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冻花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冻花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9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冻花的读后感10篇

  《冻花》是一本由(日)齐木香津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冻花》读后感(一):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

  刚看《冻花》的时候,一开头就被一个几乎完美大姐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妹妹,而且还自首的案件报道给吸引了,不寻常的背后肯定另有玄机,据说这还是一本“令人潸然泪下的推理小说”,那凶手一定另有其人,而姐姐定是为了某人而甘心入狱。于是,抱着“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的心态细细读完了这本书,结果有点失望,姐姐依旧是凶手,完全没有看《名侦探柯南》的出乎意料之感。但从人性角度来看这本书,却是非常的发人深思

  《冻花》全书讲述的是一个美丽温柔体贴的大姐百合因为漂亮活泼开朗的二姐梨花偷看了其日记,触犯了她脆弱心理领地,还言语威胁,导致大姐百合心理崩溃,对二姐梨花使出了一击必杀,然后投案自首,最后小妹柚香为求事件真相,四处找寻蛛丝马迹,无意中发现百合的日记,慢慢地挖掘出大姐杀害二姐真相的故事。虽然杀人动机有点匪夷所思,而且还很偶然,但根据百合平时的为人处世和周围的人对她的评价来看,倒也觉得其实是必然。

  任何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好”与“坏”两方面因素,而且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问题理论上好说,但在生活中,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说得非常清楚。因为“好”与“坏”在人身上本身就是个复杂概念。就拿百合来说吧,刚开始,她为了讨得大家的喜欢,总是努力扮演符合社会的各种角色,未曾想却总是受挫,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直到那一天,先是女同事给她留纸条骂她,再加上妹妹梨花那样言语威胁,内心世界轰然坍塌,“恶”被释放了出来,就很快呈几何级数增长,或者说是完全处于自动生成的状态。心理学上把这个称之为“机能自主”,最后导致百合被操控、被驱使,欲罢不能,才对梨花痛下杀手

  但为什么27年来都没人发现百合的这种极端心理状态,还都觉得她很完美了?因为百合想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总是尽力的讨好别人,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做出一定的自我约束,而且还做得非常好。因此,她身边的人都很难看到她“恶”的一面,就连其从小生活在一起的小妹柚香,也一直认为百合是一个完美的大姐,未曾想到她会因苦闷失去自我

  说到底,百合完全就是一个悲剧。过于追求完美,又忽略了与他人多沟通、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从而注定了她悲剧的人生……还记得曾看过一本书上说每当有凶杀案发生时,首先调查的就是死者最亲近的人,因为据统计,70%的凶杀案凶手都是伴侣或者家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讨。

  《冻花》读后感(二):这本书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看?

  这本书的日文版和台版,宣传的时候定位都打的是“令人潸然泪下的推理小说”,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拿到外版样书后,我把它推荐给一位喜欢看日系推理的朋友,他看完的评语是:这本勉强算入门级的推理小说,但重点不在这儿,重点是,我竟看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的。

  这本书的译者李雨潭小姐,译到一半的时候和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越到后面越吸引人。”译完这本书,雨潭发了如下微博:《冻花》(齐木香津)的翻译终于渐近尾声,原以为是一部悬疑小说,没想到是一部心理小说。而齐木的文字清淡闲散,颇有青山七惠的真传……大姐百合,二姐梨花,小妹柚香,原本是并蒂盛开的三朵金花,缘何互相厮杀?本书适合给所有育有两子以上的父母看,思考成长过程中那些我们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当我自己拿到译稿,从头到尾认真审读的时候,我这个做了快十年编辑,看过的书稿如同嚼过的米饭一样多的洞庭湖老麻雀,看到最后也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真的。它不仅令人潸然泪下,更令人掩卷深思。

  首先,我要申明的是,这不能算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从一开始就知道凶手是谁,推理的过程只不过是揭开杀人动机的过程,因而它不是出场人物众多、伏笔多多、迷雾重重、推理严密、高潮迭起的推理小说,把这本书单纯当成推理小说看的话恐怕会有点小失望。这本书的中文简体版,打的也不是推理牌。

  那么,这本书究竟适合什么人看?我向以下人群强烈、郑重推荐这本日本新锐作家齐木香津的小说《冻花》。

  1. 推荐给有兴趣探讨人性、探讨人心黑暗面的读者。这本书将人性最恶意也最脆弱的一面,将人性最温暖也最坚忍的一面,一并铺展在你面前,淋漓尽致,直击人心。

  2. 推荐给在学校交往、家人相处或社会生活中有人际关系障碍并因此陷入心灵困境的青少年及其父母、老师

  3. 推荐给表面和谐,但其实在人伦亲情方面,与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亲友等有大大小小的矛盾人士或其家庭成员。

  4. 推荐给家有成长中的孩子的父母,无论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还是有多个子女的父母。

  5. .推荐给有兄弟姐妹的70后、80后、90后以及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

  不在上述人群的读者,如果你被下面任何一个问题戳中,请你抽出一点时间,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

  这些问题是:

  1. 你真的了解你身边的家人吗?——当我们尽可能地努力去了解并倾听他人之际,会不会忽略了同住一个屋檐下最亲密的家人呢、家人之间那些易于被忽视的阴暗角落,往往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 你了解人心吗?——了解一个人,究竟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适,怎样做是怠慢了人心,怎样做是过犹不及

  3. 你伤害过你身边的亲人吗?——我们不断地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周遭的一切事物自以为是地不断地踩着别人的伤口而不自觉,直到伤害到了无法补救的地步时才感到后悔不已。

  4. 你是大家众口一词的完美孩子吗?或者你的孩子是一路被大人称赞的完美孩子吗?再或者,你要求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人见人夸的完美者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内心都潜在着双重人格,一个是真正的自己,一个是别人期望的自己。做别人期望中的自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完美孩子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过度包装自己的同时,也给自己裹上了一层层不为人知孤独痛苦放弃当个完美孩子,做自己,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快乐一点!

  5. 你对如此这般的自己,认同吗?——其实人人心中都存在着一个百合(书中沦为杀妹凶手的大姐):一个总是与自己内心冲突的人,一个努力想扮演符合社会的角色却总是受挫的人,一个为了做完美大姐而陷入委屈、苦闷甚至失去自我的人。其实百合缺乏的,不是被了解,而是自我认同。一个不被了解的灵魂因急于找到自我,最终迷失人间道场,而其实能拯救她的,恰恰是她自己,是她对自己的自我认同。

  6. 你是忽略了或采取过不恰当措施对待成长中遇到心灵困境的孩子的家长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明明百合的妈妈是早就发现了百合身心陷入困境的,如果她能正确疏导,或许悲剧可以避免吧。所以,家有陷入心灵困境尤其是人际交往困境的成员,读一读这本书,会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虽然现在独生子女占主导的家庭,很少存在兄弟姐妹间的矛盾,但也正因此,如何引导独子家庭的孩子与家人与同学与同事相处的问题更应该引起家长重视。因为凡因此问题爆发出来的事件,十有八九是令人遗憾令人痛心的悲剧。

  《冻花》读后感(三):我会握住你的手

  家人是什么?我们自认为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可事实上呢?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知道他们有什么烦恼和顾虑吗?尤其处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由于我们的疏忽和应接不暇,家人已经慢慢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实属悲哀

  《冻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姐妹情深的故事,可一切却是以一个匪夷所思、让人深感悲痛结局开始的。为什么无敌三姐妹之间会发生这样惨痛的悲剧,小妹妹决心揭开谜底,读者也一定绞尽脑汁想知道答案作者用倒叙的手法,以大姐的日记为主线,借小妹的追查,抽丝剥茧,让读者一点点了解大姐一路来的无奈挣扎、反抗与艰辛。一切都机缘巧合地凑到了一起,在合力作用下,最终酿成了这一出悲剧。

  作者在书中借助日记的方式,将大姐的心理表现真实深刻,让读者在越来越接近真相的同时也越来越理解同情这个“杀人凶手”。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因为实在是太渴望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幕惨剧。越往下读,越是觉得胸口堵得慌,在含泪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心中已满是惋惜和懊恼。如果在大姐慢慢偏离的路上,多得到一些家人的关心,哪怕一次也好,让她能对着活生生的人倾倒积聚在心中已久的苦水,撕去“乖女孩标签、毫无压抑地吐露,获得多一些的正面指引,那么或许,又将是另一番结局了吧。

  我想书中的故事是家庭和社会现象极致的表现,但是作者想要指出的家庭沟通与关爱的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今加班工作已经司空见惯,这势必造成在家里与家人为伴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我一个朋友曾经笑着跟我说,她每天9点到家,11点半睡觉,她先生每天在她还没醒的时候就出门上班了,“我们两个人能在都清醒的时候看到对方的时间就只有短短两个半小时!”虽然她是用开玩笑语气说的,但是却能感受到玩笑话背后的无奈。每天忙着工作,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再无说话欲望,相顾无言、倒头便睡,这可能就是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给你的家人多一些时间吧,停下来关心他们一下,问问最近有什么烦心事、有什么计划,给他们一个喘息和倾诉机会。你整天一副忙忙碌碌、闲人勿近的样子,家人如何开得了口。你用自以为好的方式爱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方式吗?也许对他们来说,为他们停下手边的事认真倾听、一句感同身受安慰,已经足够了。

  在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先入为主错误,因此我们更加不应该带着这种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的预期来对待家人。这在无形中会给家人带来压力,渐渐地,他们会被这种预期所框住,迷失自我,就像书中的大姐那样,做不回真正的自己了。

  虽然我没有兄弟姐妹,但是书中的这种感人至深的手足情撼动了我,书的尾声部分小妹写给大姐的那封信让我们从整部有些压抑的作品中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前路,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可生活还要继续,每个人都是带着各自的创伤继续前行,让我们握住对方的手,不再彷徨

  《冻花》读后感(四):然我心有戚戚焉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腰封上的一句话:我杀了我妹妹!只是这一句,我就有种被震撼感觉,或许,这是因为,我也是有姐妹的人。姐妹这样的关系,真的是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亲密又疼痛的关系。我想三姐妹的妈妈很精准的道出了姐妹关系的真谛:你想,她的性格和我完全相反,她做什么我都看不惯,可这不就是朝夕相处的姐妹的常态吗?虽然在中国人的视界里,很难有“恨不得她死了”的极端心理,但是我不排除有的姐妹潜意识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在兄弟兄妹或者姐弟之间很难产生这样微妙矛盾甚至有时候恶毒的心理,我想,可能是由于女性特殊的心理结构吧。女性比起男性而言,是更善妒的,而同性相斥在姐妹之间已然有效。随着人生境遇不同,彼此在脱离了原生家庭之后,会走上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人有时候很难逃脱“攀比、嫉妒、失控”等负面情绪,这么说吧,你们可能前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都是一母同胞,用的东西,穿的衣服可能都是同一件,姐姐淘汰下来的给妹妹,但是突然有天你们的生活状况、生活理念迥异,的确是有人并不在乎,但是并不代表在乎的人是少数。姐妹间类似刺猬取暖感情,我相信是那些没有姐妹的人很难体会得到的。

  百合杀死梨花的故事,算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被人嫌弃”几乎成为了贯穿日本民族国民性的一种情绪,而百合就是这种情绪的极端体验者。她越是极力的讨好极力的附和,越是形单影只,最后只剩下单薄如同风中纸片一样的自我。柚香说,这样的大姐,也实在是太可怜了。是的,她太可怜,可怜的是她,并不知道造成被嫌弃的根源是因为自我的嫌弃。我们真的有必要必须“完美”吗?百合是不懂这些的,她就像一个标本的活着,也追求一个标本的人生。但是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从没有“标本”的人生,所以才会万千百色啊。一个人已经努力到这个地步,却丝毫没有换回更加美好的人生,她的心理难免失衡。在她看来,妹妹们对她毫不掩饰的艳羡和自豪都是一种“炫耀”,于是她必须用更加恶毒的反扑才能扑灭内心燃烧的熊熊烈火。我认为,三姐妹的妈妈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帮助百合的方法——你还是去做好孩子,在霞妹妹这里,你可以做个肆无忌惮坏孩子。生活中的“好孩子”和日记本中的“坏孩子”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百合的分裂。在现实世界中她有多努力却又多无奈,在日记本的世界中她就有多恶毒有多可怕。在接受日记本的时候,她曾经像她的妈妈发出求助信号:不管哪一个我,都是我啊。对于百合这样不善和人沟通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遗憾的是,妈妈还是希望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见到“好孩子”百合,这样的发泄,从一开始,就走偏了。

  写姐妹之情比较极端也比较残酷的一个人是张爱玲,凡是读过《十八春》的人都难免不寒而栗。曾经相爱的姐妹俩,居然会被一念之差的妒恨毁的面目全非。曼璐到死其实都没有觉悟,因为她不能明白的恰恰是大多数想不开的姐姐所不能明白的——凭什么呢?百合也是一样的,难道就是因为自己是老大,必须扮演老大的角色,就必须隐忍、退让,而自己的需要总是被无声的扼杀?遗憾的是,凡是并是独生子的家庭,总是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年龄小的孩子理所应当的被照顾,很好有人关注年龄大的孩子内心的失衡。百合的极端例子,也有她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她其实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她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她不善于和人交往更加不会和人沟通,这也是悲剧的主要性格因素。

  我小的时候一度也是这样的,从前和百合的想法一样——长大了可能就好了,但是长大了丝毫没有好转。我想,改变这样的性格可能注定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这样的性格。百合太想有一个朋友了,她有多痛恨自己的妹妹就有多愤怒自己。其实,人是没有必要非要和别人一样的,只是百合不懂这点,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宁愿用日记这样的方式来纾解她的情绪,都没有和她说说话,或者诱导她说说话。孤独像是这个孩子的宿命。

  当百合说出那天发生的一切的时候,我还是哭了。我不知道是读书入戏太深,还是心疼这个哑口失掉自我的孩子,或者是感受到了那种失去姐妹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记得小说《可爱的骨头》中说,家庭就像一个人的骨骼,失去了一块,伤口总还是会长好的,但是也许还是得带着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疤继续生活下去。

  最后一切还是要回到生活上来,不管多么痛苦多么无法原谅自己,还是要走下去。梨花走了,还有百合和柚香两姐妹。姐妹就是这样,发生再多的事情,最终还是无法彼此放弃,哪怕你们不能互相的认同对方,但是只要我们都走在自己的路上,不为迎合对方而失去自我,最终还是会握手言和的。

  这就是姐妹,是天生的敌人,也是注定一生最亲密的人。

  《冻花》读后感(五):冻花虽美,谁来带她回家?

  《冻花》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日本推理小说,而是本描摹人性的多面甚至暗黑却又能触及柔软神经猝然让人红了眼眶的书。

  小说以姐妹杀戮凶案的各种报道为开端。只因二妹梨花向其扔摔自己心爱的布娃娃大姐百合便将梨花杀死,投案自首后的百合仅交代一句便闭口不言且谢绝探访。小妹柚香当局者迷,不相信努力美丽稳重、端庄得体、堪称完美的大姐会冲动杀人,关键她们三姐妹可是号称“三仙合一的天下无敌姐妹花”,在旁观者们尤其是鹿岛亮的帮助下,解开层层迷思。小妹柚香在经历一系列肯定-怀疑-否定-愤怒-论证-犹疑等碰撞后,逐渐从震惊、愤懑转向理解、接受大姐百合的行为。

  通读全书,我对本书为何取名“冻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揣摩后认为“冻花”主要含有以下两个意象:

  (1)三姐妹名字均是取自白花卉:百合、梨花、柚香,蕴含父母对于女儿们洁白无瑕的天性能得以良善保持的朴素祈盼。在众人眼中,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大姐百合不负众望,似乎很好地实现了父母的愿望,是标准的乖乖女,可望不可即。可这终究是水中望月,是雾里看花,是冻结了才能保持不被世俗灰尘沾染盛开不败的洁白之花。

  (2)自然界中有一种罕见的现象即冰霜冻花。通常发生在秋冬之交或初冬的早晨。当温度极速下降时,饱吸水分的植物根茎或木材在冰冻挤压下裂开,水分因此从裂缝或细孔中渗出、然后被冻结,而裂缝中不断有水分渗出来,推动着前面已被冻结的冰霜向前滑行,于是形成卷曲、折叠或缠绕着的美丽冰冻霜花。除了视觉上的美妙、看起来像透明麦芽糖般让人垂涎欲滴,但实际上,依然难以掩藏住冻花脆弱的本质。这冻花便是大姐百合的象征。身为大姐,从小被推动着、处处塑造模范形象下的百合,其实自尊心极强,敏感而又脆弱,一旦太阳升起或轻轻触碰,便玉殒香消、粉身碎骨。因着这份形象和看起来美丽让人垂涎欲滴双重因素,百合既被同性排斥冷落又得不到异性的真心善待。

  齐木香津对冻花百合的形成,从家庭层面、人际交往层面、社会层面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安静乖巧的孩子充其量得到父母喜爱和赞赏,可获得关注度确实没有活泼好动会撒娇的孩子多,当其被作为大姐的责任束缚,于是孩子的天性被自我压抑;被不要说不好的话做不好的事情类似的观念教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以交到朋友,最后发展到受排挤;唯一的好朋友小霞的不幸离世则让百合丧失了最后一个温暖;终于得到异性的青睐,因为自己无法确认对方是否能接受掩藏的那个跟完美的自己完全相反的一面而踟蹰,错失了鹿岛亮的爱情,反而造成了不堪的结局等等,这些又都逃不开社会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在同样身为作家的橘玲所著的《(日本人):括号里的日本人》一书中找到蛛丝马迹,较之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日本人都这样认为:“与其迎合别人,不如活得更像自己”、“自己的人生目标想要由自己来决定”,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民”,也许这就是悲剧的根源。因为百合则偏偏是一个表面上“迎合别人活得不像自己”的人,而实际上她又羡慕“活得像自己”的梨花和柚香,这份格格不入使她陷入心灵困境与人际困境,无法处之泰然的她留下了一份八本不间断的心灵成长日记,成为了悲剧的导火索。

  “每个家庭都有秘密,谁也不可能是冻花”齐木香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的同时,依旧给了温暖的出路。我们看到了一直试图强大并开始接受自我的大姐百合,依旧将保护家人为责任,爸爸的反省与故作坚强背后的眼泪,妈妈的秘密,而成长起来的柚香,发现自己对家人的疏离冷漠才是压垮百合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对百合说到:“所以,我们这些无法相互原谅的同类人,也只能随遇而安,继续向前。我想我们都应该好好缅怀梨花姐。两个人一起怀念,比一个人独自怀念的记忆要多。那时候我们要邀请爸爸一起加入,相信妈妈迟早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列。……当时我走丢了,你和梨花姐到处找我。你看,我们三个人当中无论有谁走丢,另外两个都会找到她,把她带回家。我们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吗?”

  《冻花》读后感(六):最熟悉的陌生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绕着或多或少至亲至爱的亲人。但是很多时候,伤害自己最深的,也很可能就是这些亲人。这样的痛,是刻在心里一辈子的疼,永远也无法抹去的伤痕。动辄,就会撕裂开来流出殷红的鲜血,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读。

  就像日本新秀作家齐木香津的长篇推理小说《冻花》中说的那样:你最熟悉的,无疑是家人;你最陌生的,或许就是家人。你,真的了解你身边至亲至爱的人吗?表面和谐的背后,其实掩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杀了我妹妹!”说这话的是家中大姐百合,远近公认的职场美女,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一个太过完美几乎没有瑕疵的女子。她口中的妹妹,是家中老二梨花,在一家百货公司的珠宝专柜做销售,性格活泼容貌美丽,备受男生欢迎和青睐。用家中老三柚香朋友们的话来说:“柚香的两位姐姐,长得都超正点耶。”可就是这两位不折不扣的大美女,一个命丧九泉,一个沦为杀人犯。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姐姐杀死了妹妹?难道起因真是梨花摔了百合心爱的布娃娃吗?倒也不至于啊,一个27岁,一个25岁,不会这么幼稚的吧!无动机杀人案,媒体这样揣测年轻人的失控情绪,怒上心头,痛下杀手,百合用一把沉重的熨斗砸向梨花的后脑勺。

  大姐冻结的真相,二姐冻结的人生,三妹要如何才能解开这个谜团,查个水落石出?

  邮箱,博客,朋友,交际圈子……为了找出大姐杀死二姐犯罪的真实动机,柚香可谓是煞费苦心。在经过千辛万苦地调查之后,越来越多的秘密如河面上浮起的葫芦,冒出无数个。而每一个承载的秘密,都令人咋舌和震惊。那个关于布娃娃、关于写信、关于成长中烦恼的秘密……原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在打架,一个是正义的化身,一个是邪恶的代表,难解难分不分上下。

  写信游戏,交换日记,霞妹妹……熨斗砸向梨花后脑勺的时候,世界上的恶之花绽放,悲剧发生了。自责得恨不能揪掉自己脑袋的百合自言自语,“就让我遁入这黑暗的深渊,光明请不要笼罩我,希望请避开我,我是这世上唯一的恶之花,让我去到属于我的地方。”人心难测,谁能料到事情的结局令人嘘唏。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如氤氲的臭气,飘荡的雾霾,把美一次次撕碎给人看。

  谜底层层解开,这样的推理过程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令读者潸然泪下。是亲情抹杀了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也是亲情弥合了一家人的伤痕和苦痛。柚香在文章结尾说,“我们姐妹三个当中无论是谁走失,另外两个都会找到她,把她带回家。”这一次,柚香答应大姐百合,一定会握住她的手。

  窗外,已是朔风阵阵,雪花飞扬。

  幸好小说的结尾,留给这个寒冷的冬季一丝丝温暖和念想。

  《冻花》读后感(七):家人的相处模式

  《冻花》是一本不像推理,更像家庭情理剧的小说。没有真凶的逆转,有的是大姐成为弑妹凶手的沉重“理由”。

  本书的编辑手记里,将这本小说推荐给几类人看,其中一类便是独生子女。尽管家里没有三姐妹,但身为独生女的我,还是很容易从故事中的三姐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大姐不得已在外人面前展现的“好孩子”典范、二姐的活泼开朗口无遮拦,以及小妹的天真爱撒娇。或许正因为是独生女,才让父母将各种期望集中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因此就算独生子(女)看这本小说,相信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的隔阂感。

  不论是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如何与家人的相处都是一大学问。正因为是家人,有时说话或行为更有可能成为无心之失,导致和自己最亲的人心理失衡;正因为是家人,才更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家人之间,有时很像两只相爱的刺猬,想紧紧拥抱,姿态却无法随心所欲,否则,很容易将彼此刺到鲜血淋漓。

  虽然是独生女,但笔者有两个关系很好的表姐,整个家族正好三个女儿,和小说中一样。大姐正巧和故事中的姐姐那样,学生时代起便是全天下学生的典范。别人的父母唠叨的“别人家的孩子”,到我家就成了“我家的表姐”。无需父母管束,每天自觉学习到深夜(当然我也会熬夜,只不过是为了看漫画)、保送重点高中、保送重点大学、拿全额奖学金(当然我也能考上大学,虽然是一本的吊车尾)……家有长姐如此,下面的妹妹们只有望尘莫及、混吃等死的份,一直到自己都工作了,笔者还如此坚信:我的长姐是个奇才,那些我早就还给老师的知识,她绝对还能倒背如流。直到上次家庭聚会,兄弟姐妹们玩着三国杀,不知怎的聊到了高中物理,说到牛顿第一定律,现在的笔者只能嘻嘻哈哈的说出“就是我打你一耳光,你的脸和我的手掌其实一样疼啦”这种不知深浅的话来,我那已成人母的长姐,竟然回了我一句“原来是这样额,都不记得了”。不会吧,她都忘了?!当时笔者真有种长姐走下了神坛、成为一个更可亲的姐姐的赶脚。

  絮絮叨叨写了一堆,这篇根本不像书评而变成发散性感想了。不过,也许这才是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吧:没有神、只有人,不是外人,而是比外人更能亲近的一群人。

  《冻花》读后感(八):你的心就是阳光;只有它可以融化那朵冻花

  百合、梨花、柚香,这样的名字在日本可能比较平常,和中国的秋兰、桂珍、翠芬差不多,但是一旦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连名字都变得更可爱了。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只是入门级的推理小说,甚至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

  我只能说,这种说法太过于肤浅。

  难道你们只承认隐藏了凶手的推理故事,而忽略隐藏了人性弱点的犯罪动机吗?

  真正的推理,可不光光来自于情节。更在于挖出罪恶之花的根茎。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前两年发生的“空姐门”事件、“铜须门”事件,包括最近的“李某某事件”。

  如果在日本,这个可能也要称为“ゆり門事件”。世界是个大林子,什么鸟儿都有,角度新鲜的怪事儿很多,当有一天发生在你身边,你的态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把强奸和杀人都只看做是犯罪,不拘泥于形式,那么通过这位ゆり姐姐,你会发现李某某到底有多可怜。独生子女到底有多可怜。掌声烘托的男神女神,内心有多么苦闷。

  读过这本书的人,大多会非常喜爱柚香这样一个角色;然而,恐怕不会有太多人喜欢李某某的母亲吧。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格外憎恶李某人的母亲,薄某某的瓜瓜和某刚的儿子,读完这本书,我有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依然憎恶他们所行之恶事,这是不变的,不同的是我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家庭背后的一些哀悯之隐。

  李某人近日已经二审结束,维持了一审原判。她的母亲,也从此踏上了柚香曾经走过的道路。我绝不相信梦鸽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儿子行了恶事,她一定是怀疑过的。就像柚香一样。

  真正的爱并不是袒护,而是理解。

  梦鸽的路刚刚开始。

  柚香在姐姐走进牢门后,一度百感交集,她回忆起她们三姐妹“无敌金花”绰号由来和想起她们专属颜色由来时,不难看出她非常热爱她的姐姐。作为妹妹,柚香比姐姐的父母更了解她。姐姐犯罪后,柚香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过度的吃惊,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情感挣扎。

  以前每天和我朝夕相处的姐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促使姐姐犯罪的凶手到底是谁!?是过分的自尊,是难言的嫉妒,是虚荣,是伪装,还是什么?

  作为读者,我始终在纠结,这个姐姐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和柚香一样。

  这个问题真的不太好直接回答。柚香摸索到的姐姐的故事,都是那么奇特。在老师对她的画作,提出一句不经意的轻薄语言(都算不上批评,只能算是建议)之后,她就趁人都走光了一刷子把画全毁了。在对她死缠烂打的男生和别的女人好了之后,她竟不顾矜持的明目张胆拆散人家……(不好意思,稍稍剧透。)

  其实每一个犯罪的人都很值得悲悯。大部分人走出这一步,必定已经在之前积累了足够的创伤。然而人们真看到了伤害他人的他,没有人关心曾经受尽伤害的他。ゆり就是这样的典型。如果单看结果,她杀了人,你应该会指责她。如果看看她的一生,你甚至会隐隐担心,你有没有给身边的人带去那种自己不曾发觉的,令人受到创伤的行为。

  我说这本书好,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教你像柚香妹妹一样去客观认定每一个现象,拒绝先入为主,即使有些事情在生活中匆匆而过,来不及调研,但至少思考了再发言。

  二、教你像柚香妹妹一样爱着自己的亲人。无论他十恶不赦或是站在聚光灯下,他的背后都有旁人难以解开的情感结扣。

  三、教你像柚香妹妹一样细细观察世界,观察现象。不做人云亦云的附属品。

  四、不要轻易的厌恶别人,你厌恶他,自己的心情也就差了。时间久了,也会有别人厌恶你。因为什么人都有圈儿。

  看完书以后我看了一圈儿评论,其实挺失望的。说实在的,不是我在吹牛皮,这本书很多人没有看懂。柚香和百合这两个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普遍的典型性格,在任何人的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人与人相处当然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行为定式,但就像《影响力》里提到的,

  “他对你的影响,其实就是原本你对他的影响的影响。”

  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原谅身边每一个人。爱身边每一个人。

  你的心就是阳光。

  只有它,可以融化这《冻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冻花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