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意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市意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0: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意象经典读后感10篇

  《城市意象》是一本由[美] 凯文·林奇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意象》读后感(一):林奇城市意象

  首先作者以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这三座城市为调研对象,通过让当地居民对相关城市进行语言描述以及画草图的方式调查研究了哪些城市意象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进一步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road、edge、district、node、landmark”林奇总结的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五要素不能简单的按照传统的“点、线、面、体”的理论理解,它是在大量的城市调研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城市意象之要素。同一要素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的具体含义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一要素的具体含义和说明书中都有论述,看过不难理解,不再赘述。

  这是一本几十页的小册子,没有晦涩的专业词汇高深莫测的理论,但在城市研究领域占据了很重要位置,树立了一个landmark!

  林奇的工作方法值得城市工作者学习,五要素理论对城市设计大有裨益

  书中的小插图也很养眼,值得学习。有条件同学可以精读英文原版效果更佳!

  《城市意象》读后感(二):“相看两不厌”的视觉盛宴

  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把城市设计解释为:“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但事实上,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远大于此,因为城市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种沉淀形式,城市设计面对的不仅仅是当代,还包括历史和未来。换句话说,城市设计也创造了人类的一种时间秩序。“城市意象”,它不只是空间中静止的表层的“象”,更是获得了时间深度深邃之“象”。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概念,它表现了人的内心外界景观水乳交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视觉存在。而城市,尤其是现代大都市无疑首先是视觉上的强大存在,通过视觉上的震撼从而令人对城市以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产生深刻的敬畏。因此,城市设计首先也应该是一种视觉艺术。这种视觉艺术体现在城市里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之间遥相呼应的空间线条之中。大诗人庞德就认为文学性叙事只适合村镇,而大都市天生属于电影。这个说法非常恰切,城市的视觉艺术必定是动态精彩的电影而非静止的沉思的油画,是一场人类与建筑环境“相看两不厌”的视觉盛宴。建筑在城市里才终于和艺术与永恒站在一起,而不仅仅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房屋。建筑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与历史,各种各样的宏伟建筑集聚在一起,更是体现了一种伟大的创造力。这些巨大的艺术品冲破了原本平坦舒缓的地平线,构造了新的视野和新的空间形态以及新的空间意识。因此,城市设计不但改变着城市自身,也塑造着生活在其间的人,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变迁息息相关

  《城市意象》读后感(三):《城市形态》的补充读物

  你可以把这本书认为是在对侠义上城市规划的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如何营造城市中的景观的形态,以期在城市居民以及来访者心中形成尽可能强烈的形态和模式

  本书中,作者把一个城市景观的可读性+可意象性作为评判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若干年后,作者也认识到仅仅注重城市的可意象性是一个很片面的想法,由此才有了《城市形态》这本书。不过在这本《城市意象》中,我们也能看到很惹眼的关于城市中五元素的论述。

  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是作者归纳出来的城市意象构件中的五类关键元素,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建议需要注意的误区。把这本书作为《城市形态》的补充读物是个不错选择~

  《城市意象》读后感(四):the image of the city

  花了很多时间找书,但是发现依然一无所获。景观类的好书,在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已经一一罗列,我还不满足地去做无用功……

  景观设计,南宋的杭州西湖就是很好的案例可惜到今天,我唯一赞赏的只有中山岐江公园。以前会很倾慕俞孔坚,但现在我更喜欢庞伟~不过后者没有出书~

  《城市意象》,1960年的英文原版,离现在,都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凯文·林奇首先对“意象”(image)进行初步分析,觉得应由三部分组成:个性结构、意蕴。然后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特色鲜明的波士顿,杂乱无章的新泽西,网状布局的新城洛杉矶。然后通过受训者的实地调查与对当地居民的访谈,了解、分析三城的具体情况

  我觉得,波士顿的中心城区,很像香港的中环一带,景观生动,但道路网迂回复杂。波士顿中心城区在河流拐弯处的凸岸,天际线分明,标志物突出,人行走于其中,往往能借助明确的方向性而到达目的地。而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一侧的中环,毋庸置疑地成为了香港的代表性特征,其引以为傲,高低起伏的天际线,以标志性建筑香港中国银行为中心向两边曼延。同时,中环也拥有着香港最生活化的街区,老港人的点滴,总能在这里被放大。而香港的道路网,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个中心城区,欣欣向荣,形态生动,是绝佳的范例。

  而杂乱无章,毫无特色,几乎没有可意象规律的新泽西,则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城市,不提也罢。

  以方格网布局为特征的洛杉矶,让我联想到的是北京,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共性是方格网加大面积异性是洛杉矶为新城,且城市密度小,中心区不算突出,但北京的方格网是北方城市的共同特征,而城墙拆除前的北京,绝对世界上意象最鲜明的少数典范之一。今天的北京,依然有着明显的中心——故宫,但次级中心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对于道路系统,只能用一团糟来形容。一个城市,白牌车居然占30%以上,公交系统利用却非常低,不塞车才怪。

  书中谈及的最优城市意象,以佛罗伦萨为代表。整个城市以大教堂为中心,城市的任意角落均能把这一标志物看得一清二楚,因此绝对不会有找不着北或迷路的担忧存在。反观中国,也许只有拉萨配得上这一期望信仰可贵啊……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凯文林奇提炼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是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归纳。

  这本书,全文没有一个晦涩的理论甚至句子,浅显易懂,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而且分析得不错~很值得学习~

  《城市意象》读后感(五):印象中的城市——一个动态的存在

  这本书与其说叫做《城市意象》不如称作是“城市印象”更为贴切一些。有人管这本书叫做“如何将城市设计得不令人迷路”,但很明显作者想要展现的城市的概念以及在城市设计中所应该遵循的一些美学意识(在这本书里并未直白地大篇幅讨论)是超出“明确性”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深入探讨了城市的“形式”,并将形式划分为: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也就是说,所谓“形式的元素”是作者所定义的城市体验的“音符”。而这些音符要服务于“导向性”(方向)、“节奏性”(漫步/形式体验)、审美以人为本功能性和美的需求。这是作者所希望我们拥有的一个基本的概念。

  那么在这些形式之下,作者又提出了想要完成我们的“导向性”和体验感的目标,应该使这些形式的要素具有如下品质:1)单一性/清晰性:指某一个建筑必须在外观、形式、强度、用途、空间位置等方面具有易识别性。 2)形式的简明性。 3)连续性——单独建筑与其他建筑在形式、用途和表面上的类似相同和协调。4)统治性:一个构成因素成为主体(我想着有助于提高单个建筑或在建筑群体中的一个建筑的清晰性)。5)结合的明确性:连接点可见且清晰明确。6)方向差别(大型结构中的方向差别。我想这个品质主要是为了不迷路这一功能性需求而非审美需求)7)视野:实际的或乡镇的扩大视野宽度和深度的性质 8)运动知觉。9)时间系列、10)名称和意义。这些“形式的品质”无疑是以功能性为主。

  但是作者同时也暗示了城市的审美功能以及城市作为一个动态的、一直被居民和行人所体验、改造、观念上进行塑造的一个有机的存在。在这个观念下,城市不再是单纯的钢筋和水泥所建造的物质的存在,同时也成为了具有观念性和精神意义的动态存在。作为城市的设计者,若能够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考虑在内,并且考虑到城市作为一个动态的人的造物,那么城市设计将会给人提供跟美好的生活体验。

  《城市意象》读后感(六):城市意象:不太政治正确感性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容易察觉到作者有些今人看来政治不太正确的想法。包括在提到城市居民时,种族歧视,对社会阶层偏见,等等。虽然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人,这些观点不利于做出符合当代价值观决策,但是考虑到作者写书的年代。。。。真的是很可以原谅他了。上世纪上半叶,想法有点局限,很正常

  实在地讲,考虑到作者写书的年代,深感佩服。取样尽可能地严谨,分析方法也很有先见。对人文社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很多研究方法,都可以多加学习。

  尤其让人佩服的,是书尾的参考书目。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读读。长长的单子里,包含了英,法,德,意,四语书目,涵盖小说,随记,论文等等,也从侧面说明不带偏见地做城规人,需要下多大功夫

  然而作者的观点,主要还是从一个建筑师出发。

  整个书无非是说“ 我们需要的城市要!好看!好走!好认路!”稍微有点脱离实际。

  总的来说,这本书作为城规入门相当好,很多想法有启发性。

  唯一的缺点在双译者上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本书各个章节的可读性差别很大!有些地方读来顺口,理解也方便;但另外一些章节就糟糕了,选词生硬拗口,语句不通顺,读来“翻译感”特别明显。。。两个译者功底有些差别吧。

  《城市意象》读后感(七):意象中的城市

  我们一直在努力试图组织我们周围的环境,理清他们的结构,识别他们的特性,各式各样的环境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加工的影响。在重建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可能赋予城市一种适宜的形态,使其有助于城市的意象组织,而不是更加尴尬

  城市环境有着它的意象性,每个人可能对城市都有着独立的意象。城市意象作为一种研究城市的方法,就像是心理学中所研究人类认知方式一样,人们对意象的人有着共同的心理过程,这本书研究的内容也就是从人们共同的意象中总结出意象内容的五个要素,并且积极的探讨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以这些实践的结果来指导我们的城市建设

  但是不论如何,这种城市意象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绝对真是的反映,这就像是一位画家写生一样,并不会关注每一个角落。实际上城市意象就是我们脑中意象出来的城市面貌,他可能只是片段的组成。所以组织我们脑海中的片段,让我们意象中的城市更加的清晰、和谐以及丰富多彩将是城市意象理论应用的根本意义。

  《城市意象》读后感(八):《城市意象》笔记——城市的逻辑和直觉

  本书内容回答三个问题:

  一、Why? 为什么了解城市意象?

  二、What?城市意象指什么?

  三、How? 如何设计、提高、强化城市意象?

  一、Why? 为什么了解城市意象?

  ❶相关性:城市是家的延伸,熟悉家让你安全舒服呼朋唤友,小聚大笑。熟悉城市亦然。

  ❷ 重要性:城市是更大的空间结构,需要更长时间感知。意识到城市设计的价值是努力去改造、保持城市和谐环境的第一步。

  二、What?城市意象指什么?

  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两个:可读性和可意象性。

  前者是具象化城市的逻辑,是否辨识和理解城市景观,如异乡遇老乡聊起的北京胡同烤鸭店。后者是抽象化城市的直觉,由城市的特点唤起脑海中的强烈图像,如曼哈顿让人想起网状结构&摩天大厦。

  这两个核心问题可以从城市意象的五个基本元素展开寻找解决方案:❶节点 ❷ 标志物,❸道路 ❹边界 ❺区域。即一个城市的点线面。

  然后作者以三座代表性美国城市,通过对居民的采访为实证素材,对这个五个基本元素进行了强度和有效程度等横向对比,即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并据此从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城市五要素”: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

  ❶节点:

  点状元素:聚焦点。 如围合起来的广场

  1)道路交汇点。如地铁站和火车站

  2)城市功能的汇聚。如洛杉矶的珀欣广场(Pershing Square)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它的空间、景观植被和城市活动具有代表性。

  ❷标志物:

  点状元素:鲜明可辨, 只作为外部参考。

  要点:空间独特&视觉反差。

  ❸道路:

  主导元素:大部分人的意象主导元素,其他要素依路展开。如走马观花。

  关键讨论

  道路的可识别度:功能,空间特点&立面特征,特殊性&可见性,结构功能。

  道路好设计的特征:连续性&方向性&道路端点&可度量性&指向性/转折 (如进度条的设计)

  ❹边界:

  线性要素:边界只有参照的作用,组织区域。如城墙能界定一座城池。

  要点:要清晰有联系,如芝加哥的密歇根湖沿岸

  ❺区域:

  二维平面:定位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

  核心在于主题线索:洛杉矶的小东京,标志只有亚洲面孔的居民和招牌上的日文

  关键讨论:边界特征;内向与外向;区域之间的关系

  三、How? 如何设计、提高、强化城市意象?

  Q1: 那么一座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当如何设计呢?

  1)优化每一个单独元素。

  2)从形态特征,优化元素的共同主题。

  Q2: 如何改造现有城市,使其高度可意象化呢?

  重点在于如何从模糊混乱中提炼出潜在的结构和个性(structure and identity),对城市实行一些统一的“视觉规划”

  首先,可以依照本书的方法对城市居民进行采访,从而提取出最重要的公众意象、关键的城市元素和基本的视觉问题。

  据此,设计者能够制定出视觉规划,完成强烈的公共意象元素的保留和新的道路层次的设计等。这份规划中,应当包含分区规定、单体建筑的设计评审、节点的控制等。

  Q3: 如何认识现有城市?

  意象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双向作用的结果:物质环境给观察者提供感官上的材料,而观察者依据自身的理解,对材料进行筛选、组织、最终赋予材料结构与意义。

  行动指南:识别元素,强化认识。

  #脑洞时刻

  设计城市,设计App, 有许多相同之处。凯文·林奇对城市设计的抽象,对设计App也许多启发。如设计道路和设计阅读进度条(Pocket的阅读体验)可类比。

  《城市意象》读后感(九):《the image of the city》

  这是老师们颇爱推荐的一本书,但我觉得实在是没必要过分推崇它。我现在都有些怀疑某些老师是不是只是人云亦云而已,他们真的有用自己的心去认真称一称这本书的推荐价值吗?

  现在很多书都已经把它概括得很好了,稍微读过一点点的人都知道它已经被讲烂了。我觉得根本不需要额外细读。它的精华,也就是我在看它之前所了解的它的那些东西而已。

  首先它是从三个美国城市案例出发做的研究与分析,如果不是对它们有额外的认知,那么看起来就会觉得非常晦涩,那些陌生的街道和广场的名称对于我们而言毫无感性意义。

  其次,翻译者要么是并没有吸收透彻,要么是吸收了却囿于语文水平而表达不佳。翻译看起来非常僵硬,语句逻辑顺序很值得改改,感觉连谷歌翻译的句子的逻辑都比这本书的翻译强!而且为什么非要用这么不便于理解吸收的翻译方式呢?装逼吗?“让我们意象深刻”不就是印象深刻吗?强行意象啊?“环境意象的生动性与连贯性被推举为享有和使用城市的决定性条件。”Excuse me?放开这个句子让谷歌来啊!不过话说回来,附录部分的翻译还是过得去的。

  最后,最不能忍的是这本书的颜值!设计类的书颜值这么低的,有几本?!封面特别low。很多分析图都放页面最外侧,特别小,排排坐,显得小气。稍大的城市分析图,感觉也有点费眼睛,特别是图例那一坨尤其严重。字体low和行距不舒服更不能强求了。整个排版感觉还不如我们平时作业论文用心。

  当然,我还应该说说其优点。

  首先,它在分析现有的城市或者基地时能提供一条清晰的分析思路,从元素的捕捉到整体的把控都有讨论,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能长个见识。下次再聊凯文林奇的时候可以增长你的底气。

  再者,它对你潜意识的影响也是未可知的,也许积累到某个程度了就助你灵光一现,打开新世界了呢!

  好吧我真的编不下去了。。。。

  《城市意象》读后感(十):城市意象的心理学意义

  大学的时候读的这本书,是因为城市设计课老师的强烈推荐。书很薄,读起来满轻松的,同时有很多实例和图片,因此没有让人有专业性很强的感觉。今天在读"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的过程中,看到了这篇"Maps in Your Mind",介绍的是Edward Tolman在认知行为学领域里的两个比较著名的实验。文章的结尾归纳道,由Edward Tolman的研究所引出的心理学分支正是环境心理学,而环境心理学中的著名人物则正是《城市意象》的作者,凯文林奇。读到这里,既觉得惊讶,又有种“我说这么眼熟哪”的效果。回想起来,这本书的确不是从建筑或者城市设计入手,相反,它着眼于人对坏境的感觉,并从人对环境的认知来引出他著名的5个意象:线,边界,点,区域,地标(大致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一个新环境的时候,首先容易被这些元素所吸引,但最终呈现于我们脑海里的图像却是完整的。正如我们对他人的认识,一样由点及面,但又侧重于某些方面。

  总之,这是一本满有意思的小薄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