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On China》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On China》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7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On China》读后感精选10篇

  《On China》是一本由Henry Kissinger著作,Penguin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36.00,页数:6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On China》读后感(一):On China

  quot;On China", by Henry Kissinger, Penguin Books, 2012.

  从1972年算起40年间,前一半中国吃上基辛格了,后一半基辛格吃上中国了。不唯基辛格如此,很多所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都如是。

  回到本书,也分为不平均的两部分,前一小半对中国的分析体现大师功力,简洁到位,后一大半则并非只是论中国,而是论中美关系,甚至部分为论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这也难怪,这种带有回忆性质的书难免躲不开个人痕迹

  其实,单就对中国的分析而言,仍流于叙事而非深入揭示。想从中了解中国现代发展与中美关系的美国人大略可得印象,但想深入了解中国的可能要略有失望了。特别是对中国的优劣得所并未更多着墨,对中国的民族性叙述不及对领导人个人的分析。

  不知此书在中国更火还是在美国更受欢迎

  《On China》读后感(二):读Henry Kissinger《On China 》

  算是近期挺热的一本书。

  对于中国长期在东亚地区占统治地位历史延续性的强调。

  中国历史叙述中将远古叙述为完美社会,这使得历史仿佛一直停留在一种状态中。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world order was thus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system that took hold in the West. The modern Western con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merged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when the medieval structure of Europe dissolved into a group of states of approximately equal strength,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split into various denominations. Balanceof-power diplomacy was less a choice than an inevitability. No state was strong enough to impose its will; no religion retained sufficient authority to sustain universality.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and the legal equality of states became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iplomacy.欧洲内部的各种竞争使得其发展出了与高度统一的中国截然不同体系

  The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in 1644 by Manchu tribes riding into China from the northeast, had turned China into a major military power. Fusing Manchu and Mongol military prowess with the cultural and governmental prowess of the Han Chinese, it embarked on a program of territorial expansion to the north and west, establishing a Chinese sphere of influence deep into Mongolia,Tibet, and modern-day Xinjiang. China stood predominant in Asia; it was at least the rival of any empire on earth.清帝国将北方骑兵的军事力量与中原的文化体制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扩大了中国的实际版图,成为极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清政府在与新的外来势力之间打交道的策略以及其转化很有意思。鸦片战争时代中国面对外来世界的惊愕,与当前欧洲求助于中国的援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围绕朝鲜的外交和军事博弈,以及各方行动对后续结果影响

  毛对苏联力量的抵制,对于中国的军事和主权基础重要

  The People’s Republic began by modeling its economy on Soviet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In 1952, Zhou went so far as to visit Moscow for advice regarding the first Chinese Five-Year Plan. Stalin sent his comments in early 1953, urging Beijing to adopt a more balanced approach and temper its planned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to no more than 13–14 percent annually.20 But by December 1955, Mao openly distinguished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its Soviet counterpart and enumerated the “unique” and “great” challenges that the Chinese had faced and overcome in contrast to their Soviet allies:We had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base areas, and were trained in three revolutionary wars; our experience [on coming to power] was exceedingly rich. . . . Therefore, we were able to set up a state very quickly, and complete the tasks of the revolution. (The Soviet Union was a newly established state; at the tim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y had neither army nor government apparatus, and there were very few party members.) . . . Our population is very numerous, and our position is excellent. [Our people] work industriously and bear much hardship. . . . Consequently, we can reach socialism more, better, and faster. In an April 1956 speech on economic policy, Mao transformed a practical difference into a philosophical one. He defined China’s path to socialism as unique and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Soviet Union:We have done better than the Soviet Union and a number of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rolonged failure of the Soviet Union to reach the highest pre-October Revolution level in grain output, the grav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glaring disequilibrium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and that of light industry in some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such problems do not exist in our country.

  苏联对中印冲突意识形态指责,以及来自于内部的压力,使毛发动了文革

  The meeting provided us our first introduction to Mao’s bantering and elliptical style ofconversation. Most political leaders present their thoughts in the form of bullet points. Mao advanced his ideas in a Socratic manner. He would begin with a question or an observation and invite comment. He would then follow with another observation. Out of this web of sarcastic remarks, observations, and queries would emerge a direction, though rarely a binding commitment.

  AT EVERY STAGE of China’s diplomatic revolution, Mao was torn between Sinocentrist pragmatism and revolutionary fervor. He made the necessary choices and opted for pragmatism cold-bloodedly though never happily.

  There was an urgency, however, in getting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right: China, Mao argued, had slid to last place in American priorities among the five power centers of the world, with the Soviet Union having pride of place, followed by Europe and Japan: “We see that what you are doing is leaping to Moscow by way of our shoulders, and these shoulders are now useless. You see,we are the fifth. We are the small finger.”17 Moreover, Mao claimed, the European countries,though outranking China in terms of power, were overwhelmed by their fear of the Soviet Union,summed up in an allegory:

  对当时中美最高会谈的细节还是记录挺详细的。

  What Deng label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s not only an economic but also a spiritual endeavor. It involved, first, the stabilization of a society at the edge of economic collapse and, then,a search for the inner strength to advance by new methods for which there was no precedent in either Communist or Chinese history.

  交换协议。

  He would generate a dialogue in which the views of his opposite number, and even his colleagues, were treated as deserving of the same importance he was claiming for his own. In that sense, Jiang was the least Middle Kingdom–type of personality that I have encountered among Chinese leaders.

  A NUMBER OF COMMENTATORS, including some in China, have revisited the example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Anglo-German rivalry as an augury of what may awai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re are surely strategic comparisons to be made. At the most

  uperficial level, China is, as was imperial Germany, a resurgent continental power; the United

  tates, like Britain, is primarily a naval power with deep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ies to the

  continent. China, throughout its history, was more powerful than any of the plethora of its

  eighbors, but they, when combined, could—and did—threaten the security of the empire. As in the

  case of Germany’s unific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alculations of all of these countries are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 as a strong, united state. Such a system has

  historically evolved into a balance of power based on equilibrating threats.

  陆地与海洋的争辩。

  The Chinese domestic challenge is, by the description of its leaders, far more complex than can be encompassed in the invocation of the phrase “China’s inexorable rise.”Kissinger认为中国未来的战略不会是与美国争霸,其自身崛起中的缺陷,包括地域和人口上的问题都将制约其努力。

  In his essay “Perpetual Peace,” the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argued that perpetual peace would eventually come to the world in one of two ways: by human insight or by conflicts and catastrophes of a magnitude that left humanity no other choice. We are at such a juncture.

  再来对比韩寒最近写的几篇文章,写的真不错。当然韩寒着重看的是内部,如果和基辛格这本着重从国际关系方面来看的书对比就更有意思

  《On China》读后感(三):读书笔记:《On China》(1976年以后部分)

  在谈论冷战期间中美俄三国外交的时候,基辛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七十年代初从联俄转向联美固然是在国家利益驱动下的明智之举,但是如果别的国家也根据相同的逻辑行事的话呢?他在书中讨论到中国领导人当时的困扰心理:

  「它依赖于各方就具体情况做精密计算的能力。中美日欧的联合固然足以遏制苏联,但是既然它们之间不存在形式上的同盟,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别有考虑怎么办?万一其中有的国家如中国人所担心的那样觉得和苏联联合而非遏制它更有利于世界局势平衡怎么办?如果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的一方试图抓住机会改变这个三角平衡而非维系它怎么办?简而言之,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纯粹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怎么办?⋯⋯中国的独立自主观念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就是它无法确信它的伙伴也愿意维持伙伴关系。」

  基辛格引用了好几大段他和毛以及周的对话来讨论这个矛盾,但是他并未明确地回答上述这些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实上中国所担心的美苏合作孤立中国的情势从未真正出现。美国在七十年代选择了联华抗俄,中美关系在八十年代一路走稳,而苏联却因为四处出击四处碰壁而渐渐从高峰跌落下来,终于在剧变中崩溃。事实上,苏联的劣势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如此明显,以至于中国反而要考虑重新疏远美国靠近苏联以维持三角关系的平衡了。

  但是上述问题在本质上并未消失,并且在苏联覆灭中国崛起的今天以新的面目更尖锐地存在着。中国的外交战略,究其根本,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战略。它拒绝参与任何会导致自己丧失折冲樽俎灵活性的同盟,永远以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的出发点来进行国际间的合纵连横。公平而论,对一个近代以来始终处于国际政治的弱势地位的国家来说,这样的选择并非不合情理。但是它在逻辑上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无法相信任何友谊,而是以彻底的丛林法则来看待国际社会。中国的官方辞令总是说我们「珍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但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了解,我们其实谁的友谊也不珍视。只要有必要,中国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任何国家当做敌人,正如在中国心目中,任何国家也都会随时把中国当做敌人一样。

  这心理当然其来有自,它是一百年屈辱历史所酿成的一种古怪的自卑和自尊的混合体。中国从那段经历中所得到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是任何既定的国际秩序都是列强的游戏。中国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这个秩序中普通而平等的一员。整个国际社会都是我们潜在的敌人,早晚有一天,中国会从它的压迫中挣脱出来。1900 年慈禧对十一国的宣战诏书,其荒谬之处,在很多人看来,仅仅在于它不合时宜。它的基本思想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中从未消失过。

  基辛格已经可以算是西方世界最了解中国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他并未真正体认到这样一个事实: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再到九十年代,中美关系看起来似乎转折了好几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但中国民众对美国的普遍敌视是一以贯之的。从 1950 年全国开展「三视」(仇视、鄙视和蔑视美帝国主义)教育至今,美国的负面形象在基层百姓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到了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程度。即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这种负面形象也只是变得更为生动而已。基辛格在书中谈论了宋晓军的《中国不高兴》和刘明福的《中国梦》这两本书和它们背后的民族主义思潮,但他只把它们理解为代表了一部分知识精英的看法。他讨论了 911 对中美关系在现实层面的促进作用,但他并未谈到(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否能够理解)911 事件发生后中国举国狂欢的民众情绪。归根结底,基辛格恐怕不能想象一个政府怎么可以做到一边在外交场合同美国人觥筹交错,大谈建设一个和谐的国际社会,一边利用自己控制的舆论工具在自己的人民中间尽一切可能促进对方的形象的妖魔化。虽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是在这一点上,他终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西方人。

  在全书的后记(这是我觉得格外有趣的一章)中,基辛格讨论了德国在一战前的崛起是如何导致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以及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今日的中国身上),并且尽力解释这一切不祥的预言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为什么有可能得以避免。在我看来,他的讨论虽然相当深刻,但结论却颇为孱弱。事实上,读完这一章之后,我的悲观程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他正确地指出中美之间要想建立一个和平的未来,双方必须对此都坚决而全力地向这一方向推动才有可能。问题是,至少从中国这一面看来,这种期待能够成立么?

  他很可能看不到答案了,但是我们会看到的。

  《On China》读后感(四):论中国

  已发南都。

  基辛格的《论中国》出现在了美国Amazon网站上(经网友提示,修改自:美国卓越网),在一则支持数为185人的首位书评中,作者Richard Stoyeck写道:“当你读到这样一本书时,你会比98%居住在中国的人,以及9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这个数据显然夸张了,却也道出了一部分现实。作为一个中美关系专家,历史的亲历者和塑造者,曾任国务卿的外交家,哈佛大学出身的学者,以及88年(88岁)人生体验的拥有者,美国人基辛格最有资格带着本国人了解中国。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同样是合适人选:不仅刷新了美国其他谈论中国的书,呈现出西方了解中国的最新模式,更是在敏感的历史话题前,补充和还原了中国人在脸谱化的历史教科书里,无法获知的真相。

  我们甚至不用担心基辛格故意丑化中国,或是背地里说了什么坏话。就《时代》周刊的书评人Jeffery Wassertorm的话来说:“对中国人的‘精妙’,基辛格表达了他的敬意。对所有制造了‘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他也以仰慕的方式提到了他们的‘精妙’之举的重要性。”似乎对于美国读者来说,过分美化中国,才是基辛格的《论中国》里最突出的基调和缺陷。

  《论中国》一共有十八章。无论是前八章,用局外人的视角客观论述;还是后八章,入了局之后的声情并茂,基辛格都不只是在列举史实,他分析文化,评点外交政策,猜想事由,更像是一个理论家,试图把中国现象消化。而出版商在美国经济危机和中国崛起之当口,推出这本书,似乎也是美国式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异国文化

  人们在理解异国文化时,通常都会进行本质化和刻板效应的处理。虽然基辛格还不至于走向东方主义,他的开篇模式却有简化中国文化之嫌。比如他设定了几个关键词:孔子哲学,孙子兵法和围棋的“势”,并最终围绕一个“和”字展开:指无论是内政还是战争策略,各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和牵制,只有达到和谐,才能圆满。基辛格固然查过了详细史料,借鉴了汉学家的言论,可这个有些单一化的路数,不免让人疑心,是不是要让美国读者读了后豁然开朗,原来“和谐社会”的概念早就注定了。

  在基辛格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是独特。虽然每个社会都自认为拥有“独特”的价值观,但中国显然在基辛格的笔下成为了最独特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所不能比,也无法被轻易理解。在基辛格的描述中,“独特”从中国讲述自己的历史时就开始了。只谈发现,不谈开创,中国一出场面目就模糊不清。盘古开天地到黄帝的神话,让炎黄子孙和“天朝”的存在理所当然,成为一种永恒的状态。即使是秦始皇,也只是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新局面而不是新国家。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独特文化”更是一度成为了精英阶层苦苦维持的状态以及追求的目标,甚至起到了阻挠或是推进历史发展的作用。比如清朝在保留文化独特性和打开国门的选择中徘徊不已,而鸦片战争中受围困的中国官阶层,在“师夷长技以自强”和让文化自信压倒敌军上无法抉择;改革开放在基辛格看来,则是邓小平采用了放弃文化独特性的举动。

  这种理解模式,颇能呼应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惊叹。对于从未花时间去了解中国的美国人,把中国文化和继承定性为“独特”的,复杂的,和难以理解的,就能让自己释怀不少:不是错失了眼光,而是从一开始,理解就不可得。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作为历史短暂的移民大国,不用“独特”,怕是也无法解释一个历史深远的国家复杂到了何种程度。就像人们熟知的他国概括中,自由之于美国,绅士之于英国。而独特,就是中国的最新概括了。

  在这个简化了的思路形成之后,基辛格的文化论似乎就完成了。他把笔墨大量地用在各种历史事件中,而眼光停留在背后的战略意义和此间的政治操作上。虽然基辛格也时而用先前的文化定性来佐证自己的逻辑分析,但显然,他对事件本身更感兴趣。在基辛格的关注之下,历史像一盘棋局,最值得揣摩和玩味的,就是那些此消彼长的博弈力量,和中国人私底下的精明算盘。

  有意思的是,基辛格选择认准中国人社交方式里的智慧,似乎是受了清朝时代的启示。鸦片战争时期,琦英就和璞鼎查(英国侵略军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并送去各种名贵物品,用利诱的方式拖延时间。而在新中国与美国建交的时候,他又一次在社交礼节这个方面上下了番功夫论述,并认为自己被接待的方式——先一番吃喝玩乐,再谈正事——也是在拖延时间。或许论根源,中国式社交确实有这么一层隐含理由,但从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习惯罢了。

  基辛格显然过于琢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以致于很多时候,他高估了中国人的智慧。作为一个现实政治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基辛格对中国的亲近态度本就情有可原,但要升华到这种“万事皆精明”的态度,大概仍是要呼应美国人对于中国崛起的惊讶吧。

  史实和学术

  如果说基辛格呈现给美国读者的,是一个简单化了的,容易理解的中国,那么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论中国》的价值就在补充历史教科书中的偏颇论见了。

  在论述朝鲜战争时,基辛格提到一个史实:毛泽东告知苏联不得到它的援助就不准备出兵。同时,在出兵的问题上,领导阶层内部意见不和,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犹豫。而美国此时正受到杜鲁门、铁托主义和麦克.阿瑟三方相争的困扰,并没有借朝鲜侵犯中国的意图。这样多维地呈现一个勾心斗角和博弈局面,让人们更能接近事实的真相。基辛格最后把战争的走势归结为中美之间的理解失误,算是他给事件定的性。

  在谈到台湾危机时,基辛格在文中澄清了美国立场:从未想过让共产党下台,并承认大陆为中国唯一政府,且支持统一。他认为,中美在这个问题上仍旧误解了彼此。也许基辛格此时更倾向于为美国说话,但他同样对毛泽东“先发制人”的战略表达了敬意。这样一来,他对史实的锱铢必较,又多了一层让历史芥蒂消失的意思。

  不过,如果中国读者想看到更多基辛格对中国敏感历史的客观陈述,一定会大失所望。从全书来看,他把重点放在了中美建交和其关系发展史上,并未对其他历史敏感带在政治上做过多评述。相反的,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带有摧毁性质的事件,在基辛格那里成为了论述中国文化的佐证。他根据文革总结了中国人的一条国民性:即使遭受了侮辱和不公正,他们仍然对社会怀有责任感。

  与此同时,基辛格还提到了对文革的近期研究: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现代国家与他管理的人民的关系。文革通过不间断地革命来实现人民自主,虽然失败了,却可以被当成案例来研究如何让一个国家变得更民主。这样为历史事件结尾既是《论中国》的特色,即站在学术角度形成外交内政的理论,又是基辛格本人对中国精英智慧的肯定。事实上,基辛格深情流露的时刻并不少,而他强调与中国历届领导人私交的时刻也随处可见。而对于诸如大跃进、文革和天安门事件,基辛格也常常用学术口吻分析事态双方,而触及到强硬政策的不良影响时则戛然而止,或是简单以“悲剧”一词匆匆带过,或是直接跳到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这样处理涉及到中国内政的敏感话题,除了归结为基辛格的学者身份,还要归结于他亲近中国的态度。甚至于在西方敏感的人权问题上,基辛格都能用思辨的方式来表达各方的立场。不得不说,基辛格的现实政治,对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中国》的结尾用德国崛起,一战爆发的情势来概括中国崛起于世界的担忧。基辛格的回答是否定的,历史不会重演,中国威胁论不成立,进而鼓励中美之间的合作而不是分裂。这位年近百岁的外交家,还在继续给美国和世界打强心剂。凭心而论,在世界经济危机之下,西方国家无暇自顾,与中国交好是最实用的外交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最大的意义在于:给足了西方理由,去像基辛格一样亲近中国了。

  《On China》读后感(五):站在中美历史进程中间的学者型领导人

  在《论中国》一书中,我看到的基辛格首先是一个学者,其次才是一个外交家、政治家。就像哈维尔担任捷克总统一样,西方国家历来不乏学者型领导人。也许正是因为思考先于实践,所以其行动总是踩在点上,且每一步都有板有眼,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前瞻性决策。就博弈而言,这种行为方式更具有优越性。

  基辛格是中美建交过程的亲历者,同时还是建交的执行者。对于中美历史进程,他的讲述具有权威性。然而,他并非从短期局势来评判这一段历史,而是从更加长远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化为起点,来为中美建交提出佐证。

  如果要了解中美建交的历史,无非是去搬历史书;如果要做更深的了解,去搜集相关档案和资料也仍然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要得到透彻的分析,那就非的基辛格不可,他的学养和外交家身份,亲历者身份为这一切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基辛格大概与汉学家进行过相当深度的接触,因而对中国古代文化史有着相当的了解。尽管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叙述,又将中国符号化的嫌疑。他提到了黄帝、秦始皇、孔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假设西方读者以为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全部,那可真够糟糕的。

  为何基辛格多次,反复的提到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呢,尤其是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热衷,这是因为“势”这个概念。“势”出自法家,是韩非子将之发扬光大的。与“势”相辅的另一个概念是“术”,说穿了就是权谋。《三国演义》是一本充满权谋的书,也是基辛格所理解的“中国式的策略”。他认为,中国现代社会受传统制度的体系影响(孔子),而在对外的策略,乃至习惯上又受策略性影响(孙子)。简单的拼接——中国文化史所影响下的内政外交,都不过时孔子加孙子的模式。

  当然,基辛格也承认中国的独特,他告诫西方读者不要简单的去理解中国。此书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在不停的为“事件”——包括发生在中国的一些悲剧性历史事件(比如文革)寻找文化上的合理性。甚至,存在一股迎合中国读者的味道。

  很显然,基辛格是无法摆脱他作为一个西方人的身份的,他更是一个外籍的政治家,所以不存在亲中的可能。他这么做的唯一合理性解释——是期望中美两国走向合作,而非对抗。他亲历中美建交,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黄华等领导人均有接触,对他们也有较为真切的认识。一个西方人,尤其是美国的国务卿是如何理解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的呢?应该说在此书中,基辛格并未令读者失望。另外,涉及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尽管有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但仍然给出了答案。

  另外,此书对一些曾经较为敏感的事件也予以披露,其并未删改,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尽管,这些问题同样充满了学术性的口吻。但毕竟,能够这样谈论该问题了。

  《On China》读后感(六):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写给足不出户的美国人看的书

  本评论仅限于1976年前的部分。

  基辛格博士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通篇不但赞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军事思想等等方面的成就,对于中国的主要领导人的描写也是智慧、幽默、果断一系列的赞美。我几乎没看到负面的描写。

  虽然有一些观点似乎是作者的臆断,但整体写作很客观、流畅和简明扼要。各个写到的时代的重要事件都有涉及,根据作者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决定写多少,并且非常诚恳地对自己拿不准的部分承认不确定。由于篇幅安排比较个人化,作者也曾被诟病一些关键事件仅仅一笔带过,避重就轻等等。个人觉得属于求全之毁。

  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很靠谱的。

  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九章,1972年中美建交的部分。作者作为亲历和重要参与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而有趣的面谈细节。

  《On China》读后感(七):更客观的视角看待近现代中国

  近几年花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了,也是迄今为止看完的最艰深的英文大部头了,前前后后看了半年,不过看完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_-。应该说,作者首先是一个国际关系专家,而且也作为顾问参与了中美关系重建和发展,因此,书中,特别是70年代以后,更多地是探讨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和可能的关系。而对于中国国内的情况的阐述,还是相对比较简单。从一个40年来一直旁观着中国的专家的角度来写中国,确实带来了很不错的视角,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比如中苏关系的恶化,我们一直听到的声音是因此中国拒绝苏联控制,而这本书里会看到,毛泽东多少次鲁莽行事然后让苏联打圆场,而赫鲁晓夫对中国一提要求或者建议,就被毛泽东粗暴拒绝……又比如,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参与是纯粹基于国家利益的,而美国不得不考虑国民对民主自由政治的要求,因此我们二十年来总是看到美国老是要“干涩”中国内政,让中国走关注民主法治,而中国却忙着对各国的暴政助纣为虐,只要这些国家能给中国带来利益、资源……

  《On China》读后感(八):《时代》周刊书评:外交豁免权?

  来源:《时代》周刊,2011年6月13日,

  http://goo.gl/UQqWi

  作者:华志坚(JEFFREY WASSERSTROM )

  译者:匿名

  校对:南山

  中国的当代历史是由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塑造出来的。只有某鲁莽大胆的赌徒才会在1929年的时候下注,说CCParty会在1949年统治这个国家。当时ccp不过是一群几乎要被彻底清剿的乌合之众。而在1952年的时候,韩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国孩子们看的节目都把汤姆大叔塑造成超级大反派,谁要说不过在区区20年之后毛泽东就会和美国总统在北京相谈甚欢,那更是匪夷所思。类似的还有,谁能够在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谈及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时候,想到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会超过日本呢?

  就在我开始读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写的《论中国》(On China)那天,我去了一家二手书店,并又一次地领略到中国的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地让预言落空。在那家二手书店,我幸运地买到了由George Paloczi-Horvath在1963年所写的《毛泽东:蓝蚁帝王》(Mao Tse-tung: Emperor of the Blue Ants)一书。Paloczi-Horvath相信,到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居民会达到20亿,仍然会受困于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只有10亿左右,看起来更像是被资本主义、而不是mzd思想所鼓惑。

  基辛格新书的价值在于在许多出乎意料的事件进展方面,它给出的是知情人的视角。在”乒乓外交“和尼克松与mzd的历史性会面方面,他的记录并没有什么新鲜曝料。谈到后来那些塑造和调整了华盛顿和北京关系的对峙和合作,他也不过是老调重弹一些人们都熟悉的共识。但是这些故事是由他这位当时始终在场的人所讲述的,那又有些特别了。长篇大论是基辛格的标志。没有别人曾介入后尼克松时代每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外交],或与毛泽东时代以来那么多的中国领导人交谈过。

  但同时,很明显,简洁叙述不是基辛格的天赋所在。《论中国》本可以成为一本薄薄的、吸引人的外交回忆录。但结果是,我们拿到了一本超过500页的大部头,读者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化简为繁则是基辛格故意为之,好让我们认为他是一名重要的地缘思想家,历史证明了他的英明。关于”乒乓外交“那部分,我们很容易认为他值得仰慕。但是想到他在越南和柬埔寨问题上误导了美国的军事行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很难把他看成无所不知的先知。即使是在中国问题上,基辛格也太过积极地要为邓小平受到的全球性谴责开脱——他这位长期以来的”老朋友“对1990-1年六月2+2日的zhen ya负有直接责任。

  《论中国》在许多段落上都是误导性的,或是过于简单化,以至于和我从那家二手书店淘来的老古董有些类似。基辛格把所谓”中国传统“简化为以忍耐为主、长期不变的儒教,忽略了中国人的多样性。(在他书里的中国”人民“一词,就跟Paloczi-Horvath书中身穿毛式制服的”蓝蚂蚁“一样,都是一个毫无差别的群体)。中国政府和外交的历史延续性也被夸大了。

  对中国人的“精妙”,基辛格表达了他的敬意。对所有制造了”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他也以仰慕的方式提到了他们的”精妙“之举的重要性。然而遗憾的是,谈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论中国》算不上是一本精妙的书。

  【本文作者华志坚最近的一本书是《21世纪的中国: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

  《On China》读后感(九):读懂中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做的有些事情,不需要我们去理解,同样,邓也是。战略家就是战略家,战略家不需要和你我一样去考虑某些个体的感受和极有可能道德层面的阻碍和外界的反感。兵者伐谋,在那么一个时代背景下面,的确有这么一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哲思指明了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保卫了她古老的尊严。有人要问,毛和邓都杀了人,我觉得这一点上他们受到道德的谴责是没有问题的,纵然动机和里面的博弈到现在都是谜团。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我们无法评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纵然你唾弃他们,谩骂他们,他们还在那里,丝毫不动,傲视着你。纵然是汪精卫之流的人物,也是千古谜团一语成戳。最后,历史本身会给他们最好的注脚。还有就是,在批评谩骂的时候,我们自身,要自省,解剖一切。

  看清历史看懂历史,让历史照进现实,争执和利益纠纷既博弈,祖宗们留下的博弈技巧几千年来被统治阶层用的屡试不爽。好的坏的,对的错的。知其者,惟其春秋。

  《On China》读后感(十):读书笔记:《On China》(1976年以前部分)

  所有 On China 这本书的书评,无论是来自 NYT,NYT Book Review,FT 还是 Economist,都一致同意基辛格是写这样一本关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传奇性崛起的著作的最佳人选。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乃至缔造者,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一个世界级的外交家,一个素养深厚的学者,基辛格的资格和分量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但是这本书究竟不是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回忆录,其内容也不仅限于他本人的外交经历。这是一本评论中国的书,也因此,它面对着的是更高的标准。它不仅仅需要回答「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更重要的是回答「这些事意味着什么」。考虑到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要回答这一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事务专家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

  基辛格并不是只专精于中国事务的专家,但是无可否认,他为写这本书做了大量的功课。无论是关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并不简略的)综述,还是关于现代中国故事的详细考察,基辛格在背景资料上所下的功夫都是令人敬佩的。他关于中国古代外交战略显示出他对这些历史并非只有浮光掠影的理解,对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的叙述整体来说也相当公允。他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复杂细节的了解常常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尽管他对周的倾慕尽人皆知,但在谈到周的历史评价时,他在引用邓的著名谈话的同时也提到了另一派对周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在谈论林在文革中的作用时,他敏锐地注意到除了官方定论(认为林比毛更左)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当代意见认为林实际上是在毛的右方,是周邓潜在的同盟。在所有关于历史问题的叙述里,我只注意到一处错误:他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说成是毛本人的俏皮话,但是责备基辛格不了解赵匡胤显然是有点过于苛刻了。

  而基辛格最大的优势在于,作为一位当代地缘政治大师,他对历史事件背后各方行为逻辑的评论常常极具说服力。他关于朝鲜战争前中美俄朝四方在战略层面勾心斗角的故事的讲解异常精彩,读来可以下酒。事实上,在每个中国所参与的国际军事冲突的背后,基辛格都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毛(以及他背后的其他中国人)在想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想,并且他的回答往往相当精辟(虽然有时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基本上,这可以看做是这本书的主要价值所在。

  但是他最大的优势也同时构成了他的劣势。对战略博弈的专注(和专长),使得基辛格几乎总是以一种观摩棋局的心态来评论和玩味中国历史,而忽略了很多不那么戏剧性的部分。例如,同样是发生在五六十年代之间,中印战争在书中所占的篇幅大大超过了大跃进和大饥荒,而后者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显然远胜过前者。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让基辛格倾向于给每件历史事件寻找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上的解释。在很多时候,这种解释让人觉得他是夸大了当事各方的理智程度。他本人当然是以一个现实主义地缘政治观念闻名于世的外交家,这种现实主义让他得以抛开意识形态的藩篱去促进长期和宏观的国家利益,这正是他一声功名事业之所系。但是他有时似乎忘记了这世界上并不是每个政治家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现实主义,都能够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完全不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家们。事实上,他好像从未真正理解过五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狂热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深刻到什么程度。很多当时中国所采取的表面上似乎违反常识的战略步骤在他看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起因并不是当事人的智慧,而恰恰是他们的愚蠢。

  基辛格对意识形态争论的冷淡和对现实谋略的热衷,常常让他在外交生涯中西方被攻击为对红色中国过于软弱。在这本书中,基辛格同样着重于对毛的战略的现实评论,而这种技术性讨论似乎压制了他对毛和他的同僚们的世界观的理解。它当然远胜过完全从冷战视角出发的充满意识形态口号的历史叙事,但它也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意识形态的后果和影响可以完全被现实谋略所调和。他并未完全忽视毛治下中国发生的巨大人道主义灾难,但他的兴趣显然完全不在于此。

  这一切都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常常令人充满兴趣,但也常常带来失望。因为任何一个身在局中的中国人都了解,中国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战略问题。意识形态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是几十年来的中国政治家们无论如何也回避不开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