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9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是一本由路风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一):转-中国制造的来龙去脉,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法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艾利斯•阿姆斯登曾经这样描述后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真正的全景开始于企业如何形成,产业如何扩张,即生产活动,……

  当分析的焦点是交易价格决定,那么工业化是一个走向完美市场过程;当分析的焦点是关于生产能力投资,那么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企业构筑特殊能力,获得以技术基础的垄断地位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作用在于和企业一起社会化地构筑技术能力。

  沿着这样的逻辑出发,在讲述中国经济故事的时候,企业和产业层面的生产活动显然应该占有关键地位。但是,在中国经济故事的两种主流讲法之中,生产活动却付诸阙如。中国经济故事的主流讲法之一即是著名的中国经济模式论。中国经济模式论者试图通过在宏观经济政策、国企的存在和经济成长之间构筑因果关系方式来讲述中国经济故事。中国经济故事的另外一种主流讲法则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分析。这种讲法的要点是将中国经济成长直接归结为“走向完美市场的过程”。

  如果将以上两种主流讲法总称为中国经济故事的第一种讲法的话,那么这种讲法在近年来都遇到了困境:在迅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模式论后继乏力;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分析则不但没有为社会科学贡献新的知识,也没有揭示中国经济成长的本质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学术界显然需要提出中国故事的第二种讲法。在笔者阅读范围内,路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的一组经典研究潜在地提示了第二种讲法的可能性,而他的新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3月)则意味着第二种讲法正式登场。

  作为本书作者同事,笔者近距离地观察了本书的写作过程。2009年4月,正当具有宏大视角的中国故事的第一种讲法广泛流行的时候,路风却转入企业史研究。在接下来的六年半中,写作这本长达六十一万字的大书成为他的主要工作

  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政策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发展战略重要转向,而自主创新也是中国故事的一个关键主题。因此,作为在自主创新成为国策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推动作用的理论家,当时的路风本来有充分理由加入中国经济模式论的合唱。但是,从关于“单位制”、国企改革方向的研究到关于自主创新的论战,路风从来没有追随过学术界的流行观念,在他的理念和流行观念对立的时候如此,在他的理念和流行观念基本一致的时候同样如此。本书的出版表明,这种高度个性化的研究风格让他再次在重大研究议题上做出关键贡献。

  本书由一个主题贯穿起来的三重结构组成。第一重结构是京东方的发展历程,第二重结构是计划经济时代电子工业史和21世纪以来的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史,第三重结构是新中国工业史。换言之,本书形式上是京东方的企业史,实质上则是电子产业史和中国工业史。确实,以企业史的形式讲述电子产业史和中国工业史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是,读过本书之后,读者将会发现,路风以引入中国工业精神——本书的主题——的形式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作为企业史研究,本书可读性很高。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本书理论含量不高。实际上,本书建立在作者关于企业理论、国家理论、政企关系、创新战略等领域的长期的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阅读本书将是通过充满细节的企业史来理解上述理论的过程。

  作为50后学者,路风曾经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任职国家计委期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开启“单位制”研究和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论文(路风开创了以年轻政府官员身份在顶级期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的记录,这一记录是空前的,可能也是绝后的),1991年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海外求学时代,他主修政治学,副修经济学,指导教师之一是演化经济学大家理查德•纳尔逊。和路风同时在美国读书的一位朋友曾经告诉笔者,路风的导师在给他准备推荐信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路风不能对他的国家做出贡献,我将感到很奇怪”。这是我所能想象的一位导师对于外籍博士的最高评价

  了解路风的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他在具有重大学术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议题上屡有创见、为什么他能以第二种讲法解读中国故事。

  在京东方的企业史之中,我们看到了阿姆斯登描述的后进国家工业史的全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故事的第二种讲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二):怀有英雄情结的工业史诗

  看完《光变》,被其中的激扬文字深深打动,以致那天我失眠到凌晨3点。作者真是有英雄情结和诗人情怀

  这是一部高水平理论框架、丰富资料、炽热激情三者合一的巨作。

  先说前七章。那不是一般的企业史,而是一个有理论框架的企业史。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而这七章的所有叙述都是有认识结构的,这个认识结构就是作者的自主创新理论,所以这本书的叙述要高出一般叙述一大截。可以说,这是加强版的“夹叙夹议”,而这里的议论,可是有最前沿的理论和作者多年的思考做支撑的啊!超赞!我看前七章如行云流水,加上理论的点睛之笔,真是酣畅淋漓,如看大片,它们既有认识意义,又触动心中那属于崇高部分,所以心潮难平。再想到这背后作者及其助手6年的心血,访谈那么多人,特别是还有那么多专业术语,所下的功夫使人肃然起敬

  本书在理论上的创新之处,是虽然主要考察京东方,但又不是就京东方谈京东方,而是把京东方置于一个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之中,如作者所说,是“从企业去讨论工业”。简单地说,是以整个工业的视角来看京东方,最后对工业精神进行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新见迭出。例如,在企业的外部条件方面有:国家整个政策演变的背景(包括80年代的去创新化),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国际环境金融危机)以及行业国际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方面有:创造产业的模式,企业领导人关于自己企业的理论(远见、战略、方法论),工业演进的逻辑与行业自己逻辑的划分,财务逻辑与创新逻辑(特别是这个财务逻辑,提得太好了),进取性战略、适应性战略,富民与强国的分野,精神气质的政治历史内涵,等等,都是此前我所没有见到过的。真可以说书中睿见比比皆是,我也从阅读中感受到知性的快乐

  第八章呢,基于熊彼特等人的理论,把目光拓展到运10、高速动车、红旗轿车、核动力等产业,从而提炼出“中国工业精神”的概念,让人既痛心,又兴奋

  还有,全书多处对教科书经济学和财经媒体的奚落,还透出作者金刚怒目的一面

  我感到,这是部里程碑式的巨著。

  如果说不足,有如下几点:

  1、关于中国工业精神形成的因素:我是过来人,深知50、60 年代冷战背景与中苏交恶两点在促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精神上的作用。不知作者在这方面是不是有意隐去?

  另外,只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来描述中国工业精神,显得单薄了些,空洞了些。似乎需要和前面的论述建立联系,也即在这八个字之下,还包括哪些内容。既然想建立一个概念,其内部结构就要描述一下。

  2、对京东方的经验缺乏一个简洁的总结,这样不利于传播。再说许多睿见散金碎玉般地分布各处,不给它们结构起来,很容易被淹没。

  3、第八章之后,似乎需要以“中国工业精神”回过头来观照京东方的经验,呼应一下,也即从“中国工业精神”的高度来诠释京东方的经验,这样来对京东方经验作进一步的深层阐释。现在给人的感觉是有点“两张皮”,或前后勾连不够

  4、当代中国出版社不错,几乎没有错误。但是,没有在页眉处列出章的名称,读起来很不方便,是个缺点

  感想很多,难以备述。书前面那张2003年首批准备到韩国学习的京东方员工在长城上宣誓的照片,我看了许久,细细端详宣誓者手捂胸口样子:它透出的神圣感,是京东方组织文化的具象,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又如,我与张红飚属于同一代人,我深深理解他的抱负、努力无奈:真是一言难尽啊!

  读罢此书,被一种久违的崇高感所激荡。说真的,看到书的最后一句话“千年易过,中国工业精神不灭”,我都想流泪。那样一种神圣的东西,还带有些悲情,怎不让人心动!

  作者:孟宪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退休编审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三):一部不仅是有趣的工业史

  对于大部分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工业史”三个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它往往让人想起些晦涩的大部头,里面充斥着各种难懂的专业术语。但《光变》打破了这种预设。任何对液晶产业甚至是工业一无所知的人,都可以轻松地翻开这本书并很快沉浸其中,进入一个与想象中不同的工业世界

  从故事来看,《光变》更像是一个工业史的江湖传奇。作者用极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液晶工业几十年的波诡云谲,482页的篇幅虽然浩大但并不艰深,环环相扣的紧凑感让人欲罢不能。京东方是武林世家北京电子管厂的后人,但不幸突遭变故家道中落(第一章),但他深知自己的家族使命忍辱负重习得新功夫(第二章)。面对风起云涌的武林世界(第三章),他利用高手们闭关修炼的机会,参与到武林盟主的争霸中,虽然因羽翼未丰遭遇了很多坎坷(第四章),但凭借其强大信念深厚的内功(第五章、第六章)终于在武林站稳了脚跟。而京东方通往武林盟主的道路并没有变得一帆风顺(第七章)。作者在最后告诉人们,像京东方这样的武林后生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凭借一本叫做《中国工业精神》的秘籍取得了成功(第八章)。

  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并没有弱化本书的严谨性。从学术的角度看,《光变》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工业史著作。作者在前几章的历史回顾中,一直不忘加入学界对相关问题解释,第八章更是从理论角度重新解读了整个故事,将讨论从液晶产业扩展到整个工业。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越来越感受到京东方背后整个工业史的逻辑。从一家企业到一个行业,再到整个工业,作者避免了家谱式的歌功颂德,而是以历史的眼光考察中国工业的精神内核。

  说到历史,《光变》用一种特别的写法记录下了京东方的故事——访谈纪实。不论是领袖王东升,还是工作在一线普通工程师,作者都忠实地写下了他们经历过的种种故事。而正是这些回忆,为我们还原、拼凑出一个真实的京东方。它曾经在改革的大浪中奄奄一息,曾因为资金短缺而面临瓶颈,曾因为外界的质疑饱受压力,但同时,它也在激荡的行业中逆流而上,在对手喘息时抓住机遇,在收获成功后继续挑战。这种不加掩盖的真实是极为宝贵的,因为很难想象会再有一个作者将京东方的历史追溯到北京电子管厂,将王东升留下的原因归结为“让师傅不再去菜市场白菜帮子”。

  就像彼得·梅尔说的那样,“记忆是一位带有太多偏见情绪编辑,他常常自作主张地留下他喜欢的东西”。一段严重亏损的国企史大概是人们下意识一定要抹去的,但《光变》没有。当我们跟随作者回顾历史,会发现支撑创业者度过种种难关的信念,原来在那时起就已根植在京东方人心中。京东方上市前曾有过要不要转行做房地产的争论,但王东升说:“我们的血液里面就流着工业的血,要是连我们都不搞工业了,那谁来搞工业?”对他们而言,“产业报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中国工业精神感召下的一种毋庸置疑选择

  是的,千年易过,中国工业精神不灭。

  《光变》大概是第一本我完整读完的企业史,过程很愉快,有点像在读侦探小说。我几乎在每一章都会提出问题:北京电子管厂跟京东方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京东方坚持要进入液晶行业?京东方会一直成功下去吗?这些问题都在接下来的章节得到了很好的回应,有一种和作者在无形中对话满足感。虽然第八章的解释稍有不足,但阅读中获得的感动震撼依然无以言表。写书评的过程纠结了很久,因为很害怕自己写出一篇抒情散文式的东西,感觉配不上这本书。不过相对于严肃的主题而言,这依然是篇不大正经的书评。

  其实我也一直觉得工业是个很陌生的词汇。尽管读了大学,学过经济,我和周围的同学们从来不会把“做工业”当做未来的选择。毕业后去投行、做咨询、进外企,是我们理想人生道路。但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才发现工业这么重要且有趣,工业创新、技术进步才是这个国家经济赖以增长的动力。我们都应该去想想这些离我们似乎有点远的事情——中国工业向何处去。

  路老师周三晚上的课常常接近十点才结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学校常常弥漫着茫茫薄雾,连一体的草坪也变得模糊。一位学者说:做学术就是在有雾的森林里走路,等走出去了雾才会散。做工业好像也是这样。京东方的建设者、那些老国企的奠基者、包括路老师自己,都是在大雾里踽踽独行的人。虽然道路充满了未知与质疑,但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看到中国工业云开雾散的一天。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四):写企业的书很多,但能称得上工业史真没几本,感谢作者

  去年看了下国内上市的三家封测公司,当时很不能理解,为啥国家的集成电路基金选了长电科技而没有选华天科技,后者明显在各种财务数据上面好于前者,而且还让长电去收购了一家跟自己一样高负债率,高管理,财务成本的新加坡公司,妄图整合后者强强联合,看了本书以后,才明白了,原来是要规模。

  在半导体的这个行业,我们首先是要解决如何做大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国内很少有半导体的公司能够在全世界排上号,本书中提到的各种技术封锁也都能看出来。我们不是韩国,没有三星这种国家级财阀的IDM企业,能够把自身在半导体的优势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也不是台湾,没有工研院这种帮着企业完成技术引进转化并输送人才的机构,企业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而在这波改革的浪潮中,不光在液晶面板,我们在其他半导体,甚至汽车,机械等行业都是想走引进技术的方式,但最终能够引进后转化的企业并不多。京东方在液晶面板的上面的突破,从表面上看是企业或者地方政府的行为,实际上背后是更长远的战略意图,如果没有他,包括东旭光电在内的很多上下游企业,是无法在11年之后以如此快的速度向外突围的,技术封锁的大坝,一个点的突破真的可以导致对方的全线溃败,这是很多企业要去感谢京东方的。

  希望未来5年,真的可以像某分析师说的那样,制造工艺的研究投入和产出提高的比率会出现拐点,摩尔定律会消停下,能够给更多中国半导体企业追赶的机会。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读后感(五):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是强国精神

  二战后只有以色列、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能成功转型成为发达国家。靠的是在工业体系中的某些产业中能够培育出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领先企业。而这些国家(地区)都有一个鲜明的二战背景,都是二战中的失利方;也都有一个一致性的特点,都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地区),也正是由于以上压力,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重视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在解放后的30年里,大力自主发展工业,成为工业体系健全,产业门类广泛的独立自主强国。反观改革开放后,放弃了工业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转而投向技术引进路线。然而,引进的技术并没有实现技术国产化,更谈不上吸收消化引进的技术。只有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精神的企业才能在发展中始终把发展技术做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的自我迭代、创新发展、成长强大。

  小国可以富民,但绝不会成为强国。大国只有成为强国,才能富民繁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