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的读后感10篇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是一本由傅国涌著作,珠海出版社出版的257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读后感(一):《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

  这是读傅国涌的第二本书,傅国涌是一个中学老师,可是他读了很多很多书,专攻民国史,从而出版了十几本关于民国的书,还在几个报纸上开辟介绍民国的专栏,成为了一个作家,一个研究民国的学者。民国年间中国的中学培养出来很多很多学者,很多中学老师都成为了大作家大学者,朱自清、丰子恺、夏丐尊都是中学老师,那时候中学老师的待遇相当不错,不用办课外班,光靠工资就和当时的社会名流比肩,一个中学老师可以养一大家子人。当然那时候的中学也非常少。名中学更微乎其微。但是毕竟从中学中走出来了一个朱自清,那时民国中学的一个骄傲,而今天我们的中学有吗?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夹缝里,竟然还能产生傅国涌这样的学者,真让人不得不惊叹,江南悠久的文脉。那片土地里面曾经播撒下多少读书的种子,而那些种子有多么坚韧不拔同时又得到了多么宝贵资源生长了起来啊!读书人没有生在江南,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读后感(二):清雅

  傅国涌的短文我是喜欢的,月初在海口机杨读完了他的《历史深处的误会》,现在又买了《民国年间那人这事》。随手一翻,看到一个段子

  胡适他们不愿意和梁启超他们的研究系合作。林长民说,“适之我们不怪他,他是个处女,不愿意同我们做过妓女的人往来。但蔡(元培)先生素来是兼收并蓄的,何以也排斥我们?”

  《报界旧闻:旧广州的报纸与新闻》令我大开眼界,我脚下的这个城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竟然创办了近百份报刊,有的报刊新闻的策划与创意,令我们当下的新闻人都自叹不如。

  周五到电影院看了《每当变幻时》,周日晚与阿飞喝茶,聊的颇为投机时,总会重复一句话“都是经历”,而这也正是杨千嬅在电影末重复的一句话,“我并不是失败了,而是成功发现,这一切都是经历......”

  2007-07-30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读后感(三):民国年间那人这事

  这本书填补了我思想中民国历史的空白,主要是记述那时名人的事迹。

  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改革革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但民国年间广大人民思想还是相当落后的。只有社会名流、学生思想才较为先进。那时的人大致可分为:不问政事的学者、不参加政事的学者、参加政事的学者、商业者、工业者、文化传媒者、国名党、其他党。这些人只是少数,但正是因为这少数人中国才得以发展。当然不可缺少还有军阀。那些求民主、求发展的社会名流,如蔡元培、胡适、徐公超、张济深、范旭东、张奚若、刘文典、王芸生等人令我佩服,他们可能强国方式,思想主张不一,但他们有自己信仰、思想、个性、气节、魅力,我们需要学的是培养自己的个性。这些人都不是庸俗之人,他们是那么高尚。我们应弃庸俗逐高尚。那时的《申报》《大公报》等传媒起到很大宣传作用,西南联大,北大、国立文艺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

  蒋介石是个复杂人物,不过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说“搞民主无量,搞独裁无胆”。他是那时中国合法的最高领导人,虽然他是总统,但各地其实还是军阀割据,各地局方名义上服从,其实时常会和蒋介石叫板,甚至反水,蒋介石只能靠维持地方力量平横,这样最终将决定权就裹在了自己手里,他以自己的嫡系部队维持这一平衡

  不知道怎么说,我对胡适印象不好。他好像很浮夸,并且很看好蒋介石,有“好政府主义"。不像其他人,如张奚若。不过确实很有才。

  印象深刻的是军阀吴佩孚,他应该是军阀中最文的,秀才出身很会写诗,对自己及部下要去很高,有军人气节,最后却惨遭日本人毒手。

  时势造英雄,民国年间也正是英才辈出的年代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读后感(四):真弦弓趣暗藏——读傅国涌的《民国年间那人那事》

  真弦弓趣暗藏——读傅国涌的《民国年间那人这事》

  y 李伟长

  首先得说《民国年间那人这事》是一本装帧设计异常用心且非常漂亮的书,开本大小、正文排版皆无可挑剔,尤其是封面设计更显得卓尔不群美术体“民国年间”四个大字衬着黑底色,竖排立于封面右上侧,往左则是“那人这事”四个字的行书,字形随性飘逸,更绝的是以阳文形式凸显,轻抚过去,极有手感,“民国年间“四字底下下摆有一把水烟壶,观其色泽、形状,大概也是民国年间的东西,颇有象征意味。封面其他余地铺以一幅建筑速写,淡黑和浅白两色相合,和“那人这事”一样外形稍微凸显,端的是恰到好处。一眼望去,令人顿生爱抚之心。倒是出版社显得过于低调,其名字字体稍稍偏小了。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是傅国涌先生在《南方都市报》专栏“民国故事”的结集,这是一本写得颇有趣味的书,但这种趣味不是那种嘻哈一笑忘却身后的东西。他在序言谦虚地写道:“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人物也还是那些人物,甚至事情也还是那些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历史书写和思考者,却是可以通过把历史材料剪辑重新布置,出一番新意的,至少以别样的写法唤起另外的忧思。历史的书写似乎也开始进入一个“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时期。但傅国涌有着把这两者并重的雄心,他显然在选择什么写什么费了一番大的心思,比如写哪些人、哪些事,然后再来考虑怎么写的问题。因为就像作者说的:“历史容易被遮蔽,因刻意的遮蔽而被遗忘。历史如同甩不掉的尾巴,它从不缺席、迟到、早退,它永远在场,经过千沟万壑,不管有多少峰回路转,蓦然回首,它总是静静地在我们面前流淌。”

  于是作者选择以一种似乎有趣的口吻,将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社会不同层面代表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缔造民国的伟人叱咤风云的枭雄,马上赋诗的军阀,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做着实业报国梦的工商界、金融界的精英、有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的出版家……,他们是蔡锷、辜鸿铭、胡适、汪精卫、徐志摩、穆藕初、范旭东、冯玉祥、王国维、吴佩孚、张作霖……全书176篇足以颠覆我们对民国那段被习惯描绘成黑暗、暴乱、了无生气的历史。但是细心的读者们又哪里不能发现,鲁迅先生明白的关于一开头就结束道理在这本书里弓弦暗藏呢,这才是傅国涌的真正的价值处,把历史写得好玩不算什么本事,写得既好玩,又内蕴大义,明白人自然懂得就是大本事了。

  作者说得也确实明白,这是一本读民国历史的札记,或者说是一本傅国涌笔法的民国史,但并不仅此而已。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读后感(五):傅国涌的民国故事

  都说出书如生子,都要经历一番辛苦孕育与不安期待孩子出世之后的姓名,一般都体现父母的的意愿,可是一本新书的书名,有时候却由不得作者自己。傅国涌先生的这本新书,名字有点长——《民国年间那人这事》——“那人这事,这人那事……我自己都记不住,还怎么跟朋友们介绍?”傅先生原定的书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而已,《民国故事》。普通历史爱好者可以随手翻翻,当故事看;专业读者自然可以从遴选的旧事与掌故中,体味作者的一片深心。

  名字虽不是最如意内容却相当充实,每篇不过千字,全书凡176篇,篇篇生动可读。民国只存在了三十八年,在很多人看来,那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历史,甚至是一团漆黑的历史。克罗齐说得好:“一个看来像只是恶的事实,一个看来完全颓废时代,只能是一个‘非历史的’事实,这就是说,它还没有用历史的精神处理,没有经过思想贯注。”

  傅国涌一直是谦和的,他说这本书只是自己“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随手留下的一些读书札记”;然而你仔细读了之后自然会发现,这些看似错落的民国故事中,有着充盈的历史精神与思想贯注。在作者心目中,民国短短的三十八年,简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他在序言里说:“那是一个别样的时代,一个王纲解纽、诸侯蜂起、异族入侵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乱世,有点类似闹哄哄的春秋战国和魏晋风流时代。当然,在文明意义上,它已经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乱世。不光是那些在漫长的农耕和帝制黑夜里无法想像的新事业,包括出版、报纸、期刊、大学、研究所、近代民营企业……还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那些新人物,他们的面貌气质、行事都不是旧时《世说新语》所能概括的,一句话,这里有全新的呼吸、全新的语言、全新的追求梦想。”

  了解作者对民国的这番见解之后,便可更清晰地看出隐藏在这近两百个故事中的暗纹脉络,书的内容分为九辑:

  “城头变换五色旗”讲述军阀故事,“读书人的羽毛”大多关于学者与文人,“本人不是财神”谈商界人士,“水流云散”论教育界事迹,“新闻第一”说报人,“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着眼于出版业,“主客与公私”多涉及自由知识分子与当权者的周旋;最后两部分按时段编辑,“蚂蚁也成了佳肴”展示抗战时期众生百态,“大家都不来了”记录抗战结束至49年前的人与事。

  作者游目周览,集合各个方面的视点,尽可能地呈现一幅完整的民国画面。无论是“土布短褂的汤寿潜”,“日常生活中的王国维”,“阎锡山办学”,还是沈从文“中国还成个中国不”的抗议,王云五“为我们中国人争一点点的气”的苦心,胡适“我不能放弃我的言论冲动”的自白——本书意图的归结,乃是在于提供生动案例:在一个艰难转型的时期,本民族优秀人物,作出种种努力,只为了众人能过上一种更文明、更美好生活

  读这本书之前,我只了解徐悲鸿的傲气傲骨之说,不知道他另一行座右铭,“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看到这八个字,既欢喜敬佩其中的坚忍自信,又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因为傅国涌开篇即是一句“世人皆知徐悲鸿家挂着一副对联……”,惟独我还不知,读史的确使人明智啊。

  而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司徒雷登为魏士毅立碑》一文,魏士毅为“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燕大二年级女生,司徒雷登支持学生自治会在化学楼附近为她立碑,作为永久的纪念,到了1937年,他断然拒绝日寇拆碑的要求,使得这纪念碑至今仍矗立在北大校园。文中引录冰心写于1936年的《司徒雷登校务长的爱与同情》,更让人一扫来自中学课本《别了,司徒雷登》的恶劣印象,冰心这样写道:

  “每次的谈话里,都使我觉得他是兼有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他款款的笑在你的对面或身边,两手叉握着放在膝上,用温和诚挚的目光看着你。”

  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出生在杭州武林门外的耶稣堂弄,有意思的是,傅国涌先生的住处,也就在耶稣堂弄,这历史的巧合,正可作为本书的第177个故事。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珠海出版社,2007年5月,28.0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