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00: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精选10篇

  《菩萨凝视岛屿》是一本由(加)翁达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90元,页数:2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一):世上只存在一己之悲的年月

  今天用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然是在上课时。世界文明史,因为放幻灯片,拉着窗帘又关着灯,窗外还一片阴霾。很有感觉。尤其是想到之前的那个老师,还曾经站在我的位子前,讲东南亚文化。

  抄了一些句子。很久没有摘抄书里的句子了。就像最近对真人影像的排斥一样,开始排斥很长的故事。我知道,我是年龄越大越肤浅。希望也能享受肤浅的幸福。

  可还是在读这种闷骚的书。肤浅的不够彻底。

  衡量一本小说的好坏,我总是用能否产生画面感。这个要求其实是很高。因为我读轻小说都不会有画面感的。我的神经是部崩坏的机器。

  读这部书,貌似应该用渐入佳境来形容。一开始只是被那些神秘的词语迷惑。后来所有感官开始带入。就像迦米尼转赠给安霓尤的那句话:“能够让自己住在一个时时刻刻都得动用一切感官的地方,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有时我读书只是因为想看看世界上还有那些专注的人,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羡慕这种人生,当然也知道只能存在在羡慕的阶段。

  纯粹,永远是我遥不可及的东西。这本书里有,所以才会喜欢。

  “这个时代的悲剧,便是所有人的命运都渐趋一致。”依然会抄下这种类似警句的东西。我从小学就开始愤世嫉俗,造成了现在的有气无力。可一遇到这种东西,依然会走近,却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了。

  “他对生命的期待如今似乎成了一桩了不起的大事,照这样下去,他终究难免与别人的生命纠缠,多年来的努力亦将付诸流水——到头来,只换得无尽的混乱、不公不义、欺瞒。”最喜欢的人物是迦米尼。他既纯粹又没干劲,具备了我喜欢的男人的所有萌点(为什么会冒出这种字眼……)。一直希望他能和安霓尤在一起。终究是模糊的郎情妾意,终究这也不是一部爱情小说。

  终究我也只是个肤浅的人,模模糊糊的自认理解着那个“世上只存一己之悲的年月”。因为我期盼。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二):翻译的很优美-淡淡的悲伤

  文字优美,有人说是翻译得文艺了。

  其实原文本身也是很有这种梦幻般的语句的。

  书中的一些俚语歌曲,押韵且不拗口,简简单单却让人会心一笑。

  当写到圣汤玛斯中学搞怪的男生唱得俚语小调:我不禁的笑了

  船长诨名叫毛哥

  俨然荒淫道上客

  窃问本事有几道

  除了铲屎没别的

  特别像小时候我们唱得那些顺口溜一样好玩:

  高级的老头高级的糖,

  高级的老头上茅房,

  一摸兜 没有纸,

  一摸屁股一把屎。

  后面一些安霓尤默唱的歌翻译的也很出彩:

  噢,纽约州的林树长得高又高,

  片片黄叶恰似金光闪耀正当秋--

  小女子我本来自无忧地,

  一到纽约州逢哀又见愁。

  书讲得是离开家乡多年的女法医安霓尤,收到联合国某组织的委托,来斯里兰卡搜寻种族屠杀证据的故事。

  虽然,故事的主线是一个让人感到不快的故事。但淡淡的笔触和着主人公与先后邂逅的各种人的回忆,追思。让我们从某种断续的字里行间把乡愁,屠杀带来的愤怒,职业工作者的无奈,古老文化与现代的冲突这些因素揉合到了一起,如同无数小溪汇聚成了一条让人难以越过的长河。我们泅渡在河中央,上下不得,呼吸困难,回忆过去,恐惧现在,憧憬未来。

  书很短,两天上班路上的时光在地铁中读完了。译者把作者那种诗歌一般优美的“文距感”表现出了一幅温和的画卷。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三):斯 里 兰 卡 概 况

  国名: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独立日:2月4日(1948年)

  国庆日:2月4日(1948年)

  建军日:10月10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旗面四周的黄色边框和框内靠左侧的黄色竖条,将整个旗面划分为左右结构的框架。左边框内是绿色和橙色的两个竖长方形;右侧为咖啡色长方形,中间是一头紧握战刀的黄色狮子,长方形的四角各有一片菩提树叶。咖啡色代表僧伽罗族,占全国人口的72%;橙、绿色代表少数民族;黄色边框象征人民追求光明和幸福。菩提树叶表示对佛教的信仰,而其形状又和该国国土轮廓相似;狮子图案标志着该国的古称“狮子国”,也象征刚强和勇敢。

  国徽:图案中圆面的中心为一头狮子,其形象寓意同国旗。狮子周围环绕着16朵荷花瓣,象征圣洁、吉祥;花瓣又为两穗稻谷环绕,象征着丰收。图案下端是一只花碗,碗里装着庙花;花碗两侧分别为太阳和月亮图案。国徽顶端为象征宗教信仰的佛教法轮;永远转动的法轮,还象征国家如日月一样永存

  国花:兰花

  国石:猫眼石

  国家政要: 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2005年11月就职。

  自然地理:65610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风景秀丽,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宝石之国”和“狮子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

  人口:1901万(2005年4月)。僧伽罗族占81.9%,泰米尔族9.5%,摩尔族8.0%,其他0.6%。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居民76.7%信奉佛教,7.9%信奉印度教,8.5%信奉伊斯兰教,6.9%信奉基督教。

  首都:科伦坡(Colombo)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从中世纪起,这里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兰卡宝石,便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8℃。有人口223.4万(2001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9个省:西方省、中央省、南方省、西北省、北方省、北中央省、东方省、乌瓦省和萨巴拉加穆瓦省;25个县。

  斯里兰卡最高法院裁定东方省与北方省实行分治

  简史: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受到当地国王的欢迎,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征战不断。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4日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72年5月22日,宣布把国名锡兰改称为斯里兰卡共和国。“斯里兰卡”是锡兰岛的僧伽罗文古名,意思是光明、富饶的土地。1978年8月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仍是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978年9月7日生效,为斯历史上第4部宪法,改议会制为总统制。1982年后多次修改宪法,将议会任期6年改为到期时可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是否延长;规定斯所有官员,包括议员在内,必须宣誓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司令,享有任命总理和内阁其他成员的权力。议会实行一院制。

  经济: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渔业、林业和水力资源丰富。茶叶、橡胶和椰子是斯里兰卡国民经济收入的三大支柱。斯里兰卡的主要矿藏有石墨、宝石、钛铁、锆石、云母等,其中石墨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兰卡宝石在世界享有盛誉。斯里兰卡的工业有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烟草、造纸、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胶、金属加工和机器装配等,大多集中于科伦坡地区。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服装、茶叶、橡胶、椰子和石油产品。此外,旅游业也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国家创汇数亿美元。

  货币:卢比(Rupee)

  新闻出版:全国有报刊200余种,4个报业系统。锡兰联合报业公司通称湖滨大厦,1918年创办,1973年7月由政府接管。出版5种日报,3种星期日日报和10多种周刊。主要报刊有最大英文日报《每日新闻》,最大僧伽罗文日报之一《每日太阳报》。乌帕里集团报业公司,1981年11月创办。出版日报、星期日日报、周刊各2种。主要报刊《岛报》为英、僧文日报,发行量很大。维贾亚报业公司:1990年创办。主要报刊有僧伽罗文日报《兰卡之光》,英文星期日报《星期日时报》。快快报业公司:1930年创办,私营。出版泰米尔文报刊,《雄狮报》为最大泰米尔文日报。兰卡通讯社是1978年由几家报业公司联合创办的半官方新闻机构。斯里兰卡广播公司原名锡兰电台,1967年改用现名,系官方广播电台。斯里兰卡电视台系国家电视台。1982年开播,是斯最大的电视台,每天用英、僧、泰三种语言播出。

  外交:奉行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维护斯里兰卡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外国对斯内政和外交事务进行任何干涉。关心国际和地区安全,主张全面彻底裁军,包括全球核裁军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与中国关系:中斯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中国史称斯里兰卡为师(狮)子国或僧伽罗国。公元410年,中国晋代高僧法显从印度赴斯游学两年,取回佛教经典并著有《佛国记》一书。明代航海家郑和曾多次抵斯。15世纪,斯一王子访问北京,回国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被明皇赐姓为世,其后代现仍在泉州和台湾定居。斯沦为西方殖民地后,中斯关系一度中断。1957年2月7日,斯里兰卡与中国建交。1996年4月,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访问中国。2001年5月,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斯里兰卡。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斯里兰卡,中斯政府发表联合公报。2005年8月底,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纪念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7年2月26日至3月4日,拉贾帕克萨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近年,中斯双边贸易保持增长势头,1995年至2002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累计达24.6亿美元。2004年,两国贸易额为7亿多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6.9%。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四):翻译太文艺

  我本来就是那种不靠谱的读者,会因为赖明珠和林少华谁好谁坏和人吵到掀桌(当然,我是挺赖的,这注定了我不够文艺),甚至忘掉了原作者本来的面目。

  这本书,怎么说呢,单凭作者和内容是很值得一读的,不过就是翻译把它原本就细散零碎缓慢的节拍拖了个加强符,过于雕饰的中国字重叠起来,对于没有耐心的读者来说还真不好说(比如把“她已经嫁了别人”翻译成“她已罗敷有夫”这类,一句两句还好,一句挨一句就很可怕了)。

  但强忍着作者和译者的双强文艺,读完最后一章,再翻归题目,竟然也心中默默一动。

  这也算挺好的了,优劣抵消不输不赚,一场平稳中暗涌的阅读也算合了翁达杰的意吧。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五):无

  如果思想有不能言说之无,那么可以祈求另一种语言。“菩萨凝视的岛屿”就完美的诠释了“Anil’s Ghost”, 必须要说,谢谢陈建铭的翻译,让西方世界的幽灵在宗教文化里寻找到了共同的“无”,这也正是安霓尤,瑟拉斯, 帕利帕拿,迦米尼,安南达在残暴,在灾难,在绝望中寻找到的灵魂安息处。

  虽然他的翻译用词偏僻,语调文绉,却也不影响翁达杰在我脑内播放小剧场。这一段,就让我觉得美死了。

  “她用头巾紧紧地将耳机绑在头上。她每每需要借助音乐的力量,驱策自己进入既激越又优雅的境界。”⋯⋯“瑟拉斯透过餐厅的窗户望着她,他看见一个从不曾见过的陌生人——一个失了魂的女子,一名沐着月光的祭司,一个滑步敏捷的小贼。她不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安霓尤。她看不到自己还原到浑然忘我的状态——这是她全心全意企求的境界。她不再是跌跌撞撞于男性世界中的颠扑飞蛾;不再是运尸人,秤骨工——虽然她仍需扮演那一面,就像她也乐于当一名恋人。然而,在这短暂的时刻,只有她独自伴着賁张暴怒的情歌狂舞,无尽的失落方能一一驱离。”

  翁达杰让安霓尤的无我境界感染到了每一个旁观者(瑟拉斯,和我)。

  有人给翁达杰冠以各种后现代作家的名号,并想把这本书归作一类:这应该属于小说,哦不,散文体小说,哦不,诗意散文体小说。所以说,亚里士多德残害了很多人,即使他死了两千多年,还会有人念念不忘各种分类,有何用呢?

  《菩》里翁达杰着力写的是人,故事只是人物的衣羽。他们职业,身世,对待战争的态度虽有不同,却有一个共通之处——投入忘我的工作。就好像安霓尤会不停的想念自己的实验室,想念拧亮解剖台上方的手术灯时心头的“悚然”心动。

  他们不停的追寻,在遍布杀戮的岛屿上,他们孤独的用尽全部的力气去工作。他们是容易相互触动的。即使是彼此排斥,从不沟通的安霓尤和安南达也会因为对那一具骷髅有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职业尊重,而感到心灵的契合。翁达杰这么写道,“枝上落下一片枯黄的树叶,飘进骨骸肋架内,在里头随风翻飞不已。”

  失去自我是一种让人痴迷的状态。翁达杰借瑟拉斯说出,“他每每敞开双臂,将两千年前的雕像满拥入怀,或者仅仅将手覆在古老,温暖,被雕琢成人形的岩石上。只要看着上头衬出自己黝黑的手,心中便满溢欢慰。这才是一切愉悦的根源。”

  但追求无我,有些时候也是一种逃避。对从小就愿当一只小老鼠的伽米尼来说,他让自己保持不被注意,就是把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他堕落的原因,也是他与长兄瑟拉斯不合的原因,却也是他们在心底互相牵挂,难以割舍的原因。只因他们太相似。

  故事的最后,伽米尼为死去的瑟拉斯一一整理伤口,仪式一般,好像如此就可以起死回生。翁达杰轻轻一写,就叫人无比难过。所以说他是一个诗人,“他倚靠在尸身上,一一照拂上头的伤口。低斜的余晖映照着两人,迤逦在地上合为一道长影。” 最后两人终于能以如此柔软的方式面对彼此了。

  最后一章,翁达杰工匠般描写了安南达与村民们修复佛像的过程。 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鬼魂们阿,如何得到安息。 “这尊法相,正是由无数片糙石粗岩,加上映照在颊面上的缕缕竹影组合而成。在这尊雕像的有生之年,它的身上不曾被人影覆照,只是一贯地望穿这片炙热大地,看着遥远北方的山麓,看着不息的战火,并施予死去的生灵一丝安息或嘲讽。”

  我是有多想象安南达一样,借菩萨之眼默看这个世界。“他凝视这对曾经属于某位神袛的眼睛,有了新的体悟。身为一名艺师,他此刻心中毫无对崇高信仰的礼赞,他只知道,若非坚持当一名艺师,他只怕也会沦为厉鬼。”

  最后,请为此书举行一个仪式:在一字不漏的吞字读完整书后,翻倒278页“致谢”处,沉稳的,认真的朗读翁达杰的致谢内容。请朗读每一个名字,朗读每一本参考书目名,为那些全情投入的人鼓掌。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六):喜欢这样的翻译

  买来好久才看完的书。小说的原名是:Anil’s Ghost。太厉害,竟然翻成菩萨凝视的岛屹。太厉害了。

  看翻译的小说,总会心怀戒备,是否完全忠于小说,是否在文字转化的过程中,把一种优美用另一种优美加以很好的诠释。而译者如能对西方文化及历史有很好的理解,那就可为上乘了。如今能够相得益彰的译文越来越少。不过,这书我想值得推荐。因为显然,这位作者在描写亚洲也相当的贴切,至少不是纯美式的看法,让人完全沉迷于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可体味的细节。常觉英文作品叙事很强,会忽略意境营造,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是他闪烁着唯美的企图。很喜欢那段女主人公接近尸体时,把手放在一公分处说:“亲爱的,我来了。”这部分对她的语气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真实的感知了这个女人作为法医的职业习惯与个性表达。有些神经质般的表现,在我自己身上也经常出现。阅读的时间里,心领神会,心灵相通。

  深刻而优美,从商业推广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评价该是溢美之辞,不过,从译著的质量来看,倒也担得起。小说,只是小说,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是不俗。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七):用诗的语言写暴力

  本来找的是麦克尔*翁达奇另一部,也可能是他最出名的小说,那部被好莱坞打红的《英国病人》,居然搜索不到。

  而这本少有人知的Anil's Ghost居然一下儿就找到了。

  在斯里兰卡出生,在加拿大长大的麦克尔*翁达奇自认是个诗人。写小说不过是“副业。” 看《英国病人》时,深深地迷恋上了他的文字。完全是用诗写出来的小说。从结构布局,零落的线索,细密的心思,奢华的色彩,不肯停歇的心情。在书店里翻到过一本他的诗集。薄薄的。题目叫《笔迹》(Handwriting) 记住了扉页上的那句

  for the long nights you lay awake,

  and watched for my sake:

  for your most comfortable hand

  that led me through the uneven land...

  献给那些漫漫长夜你替我守望而无眠

  献给你最舒适的手曾领我走过坎坷平原

  quot;菩萨凝视的岛屿"(这个标题太怪了,感觉在给不相干的书写评语)与《英国病人》大不同。讲述的是斯里兰卡内战时自相残杀的残酷,和对对方村民的大屠杀。和最近广播里听来的卢旺达种族清洗几乎不相上下。也是专拣妇孺下手。

  翁达奇用他惯用的语言方式,清醒地,轻轻地,却又毫不回避的讲他的故事,对任何残忍和血腥的细节都毫不含糊。那种冷静象刀。直逼人心。一个激灵又一个激灵。他用诗的语言逼着读者面对现实和人性的丑恶。没有逃跑的余地。。。

  但是讲述这悲剧的语言之清冷却又像光,引导着人向上向上,不会被沉重的人类之悲剧坠入海底。好像最后变了泡沫的小人鱼,最终还是有了魂灵。。。天堂是教徒的救赎,翁达奇诗一样轻灵的语言是我们的救赎,我们的希望。

  《菩萨凝视的岛屿》读后感(八):【读品·一种寂静的阅读】

  李静超:一种寂静的阅读-评《菩萨凝视的岛屿》

  麦可•翁达杰被国内熟悉,多是缘于《英国病人》,这本是一部探寻某种圣徒式贞爱之可能性的小说,只是电影的改编使多数人误读了它,以为他要讲述的仅是一段激荡起伏的情爱,以及战争和死亡面前人性的脆弱和无奈。事实上,翁达杰真正在探索的东西,在他最近的作品《菩萨凝视的岛屿》里已经呈现的越来越清晰。小说原名是《阿妮尔的灵魂》,国内的这个译名,个人以为倒也相当切合作品主旨。

  翁达杰的作品向来充满了对存在和残缺的找寻,这部小说里生命的存在更是以近乎极端的碎片的方式呈现。充满了仇恨和杀戮的斯里兰卡岛屿是全部背景,然而翁达杰的笔触一贯的安宁静谧、细沉和缓,极度残酷的杀戮场面都渗出某种优雅宁静的神秘的美。这种感受,在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里亦常常遇见,但翁达杰笔下的死亡又完全没有他的剧烈和暴戾之气。而且,小说中大规模的死亡场面被紧紧掌控在恐慌的界限之外,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撒布着一张可怖但却寂静的网。死亡、伤残、存活,皆是境遇,无可怨恨和哀叹,一切如电影画面般流丽婉转地切换。

  立于此背景之上的则是诸多命运的相遇。翁达杰擅长在生命的相遇和碰撞中呈现人性的丰富繁盛,这是不可用线条简单勾勒、粗暴刻画的世界。来自外部世界的对真相的探询充满激情的法医鉴定师遭遇了岛上的考古专家、佛像艺师、医生和遁世的考古大师,为了挖掘真相以获取自由,他们必须共同做一件事,将一具人骨的颜面还原。现代科技和古老文明不期而遇,每一个人的过往和当下都充斥了失落和破碎,恐惧、疏离、怨忿、哀恸和空茫不断闪现。然而,护卫、救助、触摸、抚慰、怀念、劳作、承受和静止,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场,成为紧紧牵系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一道坚韧的丝线。因此张力始终存在,这使小说于寂静安美中充满诗的节奏和力,波澜壮阔。

  在因恐惧和仇恨而不断丧失生命和价值的昏暗世界里,如何弥补与恢复被命运撕裂和粉碎的存在,这是翁达杰的创作中反复追问的主题。对人性中爱的力量的思考和信任,亦从来没有放弃过。如果说在《英国病人》里翁达杰还在努力纯净情爱中欲望和占有的部分,到这部小说里,爱已绵延成广袤无垠的土地,并完全隐而不现了。考古学家凭凝视在碎片中还原出纷繁复杂的历史情节,佛像艺师拥抱头骨以获悉其原初面容,医生不断服药以维持救治工作的继续,人性中不能抗拒的爱和温情成为无边的苦难中保存生命的力量源泉,残活下来的生命借助这仅存的却巨大的能源延续并恢复一切可以再现的存在和价值。

  小说最后,杀戮还在继续,仇恨并未消止,但人性之爱点亮了菩萨安宁而悲慈的眼睛,包容一切苦难,使尘世的温暖缓缓涌现。整部小说,语言仍然迤逦优美,但更为安详从容,并近于某种淡淡的漠然;原来于《英国病人》里隐约闪现的湍流和暗涌都消失了,意境在宽阔、幽深中并进;碎片式场景间的转换也控制得相当和谐完满了。可以说,在翁达杰对人性、灾难、生存追寻探讨的一系列作品中,这部小说以其形式抵达了实质上的某个颠峰。

  所以,对它的阅读,需要我们更为安静的姿态,甚至是更为平缓的心灵。

  《菩萨凝视的岛屿》翁达杰 著 陈建铭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17.9元。

  【读品·李静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