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他们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们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他们的世界》是一本由李银河 / 王小波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3图书,本书定价:4.50元,页数:199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一):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

  《他们的世界—中国同性恋人群研究》

  1,为何研究同性恋人群。

  同性恋现象社会学家热衷研究的“亚文化”现象。

  怀特姆在对美国、危地马拉、巴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曾得出下列重

  要结论:(1) 这些社会中都存在着同性恋现象;(2) 在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

  口中所站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3) 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并不助长同性恋倾

  向;(4) 只要存在一个足够大的人群,就回产生同性恋亚文化;(5) 虽然所在的社

  会不同,同性恋者在行为兴趣职业选择上趋于一致;(6) 所有的社会都会产生相

  似的性关系连续体,从男同性恋到女同性恋,种类齐全。作者认为,同性恋不是由

  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产生出来的,而是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人类性行为的一种基

  本形式。(怀特姆,1983年)

  青春开始之后的白人男性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行为,有百分之四的人终生只有同性性行为(绝对同性性行为者)。

  为了使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有一个客观了解,金西还创造了性关系连续体的理论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实社会在一切方面都呈现为连续体。他的理论将绝对异性性行为者到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的中间过渡状态,概括为七个等级:

  0级--绝对异性性行为; 1级--偶有一两次同性性行为,而且绝没有异性性行为中那样的感受心理反应; 2级--同性性行为稍多些,也能不明确地感受到其中的刺 激; 3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两种行为基本相等,一般两者都能接收和享用,无明显偏爱; 4级--在肉体和心理反应上,同性性行为多于异性性行为,但仍有很多的后者,还能模糊的 感受到后者的刺激; 5级--只是偶尔有异性性行为及其感受;6级--绝对同性性行为。

  金西的性倾向连续体,有助于人们改变同性恋与异性恋非黑即白的传统观念,用间色的思想使人们注意到两极间的各种过渡状态。

  目前有些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不看重事实本身,却致力于批判,发泄了心中的愤怒。这样作研究一定有很大快感,然而科学研究有别于手淫,其价值实在标准,不是快感,因此我们的研究坚决拒绝这样的诱惑

  2,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

  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甚至认为两个男人间的性行为是神圣的。玛雅人还认为,成人之间的同性恋是天性使然,难以改变的,因而对同性恋采取了宽容态度。同性恋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情形。在古希腊,成年男子常常同已经度过青春期但尚未进入成熟期的少年发生热恋,尤其喜爱12岁到16岁之间的少年。在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这200年间,希腊人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之,当一个少年接受完传统的基本教育之后,即被置于一个年长男子的羽翼之下,这成人被称为「爱者(lover)」;少年被称为「被爱者(beloved)」。这个成年人通常三十出头,负责少年的道德心智发展教育,以仁慈理解温暖纯粹的爱对待少年,唯一目的是培养这少年道德上的完美。在战争中,他们并肩战斗,如果少年犯错,这成年人要替少年受罚。少年长大成人后,或者结婚,或者成为另一个少年的保护人,即「爱者」。在战场上,「同性之爱」也获得了赞赏。在不少战役中,斯巴达的军队都因为士兵们这种「同性之爱」而赢得了战争。柏拉图对此曾作过如下评述:「一小群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支庞大的军队。每个士兵都不愿被他的『爱人』看到自己脱离队伍或丢下武器,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受此耻辱……在这种情况下,最差劲的懦夫受到爱神的鼓舞,也会表现男人天赋勇敢。」著名的底比斯圣军,就是全部由一对对彼此相爱的士兵组成转战三十余年,立下辉煌战绩,最后才被马其顿帝国亚力山大大帝所击溃。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三百名圣军全部光荣战死或受到致命创伤。(唐纳希尔,第41-44页)

  带有商业色彩的同性恋是19世纪卖淫现象的一个主要特征特别是在英法两国。法国的男妓起步较早,在放弃了火烧女巫的陋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改为火烧同性恋者。但是到了1725年,人们的观念已改变很多。

  柏林一家刊物甚至宣称,在最高层有个同性恋集团,形成了第二政府,蒙蔽皇帝。于是,揭露这一集团就成为一种爱国行动了。出版商哈顿发表了攻击同性恋的文章,引起全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围攻。有人证明王子也卷入了同性恋阴谋集团,因此导致王子退位,朝野议论多年。

  近代我国称同性恋风气为「男风」,又称「南风」,「闽广两越尤盛」。男同性恋者互称契哥契弟,女同性恋者则结拜金兰。

  3,研究方法及样本

  根据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在美国,公开身份的男同性恋者当中,有百分之十接为亲密伴侣,同居多年,不再找伴,过着与异性恋伴侣相似生活,这批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最少,感觉最为快乐;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属于开放性伴侣,即虽然经常有固定伴侣,但不断寻找新伴侣,这些人生活不如第一种人快乐;还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属于「游荡的单身者」,他们性活动最为活跃喜欢有许多性伴侣,而不是仅一个,这种人以性活动为其生活的重心,不断更换伴侣,他们精力最为充沛,最不后悔为同性恋者,性情友好自信心强,社会及心理调适的成功程度仅次于第一类人;第四类人有许多伴侣,但是有心理和性方面的问题,不能成功地建立有感情的关系,这类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二;第五类是非性的同性恋者,他们在性生活上不活跃,伴侣很少,与人没有亲密关系,很少与人接触,这批人大多数年龄较大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六;此外还有百分之二十九的人不好归如任何一类中去。(凯查多利,第344页)

  二,形成原因

  1, 理论描述

  同卵双胞胎并不是都是两人同性恋,有时只有一人是同性恋者。胎儿期的激素水平可能是原因之一,对成年人打激素不会改变其性向,只会增强其性欲强度。男同性恋者体内的睾丸酮水平相对异性恋者较少,同时精液中精虫数较少,女性同性恋者睾丸酮水平较高。但也有可能是同性恋心理使得其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不过激素研究结果各家也不一致。

  后天说:

  精神分析学派在同性恋成因问题上作过大量研究,其核心论点是所谓「异性恐怖」说

  拜伯在1962对同性恋者实验组与异性恋者控制家庭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的显著特点,是与他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在许多实例中,儿子是她们生活中重要的人,儿子通常代替丈夫,成了她们爱的目标。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异性恋者和百分之七十的同性恋者的母亲属于亲密关切型。

  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父亲怀有敌意、超然、排斥态度的人数要比异性恋者多。这些同性恋者都有疏远而可恨的父亲,吸引人的母亲,往往是母亲统治父亲,不尊重父亲。同性恋者的父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对她自己。这些与父亲关系疏远或只有一个遭到公开仇视的父亲的男孩,没有男性形象可供认同,他们在童年时对男性爱(父爱)的需求受到了致命的挫折

  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恋母情结与产生同性恋倾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人们作过多种解释:(1) 男同性恋者的父亲未能为其子提供适当性别角色榜样,因此其子的男性自我认定就不完全;(2) 亲密关切型的母亲不适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3) 青春期及其后,同性恋者会试图寻找一个具有他在父亲身上没有见到的「男性力量」的人作了伴侣。或者,如果父亲很可怕的话,同性恋者可能会觉得可怕的东西性感,即强壮的男人很性感。(拉里亚,第142页)

  行为学派:

  同性恋后天形成说中的另一大流派是行为学派。按照这一学派的学习理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情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这种论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在于,它认为不是疏远的父亲造就了同性恋子女,而是有同性恋倾向的子女使父亲疏远了他们。贝尔发现,童年期的性别认同错误,是同性恋的成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在对男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男同性恋者小时候玩过娃娃,而异性恋者中玩过娃娃的只占百分之四十七;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同性恋者穿过女孩衣服,而异性恋者中的这个比例为0;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喜欢女性玩伴;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被人视为女气;同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同性作游戏,而异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与异性作游戏。(凯查多利,第352页)对童年期性别认同与后来同性恋取向这二者的联系的解释是:男孩如果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女孩,长大以后就会喜欢男情人,因为他已经认同于女孩。混在女孩群里的男孩受到男性伙伴和父亲的反对,因此渴望男性的感情。

  伊万斯在1969年以美国西海岸自由同性恋俱乐部的43名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3个调查,并设置了异性恋对照组。他发现,同性恋组的特点是儿时体弱,不够灵活,不愿从事体育竞赛,母亲过度保护,苛求细节,把儿子抚养得没有男子气概,感情上又独占自己的宝贝儿子,鼓励他完全从属自己,不允许儿子与异性交往。

  西麦里等人以22至65岁的同性恋者为对象,研究了乱伦经历对形成同性恋倾向的影响。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无乱伦经历者;第二组为有在核心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第三组为有人扩大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中有乱伦经历的比例很大。其中男性多为同性乱伦(夫与子,兄弟之间);女性多为异性乱伦(父与女,兄妹之间)。研究对象对核心家庭中的乱伦经历和异性乱伦经历多持否定态度;对同性乱伦和扩大家庭中的乱伦则多持肯定态度。

  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这两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对同性恋倾向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前者运用规范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疗病人」;后者则采用抑制同性倾向的电击疗法或呕吐疗法强行校正性取向。

  然而同性恋能否被正真“治愈”至今未知,大多”被治愈者”是被干预并欺骗自己为异性恋。

  第二节、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

  根据一种权威说法,「大约有一半的同性恋男子和四分之三的异性恋男子表现出典型的男性的认同感、兴趣和对象。」(凯查多利,第332页)换言之,男同性恋者当中至少有一半人完全认同男性,另一半男性特征不特别突出(不够典型),其中还有少数认同女性。这一基本估计和我们的观察结果大致相符。显而易见,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与认同女性的男同性恋者相比,这一特殊性取向的形成原因必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这一章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分为从小认同男性与认同女性两大类加以论述。

  我们的调查发现,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大多是有自恋主义(narcissism)的人。自恋主义的形成原因,即有因父母溺爱引起的自骄,又有因父母过去冷漠引起的自怜,但是所有原因中最为重要的,在我们看来是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挫折。

  作者认为是成长过程中的溺爱或是挫折造成自恋主义从而导致同性恋,然而我认为,同性恋人正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喜欢同性而又十分了解自己,从而才对自己感到满意,或者有自恋情结,这并不是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同卵双胞胎生长环境相似,然而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不是就是这种理论的反例。而关于第一次性经历的理论,我认为正是因为儿童时期性观念不成熟,且社会上出现的大多是异性恋者,他们才会有时有追求异性的行为,实际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当所谓的“诱导性”的同性行为出现时,其实是他们找到自己正确性取向的时刻。很多男孩儿童时期一起手淫,但不是这样的孩子都是同性恋,反而这样做的大多是异性恋。

  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多数人愿意找年轻的,可也有些人喜欢找年岁大的,因为他们的父亲对他们不好,想找个父亲。」 在我们回收的问卷中,对于「你与父母感情如何」这一问题,选择「更喜欢母亲」的人数多于选择「更喜欢父亲」的人数;在「父母对你感情如何」一问中,回答,「母亲更喜欢我」的人数也大大超过「父亲更喜欢我」的人数。

  而事实上我认为,大多数的男孩,无论是否是同性恋,都对母亲的感情好于父亲,而女孩对父亲的感情好于母亲。我认为此书中对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导致同性恋的推理过程是很荒谬的。且书中认为同性恋分为选择性的和被迫性的同性恋,我认为也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且作者认为的单性环境早就同性恋,我认为单行环境只会早就同性恋行为,而不会造就同性恋。然而似乎真的有一些同性恋觉得自己真的是对异性有过感觉的,因为欲望被抑制或受挫从而转向同性恋?

  三, 感情生活

  文化层次高的更注重感情生活,层次低的只关心性生活较多。

  同性恋爱与异性恋爱的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固定的同性恋对子总不能长久。已知长不过三五年,短不过一两次会面。正如金西曾经指出的那样:「男性同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非常少。本来,如果没有社会习俗与法律禁令在不断强化和延续婚姻的话,异性性关系能长期维持的也会比现在实际存在的少得多,或持续得短很多。

  一位同性恋者对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这一现象作出如下解释:「两个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不信你看画男性肖像画得最漂亮的,准是同性恋男人,因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所以,两个男同性恋者只会在有共同利益时,才长期住在一起,不是利益关系的话不会长期住一起。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象男人,所以不能长久。」这段分析颇似影片《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的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者其中的辛酸,真不能为外人所知。

  同性恋情感特点:1,感情活动比性活动比重小

  2, 感情持续交往时间

  3, 情感中嫉妒心理处于劣势,很多人同时有多个感情伴侣。

  四,性生活

  传统观念认为,性爱应是以生殖为目的的,而仅仅为了娱乐而进行性爱是一种堕落。

  五,婚姻生活

  90年代的同性恋者甚至把“结婚,离婚,因同性恋鸡奸罪入狱”当作人生中必经的三道关。

  而同妻人群对丈夫同性恋事情败露后态度温和,多是因为自己对同性恋甚至不了解,认为这并不是感情的事,只是玩玩而已。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二):思维导图

  这本书是我在知乎上推荐看到的,当初只是为了寻找了解同性恋的科普书籍,找到了这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内容取舍的非常好,用非常生动的调查对象的语录丰富了整本书。

  书的开头就用了客观的态度要求大众以先认识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为标准,然后再去进行自己的评判而不是借用于外界的道德因素以及常理对同性恋进行评判,这是非常不客观公正的。

  个人觉得书的分类和取舍做的非常好,用非常简单的文字引用了许多西方学者的调查以及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从开始讲解什么是同性恋到同性恋成型的天生和后天的过程,之后深度讲解了同性恋间的细节如角色问题,性行为问题,另外以一种比较性的方式对异性恋进行客观的比较和谈及一些道德问题如生育能力,最后以社会文化为背景,讲诉了90年代中国同性恋者的窘境如结婚和司法惩罚等,书的最后用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尾让读者自我评判对同性恋合法性的看法。

  看完本书让我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如:什么是同性恋和同性恋行为?

  同性恋是一种或由于生理因素先天形成或因为后天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一种对同性恋的爱慕,这种爱慕除了对象为同性之外的其他方面均与异性恋者无差异,另外,学者表示古今中外同性恋都以一种社会的方式出现在人类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性恋行为则有更广义的感概,通常指于同性发生肉体上的触摸使之得到生理上的快感。因此看来,同性性行为发生的概念是非常高的,人在早期发生的同性性行为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性取向的裁定,当然其他因素也有引导作用。

  同性恋是如何形成的?

  学者从以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讲解了同性恋基本的形成原因。先天因素是指生理上的原因如激素在大脑中的比例,生物学家认为胎儿怀有更多磁性激素会使大脑更加女性化从而形成同性恋,还有学家认为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双胞胎兄弟是同性恋的比例非常高,然而,这些理论至今还未被准确的证书,只是被作为研究被采纳。

  后天因素可以从心理或者社会因素解释同性恋的形成。其中恋母情结和对父亲男性角色的缺乏在很多城都上成了诱因。另外,在青春期发生的如感情挫折,不良经验或者由于体弱而被隔离与男性伙伴的群体里,造成同性恋的心理。

  自恋和自怜主义通常也是用来解释同性恋的原因,由于过度溺爱造成的自骄造成自恋心理,或者不好的经历造成自怜的心理使得谁对他好就爱慕谁的心理。此外,由于自恋或者自恋主义,同性恋者都不愿意对自身之外的食物感兴趣,如女性,因此寻找与自身相似的对象成了主体。

  另外原欲受阻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因,青春期男性通常有强烈的性欲望,主要发泄途径为 手淫和对异性的性行为。然后由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原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异性性行为有限制,从而导致了第三种发泄方式,同性恋。

  从空白占据的理论来看,青春期男生多大已经对性角色有了相当的认同,然而对于性方式还是空白,所以根据先到先得的理论,第一次性经历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其成为终身的同性恋,假如第一次的性经验是通过同性得到的并获得了极高的快感,那么非常有可能固定下来。

  同性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被了解的?

  同异性恋一样,同性恋者对爱情也有非常高度的感知,很多海誓山盟也会出现在同性恋伴侣间。此外,同异性恋对比,同性恋伴侣在其他一些方面会有不同,比如对待性爱的看法,同性恋者都是抱着快乐的态度去追求,异性恋者相对于则多了一份生育能力带来的社会责任,因此同性恋者择偶对象标准着重于外面气质方面而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家庭,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考量。在外,同性恋者通常没有异性恋者的霸占欲和嫉妒心,很多同性恋者将霸占看成是自私的行为,很多同性恋者同时和2人以上的伴侣交往而互相可以和睦相处。再有一个不同则是对长久的看法,同性恋者大体上长久度不高,那是因为缺乏法律机制的保护,很多异性恋由于婚姻和孩子的原因,即使双方已经没有爱情,仍要维持生活,然而同性恋者没有这份礼物,通常没有爱情就直接分手。

  大多数男同性恋者对角色都没有特意的固定性,调查上说80%以上的同性恋说明自己是互换角色。角色上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相满足的表现,为了使对方愉快,我可以互换角色是很多同性恋者的想法。

  同性恋者也可以和女性完成性关系,但是是非常具有强迫性质的,因为幻想对象经常会是男性,因此,对很多同性恋者来说,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没有感觉而强迫性的完成一项任务。许多调查对象表白自己对女性并非憎恨或者厌恶,而是缺乏热情

  同性恋男性的注意穿着打扮,首先是由于他们时时处于与异性恋择偶过程中相似的阶段上,即使是异性恋者,在这个阶段也会比平时更注意打扮;其次是因为,袭夺同性交往极为表面,不可能或不愿意深入了解对方,有些人只打一两次交道就再也不会见面了。在无法了解内心及个性、品质的情况下,外表装束的作用就无形中突出来了。

  认为同性恋仅仅是对肛交、口交偏爱是不正确的。同性恋的本质,是把性对象固定在同性别的身体和心灵上,而非将性目标固定在某个器官上。

  同性恋在现代环境生活上会遇到什么窘境?

  婚姻也是同性恋者非常窘迫的问题,照一般人的想法,与其如此煞费苦心制造离婚,还不如干脆不要结婚。其实不然。如前所述,同性恋者结婚有一个隐蔽的功能是人们没想到过的,即取得离婚者身份,以便过无人打扰的单身生活。

  大多数同性恋者选择结婚首先是怕暴露出自己的真正性取向。不得不结婚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避免现实生活中的损失,结婚是为父母家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同性恋者的活动完全是为了性和感情方面的满足,不可能有其他目的(如生殖)。这种行为虽然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永远得到负面的评价,但却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由于受到轻视而苟得的自由。

  同性恋能恢复成异性恋吗?

  同性恋有没有治疗的决心是能否治好的关键,事实上,所有下决心矫正的人都已见效,只可惜他接触的七百多名同性恋者当中,只有百分之十五想治,这百分之十五的人中以只有百分之十五能坚持治到底。按照目前国际医学界惯例,对那些自认为有病的同性恋者,就应当加以治疗;而对那些不认为自己有病、心理平衡的同性恋者则不必治疗,也并不认定为有病。

  最后以我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同性恋。

  首先由于同性恋的存在性,我们必须要肯定他的存在和其存在的意义,不仅在生物学上以及社会学的意义。同性恋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一个固有少数群体,应于类似于左撇子一样的同等,只不过处于道德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其有不良的看法,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不在被某些道德信条所控制,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理解这个社会和这个群体,同性恋者也会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制作了一组思维导图,从基本认知,深度了解和社会话题方面了解此本

  第一部分-基本认知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三):good

  早就想讀這本書,如今終於讀完了。即便是一個社會學的調查報告,也能感受到王小波的小說中的文筆,樸實直接。王小波和李銀河的調查和調查的出發點讓我感受到很多,比方說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學術上的獲得有,即便這不是心理學的著作,但是讓我更加瞭解了同性戀,在變態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中的籠統概述並不能讓我真正的瞭解什麽是同性戀,他到底是怎麼回事。而這本書從同性戀的社會調查,心理調查等方面讓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但也有遺憾就是這本書是90年代的書,一邊看一遍懷疑是不是適用於現在。畢竟90年代開始后社會經濟和文化以及社會道德環境的變化是巨大的。要做講座要找幾本現在的書看看,這本書就算入門吧。懷念小波。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四):他们的世界

  上大学开始接触王小波的一些东西,但都是零零散散地看,第一本完整看的则是现在手边的《他们的世界》。这本书不大,十开,封面以银灰为主色,极其简单。书虽小,主题却很大很重: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这个调查报告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在经过长期问卷调查后于1993年发表的。即使距离他们写这个调查报告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但在今天,同性恋仍然是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不入流的,甚至有人谈之变色。试想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俩研究这个课题的勇气。

  虽然社会上很多人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对他们视而不见,但“他们的世界”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报告中关于同性恋成因的分析,分先天和后天,后天起主要作用。比如恋母情节;母亲把儿子当女儿养,给他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女孩子的玩具。但我认为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同性恋最初因为从时髦、“入流”而进入这个世界。

  我最关心的是同性恋产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婚姻生活。我坚信,如果抛开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每个同性恋者都是不愿意结婚的。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生活在中国,面临的婚姻压力有多么强大。所以他们会结婚,不得不结婚!当然,他们会拖延,能拖多久拖多久。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能不结婚,最主要的是怕身份的暴露,不管在外面再怎么玩再怎么疯,也不想身份暴露给父母和亲人。

  在八九十年代,有人概况同性恋者的“三道关”是:结婚、离婚、入狱。我相信有很多同性恋者结婚就是为了离婚。一个大龄未婚男子和一个离过婚的男子,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大龄未婚男子,身边会有众多的人猜测为什么不结婚,然后会有众多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然而不会有人急迫地帮一个离婚男子介绍对象。

  其实在同性恋的婚姻中,最不幸的不是男同性恋者,而是他的妻子。很多同性恋者在婚后都瞒着妻子仍然保持其婚前同性恋身份。虽然我也明白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面临的强大婚姻压力,但我仍然认为这种行为是极其自私以及不道德的。凭什么让他的妻子成为替罪羔羊?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现在同性恋阵容的扩大颇感无奈,但我觉得王小波又给了我希望。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男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一个男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像男人,所以不能长久。”

  《蜘蛛女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这其中是何等辛酸。

  前段时间网上颇为流行“好男人都有男朋友了” 这句话。这其中又有多少无赖与不解?昨天看到那一段话后,我发短信给朋友调侃她,我说:“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小波都分析过了,男同性恋喜欢的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但是朋友回复我:“毛主席教导我们,盲目乐观是激进的做法。天知道,时代变了,真男人又是怎么想的?关键是真男人的比例没有王小波来告诉我们!”

  我一直强调我不排斥不反对同性恋,但有时又会愤愤不平,为什么有这么多男人要成为我们的情敌?不过换个角度想,如果轻易就被一个男人抢去的男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我们又何必把他当宝呢?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五):你只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看完了王小波和李银河先生同著的《他们的世界》心中感慨万千 千言万语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语句去概括表达 只觉得胸中憋闷却无人能诉

  这本书是我出生前出版的 距今已有25年 25年前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能接受同性恋 觉得呢是反人类的 觉得他们恶心是异类是伤风败俗 25年后 在我个人看来 应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接受这种感情的存在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仗着自己是个脑残就大言不惭的在各类社交网络上对同性恋进行辱骂 他们觉得自己是正常人 同性恋是不正常的 其实不然 你并不是正常人 你只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 你只是这个异性恋为主要恋爱方式的时代里的大多数 就因为你是大多数中的一分子 你就以为自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 你以为你是正义的化身 你以为你在拯救他们 其实不是 你是恶魔是撒旦 你在用力的把这些无辜的生命推向死亡的边缘!

  人言可畏 舆论的力量强到你无法想象 一个人一句话 这个事情就变了味道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闭上嘴巴 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爱与宽容 你可以不理解不喜欢 但是你没权利去指责去唾弃任何人追求爱的权利 成年人之间的感情只要没有对谁造成伤害 呢都是可以理解可以存在的 你情我愿 只要能感到幸福和快乐就好啊 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和你一样呢 很多人在唾弃同性恋的同时又没有想过他们对你造成影响了吗 对你造成困扰和伤害了吗 在没有对你造成任何影响的情况下 你有什么资格去指责谩骂同性恋

说来可笑 很多人知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很震惊 都在说你咋还看这书呢 你咋这么坏 你不会是同性恋吧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六):我们的世界

  之前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时,王小波就提到一个说法: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群人,他们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便被当做不存在,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而作为一个社会学工作者,就是要挖掘这些人。

  这本《他们的世界》里多次提到研究经费不够的问题,可见这本书的课题也是不受关注、不被提倡的。书的内容主题很简单:王小波和李银河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男同性恋群体(当年沉默的大多数)的研究调查。是很真实、很科学分析的社会学研究作品。现在读来也颇有社会学意义。

  唯一可惜的是,这二十年来,国内这个群体变动很大,书中不少理论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实情;现在再研究这个群体,还需要再多做一些社会调研;另外,这二十年间,居然没有类似有分量有意义的作品问世,可见这个群体多么被无视。

  说近些,之前我出书的时候,编辑就跟我说,书里所有与同性有关的文章都要被删除,因为国家严格要求不允许。前几年市面上还有耽美小说作品能出,现在完全不能了。但愿过几年政策会变吧。

  书里王小波和李银河找了很多同性恋者参与调研,很多社会心理分析、人物小故事。我想,作为这个群体的一份子,很多人应该能从当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吧?因为书里形形色色的心理都有,很纷繁复杂,很全面。这份研究态度和细致的研究方法,很值得社会学工作者们学习。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同性恋的交往态度已经发生了大改变,尤其是网络通讯的发展和手机社交软件的发达,别说同性恋更方便交友了,异性恋也方便了。这方面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很多。现在做调查研究,应该更多人愿意参与吧?样本更多,内容也更具体、更真实。很期待近年来有这类严肃的社会学研究作品问世。(可惜出版社的限制摆在那儿!)

  最后,非常推荐对男同性恋群体好奇(不是窥探隐私性的好奇,而是社会学方面的好奇)的朋友看看这本书。会解决你不少疑惑。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七):他们的世界

  在我手里有本薄薄的小册子——《他们的世界》,封面设计、印刷、纸质都十分朴素甚至有少少简陋,但绝不能小窥,因为它的主题现实而沉重——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它的作者更是大大有名——李银河 王小波。

  很久以前,我知道了王小波的名字、爱上了他的作品、看了他的妻子李银河博士的社会学著作《同性恋亚文化》,但是我仍然找不到李银河和王小波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从网上下载电子版,看了半天,觉得内容和《同性恋亚文化》是一样的。难道这两本书仅仅是名字不同而已?

  我想,九十年代初期的他们,名不见经传,研究的领域也是少人涉足更得不到众人理解的同性恋现象,作品能够发表已是幸运,可能这本书印数极少或者根本就不允许公开发售?

  没想到能在十多年后的某天在万圣书园看到它。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耐人寻味:左半边红色背景下摆放一张白色椅子、右半边棕色背景下摆放一张红色椅子,红、棕两种背景颜色的交界处通过锯齿相连,仿佛意味着同性恋和普通人群的碰撞与融合。封面上的椅子也有双重含义——普通人认为同性恋者是“二尾子”(音“二椅子”,意为不男不女的人)、同性恋和普通人群坐下来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我把《同性恋亚文化》和《他们的世界》稍稍对比了一下,原来还是不同的。《他们的世界》在前,署名是李银河和王小波二人;《同性恋亚文化》在后,署名是李银河一人,只在少数章节上注明:“本节由王小波撰写”。无疑,《同性恋亚文化》是更成熟的作品,它资料丰富详实,论证也更加深入、更具科学性。

  很有意思不是吗,92年《他们的世界》出版时,这“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藉藉无名,印数是少得可怜的五千册。没有人能够知道——几年后,一个会蜚声于中国文坛、另一个则成为社会学界的楚翘,他们的作品被重印了多少次、有多少飘着墨香的书捧在读者的手上——可惜,他,已经不在了。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八):他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看过几遍黄金时代后,我下载了电子版的《他们的世界》。

  我很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前提是我知道他们和所谓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区别,这个我之前就知道。

  本来以为小波的作品行文都会很有趣,可这是一篇十分严肃的纪实文学(姑且这么认为吧)。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室友都说我有gay的倾向,哈哈。

  小波试图通过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都是男人,除了性取向,没有不同。有些同性恋者,为了抵抗家庭的压力,不得不维持世俗的双性恋的,这点想来都很心酸,两个本来不相爱的人迫于世俗走到了一起。我有一个同性恋的好朋友,他很乐观,事业有成但一直没有成婚,家里再三逼迫他也当没事(心里肯定不好受)。他是双性恋,但并不爱那些女的。

  小波用他的研究数据写了一篇男人看了会流泪,女人看了会心碎的文章。

  愿他安息。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九):札记

  1

  同性恋的各种后天成因,都可归结为童年时期母亲的过分溺爱。如果母亲的角色空缺,祖母,外婆也是一样。母亲的过分溺爱有以下几种原因与同性恋的养成接壤。一,深化了孩子的恋母情结。使得孩子对母性产生依赖,在今后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时,自然把以母性为代表的一干女性全部划归界限之外给予尊敬而非情爱。二,抑制了父性的正常发挥。过分的溺爱母亲背后总有一个或马虎大意或糊涂懦弱的父亲。父亲在孩子的男性角色认同中的位置一旦缺失,他们的童年将失去了一个最好的男性榜样,以至青春期到来时,他们几乎不知道和女性的情爱是怎样一种心理的感应。这在一方面又萌生了另一种心理的可能:寻找缺失的父爱。无论出于父子性格不和,或强母弱父,或早年丧父,种种原因,一旦父亲的角色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孩子在性成熟的过程中将会着力将它寻找回来。表现为对年长男性的依赖。三,隔绝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的性认同:不允许孩子与异性过分接触,甚至不允许他经常出门玩耍,断绝了他作为男性的各种本能的成长:野性,冲动,开放,等等,将他关在家中,使他每天沉溺于母亲与自己的世界。男性的本能在此过程中渐渐为温柔的暴力所抹平。四,各种以爱护为名义的囚禁,主要是为心理套上缰绳,将逐渐,缓慢,却卓有成效的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使得他的性格趋于内向,自闭,自省,自恋。过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为自己的存在而思考与担忧。对自我的重视渐渐转化为爱恋与依赖,从习惯到性别,以至在性对象的选择时总是像寻找镜中人一样寻找与自己相象的人。与“自己”恋爱比与一个完全未知的茫然世界恋爱要安全的多。

  2

  “同”性恋从根本上说都是“异”性恋。“性”不再仅指性别,而是性格,或性心理。一个有着女性性心理的男人去和女人恋爱,那才叫真正的“同性”恋。而实际上,没有人能忍受相同性心理的情爱。性别只是伪装。

  3

  强母弱父这样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同性恋的两种形式。恋母,将自己的角色认同为母亲,在将来寻找性对象时,想找的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年轻可爱的“儿子”。表现为钟爱比自己年轻的男性,或者恋童。另一种情况是父爱的缺失,早年丧父,父亲的性格过于懦弱胆怯,或者因父亲的威严与暴力而失望或恐惧,总之,父亲的角色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于是在孩子性心理的成熟期,将会对以年长男性为代表的父爱做出弥补式的寻找。

  4

  我说我的性格中的女性成分的养成是读了许多极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的书,林白,陈染,等。这些书我是从十八岁左右开始读的。但实际上这种性格的养成比这要早。我说我喜爱听的歌大多是女歌手的歌,我不仅喜爱柔美缓动的旋律,更喜爱表达了女人的隐秘心理的那些歌词。当然,我也喜爱纯粹的音乐,甚至古典乐,民乐,但那与喜爱流行女歌手的歌是本质不同的。我从十岁左右开始喜爱这类歌,倒现在经历了许多更高级的音乐的浸染,仍不能对她们彻底免疫。我说我性格中的女性成分的养成是受了这些歌的熏染。但实际上这种性格的养成比这还要早。究竟是什么呢?童年的经历我已不能完全记得。仅剩下一些片段式的印象。这印象中包含了我的母亲对我的各种女性动作的非强制性制止,以及我对女同学的感情上相似性的认同更胜于男同学。

  我的母亲对我的教养基本上是放纵的。她的界限非常之宽,以至于它几乎突破了她的伦理观,价值观的边界。我相信我的存在多少改变了母亲的人生观,或者至少使她在一定程度内感到我的作用与她的内心守则的对峙或冲突。我化妆,修眉,母亲只是婉言的劝说,我走模特猫步,母亲只是佯装恼怒。也许她认为不值得为此大为光火,而只需一点点劝导,就能使一个孩子明白事之利弊。而一个孩子,像我这样一个孩子,早站在了她的第二重观点之后了。我知道她不会过分责备我,所以一如既往。但没有变本加厉,久而也自觉无聊,这是因另一些原因。

  我的父亲不能说不爱我,他非常爱,比母亲也许更爱,但他不知怎样去爱。爱的形式错误使得爱的效果与爱的本身同时贬值。到现在也是如此,他几乎不明白我是个怎样的人,他只以对待一个儿子的一切方式:管教,呵责,大道理,而不是以对待一个“个人”来对待我。我从小就没有从父亲身上习得多少男人的品质。我与他本质上没有过深入的沟通。我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沟通全部交付给了母亲,而这越发使我与母亲相象。

  于是,我的童年几乎是在这样一种境况中度过的:一个男性形象真空的女性世界。这使我至今不领会作为一个男人本该有的怎样的一份男性的需求,欲望,暴力,张扬。我的身体里从此住下一个女人,缓慢而节制的生长。但这个女人在我进入青春期后却停滞了,并永远保留在她的童稚状态。

  我记得直到初中,还有人说我像女孩,但高中后就几乎没有了。除了只见我所写不见我之人的人会将我的思维方式与女性做某种联想。就是说,我保留了女性的部分心理,瞥除了女性的行为方式。不同于将女性角色认同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的男同性恋,我却庆幸自己是个男人。并希望将做男人的优点与好处大肆宣扬。这来源于自恋。一个自恋的人对他的一切都是热爱的,否则不能自圆其说,更别说与人争论了。

  我的母亲的溺爱与娇惯,以及生活上的一帆风顺与众星捧月,渐渐使得我确立了自己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所谓的唯心,犬儒,悲观,等等,也只是此种主义的延伸与表达。从小我就过分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我外婆常拿我幼时的一件事打趣:我三岁时,母亲出远门回来,我不似一般孩子急忙跑去投怀送抱,而是不理不睬,直到我母亲主动叫我,我才回转过来。原来我那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打心理哑谜。我当时想,母亲不理我,是不是我的位置在她的心中已不重要,或不如我想的那么重要了?任何的事,我总是将问题的末角绕回到自身,在自身上寻求解决,或者无法解决。我小时就极注重穿衣打扮,不是爱美。打扮时想的是怎样穿会给别人以怎样的印象。我小时就已确立了“万物中有我”的念头,而为着维持这勉强的幻影我费了多少心思呢。我的意思是,我的自恋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这使得我不可能打开眼睛看向窗外,不可能将问题的的锋头从自身转向外部世界。我的绝对自省式的思维方式:我阅读时总要将知识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才能接受,也就是说,用以往的全部知识来同化新来者,在外部世界另建一个体系是我所不敢想的,这使得我的阅读时而非常艰难。写作同样是这样。我对外部世界的漠然与写作作为表达外部世界的肉体的部分决然的对立着,我的大多数困惑从这儿来。我的孤独,是因我无法兑换自己在世界中投置的保险,我坚决维护的“自我”在任何地方都看不见它自己,甚至一丁点儿影子。于是我异常溺爱小动物,我在它们身上确认自己那微薄而可怜的一点自信

  这一切通通为自恋所圈定。我爱自己的一切不是因为它们值得爱,而是不得不爱。我并非喜爱孤独也并非天生具备忍受孤独的能力,我并非超然入圣也不想过清淡禁欲的僧侣式生活。但我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一切外延恰巧与这些不健康的品质接壤,它们像泥巴粘上我的身体,久之便成了我赖以伪装的衣物。

  正是因为自恋,我不能不爱自己。除了爱自己我还能爱谁?人总是要爱的。哪怕是幻象。因此我不仅将我的性别当作本性来爱,也当作情人来爱。我的身上混杂了女人爱男人与男人的自爱两种对立的品质。因此我说过,我身体里的根本矛盾,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不可调和。

  5

  “发生与同性之间的情欲,是手淫的延续”。这句杜拉斯在其《物质生活》中的话对同性恋的根本性心理歪打正着。这几乎是能够形容大部分同性恋性心理的最确切最有力的短句。手淫,从根本上说就是自己给自己快乐。这种快乐不需要预约,不需要报酬,伸手可得,如果能忍受,也随手可弃。同性恋,长期生活于对自我的完全掌控之中,已不能想象将爱情与性交由一个完全陌生而令自己恐惧的女性世界。相对来说,与他具有相同身体与心理结构的男性,是将手淫心理扩大化,延续化,生活化的最佳道路。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在我所爱的人当中寻找的是能给自己带来快感的因素,如果因素不够明显,我甚至不惜编造。如同我在《哲学之死》中对晖的描写与臆想,我写的时候就知道它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事实。但我分明感到为写作中所持续带来的快感所裹挟着写下去。写出来的晖,完全是我一手炮制的意淫对象。因此我说,关于这场爱情,对象已不再重要,因为它自始至终是我的臆造。我只是爱上了爱着晖时的自己。

  同性恋者本质上都是自恋狂。他们爱人不爱人的本身,而爱人能带给他什么样的自我快感。这与手淫的心理相同:不在乎手淫的对象是什么,在濒临射精的边缘,一个木偶也能让他体验极致的快感。

  6

  我觉得同性恋的相处不能长久是由其性心理所必然决定的。同性恋的性欲通常较强,性心理成熟较早,而在没有任何道德规范约束,又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境况下,他们的性行为必然会倾向动物式的原欲,也就是乱交。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已为人的社会性所限制所冲淡。它们实际上处于隐秘的对峙状态。而我觉得,为什么不可以爱上性之外的东西,品质,性格,等等?如果仅为欲望,如果欲望可以随意解决,那为何又一定将它贬值到作为爱的对象的人身上?我总觉得,爱,在性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期待。

  我有很浓重的柏拉图精神恋爱的倾向。我知道这种倾向的养成与同性恋心理本身无关,就象凡人都可以渡化为佛教徒而与他们的本质无关一样。我几乎有一种感情上的禁欲心理,或者禁欲式的感情心理。也许倾向于内省与恒定,虽然我知道这个群体中变化莫测是它的属性,但我想我总希望找到一种妥协式的永恒。我说过,我不追求过分的快感,而上天派来的快感,自己足够解决它。从这儿又能看出来,我有多自恋。我的快感一直是我自己一手炮制的。虽然它总显出匮乏的沮丧模样,但也够用了。能不做爱吗?可以。因为你一直在与自己做爱。可以没有感情吗?可以,你自己是你的终身伴侣。

  也许我这种心理仅是种消极抵抗吧。找不到完美的镜子,于是将就着不完美的现实。

  7

  我写过:我希望我爱的人是从女人手中争夺出来的男人,也希望自己将为所爱的人从女人手中争夺出来。“想找一个女人心目中真正的男人”,大概是我的女性角色认同在发挥作用。但并不完全如此,一个男人如果不是同性恋,或者说他没有和我相同的性心理与性需要,就算他具有我的审美所要求的一切要素,我只会将他作为花瓶欣赏。倾慕,手淫,都是可能的。但不会想与他接近。同性的生活并不仅仅是性快感,而与一个同自己相象的人恋爱才能体验爱情的全部内涵,就算这实际上只是“自恋”。这是我的“自恋主义”在起作用。因此,我的身上表现出杂糅了女性角色认同与“自恋主义”两种性心理所生发的一切矛盾的特征。

  8

  同性恋的游戏式性行为心理是其本质开出的恶果。只有无性,或至少不以性为目的的精神投合才有能力与同性恋的性爱本质抗衡。

  9

  就我来说,男同性恋注重打扮是因太重视自己了。即“自恋”。而女人打扮出于各种目的性。不能说男同性恋爱打扮是女性心理在作用。

  10

  男同性恋的寻找性伴侣是为“性”,不完全是为“性快感”。前者是由同性恋此群体的特征决定的,后者是人之本性。

  11

  文化为本能批上外衣。在同性恋群体形成的亚文化圈中,你很难辨别哪些是出自生理的本能,哪些是因顺应文化强力而做的牺牲。

  12

  “自恋主义”如果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纠正男同性恋的女性角色认同心理。

  13

  对异性厌恶是女性角色认同在作用,对异性没感觉但不厌恶,仅对同姓产生性幻想,是“自恋主义”在作用。在这两方面的分界上,我觉得女性的第一性征是个很好的标尺。据说大部分男同性恋不厌恶女性的第一性征,但不满意她们的第二,第三性征,只有男人的第二,第三性征才能激起他们的性欲,我觉得这就属于在性对象身上寻找自己曾对自己实施过的快感,即手淫式快感的延续,即自恋。而就我来说,我同样厌恶女性的第一性征,绝不仅仅是审美的偏颇,而是心理的本能反感,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女性角色认同在作用。当一个人以他的女性角色去去看另一个女人的身体时,厌恶是必然的,那才叫“真正感觉自己在搞同性恋”。

  我身上各种因素都有,各种因素也都很深厚,很极端。没有哪方面占主导,压制另一放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无时不处在矛盾与矛盾的不可调和之中。

  14

  我的母亲,既让我对她产生了恋情,也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恋情。通常男同性者的以母亲为代表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只给了他一种恋情。而我的母亲是怎样兼顾两者的?

  15

  我是我自己的孩子,朋友,父亲,情人,丈夫,妻子,老师,上帝。我与外界的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与自己的关系。我写过这样一句诗:“他由自己孕育/他与别人发生关联的可能性又小又少。”同性恋大多是要结婚的,要孩子的。这并非为同性恋者所独有,恰好相反,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传种的强大本能对性幻想的压制与胜利。而我却一早便游离在这本能之外。我已习惯了一个人扮演一切角色。如果将某个角色分给他人饰演,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厌恶感,还有对他人的不信任感:你能做的比我自己做的好吗?

  16

  同性恋比异性恋第三者性质要轻是因为前者出于本能,而后者却有碍道德。一个社会群体默认各种本能,但杜绝任何危险的道德。我觉得当一个妻子得知他的丈夫是同性恋时,怀疑的是丈夫个人的品质,(她没有把丈夫的同性爱与他对自己的爱等同起来,女人对不了解的东西很有自信),而得知丈夫有外遇时,怀疑的是他前此所做过的一切对她本身及对婚姻的各种承诺与努力。这两种心理是截然不同的。

  17

  如果说别人是思考者,我就是思考本身。如果说个人能够偶尔将自己独立出整体,我就是始终游离于整体之外的另一个整体。

  写作时,阅读时,我时常想,我与别人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写不出,或不愿写那些我甚至很欣赏的文字?又为什么别人的文字即使与我在某处到达契合,却始终不能完全归位?为什么我希望思考延伸至的那个角落,从未有人抵达过,使我一人独处在此,越发觉得自地不实,像是梦境?难道我竟在一个人类未曾发现的蛮荒之地或金银之岛独自生活了这么许多年?

  也许是这样,一个人对世界的联系降低到极限,相应的他的个人世界就越齐备,越自给自足。安德拉德的诗这样写:他不属于任何人。他要离开,/他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规律,自己的秘密。

  18

  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其他一些要求审美情趣的行业,如服装设计,美容美发业中,同性恋的比例要高于正常群体中的比例。我觉得是因为同性恋的内省与个人自观性质与艺术所要求的沉默与冥想的气质不谋而合。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不是同性恋,我也很难倾心于文学与写作,也至少不会如此的倾心于音乐。倒不是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因果关联,而是它们出自同一种气质,同一种动力的催发。

  19

  关于为什么同性恋在各方面都更显示出普遍高于常人的才能,我想并不完全是后天的教育与培养,例如同性恋群体的边缘性,或道德观念的淡泊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较常人受到更少的束缚。而我宁愿将它的原因还原成“人择原理”,就是说,同性恋的才能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形态,是因为如果这种形态没有原因,那么他们就不能成其为同性恋了。

  我觉得这也许出自同性恋的某种共同的品质类型,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敏感,多思,这些词都只是这个类型的一些侧面。就我自己来说,我不认为将我的成长与教育环境交给另一个男孩,他一定会长成我现在的心理形态。个人的某种特质使得同性恋在接受那些使他们成为同性恋的外界条件的同时,也决定了他们较高于常人的能力。

  20

  想象同性恋群体的发展走向是很有意思的。无疑我们现在正处在宽容与鄙弃之间。对同性恋存在的正视已经被唤起,而其权益却还远远没有被提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转型期。一直要到基督教式的伦理观念彻底为正当权利与自由精神所颠覆,同性恋的完全合法化与制度化才成为可能。

  给予同性恋以婚姻,生活制度上的法律承认并不具有想象中的危险性。西方世界一直以“违反人的天性”,也就是把“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交视为罪恶。这概莫是人的传种本能在人的集体无意识当中种下的阴影。而实际上,同性恋的性交并不比异性恋的肛交更可怕:如果对男女肛交不加限制(道德与潜意识上的),也许会纵容此类人群数量的增加,但同性恋群体不存在这个问题,承认它对它的数量不会产生影响,没有谁为了尝试新法令而强迫自己成为同性恋。而我感兴趣的是,一旦同性恋合法化,制度化,(看来这是非常可能的,这也正是同性恋运动者们所极力争取着的),它还能保有它在我们时代的某些特性,如频繁更换伴侣,或同性恋恋情的丰富性与刺激性吗?如果同性伴侣被制度化为一对一,或者至少对他们的性对象的选择加以限制,那不又陷入了夫妻婚姻的法律与既有道德的陷阱之中?你是不能指望法律给予同性恋以应有的社会利益却对他们的个人感情生活置之不问的。社会权益的获得必然要以个人的自由为牺牲。那么,对同性恋群体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也许同性恋的群体因其本性只能处在一种动荡的平衡之中:规范压抑不住他们,因为他们与正常人一样构成存在,同样他们也不能为正统规范所包容,释解,因为包容将使他们立刻丧失其活力。如果一项反叛的成果是活力的衰退,它一定会要求再次的反叛。因此,虽然现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但似乎没有什么进步可以没有代价的获得了。

  2007.10

  《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十):至少这不是我的世界

  说起李银河我一直都是毫不动摇地高举旗帜无条件支持的。她对性的看法和我相当程度地接近,让我觉得莫名亲切,很舒服。

  可我怎么也没有料到,有一天我被她和王小波的书气得差点没吐出血来。

  也不知道究竟是我见识太短浅了,还是这世界远不够用我这样的目光去理解,总之,我发现原来我和李银河在看待“同性恋”一词上有这么大的差异。

  现在心情好歹是平静了,刚看到书中的某些段落和句子时,真是气得差点要把书撕了,毫不夸张。我真是一点容不下“异己”。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李银河现在的看法和当时写这本书时又有多少出入。想了解“他们的世界”,很难,不仅仅是对于世界外的人,对于世界之中的我也一样。

  我不知道“他们的世界”会不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但至少这一个《他们的世界》并不是我的世界。很抱歉我带着一点余怒给了我喜欢的学者两颗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