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势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势利》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势利》的读后感10篇

  《势利》是一本由【美】艾本斯坦 Epstein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势利》读后感(一):(看完此文大概不想去看此翻译本了)转载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势利》:美国版还是中国版?

  王方济

  □自由撰稿人,湖北宜昌  

  仍在下蛋的金鹅

  约瑟夫·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的书突然被译成汉语简直是没想过的好事。今年70岁的爱泼斯坦在美国是享有盛名的文人,文风细腻而犀利,尤其是2002年出版的《势利美国版》(Snobbery The American Version)读来让人叹为观止。此书涉及到的一些话题尽管与《格调》有些类似,但作者为文老到而新颖,在一些小论题下连绵引证著名作家的言论时穿插极冷的笑话,境界颇高。这本微妙、尖新、刻薄的书籍让笔者度过了不少愉快的时光。5月此书的中文版面世(书名是《势利: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作者的姓被译成“艾本斯坦”),前段时间在“和讯读书”排行榜上一跃成为继李零《丧家狗》之后的第二畅销学术书,良有以也。

  不过,我读完此书的感觉是,中文版与原文是有些差距的。据资深翻译批评者的看法,目前国内翻译作品的正常水平是“平均起来,大概每两页有三个错误”。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本书似乎显得有些迂阔了,因为中文版中尽管有密集的、应接不暇的错误扑面而来,但其中也带来了原文中没有的乐趣。这一点倒也不是像钱锺书先生说的那样“翻译愈糟愈有趣”,而是说,敢作敢为的译者不惮于向读者披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惮于给冷笑话加温,这些都会让读者吃惊、扼腕、叹服……作者针对美国某些以前曾经著名的高校今天已经堕落、但这些高校的毕业生仍然受到尊重的现状时说:“即使是彻底的子宫切除之后,这些金鹅们仍在下蛋。”这句话可以改一下来形容此书中文版:“即使许多脏器都被实施了多次错误手术后,这只金鹅仍在下蛋。”

  词的问题

  对于单词,译者并不在乎它的准确含义。比如说第一页出现的“下层贫民”,原文是“lower middle class”,意思是中产阶级的下层。如果坦率的爱泼斯坦真的来自于“贫民下层”,我怀疑他是否有胆量把这一点写出来。“贫民下层”大概离乞丐不远了吧,居然他的父母亲还进了高中,家里还订阅了《生活》、《展望》和《时代》等周刊,这除非美国的街道上扔的到处都是美元。译者大概和笔者一样,至今仍没有去过美国吧?

  第2页第3段出现了3处疑问。“我相信我爸一点也不势利,他就是想往上爬,过好日子。”这句话仿佛是个心理测试题:“一点也不势利”怎么会“想往上爬”?真令人困惑。好在第三句让我们有些明白了:“往上爬”说的是“生活质量”在提高。怎么样?读者对爱泼斯坦的文笔有些腹诽了吧?我们来看看原文“My father,I believe,hadn’t a speck of snobbery.It would not have occurred to him to want to rise socially in the world,”意思是,“我相信我父亲从没有势利的缺点,试图提高社会地位的想法从没有在他的大脑里闪现过。”我们发现译者漏看了那个“不”(not),但是明显的矛盾(“不势利”、“往上爬”)肯定会让读者迷惑,体贴的译者为读者考虑,只替作者加了四个字“过好日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同一段,“我们有个堂弟是美军里的少尉团长。”这句话是违背常识的。在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里少尉都是最低一级军官军衔,大约可以带个排,译者让他带一个团的兵力是不慎重的。原文中关于军衔的文字是“lieutenant colonel”,两个词合起来就是“陆军中校”。分开来,“lieutenant”一词指的是尉级军衔,可以是少尉、中尉和上尉。译者也许只记得“少尉”,“colonel”有“团长”的意思,于是“少尉团长”这个新的军事名词就诞生了。

  荒唐场面

  挑选译者翻译错误的例子是颇让人踌躇的事。这里就举一些译者把意思完全弄反的例子算了。第9页:“有时候我表现出兴趣,那不过是因为我知道一个普通人恰巧提起了它。”一个“普通人”提起一件事,作者就表现出“兴趣”,这似乎谈的是礼貌而不是势利。原文是“Sometimes all it takes for me to drop an enthusiasm is the knowle dgethat someone I think commonplace has picked it up.”意思其实是“有时候能让我放下这股狂热劲的,就是我知道连那些平庸之辈都热衷此道了。”

  紧跟着一句是“大概25年前,我认为演员汉弗莱·博加特是个一流的演员;博加特的忠实影迷们一定爱死我这句话了。”首先这句话也自恋得有些病态了,哪里像出自淹通书史、人情练达的爱泼斯坦的笔下?原文是:“Twenty-five or so years ago I thought Humphrey Bogart a swell actor;the Bogart cult killed it for me.”我看意思也许是“二十五年前我觉得汉弗莱·鲍嘉是个有名望的演员;鲍嘉粉丝的热情结果毁掉了我的热情。”

  在82页里有两个荒唐场面:“有一天晚上,我从餐馆里出来,看到一个男人和停车小姐一起登上他的捷豹跑车;停车小姐大概比那个男人年轻20多岁。”这个场面极为暧昧,但是“停车小姐”(如果有这么个人的话)的年龄跟势利有何关系?原文是“The other night,coming out of a restaurant,I not eda man leaving his Jaguar with the valet parking attendant;the woman with him was twenty or so years younger than he.”“valet”一词常见的翻译是“泊车小弟”。就是说,这段话里出现的人物很可能是三个。人家也不是上车而是下车。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另一个夜里,我从一个饭店出来,注意到一个男人从他的‘捷豹’里出来,身旁是泊车小弟;他身边的女人大概比他年轻二十来岁。”这才是富豪做派嘛。译者提供的场面只能算作暴发户行径。

  “‘我一想到我很出名’,作曲家和乐评家佛格·汤姆森说,‘我就要走进真实世界里转转。’”但这跟势利有何相关?作曲家简直是谦逊的楷模。原文是“Whenever I think I’m famous,”the composer and critic Virgil Thoms ononce remarked,“I have only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意思其实是“‘无论何时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名人,’作曲家和评论家弗吉尔·汤姆森有一次谈到,‘我从没有想到我在这个世界上会过时。’”译者很有可能厌恶翻词典,所以不知道“only to”是“没想到会”的意思,而“go out”并非是“出去转转”而是“过时”的意思。不过,真的佩服译者这段话说得那么畅通无阻。

  细腻和犀利

  我再说一遍,作者的文风是微妙的,但译者显然对此不满意,译者努力的结果使中文版的风格一变而成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粗豪。译者用“牛”、“不爽”、“爱死了”这些北京和港台俚语来驾驭原文中烂熟的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种种细节,而且感觉良好。比如说在13页,有这样一句:“然而天堂总是短暂的,因为在势利眼生存的世界里总他妈的有人比自己牛。”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原文查对:“Paradise,however,figures always to be temporary,because the snob resides in a world of relentless one-upmanship ……”您看,原文里面没有“fxxxing ”,或诸如此类的词。

  12页的一个例子:“你正坐在宝马740i里体味着安静,忽然看到同时停在红灯前的是一辆炫目的凯迪拉克,你忍不住会感觉你比坐在凯迪拉克里的暴发户要强百倍。”首先要说的是,“坐在宝马里的你”体味的不是“安静”本身,而是“宝马强过凯迪拉克”。他是在“静静地体味”,所以没有什么“忍不住”和“强百倍”这种急吼吼的事情。意思是“坐在你的宝马740i里静静感受,的确比那辆红灯亮起时停在你车后面的可怜的暴发户开的俗气的凯迪拉克要好。”

  作者有时是非常犀利的。有一段这样的话,讲一个人的穿着极为奢华,我读后很受震撼:“一个进入他办公室的同事穿着一件定做的英格兰套装,手腕上一块极薄的百达翡丽手表,还有意大利的鞋——我们假定——由挪威公羊的包皮制成。”但好可惜,粗豪的译者没有发现作者的豪放,译成了这样:“办公室同事……穿一双意大利皮鞋——据说还是挪威公羊的前额那块皮做的。” 

  《势利》读后感(二):人人都是势利眼

  很多次注意到《势利》这本书是因为它在书店里被摆在推荐的位置,迟迟没有买是因为,每一次购置行为,哪怕只是一本书,都是一场很微妙的心理博弈,你会在心里迅速掂量,哪怕这种掂量很微弱,“我为什么要买?是否值得?”

  事实上,尽管阅读是一种个人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完全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去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以及是否值得购买。书腰和封底广告上的名人名字越来越多,某某和某某和某某某联合推荐,那意思是,你看,这些名人们正在阅读它,你的口味和品味是否与他们相同呢?

  “某某名人看的书”,看“某某名人推荐的书”,这种当下流行的推销书的手段基本上可以在《势利》一书里被归到“拿名人名字开路”这一类势利类型里。作者艾本斯坦对于这类势利眼的阐述是:“拿名人名字开路是某些人的一种表演艺术:通过把自己和某个名人的名字拉上关系来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时让那些没有类似联系的人对这种魅力倍加渴望,觉得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毫无希望。”作者紧接着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前有个笑话,某人曾这样说:“我再也不会拿名人的名字来说事了!这话我前些天跟伊丽莎白女王和教皇也都说过。”

  由于这个笑话过于典型,你读到这里一定会心领神会地哈哈一乐,同时想起你经历过的别人或者干脆就是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拿名字开路的艺术”:“那个谁谁谁,我认识的,我跟他一起吃过饭。”而实际上,说这话的人很可能只是在某个几百号人的大酒会里远远地看见过那

  谁谁谁,或者只是在某个论坛上奋力地拨开人群挤到那谁谁谁前递上去过一张名片。这样的招数屡见不鲜,那是因为,尽管艾本斯坦说“拿名字开路也是一种趋炎附势的行为,一种很廉价的方式”,不可否认,这种行为和方式在功利社会中是一种有效手段。

  如同书的前言所述:“这是一本关于势利的复杂、危险和混乱的书。它一点也不好玩。”《势利》用一本书的篇幅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势利存在的方方面面以及不同类型和体现:职业、品味、阶级、教育、政治、圈子、时尚、文化、饮食……作者先从自己开刀,交代自己的势利

  经验,并且承认,“在年轻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不错的狡猾的地位辨认专家了”。书中更随处可见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被作为势利眼的典型例子,比如安迪沃霍尔,作者辛辣地讥讽到,“当自己还不算是个名人的时候,安迪沃霍尔就喜欢和名人沾边。他是那种喜欢往上爬的势利眼”。“时尚和那种向上爬的势利眼总是安迪沃霍尔企业里的主流力量。……所以,要说谁在这行里干得最好,还是我们的安迪啊!”

  我一直在想:用整整一本书谈论“势利”,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种问法也许本身就很势利。读完《势利》这本书,你检省自己和周围,会发现势利就像细菌,无处不在,所有一切都可以用势利来解读。有没有没有势利的区域?艾本斯坦自己也说,“没有势利的区域?显然我还到不了那里。下辈子,或者下下辈子吧”。势利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区别只在于势利的程度和形式。你反省良久,在自己身上发现很多蠢蠢欲动的势利小虫子,然而却并不想摆脱它们。毕竟,势利势利,没有“利”,哪里会去“势”?还是封底苏丝黄的阐释比较贴心:“势利曾经是我们镀金时代不太体面的内衣,现在风潮变换,内衣可以外穿了。研究势利的微妙之处可以令人发疯,不过它并不总是讨人厌的,有时它就像动物寻找同类的气味一样必不可少。”

  所以,用势利的眼光,《势利》基本属于一本闲得蛋疼的书,它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也回答不了书的前言中提出的“势利是人类的天性还是某种特点社会条件下的错误行为?”这个“永恒的话题”。这本书的看点在于它的观察方方面面、细致入微、机智有趣,你在它所描述每一个点上基本都能会心一笑。仅此而已。

  《势利》读后感(三):以平实的心态去面对势利

  翻完这本解读美国中上阶层种种势利细节的评书,在旧世界稳固阶级秩序被打破,使贵族隐匿消失而打造民主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势利得到滋生并暗中影响着大多数人:名校招牌效应,职业,民主政治,知识分子,饮食餐桌文化,名人名气效应方方面面充斥着势利,包括我们自身在所难免或多或少为自己似乎在某方面更具智慧或品味而沾沾自喜高人一等时。势利就是通过践踏他人得到差别为代价让自己感觉良好。读完全书在和作者一起审视内心之后,可以看到何以会有其社会现象:各种形式的不公,人们需要一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势利背后的心理操控去超脱地面对势利。有一天当个人不再需要攀附任何权贵,善良慷慨和勇气都会得到尊敬,他又为何要去贬低别人呢。在势利还将长期存在的时代里,相信自己会追随某个没有势利的区域,仿佛作者堂兄般在不损害自己善本色的前提下成就自己的一切,以事物内在品质来评价其优劣。也许要到耄耋之年才能真正超脱,但可以一颗平常普通的心去经历迷雾。

  《势利》读后感(四):【读品•泛读】萧敢:势利

  特别向王晓渔推荐这本书。其他人也应该读。我读书的时候,只觉得作者特别像王晓渔,特别有智慧。先势利地推荐一下,作者是美国最著名的散文作者,大学英语教材里经常选他的文章。

  谈论国学的时候,不要多说王国维或者章太炎了,应该这样说,“到底还是黄季刚的学问好,据说元曲都好,诗也不错,汪辟疆录的一篇文章里,说黄季刚如夏氏丹珠,吞刀吐火,我看蛮恰当的。就是死得早啊,下次我一定去蕲春看他,他就是蟹吃得太多了。不过也难怪,汤国梨师母不是说么,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哈哈哈。”

  谈论政治哲学的时候,应该说,“你到底属于咸水派还是淡水派啊,知道阿尔法拉比读过多少亚里士多德的东西么。施特劳斯晚年大谈色诺芬颇有深意啊,不过我还是喜欢沃格林,呵呵,但要结合现实,波考克和斯金纳有时不得不拿来对付一下,真是没意思啊。”

  慢慢地,我又学会了更多种类型的势利。比如我知道在文章中卖弄几个英文术语,对某些读者会有效果,要么是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要么是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好像这样会暗示我读过英文,而且还是比较复杂的英文,很不情愿地翻译成中文。

  我也学会顺从大家的需要,引两句桑塔格,引两句阿伦特。我很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真的觉得阿伦特的思想了不起?关于她的生平背景,她的德国传统思想,她会的那么多外语包括希腊文,她和海德格尔的关系,她对大屠杀罪恶的反思,都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她思想本身呢?

  刘小枫,甘阳或者汪晖都是学界势利的代表。我们跟着他们,别的没学会,势利倒是先学会了,而且比他们还势利。在学院内训练,又学会学院内的势利方式,大言不惭地说,看看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就知道它是垃圾了。你再看看模型,作者连半参数的估计方法都不会用,到底不像谁谁是在斯坦福拿的博士学位。

  我的朋友里,以学问而论,最不势利的是vivo,是那种“以个人大脑理性判断”看“学问本身价值”的人,但不够势利的人如何在势利社会中生存,这是一个问题。

  附:VIVO回应

  呵呵,V其实很势利,势利到正式的文章内可能不屑于引述、谈论龙榆生、夏承焘、阿尔法拉比、施特劳斯、沃格林、阿伦特、刘小枫、甘阳或者汪晖。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可以清楚知道,他们或许有点特色,但比起屈原、庄子、李白、惠能、朱熹、苏轼、王阳明,比起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康德、歌德、尼采、维特根斯坦来说,都是些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小脚色。在阅读已经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史、哲、宗、政、经的所有文献汇集在一起,按照其价值、原创性、重要性绘制一张思想、精神、文化的地形图,谁是珠穆朗玛峰,谁是昆仑山,谁是阿尔卑斯山,谁是安第斯山,哪里是青藏高原,哪里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谁是黄河长江,谁是尼罗河,谁是莱茵河一目了然,纤微毕现。读书,如果不是为了娱乐、消遣,就要有一生好入名山大川而游的志气,在川上感慨,在泰山上感慨,想必和讲述丽江、阳朔风情,描摹北京通县、上海宝山、广州芳村景致有所不同。

  希腊文、梵文、希伯来语、法语、德语、日语、甲骨、金文、生僻的人名、书名、事件、陌生的专有名词,都是些学界装扮高深博学的好材料,然而,除了把自己打扮得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外,究竟什么是自己的一家之言?V早年读书,会被各种稀奇的名词吸引,淹没,但到了现在,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扫象、删除文本赘余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本书、一篇文章之内,看等把前人说过的,他人说过的,自己说过的重复了的内容一律删除之后,里面还剩下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根据V的阅读经验,即使历史上已有定论的名篇名著也没有几本经得起这样的检验,如果以同样的标准去考察龙榆生、夏承焘、阿尔法拉比、施特劳斯、沃格林、阿伦特、刘小枫、甘阳或者汪晖,他们真正的价值在于何处?

  学术写作的势利,可以比拟时尚小资中产们的势利,既然现在是个人都去过巴黎、纽约、巴厘岛、夏威夷,知道宝马、奔驰、兰博基尼、LV、Prada、Dior、Armani,那我们就说些别的吧,比如意大利威尼托、比利时安特卫普、英格兰德文郡、更比如墨西哥哈利斯科的龙舌兰酒、加拿大坎贝尔湖鲑钓、西班牙阿利坎特的肉菜饭,一定可以把别人震住、吓倒。

  [美]艾本斯坦著:《势利: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28元。

  《势利》读后感(五):1

  每次看到地铁里那一张张脸的时候,我都会开始对自己的仁慈感到憎恶.说真的,血淋淋的牛肉或者白糊糊的鲱鱼卵都比他们好看些。

  后来没多久,在芝加哥,我迷上了一个打火机。。。。。我会从办公室走三四个街区,到登喜路商店里,把那个打火机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感受着它的质地和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打着了,看着火苗摇曳。我对那个打火机大概朝思暮想了两个多礼拜,关注程度远甚于我对世界上的各个事情:家庭、工作甚至是自己的未来,到最后,我对自己说,朋友,够了,买下这个该死的打火机,让生活继续吧。

  所以我买了那个打火机。它的确让我开心不少。每当我伸手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点燃一根香烟时,我都会打心底里微微一颤,原来我有着这么一个打火机,虽然小小的,可却是打火机当中最好最优雅的呢。当然,要是我着了魔用什么zippo或其他什么更粗糙的工具,甚至是火柴,我也不至于因此而看不起自己。但是,我颇为满足地发现,每每点燃香烟的时刻,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已经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巅峰之位。请宽恕我吧,不要因此而厌恶我。实实在在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这个打火机的确给我带来了真正的快乐。

  《势利》读后感(六):人人都是势利眼

  一本好书到底应该怎么读?因为爱不释手所以就想狼吞虎咽似的一口气把它读完,但又害怕因勿囵吞枣没有尽享每一句话语的妙处,更害怕读完了这本好书的很长一段内没有同档次书籍来填补我空虚的“空窗期”。想细水长流吧,内心的欲望又抑制不住地驱赶自己赶快翻看以缓解精神上的饥渴。我就是怀着这样的矛盾心情,读完了《势利》这本书。

  先从这书的翻译说起。如果我给这本书打99分,那么它的翻译我只能给59分。归纳起来,这本书的翻译之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将书本内容的大意模糊地传递给了读者;二是给书中对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的人名做了几乎对理解书本内容毫无意义的注解。如果说涉及文化背景的翻译我没有资格发言的话,那书中关于美国大学名称的翻译我多少有点发言权了。从作者分不清美国“公立”和“州立”大学的区别看来,读者对作者其他部分的翻译也不能期望太高。甚至于到了书的后半部分,译者居然将副词和状语的位置完完全全地按照英文的语法顺序排列。说得再夸张点,一个英语不怎么好的学生只要逐字逐句将中文单词翻译成英语,根本不需要改变词语顺序,出来的句子绝对是地道的英文表达。以至于让我怀疑,译者肯定是借助了金山词霸的帮助,就像当初上大学时,我们用google翻译生物论文一样。

  对书的内容我实在不能做更多评价,因为整本书本来就是作者多“势利”这个词的评论。如果我再对评论本身又进行评论,那就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了。就像写生物论文一样,借用别人文章中引用的文献,再二次引用。

  虽说豆瓣上的评分参差不齐,今天到amazon上看了看评价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本书真的值得一看。所说是美国社会,但我觉得作者描写的人性本质上的弱点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势力的本质表现就是“媚上欺下”,而其产生的心理根源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作者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如果我挣10块钱,你挣9块钱,那我心理就非常舒坦;如果我挣10块而你挣13块,那我就会很不自在。这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的典型例子,如果引申开来在我们生活中简直随处可见。这也就是一种形式的势利表现。所以作者说,要想让自己摆脱势利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要和别人比。

  势利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别人都说英语的时候我说几句法语,别人都吃肉的时候我吃素,别人都穿普通T恤的时候我穿一件高档的皮草,别人都听流行音乐的时候我要听迷幻摇滚……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多得让我突然觉得如果势利都变成二氧化碳,那我们肯定会立马喘不过气窒息而死。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上大学的势利。名校的看不起普通学校的,这是所谓的“欺下”;普通学校的多少要和牛校扯上点关系,这是“媚上”。就像去了排名200左右的普通学校,由于势利心作祟,总是要给别人解释下,我去的是很强的排名Top10的医学院或音乐系。

  就连作者本人,在谈论中也不时联系自己的势利行为。看来,势利心态真的无法避免,它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血液里,让你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暴露出其本质。

  《势利》读后感(七):圈里圈外

  所谓“借势”,这边借了别人的势,作为一种守衡,在那边肯定就是作卑躬屈膝状。

  《势利:当代美国上流社会解读》里说“在美国,社会的权力排位在最早取决于你的出身,后来取决于你的职业,再后来取决于你的财富,如今则取决于你的名气——取悦于多少人认识你。”这话虽然是作者针对美国中产阶级那些势利眼说的,但处在现在中国的我们听了也尤为刺耳,中国的社会何尝又不是如此,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次和一个正在苦苦换气的书商朋友吃饭,他说:如果你有五万,那你周围都是有五万的人,如果你有一百万,那你周围就都是有一百万的人,你想从五万的圈子进入一百万圈子里,只有华山一条路:赚到一百万。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圈子,这个圈子有很大的排外性,如果你没资格,是进不了这个圈子的,资格是什么,职业,身份?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直接就拿财富来说事,也就是钱,你有了这个钱,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很有身份。中国的圈子现象越来越代表了这个社会的一个发展形态,资源与财富只在自己的圈子里流通,目的只为了爬上更大的圈子,如果你一不小心跌到了更小的圈子里,那么没有会同情你。很多人感慨在社会没有真正的感情,都是利益为先,他们怀念同学情战友情,这就是圈子在作怪,但你身处其中不得不遵守规则。圈子带来的利益分享可以让你轻松的实现“借势”的目的,而作为交换,你也要让圈子里的他人借势,这样的圈子才是稳定的,才可以继续在圈子里活下去。

  从一篇文章里看来一个英国笑话:一个贵族妇女带着女儿在公园散步,女儿问妈妈,“那家人听说很想和我们攀上关系,我们是不是应该过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妈妈说,“傻孩子,他们这么想结识我们,这就表明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结交。只有那些不想认识我们的人,才值得我们去交。”这个故事暴露了圈子生存的黄金法则。在圈子里生活要有法则,每个人都要为圈子的稳定做出牺牲,这样圈子才会给你带来利益。同时还要一直对外的藐视其他一切圈子。活在圈子里的人时刻都有危机感,他们害怕与比自己低的圈子的人打交道,这里固然有身份面子的原因,但归到底还是财富在作怪。总听说有人说我和某某名人很熟啊,说出这话的人不知道该多心虚,此时他与自己的圈子应该存在了一种破裂的可能。圈子里的人都希望圈子可以扩大,但实际上,最后实现的办法只能是跳入一个更大的圈子来达到强大自己的目的。

  没有什么话语权与身份不高钱不多的人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对圈子的依赖性更大,离开了这个圈子他们几乎不知道该如何生存。圈子的力量越大,圈子里的人越慌张,而圈子外的人更会拼了命挤破脑袋要进来。从一个圈子到另一个圈子,从圈里到圈外,社会发展的规律越来越像是圈子之间的跳来跳去。这也许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可克制,不断有人在建立圈子,不断有人在被圈子排斥。稳定的表面,其实内部是岌岌可危的。

  这样的圈子其实也抛弃了社会的大部分人,他们没有职业,没有身份,没上过多少学,金钱更是贫乏的可怜。他们是这个社会惟一没有圈子的人,就是这样一群人,构成了我们社会最大的圈子,他们是松散的,缺乏力量的。这个圈子处在社会阶层的最底部,他们的稳定与否决定那些金字塔上层的圈子的安全,上层的圈子要扩大要强大,就必须让底层的圈子更大更厚更稳定,可他们通过财富与特权手段达到自己圈子壮大的时,底层的圈子确实更大更厚了,但确越来越不稳定。可既然自己圈子的利益即已实现,那怕下面的圈子已经开始颤颤危危了,他们也不会往下看一眼。

  文章引用自:

  《势利》读后感(八):拼命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梦想成为自己做不成的人

  无论是拉丁语中势利的渊源、牛津词典对势利的解释以及汉语中对势利这个字眼的常识,它都是一个贬义词。但无论它是多么的贬,人们还是压抑不住的势利。

  势利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找到势利的解构方式,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冠冕堂皇背后的本质。

  “定位”这个词,就是一个势利眼词汇。它的本质不像字面理解的那样,准确的找到某些人,而是要明确的告诉大家,哪些人不是。说明哪些人不是,而不是说哪些人是,才能在“比较中”产生心理的优势或心理的落差而形成所谓的销售力。

  “一个圈层的生活方式”是常见的广告语式,如上所述,这就是明目张胆的势利了,本质非常的贬义。就像所谓会员制俱乐部,核心在于如何排除掉一些人,而不是如何让一些人聚集在一起。豪宅、顶级豪宅、世界级豪宅,都是这种意思。

  社会趋之若鹜,是一个势利的社会。

  商家的势利其实是很矛盾的。当你真的给他们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创造了势利,但他们一定会担心是否有排除了可能潜在的消费对象。比如你说全球500强CEO,他会讲山西煤老板也买得起嘛。势利的人很灵活,唯一的原则还是“利”。

  在所有的对势利的阐释中,还是下面这句话最尖刻:“拼命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梦想成为自己做不成的人。”

  《势利》读后感(九):普神你出现了!

  哈哈,在这么一本妙书里,普鲁斯特这个妙人也出现了。

  说普鲁斯特早期是个典型的势利眼,而后期则变成了伟大的,甚至是势利眼鉴定专家和批评家。他认为势利是“崇拜他人拥有的某种东西,但这种东西却和这个人的个性无关。”这种东西在他看来是外在的表面的东西。在《阅读拉斯金》这篇散文中,普鲁斯特写道:“势利是最强大的消灭灵感的灭绝剂,原创的杀手,天才的终结者。”当他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写那部伟大的小说,所以这句话完全可以看成是他自传性质的自我检讨。只有甩掉了自身的势利,普鲁斯特才真正开始创作《追忆似水年华》。势利眼衡量自己和别人全靠表面的东西:家谱,财富,权力,社会关系,拥有精美闪亮的物品——势利眼可能是城市里最孤独的人。他需要对付的是他自身。在势利眼起伏跌宕的精神世界中,他需要不断地确认这种虚妄中的优越感的存在。

  在看这本之前,看了《恶俗:美国的种种愚蠢 》,两者说的东西有很大交集。矫饰本是恶俗之精髓,可以恬不知耻地把矫饰放在随便什么东西身上。本科教育的根本就是教会人区分事物表面和内在事实。而势利,尽管只有一小点,也会使这一切变得不可能。

  此书作者一开始便大刀向自己砍去,在第一章《彼此彼此》里就首先交代自己与势利的经验,以便让读者了解他与势利的关系,了解他是否受到过势利的伤害以及他最容易感染哪一种势利。哈哈,反正只能被解构一次,还不如被自己亲手解构。

  然后一层层剥皮告诉你,米国这个所谓最是强调民主社会的国家,他的人民怎么越势利;所谓受过教育越多的人,怎么越势利。完全可以当成潜规则大全来读。另外一个功能便是照妖镜,照人照己,照照自己身上的污泥呗!看看由势利铺开的丑与愚。

  有的人追求品位,原创者很少,(作者说那一部分人是具有深刻的直觉洞察力和只接受内心深处想法的独立精神)相反,人们只是在努力通过教育和经验来获得良好的品味。好的品位会为生活带来协和、精致和优雅,但是以品位为傲则是势利的开始——这本身就是最坏的品味。

  真正瞧不起他人势利眼通常不仅仅自我感觉良好,要是在其他那些渴望往上爬的势利眼中引发绝望,更能让他感到愉悦,他能够通过指出后者的缺陷——错误的家庭,错误的学校,错误的社会关系,错误的衣着,错误的品味,错误的举止,所有都是错的,他清楚地放个牌子在你面前:贱人止步;贱人,说的就是你!

  作者在里面吐槽著名节目《飞黄腾达》(The Apprentice)的策划者和演出者,美国地产大亨Donald Trump“他有多少钱,恐怕你我都数不清,但这家伙毫不掩饰的粗鄙让人们觉得……若要硬把他放到上层阶级里去,估计其他上层阶级的人都要转移阵地,另建新的阶级了。”

  作者幻想了一下没有势利的区域长得怎么样,里面人是如何,描述了一下他身边认识的人中间貌似是生活在这个区域里的人的情状。当他的大儿子申请大学入学的时候,他给他的建议是:我会不计任何代价让你去上全国最好的大学,上这样的大学意味着,你将不会再渴望或者胡思乱想要是你上了更好的学校,你的前途是否会变得更广阔,你的世界是否会更加不同。你总会明白,其实这世界这些年来,蠢到不可理喻,以教育为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