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崇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崇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8 20:00: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崇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崇祯传》是一本由樊树志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10元,页数:6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崇祯传》读后感(一):莫彰主过

  崇祯十二年五月,“熊文灿所抚贼张献忠反谷城”,不久于罗睺山大败左良玉,“帝大惊”。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本已因去年清军入侵之责屡遭言官弹劾,而对于张献忠处理不当的熊文灿又是自己荐举之人,此时自觉难辞其咎,于是自请督师讨贼。八月,崇祯作出决定,颁布谕旨:“辅臣屡疏请罪,诚恳愈加,尤见守法振玩至意。…以辅臣才识过人,办此裕如…凯旋之日,优叙隆酬。”而且特别关照杨嗣昌,不必预先立下军令状,从而为其留下回旋余地。出征之日,崇祯更是亲自作诗相赠。及其在外征战,又有亲笔手谕,内中有言:“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矣!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如果怀疑崇祯对于杨嗣昌的这种特殊感情只是因为期望他尽心平贼,那么襄阳陷落、襄王被杀之后,崇祯得知杨嗣昌的死讯,深深叹息,说他“功虽未成,志亦堪悯”,又亲作祭文,备显眷顾、惋惜、哀怜之情,种种举动,就不能用崇祯的功利之心解释了。相比于崇祯一朝的其他官员,杨嗣昌始终为帝眷顾,就显得特别不同寻常。除了他的才情、气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崇祯十五年初,辽东吃紧,“南北交困”,而明朝“力竭矣”。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委婉的向崇祯提出与清议和的主张:“两城久困,兵不足援,非用间不可。”崇祯长期在攘外还是安内的大政上犹豫不决态度不明,此时心有灵犀,答复道:“可款则款,不妨便宜从事。”陈新甲自以为得到了明确的指示,于是立即着手执行,可是崇祯“因畏声气诸臣阻挠,故深密之”。不料陈新甲一时大意,将议和的重要文件外泄,于是言路哗然,指责兵部“主和辱国”。“帝愠甚”,降严旨切责新甲。他希望陈新甲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对车保帅,可是陈竟然不深思崇祯长期以来不明言和议的原因,仍然自以为是按旨办事,“不引罪,反自诩其功”,在申辩书上多引圣谕。于是“委过于上”,“帝益怒”,将其逮捕入狱,弃市。

  陈新甲其人,“为杨嗣昌引用,其人品心术相似,军书旁午,裁答无滞,帝初甚倚之。”《明史》至此,笔锋突转:“晚特恶其泄机事,且彰主过,故杀之不疑。”如果我们再去看杨嗣昌请罪督师的两个原因:清兵入侵和熊文灿抚局之败,似都不应由他去承担所有责任。

  清兵入侵,杨嗣昌的议和因舆论和崇祯的摇摆而作罢,前已提及。再说熊文灿之起,先是崇祯派中使“往觇之”,中使对他评价为“公信有当世才,非公不足办此贼”,还朝,言于帝。然后杨嗣昌才以熊“有内援可引”而荐之。而孙传庭和洪承畴部因清军进犯而被调至北方边防,使得杨嗣昌“十面张网”战略难以实施,他向崇祯力争:“贼未绝种,承畴、传庭宜留一人于彼镇压。”而崇祯拒不接受。张献忠未叛之时,杨嗣昌就已提醒崇祯注意其不正常的举动,并且试图调兵遣将,包围谷城。—可是无论怎样,杨嗣昌却揽下了所有的责任,他这样对崇祯,你说崇祯该怎样对他?

  互相理解、舍身成全,对于平民百姓都是难事,更何况君臣之间?舍此不论,如万元吉所言,天下事无全利亦无全害,任何一个决策,都有其不足之处,作为决策层的一员,阐明自己的意见当然不错,但是决策一出,个人再争下去也没有必要,而要尽量配合,承担责任,否则团队离心离德,将一事无成。当然你可以什么也不做,任其发展,可是既然身处庙堂,为了自身安危荣辱而推卸责任,像周延儒沉默使乖,陈演、魏藻德拖延不决,说他们失职,就太便宜了。

  《崇祯传》读后感(二):崖山之后无中国,甲申之后无华夏。

  曾有一句沉痛的话,可以击碎所有大汉族主义者的自恋,可以掀起所有炎黄子孙无奈,话是这样说的:

  “崖山之后无中国,甲申之后无华夏。”

  蒙元和满清入主中原,并不简单就是改朝换代某种意义上,两个蛮族的异姓统治,把中国之进步,至少延滞了近四百年。

  自然,我无足轻重得很,不敢大发议论,乱点江山

  天下兴亡,匹夫无责,是我倾心服膺的观点。我只是颇为关注明代历史;那将近三百年的历史,那历史哈哈镜中,上上下下的沉沉浮浮,上上下下的歪歪曲曲,总不乏可资借鉴的人和事……

  皇帝都不是什么好鸟儿,虽是相对于国民而言,但这句话是亘古不变之真理

  可如若不考虑皇帝对于国民的反动性,只看皇帝在历史发展中本身之经历,还是可以意味悠长。

  对于晚明历史的诸多细节,我大略了解;但不经意突然邂逅樊树志先生写的《崇祯传》,仍然经不住诱惑,不顾囊中羞涩,买来一读。囫囵吞枣,读完掩卷,不禁默然。

  历来末代皇帝,亡国君主,要么是酒色之徒,要么是庸碌之辈,要么是童稚小儿;如此这般,方才可以和末代硝烟与亡国大业亲密搭配,轻而易举成就国破家亡

  可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却刚好不符合以上三条。此君不贪酒色;英睿不逊于老谋深算的嘉靖帝;即位时17岁,是年轻了点儿,但17岁的他,甫一即位,不过旬月,便以雷霆万钧之势铲除魏忠贤一伙阉党,一下子朝堂几乎被清空……这怎么也说明不了他是一个童稚小儿。

  但就是他,把明帝国最后一点气数给断送了……

  崇祯帝的庙号很乱,有那么三四个,可我觉得最衬他的庙号,应该为“明思宗”。该庙号的来历,是为了表现明朝遗民对先帝的“思念”,故名“思宗”。这来历自然讲得通,然而,我们可不可以认为,这个“思”字,或许更能概括与崇祯帝一生相随的个人性格呢?

  至少我如此认为。不知,前人有无此观点。

  古人讲“三思而后行”,这诚然无差;但有的时候思来想去,回合一多,就容易出纰漏;尤其是,当面临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时,思之再三,倒未若任意为之,放手一试。

  崇祯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他的聪明,有一点危机隐伏:稍显早熟。

  天启年间,虽然是他哥哥做皇帝,可明熹宗特别喜欢做木匠活儿,所以大权旁落,魏忠贤和客氏一手遮天;作为小小藩王的朱由检,一天到晚担惊受怕,狐疑来狐疑去;为了保住小命儿,他不自觉地早熟,也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刚愎自用,过分自信(也只能自信),但同时心底空虚,自信欠缺坚实基础来支撑的矛盾性格。

  早熟的人都有这种毛病

  一方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很多时候他们自己是很了不起,毕竟,并不是每个人的身心,特别是心灵,可以发育得那么快……

  但另一方面,渐通人事,涉世渐深之后,这种人不由得又会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竟是如许平常,于是他们的自信自恋轰然一下便土崩瓦解(当然只是悄悄崩溃在心里,不会给人晓得),从而自信就变作了犹疑不能自信,徘徊不能自决,并尤为嫉恨外界的忠言逆耳或者愚言逆耳。

  但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如何应对呢?

  除了听取和采纳来自外界的意见,主要地,还是在于自己反复思考

  对一个封建君主而言,更是如此。

  封建君主,对国民而言是反动的,但他自己却是很可悲的。

  题外话一枚。世人有目共睹,今天之中国,99%的文官都是不爱国的,或者说,口头上很爱国,书面上很爱国,但行动上,却很不爱国;文官,其实理应效忠国家的;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之所以要做文官,却绝不是为了要效忠国家,而是为了更好地效忠自己。因此在今天之中国,发展,还是只能靠“非文官群体之百姓”。

  由此,我们回过头去,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文官集团”中的官僚们,他们之所以要读书应考,中了秀才中举人,中了举人中进士,中了进士再做官,也不是为了效忠明王朝,更不是为了效忠崇祯帝,而主要还是为了效忠他们自己。有没有忠臣呢?自然也有。只是比例太小,基数太少,不然也就不会拿出来在《明史》中宣传了。奸臣,庸臣,蠢臣,贪臣真是太多,比起忠臣来,实在合适广为宣传。

  这一枚题外话,是要说明:对封建君主而言,外界的意见诚然很多,但有用的意见,却是多么难得。

  所以封建君主既然家天下,那自己的家务事,肯定只有自己思考,自己拿主意才放心。仿佛很多暴发户都不信任家政钟点工可以把屋子打扫得符合标准干净一般。

  可悲的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历来古圣先贤尚且虚怀若谷,不敢自专,倡导言路开明之重要,遑论年轻并且独居深宫的崇祯帝呢?

  不过正如上文所言,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方面,崇祯帝都没有很多机会获得外界富有价值的意见,特别是决定性意见,更没有能够帮他拿主意的人,所以他只能自己思考。也正因为此,崇祯帝除了在即位之初,扫除阉党大有作为之外,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国乱中,几乎都没有获得全局性的成功

  崇祯朝最要命事情就是两样:平息农民起义,抵御满清入侵。

  于此二务,无非用兵。

  崇祯朝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帅才将才: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

  但纵观崇祯一朝十七年之事,明帝国的将帅们,基本上都在崇祯帝的“思考”里不得善终,不保名节……

  兵事不可为,乱局焉能平?

  因此明朝亡国也是自然而然

  以一人而知天下事,绰绰有余,亦明显不足。

  作为深居皇宫的封建君主,操持天下大事,主要是通过思考,制定战略大局,这是绰绰有余的。

  可作为深居皇宫的封建君主,假如事必躬亲,万思满腹,把臣子的思考也抢了过来,那就不单单显得愚蠢,也会导致自己心力的衰竭,这就是一人精力的明显不足。

  思考绝对不是坏事情,但刚愎自用地独思独裁,妄自尊大地另思另判,不自量力地多思多虑,就会从根本上抵消思考的正面意义

  当然,崇祯帝值得同情

  他如坐针毡在那王国之上,他幽井观天在那时代之下,他左右徘徊在那性格之中;他除了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不自量力,也真地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

  一切,都只是天意。

  一切,也不过是早已消亡,却阴魂不散的历史!

  《崇祯传》读后感(三):崇祯,我倒宁愿你是个醉生梦死的“亡国之君”啊,至少你会快乐一点

  李自成在进攻北京的檄文说,崇祯"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桓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也与崇祯自己感叹的"君非亡国之君,而臣皆亡国之臣"的想法类似

  相比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企图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关于崇祯亡国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也都各有其成理之处。其中一种说法是,崇祯接手的是一个从内部腐烂到外部溃疡的烂摊子,崇祯虽求治之心有余,却力不足;更加剧了崇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但仔细想来,历代王朝末年,莫不矛盾尖锐、风雨飘摇、天下大乱,而东晋、南宋仍能延续国祚百余年;崇祯年间,形势曾几度有转机,他至少在自己的手中葬送了祖宗社稷。

  其实,我觉得崇祯的悲剧在于他对国事相当清醒,对自己却不清醒。所谓知己知彼,崇祯是只知彼不知己

  儒家早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崇祯哪怕一省,也好啊。崇祯自登大极、夙兴夜寐、悉心求治、鞠躬尽瘁神经崩到了极致,朝中也有不惜死的文臣、不爱财之武将,形势曾几度转机,崇祯却又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且在位十有七年,竟然接连犯错、劳而无功,却不曾一丝醒悟;所谓的不断下罪己诏,其实内心思想是,他的“文臣个个可杀”。

  若崇祯稍微反省一下,也能看出点端倪来啊。虽说明国势“实亡于万历”(《明史》语),但崇祯在位十七年,最终坐实了王朝覆灭加上了最后的几根稻草

  也想起了唐昭宗的悲剧。历史有其偶然,但冥冥中自有其必然。

  崇祯,我倒宁愿你是个真正的醉生梦死的“亡国之君”啊-----清醒的人是最痛苦的,那么这十七年的煎熬、这宵衣旰食的日子,你会稍微快乐一点。

  《崇祯传》读后感(四):荒芜了的青春

  零四年冬天刚开头的时候,我和老陆同志一起去了景山公园。我们的兴致,在于那棵见证了崇祯帝自缢而死的歪脖子老树。诚然,也许那棵老树早已不在世间,可也无妨,崇祯帝一样也不在世间了嘛!

  从景山顶上往前往下,极目而视,是冬寒萧然中的紫禁城。在崇祯帝死后,这座皇城换了不少主人……

  不知道年少登极,盛年自尽的崇祯帝,可曾料想到他身后这几百年的荒唐春秋,不断被许许多多追名逐利之徒,反反复复来糟践。

  大约,他是不会想得到的。因为他死得惶惶然,孤伶伶,失魂落魄……

  然而,谁又不是呢?又有哪一位死去的人,不是惶惶然,孤伶伶,失魂落魄地离别这个浮华苍凉的世界?

  难道死,还能死得壮烈,死得壮美,死得壮盛?

  在皇城被攻破之前,崇祯帝带着十余名小太监,在紫禁城中左突右奔,徒劳地寻找着生机和出路。这自然是毫无可能;于是渐渐地,随从星散,最后只剩一名内侍跟随左右。皇帝也不过如此,所谓的树倒猢狲散,无论在哪一棵树上,都是同样的冷酷与淡漠。

  偌大的一座紫禁城,那时却变得无可衡量地小。小得东边的马嘶人喊擂鼓鸣金,西边也能听见;南面的兵火烟尘腥风血雨,北面也能观瞻。

  崇祯帝这位“孤家寡人”,在如许的压抑围攻之下,内心会是怎样一番感受呢?

  生,而无能逃离险境;死,又愧对列祖列宗。在时时刻刻变得逼仄的空间与时间里,陪伴他的只可能是恐慌,急促,疯狂……什么叫做走投无路?这就叫做走投无路。

  所以,他和随从的小内侍一起,逃到紫禁城后的景山(煤山)之上。在那棵即将结束他生命的歪脖子老槐树下,主仆二人望着兵荒马乱的紫禁城,望着孤独无依的京师,望着陆沉深渊的神州,还能怎么办呢?

  除了选择死亡来逃避羞辱,选择死亡来逃避责任,选择死亡来逃避一切,这位君主还能怎么办?

  他便自缢而死。并将束发解散,覆于面目之前,以示无脸见先人于地下。

  我终觉得,没有谁是想死的。

  尤其是,选择自己亲手,活生生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更是会贪生到最末一刻。

  他们等待的,无非是他人的援手,或者上苍的垂怜;并希冀这种支援和怜悯,可以救得他们逃出生天。

  遗憾的是,往往他们等到最末一刻,他们还是形影相吊,茕茕孑立。本来死亡是他们用来逃避……的,到如今,死亡本身却无法逃避了……

  而后,地府,便又多了一个吊死鬼……

  《崇祯传》读后感(五):大清实在是中华续命之作!

  看晚明,无论是这本樊先生的崇祯还是其他晚明,南明史,每本都让人气沮,无论社会还是朝廷,无论文人还是武将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只能是“腐烂”。那些跟着悲叹”朕非亡国之君。。。。“统统是看不清真相的无脑之流。文明已经腐烂。

  儒生士子,开国时期装点个门面两班站队还挺好看,到了晚明,要拿出实在策略救国,真是百无一用的废物。做文章,争清名,唱高调,搞朋党是他们的日常,真让出主意不是一言不发股簌不已就是掉书袋什么“练兵”“爱民””用人“这些一文不值的屁话。最可恶的要算言官清流这些废物里的废物,樊先生看得清楚,温体仁固然朋党刻毒,但还算能任事,这些清流摇头晃脑沽名钓誉,真坏事。那个光时亨义正言辞的阻止崇祯南迁,什么祖宗基业,什么宗庙社稷,结果城破以后赶紧排队去找清廷要官做,多不要脸,士子? 圣贤?我呸!崇祯城破之前写在条案上的几个字算是在临死前看穿了真相!”文臣个个皆可杀“

  武将也不值一提,真干不过泥腿子李自成张献忠吗?那么牛逼的闯王怎么在满清面前一触即溃?八旗多少人?给八旗做先锋的还是这些官军,怎么能打了?文明腐烂了。文臣无能,充耳不闻,拖延等死或是等着效忠新朝,武将拥兵自重玩寇自肥,唯一重视的就是官位和聚敛。皇上和圣贤书全都玩蛋去。这就是晚明真实状况。

  如果工业革命早个一百年,中华就踏踏实实玩完了,然而并没有,满清来了,那些现在大汉大汉的偷着乐去吧,正是满清给中华续命三百年。别说什么文字狱压制文化。我倒觉得,那些废物一样的士子被清廷做了一个准确的定位,比奴才还低人一等,拿出来收拢一下人心,减少一些抵抗罢了。不闹了吧?不党争了吧?

  《崇祯传》读后感(六):讀過書的人起碼也要尊重下他人的付出吧

  豆瓣有個ID:tradition的人,我因為看到斷劍他也看過,進去他的主頁一瞧,看到一個憤青,他看了樊樹志論沈萬三有沒有,要抽顧誠老先生的耳光(顧誠老先生已故去),我留下留言說他太偏激,他回覆我的留言:你这种脑残弱智除了读读顧誠,钱穆这种弱智写得东西外,看过几本学术著作,就你这种弱智还来谈看书,当然在你这种弱智眼里,孟森,萧一山,魏菲德,欧立德,梁启超。。。。。。。。。全都是满人。不像你这种脑残弱智一般都是满人,你应该去北朝鲜,那里适合你,一个独裁者一个思想,傻逼

  看看是什麽様人物

  此書書後跋:顧誠教授曾對我說,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確實是深知其中甘苦的肺腑之言。

  門戶之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