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澳洲乱世情》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澳洲乱世情》经典观后感集

2022-04-04 03:3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澳洲乱世情》经典观后感集

  《澳洲乱世情》是一部由巴兹·鲁赫曼执导,妮可·基德曼 / 休·杰克曼 / 布兰登·沃特斯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一):给五星算不算太文青。。。

  澳洲乱世情

  我现在特别特别后悔。。。

  后悔没去电影院看这个电影

  而且我本来是打算要去的

  但是最后没去~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不过尽管这样

  我坐在家里看那个不大的16比9电视机

  还是被美丽的澳洲风光震得汗流浃背

  比喻不太贴切了啊。。。不好意思-_-

  总之先看拍的美,拍的精致

  镜头一看就不是一般用心

  首先印象分给的很高

  也可能是因为之前先看了五分钟寻找成龙,汗

  对比太强烈了

  然后那拉就出来了,乔治金也出来了

  浓烈的澳洲风情都出来了

  那些奔跑的大袋鼠真美

  随后被一枪枪响mrs boss一脸错愕

  然后镜头一转袋鼠被放在破车顶上土著人唱着歌那个小桥段也超搞笑

  我就喜欢电影里自然的法国式幽默,哈哈

  不得不说

  这是一帮子好莱坞搞出来的澳风相当纯正的电影

  他们总是这样

  当年拍纯真年代的时候英范儿也做得相当地道呢~

  真佩服这些电影人

  总之呢,看完这部电影我是相当激动的

  首先,导演挺可爱

  他就应该把这电影拆吧拆吧拍它个两三集,吸金啊~

  很久没见过情节这么完整这么像电影的大片了,哈哈

  一开始影片就提到了 stolen generation

  让我觉得这是一部探讨历史问题或者种族问题的电影

  后来发现影片里其实表现的更多的是大种族的概念

  赶牛人与黑人姑娘的结合

  白人女主人对奶油孩子的爱

  土著爷爷对赶牛队的引领

  甚至还配了个华人厨子宋醒

  而片中对待种族问题的冲突,实则转化成了争夺牛肉生意利益双方的冲突

  是的,如果穿越无人区的故事再拍的矫情一点儿

  赶完牛到码头影片真的可以结束了

  拍得这么美我也满意了

  可是导演说不

  通篇电影的主题,依旧在the stolen generation这里

  它是什么

  在最后当mrs boss说着那句话的时候我恍然大悟

  拥有的时候要珍惜

  恩,珍惜是因为不知何时会失去

  会失去是因为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自由

  那拉终归要去流浪

  赶牛人终归要去赶牛

  他们不受雇于任何人,所以也不会被任何人解雇

  自由和珍惜

  多么矛盾而又共生

  我还是觉得依靠台词说出珍惜这个词太过了

  最后mrs boss于赶牛人生活在一起的结尾也稍微圆滑了点

  但是这个探讨内心实则说白了是自私人性的成长历练的主题

  我真的很喜欢

  颇有感同身受无法释怀之思绪

  这大概,也是我最终止不住泪的原因

  有人说它像乱世佳人

  偏偏乱世佳人也是最爱,那是只想要自由而无法去珍惜的解释

  哪怕是最爱的人,只要爱的自由也是不行的,亲爱的

  导演早就攒足了劲要把它拍成史诗的

  要想成为史诗缺乏了人性和英雄是不行的

  战争背景用的恰到好处

  仅仅是背景,够了,这背景让情节连贯合理,够了

  唯有到最后轰炸后不知mrs boss死活时的处理

  有点儿太好莱坞了,看到那儿突然有点跳戏的感觉

  就是感觉风格好像变了呢,呵呵

  最后切尼的过分负面形象也是如此,典型的好莱坞恶有恶报

  要知道那拉是他的儿子呢。。。

  而且这样也导致结尾过于波折了

  力量好像反而被削弱了

  就好比雪地里的小妹一次一次的死不掉一样,呵呵

  编剧都是相当牛的

  我还是觉得应该留着拍续集-_-

  查了一下,Ronald Harwood,钢琴家的编剧

  难怪咧

  这也是我给五颗星的原因,一般都没怎么给过

  近期看过的架构最完整的电影故事了

  同时还是风光大片

  还带着我喜欢的些许魔幻主义色彩

  主题也够激动人心

  演的也好,主角配角都表现不俗,夫若何求呀~对不

  说到魔幻色彩

  是我硬加上的,不过确实和拉美那种调调有点像啊

  唯物世界里的唯心主义,整的跟真的似的~

  那拉的歌声也太迷惑人了,听完我总感觉塞壬的声音应该也是差不多类似的

  就是在大峡谷截住牛群那一段,有点太神了

  不过我判断的标准也仅仅是

  牛群至少应该离得比较远的时候就开始唱歌。。。

  那拉那个小男孩真灵气,睫毛真长~~~~~

  在mrs boss房间里闪来闪去的,跟乔治金一起流浪去了

  都感觉挺特真实

  这就是魔幻主义的感觉啊,我觉得

  还有人嘲笑说整部电影都在向绿野仙踪致敬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嘻嘻

  但那些歌声

  我觉得被重新演绎了

  彩虹的歌,现在听起来,少了一点空灵,有了更激动人心的感觉

  最后说说结尾

  以前一起看电影的一个人说

  他习惯坐在电影院一直把字幕看完,看到黑场

  澳洲的结尾至少换了三个片尾曲我发誓

  字幕超级长

  但是如果你最后听完了

  绝对值得

  最后的最后

  那拉的歌声静静的,幽幽的,响起来了

  会让你觉得

  这一切都是真的

  在网络上有一万八千人评价了这部电影

  我相信影评不计其数

  我只好不看它们

  太多了会让我忘记自己的感受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

  我会再把它看上一遍或者几遍

  这就足够了

  记录一下本年度我的唯一一部五星电影

  或许,我还是太过文艺女青年了吧

  不管了,呵呵

  ,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点大家的评论

  居然这么泛政治化

  政治化视角难道不是马克思唯物主意教育的产物。。。

  反省自己

  刚刚接受完蕾妮的教育

  居然还几乎忽略了偏重所有男性成年角色

  只知道关注细节和情调

  也不得不说

  太过个人狭隘主义,汗。。。。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二):满篇的种族歧视,利益交割

  最大的背景我觉得不是战争而是:

  1910年,澳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

  1997年,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说,从家人身边夺走土著儿童的政策使多达10万的土著人遭受精神创伤。报告建议政府对“被偷走的一代”作出补偿。时任总理约翰·霍华德拒绝做官方道歉。

  可恶的殖民者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丧尽天良.

  回说着个戏,nicole太惊艳了!一直是花瓶的她怎么说也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实力是大大的有滴!我还记得以前外教问过我,喜欢哪个明星,我想到没想就说了nicole。

  但是说真的,我感觉戏里头的爱情说的真不咋滴,中文译名叫澳洲乱世情,是因为觉得直接叫澳大利亚让人以为是纪录片,拉不到票房吗?

  感觉最深的还是纳拉那句:i will sing for you。土著人真的好神奇!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三):重新发明“澳大利亚”:关键词解码《澳大利亚》

  “南十字星下”系列之一

  《澳大利亚》有个相当生猛的片名,以国名为片名,可见其出身之不一般。尽管澳大利亚人自己仍不时提起澳大利亚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外省心态”,尽管这片土地名义上依旧尊英女皇为最高首脑,尽管这位女皇曾经在七十年代罢免过民选出来的首相,证明了自己依旧手握实权,然而澳大利亚独立建国已经百余年,毕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澳大利亚》这个名字相当于一部电影用《中国》、《美国》或者《法国》来命名,要想不被这个名字压垮,这电影中得承载了多少文化和政治的意义和内涵。诚然,澳大利亚的历史远不如中国这样悠久,论文化更比不上法国,甚至同为英国殖民地出身的美国,论阅历和创造力,也要比这位同宗“表弟”的家底丰厚得多。然而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情感要集中在一部电影中体现,分量岂同小可?远不容我们用一部“劣质好莱坞史诗翻版”来总结之。事实上在这个国族认同高涨,人人忙着找寻“澳大利亚人身份”的时代,《澳大利亚》恰恰有着特殊的意义。

  《澳大利亚》到底是不是一部合格的史诗,这是个艺术问题,我的兴趣不在此,事实上即使在澳洲本地,对这部电影亦多有微词。然而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往往并不在其艺术成就,而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政治的信息,以及它与社会与时代背景的互文关系,即使是一部艺术上的“失败”之作,其中亦必然包含着时代的折射和诉求,值得认真对待。我这篇文章,就是准备从澳洲文化和国族认同的角度来谈一谈《澳大利亚》这部电影的特殊意义。

  读解这样一部充满地方色彩的电影,一些关键的概念必须澄清,就像要真正理解《黄飞鸿》,你就必须得理解“洪拳”、“黑旗军”、“金山”、“十三姨”一样。否则只能看个热闹,对其中的戏肉和精彩之处不明就里。下面就列举一些《澳大利亚》中的关键词,解说概念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个读解影片的过程,如果有耐性的话,就请你跟我一起走进“澳大利亚”的神奇世界中去吧。

  被偷走的一代 Stolen Generation

  从1869年开始,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英国驻澳大利亚的各殖民地(后来是澳大利亚当局)就系统地将黑白混血小孩带离他们的家庭,由地方警察出面搜索这些儿童,将他们送入教会创办的孤儿院中,用西方模式来培养。这一残酷政策造成了大量土著儿童有家归不得,大量土著家庭支离破碎,直接威胁到了一代土著的心理健康和文化传承。这些被带走的小孩,就是人称“被偷走的一代”,事实上这一政策绵延百年,为祸决不止一代。

  熟悉澳大利亚电影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不久前的一部作品《沿着防兔栏》(Along the Rabbit Proof Fence,汉译《末路小狂花》,汗!),根据著名小说改编,就是“被偷走的一代”的一个缩影。讲述两位被警察带走的小姐妹,沿着绵延数千里的防兔栏(澳大利亚人造的土鳖工程,为了防止他们自己带来的兔子成灾)逃亡的故事,因为她们的母亲在离别时曾告诉她们,家就在防兔栏的尽头。

  尽管对这部电影的多元文化属性已经有所预期,然而影片一开始就直白地点出讲故事的小孩是“被偷走的一代”,还是让我有点吃惊。这说明这部电影在美景、乱世和痴男怨女等好莱坞大片模式之外,还是有自己的企图的。重述澳洲历史,重寻“澳仔(Aussie)”身份的野心斑斑可见。这一点下面再展开。总之,正如观众所见,在《澳大利亚》中,“被偷走的孩子”是一条极重要的线索,甚至比痴男怨女的离合更加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

  追踪者 Tracker

  好,问题就来了。土著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世代生长于此,他们比白人对地形熟悉的多。虽然白人有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往往也会在茫茫的澳洲荒野中迷失方向。所以他们要抓到黑人罪犯,往往必须同样依靠黑人。这些人就是“追踪者”。

  澳洲土著寻路的本事是白人望尘莫及的,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他们可以沿着细细的一道野兽的足迹,找到它们的老巢,也可以凭着嗅觉,准确地摸到远在数十里之外的水源(就像片中的“乔治王”做到的那样)。这些都是长期在大自然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技能。片中卡拉汉警长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位“追踪者”。仔细看电影的话,会发现他显然发现了那拉母子的足迹,通向水塔,然而一件事阻止了他进一步的怀疑,那就是水箱在水位很高的地方有两个破洞,正在漏水,这说明了其中不可能藏住人(他没料到那拉的母亲有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气)。而这两个漏洞之一,影片前面交待过,正是那拉画的艾什利夫人图像的手部,那拉通过洞中透进来的光,幻想艾什利夫人拥有魔法。

  在澳洲历史上,为了避开警察的搜索,混血小孩的母亲有许多办法。片中表现的抹煤烟,让孩子看起来更黑一点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看到达尔文港下起了暴雨一场戏,我不禁暗叫“要糟”,导演的下一场戏,恐怕就要表现在露天电影院里看戏看得正高兴的那拉被洗出了“原形”,被警察带走。幸好,后来的发展并未如此。

  虹蛇 Rainbow Serpent

  澳洲土著没有历史,不过他们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在他们的传说中,世界的起源是一场大梦,是为“梦创时代”,而“虹蛇”就是生出世间万物的造物主。七彩斑斓的虹蛇是土著绘画中经常出现的母题,象征着灵力、再生和希望。

  那拉的外公把艾什利夫人当作“虹蛇”,不知理由何在,或许是因为她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吧。或许不必明言,土著的直觉是片中一再渲染的元素,这种神秘的氛围是白人的一厢情愿还是真有其事,谁也说不准,就当是影片的设定好了。最后艾什利夫人拯救了远地牧场,救回并“放生”了小那拉,说明影片确实是把她当作虹蛇来塑造的。

  烟净

  这一点台词中并未明言,但是有很多表现。在艾什利夫人第一次进入牧场的戏里,到处都烟雾缭绕,两个土著妇女燃起了篝火,其中一个提着冒出白烟的铁皮桶到处熏,包括人也要熏,就是土著特有的“烟净”仪式,据说可以除秽,两个女人正在用土办法来祛除艾什利先生之死所带来的秽气。

  桉树枝燃出的香烟不但能辟邪,还能奉神。那拉的外公乔治王也经常在山顶上点起一堆篝火,让烟雾直冲天际。据说什么样的树最好,在那里采集火种最有神性,这些在土著知识体系中都是有讲究的,可惜我不懂。

  奥兹国 OZ

  千万不要把片中的《绿野仙踪》(《奥兹国历险记》)仅仅当作是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澳大利亚崇拜美国是没错,可《绿野仙踪》在澳大利亚却不仅仅是一个美国童话而已。事实上“奥兹国”几乎已经成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别名,“奥兹国民”是澳洲人引以为荣的一个称号。

  这个说法的源头有二。其一是发音上的近似,OZ与Australia的开头发音一样,而且与“澳仔”(Aussie,澳洲人的绰号,有点像美国人的Yank)的发音几乎一致。其二是意义上的相似,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与大多数白人移民的母国英国在气候、水文、地理、寒暑方面基本上都是截然相反,甚至连动物和植物都怪模怪样,与旧大陆迥乎不同。刚好,故事里的“奥兹国”也是个稀奇古怪的地方,充满了怪人怪事。于是不论起源于他称也好,自称也好,“奥兹国”这个绰号就这么叫开了。澳大利亚的一切特点,都是澳洲人乐于强调的,“奥兹国”刚好巧妙了总结澳洲的这种古怪特性。有部老片叫“they are a weird mob”,讲述一个外来者在澳洲遭遇到的各种“文化震惊”,反映的就是澳洲人的这种心理。

  应该说,无论别的方面怎么差,《澳大利亚》引用《绿野仙踪》这一点还是很巧妙的一个构思。如果说“奥兹国”只是一个稀奇古怪的白人殖民国家的简称,那么《彩虹之上》这首歌就象座桥梁一样把白人之梦与土著之梦连接了起来,这首经典歌曲的意境暗合上面提到的“虹蛇”和“梦创时代”,这个梦,不仅是白人之梦,也是土著之梦。《澳大利亚》的一条重要主题,就是人不能没有梦,不能不会讲故事。那拉、乔治三世、艾什利夫人,他们都是有梦的人,而牛仔同学失落了的梦最后在他心中复生了,是他转变的关键。那拉喜爱《彩虹之上》,最后吹奏着这首歌,引来了“虹蛇”艾什利夫人,无疑是个隐喻: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是彩虹那边的美景让他们风雨同路。

  所以可以说,片中贯穿始终的《绿野仙踪》,几乎是跟“被偷走的一代”同样重要的线索。如果说后者代表着这个国家历史上的耻辱,前者就代表着未来的梦幻和希望。当然,要说《绿野仙踪》到底代表着白人的梦还是土著的梦,是不是说土著的梦必须通过白人的洗礼才能实现,这个就有得争了。写得饿了,涉及人间的事情,下一篇文章再说。那篇文章里,我会在这些关键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解读《澳大利亚》这部电影中的各种文化和政治线索。

  “南十字星下”系列之二

  这篇文章依旧延续上篇,用关键词的方式解读《澳大利亚》,不过使用的概念自出机杼。关系万端,总得有个线索,才能理得清楚。在我看来,不理解这些线索,就不可能对这部电影做出准确的解读。

  混血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库克船长早在1770年就发现了这片土地,然而直到1788年,英国人才真正开始用这片荒凉的土地关押囚犯。直接的动因之一据说是因为美国独立了,英国的囚犯无处流放,只好把这片“南方大陆”当作倾倒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人渣”的“垃圾场”。跟今天我们今天要实现现代化,就在非洲倾倒有毒废料是一个意思。

  这片羁縻囚犯的荒地其实是片宝地。东南沿岸雨水丰沛不说,在今天叫做维多利亚的地方还蕴藏着丰富的金矿,是所谓继“旧金山”之后的“新金山”。澳洲此后在畜牧与掘金的热潮中,逐渐发展起来。新的经济带来了新的人口,这片土地不再仅仅是英国移民的领地了。除了固有的土著之外,德国人、荷兰人、中东穆斯林乃至中国人纷纷蜂拥而至,怀抱着发达的梦想踏上了这片南方大陆。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国家。

  除了我国的主旋律,好的艺术作品自然懂得把自己的诉求隐藏起来,谁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那么赤裸裸地宣传“多元文化主义”。这落实在《澳大利亚》中,“混血”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意象。混杂与多元,呼应的正是今日强调多色彩、多源头、参差不齐的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来看看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都与“混血”有着不解之缘。故事的讲述者小那拉本身就是个混血儿,毋庸多言。白人牛仔娶了一位土著太太,与妻弟结伴谋生,是影片毫不讳言的事实。很难想象这样的情节会出现在20世纪以前的澳洲大制作中。大反派弗莱彻跟一位土著妇女生下了那拉,也涉及混血。而牛仔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要把艾什利夫人的名马“魔蝎”与当地野马(brumby)杂交起来,孕育新一代的名驹!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隐喻了。

  艾什利夫人收养小那拉,大可以看作是澳大利亚社会的一个愿景,就是要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下(汗),实现文化和种族间的和解,尤其是世仇牵连数百年的英裔澳人与土著之间的和解,携手共谱新时代的和谐社会(这可不是开玩笑哦,“和谐社会”也是澳洲政府的口号)。

  奇怪的是,尽管我充分理解影片倡导种族和解的心愿,也承认这部大制作已经摆出了很高的姿态。最后艾什利夫人“放生”小那拉一节却让我很不舒服。这似乎在暗示着,只有生活在荒野的土著才是真正的土著。时至今日,同情土著文化的社会运动人士不少人还持有这一论调,全然无视今日的绝大多数澳洲土著已经生活在城市中的事实。这些失去了部落组织,失去了文化甚至语言的“土著”其实更需要关心和支持。失去了魔法和灵力的土著,还值得我们尊重么?《澳大利亚》的银幕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刻板化的土著观,这让我深感不安。

  性别

  看这部电影,总不免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真正堪称“史诗”的澳大利亚电影《加里波利》,如果说当年的《加里波利》给“澳大利亚人”的定义了一个甘苦与共的男人社群身份,那么今天的《澳大利亚》就给这一身份带来了一个女性的视角。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加里波利之战,这里不拟多做介绍。要言之,这是澳洲建国史上一等一的一件大事,在澳大利亚几乎享有神话一般的地位。事情的经过,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在西线打开局面,携澳新联军一起,进攻位于土耳其的加里波利,结果却铩羽而归,白白牺牲了数万澳新将士。

  《加里波利》讲的,就是两个澳大利亚子弟在加里波利战役中的遭遇。阿奇是个英国纯种白人青年,典型的好公民,长跑选手(体育在澳洲的地位,又是一番好话题,先不谈),得知母国参战,毅然从军报国。法兰是个爱尔兰裔的浮浪子,父母皆死在英国人手里,所以痛恨英国。然而追求虚荣的禀性让他为了一身军装亦欣然入伍。背景不同的两人在从军途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格里波利战役中,在英军指挥官的愚蠢命令下,阿奇惨死冲锋途中,影片以法兰的惨呼和阿奇中弹的身影结束。

  彼得·威尔的这部作品第一次把这次“神话”般的军事行动搬上银幕,以其饱含激情的故事和娴熟的技巧打动了无数澳洲人,成为八十年代澳洲影史上的第一桩大事。当年还是个小伙子的“大袋鼠”梅尔·吉布森就是以“法兰”这个形象“跳”出了南半球的。我常说,中国电影没前途,就是因为学电影的光看《四百击》和《猜火车》之类的艺术电影,他们应该看看《加里波利》这样的国民史诗,才知道“电影”到底应该是个什么玩意儿。

  何处是家乡?

  关于地域认同,这一点比较简单。英国移民一开始当然视英国为家乡,然而澳大利亚人始终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他们身在南半球,文化和思想却一直受欧洲辖制。在建国之初,这个孤悬千里之外的白人社会只能通过往往过时了几个星期的报纸,来了解和参与母国的时事。他们人在亚洲,心在欧洲。

  《澳大利亚》中,艾什利夫人被明白地赋予了一个英国女贵族的出身,此后的故事便与英国无缘了。这是一个标志,说明的今日的澳大利亚早已明确了自身的地域身份,虽然仍以英国社会的分支而自豪,然而他们要操心的,是自己家门口的事。英国的上下层差别,英国指挥官的派头与澳洲小兵(digger)之间的反差,曾经是《加里波利》热心反映的史实,而在《澳大利亚》中,本地的托拉斯与小人物的斗争、土著问题和近在家门日本人才是他们要关心的事情。二十年间,这地理中心的转移,分明体现澳洲人对自身的自信正在增强,对自身的身份更加明确。

  然而与英国的关系还是留下了一个影子。英国贵族对澳大利亚的文化震惊,是澳大利亚艺术作品中不厌其烦表现的内容。影片一开始,艾什利夫人对本地人“道德水平低下”的惊诧,分明延续了这一传统。基德曼的表演有多神经质,有多漫画,这一传统就有多深远。那劲头,就好像你去看望多年前移民去了非洲的穷表弟,他非要让你尝遍非洲的“美食”才肯罢手一样,完全不管你受不受得了。

  “没有一个地方比家更好”。片中引用的《绿野仙踪》里的这句台词,满溢着今日两千万澳大利亚人对家乡的自豪!

  灵

  《澳大利亚》用来克服“混血”引起的尴尬的关键概念,就是灵(spirit)。

  在《澳大利亚》中,有意识地模糊澳洲土著与白人之间信仰上的差异。将土著的信仰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一神教。当小那拉认真地把艾什利夫人认作他们的创世大神“虹蛇”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白人神”的神话。在白人向全世界拓殖的过程中,这类神话不绝于书。最典型的就是发现了澳洲大陆的库克船长,他本人就被夏威夷的土著当作是西方来的神,在停靠当地期间赢得了至尊无上的供奉。《澳大利亚》的这一“神话结构”无疑复制了这一传统,一方面是白人开始接近土著的神和魔法,一方面是土著把白人当作神。这种互相的理解和敬畏,似乎就是《澳大利亚》暗示的解决之道——用心灵的、精神的沟通代替物质上的纠葛和肉体上的不同,共同走向明天。很和谐,很肤浅,不过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已经足够了。

  关于库克船长的故事,还有下文。酒足饭饱,满载供品的库克一行扬帆起航不久,就迎面遭遇了暴风雨。船队不得已,回转夏威夷,这次迎接他们的却不是鲜花与美酒了,而是如林的梭标。原来土著认为已经送走的神灵再度归来,就变成了恶灵,必须驱逐之。就好像我们大年三十烧纸请先人回门,大年初五再送走一样,先人要是大年三十真的显灵了,多半有美酒供奉,初五还不走,就……“澳大利亚之父”库克船长就这么死在了夏威夷。

  当然,《澳大利亚》是不会提这茬儿的。就是借用这么一个传说,来讲自己的故事而已。

  在“澳大利亚人身份”视野之外

  《澳大利亚》否认了种族的差异,否认了性别的差异,把“澳大利亚人”这个身份牢牢地与这片土地拴在一起,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灵”的交流,重新发明一个新的“澳大利亚”。

  艺术成就依然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它把这个诉求表达得好与不好,我相信有学电影的人去操心。当然,我不相信他可以离开我上面说的这些文化背景去理解这部电影,这就是我这个做文化研究的,跟电影 “艺术派”和“技术派”最大的分歧所在。

  最后我要关心的,还是《澳大利亚》在重述澳洲人身份的过程中,是否还遗漏了什么。

  前面已经说过,构成澳大利亚人的,并不只有英国人和黑人。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中东人、中国人都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那为什么这部电影只挑了英国人和土著来叙述“澳大利亚”的故事呢?

  原因很简单,这契合当今澳大利亚文化矛盾的热点所在,诸如白澳政策对土著的伤害,以及土著的土地权、向被屠杀的土著道歉、“被偷走的一代”等等重要议题。英国文化代表澳洲白人文化的主流,土著代表这片土地的原生文化,在当今主流的多元文化观看来,实现了这两种文化的和解,就解决了多元文化面临的最大困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与土著,代表了澳洲特色的两面,澳洲主流社会既自豪于继承自大英帝国的秩序与文明,又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地方特色自豪。说实话,要是没有土著文化,没有奇怪的山川水文和动植物特征,缺乏创造力的澳大利亚文化还真找不出什么区别于英国文化的地方。今天的澳大利亚人为了强调自己的国族身份,连口音和小卡车(ute)这种小小的文化变体都要拿出来大加渲染,你猜他们会放过满脸刺青,迥异于白人的土著文化么?

  要言之,《澳大利亚》之所以非要挑英国人和土著来展开电影,之所以非要矫情地让一个土著小孩来讲述一个分明以白人为主角的故事,原因表面上是为了他们“和解”,实际上莫如说是为了他们“有用”,可以最精简地表现出“澳洲特色”来而已。而这个“澳洲特色”,乃是属于英国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杂交之后的一个变种,眼界依旧局限在英国人与这片土地之间,跟其他移民是没什么关系的。

  你要不信,可以看看片中的“宋兴”这个角色。中国人那时候是当厨子当洗衣工的多(那还不是因为白人霸占了最赚钱的畜牧和淘金业么?),你也不用这么穷凶极恶地让他一出场就做饭、熨衫吧?你可以让他不会赶牛,也可以设定他不会开枪。可你没必要把他塑造得这么猥琐怕事吧?连个酒鬼都不如啊!这么个角色,跟100年前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懦夫有什么区别?

  是中国演员没有男儿气慨吗?当然不是。这位演员本人就是功夫高手,或许有些观众没注意,他是元华啊!

  片中曾两次出现牛仔将外人带进酒吧的戏,一次是艾什利夫人,一次是牛仔的土著妻弟。我们或许可以把这酒吧当作一个隐喻,澳洲社会就是这么一个纯粹属于白种男性的酒吧,第一次,它接受了白种女人,第二次,它接受了澳洲土著。如果还有第三次的话,我希望堂堂正正走进去(而不是被人带进去)的,是一个华人!

  只有到了那一天,澳洲社会才会迎来真正的和解。

  风间隼作品 转载请注明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四):整個片子其實衹在講述二個字:尊嚴!

  透过镜头,紅色的澳洲山脈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給人一種震憾,它的獨特古老,它的沈穩質樸,使它具備這種高度,而這個高度讓人敬仰,這便是尊嚴.

  奔跑的牛群似乎每次都能踏碎這片曠野,然而恰恰突顯出這片土地的堅不可摧,無法多麼強大的侵略者,都無法撼動.

  國家的尊嚴在戰火中被侵犯,個人的尊嚴在文化洗禮中被侵犯,不同的價值觀裡,沒有成敗,衹有自尊,保留本色,就是捍衛自尊.

  記憶最深的就是壞男人對女主角說過若乾次:"尊嚴沒有什麼重要的"...

  于是女主角為了救土著男孩放棄尊嚴,可事實它放棄的衹是財產而已,尊嚴是無價的,在情感面前,尊嚴也會投降,因為情義亦是無價的。

  男主角面對女主角的強勢,也曾選擇逃避,不过最終,还是為了追求真愛而放棄尊嚴,其实,他放弃的并不是尊严,而是世俗的偏见。

  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请记着,在金錢和戰爭面前,有情的人比無情的人更有尊嚴.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五):Australia, I dream of you tonight

  今天<Australia>在杭州上映.一早起床就翻今天的报纸找影院的放映时间,打电话给新华影都,原本以为会买不到票,谁知票房大哥说,肯定满不了的.很好,今天又是周三,影院全天半价,于是撺掇爸妈一块儿去看.吃过午饭溜达去电影院买了票,三张薄薄的纸片儿塞在鼓鼓囊囊的钱包里,20:40,好戏将要上演.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去澳洲呆上一段时间了,正如某人所说,算是提前感受一下气氛.幸运的是这次放映的是原版影片加字幕,不用再聆听丁建华奶奶演绎的妮可了.然而一开场就被澳洲式英语震撼了,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怀疑澳大利亚白人是否还说除了英语外的第二种语言.好在慢慢适应了这种听上去有些粗鲁的口音,残留了些许英国口音的痕迹,但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Drover"翻译成"牛仔",虽然感觉有点儿怪怪的,不过再怎么说,在澳大利亚这和"cowboy"是一个意思,而且"drover"似乎更加形象和职业化一些."Mrs Boss","老板夫人",在此不得不感叹汉语的博大精深,因为在影片的最初这个词汇的意思是"老板的夫人",而后来则变成"女老板"的意思.翻译成"老板娘"的话也未尝不可,不过对着妮可的小蛮腰,还是挺难想象出"老板娘"的形象的,"老板夫人"反而有一种质朴的可爱.

  仗着修过一门课叫"翻译理论与实践"而对这部片的翻译的假模假样的评论到此结束.看到影片最后似乎也没有悟出杰克曼饰演的Drover叫什么名字,难道就姓Drover不成?(我讨厌不放完片尾的影院是有理由的.)不过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被当作是土著,而土著叫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所以他也不需要一个让人记住他的名字.只要记住他叫牛仔,就足够了.在这儿Drover这个词约等于Superman,基本上无所不能,从驯马放牛到打架斗殴,从驾船登陆到社交泡妞,样样都精通,遇到困难只要大喊"Drover"就一定能脱险.当然仅限于主角,配角们应自觉承担调节气氛推动情节以及引导主角的责任,你们的血不会白流的.当Drover在官方舞会上穿着白色的礼服,把胡子刮干净出现在台阶上的时候,放映厅响起此起彼伏的"帅啊"的声音,的确杰克曼在此时有这么一点儿,从某个角度看有些像派克,当然也就这么一小会儿,不一会儿我就觉得胡子刮干净了之后杰克曼就老态毕露了.包括他从Mission Island营救孩子们回到Darwin的码头时,穿着灰白色的圆领tee让人把肚子上的赘肉看得一清二楚.此时我便怀疑床上那个Drover用的是替身...当然,即便是超人也有去世的一天,Drover也有老去的时刻嘛.

  妮可,也就是片子里的老板夫人一出场就以中性打扮示人,男式套装让妮可苍白而又有些神经质的脸多了一些英气.她摆着手走路的样子简直可以说是憨态可掬,太可爱了.的确,老板夫人刚到Faraway Down的时候对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戒备,直到Nullah的歌声将她引导向这个小男孩.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也是穿起整个故事的一根线,几乎可以说,他就是让这部影片具备被命名为"Australia"的最重要的条件.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如果没有Nullah,完全可以被搬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的国家.而正是因为Nullah的存在,才让这部片子有资格被称作"Australia".或者说,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Nullah的故事,所有的其他故事,包括牛仔和老板夫人,都不过是这个故事的配角而已.

  quot;The Stolen Generation","被偷走的一代",始终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记忆.每当提及种族问题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和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或许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澳大利亚政府对北领地原住民所进行的残酷的白化政策.影片中警官对老板夫人说,"北领地所有开化的(Civilized)居民对您丈夫的去世深表哀悼".当然,这和警方所声称的是原住民杀死Mr. Ashely不无关系,然而"Civilized"这个词语透露了当时澳大利亚白人对于原住民深刻的蔑视.Civilize这个词,正如翻译成"开化"一样,是和"蒙昧"相对的.或者换一个词,和"野蛮"相对.片中白人也将原住民成为"savage"意即"野人",认为他们是一个文化上远远落后于自己的族群.对于白人和原住民所生下的孩子(他们大多拥有一个白人父亲和原住民母亲),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会将他们带走,在某个地方(片中的Mission Island)集中对他们进行白人化的教育,之后将他们送往愿意领养他们的白人家庭进行服务或是被领养--如果他们够幸运的话.这些混血孩子将无法受到自己文化的熏陶,也会对白人社会产生抵抗情绪,因此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既非土著亦非白人"的中间族群,从肤色上受到白人的歧视,而从文化上也无法被原住民所接受.同时,原住民在澳洲也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白人夺去了他们生活的土地,偷走了他们的孩子,又把他们遗弃在最遥远的角落.

  澳大利亚,到底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在撇去<Australia>中血腥的商业斗争和浮华的感情戏份泡沫之后,或许导演更想与观众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英国人,不是澳大利亚人,不是农场主,不是侵略军,而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们.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四万多年,并且不愿离开.他们自豪于自己的长相,肤色,语言和歌谣.他们和裸露的岩壁拥有同样的肤色,和穿越峡谷的风声唱着同一首歌谣.影片以King George带着Nullah学习歌谣开始,以King George带着Nullah继续寻根之旅结束,的确,这绝对不仅仅是个西部片或是二战片.King George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我们能够听懂的话,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听懂他所唱的歌.他永远站在远离人们的高高的山上俯视着人们,总能隐藏自己的痕迹,也总能找到路.他像是一个超脱一切的神--或许他的确是神,是一个庇佑着这片土地的神.他庇佑着这片土地免受战火的洗劫,庇佑着这片土地的子孙逃脱无论是何样的险境.他庇佑,无论是何种肤色的人,只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只要从心中爱这片土地,就是这片土地的子孙.他的女儿,Nullah,老板夫人和牛仔,Faraway Down的所有人,他用自己的魔术庇佑着他们.他不喜欢白人--对,他不喜欢那些糟蹋了他女儿的白人,不喜欢那些趾高气扬只将这片土地当作自己聚宝盆的白人,却从不拒绝那些深爱这片土地的人们.澳大利亚的原初便是包容.最初,她接受了那些从南洋漂泊而来的原住民,接着,她温柔地接受了那些被流放的囚犯,最后,她接受了那些囚犯的后代们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然而白人是否善待了这片为自己无私奉献的土地,又是否善待了那些和自己居住在同一片大陆上的兄弟姐妹?

  一切商业纷争,感情戏份和战争场面都只是商业片的伪装,或许导演真正在意的还是探讨和反思.时间不早了,现就这样收尾吧.

  不得不说,这部片的摄影和剪接很棒.北领地的风景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触摸那片土地.

  Australia, I dream of you tonight.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六):Australia Aboriginal Northern Territory 本片三要素

  就像标题所说的澳大利亚,土著,北领地。

  本以为是冷山之类的片子,实在没兴趣。今晚被同事拉去看了,上半段很无聊,就好像是展示Northern Territory的纪录片。

  下半段,由于战争的介入变得稍微有点起伏。倒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二战中,澳洲的Mission Island,Darwin也是被日军日过的,还是靠yankee们阻止了小日本的进一步入侵。

  故事本身还是属于很俗的那种,土著小男孩挺有灵气。一开场里面竟然有个华人用粤语说着,"无关我事"。挺搞笑的,好像是个厨子,还是咱华人在澳洲的主要行业之一:) 有人说是袁华,是否是,不得而知了。

  片尾特地还提到2008年陆克文政府公开像土著道歉...

  北领地确实是一个backpacker必去的地方,不过还是听说很危险,当地的土著是挺危险的,大家要去还是小心,最好扎堆去,有土著guide,但是去之前最好了解和尊重土著文化。

  Western Australia还是不要去了,尤其是狼溪,除非不要命了。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七):《澳大利亞》 ---- 有些精彩少些特色

  我相信谁也不能否认《澳大利亚》是部精彩的电影,很好看,投资巨大,场面宏伟,明星云集,但是因为导演的野心太大,力图打造出一部史诗巨片,并且背负了整个澳洲的历史使命感。导演巴兹。鲁尔曼就如同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张艺谋要在2小时把五千年中华文化展示出来一样,他也拼命要在3小时里把澳洲的历史文化一骨脑推给全球观众。

  因此我们在电影中除了看到了美丽的澳洲特色的风光,海岸,袋鼠,牧场,看到澳洲土著人,还要看一段爱情,一段战争场面,一段西部牛仔式的故事,这些在好莱坞电影中

  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被搬到了这部电影中,有人开玩笑的说,看这部电影就象是在看《乱世佳人》 《与狼共舞》《珍珠港》三片连放,倒也是一语击中了要害。影片把好莱坞传统的美国精神,改头换面的包装成了澳大利亚精神,其实核心的东西还是那些,就连澳州土人你不小心也能看成印帝安人。

  我们可以拿同样是一个大国为背景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本片作个有趣的对比,两个影片都是以一个国家为背景,但是《澳》片明显就缺少《贫》片的印度本土特色,除了本土的风光外,故事完全没有当地的特点,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评价更高。

  当然我们还是要看到影片的出色的地方,画面确实用了心,美伦美焕,很多镜头都是别巨匠心,比如奔牛场面就让人叹为观止。影片对那个混血小男孩的刻画非常成功,可以说是一个亮点。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八):电影时光——澳洲乱世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莫过于珍惜对方。

  ——题记

  这是一部冗长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相比于1939年那伟大的巨作《乱世佳人》的近四个小时要好多了。这么悠久的时长,看到最后,是哭倦了,像透支体力似的陪着机动欢喜,只为尽快收场。纵使真情倾洒,也无法慢慢的将情感消耗到底,三个小时啊,天啊!

  毋庸置疑的感动得一塌糊涂,以至于结束后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观,因为最近的片子屡屡都是感动的好片,在我眼里,总是就能看到闪光点,一如对人,总是能找到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怕这是我唯一的优点了吧。

  按理来说,写了近两年来的影评了,看到的好片差片,叠一叠怕也厚了,可是这部亦真亦假的乱世里荒野拾宝似的深情故事,却是近一年来看到哭成一片、泣不成声的片子。基本上,“女人的眼泪是最廉价的”这句话我深表赞成,因为从小与妈妈看电视时,但凡那方盒子里的浓妆艳抹且又装得楚楚可怜的女主角,开始皱起眉头瘪着嘴巴哽咽着准备哗啦啦下雨时,我俩便很适时的跟着眼泪汪汪。所以基本上,我的眼泪全都奉献给别人的故事了,自己的故事再伤心再无助再难堪都很少自怨自艾的垂泪,这是真的。坚强的代价就是如此。

  近年来的美国战争片,基本上都要先铺垫穿插一些爱情,予以噱头哗众,引人入戏,这也是研究了观众的心理战术设下陷井,似乎如此赚钱的同时这般也赚一把眼泪才甘愿大动干戈一场。可是如果说妮可的《冷山》里真切凄婉的爱情感动了我,本片里的爱情却只能说落入俗套而无新鲜感了。而能让我哭得一塌糊涂的,是因为片里的6岁大眼睛的土著小男孩纳拉。

  影片以这个伶俐善良的小孩纳拉为外在视角,以勇敢还有扑朔神话般的魔术来颠簸于乱世中,展示最人情温暖的一面。据说土著作为还保留着最原始生活的一族,是有些至今无法揭开的魔力存在,因为与大自然的零距离亲近使得以难想象的方式更爱这片土地。

  但凡是单调的爱情片太难留存心里很久,但因添加了这份耐人寻味的佐料,以及因为动乱的周遭来突显一切的难能可贵,使得片子生动而丰富,纳拉有双漂亮的大眼睛,会说话如魔力般的神态,在悬崖边唱着土著爷爷教的魔法歌,就在那千钧一发的悬崖边另一群千马奔腾的马们悬崖勒住,信步止境。这些荒缪的起死回生逆转起来的情节,且不管真假,但是真情能如此钻研入心,又哪能不甘愿被感动凄凄呢。

  这世上有很多人很多事是无法用科学来定义的,比如人情冷暖。收获到便当额外回报意外之财从天而降般欢天喜地的感动了自己。而在这世上欠什么都行,就是不喜人情亏欠,得到一分最恨不得挤出十分相送回馈。那天看到一句话:“有些人突然不联系你了,这很正常。有些人突然间又联系你了,这也很正常。这些都不代表什么,只是一件事罢了。”所以人世间的人情就是如此。当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吧。

  :这样的大片,又是妮可•基德曼这看得挺顺眼的美女来演,说怎样都应该去电影院看,可是等我想起来该看的时候,这样的作品终究敌不过贺岁片的盛大攻势给提前斩腰下柜了,使得偶如梗在咽,如针在背,即使下载的是高清晰的DVD原音版,也还是哪儿都不自在。因为毕竟有三个小时呢,会很物超所值的哦。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九):投入不到

  Australia好像算错算盘了,他们想学LOTR的new zealand那样,藉电影提高旅游率· 呃··· 电影里的背景··· 好像··· 太空旷,太干了点吧?我看了没有觉得漂亮,更完全没有想去玩· -___-"

  电影宣传已经说参考gone with the wind,没有骗人,参考得很足,他们接吻的pose都一样·

  故事内容过长沉闷· 男女主角超级漂亮,也是很好的配搭,两个很有交流吖·

  那些脸部特写时的背景怎么那么假?画画上去的吗?呃···?

  当第二世界大战已经离我们越来越久,我怀疑还有人会为这个时代背景而感动吗?

  没有理解基本上是不会有感动的·

  《澳洲乱世情》观后感(十):经典四不像

  电影的后半段我一直在看手机,心想这电影也忒长了吧,三个半小时!事后证明是我眼花,只有两个半小时,对于一部号称澳洲乱世佳人的电影来说不算长。但是足以让人倍感困倦。

  整个电影属于经典四不像。

  说是爱情片吧,男女主人公在急死人的节奏中和缺乏铺垫的情况下终于搞到了一起,让人完全不可理解的是编剧似乎是为了要把他们凑到一起,先弄死双方的配偶,又安排二人赶牛。让人以为女主角是以赶牛为借口什么什么。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两人仅仅喝了点小酒就勾搭上了,难到仅仅因为一个是方圆百里内最美丽的女人一个是澳洲大陆最健壮的牛仔?不可理喻。

  说是历史题材吧,实在是扣大帽子。历史不是用几袈日本飞机和几个猥琐的鬼子兵加一群混血小孩就能构筑的(电影里还夹杂了几个白人小孩我感觉,不那么咖啡色),电影开头结尾还冒充首尾呼应地向“失窃的一代”道歉煽情。片中的混血小孩似乎是为女主角的心路救赎专门设计的,代表着女主角对这新时代蛮荒大陆感情的改变。

  说是宗教片,嘿,是有点神神叨叨的。那个土著人乔治王根本就是个澳洲上帝!呼风唤雨的……那个小孩也够神的,念叨念叨一千五百头牛就全听他的不跳悬崖了(牛为什么要跳涯?您自己看8)

  嗯,还有点家庭伦理片的意思。同居的男女,女的不能生育,男的不能遗忘发妻的死亡,二人在收养混血小孩的问题上起了争执。

  所谓澳洲乱世佳人实在是名不副实,乱世不够乱,女主角的时髦装束就没停过,佳人也红颜不再了,妮可确实老了,那些特写实在是让人只有感叹岁月无情的份。

  整部电影也不完全没有有点,推荐给没有安全感的女人们,去看休-杰克曼的好身材好了。仅此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