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朗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朗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5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朗读者读后感精选10篇

  《朗读者》是一本由[德] 本哈德·施林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朗读者》读后感(一):理解和谴责

  比起电影,书具有更多作者思考,包括新一代的人应该如何正视纳粹历史问题,应该如何正视他们的父辈在纳粹时期种种不作为的表现;当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由于羞愧而坚持走向灭亡时,作为知情者又该怎么做?书是从男孩角度叙述的,这样可以窥见更多他内心想法,他对于反叛汉娜(年少时拒绝在身边人面前承认汉娜)的愧疚,当他知道汉娜文盲的秘密后的纠结和挣扎,对于爱上一个纳粹罪犯的负罪感等等。正如小说中所说,米夏在理解和谴责的两级中痛苦地徘徊,他做不到置身事外地谴责汉娜的泯灭人性的作为,他也做不到完全理解汉娜的所作所为,无视那些残酷恐怖的屠杀。处于理解和谴责的两端,他怀有两种负罪感,一是对犹太人的负罪感,他为爱上纳粹罪犯汉娜而羞愧,二是作为一个爱人对汉娜的负罪感,他明明知道汉娜的秘密却放任她被冤枉。对于米夏而言,面对汉娜意味着把自己撕裂开来,他不得不再次回归理解和谴责这一无解的命题中,于是他选择给汉娜寄录音带而不是写信或者去看望她,这对于他而言是一种舒适逃避方式。而对于汉娜而言,米夏是她活下去的希望之光,她花费一生小心翼翼地隐藏地秘密被米夏发现了,但同时她也因此走出了困住她一生的羞耻感,她开始艰难地学习读书写字,就像小学生渴望老师一句小小的赞扬一样,汉娜日复一日期待着小家伙的来信,可是没有...从来没有一封...后来迫于责任米夏再也无法逃避,米夏终于来看她了,但是透过小家伙的眼神,她看到了一种刻意疏离的不自然的又带有些许愧疚的情感,原来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希望之光,她一直以为小家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懂她的人,原来他只是愧疚和可怜她,事实上他羞于承认她甚至有意和她保持距离……生的希望已经被掐灭,也就无所畏惧死了,她往桌子上放了一堆书,静静地,慢慢地,爬上去,结束了自己漫长的一生....

  《朗读者》读后感(二):生活尊严

  知道这本《朗读者》(The Reader)是因为好莱坞把它改编成了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个胖胖露丝成功的塑造了这个角色,还差点拿了奥斯卡奖。没去看电影,不愿想象定格成画面,只希望文字脑海里流淌,于是决定先去找书来看看。

  年轻男孩子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熟女,一个平凡的电车售票员。为了她,男孩子一次又一次坐着电车穿城而过,到达一个陌生区域,只为在这路上,能与爱人共同呼吸。她回应了这段追求,在午后的阳光下,他们躺在温暖卧室里,有如一对恩爱情侣。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爱情,一直以为,当两个人甘愿为彼此付出时便是相爱,可是世上谁不是猜想着揣摩着那个人的心思甜蜜着,疑惑着,感动着,也惊恐着。男孩子摸不透枕边的爱人,她从不提到过去,也许她知道摆在两个人面前的年龄的鸿沟无法跨越,只是男孩不愿放弃,她也不想点破。男孩想尽办法取悦她,直到发现她最爱听自己的声音,自己绘声绘色读出那些诗歌,那些故事时,她沉浸其中,如同天真少女。男孩开始不停地朗读那些美丽的片断,用磁带录下那些故事,让自己的声音陪伴着爱侣。直到后来,一个莫名的事件,这个神秘的女子如她轻轻出现,悄悄地离开

  前半部分的故事平淡地近乎苍白。我常常想知道年轻男孩们是不是都会有这样的幻想,能和一个成熟的女子有一段恋情,可以去炫耀吗?可以增加自己的男子气概吗?可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吗?或者可以借此明白爱情的真谛吗?也许正因为不经世事,年轻的人儿们面对未来总是少了那些苍茫,一切的未知似乎都是美好的,常常反思岁月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那些小心翼翼,那些循规蹈矩,我们活得瞻前顾后,活得亦步亦趋,没了惊喜生活中总会少点味道

  直到有一天,长大的男孩接到一个电话,请他参加一场审判,一场关于罪恶的审判。他这时才知道,那个他曾共枕的女子曾经为纳粹工作朴实和平凡的背后曾经包裹着野蛮残酷的往事。受害人说,她会叫那些接近死亡的人去房间读书给自己听,就像死神的召唤,之后把她们送进坟墓,虽然她们也承认,最后的读书时间好过累死在农场中。其他的被告诬蔑她说,教堂起火时,她命令她们把门锁上,她写了那些残酷的命令,她是那个杀人魔王。而她,没有辩白,傻傻地站着,只问一句,我是个守卫,我是在工作,然后天真地问着,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从小学中国的历史上的三从四德,听惯了愚忠愚孝,惊讶于德国人这个民族的人竟然也会如此忠于自己的工作,而不问是非。一个集中营的女看护,她工作的全部就是看管好这些囚徒,保证有足够的囚徒工作,定期把那些虚弱的人清理给别人处理,至于他们是为何被关押在这里,她们将被怎样处理,她从未关心过,因为这只是一份工作。她不是个丧心病狂的人,身上简单而质朴的人性的光辉,促使她给那些生命之火渐渐熄灭的女人们一点点特权,不用再去劳作,只需在那个阳光温暖的下午和她分享一壶咖啡,为她读上一段隽永的文字。

  只有男孩子知道一个秘密,一个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曾经发现的秘密。这个倔强女人不会读书写字,也从不愿承认,不愿被人轻视,她当年因为怕被男孩发现而逃脱,而现在她宁愿背着莫须有罪名,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可能写出那份罪恶手稿。男孩试着想说服她,或者站出来保护她,而是他明白,如果站出来拆穿一个穷其一生保守的秘密,那也许会是更大的伤害

  我的眼泪在那个瞬间汹涌而下。不知是为了这个愚钝的女人,还是那个痴情的男孩,或是残酷的事实,以及它所引发的一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些不愿与人分享的角落,也许有些年少轻狂的恣意随性,也许是些不堪回首无知莽撞,无论是温暖还是羞愧,无论灿烂或是失落,那个角落里真实记录不可逆转人生。我们可以捶胸顿足,却无法追回流去的似水年华,越是惴惴不安,却越是惶惶不堪,终于有一天,我们需要面对那束阳光,照在角落里,伤痕累累。

  女人最终进了监狱,漫长的生活把皱纹刻在她的脸上,把鬓角染成了灰白,男孩去探望她,一如既往地录下那些美丽的文字,也告诉她自己知道那个秘密,她说那已经是个过去了,她在囚牢里,开始学习读书写字,开始把那些曾经的过去锁起来。是的,她锁起来的不仅仅是过去,也是自己,当自由再次降临时,她选择把自己永远的锁起来,锁在黑暗深渊里,留下所有的积蓄给那些曾经被伤害的人们,不是赎罪,只是纪念。她们的生命曾经有过交集,虽然不是一种值得纪念的方式,却是对双方刻骨铭心的岁月,而她们的人生都因此改变,造化弄人,殊途同归幸福成了尘土

  当男孩带着那些心愿找到曾经的受害者,一切已经不重要了,逝去的再无可能追回,消散的永无重聚之日。男孩知道他带来的是个心愿,带走的也是个心愿,一个终将伴随他一生的心愿,一个关于生命的祈祷。在那个祈祷中,所有的时间都会停止,所有的永恒都会凝聚,曾经回荡在二战的集中营的呼号,以及之后一次又一次回荡在缅甸的乡村,回荡在卢旺达的街道上的悲恸,是天使人间的哭泣,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在死亡面前,罪恶便成了传染病,善良会被它蒙蔽,虽然正义总会降临,可是最终没有人获胜。

  《朗读者》读后感(三):灵与肉

  读罢《朗读者》,掩卷若有所思,不禁为汉娜与米夏两人“畸形恋情”所痛惜。汉娜戴着虚伪面具,自始至终都不肯卸下伪装,不惜拿自己的一生去填补内心的自卑;米夏则蜷缩在背叛汉娜的阴影中,在令人心酸的缄默中度此残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通过米夏与汉娜两人的爱情悲剧展开了对法西斯铁蹄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并以深入浅出语言与鞭辟入里的分析洞烛人性的善于恶。 小说所触及的人性善恶话题太过沉重,涉世未深的学生也难有独到的见解,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小说所揭示的另一主题——爱情。 米夏与汉娜的爱情,始于两人的情欲,可谓之“肉”;随着两人的逐渐交往,进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交往,可谓之“灵”。我们同恋人交往,大抵为满足这两方面需求,根据“灵”与“肉”的配比,爱情可分为三种: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纳兰容若式花前月下,和西门庆兽式占有。 (一) 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灵与肉的谐鸣 谈及精神恋爱,著名作家高兹与其妻多莉娜可算此种翘楚,恰如高兹在《致D》中写道“我们之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我们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一种特别的伤痕”。这里所说的精神恋爱并非传统意义上对情欲的简单摒弃,而是“灵”与“肉”的高度契合,进而将彼此内化为“信仰”,在斑斓吊诡的世界里,永葆初心,艮久恒常。 (二) 纳兰容若式花前月下:始于肉,忠乎灵 米夏与汉娜的爱情则可归于此,他们在情欲中燃烧自己,活在爱情的幻想中并与生活的琐碎和解,继而在人生的低谷处与愧疚和思念打斗,满身伤痕之际才发现,所谓的往事沧桑,不过是自己的矫情且不坦诚而已。诚然,两人着实有过一段美妙时光,但青春热血与热泪终究会挥霍殆尽,温婉如玉的胴体刺激下分泌的荷尔蒙进而衍生的甜言蜜语,在花殒珠黄之际所剩无几,而往事则不过是深夜里的辗转反侧。 (三) 西门庆式兽式占有:皮囊的欲念 或为情欲,或为贪婪的欲念,这种感情完全是图感官之娱之上的。而这一“畸形”的感情的催化剂不外乎是道德的沉沦或内心的空虚。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最后烂俗一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成眷属的皆为有情人。

  《朗读者》读后感(四):欲哭无泪

  莫言说过:“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朗读者》无疑是。

  作为一部典型的德国严肃文学,我深爱《朗读者》的那份庄重。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半点轻浮联想,这也是好多年前我在接触这本书时没能做到的。可以说,这部作品,使阅读本身成为一个调整、洗礼过程,不得不从故事的切入、语言的安排情节的铺张、所留下的思考等等细微之处对作者肃然起敬

  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我觉得:小说、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消遣性的,一种是启迪性的。前者靠故事、描写、靠种种艺术手段充实我们的感官;而后者只靠一种东西——那就是思想,是对人性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思考,来洗涤读者的灵魂

  小说故事曲折、语言自然、构思独特。其中被历史隔开的两代人,在朗读与倾听、诉说与沉默、罪恶与遗忘、逃避与短兵相接激情与蓦然惊醒的故事里跌宕沉浮,演绎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无所适从无能为力的故事。 一部从肉体、畸恋引入的小说,却并没有什么肮脏邪恶原因是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牵引着,那就是:感动。我们被故事震撼、又被困惑迷惘,在反复的不可自拔的思考中,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解开悬疑的过程,我们获得了精神与智力的提升,其对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对人的启迪更是多方向的。

  ------------------------------------

  起初,

  在米夏眼里,汉娜是美的,她的美:并不全权落实在身段、姿态举止上,倒是以一种沉稳厚重之感取胜,那些情景更像是她在向自己身体内部收敛进去,任其独自行事,以一种安祥稳重的韵律运动,并不受她脑中任何命令的干扰,她不懂这个世界、也完全忘却了这世界的纷扰,仿佛置身其外的精灵主动而非被动的抓住米夏的目光,留下这美丽剪影。

  米夏默默的保留下好几幅汉娜的剪影。他把它们存放在心头,以便可以随时将其投射到心灵屏幕上来观赏,即使她的记忆不再如影随形、她的影子已经向后退缩,这些美丽的剪影,却从不消散、永不变色。如同每一个男孩一样,心底留藏着初恋纯澈美好的印象,不管日后经历多少现实的磨砺洗礼,这些回忆的写照仍不会泛黄褪色,它们永永远远深埋在情窦初开的记忆中,跳动在心坎儿里,不思量、自难忘

  这些剪影中的汉娜大都是美丽的,它们不包括她粗鄙无礼的一面,这些生活的写照里,处处显现出汉娜充满女人味、真实不做作、渴求阅读的可爱性格,也包括米夏永远读不懂汉娜的无奈,这在交往中为汉娜蒙上了一层神秘,是引领米夏不断探索的动力,是米夏希望汉娜多表现得小女人一些的侥幸根源

  而既然爱,就总抱着一份侥幸与期待,米夏在不成熟的时期,对汉娜就抱有很多很多,这份期待、侥幸也多来自于好奇、来自于盲目的自信,米夏试探性的一点点拉近和汉娜的距离,希望得到甜蜜的反馈。但作为一个聪慧、好学、善于观察的孩子,15岁的他也不难揣测到其与汉娜的未来并不乐观、甚或说看不到所谓的未来。

  这种预知后来的结果,或者知道结束总会在那儿等着的情况下,仍在干巴巴的、打肿脸充胖子似的坚持,简直可谓悲伤、痛苦、煎熬。爱人即在眼前,而我却抓不到、摸不透,汉娜究竟在想什么,也许米夏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也是作者留给我们最大的秘密,一个背离文化、也即背离社会的女人,她的生存道义是什么,她的考虑角度是什么,她真的会像野蛮人一样权当米夏是泄欲的对手?还是认为米夏是精神朗读的台阶?抑或是她有罪人生路上的一块私密的圣土。。?只能说一千个人一千个答案了。

  那些曾经拥有的缠绵悱恻,在回头追忆时,也是那么不堪一击,因为其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实、不甚光彩的开始、不告而别的结束...回忆起这些,味道就会变酸,在这样的尴尬之下,还能得到什么幸福?

  当少年时的热忱和信仰在胸中充溢,还在心中承诺着今后的生活,后来却从不能、永远不能实现,这样的现实——就是纯粹的伤感,触摸不到幸福的伤感。每当追怀往事时美好的记忆一戳就碎,那回忆中的幸福,并没有出现在海誓山盟的未来里,这样的悲哀——就是无奈的叹息。

  ------------------------------------

  审判,

  汉娜用一生守护的秘密无疑是她不识字这个尴尬的事实。为此,她宁愿放弃升职的机会、宁愿揽下不属于自己的罪行。在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过程中,她自己始终坚守沉默,拒绝透露不识字但又喜欢文学作品的事实,为了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她不惜沉默和陷入更深的孤独。

  从汉娜的个人需求的角度来说,她最关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获得自由,也不是别人会不会往她身上泼脏水,而是决不能暴露自己不识字的窘迫,以此来获得相对他人的平等,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不愿意在众人面前顶着一个红字去苟且偷生。因此她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清白,去换回在狱中生活的平静。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执拗而鲜活个体的顽强抗争,法律与说教只显露了它的苍白乏力和屈服。从汉娜本身与社会法律的斗争中,我们看到了这部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呐喊,作者力图揭示外部世界的黑暗混沌和人类的自身永恒的孤独,尽管对人的前途看得未免过于黯淡,但却异常深刻。它又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生存的悲壮——人类的精神追求、人的高贵与尊严永远不可能用定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无论我们目前对这些是怎样的依赖;能够拯救人类自身的也许只有汉娜那种与生俱来的对秘密的执着守护和对朗读的纯净追求。

  当我们不属于那个历史时刻,也不是那一历史时刻的主人公时,那么我们又如何、又凭什么断定在那一刻能影响着人的会是什么样的存在,或是会做什么样的思考与抉择?对一个人的审判,根据什么作出?历史又应该如何评判?当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自己有所隐瞒的时候,谁能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

  通过读书,我们学习历史,但我们了解到的远不是历史的真实。就算是对于汉娜这样一个人在奥斯维辛的举动,人们都不能得知其中真相,更何况对于那一代人和无数的历史事件?从书本中得到了知识,在现实中拿到法律武器的人,自以为也得到了某种生杀予夺的权利,可殊不知也许自己还被完全蒙在鼓里。汉娜在接受审讯的时候曾经问过法官们一句话:“如果在当时,你会怎么办?”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回答,即使回答了,也只能是对历史的假设,而历史从来是不可以假设的。

  唯一能够证明她无罪的米夏又因为那难以启齿的恋情而三缄其口,当米夏的自私逃避、其他看守的贪生怕死、甚至法官们的无所作为都不约而同地披着法律、正义以及热爱和平的外衣,手拿屠刀向一个普通、柔弱、无辜的女人挥舞过来的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缄默和引颈受戮了。

  法律本来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而存在的,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法律也会因为它所要要维护个人利益而使其公正性受到挑战。这简直就是个悖论。小说讲述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得到的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我不禁想到,也许当今我们总在强调真相、我们需要真相,可是这苦苦追寻的真相也不过是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立场的真相。

  作者凭借这个故事挑战了我们对道德的定义,对于知识获得的定义,对于历史的定义,和对于审判的定义——我们为什么要去审判一个人?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全?还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无罪?是抱着什么目的让我们有如此嚣张的气味,使我们在向真相靠近的时候,让他离的越远。

  不过通过审判,通过考验,我们是否能得知:要想看清一个人的品格,只需要知道他所保守的秘密。有没有秘密、秘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又肯为守护秘密做什么,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经历的纯度与品格的高度。

  ------------------------------------

  反思,

  把朗读这个动词放大,把被朗读的客体放大,那么社会这本大书,也同样需要解读者。 对于社会这本大书,知识分子非得有另外一种解读的方式,称为文化,虽是主流、但很无力,从来都很无力。 汉娜听书听磁带,文化在侵蚀,这文化里有美好的文学的东西,也有足也引发战争的思想意识形态,人类没有文化,将变成野兽,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有了文化,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去,依然有战争有屠杀。 文化会变形,文化会归类,文化会厚此薄彼,也许人们对文化的诉求,难免也是一种迷信。文化掩埋了人性里最直接的真与善,而重新划分了一种真与善的标准。如若汉娜有文化,她可能不会坐牢,她成了那些道貌岸然的法官,成了那些见风驶舵的同事和律师,这样的人这样的生存本领,若是身处其中,人人如此,可能不觉其恶。

  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我把它看成是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隐喻:它是女人与男人、成年人与少年人、历史人与现实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象征。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一种超越道德但却看似符合人性的关系发生了,它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且不论及这种关系对他人的影响,即便是对当事人自己,怕也会是毁灭性的了。道德的力量束缚着人的意识,影响到人的行为,规定者人的情感方向,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是强大而不可突破的。

  所以米夏自始至终都会隐瞒自己和汉娜的关系,他在少年时期享受的是偷尝禁果的新鲜和刺激,成年之后则品尝着爱与耻带给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他和汉娜之间除了性的交流和朗读这件事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沟通,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爱情,所以当以后的生活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戏剧时,两人之间的“爱情”就变成了最不应考虑的因素,因为自由和尊严远比爱情和“性福”重要得多。

  如果说两人深深相爱却因为现实的阻隔不能相守是悲剧的话,那么人与人交往了却不能真正相互沟通、理解、相爱,则当是更浓重的悲哀!汉娜最后的自杀,我觉得是出于对公正的看破,对尊严丧失的恐惧,对未来信心的丧失,和对人与人之间爱的失望。借着汉娜这些不能说的秘密,作者无异于在启迪我们:当人类不能完全拥有这些的时候,人类的生存意义也便不复存在。

  ------------------------------------

  也许阅读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能听到在激动万分地解开汉娜秘密之时所没听到的声音。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它就是那种流芳百世的故事,我们想一遍又一遍的读,为的是找出自己到底能够做什么,但每一次,我们感到的都是深深的——无法释怀、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欲哭无泪。

  《朗读者》读后感(五):选择

  这是本通过男孩的经历讲述了他与曾经的也许现在心里面依然占有重要地位的爱人那种爱恨纠缠的情感,与父辈经历想切断而又无法逃避的情感,其中最让我感悟的就是男孩跟他研究哲学的父亲在书房的谈话,面对你爱的人,当看着她去做一件自己明明知道会痛苦而她却执意去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如何面对,是不顾一切的挡在她身前还是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她为了自尊或者是骄傲而堕入深渊,男孩也许是体会了父亲的谈话也许是因为某个原因的懦弱而选择了后者,不过估计在中国,很多人包括绝大多数的父母会毅然选择前者,在爱的名义下用各种或简单除暴的行为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苦情戏来阻止心爱的人发生类似是事情,也许能阻止但是得不到爱人的理解或过于激烈造成相互最终无法挽回的伤害面,对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以爱的名义去阻止她还是以更爱的名义去祝福她。这他妈又是一个哈姆雷特的句式,“这是一个问题”,不过站在理解更高的角度,我觉得祝福也许更合适一点,一个人的选择也许不对,但是毕竟是他自己的路啊,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祝福而已。当然这本书蕴含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里面有很多可以让你掩卷沉思的地方,对历史的认识,历史对自己和自己父辈影响的沉思,二战后德国人写的这本书,没用多少篇幅去描写在纳粹裹挟下全民疯狂的极端行为,但是那种读后血淋淋的刺痛感跟《偷书贼》跟《辛德勒名单》一样让人停止不下来,当然作为70后中国人也许对这类感悟不深,虽然我们的父辈也曾经经历过也许没那么疯狂但是也类似的年代。但是这本书让我们隐隐约约也触摸到全民疯狂后有良心的人面对曾经的历史那种应该也必须要有的反思。

  《朗读者》读后感(六):《朗读者》令我着迷的三个问题

  此乃胡子课程作业...

  《朗读者》不是一部一流小说,它有很多不完美,无趣得几乎不像小说,比如作者的议论与情节分庭抗礼,比如小说的叙述平板无奇。这些不完美的原因恐怕在于小说的作者是个德国人,更悲剧的是他还是个法学史家。但恰恰是这些不完美,使得这部小说独树一帜,以近乎非小说的自我拷问的喁喁独语的姿态,不断用问句和反问句揪住读者思维的盲区,引起唏嘘与反思。这种姿态还令我相信,这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作者的一本自传,他一生只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并且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因为这是他的全部经历,全部思考,是困扰他生命的最大问题,他必须向自己要一个结果,于是就有了这部小说。

  在阅读时我逐渐意识到三个令我着迷并且像作者一样甘愿被困扰的问题:汉娜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居然在集中营做看守工作时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对于集体性犯罪行为,应该怎样对待审判,又怎样对待忏悔?而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容易让人悲伤以致绝望的问题,就是下一代如何继承上一代的罪过,被伤害的人的下一代与伤害了别人的下一代再面面相对时应该怎样。

  汉娜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文中的汉娜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作者身处的主流德国社会,她与米夏在去集中营路上遇到的那位司机不同(穷凶极恶) ,与当庭审判的其他女看守也不同(否认罪行) 。她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是米夏的理想。那么为什么她会犯下那些罪行,并且不认为当时她的做法是罪行,而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呢 ?能理解汉娜的作为,也许就能从某一方面理解德国主流社会为何会沦陷于纳粹。

  小说开始对于汉娜的描述是相当精彩的片段 ,她自顾自地专注,有一种向自己身体内收敛的力量,使人在她身体内的深邃之处把这世界一时遗忘。这种专注是机械规律的美感,就像看着机器重复精密的运作会入迷一样,是不需多想,只需身体去行动的魔咒。这使我想到当时纳粹庞大体制机器中的人们,他们是否如米夏看到汉娜一般感到了遗忘外部世界的幸福?接下来,汉娜又流露出了她的完美主义情结和极强的责任心 。这与当时邪恶轴心的另一个民族——日本简直如双兄弟一般相像——德国与日本的工业产品与设计行业相同的高水准即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行业都需要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是精英气质的典型表现。当人们陷入对完美的追求和责任感的强迫症时,往往会忽略对任务本身的判断能力,即使任务已经是“错误”的了,即使是纳粹的邪恶任务,也依然会不忍半途而废,依然会有以最高标准和最负责任的态度完成它的强烈欲望。所以,汉娜才会觉得当时她做的一切都已是最正确的选择。但如果汉娜没有被交付任务,就像她在法庭上所说,如果她没有加入党卫军,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可她加入党卫军也是必然,因为她强烈的自尊感和羞耻心。她怕被人发现自己是文盲,便一次又一次放弃升职,重新改换工作。不幸的是,她选择了党卫军。而反观历史,正是德国当时的不堪景况以及主流社会的自尊感和羞耻心令他们选择了纳粹。

  专注、完美主义情结、极强的责任心、强烈的自尊感和羞耻心,这些都是精英的特质,是一个人追求积极向上时所必须的品质。但当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集体,当这些特质也不再是为了服务于本来的目标,而变成服务于特质本身的时候,德国主流社会便沦陷于纳粹。

  所以,集体性的犯罪无法惩罚个人。因为单独观察每一个人的时候,都无法相信他们的这些品质可能导致杀人 。这就导向了第二个问题,对个人的审判真的有意义吗?但是若审判集体,又应如何审判呢?我在这部小说里找到的答案是:米夏——也就是作者,认为对个人的一次次重复审判只能导致普遍的麻木不仁,必须进行大规模地详细到个人动机的调查和审判,这样第二代人才可以在惊愕、耻辱以及负罪当中走出来,而不是永远沉默下去 。

  至于集体忏悔,它不仅在二战后的德国,在文革后的中国也出现过。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背负了罪责感,即使没有犯过罪行的人也有“平庸的恶”,所有人都在忏悔。可是忏悔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它可以制止错误再次发生吗?还是它变成了一条分界线,所有的人都需要通过忏悔站在边界线的一边,与另一边划清界限。这样,他才不会被已经通过忏悔站到这一边的人踏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人们需要通过忏悔来表明:我即使有罪,经过忏悔我现在也是清白的了。这样的忏悔除了帮助忏悔者逃避现实之外,没有其他作用,错误依然会重复上演。

  此时电影中主人公的一句“We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就显得珍贵无匹。尽管他是出于对汉娜的爱,所以他必须去理解,否则他就是否定了自己的爱,否定了自己。但是,相比于另一位激进分子以正义为理由的激情,这份软弱的理解却是可以真正制止错误的力量。无论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去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而不是单纯的指责与划清界限,便找到了制止它再次发生的关键。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立场,也不是原则。一旦需要给出立场和原则的时候,事件往往都被滑稽化和简单化了 。并且,那份以正义为理由的激情,与纳粹党人以其他一些理由所拥有的激情,本质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如果有一天,正义变质了,又将如何呢?

  《朗读者》的小说虽然提出了三个问题,但并没有把它们全部讨论充分。小说的优势在于他是文字写就的,黑色的油墨印在白纸上,因此可以不受限制地记录下米夏——也就是作者的所有思维轨迹,像解题一样将问题层层剥开、铺开,由作者带领着读者进行思考。前两个问题最需要的就是理性的、像刀子切开的口子一样又深又犀利的分析和思辨,这是文字最擅长的工作。但第三个问题与之相比,更需要的是对读者感情的触动,除非设身处地切实感受到了罪过和伤害,否则便不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说任何话都没有分量。这时《朗读者》的电影出现了。小说结尾米夏与犹太幸存者女儿的相见本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电影里的这个情节将我一下击中,我面对了米夏,也面对了犹太幸存者女儿,如触电般地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便是影像的力量,感受比思索得来的更多。

  电影中添加了一个小说中没有的情节,在汉娜死后,米夏去找犹太幸存者女儿履行汉娜的遗嘱,最后那位女儿把锡罐放在了梳妆台上一幅黑白照片的旁边,那照片是她在二战之前所拍摄的一张全家福。接着特写镜头慢慢虚化了锡罐,将焦点放在了黑白照片上,并且定格,照片中的所有人都无忧无虑地微笑着坐在阳光下的场地上 。就在那一刻我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她“不想也没有资格”赦免,因此绝不会碰那笔钱,深深感到了个人相比于历史的弱小和人性的狭隘,但这种弱小和狭隘是如此地理所应当。只有真正感受了这一刻,才明白所有的说辞在这些感情与经历面前都毫无力量。

  罪责感不须让下一代人背负,但下一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去试图理解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我想这才是他们面对受害者的最好的方式。

  《朗读者》读后感(七):《朗读者》-抬眼看见曾经

  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永远看不懂为什么?

  在自己的故事里容不下太多的细节!

  你不知道命运是如何将人一步步紧逼到终点。

  细细回想,却多半是无可奈何。

  抬眼看见的曾经,让你会是什么心情?

  过往是嘴角的一根香烟,还是抽屉里的那把手枪?

  结缘文字,一路书香。

  《朗读者》读后感(八):狠狠夸赞翻译的一篇评价

  这本小说是在看完它拍成的电影之后读读,电影看完后还是有动容的地方,但也许因为其拍摄方法的原因,总觉得有些不明朗,恰好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遂借来读读原著,果不其然,还是书里更加细致通透。

  开始以为讲的是15岁男孩和40多岁女人的不伦之恋,再往后故事背景开始展露,发生于战后,揭露德国人读犹太人的残害公之于众,女主作为当时看押的守卫,在教堂着火后,未施救反而紧锁大门,致使几百人死于大火。因对当时背景不甚熟悉,故书写的不伦不对。

  而后便是对这群看守的审判,除了女主还有其他几名被告。当其他人一致把责任推向女主时,说报告书出于女主之笔,法官要求比对笔迹时,女主认罪里,而男主作为学生陪审团,全程参与。忘了一个重要的情节,在他们每一次ML前后,女主会让男主为她朗读各种书籍,出门吃饭也从不看菜单,甚至因为男主外出只给她留了张纸条而大发雷霆。没错,女主根本不识字,那些罪名也是莫须有。

  而她宁愿认罪也不愿承认自己不识字,这是何等的自尊,最终被判了无期。之后男主长大,成家,离婚,却始终没有忘记她。在她入狱的第八年,开始寄给她朗读的磁带,而她用这些录音一字一字比对书本,慢慢学习。最后还能够写信,而男主除了磁带,一封信也未写过。

  在她将被释放前,监狱联系了男主,终于他来探望,并为她安排好了出狱后的生活。18年了,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大,她选择在出狱前的一天,上吊自杀。

  我和大曾一直在想也在讨论为什么她选择死亡,也许是因为他来看望时的疏离让她绝望,也许时她对外面世界的恐惧,也许谁她终于觉得死才可以补偿犯过的罪。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对于她而言,也许死才是解脱。

  他叫Michael,她叫Hanna。

  当她被宣判时,时这么翻译的:"他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当他们甜蜜在一起时,Michael写了首诗,翻译的也极赞:

  与君同心

  两心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裘

  两情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死

  人生相互来占有

  与君分袂

  各自东西不回首

  《朗读者》读后感(九):羞耻感

  《朗读者》一书因“露丝”美女在剧中的演出而备受关注,但我认为就像《哈利波特》系列一样,原著才是更值得大家细品的经典。

  一打开书就看到曹文轩先生的序“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曹先生喜欢的是这种文字,而我认为这种文字其实应该于德国文学的一向风格,或者说德国民族的喜好相符,而往近了说,这种风格更加与本书的主题相符。

  一如既往的,这篇不是书评的书评只是我看完书以后的一点随感,我向来只会对看完书后的最直接最强烈的感觉慢慢玩味,而看完这本书,横亘于我脑海中的就只有三个大字“羞耻感”。

  整本书其实就是德国民众在战后的集体反思,一个盛产思想家哲学家的民族,一个沉稳严肃的民族居然会在希特勒的煽动宣传中要么甘受操纵,要么明哲保身。书中体现出的是整个社会对此深深的羞耻。书中最主要体现的自然是女主角汉娜的羞耻感。但令人感到反思的是汉娜的羞愧感绝不仅仅是因为她曾是集中营管理者的一员,她最最强烈的羞耻感竟是她是文盲这件事,为了这件事她甚至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

  在知道了结局后回头看,才会发现前文已经处处布满线索,汉娜的喜怒无常,汉娜的突然消失也都自然而然的有了答案,只不过还是有个最关键的问题一直纠缠我们:汉娜为什么会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而不惜感受终身监禁之苦?为什么不说出答案而让自己得到解放?难道这件事竟比自由还重要?身在二三十年前还有很多文盲的中国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理解他们对于文明的追求,中国人强调的是个中庸之道,精神文明那是填饱了肚子以后才考虑的事呢,所谓饱暖了才思淫欲呢。而汉娜却认为不识字是一件比背上纳粹之名更丢脸的事情,她毕其一生都在隐瞒这件事,哪怕丢下自己的恋人,哪怕为此啷当入狱。

  应该说这个民族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令人肃然起敬,在今天这个凤姐之流摇臀摆尾的时代,中国人真的需要多一点的羞耻感,因为正是这点羞耻感,才会让人们学会反思,才会让社会避免向下沉沦。而书中的朗读者则代表着积极正面的力量,给汉娜以精神的慰藉和指引,最终让她选择不再逃避,勇敢面对了自己当年的恶行,也面对了自己是文盲的深深羞愧。我认为作者以朗读者为名,也是希望大家始终怀抱向善的期待。在你要选择逃避自己的羞耻感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位朗读者在前方向你微笑。

  至于结尾汉娜的死,是最令我唏嘘的。我一直以为汉娜已经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了,她把募集的钱捐给了集中营受害者,也通过磁带一字一顿的学会了写字,在她要出狱迎接自己新的人生的时候,她却选择了死亡。是的,汉娜最终还是逃避了,她始终还是无法面对她曾经深爱过的人。也许在爱情面前的羞愧和负罪感才真是避无可避的。

  书于2011年的情人节,希望所有有情之人都能幸福。

  《朗读者》读后感(十):The reader

  花了一个礼拜时间,把书看完了,情节和电影略有不同,不过刻画的更深刻

  故事从米夏的角度,把心灵独白写的细腻又沉重

  对于米夏来说,在这段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被动的开始关系,被动的结束,就连再次相遇也是被动的

  他写道:其实,与其说我们俩共享着同一片生命世界,不如讲她在自己的世界里给我让出一角空间,大小宽窄全凭她愿意怎样就怎样。

  他少年时光里的汉娜是神秘莫测又性感的,这使他深深着迷,她是他变的成熟,变得独立,甚至在同学们中间还有点优越感,他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汉娜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笔墨浓重的痕迹,改变了他的一生的轨迹。

  我喜欢那一幕的描写,很多人都喜欢的:我闷声不响,斜靠在门框上注视着她。只见她的目光每一张齐着天花板的书架上,就像是在翻阅书页一样。然后,她走到一张书架面前,把右手的食指举得齐胸那么高,轻轻地划过书脊,接着又走到第二张书架面前,仍旧用食指划过书脊,就这样,书脊连翩着书脊,她划着划着,穿过了整间书房。她走到窗子边就站住了,透过玻璃去看外边那一派黑暗景色,又看那些书架在窗子玻璃上的反光,还有她自己在玻璃里的照影。

  这一幕影像成为米夏心中的一个剪影,从不消散,永不变色。这样的照影在他心头还有许多许多。

  这些照影在汉娜消失之后成为米夏少年时代的记忆,在他长大后也影响着他,使他变得有点沉默,有距离感。

  在这些记忆里他深深的爱着汉娜,他固执把这些照影放大到整个汉娜身上,以至于再次见到汉娜本人时反而觉得十分陌生。

  记忆中的汉娜是那么值得深爱,现实中的汉娜却是千夫所指的罪犯。

  米夏麻木的听着看着,抗拒的,尴尬的

  我想,他不去为汉娜辩护,不仅仅想汉娜在他生命中消失,而是还有点想维护属于汉娜完整记忆的感觉。

  对于历史我们了解的不多,也感受的不深,从书本中影片中得到的知识也是匮乏的

  当战争加注到人们头顶的时候,也许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无法评说汉娜的行为,对于米夏更加不能去批评

  因为我们的理解对于厚重的历史来说,都是浅薄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