哲学上与整体论的硝烟散尽后,大部分关于还原论的苛责,基本来自两面:一面是依旧是哲学家的指责,在支持整体论的科学哲学家之后,换了一批事实上连科学本身都存疑的心灵哲学家,他们是对因果联系不信任的怀疑论者,支持或者部分支持唯我论的他们对心灵实体是否可以被观测和大脑神经的反应是否可以可以与某些心灵活动加以对应统统抱以怀疑。另一面则是公众的指责,他们认为还原论必定导致决定论,进而得出如果支持还原论会让这个世界不必避免的滑入等级制的深渊的结论,同时也误解还原论者的目的在于取代“造物主”。

  而事实上,无论来自哪面的攻击,我认为都是不能成立的。

  心灵哲学家们认为,脑科学观测到的现象,譬如核磁共振与大脑成像扫描为主的脑成像技术,仅仅能证明心灵活动与某些大脑活动呈相关性,而不能说明大脑活动决定了心灵活动,科学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一点。甚至就相关性本身来说。99次的相关不能证明未来无穷次的相关,就好比太阳亿万年升起但是不代表太阳会永远升起一样。平心而论,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它不可能出错。因为这事实上就是笛卡尔的唯我观,而这样的观点在推出了“我”存在以后实际上就不能推出任何东西了。即便现象学提出的现象即本质观点中,本质一词也并不包含确凿的实在这一概念。所以(如果我可以在下一句话上家重点符号的话,我会加的)我事实上可以依靠同样的怀疑精神去怀疑一切,包括整个世界,去设想一个盛放我大脑的科技之缸,或者干脆否定大脑存在。那么也就不存在确切存在的心灵哲学家和科学问题了。所以怀疑论者是以一种抬杠的精神追求一种事实上不存在的绝对自明性。

  在倍受怀疑论者推崇的休谟的哲学体系中,这位伟大的经验论者提出了因果联系并不可靠的观点。从此他的精辟的论证就成了怀疑论者避世的武器。但是怀疑论者仿佛都选择性的忽略了休谟后续的陈述:虽然科学的基于因果联系得出的知识相对数学知识并不绝对可靠,但是(比起猜想或者不想的直觉)依旧可靠的多。也就是说这位大师清楚的认识到绝对的怀疑一切不是目的,而依靠怀疑精神警醒人们关注潜在的风险才是怀疑精神真正的用处,而科学知识本身在休谟看来,依旧是比较可靠的。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证明心灵实体这样的东西是否独立存在或者思维活动受决定于大脑呢?不能。就象我们无法证明车库里的喷火龙是否存在一样。同理,我们也无法证明上帝或者飞面神存在与否。虽然我们并不认可分析哲学所倡导的:某些用词错误或者现存语言中并没有能表达某些概念的能力(因为即便原始人无法描述和表达想吃苹果这一命题,但是他们确切可以设想这一命题。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语言表达一些事情,就代表我们不能去设想它,这是语言决定论,也是对人类能力的忽视)。但是我们必须得出和分析哲学相同的结论,即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并非因为它的用语问题,而是因为既然无论用任何方法求证的努力都会被以某些不可错的怀疑论点去质疑,那么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境地本身即是无意义的。我们必须接受如下事实:心灵可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也可能心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受大脑决定的思维的另一个称呼。而哪怕心灵实体存在的可能性和火星带上存在一个漂浮的瓷杯等同,我们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全部的问题在于,既然有多种可能性,哪种可能性才是值得相信的?而值得相信的原则又是如何的?在探讨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的事情时,基于功利效果和可能性累加的选取方式,延用的是一种叫做最佳解释原则的方法论。

  拿我们都能理解的例子来讲解。一个人生病了,有可能是恶魔附身,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我们如何来决定相信是那种可能呢?答案是:要看哪种可能最能解释现象。 我们先试过驱魔,病人病情没有好转,但是如果我们用据信可以杀灭病毒的药物,我们发现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同时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病人体内确可以提取出病毒,并且病毒大量存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依旧不能杜绝恶魔附身的可能性,因为显微镜和药物有可能是恶魔调戏人类而欺骗人类的假象,因为人类是通过间接(症状,机械观察)来认识疾病的。我们甚至有可能在做梦,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些可能都存在。但是因为病毒感染的说法最恰当的解释了现象,我们依旧选择相信病毒感染的可能。 就好比,无神论者并不能真正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我们只要指出证明上帝存在的论点的逻辑错误,以及支持上帝存在的教义无法解释这个世界就可以选择不相信上帝存在了。

  综上所述,怀疑论者的怀疑首先是毫无意义的,是以一种探讨是否可能而不是可能性的自避式的行为。同时这种原地踏步的的无限怀疑并不能真正应对人类发展的需要。

  相比哲学家们形而上的空想,民众的忧虑则现实的多:如果科学界乃至政府认为还原论是正确的并且让还原论的哲学方法指导社会的发展,会不会导致一种《千钧一发》式的以基因优劣为依据的反乌托邦式的社会?

  这种猜测不无道理,我们发现肥胖可以遗传,慢性病和精神疾病也可以。男性普遍来说确实空间能力强过女性,而女性确实普遍来说语言能力强过男性。而智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如果接受还原论的指导,我们不会为了和睦倾向而模糊人类所有的差异,而会精确的利用基因科学指出一些风险和比例较大的可能,因为这样会让人类社会效率更高。那么也许我们会迎来一个基因决定论的社会。暴力倾向更小的人,智商更高,基因更优秀的人把持整个社会,而他们权力的来源在于他们“优秀”本身。我们当然不希望未来是这样的。但是支持还原论真的会让未来如此发展吗?并不一定。

  首先还原论并不支持基因决定论。还原论是把复杂现象归为简单原因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简单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确凿的必然(这很可能基于一种语言上的误导),而仅仅是一条规律。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基因写定的,基因是人类的主宰。通过基因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简单粗暴的结论必然是为一种先验的统治权而产生的贵族哲学服务的,但是科学证明,人类的表观基因是可以改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选择打开或者关闭的,这也许就是人类出色适应能力的明证,也是基因决定论破产的依据。而还原论所提倡的,正是还原到基因一层甚至物理一层去探究人类能力的方法,而非由基因得出某些充满错误偏见的结论。也就是说,还原论支持表观基因的研究一如支持对基因组的研究,因为这在基因层面同样说明了人类的能力和可能,而非仅仅是基因决定论者那样用基因还述评一切。信任还原论的社会会让科学指出哪些人患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但是不会因此就说他们一定会因为某些基因缺陷患病。因为这是不全面,不真实的——环境的影响无法忽略,大概率本身也无法被忽略。

  另一项饱受争议的实践可能—模拟声明也被盖上还原论的戳子:如果计算机可以在细胞层次模拟出每一个细胞,并且组成一个人类,那么这个人类是否可被认为是生命?这在伦理领域受到了民众的集体焦虑。那么还原论者是否真正在试图做自认可以模拟生命的事情呢?恰恰没有。虽然民众解读的还原论就是在细微层次上分解并且提取规律(所以在细胞层面模拟生命一定是还原论者干的事儿),但是因为还原论者主张在粒子领域解读细胞。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是由粒子组成的,而按照量子力学,粒子的位置是不可测算的,尽能测算可能性。所以还原论者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模拟生命,而计算机模拟而出的恰恰不是生命,只是一个模型。

  所以,恐怕民众的恐惧仅仅来源于不了解.而怀疑论者的怀疑则毫无意义.所以,我有理由要说,还原论应当确切的是一种并不值得如此苛责的理论.

  关于整体论:http://baike.baidu.com/view/266145.htm

  车库里的喷火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306490/

  关于基因决定论的破产:http://discovery.163.com/09/0508/10/58PK01Q0000125LI.html

  2013/8/13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七):白领的心灵鸡汤

  对于我这个年纪的80后,进化论思想(文中称演化论)可谓深入人心。对于任何有关“上帝”,“设计论”,“社会意志”的论调均被我国的教育归为“非主流”,因此在“主流”的读物,特别是教材里面,早已将进化论思想供上了神坛,打上了“这就是科学”大大的钢印。也因此,日常谈话之中人们也早已认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试问父母,他们肯定也作此回答,回答向他们提问的宝宝。而后进入大学之中,才慢慢通过各类“渠道”的阅读,了解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各类不同的思想。而往往的是,这些思想的历史更悠久,根基更深厚,源远流长。也因此“设计”,还是“自然选择”作为相似的份量,被放到了学子的面前。

  而本书之中,作者正是讨论了这两种的关系,冲突,影响,互相之间是否能被还原。可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自然选择是否也默认有个大自然母亲,该亚在那里选?”,“设计论是否也只是一种思维经济的产物,所有类似上帝的设定,也只是一个合理,有效,思维经济的模型?”“两种思想的联系,在类似于眼睛,鞭毛这种复杂的结构,又是否在两者的,可能存在的差异中找到微妙的非平衡”。这些问题,均在博学的作者笔下,风趣的找到一一的回答。

  进一步,进化这类问题又深深进入了其他令人值得深思的领域,比如涉及到心灵问题,语言问题,一些进化论思想在社会理论上的运用和表现。正因为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本书更具有魅力,通过本书可以重新让人回忆起那些小时候必定思考的,却又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被遗忘的(特别是当代中国,相当于日本70年代,没有通过“经济转折点”,社会矛盾大爆发),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基本上可以领略自古希腊至今,西方社会的思想潮流和思想演变的脉络。也因此,本书完全称得上是一本具有相当深度的科学普及读物,而这种深刻性和深入浅出风趣的用语在目前中国科普读物市场上,尚属于罕见。

  向各位读者强烈推荐本书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八):好书伴我成长

  所有略有科学常识的人对达尔文主义都不会陌生,这一达尔文主义既是狭义的生物学上的物种起源的进化理论,又是广义上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研究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理论。然而徐老师在书中首先就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它们是被称为“旧达尔文主义”的学说。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新达尔文主义”,也就是本书的讨论对象,由于其在整个理论的进程上,是一场非常典型的学院学术运动,因而其对于学院外的传播学辐射力相较于旧达尔文主义来说不为行外人所知。所以本书在一开始,就从什么是新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的前世今生出发,向我们这些专业知识并不一定丰富的人由浅入深地告知,究竟我们的讨论对象是什么?

  首先,作为一本更倾向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书,本书先在序言就用了非常生动的话语向读者说明一个很容易让人起疑的问题。即本书,乃至所谓的“新达尔文主义”,从“人文科学”的角度上,在基调上究竟对于“自然科学”是怎么样一种态度。

  本书读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序言了,从序言的标题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从‘美女’的标准到‘自然主义’的底线,书里一上来并没有用晦涩的哲学语言作开场白,而是举了一个和我们所有与哲学打过或没有打过交道的人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例子。

  谈到“美女”的标准,这个看似和严肃学术问题不找边际的问题。徐老师非常全面地从大家的第一反应,即“美女”是没有共通标准的,它受到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就事论事一概而论。进一步深入剖析,他又指出了这种观点的偏颇之处。这里,就很自然地援引了达尔文的一篇著作,详细讲述了人类的审美观是有所谓审美共性的。当时他的这一观点并没有严格的定量实验支持,但今天的演化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女性的腰臀比,确实是影响男性对其性选择兴趣的一个普遍要素。我们是完全可以对这种现象做出“自然主义”的解释的。

  然而,在这样一种说法的阐述时,我们又不可避免的迎来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然主义”?也就回到了一开始我说的本书的基调问题。

  在这里,略微对我读了书之后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些解释。

  所谓的自然主义,从形而上学来看,蕴含了自然界有解释一切实在内容的机制,并不存在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一切客观的人类活动都必须是随附在更为基本的生物学活动之上的,这个假设,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与人们通常意义上对心理学,社会学的认识不同;其次,从知识论角度而言,自然主义是用自然科学作为研究手段的。

  但此番论述,自然会让人心生疑惑,既然这彻头彻尾的看起来就是一个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研究问题的方式,那是不是意味着自然主义是人文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低头呢?也就是说,完全不需要除了自然科学以外的科学方式了?

  然而,这种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一种所谓“还原论式的物理主义”想法。然而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简单地说,物理主义认为凡是都是遵循物理法则的因果律,所以一旦我们集齐了某件事发生的所有条件,那么它的结果是一种必然。但在自然主义者的严重,事情则复杂的多,我们很难了解一件事发生的所有原因,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某件事发生了,那么作为它前件的另一件事必然已经发生。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这种微妙的关系,即“不合则的一元论”,则是自然主义的底线,是自然主义者的思想基础。试图利用自然科学去做人文科学解释的方法,也是自然主义的一种提升说服力的做好方法。因而,新达尔文主义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并不像历史上“社会达尔文主义”那样粗暴,而是一种借助着“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这两个建立在严格生物科学基础之上的实证科学。

  在这番论述之后,徐老师便将自然主义作为了新达尔文主义的论证基础,从其他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然主义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不得不提到新达尔文主义面临的重要挑战——目的论因素的质疑。

  人类对物理法则的认识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从最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到伽利略归一到动因说。然而,生物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研究,它始终和所谓的“目的论”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所谓目的论,也就是似乎承认达尔文主义,我们就要认为世界上有某种类似上帝一般的角色存在。虽然,达尔文的自然演化论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利用自然选择的盲目力量来撇除演化中“目的”和“设计”的因素,但是仍然被“智慧设计论者”认为是不成功的。邓博斯基试图用概率论的知识证明达尔文所描述的演化机制能够催生出如此复杂的生物多样性的概率是多么地小;贝希则试图证明,即使是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结构也很难从纯粹的无机世界中纯粹地演化出来。他们都不约而同认为:“这个世界能够像现在这个样子,必须要有一个宇宙存在一个设计者,用其智慧设计了各种生命组织。”

  虽然我们不认可智慧设计者的观点,但的确,他们对于演化之边界问题的思考,的确促进我们更为深入地检讨着演化论的一些细节。

  从目的论角度对演化论的攻击除了智慧设计者这样指责演化论者低估设计在演化历程中所起作用的,还有另一种是反方向的,指责演化论的科学高估了自己与目的论区别的,也就是说,新达尔文主义本质上内部揭示出某些没有被洗干净的目的论因素。这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杰瑞.福笃。

  虽然同样,他的观点一经提出便遭到生物学家的反对,认为他误解了演化论的基本精神,但福笃的批评同样也可以使我们重新思考生物表现型与环境指数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诸表现型之间的内在制约作用的重要性。

  在回答了两种质疑的声音之后,徐老师的论述来到了本书的重点,即在承认演化论的基础是正确的之后,讨论新达尔文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入侵”。

  书中,首先讨论了从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发展而来的“演化心理学”。讨论了演化心理学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哲学上的价值问题。不得不说,徐老师的论述虽然是以肯定为主,但他的论述始终秉承着客观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做了合理的保留态度,正如人文科学本身的精神那样,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在了解了相关方面的内容之后自行做出判断。也在之后合理的引发了本书最后一个标题中的内容“道德”的相关内容。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门外汉,这本书由于书写上的精心设计,语言上的生动有趣,丝毫没有感受到我们常规对于哲学书的偏见那样晦涩难懂,徐老师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述的观点在书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真正让我们从不了解到有所思考,引发我们的兴趣,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将新达尔文主义,乃至哲学的思考方式都展现给我们,实在受益匪浅。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九):读后的小小看法

  经过大致的阅读,本书算是一本较为容易上手的有关于新达尔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的介绍性读物。

  首先估计是因为作者本身是中国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副教授,他的写作过程中也注意叙述方式不那么西方化,也就是说不会出现一个句子长到好几行的情况。因此即使文中也经常引用外文文献的翻译,但是并不会让人感觉非常难懂,甚至那段2006年的关于智慧设计论的辩论的译文质量也不错。

  其次,这本书中的写作思路清晰,从介绍新旧两大达尔文主义的起源发展到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从分析新达尔文主义的哲学基础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到研究其方法论的问题,给了读者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框架结构,在本书的最后,跳出这个框架,给读者一个新达尔文主义的应用的展望。也许就是这样清晰的思路结构给我们读者一种亲近的感觉吧,不会有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书的晦涩感。

  这本书首先讲述了新旧达尔文主义的起源发展等内容。旧达尔文主义以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在经过周游世界,经过大量观察及统计之后,从这些数据背后得到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为主要思想来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斯兵塞和赫胥黎将其运用到社会科学层面,虽然可能只是片面的运用了其中一部分内容,不过也代表了当时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比如,适者生存成为了欺凌弱小的理由,这为社会动荡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使得旧达尔文主义看起来更像是为了社会科学服务的思想。而新达尔文主义就很不同,它相对更加学院化,何为学院化,就是说它更多地改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于细胞科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及发展,演化论完成了对生物学各个门类知识的综合。为人们更深刻的理解演化机制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重新涉足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这样的交叉学科。

  在介绍完达尔文主义之后,书自然的过渡到了和智慧设计论的区别上,毕竟智慧设计论是演化论的最大对手。而这两者的最大区别应当在于目的论因素,显然智慧设计论是带有很强的目的论存在,因为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生物几乎非常完美的适应了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而这样演化的。而达尔文演化论却企图清洗这一目的论因素,使得生物演化看上去像是一种盲目的发展,却因为自然本身的筛选而达到了现在的样式。智慧设计论者的基本论点是:既然演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机制是盲目的、无目的性的,这样的演化机制到底是怎么创造了现今如此复杂的生命呢?不论是从概率角度,还是从复杂性角度,好像人们都很难相信这么个生命世界是用盲目的选择机制产生的。当然也有从指责演化论过分疏远目的论的人,比如杰瑞·佛笃,他认为按照自然选择,环境压力会体现在物种表现型上,反之表现型也表征了环境特征。在这个意义下,自然选择的因果链无法避免“为……而选择”的结构。就比如说,为了能够在陆地上活动的生物,选择了能够在陆地上进行短距离爬行的鱼类、两栖动物类,进一步选择出了能够在陆地上生存的爬行动物类。而作者还在文中假想了一些对话,应当是作者自己在思考这个命题的时候想到的正反双方的论证方式的综合吧,给人两个方向看待佛笃关于“达尔文主义无法消除目的论因素,故而达尔文主义也是不可靠的”这一观点的支持和批判,不过最后看来,佛笃的论证还有不少漏洞,以至于虽然演化论本身并不完美还是占了一定上风。

  之后建立在不怀疑新达尔文主义的哲学基础的情况下,开始在其下分析一些问题。比如第四章写的演化心理学的东西。所谓演化心理学,我大致是这么理解的,它将人类大脑视为一个信息处理机器,输入端是各种感觉器官,输出端是行为端。而这一机器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产生的,是因为这样的信息处理能够使得人可以生存下来。这就是演化这一词的来源,心理机制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生理性状有因自然选择导致的演化,那么可以自然的想到心理认知机制也很可能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演化机制。这一章中给出了一个比较意思的假设,即所谓大规模模块性假设,这一假设将人的心智系统划分成各个特定功能的模块,模块也许就是可以被分离出来的特定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大多数模块之针对专门领域,且不受人的意志活动的影响,和一些特定的神经结构互相联系,以及还有一点,各个模块之间可能是不可通达的。

  第五章转向了伦理方面,也就是书名中最后一项——道德。作者认为描述伦理学及规范性伦理学是和演化论直接相关的,甚至,演化论可以为一些相关的元伦理学争议提供支持。但是乍一眼看起来,演化论这一“实然”东西似乎并不能够给规范性伦理学这一“应然”的事物提供支持。毕竟“实然”与“应然”有如此大的鸿沟,毕竟知道的“实然”无法给归纳给出“应然”的规范。本章最后给出了万物内在价值的哲学辩护,为什么要提到内在价值呢?因为事物的内在价值能够为我们为什么应该这么做一件事情提供理由。人类活动不是中对于事物的价值附加活动,而是对其内在价值的意识。

  随后研究了同样在意规范性问题的知识论。比较了演化论之下的知识论与可靠主义的异同,这一知识论体系是在自然主义下引申得到的,虽然是可靠主义的知识论变种,但是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然主义方案。最后在第七章中,从马克思的手稿出发,给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关于“异化”这一问题的新的梳理,以解决以往的一些困惑。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读后感(十):评论《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

  《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全书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从新达尔文主义到演化心理学,再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讨论伦理、知识论甚至马克思主义。

  第一至三章中回顾了新达尔文主义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目的论智慧设计论的发生的冲突,对各种概念的不同定义都做了梳理,对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立场和关键问题都做了回顾和评论,对关键文献做了引述和翻译。对于不研究这一话题的人,这些讨论对于全面了解领域状况是有帮助的。

  第二章对六个对演化论的质疑进行了陈述和分别反驳。第三章则是对佛笃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反驳。如今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现代演化综论体系的在很多问题上解释力要较经典的达尔文演化论更好一些,也会容易辩护一些,但是没有得到足够注意。

  自第四章起,则不再对诸前提与概念进行怀疑,而开始了对问题本身的讨论。在这一章中,从新达尔文主义的基础,得到了演化心理学的基本前提。

  这一章中作者一方面以新达尔文主义为基础捍卫演化心理学的可靠性,一方面对领域的宏观状况做出了说明。第一节试图解释,历史上饱受诟病社会达尔文主义,究竟和新达尔文主义有什么不同。而后又对“计算主义”的心灵观、大规模模块性假设、通用求解器等观点进行了论述和补充。从这一章的讨论中,读者可以对演化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不过我认为进化论的正确性和演化心理学的正确性之间还存在一个鸿沟,即哪些、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心理学特征是自然选择标准的直接结果而不是其他演化过程的副产品。作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外围性的论证,却并未深入问题核心。而另一方面,进化论认为进化过程是对环境的适应,所以没有“最进化”,在没有对进化速率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在没有科学论据支持的情况下简单假设人类的思维必须适应某个特定环境是不恰当的。这一章节中没有对科学成果做出足够引述,对于科学问题的论断许多都是 ad hoc 的,没能指出谁的哪篇科学论文支持了这一论断。

  第五章试图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讨论伦理学问题。作者还是首先介绍了领域背景。用演化心理学方法解释伦理现象。对“应然”与“实然”性矛盾的讨论非常有意思。这一矛盾背后至少似乎可以看出一些关于自由意志之间的联系。而这可能是用进化论或者功利主义方法解释伦理时最直接会被质疑的地方。最后作者直接地讨论了内在价值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当然,这一类问题的争议不会最终被彻底解决,但确实给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想法。第六章作者认为了杜威哲学下也是可以形成的可靠主义知识论的,可靠的标准是得到自然选择。第七章则从演化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考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很多观点用演化心理学方法做出了分析。

  而另外值得一提的,导言和后记写得都特别能反应作者的特别个性。

  这本书对于所讨论的各方面问题的宏观概况、历史发展轨迹都有比较好的介绍。前四章的讨论相对更专业一些。而后三章则多少有些过于简洁,不那么深入和细致了。不过,这一部分并不是演化心理学哲学的内部话题,而更多的是对这一理论的应用。

  不过我仍然对演绎心理学体系持有一些怀疑。其中一个要点就如上文提到的,如果我们不能恰当确定演化速率问题,那么,至少从概率意义上讲,没有进化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是我们就把时间塑造成为了某种神了呢——无论多么精巧的构造和复杂的机制,给足够长时间,它都最终能犹豫绝对随机性(如果量子理论是对的话)而被创造出来。这不会比神创论在任何方面更好。而且借助这样的理论,我们也无法做出任何稳定一致的解释,因为虽然历史是确定的,但是历史的每个时间片上的环境都是不同的,给定任意一个不太过分特殊的特性,你大概都能找到生命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片是对其做出正面选择的,你总可以说,现在的生物有此一特性,是因为那个时间片上被选择留存了,而后续历史中没有退化掉。伦理问题多少有些戳中这个点了。一个人有破坏道德的欲望能被解释,一个人有维持道德的正义感也能被解释。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一个能解释相反两命题的理论一定不是一致的。所以演化心理学理论如果要正确,必须是给定历史、给定进化速率的。然而不幸的是,现代科学对于进化速率,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进化速率,并没有解释。

  而另一个演化心理学然我不安的地方就是,它否定了自由意志。它不仅假设了,进化作用建设了我们的精神,更架设了,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再建设我们的精神。也就是说,智慧的潜在能力不仅不弱于机械,也不超过机械。这本书对于图灵的模型没有太多的讨论,更不会去讨论带神谕的图灵机,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颇有启发性的想法。如果没有自由意志,那么道德是什么呢?那么哲学知识有助于改进我们的行为吗?任何一件事做或者不做都是“应该”的,任何知识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是“应该”的。

  回到对这本书的评论,这本书行文语言自然流畅,所涉及术语都于书中有解释,对于演化心理学的内部哲学问题讨论深入浅出。相对于其他很多哲学书而言,好懂不少。没有特别深入哲学基础的人也能够轻松读懂。作者涉猎广泛,全书引述文章丰富,这些文章也同样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