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虚拟的历史》是一本由尼尔·弗格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一):当历史遇上量子物理学

  我们都很熟悉“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么当这个世界各个角落的无数只蝴蝶扇动翅膀,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更进一步,如果把人类历史某一刻存在的每个人比喻成一只只蝴蝶,他们进行着的行为比喻成蝴蝶翅膀的扇动,那么随之又会引发怎样的历史事件?也许正是意识到在“混沌理论”应用于人类世界的不可预测性,才有了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如果我没有猜错,尼尔•费格森们敢于虚拟历史,并且结集为《虚拟的历史》正是因为卡尔•波普尔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虚拟的历史》中提到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有些我们相对熟悉,有些不熟悉,为了便于理解尼尔•费格森所称的“反事实设想”我们不妨先举个我们熟悉的历史的事件:

  “如果亨利八世没有爱上安妮•博林,那就不会产生现在的美国,这听上去颇为合理。因为正是这场恋爱使得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不承认其将美洲赐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做法。而如果英国保持天主教国家的性质,美国很可能到现在还是西属美国的一部分。”(罗素《自由与组织》)

  这就是典型的“反事实设想”,正如尼尔•费格森所定义的:“我们要进行的反事实设想不能只是幻想,而应该是以混乱世界中合理可能性的估测为基础对过去进行的模拟设想(也就是‘虚拟历史’的由来)。”

  《虚拟的历史》三十多万字,尼尔•费格森的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差不多有十万言之巨,在导言里,尼尔•费格森除了在自己的老本行历史里随意穿行,对其他理论及著作的熟悉也无不让人惊叹,比如他熟悉黑格尔、马克思,他熟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除了人文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他也并不陌生,他知道“混沌”理论、知道“熵”,知道量子力学,那么他知道这些对于他又有什么用呢?你可问对了,别的不说,博尔赫斯的名篇《小径分岔的花园》其实想说的是“时间永远不停地在分岔,指向无数个未来。”,也就是说历史有无数种可能性,并且是同时存在的。而量子力说最著名的原理就是测不准原理,熟悉卡尔•波普尔身世的人自然知道他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渊源。

  ========

  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7期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二):评

  反事实假设提出是为了在这些假设之下进行推演,而进行推演必须借助因果关系。我们看看这些因果关系可能由什么发展而来。

  首先,常识可以提供因果关系,以这个方式可以产生历史幻想小说,却并不能产生“科学”的历史内容。

  是否可以借助反决定论?反决定论历史学通常强调历史是复杂的,整体的,不可单独拿出来分析的,从而他们只热衷于为他们的复杂混乱的历史增添细节变得更复杂,而对因果关系的捕捉表示本质上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复杂的无法分析)。没有因果关系当然不可能进行什么反事实假设的推演。

  反决定论对分析的态度具有普遍性,不要奇怪于他们怎么就敢断言“复杂无法分析”,某国内很热的民科经济学派也断言“经济复杂无法分析,任何数学建模都是扯淡”,也许这种思路完全迎合了某类人的思维方式。

  决定论提供因果关系,然而那个因果关系可能却是无法分析的,比如神学决定论,你如何知道一个反事实假设是否满足上帝的意愿?特别是他明显反复无常的时候?比如“罗马兴起”,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适应”“罗马兴起”的?

  反事实假设还必须同时满足必然性和偶然性上的条件,事实上,他必须从必然性中获取推理和发展的手段,因果关系。再从偶然性那里获取历史事件中可变的可能。我们可以称一个这样的点为分岔点,如果它既不稳定,同时偏离又可以发展出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作者想要比喻的混沌的结构。

  偶然性不足,就会遭到决定论者的攻击,因为历史轨迹上的每个关键点都坚如磐石,并没有显示任何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强行假设就的确显得没意义了。如假设慈禧太后与俾斯麦结婚之类的。(这里的偶然性可以看成转移到不同状态的概率,可以称为似然度,以上事件的似然度就很低,当然也可以设想一些似然度起码比上面那个事件高的事件)。

  必然性不足,就会遭到反决定论者的攻击,因为推理没有效力,世界上的偶然因素淹没了任何推演出正确路径的可能,对已发生的历史的因果推演都姑且如此认为,何况一个必然性显然更差的推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声称这本论文集都是从很可能发生的改变,“甚至可能的选项比现实的更“真实””,并出示了相应了证据,这就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偶然性的似然度。这是对问题的规范,当然也就像其他评论那样造成了想象力的匮乏,因为不这样做就会遭到决定论者的攻击,这样假设没有意义。在必然性方面,基本上作者们限制了自己的推演长度(除了后记,当然也没人会觉得那个后记有什么“科学价值”)来缓解这个问题,当然这也使阅读趣味降低了。

  反事实假设意义方面,除了作者提到的更细致的了解人在当时心理和选择之类外。我觉得识别出历史上的这些“分岔点”本身就很有价值,这将对评价人物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在哪分岔,可能分岔到哪。就本书而言,由于书里的文章阐述的视角都不同以往,所以组织史料的方式当然也不一样,一些以往被忽视或者隐藏的史料被提到了中心位置,增长了见识,但那些分岔本身并没有感觉特别让人感兴趣,当然作为这个“领域”的尝试还是很有意思的,就像作者把过往做过反事实假设的人都梳理了一遍一样。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三):历史的思考——必然与偶然

  《虚拟的历史》也是尼尔•弗格森先生的作品,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知识储备不可谓不广博,思想跨度不可谓不过人,但是这本书的阅读对我来讲确实有些难度,当中有些内容还是晦涩难懂的。好在大体上的阅读还是无碍的,我一直认为一本书的阅读应该着重于自己需要的东西,否则读书可能就是一种浪费时间了。

  当然尽管尼尔•弗格森先生写出了《虚拟的历史》这一著作,但在每一段历史被虚拟之后,都感慨说看似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我看来,尼尔•弗格森先生并非是个完全的反历史决定论者,但他不愿意接受历史决定论的束缚,更像通过虚拟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一点尤为让人钦佩。对待历史的态度完全可以更加灵活,虚拟历史的本身就是另一种逻辑可能的再现,也同样能使得今人学到历史中的精华。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四):想象力与历史精度

  笔者看的是江苏人民01年那版,考虑这本新出,是以来这边提个醒。

  先说说编排和体例。

  本书的几个版本都写着作者:尼尔·弗格森,实际上这是他编著的论文集子。里面各篇都是不同学者的论文,有三篇是尼尔写的。论文作者基本都是牛津剑桥级别的教授。这种集子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剑桥史系列基本都是这么编的,每章由不同领域的学者担纲。好处是足够专业,缺点是每个学者的行文习惯都不同,阅读快感一般。

  再说说价值。

  作者们觉得这本“反事实”论文集与架空文学不同。有何不同呢,借用作者之一安德鲁·罗伯茨的话说就是“历史精度”比文学界要高。用大白话说,就是学者觉得自己用的背景材料更翔实,是以更靠谱。但他们假设的那几点“反事实”,也就是各篇论文的篇名,从想象力角度来说,乏善可陈。而论文里的推导过程详则详矣,闷也真闷。

  本来“反事实”类的历史著作或文学作品的看点就在于:想象力及细节推导。可惜这两个亮点,本书里的各篇论文都欠奉。

  比如说,英国与德国的二战交锋中,有一个撤退计划叫“发电机计划”,也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很多人都知道,40年5月24日星期五,英法联军的残部约40万人从比利时敦刻尔克撤退,最后有33万人回到英国,经过几周的休整,成为英本土抵抗的生力军。

  而距离敦刻尔克海滩仅10英里处是由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机械化坦克部队,就在他将要进攻海滩上的盟军时,收到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作者之一的安德鲁·罗伯茨说:“设想假如英国远征军被全体俘获,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后果当然是英国战败喽。论文后续用一系列高”历史精度“的数据及细节来推论一个摆在桌面上的直白结论:这40万军队被干掉之后英国为何会战败。而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何古德里安将军会停止进攻,作者反而没去深究。

  这条停攻命令的来龙去脉推演清楚,再把“反事实”假设建立在最好玩的一环上,整篇文章会好看很多。

  比如说,这条命令是因为某个参谋因为某条情报而跟希特勒做出的建议,而这条情报是某个情报员如何获得的,而这个情报员是因为某个事件得出了错误结论。这个事件比方说是个农妇被抢鸡蛋吧。

  那么,论文题目就可以定为:假如敦刻尔克农妇雅斯敏的鸡蛋没被抢,将会怎样?而不是干巴巴毫无想象力的“假如德国在40年5月入侵英国,将会怎样?”

  当然了,牛津剑桥的学者群肯定不屑这种博取眼球的小伎俩,人家追求的是“历史精度”嘛。

  本书最好看的其实是长达百页的序言。序言是尼尔自己写的,含金量很高。

  各种为“反事实”式历史著作鸣不平。

  哎呀,我们在主流历史学术界不受重视。他们主流好讨厌哦,管我们叫“室内游戏”。

  哎呀,其实“反事实”历史也是很学术的啦。君不见,我们也是严肃认真团结紧张嘛。

  哎呀,其实老百姓也很喜欢这方面啦,君不见那么多通俗文学/影视作品都是架空历史的嘛。

  一边用通俗文艺里的架空历史作品为自己拉关注吸眼球,一边吐槽它们“历史精度”低。

  末了也没搞出什么新意。学术界真有意思。

  笔者管见,“反事实”领域,或曰“架空历史”的研究计划,最好由小说家主导,历史学家辅助,这样才能既有精度,又有新意。

  事实上,严谨一点的小说家在创作架空历史作品时,势必会将学界的多年研究成果作为背景资料细致研读吸收最后再呈现,甚至去学个历史学位也说不准。其中翘楚当属罗伯特·哈里斯的《祖国》(Fatherland)。这本在中国比较冷门,作者后来又写了一本广为人知的《影子写手》。

  本论文集里提到纽特·金瑞奇(Newt Gingrich)用第三帝国作为通俗小说的背景。

  刚跟新闻里看到这哥们在2012年5月2号宣布退出总统竞选。

  纽特是共和党的热门候选人,也是前白宫发言人。他早年居然还写过架空小说。

  出于好奇就查了一下,写的还不少。

  95年出了一本《1945》,假设美国只跟日本打仗。战后美德开始冷战,冷战迅速转热。

  02年出了个葛底斯堡三部曲,看名字就知道是美国内战架空小说。

  到07年又出了一套太平洋战争系列,目前出了两本《珍珠港》《耻辱日》。

  假设了山本五十六下令进行第三波空袭。

  金瑞奇的这些系列小说都是跟William Forstchen合著的。

  而Forstchen是普渡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专业为军事史、美国内战史以及科技史。

  目前在蒙特利特学院教历史。

  或许Forstchen的履历与创作题材可以为笔者在上文里的意见做个脚注吧。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五):历史充满偶然,虚拟也有意义

  历史充满偶然,虚拟也有意义

  评《虚拟的历史》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多只能从历史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获得,他们对于过去事情的解释充满了主观的色彩,历史因此被众多人认为是“现代史”:历史是个小姑娘,打扮成啥样是啥样。但从历史本身的发展特点来说,它拥有自己的情节、节奏和预定的模式,因此我们读懂历史,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这个客观规律推演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定要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是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历史总是在必然和偶然的共同推动下行进,必然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偶然则会在不经意间,推动或延缓发展。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堆积成为历史,事实、数据以及各种理论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大浪淘沙般地对历史进行研究、总结的时候,也曾经冒出过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如果当时的事情不是这样的,那么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我们通过某种手段,能不能从当时的无序状态,寻找到我们想要得到的规律?“虚拟”的意义从此而来,它带有了一定的人为推测,在模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进程时,用改变当时的重大事件结果,来推测历史可能发生的改变,一来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二来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新的角度。

  《虚拟的历史》从假设的灵感出发,以1646-1996年对英国和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的8个进程为研究对象,并取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反事实”研究,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带领我们进入了8个不同的世界。这种假设有点像“如果辛亥革命还未能在武昌取得成功,那么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会有什么变化”这种论调;首先从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实践中建立可能性的“反事实”思考,其次是在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上考虑所有的可能结果,这种研究可能会深入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拓宽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于历史的结果,“反事实”研究显得不是那么在意,因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只是通过假设去更深入、具体地理解。在《虚拟的历史》书中,同样是尊重这样的思考,在假设的可能性中,推演历史新的进程。如果没有美国独立战争,欧洲的旧制度可能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希特勒统治了欧洲,德国可能和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阵营可能还会继续存在,甚至向西扩张……历史的魅力在于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可能会因为一颗钉子导致一个帝国的灭亡,也能会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受阻挡。

  在技术经济学中,我们熟悉的敏感性分析就是这样,选取某个变量,通过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结果对于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反事实”研究同样是用这样的方式,揭示在历史进程中某些重大事件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程度。这种研究除了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历史之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历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并非有些人宣称的那样具有计划性、正义性。

  2012-6-3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六):从虚拟中看真相

  第一次读尼尔•弗格森,确切说来,这其实算不上尼尔•弗格森的作品,只是他编著的一本论文集而已。不知道是这些作者的行文习惯问题,还是本书的翻译问题,读起来总觉得不够畅快,尤其对于如我这样对一些历史背景并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这些假想中的历史实在太过跳跃,又没有很好的逻辑性,读来感觉纯粹就是理论知识的堆积,并不形象生动,文字也显得空洞乏味。

  作为一本“虚拟的书”,原本以为应该会很精彩,因为“虚拟”,所以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上都可以有无限的可能,但是读下来,我个人认为想象力还不足够,细节推理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也差了点。这是不同作者写的一个合集,风格上本身就有不小的差异,而作为编著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这些不同的历史片段衔接起来,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关联性和逻辑性很差,几乎就是完全不相关的几段历史的拼凑。

  再说导言,原本应该是引导读者更有兴趣地来阅读这本书的,但是尼尔•弗格森写的这个近八十页的导言却是极其晦涩难懂,开始读了十几页就读物不下去了,最后读完全文才回头继续把这个导言读完。其实这对全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作者能写得更加通俗易懂一点,势必能让这本书更为生动有趣些。

  读罢本书,不禁问自己,在这样虚拟的历史中,我到底读到了什么?却真的说不出来。就娱乐性而言,同样是写"虚拟的历史",我觉得本书不如新垣平博士的《剑桥倚天屠龙史》这一类的,后者要在可读性可趣味性上远胜于前者;就历史意义而言,这样“假设的历史”毕竟都是空想,并不能影响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从虚拟的角度,还原一段历史的真相。

  总的说来,这不是一本好读的历史书,或许是需要对古今的世界历史有非常深的了解和认识的才能读明白这本书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让我看清楚了自己,没有深厚的世界历史知识背景,真的也不适合读这样的著作,还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更适合我读。

  最后说说中信出的这套书,装帧真的不错,精装,大气,但是很重,当然价格也很高,很适合当礼品来赠送,却并不适合阅读,捧着这样一本书,实在有点太累。另外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十年前曾出过一本名为《未曾发生的历史》的中译本,当时的价格是25元,而十年后这本书价格涨了3倍还多,79元这个定价,在现今的简体中文书里真的也是有点偏高了。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七):历史节点上的反事实思考

  我们通常会说历史没有如果,而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假设在历史的节点上有如果: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是那样,那么会怎样。这不是调侃,而是一种反事实思考。所谓反事实思考,通俗地说就是在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下进行的思考。反事实思考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如果存在所谓的现实性,那么就必然存在可能性。个人理解这里所说的可能性也许不只一个,也就是说反事实思考也可以是有多个选择的,当然最原本的应该是与事实截然相反的那个假设。或许你还会有这样的疑虑,就算不是调侃,会不会无聊呢?实际上,挖掘可能性的反事实思考与事实一样具有经验价值,这也正是反事实思考的意义所在。

  尼尔.弗格森在长达78页的序言中旁征博引,一方面告诉读者从物理学到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等,一直到我们正在讨论的历史学,无不存在着决定论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毫不客气地指出:历史学家的研究只是理解过去,而非预测未来。针对这样的情形,尼尔.弗格森列出了历史和科学的不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因此,他倡导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讨论过去的因果问题时,采取反事实条件来检验因果性假设。

  一般认为反事实假设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大胆的大胆的想象,可以没有底线也没有限制,比如《假如我曾……》的两位作者,一位假设自己是英国首相谢尔本,另一位假设自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另一种是通过经验主义方式所检验提出的假设,这种假设更倾向于计算。事实上,后一种反事实思考在对历史的评价上起到一定的对比作用。能够让人有兴趣进行反事实思考的历史事件,往往是处在历史的节点上,对于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

  历史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变量,但究竟有多少个变量在起作用,恐怕再睿智的历史学家也无法说清楚。对于反事实假设,人们往往只钟情或纠结于某一个历史节点事件和这个历史节点事件中的某一个变量,这不得不说是感情因素的影响。然而,即使这个变量真的得到了修改,历史的结果也不一定会改变。比如,本书的第七章,作者乔纳森.哈斯拉姆(注:本书是个集子,所以每一章有不同的作者。其中,导言、后记和第四章是尼尔.弗格森的作品)在文章的最后就指出,不管东欧是否实现苏维埃化,冷战也确实无法避免。所以,人们进行反事实思考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是否改变,而是在于反事实假设之后的思考过程,以及由此过程而产生的启示。

  本书还有一个版本叫《未曾发生的历史》(2001江苏人民出版社),比较两个名字,个人更喜欢“虚拟的历史”这个译名。中信的这本《虚拟的历史》非常精致,而且尼尔.弗格森的作品搞了一个系列,只看外在的话(外貌协会的),本人都想把尼尔.弗格森的这个系列收齐了,好在价格不菲还没“轻举妄动”(:-D)。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八):如果还有如果,但是没有但是

  看完尼尔•弗格森的《虚拟的历史》,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如果有那么多如果,但是总没那么多的但是。作者通过反事实假设的手法,对20世纪转折性事件提供一个如果,如果事情的走向转向另一个方向或者截然相反的走势,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历史是不是又不一样了。作者还是带着一如既往的严密逻辑,滴水不漏的推理论证,当你看着那些故事的铺陈,你会怀疑自己的历史观是不是错误的,原来历史还有这一种真实的可能。

  其实作者这样的反事实假设与最近流行的“新历史可能性”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作者是老调换着弹,不仅换曲还要改词。而后者却是老调新谈,相同的曲调却是不一样的词,它在尊重原有历史的基础上作出新解,为历史的发展添加更多的枝叶,有点揭秘的感觉。而《虚拟的历史》让我们觉得觉得活在很多个个不同的次元里面,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角色。因为一旦某个转角开始变化,就会全部变化,这不是你我操纵的盗梦空间,真正的奠基者是作者。

  通读虚拟的历史这一整套细节,如果希特勒入侵英国,如果纳粹德国打败苏联,如果美国没有二战战争等等新可能的存在,那么历史真的可能不一样了。其实我们有时候同样在做着这样的构想,如果没有清朝的闭关自守,如果没有十年动乱,如果没有……中国应该会比现在更加强大,不会有许多的屈辱历史,但是这些历史转折事件背后都隐藏着人为因素与客观条件,甚至是一些注定的规律。当作者再重新构思这些新事件,他摆脱一种思维定性的陷阱,不会让历史出现拐角再通过另外的事件拨乱反正,而是通过系统的分析与缜密的逻辑,来记录历史。这样的创作有点穿越的戏谑,但是又不失真实。通过这些新事件的解读,我们会重新思考历史,更加细致的对待历史。

  如果你能建立对历史新可能性的爱好,那么你不会满足于给历史一个可能,还会更多的给现在更多的一个如果。也正因为这种可能性,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因为通过偏左偏右忽上忽下的调试,反反复覆的尝试,小概率事件才会成为可能的事情。这好比在对的时间发生的事,不可能是错的,在错的时间出现的,也不可能是对的人。只要你自己对了,一切都对了。如果你想自己走的更好,那就尽量不要但是吧。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九):《虚拟的历史》历史在假如之下

  根据词典解释所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那么,如此客观存在的历史又何来虚拟一说呢?看着手头这本题为《虚拟的历史》厚厚书作,我着实好奇了一回,也迷糊了一会。事实上,这其实更是作者或者编辑设置的一道机关。此书之中可以带领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尽管是虚拟,但是也有诸多的假设和推理;尽管是虚拟,但是我们也能获得一个较为全新的启迪。毕竟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或许正史只能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但是一个虚拟的历史却可以另辟佳境地拓展读者的思维。没有了一向固有的限定,有的只是建立于事实基础之上的反向假设。同样的写史,却是独创式的另一角度。看书的过程之中,更是让读者产生某种全新的历史感触。很是赞同本书编辑对此书饿有关定位:首次以新颖的反事实假设深入人类历程,带领读者正视偶然因素的影响,重新思考历史决定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所在;这也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历史书籍。

  尽管自己对历史不是很精通,我却是在一股浓厚的好奇心理之下读完了这本厚厚的长篇虚拟假设的历史之作。历史在假如之下的确可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毕竟很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如果,假如之下,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个个完全有别于正常历史的进程发展顺序。也许,这就是本书旨在通过虚拟的情景设置下所要讲述和表达的真谛。

  《虚拟的历史》出自于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足以让此书的内容显现得相当地扎实。在正本书中,我们可以观赏到诸多位知名历史作家的见解和剖析。一切围绕着虚拟的历史而谈,一切建立在原本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只是因为某个变数,只是因为某个岔路,只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因素而决定了最终历史的发展方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书中可以返回倒叙到那个曾经的历史十字路口。聆听那虚拟的旋律,见证那段不一样的历史境况。虽然这些已经只能停留于虚拟,但是我们未尝不可去重新探究下那原本曾经可能发生的变数。也许也正是因为此书的相关内容出自诸多不同名作者,所以我们更可以看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的炫目历史。尽管是虚拟,但是绝对地有它虚拟的看头所在。在这么多的假设和虚拟之下,里面涉及的内容话题其实保罗了很多,类似于美国独立战争,纳粹德国打败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冷战会避免等等。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读者,我在这本《虚拟的历史》观摩到了一次最为庞大的“反事实”思维洗礼。历史在假如之下的确让我读到并感知到了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味道来。相当的专业,也相当的耐人寻味。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十):弗格森的历史

  《虚拟的历史》,尼尔·弗格森,颜筝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这是近期读弗格森三本中最纠结的一本。不同于“帝国”与“文明”主题相对集中,本书跳跃式地撷取历史片段予以假设,对于那些不甚了解背景的历史来说,实在难以跟上作者思路。也许有这个缘故,本书序言几占全书六分之一,后记又总体梳理了一遍脉络。但总有拼凑之感。

  说到拼凑,这个词也许正确。因为作者不仅仅是弗格森,而是一群,因此此书应该说是个集子才对。

  不过,以假设历史为主题成书倒也有趣,因为通常来说只有小说家才会假设历史,历史学家多会从各个角度解读。假设之作用,也许在于让人更明了历史中间的脉络曲折复杂,而非如只看结果那般非黑即白。但历史毕竟只是历史,任何假设都不能改变历史,因为历史是合力、是大势。事后分析如果希特勒占领英伦或扫平苏联都没有意义。如同我们现在假设若当年没有日本人会如何、没有西安事变会如何、没有太祖会如何、太子未殁于朝战又会如何,都没有太多意义。

  假设历史的最大意义在于,把握现实。历史既然有无数可能,现实与未来便有无数可能。尽管偶然有时在历史的必然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必然,而不能期待偶然。作为再渺小不过的个人,我们要相信,在历史的合力与大势中可以发挥纤毫作用;或者说,如果不努力的话,连这纤毫作用都没有了。

  弗格森若看到这儿,会否一哂?不得而知。但他的国际时评确较书好读得多,且更有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