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需求 (神州增订版)》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一):科学的方法值得社会科学学者好好学习

  又读一遍,发现若干值得思考体会观点

  1,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含意规则简单:假若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B),那么B 的不发生就含意着A 的不发生(Not B→Not A )。这是最基本的验证方法。……验证一个理论含意的唯一办法,是以事实反证。这点很重要。要验证下雨必定有云这个含意(验证A→B),是要以没有云就没有雨(Not B→Not A)的事实作反证。以没有雨就没有云(Not A→NotB)来验证,是一个很常见的谬误(在逻辑学上,这谬误叫做Fallacy of Denying the Antecedent)。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 的不发生完全不含意着B 会怎样。说没有A 就没有B,是谬论,但在谬论中过日子的人何其多也!例如,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A),所以在某些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B)。有些低手认为人不一定争取最大利益(Not A),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每个人不一定努力工作(Not B);这是谬论。

  2, 假若读者问:在整个科学方法的结构中,哪一点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回答: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可以说,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言论来作推测的。换言之,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3,白痴建加油站的例子。(绝妙的阐释了科学方法中假设真实与否的不重要)

  4,以抽象思想起点的科学理论,「非真实」是必需的,因为事实不能自作解释。「不可能太详尽而具体」与「简化」——这些都是可以容许的。但验证条件与真实世界脱了节却是犯了大忌。

  5,关于数学作用:“数学是一种神奇语言,凡是方程式拆的通的,逻辑一定对。”(对自己逻辑能力非常自信的人,可以完全用语言来保证前后分析一致,但是这种人少之又少。遇到复杂问题,完全靠语言描述逻辑,会非常困难以及繁琐,但并非一定不可行。用数学,实际上是减少了“交往成本”,逻辑已经包含在数学中了,其逻辑的一致性已经由古往今来无数颗聪明大脑反复检讨过了。因此,大家只要用这门语言来交换思想,辩论正误,可以大大降低因逻辑不通而自说自话的可能。)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二):“狂生”推倒百年树

  《南方人物周刊》曾经做过一期《“狂生”张五常》,封面上的他目光坚毅嫉恶如仇,宛如一位鏖战一生剑未收鞘的斗士。背光灯下,标志性的白发飘然透亮,仿佛这位经济大师身上正在散发仙气。

  以“美国通缉犯”的身份近年来在国内屡做惊人之论,纵横大陆,布道于大江南北,行走于庙堂和江湖之间,抛出“中国制度最优论”,在国内经济圈点燃烽火连天,引得11位教授联名批评——此等行径虽然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无知无畏少年亦可为之,学术明星郎教授也能做得来。在我看来,真正让“狂生”之名实至名归,花落五常的,却是他如郭靖一般使出了浑身的学术内功,推倒了微观经济学这颗百年巨树。

  《经济解释》即是他的降龙十八掌。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历经数十位经济学家的添砖加瓦,早已经巍然大观,令后学者唯有仰头瞻仰、埋头攻读的份儿,哪敢贸然对着施工图指指点点,乃至涂涂画画?但是,张五常就敢,不仅绕屋三匝,指出除了需求定律外,经济大厦的其他支柱都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经不起推敲。而且,对着建筑材料该扔的仍,该改造的改造,该保留的保留,一番精挑细选之后,一砖一瓦地按照自己的框架重新建起了一座经济学理论大厦,而且能够立得起、站得稳,自我支撑。这样的勇气和工作量可不是标新立异、只破不立的那些“狂徒”能够胜任的。

  他也不是为了在学界同仁面前一展身手,赢得武林至尊的宝座,更没有什么一统江湖的壮志雄心,不过是不满无所不包的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方面尴尬表现。他不管福利经济学的“好不好”,也不理宏观经济学的“怎么办”,只悬一句“为什么”在其理论大厦的门楣之上。他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也不是逞意气,由好恶,而是放在科学逻辑的尺度之下一一检视。最先露出马脚的就是功用(utility)概念,既然并非实有其物,无从观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大可弃之不惜。“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未被推翻”乃是科学理论的门槛,在张五常一个个抽丝剥茧的反例之下,不少已盖棺论定的经济理论又被挡在门外。

  五常也是受教于经济学重镇,师出名门,非一般剑走偏锋的圈外人士。俯仰于大师的鼻息之下,他何以能够打破精细的门类之分,抽空学界众人脚下的石砖,陷自身于四面树敌的境地?君不见他将福利经济学踩在脚下,将经济著作中的数字、公式抖落一地,将边沁、庀古从经济学家的花名册上一笔勾去?据他自称,这一切全赖他唯一的一点“好处”:不迷信权威,只尊重实证。初出茅庐青年才俊,有一两个扎扎实实的实例在手,就能够乱拳打死老师傅。所以,不同于一般端坐书斋的经济学家,他常常亲自上阵,将难断真假的经济理论放在现实中检验一番。为了验证价格理论是否正确,他索性除夕之夜香港街头冒雨卖金桔;为了弄明白养蜂人和果园主如何达成“采蜜”协议,干脆自己做了一回养蜂人;为了搞清楚万里养鱼是否可行,就在自家门前养起了鳟鱼……

  当然,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仅仅是一家之言,囿于经验所限,他的不少例证已经被后来者所推翻。他一己之力重建的大厦或许千疮百孔,但是树立起的科学精神却结结实实地立在了那里。实际上,经济学发展史上,新的学派一直层出不穷,每一学派都在以自己对经济本质理解另起炉灶。张五常是风光正盛的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只是走的远了一些而已。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三):纯吐槽

  之前就读过张五常的《货币战略论》,非常不喜欢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写作风格。读到《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这本书的时候,他的自负的风格更上一层楼反感到不能再反感的地步了。

  尤其是每次引用到一些名家的理论,如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斯蒂格勒等,对这些名家的理论的解释一笔带过,而对这些名家与他的关系则着墨众多。尤其经常出现的句子诸如“弗里德曼与我争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他承认是我对。”“我跟科斯说过他这个观点有点失误,科斯最后同意我的。”众所周知,弗里德曼,科斯,斯蒂格勒等人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家,他们的观点早就写进了今天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弗里德曼更是现代货币主义的奠基人,而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更是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上都能见到。反观张五常,无论是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诸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还是国内的经济学教材诸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几乎都没有提到张五常。而在国内大学的授课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张五常。虽说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员干将,但上课中讲到新制度经济学,还是主要提科斯和阿尔钦,几乎没有张五常的什么事。

  回过头来看本书中张五常大量炫耀他与弗里德曼、科斯的关系,心理学有个理论,就是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他就越自卑什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张五常在自卑自己的论著因而在书中要反复强调这些名家呢?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这是读的第一遍,还算仔细。读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不知所云,能从中学到的东西有限。大家都知道张五常的著作中不用数学方程式也很少用到图表,全考文字阐述,而他自诩为散文家。说实话,全是文字的经济学著作看着头痛,我们都知道之所以用到图表是为了能将内容更清楚的展示,用到数学方程式有时也是为了表达清晰。我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和大陆的写作有所不同,我觉得他的文章没有散文的优美反而有一种句子不通的难读的晦涩。

  再来看具体的内容,简单举两个例子。张五常否定“utility”这个概念,教材译作效用,书中译作功用。原因是功用在现实世界看不到所以无从验证,我们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做实验,经济学能做的就是观察社会中的大量现象然后将之提炼简化构建一般性的模型,因而需要提出一些虚构的概念来帮助解释现象。“效用”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最常用的概念,由效用函数进而画出无差异曲线,再由无差异曲线退出需求曲线,这已经是经济学入门的一课。断然否定效用概念看不出有任何高明之处。再一个就是公共品的概念,教材讲到的公共品是指那些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书中解释的是多人共享而不干扰他人的享用。这两个概念基本一致,问题就出在使用它们中。张五常举了一个公厕的例子,他否定公厕是公共品,原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你不能上。我只想说一句你难道能在公厕里拉屎拉上个三天三夜么?你在厕所拉屎拉个三天的确是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按照他的解释,公共品少得可怜差不多就只有空气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常常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交易场所,而是指的是交易的行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张五常常常忽略经济学中所讲的动态均衡,而是针对某一时刻去解释,难免不去钻牛角尖。

  最后,书中的文章是他曾经发表在报刊中的专栏,修改而成。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文章内容浅不适合做深度阅读且是面对市井大众。这样一些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倒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给中国的同学们”,让我们当教材读仔细思考。如果真是为中国的同学考虑,至少翻译应该与大陆一致吧。而不是将“utility”翻译为“功用”,将“indifference curve”翻译为“等优曲线”,更恬不知耻地说此翻译将流芳百世

  读第一遍的愚见,仅此而已。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四):读《科学说需求》有感

  读《科学说需求》有感

  记得开始学经济学的时候,认为最简单的就是那两条供需曲线了: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应增加;供应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随着学习的深入,产权、制度等边界约束条件的增加以后,学习起来便觉得越来越难。而在《科学说需求》中,我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教法。先是把所有的理论基础都说明了,接着把需求的约束条件和可变条件一一提出,然后再结合逻辑和实际分析进行论述。

  张老从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开始说起,论述了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第一是个人作决定,作取舍;第二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从缺乏与竞争的角度说起需求所在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经济分析的含义。进一步引入功用的概念,说明需求曲线的前提—等优曲线和内凸定理。在对需求定律的分析中,对价格和需求量进行了新的分析。张老对需求定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只有需求定律没有其他可靠可用的理论替代,起码目前还没有。一条曲线包含着那么多的内容,不可能没有说不尽的变化,牵涉到的概念博大精深。在需求分析上,张老又摆出了单质、多质的需求验证和配额制度对需求的影响;对交易理论(这和科斯定律有关系吧)和市场需求、共用品的需求分析也进行了说明。

  磨刀不误砍柴工,《科学说需求》用了大量的篇幅解释科学的含义,也是作者表白自己的良苦用心:经济学的科学解释,不在于求对,也不是求错;而是追求“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被推翻的,就算是被证实了。这种开放式的论述,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将来形势发生改变了,这个理论可能被事实推翻了,而将催生新的科学解释,这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是文明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不是高深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推导,而应该是鞭辟入里的见解高瞻远瞩看法,以及简明扼要真理启发。那些经济学方面的大师,不是靠各种玄而又玄的理论获得理解和尊重,而是在事实面前的客观和对各种经济现象的真知灼见。在中国,我们很多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张老在芝大学习,学到了经济学的真谛,学成之后又回国致力于经济学的应用,应该是经济学界的一件幸事。书中对于很多英文的翻译的重新理解,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cost,utility,indifference curve,proxy等经济学术语的翻译,和我们通常的理解还不一样。

  读我所敬仰的大师的作品,不敢去说好与不好,只能说:一是受益匪浅,重新梳理了自己对经济学的认识;二是我还没看太懂,需要接着学。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五):经济学里的“自私”解释

  我们今天所用的科学式的“自私假设”,是由前贤的主观判断演变而来。史密斯在一七七六年所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其中关于自私行为与市场运作的两段,是经济学上被引用得最多的名言。我重读又重读,每一次咀嚼时都觉得有新的启发,感到它有千钧之力。他是这样写的: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他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想:给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更多。我们的晚餐可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经过多年对《原富》的“消化”,我认为史密斯的“自私”观点有两处是要补充的。其一,史氏正确地指出自私可以给社会整体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却轻视了自私也会给社会带来害处。这后者重要地牵涉到交易费用及产权的问题,是我自己作研究的重心所在。可以说,在哲理上,重视自私之害是我这本《经济解释》与《原富》的主要分歧。然而,我的主要结论不仅没有推翻史前辈,反而更强力地支持着他。另一方面,因为我对自私的看法比较全面,所以对行为的解释是比较优胜的。

  第二个关于史前辈的自私观点,是他没有说人的自私是天生的。他的含义,是自私是被逼出来的:非所欲也,不能不自私也。这个“适者生存”的观点——在《原富》好些问题都是那样看——后来影响了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的惊天动地之作:《进化论》。

  ——摘自张五常《经济解释》,经济解释之九:“自私假设”不涉及价值观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六):叹为观止说需求

  科学谈需求,

  叹为观止说需求

  就看了2段,足矣证明经济学大家的学术和语言逻辑水平堪称经典!先来:一是向美追寻,是人之常情,所以科学也有「唯美派」。但科学的本质可不是艺术。前者是以阐释现象为主旨的。另一方面,人到底是人,不能冷若冰霜,半点感情也没有。因此,说某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艺术作品,是恭维的话了。问题是,仅仅是美而不能解释现象的,是美中的不足,失却了科学的功能。科学家既然是人,我们不能期望他们是人类的例外,毫无感情,但感情是不可以在科学上滥用的。原则很简单:科学的着作可以将客观分析与主观感情结合、并用,但二者要分得很清楚。只要能这样做,科学文字倒大可加上感情之辞,点缀一下,减少枯燥,增加其可读性。

  以经济学来说,主观感情与客观分析的清楚划分是比较困难的。这并非说不能做到,而是比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困难。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困难是,经济学者也是人,于是就难以避免地将自己的价值观连带在一起,甚至以主观的喜恶作为科学的结论。优秀的经济学家在分析时有「忘我」之能;这是一心二用的本领了。天生有所不逮者,则要多加锻炼的

  第二是:我的书桌在窗旁。是深秋了。纱窗外,风摇翠竹。在人烟稠密的香港,窗外可以见到茂林修竹的环境是不容易有的。杜甫所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香港的人见不到这景象也会相信,那是为什么?是深秋,这里的竹还绿得可爱,那又是为什么?今年的气温下降得较早,只不过十一月初,已寒气逼人。两个月前我在窗外还见到的蝴蝶,现在已不知所终。但我知道,明年六月蝴蝶还会再来。我怎能这样肯定呢?

  窗是向东的。我每天在晚间写作,没有在书桌旁见到太阳的上升,已有好几年了。但我不用看见,也敢跟任何人打赌,在早上我可以在书桌旁的窗外见到太阳。我见到海,知道海水是咸的,也知道潮水的高低与「月有阴晴圆缺」有一定的关系。少年时,我是钓鱼能手。见到海,我就想起钓鱼乐事。钓者负鱼,但却知道鱼的品性。月圆之夜,乌云盖天,是钓黄脚鱲的大好时机。这是规律。

  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识者都会同意的。人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向窗外远眺,香港置地公司所建的置富花园的房屋,与政府所建的廉租的华富村,一左一右。后者比前者人烟稠密,任何人都会同意,不用调查了。在这些住宅区中较近我家的碧瑶湾,人口的密度比置富的还小一点。较高级的住宅,人口密度较低。这是规律。在更近的山坡上,木屋三三两两。这些木屋很简陋,是僭建的。僭建的房子没有地权,比有地权的房子简陋得多了。这也是规律。

  是的,不管是大自然或人为的现象,都有规律可寻。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现象,是完全没有规律的——虽然有些现象,其规律要深入研究才能发现。现象有规律,自古皆然。我们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既知其然,就很想知其所以然,这是人的好奇心。我们要作解释,科学也就由此而起。

  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是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都要遵守的。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决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我说太阳正在上升,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要是你不同意,认为太阳正在下降,那么我和你就不可能一起科学地解释太阳的现象了。我看见的是花,你看见的也是花;我说下雨,你也同意雨在下着,是科学一般化的第一个条件。当然,世界上有一些人,什么也不同意。这些人非与科学绝缘不可。

  奇怪的是,大家对主观现象的认同,是莫名其妙地容易一致的。一个现象,就算是主观不同,同意这现象的存在也不困难。例如,有色盲的人,会同意某一种他自己看不到的颜色的存在;失聪的人,听而不闻,但也不会否认有声音这回事。

  主观的现象被客观地认同、共信,是科学的一个基础。但有一些主观的事,是不能为大众所认同,难以共信,所以这些事是科学以外的了。例如,中国大陆常提及的特异功能,信者言之凿凿,但不相信的人也屈指难算。我在北京曾看过最有名气的特异功能的表演,认为是假得离谱,就不相信了。特异功能是科学以外的事,不仅因为我不相信,也不仅因为很多人不相信,而是因为没有人曾严格地以考证的办法,使不信者信服。这好比一些人相信上帝,另一些人绝不相信,而从来没有人成功地证实上帝的存在。这不是说基督教或其他宗教没有意义,而是说宗教并非科学。

  科学的第二个信念,是前文提过的: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某些现象的规律,是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发现或被证实。经验告诉我们,现象的规律一向都是那样墨守成规,所以一个新现象的发现,虽然其规律不易找到,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会坚信这规律的存在,百折不挠地寻求。

  为什么现象的规律是这样重要呢?答案是:假若现象的发生毫无规律,完全是随便或偶然(random)的,不可能知道与任何其他现象有联系,那么这现象就不可能被有系统地解释了。无迹可寻的现象,事前既无迹象,事后也没有根据,好像是耶稣升天似的,不能以逻辑推断。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毫无规律的现象。

  这就带来第三个必需的信念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推测(不是预测)与解释是同一回事。假若我们推测在某一些情况下,由于某种缘故,某一种现象就会产生,那么这现象的产生就算是被解释了。例如,苍蝇的飞行速度不及飞机快,但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在机舱内苍蝇可以向前飞。解释苍蝇在机舱内可以向前飞,与推断苍蝇在机舱外飞时则不及飞机快,是用同一理论。假若苍蝇与飞机速度毫无规律,又或是这二者的速度在不同情况下无法比较,那么我们就无从解释机内或机外的飞行现象,科学又从何说起呢?

  主观的现象要被众所认同,得有固定的规律,而其发生或出现,是必有原因的。这些是科学的必需条件。

  就看看这两段,对于我这个懂得皮毛的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就已经非常的佩服的:张五常先生的说文写书就像是聊天,通俗易懂,然而又非则是聊天,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概念科学,喜欢之极!所有爱好经济学,生活哦在现代社会的读书人都必须的阅读本书的治学研究学问的风格和精髓!这是我的观点!《科学说需求》很适合喜欢科学,喜欢经济学的朋友阅读!我喜欢之极,特别推荐!总体上,我不敢妄加评论,鉴于自己的只是知识浅薄,学知识有限,但是四个字:叹为观止----《科学说需求》!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七):《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上学时曾下过《经济解释》三卷本的电子书,但那会儿总是断断续续,看的也粗心大意。这次重读之前,为了看得顺畅点,特意先看了李俊慧的《经济学讲义》以作打底。

  《经济解释》现在出版的有三卷,而第四卷《制度的选择》也已于2013年年末写完,只待付梓出版。最先看这本自然是卷一《科学说需求》,该卷旨在点明几条基本而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并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张五常在第一章《科学的方法》中指出科学的形成基于三个重要的理念: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均靠主观的判断,大家不得在这主观上有所分歧,即主观的现象要为众所认同;第二,凡众所认同的现象均有固定的规律,为有迹可寻的;第三,凡现象的发生均有缘由,绝非无缘无故的。张五常在经济学上主张走解释的路子,然而现象是不能解释现象的,若是现象能够自我解释,要理论何用,又谈何因果?张五常认为有用的理论须有足够的解释力,而有解释力的理论则必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而这也是科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取代了错的理论,而是解释力更大的理论替代了解释力更小的理论,也就是冯友兰先生在《一种人生观》中所提倡的“中和与通”。为了拨乱反正,张五常提出了两种极端的理论类型:其一为特殊理论,是把所有跟脚都亮出来之后的一见即明;其二为套套理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错的。特殊理论之弊在于内容太多,而套套理论之弊则在于完全没有内容,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理论之间,所谓执其两端而取乎中者是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套套逻辑虽在解释力上一无是处,但却不可说其根本上一无是处,套套逻辑可以引出有启发性的重要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看这世界。说理论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一方面,若一理论被事实所推翻,则要么毅然决然放弃该理论,要么修修补补附加条件以作续用,只是这修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代价过高则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若事实可被多种理论所解释,则该如何抉择?当取奥卡姆剃刀斩尽繁芜,所以在解释力具足的基础上,理论自是越简单越佳。张五常为强调解释力之于理论的重要性,还特别地挑出四种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即没有解释力的理论:第一种为模糊不清的理论,关于这一种科斯说过,“模糊不清的思想是永远不能清楚地证明是错的”;第二种为互相矛盾的理论,往往在逻辑上前言不对后语,可对可错,因而也就不可能对也不可能错了;第三种为所验证的现象为非真实的理论,既然标准都无从考究,那还提什么解释?第四种为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的理论,既然永无止境,那又何从推翻或者否定呢?经济学课本里常提“均衡”与“非均衡”之说,然而这毕竟只是抽象的想象之物,“非均衡”也不过是因为被推断的现象没有限制罢了。既然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故而科学的分析方法必从抽象出发,然而要有解释力,理论又不可完全离开现实世界,所以可用的理论里至少要有一点点的内容能够与现实世界挂上钩。但是,抽象的空中楼阁不可为事实所辨认,更谈不上验证,故而理论里的抽象需加上约束或者附加条件进而推论出某些可供验证的含意来,而这含义里的全部内容必须是都能在现实世界里寻着的,因而也就能全部地得到验证。另外,前面所说的约束或者附加条件即是指局限条件,理论的解释力和奥妙,有几分就藏在这局限条件的选择和变化里。

  张五常在第二章《从自私说起》里说明凡基础假设不可争论,不是说每个人都要真心同意这些假设,是否认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意不在这起点上有争议。科学论证的规则在于且不要急着反对我在理论上必须有的起点,且让我从这起点以逻辑推出一套理论,有了可以用事实验证的含意,有了一些内容,到得那时,您再过来反对才有所依凭。若是可以验证的含意被事实推翻了,那我则坦承我的基础假设的错误。只是,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将这些起点当做雷池,不许轻越半步。张五常认为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假设是个人为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个人做决定和取舍。他认为经济学没有以集体为起点的理论,无论观点怎样的宏大,也不管分析的起点是否提及,若非基于个人为起点的,都不是可取的经济理论,一般所说的集体的取舍,不过是由个人的取舍集合而成的,若是抛开了个人而谈集体无异于空口白话。另外,既然以选择理论来解释个人的行为,则当然而然地要假设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推测的。行为一定要有所约束,这样行为才可以被推断被解释,约束行为会增加理论被推翻的可能性,约束愈多,行为的推断愈精确,与此相应地,其被推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假设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即每个人在局限条件下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换句冠冕堂皇的话说即是人皆是理性的人。如前所说,基础假设只需无争论,是否认同无关宏旨,假若我们随意说任何行为均是自私所致,即为套套逻辑空无一物,故此须指明一些局限条件,用以指定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会因自私而作出何种选择,而这局限的条件又会导致哪种行为的必然转变。张五常举了阿尔钦的白痴建石油站的例子说明了自私是结果的指义,其实与亚当斯密所说自私是适者生存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张五常认为讨论人之自私与否无关无碍,自然也就无须理会而已。

  张五常在第三章《缺乏与竞争》中提出物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经济物品,其二为免费物品,且说物品的定义为有胜于无,而在有胜于无之中有一大部分为多胜于少的,此多胜于少者即为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稀缺与竞争本是一个意思,无论是否存在市场,竞争总是无处不在的,凡是多过一人需求同一经济物品,则竞争必定存在,所不同者仅在于竞争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有市场则为价格,无市场则为代价。有竞争则必须有决胜负的准则和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与决定胜负的准则有直接的连带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则决定着社会的经济运作。一般而言,决胜负的准则在前而游戏规则在后,因为决胜负的准则所决定的的是人们以竞争来解决问题,而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协助准则的成立而已。决定胜负的准则会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社会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是以竞争准则来决定的,准则有多种,而不同的准则下,每个人的胜负机会是不同的。相应地,因为竞争准则对人的收入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准则下人的行为也会跟着不同。阿尔钦曾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么决定的重要”。张五常认为经济学者也是人,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对竞争准则各有自己的价值看法,只是,从事经济分析的人,须将主观和客观分辨清楚,切不可让主观的判断混淆了客观的分析。张五常认为经济学的范畴包括三部分: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或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推断可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局限条件千变万化,有关的重要的局限条件要抽选出来简化,但什么算是有关,什么算是重要,分析者不能妄作判断,或随意取舍,因为这样做分析者必可得到其所希望得到的结论,故此局限条件的取舍必须有所约束,而这约束则需要理论;第二,有了竞争的准则,则可推断人的行为会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第三,解释游戏规则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为游戏规则与竞争准则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部分也须解释竞争准则是怎样决定的。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讲的是效用理论。边沁发明的效用理论里说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其收入在边际上的效用会减少,这实在是让人大大的怀疑。单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还能想象,但一个人的收入如何就与边际效用递减搭上边呢?收入自有多样化的用途,缘何我的收入的边际效用就递减了?说到底,效用终究是一个抽象之物,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经济学的理论要推断出可以验证的含意,而这含意须用事实做验证,推断或解释行为或现象是需要量度的,量度不需要许多的选择,但起码要有两个。效用是以数字排列选择的定名,数字是大是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次序。按照费雪的理论,基数效用论是不需要的,因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是边际量,而在边际上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并无不同。张五常还粗略地阐述和评论了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内凸定理、贫穷物品和吉芬反论,并且认为吉芬物品能在逻辑上存在是因为我们从单个人需求那方面看,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张五常认为效用分析并非全无内容,但毕竟抽象的概念太多,按照他的话说,多只香炉多只鬼,既然效用分析的解释力内含于需求定律,故此效用理论是可以放在一边不做理会的。

  第五章《需求定律》是卷一的点题之章,需求定律的定义非常简单,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然上升,只是在没有价格时,以代价替代价格一说。如前所说,需求定律里有两个变量,价格或者代价是事实,因而与现实世界挂了钩,而需求量是抽象之物,这也就使得需求定律成了抽象之物,从而避免了以事实解释事实的谬误。但是,需求定律因为是抽象之物,所以其本身是不能被验证的,必须加上其他的验证条件,即是加上可以观察到的局限条件的转变,才可以用需求定律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假说。张五常将观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从观察的,实际上不存在;第二类是可以观察的真有其物;第三类是原则上可以观察到但实际上观察很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须寻着间接的替代来做验证。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千变万化,究竟出了价格之外,哪些局限条件可变,哪些不可变呢?张五常认为有三个原则:第一,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第二,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第三,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这价格转变也可能导致其他因素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这些间接的其他因素皆可变。另外张五常指出,为了避免经济学的分析沦为以偏好转变为借口来解释我们不能解释的行为,最简单的办法即是假设每个人的偏好不变。这并不是说偏好真的不会有所变化,而是说若以偏好的转变解释行为,不可能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偏好转变的成因,但如果我们知道成因,那又何须提及偏好的转变呢?在经济学分析里,价格永远是相对价格,并且通常使用现值来衡量。另一方面,不要将购买量与需求量混为一谈,也不要把销售量和供应量搅在一起。张五常认为“量”可以分为“有质”的与“委托”的两大类,也有两者的合并,并且对多质多量的物品和委托量的物品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张五常在讲述消费者盈余时借用了亚当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指出消费者盈余即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一般是在福利经济学中使用,还记得当时在上公共投资学的课程时,各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等的概念和图表,只是当时并非使用使用价值或者效用的概念,而是使用支付意愿。另外,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很好的用来观察世界的工具,最适用于观察不同的价格安排对榨取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张五常还对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所谓的需求第二定律进行了分析,张五常认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对解释行为帮不到什么忙,因为人们根本无从预知这一系数的大小。需求第二定律是指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是与时间呈正相关的,其认为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除了其本身的特征之外,主要是由其他替代物品的多少以及它们的价格决定的,而寻找替代物品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愈长,替换的机会越大。但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时候替代物品的种类是显而易见的,根本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六章《牛刀小试》是张五常要拿实例来做说明,看如何做一般的经济分析。张五常对无知进行了解释,认为无知也是一种局限条件,其实无知用交易费用来解释更为清晰。只是卷一还没有谈到这些概念,所以张五常也没有采用这一视角。张五常提出在进行局限条件的选择时,我们必须找到关键验证,从而使得简化的局限条件与真实世界大致相符。张五常认为我们无需关注成交量的含意,而是需要通过指定验证条件来使得需求量与成交量挂钩。另外,张五常还用过举例进行了单质和多质的需求验证,尤其是多质的需求验证有些复杂,如何辨别关键验证以及使用相对价格来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七章《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中提出不考虑生产时,市场的每一个人都是需求者与供应者兼于一身的。无论我拥有什么,低价我需求,价高我供应。由于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市价必向边际使用价值收敛,所以你之所需即是我之所给,把一者的需求曲线折过去自然就得到所谓的供给曲线,由此可见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实际上是一回事。如果考虑交易费用的话分析结果也是一样的,只是市价变作了代价而已,而考虑生产的情况结果也不会变,只不过是打通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壁垒,两者本来都是物品,自然在实质上没有差异。张五常对马歇尔的剪刀差理论提出了批评,其认为市价的厘定,绝不是因为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正相反,这市场二线相交,是因为数之不尽的需求者与供应者各自为战,那一大帮子自私自利的人不约而同地争取自己的边际使用价值与市价相等,从而促成了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应区县相交之价,这个视角就避免了使用短缺、过剩、均衡、非均衡等抽象之物的使用,从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第八章《公用品的经济分析》里张五常指出,私用品的性质是独用,共用品的性质是同用。凡是使用者增加导致量增加者属于私用品,市场需求曲线是以个别需求曲线向右横加;凡是使用者增加不会导致量增加者属于共用品,市场需求曲线是以个别需求曲线向上直加起来的,每个量上加总需求者的边际使用价值。牵涉到收费问题,共用品又互相矛盾的两种看法:其一是采用价格分歧,将消费者盈余榨干净为止,才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其二是既然共用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所以应该一律不收费。但是若不收费,谁来建造和生产?答案自然而然是政府,这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答案啊。可是有些人似乎有意无意地忘记了私用品可以为公有,而共用品也可以为私有,更何况竞争不是以既有的数量为依归的,而是在这数量底下的位置和权利。另外,张五常指出共用品和私有品通常混在一起,从一辆列车的需求转向个别座位的需求是从共用品转到私用品那边去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则是从向上直加转到向右横加,很多时候,把共用品捆绑着私用品一起销售是隔离不付费的人的一个好方法,也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卷一并未引入成本、生产、租值、交易费用、产权、合约和制度等重要概念,这些就等到后面的几卷再作学习吧。

  提笔于2014年1月13日凌晨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八):先思考,再数学

  张五常这个“另类”研究经济现象时喜欢赤手空拳,很少使用纷繁的数学手段,然而缜密的思维完全让他游刃有余。在现今这样一个经济学尚处于“洪荒时代”的背景下,很多理论尚不明晰或完美,往往“复古”的思考常常能拓宽出新的视野,而数学只是服务于经济学的工具,若是一味依赖工具那就本末倒置了。

  记得大一上学画法几何的时候有一堂课的课件标题是“XX思想的运用”(记不清了)。老师把例题一道道分析完后问我们觉得这节课的要点是什么,点了几个同学回答后他一脸淡定地边摇头边把课件放得老大老大,让标题里的“想”这个字填满了整个屏幕。我们整个班级愣愣地盯着投影屏上这个大大的字说不出话来。傲娇的老师表示三维的东西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哪里有什么要点方法,全靠想,想明白了就能画出来了,教材上的各种思想啊方法啊不过是唬人的东西罢了,想不出来知道再多也没有用。虽然这段剧情就像小学生作文里出现的桥段一样狗血庸俗莫名其妙,但老师的这段话当真是让我脑洞大开,哦不,豁然开朗。

  张老认为现在的经济学里包含了太多唬人的东西,在这里我想说说“功用”(效用)。经济学指出理性人会追求功用最大化,这句话是没错的,而且不但没有错,正相反它是太对了,正确到不管我是思考10分钟还是100分钟还是100年都无法反驳。本书第一章就有一句颇为经典的话: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而当一句话没有被推翻的可能性,它就是套套逻辑(tautology,意指无谓重复)。书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套套逻辑的例子:四脚动物有四只脚。功用就是套套逻辑的一个例子,任何人都会追求功用最大化。你问我什么叫功用最大化?你只要有选择的余地,那么你做出的那个选择一定是在你做选择时让你功用最大化的选择。什么?!你说你have to do something without alternative?!我说,你一定是有的,你还能咬舌自尽嘛。只不过自杀这个选项带给你的功用比不上你被迫做的事,而世界上始终有人在自杀,也是因为对他来说所有的选择他都背负不起,只有离开人世给他的功用值最高。至于什么事对什么人能带来多少功用,那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这里不扯。这不是否定经济学中这些概念的作用,只是在解释行为时很多东西难以发挥功效,回归最原始的推理思考或许才是王道,我想这也是张五常的用意。

  思考这项工作用在哪都是没有争议的。斯密提出“用值说”认为用值并不一定决定价值(他认为水的用值很高但价格很便宜,钻石则相反),看似挺有道理,到这再进行一番思考,与价值挂钩的真的是用值吗?水和钻石的价格高低似乎是由它们的多寡决定的,当人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水之后,稀少的钻石才更值钱,思考再深一层,就会联想到边际量,真正与价值挂钩的应该是边际用值(或者边际效用)。关键点在于,是人的思考推动着理论的发展,工具是没有思想的,做不到;被工具奴役的人思考是无力的,也做不到。

  空气里仿佛回荡着怒吼:Why don't people think?!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九):四点感想

  我大学本专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辅修的经济学,当时入学时受一个教授的启发,他鼓励我们去辅修一门和本专业不同领域的专业,眼界和思维方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对于我们理工类的学生而言,经济学和金融学是辅修的热门专业,然而当时为什么去辅修,心里并不是很清楚,或许是以为将来可以当会计。

  当时主讲微观经济学的老师非常厉害,坚持不懈每周读两本书(现在想想,这是大学老师的优势),这直接影响了他的讲课水平。我当时听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真的受益匪浅,也十分敬佩。有两个观点我记忆尤新:第一,现在把钱存到银行就是在赔钱。我当时十分震惊,我存到银行里的钱明明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息,哪里赔钱了?带着这个疑问我才真正了解了通货膨胀,国家的隐形税收!第二,学经济学的学生就应该去炒股。这个观点当时真的很排斥,一来当时读书,钱是最缺少的,因此历来保守,默认炒股是高风险领域,不要涉足。现在看来,这个观点真的很精辟。你不管看了多少本经济学的书,记下了数十位大师的经典论述,又能怎么样?出一些毫无用处的论文?真正开始研究股票,你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门道。企业财务报表、领导风格、宏观形式等等是你不可缺少的研究环节,经济学的乐趣也在这里。

  1、经济学学好却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始数据的失真,还有就是模棱两可的观点无休止的影响。我曾经有段时间认为经济学好轻松啊,比如博弈论,自己想出一条规则,无限推导,就能出一篇论文。但读了《科学说需求》,我发现这种想法实际上在浪费时间和感情。这也是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做研究要先弄清楚科学的方法,否则走得再远也无济于事,因为对经济社会无现实意义。

  2、懂得了方法,那就很可能走上一条孤独的旅程,但我们信心十足。以前搞科研,总想着有参考资料,这样可以显得自己是经过调研的。但一个教授的话让我思维发生了转变,如果一个课题没有参考方向,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还没有人涉足这个领域,你是鼻祖。只要方法正确,得出的结论往往有惊人的影响。

  3、读书很重要,为什么读这本书更重要,读了对自身有什么影响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读完了就扔那里,好书真的是要反复读的。别人问起你这本书讲什么时,你可千万别只记得作者是谁!读书是最容易的事情了,但悟道却非常难。

  4、为一项理论设计合理的约束条件和简化方法,体现了一个人的水平。比如有限元仿真,有的人用几种典型的单元就把一辆摩托车表达得清清楚楚,在不失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得到了满意的工程改进方案。有的人却费了牛劲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划网格,运用大量计算资源得出各种云图,却越来越迷失。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十):张五常的研究方法

  《经济解释》卷一加上读港版,这是读第三遍,感觉一遍比一遍难,难在想学会张教授的思路,但是修炼不够。张五常的方法论主要来源于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重视理论约束,重视因变量、自变量和不变量的选择,重视这些变量的测量,以及由这些变量组成的可被否证的假设。个人感觉其思路比一般的统计教材都要深入,就不要说经济学教材了。很多统计学书大部分是变量已经确定,主要是进行计算。而对研究者真正有用的知识,恰恰是如何寻找变量,如何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保持不变的变量,以及如何测量。

  结合张五常推荐的亨普乐的科学哲学英文文献,以及他旁听卡尔纳普科学解释课程的经历,个人认为要想深入理解张五常的研究,需要阅读科学哲学著作:(1)享普尔的假设检验哲学《自然科学的哲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38119/);(2)卡尔纳普的测量哲学《科学哲学导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51335/)。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第一卷中张五常清理经济学概念的方式有点像分析哲学,保留最基本的概念,清除掉多余的概念,使理论尽量简化,简化到直剩需求定律。这使我想到前一段时间,杨晓维教授《贝叶斯统计与个性化医疗》中关于模型的思想:(1)goodness of fit;(2)The simpler, the better;(3)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