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笔记《清明上河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笔记《清明上河图》》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8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笔记《清明上河图》》的读后感10篇

  《笔记《清明上河图》》是一本由赵广超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笔记《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一):回味无穷

  自从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看到了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我就一直想找一本书能细致介绍这部画卷,于是在图书馆中我找到了这本书。

  此书将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从卷首到卷尾,对画中的每一处景致,每一座建筑以及各色人物活动都做了细致的描绘。作者仿佛是一个向导,带着读者穿越时空,来到了九百多年前的世界第一繁华都市汴京(开封),放眼望去街道人来人往,有送货的、有骑驴骑马坐轿子的、有卖糕点凉茶的、有送外卖的、有耍猴的、有说书的、有闲着看热闹的,甚至还有要饭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有茶馆、酒家、住店、当铺、木匠铺、布料铺还有药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河道上商船往来穿梭,货物源源不绝地运往开封,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看完整幅《清明上河图》,你无法不对张择端的才华赞叹不已,而画家笔下繁华似锦的开封,更是让人遐想连篇,回味无穷。

  《笔记《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二):看桥上行人来来去去,听历史长河川流不息

  桌子上面摆着摊开的画册,下方放着配套的笔记。看一页笔记,看一页画册。

  一路看下来,连连感慨古人牛逼。虹桥,去坊变街市,各种各样的货船等智慧体现;流畅的画面,曲线式的构图,叹为观止细节跌宕起伏节奏,体现的是画家的细致观察和高超技艺。

  最让我感慨的,却是这样一句话:“惟算起来,秦朝霸权不过十六年,大唐江山二百七十六年。外患连年,不断给外族送钱的宋代却支撑了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在我的记忆中是这样的:积贫积弱,辽,夏,契丹,包拯,宋词,爱书画的徽宗。

  如果有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会不会情况就会不一样

  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再说说《清明上河图》,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见这幅图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当时的第一想法却始终印在脑海里:“怎么画上这么多人?他们都在干什么?怎么画的这么细致?”

  后来断断续续在杂志报纸电视甚至是窗帘上见过它,但都是片段,没有成品。这是第一次完完整整,认认真真看完它,还用了放大镜,囧。

  这几年随着年龄知识阅历增长开始慢慢懂得欣赏艺术表面美之外的东西。随着书上“得得得得”骡蹄声的开场,一直到结尾,我仿佛真的置身于其中,耳边汴河水哗哗作响,孩童的哭闹声,店家的吆喝声,纤夫的号子声,船工的呼喊声,觥筹交错的喝酒声,声声不绝。眼前一艘艘满载的货船从遥远鱼米之乡驶来,飘香十里的各色小吃,磨刀霍霍的肉店,睡的七扭八歪的懒汉......这种感觉就是来源于那摄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难怪它历经几千年,依然长盛不衰

  最后说说本书。好的一面是配套的笔记真的非常不错,不仅让人从多个角度更加,也更容易理解画面内容,还延伸了许多有关宋朝的知识。并且此书作者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却临摹原画,让人看得更明白清楚

  不好的一面是,画册的清晰实在是太差了!!!!许多地方我用放大镜都开不清楚,为什么不再做大一点的开本?不要把图片压缩的这么厉害,这点真的很煞风景影响人欣赏作者美妙传神的作品。如此一来,此书作为收藏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我刚才看到有人说这版是港版的缩印版!同样问候做这个决定编辑,缩印你个头!好好的书就这样被毁了。六哥求你快快把的编辑课扩大招生,有些编辑真是气死人!

  《笔记《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三):张看几时得清明

  这是一本非常精美的读图笔记。

  素白的硬面封皮,如包装考究的锦盒。打开这个“盒子”,一册笔记,下有册页,册页舒展开来,就是那幅伟大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这样的装帧,自然而然地让人生出庄重的感觉。面对它,无法稀里哗啦地随意翻看,只能以一种珍而重之的姿态去触摸去端详。

  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对待艺术应该的一种态度

  自然,谁都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这幅画于绢上,水墨加上淡色的长卷,细致翔实地描绘了宋朝的社会风俗。可是,我们到底能从中看出多少名堂呢?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内行的指导,我们这些外行也可以稍窥一些门道。

  开封,北宋的都城,最重要的运河为汴河,是最大的运输补给线,开封因此又叫汴京。

  这里推倒了坊墙,开放市禁。代之坊墙的,是树木,水井,凉棚和默许出现商店——房屋只需在后墙开门便可开张大吉(唐朝的坊内除特殊阶层都是朝里背外),这就是“前铺后居”的商住格局

  于是,(坊)点连成了线,线(街道)画出了面,一个热闹繁盛的城市跃然纸上

  交通规则?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除却梁园都是村”,开封是繁华富庶的。街头百姓穿着丝绸绮罗,大酒家阔气豪华,酒器都以金银打造且随便对外奢借。自由商业活动史无前例活跃,世界上第一张钞票,现存世界第一张平面设计广告都在这里出现。

  经济蓬勃,各种行业应有尽有。酒肆饭铺觥筹交错,宫城东侧的高级酒楼里,就是宋徽宗合名妓李师师相会谈心的地方。

  唐代的小食叫“点心”,带着“一点心意”的精致。开封不夜天,有些店铺昼夜营业,这些食物时间化为“宵夜”,“夜宵”。

  能够想象那时就有堂倌送外卖吗?这个小人儿画得真是可爱

  人民生活闲适,没事上街逛逛,光看大船过桥就够消磨半天的。然后听回书,占回卦,修个面,看看卖膏药的。渴了,去香饮子那里喝碗凉茶,饿了,去路边有饼铺里有饭,逛累了,往挂着“斤两十足”招牌的肉铺去买点肉,糕饼店里带包糕点。哦,别忘了老婆叮嘱的,得去赵太医的药局捡两副治肠胃的汤药,施施然地迤逦回返。

  多么有意思的一天啊。

  经济腾飞,文教也出色。宋朝人读书蔚然成风,官民流行办学,学而优则仕鼓励无数青年耕读。开宝年间,皇上亲试举人于讲武殿,开创殿试先河。举国考生上京应试也带动了客栈的发展。经济文化一样都不落下。

  这不仅是生活的长卷,也是历史的。张择端以画家的眼光和手笔去观察记录,赵广超以读图笔记的方式来细致讲解。而我们,以看图或看生活的角度去遥望金粉开封时宋人生活的精彩断面。

  赵说,清明上河图从卷轴到画册,从可一次展开的画卷变成册页,味道是谈不上了。

  其实不然,在无法往故宫博物院亲赏原作的情况下,电脑绘制的版本也可以让我们随时随意地细细品味。跟随一页一页的画册逐点逐段地游走,这时的我们,就是置身于画卷和历史长街上的一个“点”

  可以慢一点看,甚至徘徊,因为我们就在其中。

  《笔记《清明上河图》》读后感(四):清明若上河

  冲着梁文道的介绍来看这本书,原本便是当作闲书来看,它也确实充分地发挥了闲书的用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读完还颇有令人回味之感,实在是上佳闲书。

  虽是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笔记,亦不拘泥于文字:作者颇花心思,将整幅清明上河图全图复制,让我们跟着他在图上作的注记悠然地走。从疏落的郊外杨柳开始,进城,路过各式商铺,目睹虹桥熙熙攘攘的过桥场面,到最后某大官宅门,你仿佛走出图卷了,却还似赵太丞家门前那个似归若离的回首小人儿,把自己的一部分,落在了那个商业繁盛、熏醉游人的年代

  全书出众的地方并不一定在于作者的考据、对美术的研究或对时代背景了解,而更在于他将书、图、文融合的设计。既有清明上河图原图的全部和局部彩图,也有自己临摹的白描图;既有正儿八经的历史、地理介绍,也穿插市井小民的风土人情。说到画上客栈里出现的交椅,便会拉出一张现存最早的元代交椅照片实物对照;说到画上的船只,便会在边上点缀博物馆里的复制船模型图片;酒壶的形状、马车上盖布的花纹、各家的建筑、构造分析,还把开封新造的清明上河园里的虹桥都搭上了。除此以外,作者还从美术的角度分析了清明上河图的妙处,画家对透视的掌握、各种建筑物的描绘、人物神态的观察、还有市井生活中各种事件都瞭如指掌,画得栩栩如生,令我此等不懂欣赏美术之人在这一趟旅程以后终于知道张择端是个多么厉害的画家。真的,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清明上河图都不是一幅图、一卷画,而是一胶卷,会活动的。你细致地去看,真的会觉得里面的人都在动,各过各的生活,连看画的自己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场景中。虚实相映,疑幻疑真,叫人流连忘返莫过于此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