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须寻得所爱》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须寻得所爱》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0 18:04: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须寻得所爱》的读后感10篇

  《你须寻得所爱》是一本由李小丢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一):求知若渴 虚怀若愚

  读《你须寻得所爱》

  作者:姽婳小术

  “求知若渴,虚怀若愚。”这句话是乔布斯说过,李小丢也说过。

  书名叫《你须寻得所爱》,里面没有一个劲的跟你说该怎么提升自己,然后等待爱情。很多人看见书名可能就主观意识的觉得这类书就是给你讲一些其实你自己都懂的道理,反复絮说,老生常谈。不用说其他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

  爱,并不只有爱情。

  如果生活并没有给予你更多的爱,那就学会发现爱。很多人听见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爱情。但是生活并不只是爱情那么简单。当你觉得喜欢一样事物,比如鲜艳的花、漂亮的笔记本、也可能是路边一棵顽强的小草。这些都是爱。

  我不希望读者看见“爱”这个字眼就开始有种老生常谈的即视感,尽管“爱”这个主题真的是太常见了。

  比如这本书的名字里就带着“爱”字,但是我希望读者不要客观的觉得这里的“所爱”就是爱情。

  坚持一个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且一直坚持到底。

  看完作者的序言,我才发现,原来作者和我一样也是写书评的。我并不认识作者,但是通过作者的朋友的一些介绍,我大致知道作者目前不怎么写书评了。对于书评这个板块,我一直坚持着去写,并不是我的书评写的有多好,而是希望自己能养成一定的写作习惯。很多人说这一行赚不到钱,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写着写着就放弃了,如作者这般能出书的少之甚少。

  如果说写书评只是为了养成一种习惯,那么我想作者已经有了很好的习惯。我逛了作者的豆瓣和微博,豆瓣上很多文章,竟然都是近期更新的,内容涉及范围也非常广。

  当一个人坚持下来一件事情,那么就算是默默无闻的小老百姓,你也是成功的。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我们不仅要找到钟爱的人、事、梦想,更要坚定不移地为之守望。

  这篇书评,我不想去说作者内容写得有多好,多精彩。可能就算我这样说了很多人也会反感。所以我写了一些我所想说的话,对于读者以及这本书。

  书里的内容分了四块,都是作者所见所思所想。不能说完全不鸡汤(对于鸡汤每个人标准不同)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作者写了很多电视剧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力求让读者读者并不那么生硬,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作者非常细心。而且很多都是大家常见的电视或者电影,可能你在看的时候并没有在乎的一句话,却能在作者的回味中感受出另一番滋味。

  比如书中作者介绍赵敏,用的是赵敏“抢亲”中范遥对赵敏说:“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然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赵敏却道:“我偏要勉强。”

  看完上面一问一答,很多人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赵敏这样的性格真得让人恨得咬牙。爱情不勉强很多人都是懂得,放手即爱,也是很多人追崇的。但是作者却说:如果真是心中所爱,岂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轻言放弃?“我偏要勉强。”五个字,是一种不甘心,一种放手一搏。那么梦想呢?是不是也一样?为了我们心中所爱的一切,是不是应该也勉强一下呢?这个答案就要问读者的心了。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二):不是只有一个选择的

  对于婚姻,有个女演员说过:

  “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作者书中所写的一段话。

  记得多年前看到眠去写的几个句子:

  过去在一本小说里读到的对话。女主角说“幸福不如快乐。”

  “两者有分别吗?”

  “有,幸福是过好日子,快乐......快乐是快乐。”

  是啊,快乐就是快乐,快乐就是你不自觉的嘴角上扬,就是你那没有紧皱的双眉,就是你发自内心感到开心,就是你整个人想蹦起来跳一下,这才是内心的快乐呀!而不是别人眼中所谓的幸福!

  序言中,提到的12个字-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为之守望,是我爱此书的理由。寻得所爱并非是单独指爱人,更甚者我偏爱寻求自己所爱的工作及兴趣。而为之守望,则是你对所爱之人之物之工作之兴趣的一个负责的态度。只有为之守望,你才能发现真的是你所爱,这种守望不是勉强为之,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守望。也只有寻得你所爱,你才会毫无怨言的去守望。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增进。知道自己所爱并为之守望,日子会是带着光的吧!

  对于此书,我的评价是它真的不是那种烂大街的心灵鸡汤,亦不是齁的难以下咽的励志文。它是在向你展示当今社会,我认为最美的女性-自强、独立、自主、温柔、坚韧。真正的强大是认认真真为自己而活,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够善待家人,把爱给值得的人,也被真心爱她、尊重她的人所爱。

  读完此书,我对戴安娜王妃有了一个质的翻转,这种感觉就像看完电影《控方证人》一样,原来是这样!!!从小到大不关注皇室之间的爱恨情仇,得知戴安娜王妃去世,也仅仅只局限于她是个王妃,然后爱上别人,结果发生车祸去世了。没读过她的自传,也没有去深入了解她的为人。但是,读完作者标题为-当我足够好,才会离开你这篇文章后,我发现自己很欣赏戴安娜王妃。是一种很惋惜、崇拜、喜欢的感觉夹杂在一起,然后涌向你的大脑和心里。这种感觉在看到戴安娜王妃说:“我丈夫在每个方面都让我感到沮丧,每次我抬起头来呼吸空气,他都会把我按下去。”达到一个小高潮,我真心心疼她。当看到戴安娜王妃从失望绝望自杀不成后,转而彻底将目光从丈夫查尔斯身上移开,在广阔的世界里做慈善中逐步变成自信而美丽的戴安娜,而不是查尔斯的王妃时,我由衷地快乐!别问我快乐是什么感受,就是那种很畅通的快乐!一个女人真正的优秀不是为了得到男人的认可,不是去交换婚姻或爱情的手段,而是她永远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她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戴安娜.弗朗西斯.斯潘塞。我爱她自信的模样!

  时光在自己身上也到了第26个年头,身边的朋友也都在单身和婚姻和家庭里挣扎、屈服、不甘、无可奈何,我想把我内心所想的告诉那些有点受时光压迫和舆论压力的朋友,这本书就是我想给她们看的。不是只有一个选择的!你的选择只要是真的让你开心快乐就好!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三):字里行间潜移默化地励志

  刚开始打这本《你须寻得所爱》的书名时,不经意地将“须”字打成了“需”字。我中文学得不好,一直就没有分清楚这两个字的区别,还是后来学了英语,通过must和need之间的区别,才将这两个字弄明白。这本《你须寻得所爱》中是“须”,不是“需”,所爱,不仅仅是我们需要的东西,而是我们必须要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大的。正像封底所讲,我们不仅要找到钟爱的人、事、梦想,更要坚定不移地为之守望。

  小丢讲的道理太对了。光看这个题目就有相当大的共鸣。不过感觉这本《你须寻得所爱》并不像是一本成功励志、女性励志的书,更像是朋友之间在闲聊。其实和小丢本来就算得上朋友,大家都在同一个群里面,只不过聊得很少,属于我记得她,她不记得我的那种朋友。虽然没有和她聊过,但是读她的书,却相当有亲切感。看完她的书,有一种感觉,也许大家应该很聊得来。毕竟一本书暴露了一个人的太多,她喜欢的,她讨厌的,她赞美的,她批评的,她追求的,她避讳的等等。

  这本《你须寻得所爱》带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随便找出一句话,就可以拿来做QQ的签名。我是一个QQ签名控,一但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觉得有趣或者有意义的句子,总是立刻更改到自己的签名中。后来,觉得改签名太麻烦,就变成了发说说,签名便很长时间没有改动了。小丢的书里每句话都十分地有意义,拿来做签名,发说说都是相当合适的。建议那些没有找到合适签名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在这本书中选一下,你会有找到很多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感触就是觉得小丢应该比较喜欢读金庸的书,《你须寻得所爱》中有很多地方都引用了金庸的小说。我也非常喜欢金庸,高中时代偷偷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读他的书。看到别人引用金庸作品的时候,我就特别来劲。一是因为有了共鸣,二是想看看作者引用的这一段自己是不是熟悉,如果不熟悉,那就找机会再复习一下。虽然金庸主要的成就都在写武侠小说上,但是我仍然认为金庸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没有之一。

  当然,小丢作品中远不止是引用金庸作品这么简单,只是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只是读过金庸罢了。当然,虽然文化较差,但并不影响来读这本《你须寻得所爱》。这本书读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小丢在字里行间,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自己励志的任务,真是非常优秀的励志教材。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四):坚持自我,追寻所爱

  和小丢结缘,是因为书评。想当年我们在一个书评团里,读着各种送的或买的闲书,聊着各种与书有关无关的话题,写着基本赚不到稿费的书评,现在想想也是值得追忆的时光了。那时候,小丢对文字的认真和执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月读掉十几本书,完成同等数量的书评,而且还不带注水,这种勤勉我是自愧弗如的。何况,这样的勤勉,并不是为了糊口。记得那时候几个朋友还一起讨论过,靠写书评能不能养活自己?讨论结果就是,纯属做梦!所以说,当文字不能带来经济价值时却依然能够为之坚持的人,是真正热爱文字的人。而小丢正是这样的人。

  所以说,当小丢的这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文集”终于付梓的时候,我在为她由衷欣喜之余,其实并不感到惊讶。虽然这几年各自忙于生活琐事没有太多联系,但我知道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字理想,一直没有放弃“靠文字养活自己”的目标。如今,她不但辞掉了工作专职写作,还有了真正的“文集”,这在几年前还属不可想象,可如今看来却又如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当然,要说遗憾也是有一点的,因为小丢现在不怎么写书评了。(靠写书评还是养不活自己啊!)但是谁说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她能有勇气走出原先的小圈子,在更大的疆域里挥洒自己的才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由衷高兴的事。

  说来说去,不能老是叙旧,还是得说说书。拿到这本书,身为一个书评人的强迫症就是想给它归类。书中的这些文字属于哪一类呢?励志鸡汤?时尚科普?明星八卦?文学影视作品评析?似乎都有那么一点,但又不能尽然。其实要我来说,大概可以新开一类,叫“网络女性小品文”,文风夹叙夹议,嬉笑怒骂不拘一格;体裁从生活琐事谈到历史典故,从明星往事谈到人生哲理,天南地北,挥洒自如。看这样的文字,不是正襟危坐聆听教诲的感觉,而是如同与作者面对面的聊天。读到精彩处,为之抚掌而叹;读到共鸣处,为之会心一笑;读到解惑处,更可为之浮三大白。而如果没有对各个领域的涉猎博闻,如果没有对文字的认真态度,如果没有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与感悟,那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的。

  本书是小丢最近几年的文字集结,之前在网上都有发表,不过对我来说大多是新面孔。说到此处,恐怕有人要说:“你夸了她的文字这么多好,怎么自己之前不看?”对此,只能说我曾经有一种认知,觉得“她的文更多是写给女性看的”。这当然也是事实啦,但是真正读她的文字,你就会知道,这种“女性向”绝不代表文风的绵软细糯,伤春悲秋,女文青腔调十足。相反,你会为她文字中蕴含的那种力量震惊。在如今这个表面男女平权的时代,像小丢一样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女性陷于物化事实的女作者并不多见。她在序言中坦言,自己的文章中女性主义的倾向越来越重。而这大概也可以看作全书的主旨。她在书里和我们谈自己的生活,谈金庸笔下的奇女子,谈葡萄牙国王那至死不渝的爱情,谈舒淇,Gucci和张爱玲,谈墨镜口红香水丝巾……看似天南地北无所不包,其实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女性。女性要如何装点外在,如何修炼内在?如何获得独立与尊严,而不是甘于做一个附庸?女性要如何面对传统的压力,他人的质疑?当然,最重要的是,女性该如何得到爱……这里的爱,并不单指狭隘的男女之爱,而是可以有很多含义:对工作、对生活、对伴侣、对人生……而小丢的回答其实就是本书书名“你须寻得所爱”。爱是需要自己去寻找的,而不是干坐在那里等其降临。这种追寻,可以小到一件满意的饰品,可以大到整个人生,共同点只是,你有没有勇气踏出主动的一步,而不是如传统文化所教导的女性那样逆来顺受。

  说实话,在当今社会,要做一个真正的独立女性仍极其不易,来自社会、传统、家庭的各种压力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依旧满足于“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传统定位。这种情况下,独立女性不仅需要有所追求,更要有强大的内心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而这恰好是小丢所具备的品质了。犹记得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玥抄袭事件”中,小丢的那份坚持。别人要是文章被抄了,对方又是个油盐不进的混不吝,大概也只能自认倒霉,骂几句了事。可小丢偏不信这个邪,非要坚持“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应该承认错误,应该赔礼道歉。很多人说,这样的事多了去了,又不是你一个人碰到,你闹得这么大也没什么好处,何必勉强?“可小丢却是”偏要勉强“。这点倒是很像她自己在书中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赵敏(顺带一提,张无忌的几个红颜知己里,我个人最欣赏的也是赵敏~)。然而如果没有这种坚持与”勉强“,又怎来今日的小丢?怎来你我捧读手上的这些曼妙文字?还是在抄袭事件中,我清楚记得曾有人假惺惺地对小丢表达惋惜,大意是说”你这个姑娘怎么这么不明白事理呢?你把事情闹这么大,今后哪个编辑还敢用你的评?这不是自断前途吗?“而几年后的今天,小丢的文字有了越来越多的拥趸,甚至有机会纠结成册,而当初抄袭她的那位”人民日报编辑“,却早已泯然众人矣。这事实本身就是抽在上述言语者脸上最响亮的耳光,也是让我等支持她的人最感欣慰之事。

  有人说本书这样的鸡汤文已经泛滥了,可在我看来,是不是鸡汤并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是你用形式宣扬什么样的内涵。在如今的中国,女性所承受的压力是双重的:一方面,传统的力量依旧强大,逼你放弃自我而服从于家庭和婚姻;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商品化大潮令处于弱势的女性更易被“异化”为保质期短暂的快销商品,稍有不慎就要变成过期的“剩女”。在这种情形下,坚持独立的女性已是稀缺,能够以文字呈现自己所坚持理念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我们尤其需要像小丢这样的作者,汲取各种题材中的正能量,并用自己的文字表现出来,为真正的独立女性鼓与呼。

  愿她的文字,能让更多的女性找到心中的自我,寻得她们所爱,并为之守望。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五):阳光的女性主义

  原本想用《阳光的女权主义》作为题目,可是鉴于作者书中的语境下,女权主义并不是很喜欢的词汇,所以借用作者书中提及的“女性主义”来作为标题。定语后面的词汇虽然变了一个字,但是定语却无法改变,读这本《你须寻得所爱》,最大的感觉,就是沐浴在阳光中,或者说,沐浴在乐观的阳光中。时代确实不同了,作者是女人,但是此书确实一派晴空,几乎没有女性文学中常见的阴郁、多愁善感、弱者情怀,而是处处阳光,作者没有像女权主义者那样把男女两性悲愤的对立,而是以更自信、更阳光的态度,处理了两性之间的地位。处处超脱,处处乐观。

  阳光的背后是独立。通篇的阳光,背后其实是女性的独立。首先是性观念的独立,犹记得十几年前BBS大兴的时候,网上关于娶不娶处女与非处女的帖子经常引来数目可观的讨论,甚至有人脑洞大开,认为破处后的精子会有残余,因此非处女不能娶,不然生的孩子不是纯种。这种好玩的讨论,其实折射了性观念对女性的束缚。不过社会之变化实在剧烈,大概在2010年前后,娶不娶非处女已经很少有人讨论。说明贞操枷锁已经被打破。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沈腾的被逼婚,谈到了《婚姻不是弱者的城堡》,我觉得这是每一位女性都应该读读的好文章,只有你成为独立个体之后,你才有资格和可能幸福。

  独立的背后是见识。这种独立,我觉得应该归功于教育的普及,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很低,但是毕竟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并成为白领,教育是可以带来见识的。丁瑜在《她身之欲》中采访的特殊群体,由于受教育程度不足,所以在实现自我现代化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有层次的独立意识。但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则不同,更体面的工作与知识,有助于女性获得独立。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六):寻寻觅觅终见爱

  我始终相信,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 周国平

  最早的双11被称为光棍节,原因就是数字1太多的组合在一起,就像是没有寻得爱情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寻得爱呢,该是等待,还是放弃呢,如果你苦恼于想要找寻答案,不妨来看看这本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你须寻得所爱》,或许它可以带我们找到答案。

  本书作者是李小丢,娱评人,以写作为梦想,寻寻觅觅,转来转去,终与文字与伍。

  就像之前曾听闻,读故事,不过是在读自己。确实,在成长这一章节里,有一个小故事特别能触动人心。那个年代,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重男轻女,当然还存在家长当政,就是典型的不准小孩子说,当然家长也会不听,所以在舅舅家的弟弟外出,姥姥找不到人,怀疑是我扔掉弟弟,妈妈也不听我的解释,一通乱打。这些事情在大人眼里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在孩子内心就会造成一个创伤,原谅不了当时的人,原谅不了当时的事,更加原谅不了当时的自己,那个小小的可怜的自我。

  故事里还有一个流传至今的说活,就是大的必须让着小的。想必现在终于好了,独生孩子那代,终于可以摆脱这个说法。似乎能理解文中的我那时的感觉,不过作者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不要纠结着原谅别人,真正的是原谅自己,或许就如佛里所说,放下了,成全的是自己。如果一直抓着不放,于自己也不是件好事。

  读书是一件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事情。或许这个书名你熟悉,乔布斯曾经说过,或许文中关于某对明星的事情,你也熟悉,那么你知道达芬奇发明的给男人穿的鞋,你知道二战前画家GIL ELVGREN,曾经将穆勒鞋推广,你晓得口红和女人的关系是何种,作者只是以此为引,引出其他的话题,由此可见并不鸡汤的鸡汤文也是可以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拓展视野的。爱有很多种,最基本的,首先是要爱自己,学会爱,懂得爱,才能去爱。

  封面的图非常有趣,一个女人的面部特写,用一双温柔的眼睛望着前方,而在旁边却有一个小小的人。一大一小,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女孩,一个是女人,时间带来的,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增长,更是阅历上的提升;眼界宽了,看得也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就如同马基雅维利所说,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教育等都不一样,所以感受和启迪也就不尽相同。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七):无论走多远,心底都要有一份因爱而起的执念

  史蒂夫•乔布斯说,“你须寻得所爱。”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熊培云的那本《自由在高处》的书上,他还写道,“我知道一生所爱,除了思考与写作,我的生命别无激情。”读完顿时觉得热血沸腾,因为我也在做着喜欢的事情。

  那时候,我刚做编辑不久,对这个行业满含敬畏,对自己也充满期待。

  如今五年过去了,伴随传统出版的萎靡,我的迷茫也随之而生。这期间,我每年策划七八本书,虽然也有所谓的畅销书,但尤其今年,内心除了恐慌,还是恐慌。一方面恐慌这个行业的未来,以及自己该如何应变;另一方面看到转行影视和新媒体的同事不仅做的风生水起,而且拿着超过做编辑时一倍甚至两倍的薪水,面对如此大的经济落差,以及帝都高得离谱的房价,心里的浮动如潮水般起起落落。

  前几天,一个朋友参加了出版资格的考试。考完后,她找我交流当年考试的心得,我能感受到她内心同样的焦虑。因为通话快结束的时候,她突然说,“真不知道以后还可以做什么,我觉得你对出版是真爱。”我也只是面对现实无奈又怯懦地说出了,曾在心里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我觉得自己除了做书,什么都不会。”

  也有朋友劝说,趁着还来得及赶快换了吧,凭借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和策划能力,足以应对新挑战。

  我不知道自己对做书是不是真爱,又或者真是的面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恐惧,但我知道的是在策划每一本书的时候不管过程多么纠结受折磨,样书拿在手里的那一刻,心里无比喜悦,这也许是我一直坚持的理由吧。因为我在做着喜欢的事情,也甘愿为之守望。

  说了太多题外话,现在说回这本书——《你须寻得所爱》。

  这本书之所以最终定了这个名字,一方面由于我对这句话的执念,但更多是我被小丢文字的吸引。她有独属于自己的文风和独到观点,正如她的很多读者形容的“三观大赞作者”,也是因为这些,从豆瓣到公号我一直默默地读着她的每篇文章(只是偶尔点赞,没有赏。羞愧于我这种不善表达情感的人啊)。而当我整理完她所有文字的时候,更加坚定了整个稿子的核心主题正是“你须寻得所爱”最好的表达。再就是丢丢的经历,毕业后兜兜转转最终选择了以文字为伴,正如她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我从来不介意自己起步得太晚,走得太慢。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很长,慢慢来,‘求知若渴,虚怀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一直希望自己做到这样。”

  还有,丢丢笔下的那些女性都有一种任性的执念。“永远不要做吃相难看的女人”的宠辱不惊与活久见,“如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愿承担所有后果”的热情与通透,“十年一觉演员梦”的坚持与守望……她们活得清澈、勇敢,选择了就不轻易放弃,迷失了再重新开始。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即使遇到挫折被折磨也心甘情愿。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句简单又厚重的喜欢。

  这一年又要结束了,也许你和我一样,各种计划安排都打了折扣,但心中还是会有一丝暖意,对吧。如我,做了这本真真喜欢的书。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唯有爱能陪伴我们度过或漫长或艰难的时光。希望此时的一切,都是你所爱。若不是,去找到他/她/它吧。

  在全世界迷路也无所谓,别在自己心里迷路。我们不仅要找到钟爱的人、事、梦想,更要坚定不移地为之守望。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你须寻得所爱,才算不辜负这年华

  《你须寻得所爱》的作者是李小丢,我不是她的忠实粉丝,不了解她所披露的有关书写文字的过往。在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本能地惊讶于虽然我不识小丢的大名,但她的文字却是让我耳熟能详的亲切,很多文章竟是我在各种渠道曾经读到的。

  我不了解她是如何走上写文这条路的,她在前言中交待得一清二楚,这是我觉得她让我倍感亲切的第二原因。原来她和我最初在开始懵懵懂懂踏上写字这条路的时候,想法是如此天真的相似。我们都绝望而不甘地承认,自己无法达到心目中所谓“好“的文字标准,也会无法忽视掉别人对自己的文字可能产生的一些拒绝,又想要去抒发自己的愿望。而且我们同样不擅长去写一个个打动人的故事,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于我而言,要写出他们实在有些难度。以上种种,我觉得第一次距离一本书的作者如此之近,是骨子里的亲切疏离在作祟。

  从《你须寻得所爱》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小丢是个极其富有生活智慧的人,这一点从她如何有趣又深刻地诠释着塞利维亚的苦橙花香水的味道,还有其背后的爱情故事可以瞥见端倪,可以从她写自己坚持带着超大号行李箱,以保证自己的出差日程美好舒适的习惯当中窥其一二,从她涉猎内容不限的文字可见其全貌。小丢是我所羡慕的那种人,那种把生活和自己都打理得紧紧有条,又让别人觉得舒适体贴的,何况她的文字,也是个人这种感觉。

  小丢的文字,就如他的粉丝所称呼的那样“三观正得掉渣“。在我看来,是她通透生活智慧之后,所呈现的多种包容性的展现,她的文字几乎没有偏执任性的情感迸发,或是强行扭曲的鸡汤安利,或是哗众取宠的尖锐。听她用朴实简约的文字,在《你须寻得所爱》中,讲述自己的周遭生活的方面。有情感路上的辨析与直白,如何才是成全自己的爱情,如何看透现实社会的爱情是一场强者互相砥砺,弱者难以自保的游戏,如何在现实场景中护得自己和爱情的两全。答案便是一条,亲手筑起自己外在坚固的防火墙,即是实现自己的成长。成全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总有些共同之处要学会,比如学会独处这门绝技,越是现代社会,人们似乎越多把独处和“孤单,寂寞 ”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可享受独处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呢。喜欢她用prada的案例,告诉我们平庸的意味,你可以从真心享受平庸,但勿将平庸当做保护自己的群体性的被迫手段。小丢的文字很坦然,就如他说“如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愿意承担所有后果”。小丢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了解透彻,墨镜,穆勒鞋,和丝巾的传奇解释得头头是道。我最喜欢她诠释的关于“卤蛋”牌的“柏林少女”的香水故事,那是令人沉醉的爱情故事。

  看了小丢的这本《你须寻得所爱》,我想,文字是她找到的自己的归属之一,对比之下我尚在摸索之中,对于自己真正的爱好还并未寻得,但小丢的文字告诉我,沿着现在的喜欢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也能找到自己的天空,谢谢如此执著努力的小丢,谢谢我有机会读到她这本生活启示录。

  你须寻得所爱,才算不辜负这年华,不辜负自己的一颗活着跳跃的心,哪怕不能拥有或成全,也是对过往疯狂的记忆和努力的过程。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上来先吐槽李小丢同志,说好的签名本呢,作为你的第一批看官说好给签名的,满心欢喜的打开腰封,结果连翻好几页也没看到期待的签名,妄我受你文字的熏陶那么久,说好的福利最后也没给。

  言归正题,《你须寻得所爱》是李小丢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文集,所以当得知出书后,忠实粉丝们都争相抢购,同时推荐自己的朋友去买。什么?你说你不认识李小丢。那你可就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的读书爱好者(自创的词),互联网时代下的读书爱好者一般选择好书都会去豆瓣、知乎还有各种微信公众号里去寻找好书,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位三观极正的书评人,一个公众号里的清流——识装。李小丢同志的书评、影评遍布豆瓣,被许多知名报刊引用刊登。其实买书的人好多应该都是公众号里的粉丝吧,公众号的推文真是写的太好了。内容主要是谈论人生、情感、时尚、穿衣打扮之类的,不过总的来说,文章都是以李小丢自己的感受来指导新时代女性。

  《你须寻得所爱》这个题目,取自史蒂夫·乔布斯于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你须寻得所爱》,结尾的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相当深入人心。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乔布斯这篇演讲要传达的两层核心含义:一方面是关于始终保持对自己兴趣爱好的那种“饥饿感”,一方面是关于敢于无视外人的眼光执着寻求自己所爱事物的那种“傻劲”“痴气”。而李小丢就是这个主题的代表,换做小丢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不仅要找到钟爱的人、事、梦想,更要坚定不移地为之守望。就算在全世界迷路也无所谓,别在自己心里迷路。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请不要浪费时间去过你不想要的生活。不要被教条所迷惑——它诱使你按照他人的思维定势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你的心灵和直觉。它们会知道你真正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正如《小王子》里表述的一样:

  如果有人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的、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那么,当他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心满意足。他会告诉自己:“我心爱的花在那里,在那颗遥远的星星上。”可是,如果有羊把花吃掉了。那么,对他来说,所有的星光变会在刹那间暗淡无光!这难道还不够严重吗?

  有多少中国人知道自己爱什么?有多少人懂得爱、懂得生活呢?又有多少人又会去爱一朵花呢?

  《你须寻得所爱》读后感(十):爱是有立场的

  李小丢,在我初上豆瓣时就注意到她的名字。豆瓣书评作者我关注到的,已经有好几位出书了,终于也看到李小丢的新书。很喜欢他的序《你须寻得所爱,并为之守望》我感觉这话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李小丢是从写书评开始的写作。同样作为一个爱阅读的人,能够体会她对阅读的热爱,看到她所写到的关于写诗的那段经历,也会有所感触,说到写作,自己也有过一段热衷。最终也是看清了自己才华不济,幽幽搁置下来。每次看到书评人出新书的消息,还是会不免兴奋,替作者感到高兴,也好像给自己内心多一点希望。

  说到出书,其实小时候我也有过所谓的作家梦,并且还有段时间真的非常执念,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笔触并不见经传的现实,越来越明朗了作家梦的遥远,心中还是为它留了一块角落。也为了抚慰自己,才把读书的习惯还是坚持下来。之前读书不写书评,自己写书评成为习惯,发现写书评对读书的帮助远远大于我所认识的意义。作者李小丢就是从写书评的过程里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长短版,有了这样清楚的认识,便不再做梦想的执着着。相反,发挥长处,坚持评论性的文章,逐渐被读者熟知,慢慢的,从写评论中挖掘出自己独有的思考,和看问题的视角,李小丢在关于独立自主女性的话题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你须寻得所爱》这本书里所有的文章都与女性话题相关。书中内容被分为成长、情感、她们、时尚四方面,当时我就被她们所吸引,我想这部分内容里必是选定有这个是时代里有争议的人物。果不其然,我看到了十年一觉演员梦,写的是赵丽颖,关于赵丽颖,我了解甚少,但每次登陆QQ都能看到关于她的不同方面的报道,我甚至连她的一部戏也没看过,也没有点开过任何一条关于她的报道,但就是这瞟过一眼的新闻页面,还是对她有了印象,只见报道,毫无辩解,一个演员,新片不断,我想这就是尽演员的本分吧!不管怎么议论,她只做着她该做的事,她毫无背景,能获得众多关注,我想必是深有缘由的。

  借着李小丢的文字,我才知道她已出道十年,且不是表演科班出身。在文中也看到她所演到的部分作品,也是有所耳闻的。文中引用了赵丽颖的部分语句,透出她个性中的坚持和倔强。我想表演如果不是她所钟爱的,她必不能做到如此坚持,且坚持有道!

  了另一篇《婚姻从来不是保护弱者的城堡》中,除了名人夫妻的婚姻,作者站在女方角度阐明自己的婚姻观,我还看到了脑瘫诗人余秀华,余秀华选择离婚就是坚决第拜托婚姻中弱者的的角色。因为对她而言,婚姻并不是保护她的城堡,成名之后的余秀华立刻感受到她平生第一次有了掌握命运的底气,她要抓住。

  的确,如作者所言,生活里的难题,不会通过遇到一个人,并和他结婚,就全部解决掉,从而获得你所憧憬的幸福。若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便不要放弃自己的独立,尤其是女性。中国传统女性的温良恭俭让,其实也并不主旨女性示弱,而是有智慧地处理婚姻中的矛盾。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多余房子车子挂了钩,其实这也是女性主动示弱的一种举动。

  有思想性的文字,毕竟值得一读,就算不至于膜拜,但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学会独立思考,才是学会独立生活的第一步。有了独立意识,女人便不会被随意估价,便有了尊严,不管是处于婚姻内外。尤其对于注定要做母亲的女人,你的独立意识不仅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对整个民族也是有所影响的。李小丢的思考在这个频曝新闻的时代里,有着自己的冷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