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氏451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华氏451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氏451读后感10篇

  《华氏451》是一本由(美)雷·布拉德伯里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氏451》读后感(一):焚烧与涅槃 --(结合 弗朗索瓦•特吕弗 电影版) 读 雷•布拉德伯里 《华氏451》

  《451》一书的遇见,纯属偶然。最早只是因为《四百击》、《祖与占》的关系,我一度搜寻特吕弗的电影。看了《451》电影版的简介,我这个科幻粉先是蠢蠢欲动,再是有点被浇灭了兴趣。反乌托邦主题,我第一反应是“不会和戈达尔的那部《阿尔法城》一个德性吧”所以精彩绝伦小说版的简介我就是淡淡地看了过去。反乌托邦科幻,剧情是烧书,虽然说是60年前的作品,我心知肚明一定有一些里程碑类的涵义在之间,但是如果仅仅为了里程碑的敬仰与朝拜,我倒不是很着急,况且我还没有好好读过更早的《1984》。我接触了足够多的反乌托邦科幻,人文情怀的有《少数派报告》,带有黑色政治的有《撕裂的末日》,天马行空幻想的有《THX1138》,很多套路,很多政治都已经是明知故问了。

  但当我看毕电影版的《451》的时候,我非常惊叹反乌托邦主题的解读可以有这么独特方式,(也许是我自己想法更多一些吧,又也许是特吕弗的改编与再创作成分很大)即使我不满意米尔德丽德和克拉丽斯麦克艾伦的演员居然是同一个,即使我不满意特吕弗对于彩色电影调色的把持力,我仍将其列为五星电影。它拯救了我对整个反乌托邦主题的想法。

  小说版《451》中,布拉德伯里着重将人的灵魂轻重与书籍的有无联系起来。在主角蒙塔格的身上耗费去非常大的笔墨,描绘形象心理活动等,我能从文字的湍流中准确抓到作者希望显现的,人物改变。这是一次为文化的正名,毁灭了梦境般“充满欢乐”的城市。无法避免的战争给了本书一个不圆满结局,但是读者的思维早已“沉迷”于这个世界观里。雷•布拉德伯里在科幻界的地位为何在很多人眼里高于菲利普•K•迪克和阿瑟克拉克,就是这个完全思想冲撞和留白的功劳。

  雷几乎自成一派。我购买的上译版中在正文之前引用了一句话:“如果他们给了你画好线的纸,不要按着线写。”从内容结构来看,雷没有选择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会选用的“革命”、“起义”、“拯救”路线,而是先是尽善尽美地描绘乌托邦世界里所谓真实的“幸福”,再任整个城市在战争中毁灭,不刻意去拯救任何人。相反的是剧情发展一直按照非常让人难受方向,比如克拉丽斯失踪后再不出现,比如“比提想死”这四个字的振聋发聩,读者来不及喜悦惊讶,留下非常足的思考空间

  书籍到底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不存在的人和事物、让人感到不平衡高级读物、千篇一律重复自我的哲学,这些理由说起来非常的可信。可是再看一看身后的世界,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特别,甚至连生命中有意义时刻都记不起来。排除了艺术,恢复了兽性时代的平衡,没有伤害。为何要触碰那些会让你忧郁的事物呢?(回想起PKD《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心情调整器的设定)我们活在一个不去焚烧书籍的世界里,《451》的用处又在哪里?我想,有一个很清楚答案回答这全部的问题,就是雷•布拉德伯里想要创立一个充斥物质幸福感的世界,好让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充实者”难堪

  略微脱离本书来谈一谈乌托邦。【【以下内容个人中二成分很多,请观者以及未来的自己不要太在意我的怪异想法。】】人类唯一能够繁衍的保证是群居,而由于灵长动物的惰性,群居逻辑会变得由中庸的想法控制,或者希望由一个同样中庸的人控制,这样能减少或是排除个体责任。控制的群集,形成非线性横向因果关系的系统,在一个科技提供一切,不用想太多尽管活着的系统里,人的压力就消失了。在这个人人都终有一死的社会里,大部分人虽然不是抱有必死的悲观主义想法,但是都明白自己需要依赖一些东西来减轻压力,有些人选择科学,有些人选择宗教,但是最最无奈的,是有很多很多的人,选择了无知。无知是非有效方法,一旦剔除了一切可能造成忧郁的因素自然人也不会感到压力了。在这个中庸主导无知的世界里,有数个阶级仍然感受到有人在他们之上,而因为他们的想法一时不会达成突破,他们就会想到建造一个没有更高阶级,大家都一样生活社会制度,大家都一起共产,一起分享。他们低估了人的惰性随着人数增多而增大的事实盲目相信在一个有机的,庞大的系统里,他们能够达到人人安宁的无压力世界。理想国出现了,狭义的乌托邦就这样来了。

  正是狭义的这种想法,让我对反乌托邦一度失去兴趣。直到我因为电影版《451》那充满桃花气息的结尾。广义的乌托邦就这么来了。只要是一个社会团体,无论是否自愿,只要出现了“人人都怎样怎样”的情况,就是不可能出现的,是一个乌有的世界。人类的许多本身性质造成了文明以后永远会有人受到不公正。这个社会话题,即使离生活远,而且不如讨论现有的许多社会制度的弊端有用,却很让人能够提升到对全人类,任何总集的形式想法。

  在电影《451》中,“书人”部落每个人都不断背诵书里的内容,成为那本书,形象被那本书的内容彻底改写,他的生活使命乃至于他下一代的生活使命都变成了对这本书的传承。下一代的使命,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吧,电影版《451》中,主角蒙塔格从一个明显的乌托邦逃到了另一个“不明显”的乌托邦,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的使命只剩下背诵书籍,就好比另一个世界里人们的使命只是活着好好享受别添乱是一样的。这个想法当时让我自己也惊诧万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模拟过一个都各自完全不同的乌托邦世界?

  曾经写过一点东西证明“社会决定理性,理性反作用社会”这个观点,现在大抵可以理解成“社会就是中庸化理性想法的实体化”。那么我们是否有那个权力去批判?当然批判将会永久存在,只是这样看下来,任何人类社会的长久实现都是一个幻影,或者是活在人脑海中的小姑娘罢了。

  顺便罗列一下电影与小说的差异。电影中省略很多剧情与细节,费伯只是个路人甲,而让蒙塔格行动的人是克拉丽斯麦克艾伦,在原作中很早就死了的小女孩。比提队长阅历高的描写不再出现,简化成暴力执行长官;战争背景被完全删除,电影中对结尾“书人”的描写更戏剧化,电影中对电视墙、“家人”的未来设定拍摄的比较马虎,快到结尾的“替罪羊”改成了演员。

  《华氏451》读后感(二):华氏451度的乡愁 作者/李黎

  2012年6月5日,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莱德柏里(Ray Bradbury)在洛杉矶家中逝世。

  2012年6月5日,金星穿行地球太阳之间,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仿佛一个小黑点移过太阳表面。下次的“金星凌日”天文奇观要等到2117年,也就是一百零五年后才会发生了。

  就在这一天,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莱德柏里(Ray Bradbury)在洛杉矶家中逝世。出生于1920年8月的老作家,还差两个月就满九十二岁了。他有一个短篇小说就是关于金星的:地球人移民到金星上,发现那里滂沱大雨下个不停,太阳每七年才出现一两个小时;那一两个小时的阳光蓝天,将会是故事中的孩子们童年记忆中唯一的瞬间夏日。很短的小说,有个耐人寻味题目:《一天里的整个夏日》(All Summer in a Day)。

  布莱德柏里的作品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当然是1953年出版的《华氏451度》,一个描述未来世界反智愚民的政权禁书焚书的负面乌托邦故事(华氏451度是书本的纸张着火燃烧时的温度)。法国大导演楚浮(Truffaut)1966年拍成的电影我在台湾看过,那时还不知道这位原作者,只是对电影里两个情景印象深刻:未来世界住家墙上的平板大电视,和最后一幕,逃离迫害的“书人”们(能背诵全本“绝版”书的人,书名就是那人的名字),在世外桃源般下雪的湖畔,喃喃背诵他们喜爱的经典书籍,令人想到行吟泽畔的流放诗人

  其实在那之前我已经读过布莱德柏里的一篇译成中文的短篇小说,读后低回不已,可是也没有注意到原作者的名字。那篇小说有个不大寻常的题目,叫《雾角》,是一个带有诗意哀伤的故事:一座海边岩石上的灯塔,在雾夜里响起哀诉般呼唤声的雾角……于是,应着雾角的呼唤,海上来了一只恐龙——地球上最后一只,从史前上古、从百万年的孤寂、从比它的孤独忧伤深沉的海底,这只寂寞的恐龙浮现了,误以为灯塔是同类、雾角是同类亘古的召唤。它怀着在浩渺时空里终于找到伴侣的乡愁和狂喜,发出与雾角相同声音共鸣……然而,它终必遭受最深沉绝望打击

  许多年之后,我终于在布莱德柏里的短篇小说集里读到《雾角》(Fog Horn)的原文。他成为我最喜爱的科幻小说家,正因为作品中的诗意。

  不同于许多一般的科幻小说家,布莱德柏里的小说没有太多科技的描述——他其实对机关布景的科幻小说并不认同。他否认自己是科幻作家,不止一次说过自己的作品是幻想小说(fantacy)而不是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除了《华氏451度》那一本是例外(他对二者区别定义是:科幻小说是可能成真的,而幻想小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华氏451度》是科幻,而《火星纪事》和其他的故事是幻想)。《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说得更干脆:“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你是一个诗人。”那是对布莱德柏里最高的赞美。

  这位想象力奇幻瑰丽而文笔优美如诗的作家并没有上过大学。他成长在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之际,家里供不起他上大学,于是高中毕业后的十年里,他白天送报,晚上在洛杉矶加大的图书馆里看书,在地下室用一部租来的打字机写小说,十八岁起就在科幻杂志发表作品。他早就写出一篇两万多字题目叫《救火员》(The Fireman)的小说,多年后他把短篇写成了长篇,书名便是《华氏451度》。

  正由于对书的热爱和对图书馆的感激(他说是图书馆把他养大的),布莱德柏里对于书籍被禁有一份深沉的焦虑,所以写出《华氏451度》这样的故事——在那个不是太久以后的世界里,救火员的任务不是扑灭火而是放火——放火烧书。他巧妙地给了原意是消防员的fireman这个字另外一个字面上的意思:放火的人。在那个书和文字代表了禁忌和罪恶的负面乌托邦里,家家户户看的是平板大电视上播映的肤浅弱智的洗脑节目,读的是没有文字的连环画。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难怪他说《华氏451度》是可能成真的科幻小说了!

  对这部经典作品,布莱德柏里说:“我并没有要预言未来,我只是想要防止它(发生)。”改编成的电影开拍之前,他给导演楚浮的建议是:“把核子战争那段去掉,没有必要提核战威胁,因为真正的威胁来自无知,和缺乏教育。”楚浮接受了他的建议。晚年的他对无所不在手机网络和一些高科技的器械都抱着一份疑虑,因为这些东西很可能正是书和文字的天敌。对电子书他也很抗拒,去年他拗不过书商,终于让步答应《华氏451度》出电子书版,但有一个条件:出版公司要容许图书馆的借阅者免费下载这本书。出版商为他破例首肯了。

  布莱德柏里安葬在洛杉矶,据说他的墓碑上的题字是:“华氏451度的作者。”

  他出版过几十部长篇小说和几百个短篇小说,好些个短篇都可算是经典,有的诗意,有的讽刺,有的幽默,有的充满童年记忆的乡愁。长篇里我最喜欢的《火星纪事》(Martian Chronicles),其实是可以独立成篇分开阅读的短篇集;而其中的《第三梯次远征军》就是一个好例子,那正是一个触及我们内心乡愁渴望的奇幻又恐怖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2000年春天(创作当时的半个世纪之后),十六名来自地球的“第三梯次远征军”队员登陆火星后,发现他们来到一个跟自己小时候故乡非常相像的小镇亲切的童年记忆立刻被唤回了。更奇妙的是,从那些熟悉的屋子走出来迎接他们的,竟是自己最思念的那些已经不在世间亲人父母兄姐、爷爷奶奶……虽然明知诡异,队员们都无法抗拒骨肉重圆的欣喜感动,一个个解除武装随着亲人走进自己的“家”享受天伦之乐……到了夜里,队长神志清明之后才警悟这是火星人“读心术”的诡计,但已经太迟了。

  布莱德柏里也说《火星纪事》不是科幻小说,因为绝无可能成真,所以是幻想小说且更近于希腊神话——而神话是可以流传很久、很久的。他说对了

  也就有这么凑巧,前两天我正读了6月份第一期的《纽约客》杂志科幻小说专号,其中有一篇久违了的布莱德柏里写的短文。没有想到年过九十的大师还能执笔为文,我怀着欣喜而急切的心情读完。岂知不久就得知他去世的消息,这篇就是他的最后遗作了。

  这篇题为《带我回家》(Take Me Home)的散文讲述他五岁(或者更小)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夜晚,祖父带着他在家门前的草地上燃放“火气球”(其实就是小型的“天灯”)。他仔细地描述了祖父如何将红白蓝三色的薄纸(那天是7月4日美国国庆)做成的球吹涨,然后点燃挂在底下的小杯里的干草;他将纸球捧在手中,注视火苗闪烁的光影在球里舞动,这是个美丽又悲伤的时刻:祖父温柔地示意他放手,于是燃亮的纸球就缓缓飞升了,飞过前院的苹果树梢,飞过夜晚即将入梦的城镇,一直往天上飞去最后消失在星空中……童稚的他仰望着,泪水沿着脸颊流下。那美妙奇幻的情景,触发了他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写出《火气球》(The Fire Baloons):登上火星的教士,寄托了他对慈蔼的祖父的思念。

  布莱德柏里的奇幻故事,其实都在反复述说那些永不复返的童年夏日的蓝天,夜幕低垂后冉冉升空的天灯,载着梦和想象飘往不可知的星球……童年的火气球,他的书本里的乡愁,带他回家。

  2012年6月8日于美国加州史丹福

  《华氏451》读后感(三):Fire/Books

  仿佛整个世界的人谈起书来都能扯出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或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老生常谈,说什么读书了你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接下来就应该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放任不管的话,他们恐怕还能bla bla地说上一大套,虽然他们自己基本就空置那黄金屋见财不起意,即使颜如玉坐怀仍可不乱。

  真实的情况就是你在实际生活里就是难得看到读书人。学校里还算凑合,到了外面,例如地铁上,就难得看到有人读书了,普遍的是埋头玩手机的人。这时如果谁掏出一本书来看看,简直就是个不合群的异类。

  这种情况下很难一直坚持自己对读书的信仰,尤其是当你抱着想要变得NB的念想汲汲而来时。因为书根本就不可能像那些话里所说的那样给你那么多直接的利益。

  一本书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也弄不清楚,只是在一片混沌中迷茫。

  直到昨天在图书馆突然发现了早在《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中有所耳闻的《华氏451》,今天一口气读完才些许加深了自己对读书意义的思考。

  这部薄薄200来面的小书是一部类似于《美丽新世界》,《1984》这种类型的反乌托邦小说(貌似还有一本挺有名的同类小说《我们》,还没看过,找机会看看),尤其与《美丽新世界》有某些共同之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充斥着各类娱乐的乌托邦国家,人们只是为着各种生活娱乐而活着,为高速飙车为电视墙(《华氏451》),为嗦麻(《美丽新世界》)。书籍对于这个乌托邦只不过是多余之物,在《华氏451》度中则是必须烧成灰烬的(小说题目华氏451度即纸的燃点)。

  负责这个任务就是消防员(Fireman)。在那个禁止书籍的时代,房屋基本已实现完全防火,Fireman的职责只是更接近它的名字——点火焚书。主人公蒙塔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历各种迷茫,渐渐开始思索关于书的一切。

  蒙塔格面对的选择很简单:要么是一把火,像队长比提对他所说的那样,一烧而尽,别无所虑,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要么是一本书,听从费伯的指引,走一条可能要有生命危险的道路(后来也果不其然)。

  对于我们,也是差不多的选择:要么就是一股脑投入娱乐的怀抱,对于书籍浅尝辄止(我们就别来整焚书那一套吧),只求一知半解;要么就大量涉略,真正把读书看做自己的爱好。

  显然,前者是有一定优势的:更少的时间成本。读一本书的时间,也许你可以读完维基百科上几十本书的简介,足够你在别人面前装得逼格甚高的样子;甚至还可以再加上各种其他的娱乐时间。

  更不要谈读书是一种“无用之学”了,放弃上网、玩乐、睡眠的时间,只为将书本上的灰尘拭去,阅读一番,却得不到什么明显的回报:读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什么奖励。反而,它让你去花费时间追问世间事物意义,去思考大至整个世界小及自己的各类问题。而这些,得到的一般解答往往可以很简单,不假思索。相比之下,沉浸在各类消遣中更轻松,更容易。

  况且,还有一种更悲惨的命运——像队长比提一样,纵览群书,却终究迷失了自己。在《华氏451》的舞台剧中,比提闭目回忆往事时说道:“我揽镜自照,却发现一个老头躲藏在一个年轻人的惊恐脸庞后头,看见一股对万事万物的憎恨,于是我打开我那一整间图书室里的书,结果发现书页上虽然有文字,但那些字就像热油撒过我的眼睛。毫无意义。没给我任何帮助、慰藉、安宁、庇护,没有真爱,没有休息,没有光明。”而在书中,比提在蒙塔格刚接触书籍世界时引经据典,步步紧逼,述说着自己对阅读的失望,要求蒙塔格不要“误入歧途”;最终也在蒙塔格的喷火枪前彻底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不是缄口保命而是破口大骂。

  但如果只是专注于这些纷繁事物中,也许我们就失去了思考的时间。“你要不是在以一百英里时速飙车,快得让人只想得到危险,无法思索其他;就是在玩游戏或是坐在房间里无法和电视墙争论。为什么?因为电视是‘真实的’,它是眼前的,它有维度。它告诉你想要什么,而且强行灌输。它一定是对的。它看起来对极了。它催迫你朝它的结论去思考,你的脑子根本无暇反驳:‘胡扯八道!’”文中,费伯说道。这种论点与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又是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简单粗暴的信息传递方式,或许可以让人们得以在众人面前卖弄一番,却终究只是不经思考的粗浅看法而已。作者雷•布拉德伯里也强调,这部小说无意讨论审查制度,而是关注电视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威胁。这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透露出的对“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的担心。

  更有可能我们只是在追逐一种浮华的快乐。它只是建立在一些虚无缥缈的消遣上的空中楼阁。文中,突然光临的几位看上去快乐安逸的太太在蒙塔格阅读完一首诗歌后却突然歇斯底里地崩溃了,只因为她们的丈夫由于战争爆发而被军队所征召,而蒙塔格读出的诗句正是:“我们俨如置身一片黑暗平原/处处挣扎和奔逃的凄惶惊恐/而无知的军队夤夜遭遇。”在平日里的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恐惧,在此刻爆发,掀开了一切表面的安逸祥和。

  文中的克拉丽丝评判那个世界时的说法是:“人人并不是生而自由平等,并不像宪法说的那样,人人是被造成平等的。人人都是彼此的镜子;这样才会皆大欢喜,因为这样一来就没有见高山而渺小的感觉,无从怯懦,无从评判自我了。”我倒是希望我们的世界可以自由地让我们选择自己的道路,不必因读过几本书而自我膨胀,也不必因成为娱乐中的异类而被排斥。我们既可以轻松写意的生活,亦可以深沉地思考。梭罗所言:“我们为何要夸耀这一种生活而贬低另一种呢?”

  对于这个选择也许也没有对与错之分,不过是不同的人生态度罢了。选择一把火,把一切不顺心的都烧光烧尽,让一切称心如意,这也无可指摘。不过我还是宁可抱着一本书走完我的人生之路,不求什么让自己富足的东西,不求什么让自己脱离痛苦的东西,不求什么突出自己的东西,只求让自己困惑的心可以有所思考,不在一知半解中随波逐流。

  我不知未来如何,读书究竟会给我带来什么,但是它已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却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那就一直坚持下去。也许未来世界就是属于那些“美丽新世界”人的,那我也无怨无悔,本身读书这件事就是特别私人的事。。。

  小说最后部分的一段话,很诗意地写完了所有我要说的话:“这些人似乎跟普通人没有两样,就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跑,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毁,到如今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枯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携带的东西会使未来每一个日出都散发出较纯净的光辉,他们毫无把握,除了确知那些书贮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内,那些书完好无损地等待着,等待来年可能会出现的那些指头或干净或脏污的顾客。”

  深夜呓语

  2014/4/4-5

  《华氏451》读后感(四):世界上最炽热的催化剂

  [题外话]前几天广播调侃网管政策,友邻提到了布雷德伯里的经典“软科幻”小说《华氏451》。第一时间浮上脑海的,是故事里费博教授长满苦涩尖刺的 “负罪感”。很久以前,他亲眼看着事情(焚书)发生,什么话也没有说;等制度被制定、消防队员负责把书都烧毁的时候,他出来反对已经没有用了,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人和他一起反对一起呼吁了。

  一个普通人,眼睁睁看着书架上反乌托邦小说逐渐变为日常现实时,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我真心希望那些缺乏想象力的庸俗悲剧永远不会发生。但无论载着我们所有人的时间飞奔而去的,是最美好的时代,还是最糟糕的时代;无论你我将信心百倍,还是疑虑重重:有些事还是要做的。所以我简单写了些东西和你分享,目的无非是诱惑你读书。这篇随笔的观点很简单,布雷德伯里讲述的故事里,所有能使人摆脱思维呆滞的“活死人”状态的瞬间,都和书有关;而书之所以能让人“死而复活”,不是因为书本身,“书本身根本没有什么魔法。魔法在于书里的内容,在于它们是如何拼凑起宇宙的碎片,为我们缝制出一件完整的衣服”,在于“它们展示出生命之脸上的毛孔”,在于它们促使我们思考和积极行动。(94-96)

  《华氏451》读后感(五):没有最好的时代,没有最坏的时代

  雷有一个好的创意与开头却最终还是落入俗套。这俗套大约是从蒙哥塔决定反抗开始。

  一个人能够对抗一个时代么?尤其是你其貌不扬,才能普通,这简直在可笑没有,可蒙哥塔偏就做了这样的事。

  没有最好的时代,没有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就是最坏的时代。

  譬如说现在我就常想,活在当下,人的适应能力有时真的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想象。

  《华氏451》读后感(六):焚书的方式不止一种

  《华氏451》中,作者开启了一扇新奇的窗户,透过窗户。

  我们看见了一天到晚盯着电视,活在别人世界里的主人公蒙塔格的妻子。

  看见了消防员的任务不是救火,而是 放火,这个世界里,书籍是有害的,私藏书籍的人家应该被焚烧,执行这一项任务的人就是消防员。

  我们看见一个心思细腻,启发了蒙塔格的小女孩米莉。

  还有消防员队长比提,这个求死的绝望者和施暴者。

  还有躲在后方的老人,以及一天到晚远处的战争,呼啸的直升机。

  书里在抨击乌托邦的缔造者政府和放火的走狗消防员。控制一个人,最完全的方式莫过于控制他们的思想。于是这本书不禁让人联想起《1984》,连书名也同样带着数字。但是力道远没有1984那么的强劲,那么的绝对,这本书里的反抗者是有机会、有希望胜利的。

  这样一来,可想而知,一个普通的消防员尚且有此觉悟,那么这个政府就显得很站不住脚,很容易被推倒的感觉。所以这本书可以说开头挖了个大坑,后半段坑填的匆忙,令人不快。

  然后看了尾声,才有点明白作者,其实没有那么极致的描绘一个乌托邦,写作的初衷也是对书本编辑者的控诉,编辑不应该对书籍肆意删改,让文字光芒消失。以及,少数族群的不包容心态也很可恶。这个世界的思想不应该是一统的,而应该是多元的。。

  作者在尾声中讲了一段经历:

  “在我的故事中,我曾描述一座灯塔,它深夜投射出的光亮是一种“神光”。以任何一种海洋生物的观点仰望它,会觉得是“显灵”。

  编辑们删去了“神光”和“显灵”。

  约莫五年前,编纂另一本学校读物的编辑们将四百篇(且数数看)短篇小说搜罗在一本文选中。你怎么把四百篇马克吐温、欧文、爱伦坡、莫泊桑和比尔斯的短篇小说,挤在同一本集子里?

  简化嘛。剥皮,去骨,剔髓,溶解,沥脂和销毁。每一个重要的形容词,每一个会动的动词,每一个重于蚊子的暗喻——删掉!每一个会扯动低能儿嘴角的明喻——拿掉!任何解释一位一流作家那么一点儿哲思的旁白——扔掉!

  每一个故事,经过减肥、挨饿、删改、让水蛭吸干了血之后,都跟别的故事没两样。马克吐温读起来就像爱伦坡,就像莎士比亚,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结局——埃德加·盖斯特。只要超过三个音节的字都挨了剃刀。每一个只要求读者留意一眼的影响——枪毙了。

  你是不是开始明白这码子可恶又不可思议的事了?

  ....

  道理很明显。焚书的方法不止一种。而这世界充斥着手拿火柴的人。每一个少数族群....(列举了很多族群)....

  消防队长比提描述了书本最初是怎么被少数族群焚烧的,他们各自撕下这本书里的一页或是一段文字,接着撕扯另一本书,最后终于有一天书本成了空白的,心智是封闭的,而图书馆永久关门。

  此外,书中文字运用的一些拟人句都非常有画面感,作者心思十分细腻啊。

  摘抄几段:

  让人们比赛谁记得最多流行歌曲的歌词,或是州首府的名字,或是衣阿华州去年产了多少玉米。给他们填满不易燃的信息,拿“事实”喂饱他们,让他们觉得胃胀,但绝对是信息专家。这么一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思考,明明停止却有一种动感,他们就会快乐,因为这类事实不会变化。别给他们哲学、社会学这类狡猾易变的玩意,往那方面思考就会犹豫。

  《华氏451》读后感(七):痛饮又使我们清醒

  有段时间,我总是迷茫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

  被人推荐到这本书里来找答案。

  坦而言之,这书的高度和深度也没什么太多的可取之处。作者语言的把握能力和文笔还是可以的。但我想,他应该是个没什么深度的人,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将此暴露无遗,一是,毕缇给蒙泰戈讲述的禁书的原因,无稽、荒诞。你能明显看出,作者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好“禁书”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二是,费博给蒙泰戈列举的那几点读书的理由,空洞、浮泛。

  唯一让我觉得读它不算浪费的时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中毕缇队长引用的那句Alexander Pope的诗——“浅薄的知识极为危险。要么畅饮缪斯女神之清泉,要么滴水不沾;浅斟让思想沉醉,痛饮又使我们清醒。”

  感谢作者,让我看到这样的好诗。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nk deep, or taste not the Pierian spring:

  There shallow draughts intoxicate the brain,

  And drinking largely sobers us again.

  《华氏451》读后感(八):书摘

  ---"But aren't you interested?"

  quot;Not if you start talking the sort of talk that might get me burnt for my trouble. The only way I could possibly listen to you would be if somehow the fireman structure itself could be burnt. Now if you suggest that we print extra books and arrange to have them hidden in firemen's houses all over the country, so that seeds of suspicion would be sown among these arsonists, bravo, I'd say!"

  ---But that would just nibble the edges. The whole culture's shot through. The skeleton needs melting and re-shaping. Good God, it isn't as simple as just picking up a book you laid down half a century ago. Remember, the firemen are rarely necessary. The public itself stopped reading of its own accord.Can you dance faster than the White Clown, shout louder than `Mr. Gimmick' and the parlour `families'? If you can, you'll win your way, Montag. In any event, you're a fool. People are having fun"

  ---Reminding the survivors that man has his good side, too? They will only gather up their stones to hurl at each other.

  ---`Remember,Caesar, thou art mortal.' Most of us can't rush around, talking to everyone, know all the cities of the world, we haven't time, money or that many friends. The things you're looking for, Montag, are in the world, but the only way the average chap will ever see ninety-nine per cent of them is in a book. Don't ask for guarantees.

  ---But with all my knowledge and scepticism, I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argue with a onehundred-piece symphony orchestra, full colour, three dimensions, and I being in and part of those incredible parlours.

  ---Most of us can't rush around, talking to everyone, know all

  the cities of the world, we haven't time, money or that many friends. The things you're looking for, Montag, are in the world, but the only way the average chap will ever see ninety-nine per cent of them is in a book. Don't ask for guarantees.

  ---Stuff your eyes with wonder,' he said, 'live as if you'd drop dead in ten seconds. See the world. It's more fantastic than any dream made or paid for in factories. Ask no guarantees, ask for no security, there never was such an animal.

  《华氏451》读后感(九):关于《华氏451》

  《华氏451》是白极力推荐的小说,我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它读完,着实精彩。 当我们提到反乌托邦小说却只能想到《1984》《美丽新世界》时,这部《华氏451》或许能为我们思考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提供一个崭新的起点。华氏451度是书的燃点,这部作品便是讲述了政府是如何设立“消防员”这一职业对私藏和阅读书籍的人进行惩治,并将书籍进行焚毁。 同样是以政府管控为主题,这本书与《1984》的晦涩和绝望不同的是,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消防员蒙塔格,他代表了人类从麻木无知到意识觉醒直至反抗探寻的过程。作者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哲思和启示皆不是通过主人公蒙塔格,因为他一开始也是个盲目无知的普通民众,直到小说结尾蒙塔格才踏上了自己求知的茫茫旅途。但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人物作为故事的出发点,我认为原因在于作者想把这个故事当作一次人类灵魂的自救。 蒙塔格与周围的人不同。他身上依旧存留了人类天性中的那份细腻与敏感,怜悯与共情,以及好奇与勇气。 当所有人把人生目标界定为一份安逸而稳定的工作时,他细心地觉察出了潜藏在自己与妻子心底的压抑;当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他却愿意花时间与一位17岁的少女克拉莉丝交谈,倾听她的思考,并且和她做一些无意义的小事,譬如,用蒲公英揉搓下巴,仰头品尝雨水的味道…… 统治者剥夺了人们的闲暇时间,目的是为了让精力全部耗费在劳作上;统治者又剥夺了人们自由选择的能力,只提供给我们一个巨他妈大的大电视机,并告诉我们这就是快乐,这就是人生。 蒙塔格做了十年的消防员,曾见过无数书籍在他手下灰飞烟灭,无数的藏书者被送进疯人院。书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些写满字的纸页,他并不知道那究竟意味着什么。蒙塔格虽然曾经偷偷私带几本书藏在家里,但却一直不敢窥探它们的秘密。直至当他第一次看到一位藏书的老妇人选择与书共焚,蒙塔格便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压抑和冲动,选择一窥世界的真实面貌。 重要的不是书,而是书里的东西。蒙塔格踏上了他的流浪之旅,与那些同样被政府憎恨和抛弃的智者们一同开启了他们重建精神文明的事业。他们每个人的头脑里都藏着几部书,只等待时间的洪流运送至下一个人的耳中与心里。 对于后世而言,智者们就是莎士比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柏拉图……而蒙塔格呢?他只翻阅过一部圣经。他是因果的闭合与开端,他是耶稣,教众人走向光明。

  《华氏451》读后感(十):消防员和书

  在《人生的枷锁》中间,看了《华氏451》,因为篇幅不大。后半段节凑非常紧张,尤其机器狗追踪消防员的段落。属性是科幻小说,却是我看过的不多的几本科幻小说里科幻色彩最不浓烈的一本。文字却像一艘超级炫丽的太空飞船,光滑而细腻。唯一有些炫酷的地方是:直升机落地变回了甲壳虫汽车。很久以前在遭遇堵车时我也有过这样的妄想:假若汽车能装上翅膀,就不怕堵了。

  中心思想是讲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的对抗与反思,类似一部叫《黑镜》(Black Mirror)的英剧。

  人们渐渐习惯了便利、快捷、和高效,以及颠覆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各种科技手段,也慢慢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闲暇的思考时间,需要户外真实的阳光和蓝天。

  想起某天在地铁上的情景,一个女孩对着手机微信留言,话音未落,背对着她的另一个女孩突然拍了她一下,原来她正是给背后这个女孩留言。两人都惊了一下,好巧!

  分明是个看脸的年代,慢慢的脸都懒得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华氏451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