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雷峰塔》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雷峰塔》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5 03:00: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雷峰塔》读后感精选10篇

  《雷峰塔》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雷峰塔》读后感(一):如逢故人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

  everley Nichols有一句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

  ”——张爱玲《私语》

  读《雷峰塔》的感觉,就像与久未谋面的故人聊天,字字句句都熨帖入心里。《私语》更有直刺入心的力度,《雷峰塔》加上了琐碎的细节,就像她坐在你对面向你平静地述说往事,波澜不惊下掩盖着惊心动魄,平静的表情下掩盖着深深的悲凉。

  每次读到张爱玲被囚禁在阁楼里的那一段,我总是设身处地地试图体会她当时那种绝望愤怒的心情,甚至似乎能够嗅到那古旧房间里木头楼板的味道,混杂着若有若无的硝烟味,就像手枪射出子弹之后,枪口冒出那一缕青烟。

  是的,这就是我读张爱玲所有作品的感受。女性作家的作品要么柔情似水,要么故作冷静,写来写去也绕不出小女人那点子心思,和性。而张爱玲的文字就像一把薄而锋利的手术刀,每一句话都如此精准,一针见血,直刺入心,是子弹出膛之后还在枪口缭绕的那一缕烟,让人意犹未尽地嗅那淡淡的火药的气味。

  这本书单独来看,并不出彩,但是如果是对张爱玲比较熟悉的,读这本书感觉如逢故人

  《雷峰塔》读后感(二):雷峰塔倒,天下大乱

  一周之前看完的《雷峰塔》,拖到现在做总结,稍稍有点不负责任。

  《雷峰塔》是张爱玲的遗作,基本上是自己前半生的自传,可惜生前不肯出版,死后其他人整理翻译出来,虽然内容不会有偏差,却是从英语翻译过来,一是经过翻译,二是经其他人之手,两大遗憾,原先还百般纠结,要不要看,最终忍不住看了。总的感觉是张爱玲的整体感觉有了,却缺少了细节的惊心动魄,总在某个最关键的词语上失了色彩和力量,像一首乐曲还没到高潮就戛然而止了。

  看了几个版本的张爱玲传记,包括电视剧,原本非常期待她的自传,只可惜也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可能在感情的轻重上会有点偏差。比如对父亲的感觉,虽然惧怕也有,爱也有,但比例上或许实际上爱更多,也是一种无奈,她能看到父亲的无奈,这种童年时就清晰看到的无奈是造成她日后决绝的重要原因吧。对母亲,其实心底有一股更强大的感情力量在汹涌,却无从表现,也像还未抽枝就被掐断的嫩芽,是种夭折的痛。对弟弟的感觉,有点让人迷惑的地方,想相依为命,形成一条战线,却偏偏力不从心,恨铁不成钢,最后还让弟弟死在后母的手上,这种虚构不知为何,无从考据她的心理,也许是把对父母的复杂的感情都混合在了弟弟身上,却也无望,还不如让他干净地去,至少眼不见为净,反而成就一番完美。她的童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她的保姆何干,她清晰看到何干的贫穷,无力改变的贫穷,清晰感受到何干对自己的爱中分明带着点势力,有时却也深深陷进去,也许谁都欠了张爱玲的,她自己却觉得欠了何干的,可惜这种亏欠是必须的,因为关系自己的前途和一生。

  那些努力支撑的清朝遗少式的贵族生活带着生生的痛,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张爱玲绝不会屈从,人生的残酷就在于,当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有人给你做了选择,而当你懂得的时候,已经晚了。

  《雷峰塔》读后感(三):雷峰塔的坍塌

  《雷峰塔》与《易经》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四十岁的张爱玲又一次剖开她的童年生活,把血淋淋的内瓤毫不留情地展露在读者面前。经过了二十年时光的滤镜,往昔种种不仅没有变得暗淡模糊,反而在一次次的回忆中放大得愈加清晰。很少有人能用这样看似平淡实则令人惊心的笔触去描写至亲的人,看者尚且心惊,写者又如何?

  两本自传体小说在她在世时不曾卖出,外国出版商都认为“书中人物过分可厌,甚至穷人也不讨喜。”这句评话倒颇妥帖,只是会吓跑读者。样板戏的时代已经远去,新的艺术观已然确立,那种典型的好人坏人早已被饱经训练的读者嗤之以鼻;人人都要真实,但是,我们要的,还是温吞吞的真实,还是用虚伪包装过的真实,不过包得更取巧罢了。这两本书的命运,可想而知。

  书中没有一个可爱的人物。也没有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甚少大奸大恶之徒,大家都一样地有欠缺。她用最琐碎的细节,重建起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那些祖先的名字今天仍会出现在历史书上;于她,显赫是没有的,到了她这一辈,留下的只是败落的空架子。小说一开始,她就睁大儿童的双眼,极力看清布景背后的一切,那里似乎有一个她进不去的世界——待到二十年后,她没有遗忘,反而看得更透彻,透彻得凛冽。王小波说:“狠狠一心,走上前去,接受世界的摧残。”她是一个早熟的孩子,虽然长到18岁还是拙手拙脚,但她的洞察力和感受力是天才的,这使得她过早接受了世界的摧残,并把这视为常态。倘若不是如此,也就没有张爱玲和她的传奇了。这是一个决绝的女人,不论是在艺术中还是在生活中,又或者,在她,二者是不分的。

  熟悉她的小说的读者能在书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读她的小说,总觉背后有人,除了凸显纸上的人物情节,背景虽像国画的留白,但并非空无所有,如果延伸开去,将是整个民国世界。《雷峰塔》和《易经》把这些影子放到前景上,兀自成戏,却是一出鬼魅的戏。如她在书中以琵琶的口吻所说,她欣赏过去的人与事,“因为他们过世了,就静静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张爱玲就是琵琶,琵琶就是张爱玲。父亲镇日鸦片醇酒,母亲常年旅居国外,唯有从小带她的阿妈何干带给她家的温暖慰藉。她从小缺乏爱,但也不是简单地走向爱的反面,凡是感情,都不简单,天底下没有一色的白光,只需拿到三棱镜下检视一番便可知。小时候,她必然是恨过父亲和继母的,眼见弟弟和何干在家中备受欺侮,她曾发誓要报仇,一定要报仇。二十年后,报仇的念想恐怕已经淡了,昔日种种情愫化作手术刀似的的笔,将生活一层层剖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有人说,照理说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如此不堪,她会回避这种童年视角,而她却正反其道而行之,心理动机耐人寻味。张爱玲在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谈到她在写这两本自传时的状态时,说她“自得其乐”、“有滋有味”。想来,在美多年,与东方相隔万里,连痛苦也不再是悲苦,而是雨打芭蕉,回味悠长。张爱玲,是决绝的,却又有一颗慈悲心,因为了解,所以慈悲。她懂得了父亲为何总是笼中困兽一般在房里踱来踱去转圈,一面不断背书,懂得了母亲为何不爱她,懂得了姑姑那段毁灭般的乱伦之恋,懂得了别人,也懂得了自己——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沉重枷锁,母亲是第一个自觉打破枷锁的人,却也伤了自己,也伤了身边的人。她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新女性的自立,却也不过如此。母亲曾对琵琶说过,年轻女孩子见到第一个男孩子,总会觉得哪里都好。琵琶信誓旦旦地说,她绝不会的。过后看来,这两句对话无异是预兆。她缺乏爱,于是更加要爱,不顾一切。

  琵琶的身上流淌着古老的东方败落家族的血,褪了色的流光溢彩在回忆中仍在流淌;她那位摩登母亲又给她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在东西方的融合中,诞生的便是遗世独立的张爱玲,像古道长草中的石马。琵琶小时上历史课,听先生讲到伯夷叔齐的故事,想到两兄弟孤零零在苍黄的山上采野草,不禁大哭。她说,逆天而行要有骨气。凡是不愿随波逐流的人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那时的她恐怕将想象力延伸到宇宙尽头,也想不出自己此后的命运,如今看来,又像是前兆。

  在美四十年,她没有见过一个亲人,日头一样长的寂寞中,她索性关上门,在故事中重活一遍。雷峰塔早已坍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雷峰塔》读后感(四):死在雷峰塔下的,还有张爱玲

  豆瓣榜上,张爱玲《雷峰塔》赫然在列。我心里一惊,寻思着张爱玲死里逃生了不成?抑或冒名顶替的张爱玲?事实证明,张奶奶没能重返人间,继续做临水照花人,端倪这人间。

  《雷峰塔》是张生前所著的英文原版。啧啧,在那样的时代张奶奶就已经开拓了国际市场,前辈一枚。在她去世的十几年里,我一直觉得文坛失去了这么一位生猛的才女真是可惜。09年《小团圆》推出,标榜为遗作,就像一枚炙热的重弹,人群中炸开了。《小团圆》当年一时间卖到脱销,人人手捧一本《小团圆》,茶余饭后作为谈资,对号入座八卦内幕。那年,她又火了。可是,在张的遗嘱里,注明《小团圆》是要销毁的。过了这数十年,张的经纪人宋一直妥善保存,居然还出版了,真不知居心何在?

  11年《雷峰塔》的英译本又出来了。英译本,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难道张自己不会写?还要旁人代译?是个明理人都知道,翻译是件挺不靠谱的事儿。我自己也学这一行的,也明白一本书往往带有明显的作家风格和民族文化烙印。没有一部译本可以与原著相媲美,这都是无法弥补的缺陷。无可否认,《雷峰塔》原著因张爱玲非英语本土人士,所以也无法做到原汁原味。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译本匪夷所思的推出来了。我们喜欢张爱玲,因她的独一无二,无可复制。在卷帙浩繁中,你一眼就可以辨认出,那就是张爱玲,也只有她了。我觉得,画蛇添足这个典故古往今来都屡见不鲜,而且是一些人反复玩味的小伎俩。

  我最喜爱的作家李碧华说:“我觉得“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有什么损失?“张爱玲”除了是古井,还是紫禁城里头的出租龙袍戏服,花数元人民币租来拍个照,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然而,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接踵而来的影视翻拍,版本各异的爱玲传,打着张的名号吸引读者赚取版税,研究会跟解剖木乃伊似的,分析张内心世界丝丝入扣,就连当年左拥右抱的胡兰成也在《民国女子》里,深切怀念张,口口声声爱玲爱玲。这些对张来说,不知是喜是忧,抑或喜忧参半。人人都当张爱玲是一块金砖,抱不动就往衣服上蹭点金粉,粉饰门面。那样她还会说出“出名要趁早”的话吗?

  我寻思着,纵然张奶奶骨骼奇居,还存活于世。她也被压在了雷峰塔下。著作等身,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儿。同样小心,保不齐哪一天给压死。

  《雷峰塔》读后感(五):关于陵的死亡的一些看法

  其实琵琶和弟弟陵有时候出于对立面,但又是相互统一的一体,就像你照镜子那样。 逃离父亲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像琵琶那样离家出走,另一条则是像弟弟陵那样死亡,其实弟弟陵是和琵琶一样想要离开那个家的,他也曾试图像姐姐那样投奔母亲,但是母亲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生活,拒绝了他,而陵离开那个家的唯一的选择便只有死去了。也许你会说,他不是因为肺病父亲继母照顾不周而死的吗,又不是自杀?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陵的求生意思一点也不强烈,比如他母亲要她去找X光他没有去,所以我想在他的潜意识中是有自杀的倾向的。而现实生活中张子静没有早夭,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过自杀的想法,或许只是没有勇气那么做。而作为姐姐的张似乎看透的弟弟的内心。因而我想,姐姐的出走和弟弟的死亡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逃离——逃离父亲,逃离那个家。 此外,正如张在书中所说,弟弟的死亡,意味着沈家后继无人,也就意味着沈家的终结,可见张对那个家深深的怨恨,要它断子绝孙。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终结,一个时代的终结。而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是琵琶的新时代,张的新时代,张把弟弟写死,也可能是为了和那个时代,那段历史彻底决裂。现实生活中,张做不到,因为弟弟还活着,但是我们都知道,张对弟弟是非常冷漠的,甚而当这个弟弟根本不存在,因此生活中做不到,但是在可以自由发挥的文学作品中,她就把这个想法写出来,以此来表明自己和那个时代,那个家的彻底决裂。 要说她和那个家唯一还有一丝牵挂的地方是什么,那便只有弟弟了,弟弟死了,便再也没有牵挂了。她逃出了雷峰塔,而弟弟则死在了雷锋塔下,那么雷峰塔倒了便再也没有什么好难过的了,本书也就结束了,她也可以安心开启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了。 然而最让人心寒的是弟弟死后众人的态度没有一个人落泪,仿佛他们讨论的是一个陌生人的死亡。可见弟弟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那么死与不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的观点,张的真正想法怕是再也不得而知了。

  《雷峰塔》读后感(六):人心

  走马观花似地看完了《雷峰塔》,心里冷飕飕的,喝了一大口热水都缓不过劲儿来。

  从高中开始看张爱玲,尤其喜欢的是《倾城之恋》。张的魅力在于现实的让人招架不住,多么美好的东西到了她的笔下也要弄出血淋淋的事实真相来。我不是张的铁杆粉丝,看过的书也忘得差不多了,只是回想起来她书里的人总是有种无归属感的样子。这次的琵琶也是,那么事不关己,又想显示存在感。

  一直觉得写小说应该胜在情节曲折故事精彩,但作为自传体小说《雷峰塔》成功得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给人一种读了一个好故事又不知道如何跟别人叙述的感觉。好是好,难为了那些想把故事转述出去的人。

  于是合上书,闭了眼,不知如何诉说。

  在乱世中没落的大家族里,数不清的姨太太,表姐兄弟,大烟和老妈子,琵琶像个幽灵一样若有似无。但好多时候我感觉琵琶在这一切有条不紊的人事物中凸显出来,突兀的孤苦无依,又聪明的让人害怕。

  雷峰塔到了,世道乱了,人们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上连琵琶姐弟都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大人孩子都算计着过日子,只不过有些人算计的是钱,有些人计较的是人心。整本小说里都没有一个纯真的人了,最后倒觉得抽大烟又打女儿的沈榆溪可爱起来了。

  《雷峰塔》读后感(七):她一直孤独着

  周末花了2天功夫,终于把张爱玲的《雷峰塔》和《易经》翻完了。

  顺道,再次把《小团圆》也拿出来翻看了一下。

  许多地方是重复的。

  但出于前两者是译本,译者再怎么强调“对原文亦步亦趋,并参考张特有的用字及语句习惯”,一些细节描述终是比不过《小团圆》了。若非说这是张的自传小说,是无论如何没有耐心看下去的。

  通篇不过是个流水帐,连段的对话和心理记录着亲情、家族纠葛,就像庙里的颂经,一直维护在那个声调,没有跌荡起伏。偶尔让人纠心处,以为会有什么冲突发生时,又出人意料地隐忍下来了,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继续喋喋不休下去。无怪乎这两本书在国外“卖不掉”。

  只是,张的那种在繁华中孤独着的气质,从头到尾蔓延,看着难免有点沉重。以至于看完后,让人想痛痛快快吁出一口气。

  《雷峰塔》读后感(八):空话

  《雷峰塔》里,她写自己的弟弟少年夭折,还隐约暗指是母亲私通所生之子。

  然而真实的人生里,他碌碌无为,平道中庸,日子过得艰苦,九七年去世。念书时办刊,曾向早已成名的姐姐约稿,被以“怕败坏名誉”为由而直言拒。他一直仰慕这个和他在家世变迁的环境里一起成长的阿姊,念及过往,临终还不禁汩汩泪流。

  外人眼里,这是个清高心狠的姐姐。从小的特立独行,无念手足之情。像极了她的母亲,独立风韵的新新女性。一支笔,写下无数庭门宅院里的悲欢离合,杯盘酒盏里的霓光幻彩。

  很多人抨击她的无情。不解,愤慨。不知为何要杜撰和扭曲弟弟的生平。

  一个世纪之前的故事,谁也不曾知晓,发生了什么。这个幼小的女童在一个烟雾缭绕、妻离子散的家庭里,流过的泪,有过的逃脱和挣扎,谁也无法理解。

  很多事,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评头论足。观望或者旁观,或者一家之言,都太片面。

  在安慰旁人之时,最羞愧说出口的往往是一个 懂 字。懂得什么,根本不懂。理解什么,无法理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有的争执在最后,都只会被时间和沉默掩埋。无所谓事实,无所谓真相。只在乎,你站在哪一方,信仰什么。

  于是,任何的歪理邪论都依旧有捧场喝彩,任何的动情真挚都依旧有冷眼嘲笑。

  所以,歌词里唱的 感同身受,往往只是空话。

  只一句,你,信仰什么。

  《雷峰塔》读后感(九):三部曲对照记

  看书的时候零敲碎打的,不过是想到点什么就写点什么。

  以后有时间了,或许会系统地梳理梳理,尽管不过是外行人看热闹。

  《小团圆》“她因为伯父没有女儿,口头上算是过继给大房,所以叫二叔二婶”,《雷峰塔》《易经》中并不提这一桩,显然是顾虑到外国人对中国人复杂的辈分关系头昏,也少了《小团圆》P94“楚娣在背后笑道:‘你叫‘二叔’,倒像叔接嫂’”,这一幽默显然是传统中国式的。

  类似的地方还有《小团圆》P?“我不过说没有鸭就吃鸡吧”,也是只有中国人能够懂的谐音。《雷峰塔》中P?阿妈不让琵琶平躺睡觉,仍然是中国传统的贞操观,没有多加解释,想来也是怕说了外国人仍然不动。

  战前蕊秋(露)到港大看九莉(琵琶),从学校返回浅水湾饭店。蕊秋(露)提到有朋友车子接送,九莉(琵琶)就没有再往下送。《小团圆》详写九莉心理尴尬,《易经》中则是露“嗫嚅”,“是阻住人不往下送的声口”。本来《雷峰塔》和《易经》中将杨露的经济状况改写得更为窘迫,因此人也不那么理直气壮,所谓“人穷志短”。

  《雷峰塔》和《易经》因为顾虑到西方读者能否看得懂的问题,时序上循规蹈矩,先后顺序相当严格,不像《小团圆》,随时准备着触机插入大段对过去的回忆。所以《小团圆》中先写了九莉领到八百块钱去见蕊秋,随后回头插叙第一次去浅水湾饭店见母亲的情形。

  《易经》中详写琵琶第一次去浅水湾饭店见露,又将榆溪境况给挪过来填空档。《小团圆》中是P271“绪哥哥给楚娣来信,提到乃德翠华夫妇”,因此至早也是抗战胜利后。《易经》挪到港战前,P93“他的土地偏偏位置又不好,先是日本人占了,现在又换上共产党”,没注意到时间,是漏网之鱼。

  同样在时间上有漏洞的是《雷峰塔》P251,琵琶转交陵露的珠宝,“妈说将来你订婚了,可以镶个订婚戒子”,按《易经》P94“十五岁那年看见父亲把一封通知书原封不动收了起来”,十五岁就开始想到儿子订婚的事,实在太早。这显然也是将后来的事挪过来填空档,因为已经决定写陵的死。

  《小团圆》中蕊秋同行是南西夫妇、项八小姐和毕大使,《易经》中分别对应缇娜跟吴医生,以及张先生张夫人。《雷峰塔》《易经》中极力淡化杨露的风流韵事,这一段也直接省略过去,仍然留下蛛丝马迹。

  蕊秋“窥浴”一段,张爱玲想必印象深刻,弃之未免太过可惜,因此仍然用在《易经》中。《小团圆》里是因为蕊秋怀疑九莉跟之雍的关系,《易经》中是因为“她母亲认为她为了八百块把自己给了历史老师”,这一想法实在是离谱,然而《易经》中几乎是直笔写露为了琵琶的医药费而不惜与伊梅霍森发生关系,所以推己及人。

  八百块钱这段《小团圆》中写得极简,当然也是篇幅所限。然而依然见缝插针用上一段写邮差老头子,大约是因为印象深刻。《易经》中直接改成嬷嬷代为签收,经济省事。这个邮差像极《浮花浪蕊》中的挑夫,或许是张对此人实在印象深刻,舍不得浪费掉。

  琵琶和露海滩谈心,撞见那个年青的英国军官,没有额头上贴着头发好似阴毛的联想,《雷峰塔》《易经》极力保守,没有《小团圆》中大胆到近乎自然主义的对性的描写。

  露被警局问话一段,《小团圆》中只说“毕大使气得不管了”(P?)《易经》P140“张先生一听提到布雷克维少尉倒像深受侮辱,不言语了”,是如《红楼梦》中删去“淫丧天香楼”一般的余波。

  《雷峰塔》《易经》极力淡化杨露的风流韵事,《小团圆》中的简炜直接删掉,顺带把楚娣跟简炜的一段也删得一干二净,却没料到《雷峰塔》中珊瑚的姑侄恋爱更加惊世骇俗。

  《雷峰塔》中榆溪给杨露写信,照片背后题的七绝,没有缺字,一定是张爱玲代补的,而又补得极不满意,所以《小团圆》中仍然是缺字。

  《小团圆》中给蕊秋送行,是“下大雨”,《易经》中没提天气,也是为省事。

  张爱玲1975年7月18日致宋琪信中说:“这篇没有碍语”,应该是指《色戒》前车之鉴不远,没有间谍的意识形态问题。 9月18日信中指“预备改,不然又遗患无穷”,10月16日信中已说“小说不改,显然是从前的事”。其实从前又何尝不该,邝文美已经说过她(……形成涂来涂去,很好看的图样),当然张的本意可能是说文字上免不了不停润色,而故事框架一经形成,不作变动。

  1976年1月25日信上说,“很有戏剧性,full of shocks”,其实不仅仅是写胡兰成本事的部分。

  1976年3月18日信上说,“想起来有两处需要添改……请代抽换原有的这两页”,倒像是她自己在《红楼梦魇》中推测红楼梦的改写过程。当然也是因为《小团圆》的写作是碎片式的,抽换改动无碍于大局。

  《小团圆》在时间结点上的选择,以港战前的大考开头,而又以梦中考试结尾。起承转合是一贯的奇警。

  《雷峰塔》《易经》中大量地引用中国古语,成语歇后语民间俗词套词层出不穷,《小团圆》中一律视为读者普遍具有背景知识,当省略就省略,而又大量引用西方作家和人事,也是张一贯在小说中的“疏离感”,给读者不熟悉的,造成一种异国情调的冲突和刺激,代价是部分地方显得不土不洋。比如《小团圆》中人名一律是英文中译,九莉九林简直要让人以为是九字排辈分,盛家何至于没有文化至此。《雷峰塔》《易经》中名字倒都是意译。

  《小团圆》中蕊秋虽然说“要还给他”(八百),最后却是不了了之。(P44页写最后去了的)《易经》中是再三催促,琵琶最后去了。

  项八小姐很明显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原型,不过更为写实。白流苏没有十七岁的儿子,项八小姐一定比流苏岁数大上不少,而毕大使是已经退休的人,至少望五。

  《易经》减少露的风流债,《小团圆》中项八小姐给毕大使整理领带的一场戏,《易经》中纯以外人口中道出,没有了露的心理反应描写。

  云志被抱养的一段家族秘辛,《雷峰塔》中先说上一遍,《易经》第二遍揭晓谜底,重复啰嗦,《小团圆》中一次讲出,极为经济,虽然也“还是九莉八九岁的时候午餐后训话常讲起的”,想必双胞胎的这段传奇一直为家族人所乐道。

  《小团圆》中只说“而且好像没到警局问话的程度,不过秘密调查”,也许是为了省篇幅,《易经》中终于大写特写,而精彩万分,把父母形象的破灭感写出来了。

  《小团圆》中P42,对雷克的一段描述,与P210对夏赫特的描述,简直让人疑心是同一个人写两遍,当然都是殖民者对命运惶惶然不知所措。

  《小团圆》P44分析安竹斯是男色还是左倾,《雷峰塔》《易经》中没有提及,大约也是怕犯忌。

  《小团圆》中的柔丝兄妹,《易经》中写其兄之死,是为了安排柔丝进入林医生一伙,而最后递交船票,也只能是靠柔丝。张爱玲安排角色,即使是一个配角,也有其用意在里面。

  《小团圆》P55,防空站一段,站长“也间接认识九莉的母亲和三姑”,因为《易经》极力缩小露的能量,这层关系也删掉了。

  《小团圆》P58只说安竹斯死了,没交代原因,《易经》和《烬余录》都有大段的议论。

  61页那个面临日军的女侨生,《易经》中改为比比本人,是增加比比戏份,人物面目更充分。

  62,项八小姐与毕先生来看九莉,《易经》中是琵琶本人找去。《易经》完全是个少女的成长史,琵琶的性格比九莉更主动,包括后来告密的大段情节。

  甚至项八小姐和毕先生不住旅馆了,租了房子同居,与《易经》中正好相反,也是因为《易经》中张先生地位更显赫,又是日本人的座上之客。所以最后回上海的船上能有偶遇一段,《小团圆》中是两人“从韶关坐火车先回来了”,“没去重庆”。可见主动权仍在两人,不像《易经》中为日本人所挟持。

  时序上最典型的例子,《小团圆》P72,所以《小》是纯以回忆的形式写成。

  《小团圆》中的湖畔谋杀案,惊心动魄,而《易经》中一点痕迹也无,或许是因为这段故事纯是为了简炜一段而写,,楚娣也是有家财的。

  168再度提起简炜,更加戚戚然。

  竺家的纯姐姐蕴姐姐,根本没有提。《雷峰塔》《易经》中表大爷的私人生活写得检点不少。

  《小团圆》P85,关于父母过渡时代一段,“快活”“快乐”这一类中国人的隐语,写了外国人也难懂,直接被省略过去。P126“高大”也是同样道理。

  86写乃德和云志“郎舅感情不错,以前常一块出去嫖的”,老辣犀利,完全是张爱玲盛年时期文笔的作风。

  89写韩妈“老秋虎子”,大约也与张爱玲晚期喜看人种学的书有关,《小团圆》的写作时期与《谈看书》相去不远。

  90页称九莉“大姐”,也是顾虑到外国读者对复杂称谓的晕头转向,一概略去。

  松鹤在《易经》中场面戏颇多,而在《小团圆》中淡淡一笔,也是因为松鹤这个角色是因为着后妈而设定。《小团圆》中翠华戏份既少,松鹤也就无关紧要。连带柳絮这个角色完全删掉了。

  102页将大爷的死和韩妈母亲的死并列,一富一穷,而都是死得这么反高潮,简直是强烈对比。

  108蕊秋让九林去看牙齿,九林没去。《雷峰塔》中是蕊秋没给钱,《小团圆》中加上一段“靠一个年纪较大的女朋友养活他”等猜测,也是因为《小》的视角更成人化。

  《小》中完全没有琵琶去考试的段落,《雷》中考试不归成了导火索,同时情节上更衔接紧凑一气呵成。

  学琴一段,《小》与《雷》中说法差异也很大,《雷》中家庭更窘迫得多。

  127,绪哥哥洗澡一段,《小》中写得暧昧得多。《易》中珊瑚的感情故事写得动人得多。

  129,吃包子一段,没有关于贫穷的大发议论。

  而接下来写伤寒的一段,蕊秋为什么发脾气,也写得极为简略,看了《易》我们知道是因为蕊秋请客喝茶的缘故。也没有蕊秋为医药费献身的一段,尽管同页有曲笔的不写之写。《小》中P169页又写出来了。

  表大妈死的一段,九莉琵琶都没有说出实情,为了完心愿,张爱玲在《小艾》中写了。参考《小艾》原有的故事提纲,可以知道小艾这个人物富有挑逗的大胆色彩,至少是金钏一流的人物。

  137中的素姐姐,因为《易》中没有此人,直接换成了绪哥哥。

  而135-139又加入维嫂嫂,感情关系之混乱简直一团乱麻,后来都删掉了。

  178余妈讲伏羲女娲兄妹成亲的故事,性的意识上太过大胆,《雷》中直接给删掉了。

  同样删掉的是179也鸡吧的谐音。

  从阴司地域的事想到圣经,继而想到爱老三,思维的跳跃直逼近代意识流小说。

  188写抓周,《小》中没人记得九林抓了什么,是因为九林无足轻重,《雷》中写抓到了钱,简直是不祥之兆,以为最后沈凌死得一无所有,讽刺意味不要太强哦。

  190的在华盛顿见到小女孩,隔离感其实很早就有了,雷中的外国小孩。《小》中这样写是为了回到九莉之雍的恋情上来。

  251,蕊秋那句“都是他们逼我的”,“因为人数多了,这话有点滑稽”,《小》中确实人数众多。

  不过之后两部外国电影,写母女间的隔阂,也是《小》中的异国情调。

  从张1957年的来信,故事的构思是早就有的了。但是直到1959年才顺利地写完第一二章,约60页。可见构思之久,当然张甚少长篇,考虑时间短不了。

  1964年的信中也说,“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1965年的英文自我简介中又说,“那两部长篇的人物过分可厌,甚至穷人也不讨喜”。事实是和《小团圆》比,已经很符合外国人心目中传统中国人的美德了。

  《雷峰塔》的起首从琵琶四岁时写起,张爱玲大概是受西方神经学研究的影响,人最早的记忆只能到4岁(?)P13,写志远和葵花,没有写嫁他们的原因。

  1957年9月5日张爱玲致宋琪夫妇信中说,“头两章是写港战爆发,第三章起转入童年的回忆,直到第八章再回到港战,接着自港回沪,约占全书三分之一。此后写胡兰成的事,到一九四七年为止,最后加上两三章作为结尾”,可见张爱玲最初对《雷峰塔》《易经》的构思与现在的《小团圆》基本一致,不过早年构思中分章大约比较短小。现存的《小团圆》港战仅限一二章,第三章开头即已经回沪。

  1964年5月6日的信中说“《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事实是大量母亲姑母感情秘辛的披露都在《易经》中。

  《易经》起首从露吃千叶菜开始,十足的异国情调。随后是自觉的反传奇,马上开始写到姑姑挪用露的钱的事,于是揭露出露与明哥哥的事。开篇既是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大约也是为了吸引读者——一般读者是故事没个爆料点,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

  顺承露与明哥哥的情事,借珊瑚之口讲表大妈的故事。之后顺水推舟,开始写琵琶读《孽海花》探寻家族本事的情节。基本是对《孽海花》的个人转述。也是因为对古事的兴趣,追问何干老太太的事情,顺带批评老太太对儿子女儿奇怪的教育方针。也是在这一章,琵琶回忆起童年上学,大段引用读伯夷叔齐古事的感慨。

  第三章中母亲节赠花,《小团圆》中心理描写极写九莉的羞愧与怕母亲的责难,《易经》中只有上当后的悔恨与哭泣,更少女心态。《小团圆》中九莉借居期间简直是步步小心,仿佛林黛玉进贾府。《易经》中买花前也没有九莉打碎茶壶自己掏钱去买的一段。

  30《易经》露给侄女们做媒,取笑侄女们找对象“高大”的要求,是隐晦的关于性的揶揄,没有《小团圆》中“快乐”“快活”的那段,也许是英语中不太好表示这层意思。

  33,琵琶偷看母亲的信函,以为一排的叉叉是为了隔开下文,《小》中九莉则已经知道是代表吻。《小》中的九莉更世故聪明得多,《易经》中还仍是懵懂少女。

  36,露回国前珊瑚和明商量坦白与否的一场戏,为《小》中所无,纯用一来一回对白口吻,增添了恋爱的气氛。“你怎么没结婚”一段,《小》中是事后楚娣向九莉自己说的,有一种曾经沧海后的回忆气氛,也更反高潮。

  “过没多久,两人有了肉体关系,表示她并不想套住他”,简直是惊世骇俗。“也为了她的身体比脸蛋可爱”,是张爱玲特有的调皮讽刺。

  38,请张先生夫妇吃饭,有一句“珊瑚告诉自己单相思的人最是容易为他暗恋的人打抱不平的”,是一笔带过《小团圆》中毕大使追求蕊秋。

  第四章表大妈的故事,几乎脱胎于《小艾》,本来也是相近时期写成。并且再一次用表大妈的口中自己讲出新婚故事。

  58页讨论明哥哥喜欢琵琶,也是两人对白之间,显然是为了增加这段爱情故事的戏份。

  第五章开头琵琶想自杀的心理活动描写,更长情,更详细。随后增添了一段琵琶投稿英文报纸的故事。之后就是琵琶伤寒生病。露的那段“你活着就会害人”的言论,在《易经》中前因后果写得更明显。而露为了琵琶的医药费而“献身”,在《易经》中写得更详细,并且是当着琵琶的面展开整个故事,用意深刻。而给露听诊的一段则略去,也没有露含情脉脉的那段表述。

  表大妈死的一段,增添了很多对中国风俗的介绍,冲喜什么的。

  随后那段吃包子,“吃在口里像吃的是贫穷”一段,也为《小团圆》所无。

  第六章琵琶去维大读书,“三等统舱的旅客不能请客人上船”,也是一笔带过,侧写贫穷。

  89,露嗫嚅到“底下有车子等我”,也可能是因为又是露的情夫金主,所以不敢介绍?这里露写得比较不那么贵妇人的贵气。

  十二章开始回到港战段落,而写得更长。P158,布雷斯代“颈上围着条旧的蓝色中国丝巾”,《小团圆》中是“旧砖红色”,也没有左派的那一段议论。

  对女孩子的学校生活的描述,P166大约有《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影子。

  大量描写港战中饥饿的感觉。P185收尾极为隽永。

  210与《雷峰塔》中上海空袭的描述非常像。

  安洁琳的一段描写,时序上正好与小团圆颠倒,是先告诉了死讯,然后才是艾洁琳与她哥哥的一段戏份。

  第十七章写比比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增加比比戏份。并且有多段沦陷后香港市容市貌的描写。

  港战后琵琶当护士的一段,《小》中只字未提。

  又多了九莉卖给日文教室画像的一段,也是和前面给报社卖画相呼应。

  女孩子结婚和恋爱的故事在《易经》后半部分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莫医生的故事,也是《易经》中独有的,更富有冒险色彩。

  乘船走的一段,像《浮花浪蕊》。

  《雷峰塔》读后感(十):入了骨髓的病症

  本文是我在最初一遍阅读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雷峰塔》时写下的一片小随笔。文章内容主要从父亲、母亲、奶母、弟弟、继母五个角度浅要分析了幼女琵琶即张爱玲后来性格的成因。从这小说中形形色色的末世人物,我们也可以看出旧中国病入膏肓的遗症,且遗至今日,从未病愈。 虽然是这样匆急的看完了《雷峰塔》,心里终究还是空落落的,仿佛自己也被那雷峰塔囚住了一般,想呼吸都困难,心里只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不住地回想着封建家庭里的种种冷漠无情、欲爱不能;想着被新式思潮吸引、又被旧式传统拖拽的几近分裂的男男女女;想着大家族的腐朽没落、大厦将倾。自己仿佛也是琵琶一样的无比孤独、冷寂、怀疑一切,说是仿佛,又何尝不是呢? 《雷峰塔》让人感到无端的压抑,一方面对家族的终将没落、苟延残喘的贵族生活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着琵琶的感同身受,走近她的内心世界。虽说小说以女童的视角写出了那些多深刻的感悟、透彻,让人觉得有点假,这是张爱玲自己也说过的。不过,读了《雷峰塔》还是能体会到张爱玲的童年经历给了她多么重大的影响,也可以想见张爱玲为什么是那样一副孤傲的姿态、瞥着这无情的世间。 琵琶四岁就怀疑一切,用外人的眼光大量自己的家,这是可以想见的。封建旧社会促成了她父母的婚姻悲剧,夹杂着时代的剧变,成了一切的根源。 首先,封建旧家庭,榆溪很难会对琵琶有父女之情,再加上失败的婚姻、与露的矛盾,榆溪会将仇恨转移到琵琶。一方面疏于照料,一方面将琵琶视作小猫小狗一样玩弄,这无疑会在琵琶心理留下阴影,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她会恨父亲,小小心里便满是报复,另外,母亲出国,小琵琶其实在心里会更依赖父亲,而父亲忙着姨太太、不回家,回家后又视自己玩偶一般,两相的落差无疑也更会疏离琵琶心里原有的爱,而变成恨。孩子小时候心里种下的东西往往是扎了根的,永远也拔不掉; 其次,露对琵琶也是极端的矛盾,一方面这样的婚姻让她不幸,她也会将怨恨转移到琵琶身上,另一方面,自来的母女情深又让她拿不准对琵琶的态度,这在和对陵的态度上就明显能感觉出来。露也会觉得琵琶是一个包袱,妨碍了她挣脱旧家庭的牢笼,奔向新世界的怀抱,不过在极端的引诱下,她还是会选择放下琵琶,解放自己,毅然决然的出国,这也一步一步的使母女之间蒙上了隔膜,琵琶会有种依恋母亲的感觉,但她又会将母亲当成外人,打碎了茶壶也要赔母亲,也要一样一样的将来都还给母亲,这也是琵琶渴望而又极端排斥的; 第三,何干也是让琵琶矛盾的人物,何干从小就照顾琵琶,琵琶对何干的感情是要远远胜于对自己的父母、弟弟及一切人的,所以,琵琶小时候会给何干这样那样天真的承诺,那么的天真、那么的童言无忌。然而,愈长大,她愈发现,何干对她也并非是那样爱她,何干爱的是她活着,这样的发现无疑对她来讲有着沉重的打击,会让她更孤独、更无助,尤其是她挨父亲打之后,伏着何干哭泣,以为是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何干却是那样的冷漠,甚至有责备她不该这样做的意思。何干也是一个被封建旧社会夺去了人本来应该有的感情的角色。不过,虽然这样,琵琶还是难以割舍自己对何干的爱,只不过这样的爱有点变了味道,她会觉得是自己的出逃害得何干被扫地出门,她仍会给何干小时候的承诺,只不过她现在知道了那是天真的。何干走之前,她千万遍嘱托要来信,这何尝不是她对自己心中仅存的一点爱的留恋?明知那信再也不会来,明知那爱再也不会有。而何干走后,她那样痛苦,又何尝不是哭祭自己心中仅有的那一点爱的逝去和自己仅有的肉体依赖的逝去?; 第四,琵琶对陵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尽管从小姐弟俩便有厚重的隔膜。弟弟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姐姐,但琵琶终究对陵没有放弃希望,直到他死去了,她也没有放弃希望,她会说“一件事还没有开头便搁下去了”,是那样的空落。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没有父亲母亲的爱,唯一的亲情寄托便是自己的手足弟弟了。虽然后来直到弟弟和自己并不是亲的。但封建旧家庭内固有的种种隔膜、矛盾隔绝了姐弟俩,好比秦干与何干的关系。琵琶讨厌秦干“女儿无用”的一番腔调都无形的隔绝了姐弟俩。再加上陵是那样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他会把姐姐看做是竞争对手,当然父亲从小在家塾教育中对姐弟俩的不同态度是很大影响了这个小男孩幼小的心灵的。陵会恨爸爸不打姐姐、不逼她念书至深夜,他会恨姐姐比她有才华,他会划坏姐姐作的画。当姐姐受责难时,他会幸灾乐祸。这样的恨永远也没有消除,也永远印在了姐姐的心里,成了姐姐不能言说的伤悲。当继母过门,姐弟俩应统一战线之时,他仍因恨而抛弃了姐姐,去投靠继母,来对付姐姐,终究是站错了队,而再想回来时,生母露又断然拒绝了他。于是,陵便在这二者的夹击中悲惨的夭折了。琵琶对于陵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她向着陵,想替陵报仇、想解救陵,但陵又拒绝了她的好意,甚至视她为仇人对手,陵最终羊入虎口、早早夭折,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 最后,荣珠是深深伤害了琵琶的,或者不能说伤害,因为琵琶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她,她只不过是将原有的潜在的矛盾催化了而已,迟早不还都是一样的。我只不过是想说,荣珠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她也是被封建礼教和男权至上两堵墙挤压的剩下半条命、挤压的畸形了的可怜女子,这样的一个角色加进琵琶的家庭中来,只是会更让人觉得窒息、觉得悲哀,而不是仇恨,她对待琵琶与陵,就仿佛七巧对待长安与长白一般,都一样是戴着黄金枷锁的可怜人儿。 《雷峰塔》中的种种家族间的矛盾斗争,无论是暗流涌动还是波涛澎湃都只让人感到是即将进入坟墓的无望挣扎,也让人尽睹旧社会的种种丑态,不过这丑态不是旧社会的,时至今日,仍在我们的身边演着触目皆是,这是古老中国代代遗传的病症,入了骨髓,是再也改不掉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