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旧人物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陈旧人物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陈旧人物读后感精选10篇

  《陈旧人物》是一本由叶兆言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陈旧人物》读后感(一):陈却不旧

  这样一本书,配上这样的装帧,有一种要读儒林外史的错觉。

  一本书一共介绍了二十多位旧社会成名的作家、学者们。篇章都不长,没写成传记的模样,作者捡着自己熟悉的内容写了,清清楚楚的到是挺好。

  写人物最好的散文我个人偏好汪曾祺,他的人物个个都跃然纸上,那些西南联大的教授们,都是鲜活的。因为同时代,所以汪老的文字好像是有个摄像机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录了下来,就那么静静的。

  事实上,旧式人物,一般人最好别碰。以散文的形式去写一个没实际接触过的人,简直有些匪夷所思,不自觉的容易开始堆积感情。因此这些活一向都归于了旧式人物的后代们。孤陋寡闻的我不知叶兆言是何许人物,百度之后发现时叶圣陶的孙子,难怪在书中常看到“祖父如何如何”的字样。

  突然生出了些感慨,人家的孙子成了著名作家,自己的孙子却跑到纪念碑前泼油漆,不知冰心老人家泉下有知,作何感想。不过,世界之大,本就无奇不有。

  《陈旧人物》读后感(二):在旧时人物中徘徊

  病卧斗室,眼见窗外景物沉浸在始终挥散不去的雾气中,灰涂涂地磨去了边缘与棱角。若非红绿灯的明灭,这一切像是在窗外摆放了一幅画,没有变化,没有生机。

  背倚床头,四周除去挂钟秒针的走动便没有搅扰的声响,发黄的灯光缓缓洒下,不免氤氲着怀旧的情绪。在这个时候翻看《陈旧人物》,大约是最适宜不过的。

  说起叶兆言,早闻其名,却未曾看过他的小说。直到九月翻阅肖全的《我们这一代》,才见了叶的照片,上面的样子和他的祖父神形皆似,又多了一些跳脱的精气。十月初,读《你好,汪曾祺》,在众多怀念性、追述性的文字中以为叶兆言的《我所知道的高晓声与汪曾祺》最佳,这是首次从文字上接触叶兆言。尽管文章不独以汪老为主,但因为他更客观地勾勒出汪老的内在神韵,较之朋友、学生的追念少了高山仰止的推崇、多了平实坦诚的直率,大有鹤立之姿。“在父辈作家中,汪曾祺是最有仙气的一个人。他的才华出众,很少能有与之匹敌的对手。……和汪曾祺接触过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他确实有本钱做名士。名士通常是学不来的,没有才气而冒充名士,充其量也就是领导干部混个博士学位,或者假洋鬼子出国留一趟学。”其中的“仙气”、“名士”放在汪老身上是实至名归的。

  月余前,在涵芬楼见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一系列32开本的硬精装书中有《陈旧人物》,由于对民国期间的人物多有兴趣,便抽出翻翻,未料竟然是叶兆言所撰。近日,与朋友谈起此书,不想备受友人推重。周日闲暇复至涵芬楼,此书仅余一册,且品相不佳,旋而移步三联书店,终得购书之乐。

  书中记述的27位人物,此前于刘呐鸥、范烟桥、苏青三人闻所未闻,对其余众人则或读其书,或观其画,或听其逸事,多少有所了解,不算陌生。

  虽然所言诸人涉及国学、史学、文学、书画各界,但篇篇皆有或明或暗的联系,使人读来丝毫不觉疲倦,总有“但凭杯酒长精神”的兴味。以散文的形式描画人物,不同于学术评传要面面俱到,而是应该捕捉人物的神采。写好人物,细节的勾勒点画是成功的关键所在,神采往往就从这里涓涓流出,动人心脾。叶兆言无疑是掌握了这个处理方式。

  林琴南(纾)在民国期间是个名人,他自己不把自己翻译的文学作品当个宝贝,可是绝大多数的读者还是因为他的翻译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人的。或许,许多人都有如此的悲哀。在文章之外,他还长于绘画,山水有文征明灵秀的风神,浓厚淋漓则近戴熙一派,淡墨薄色,神致生动。他自清入民国,多少有些遗老的风范,就是雅致如诗画的创作也时时流露对民国的不满。日前为编书而整理其画作,故宫博物院所藏《山水人物图》轴本幅自题“老福诗人陆放翁,闲行领鹤听松风。耳根不净谁如我?闻警年年五月中。计辛亥以来,每至五月辄有乱兆。今年枢臣散元首,为廿四史中所未开之劫运。放翁虽生宋季,朝臣尚有纪纲,宁如今日。兹用放翁诗句成图,不期探喉,一出其愤。一峰先生雅政,畏庐林纾并识”,可见一斑。不知为什么,写林琴南的八页间有了两处错字:一是“魏晋见骨”应为“魏晋风骨”(19页),一是“许寿棠”应为“许寿裳”(20页)。

  讲到刘半农,说他留学归来,从法国带回大量的科学仪器,事必躬亲,曾去故宫测试所藏古乐器的音律。看来,当年参与故宫博物院具体工作的学者的确是为数不少,且在多个领域均有贡献,应该仔细统计出来,为写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做好基础工作。

  七、八前曾翻过叶圣陶老的选集,印象最深的是一副三位少年好友的合影。说“英俊”,是丝毫不夸张的。三人均着长袍马褂,神采翩翩,华茂春松,俨然浊世佳公子。那是王伯祥、叶圣陶、顾颉刚少年时期的合影。文人相交,志趣、学养趋近,不乏其人,而能绵延一个甲子,着实不易。做朋友、做兄弟能如是,则终生无憾了。三老之中,对于顾老多了一分亲近。原因有三。其一,恩师曾谈起为他做媒的便是世伯顾老,因师门之姻,感觉自己与顾老的距离并不遥远。其二,经恩师指导,借来《古史辨》第一册从容读过,在了解其“疑古”思想发展之外,领略了顾老隽永儒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我对某人文字的喜欢与否往往是初次阅读时的感受而来,之后便是由着一见倾心的惯性进行阅读,沈从文、汪曾祺、杨绛、余华、葛兆光皆然,顾老亦然。其三,见过顾老在编辑《禹贡》杂志期间临窗工作的一张照片,当时他住在燕京大学东门外成府的胡同里。这条胡同应该还住过洪业、邓之诚等燕大的教授,西口有个小饭铺,王世襄先生求学的几年间曾是那里的常客,有时还亲自操刀一显身手。在小学时,我天天或排着路队、或踽踽独行在这条宽不过三五米的胡同,看着路东的院子整饬的门脸和前面摆放着的石墩,只是觉得好奇,为什么同在一个胡同,另一边的院门会那样简陋不堪?从未想到过有这许多文人曾经在这几个院落里居停,也没有想过那些学术著作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萌芽、成长,最终影响世人。王老的文章、事迹不甚知晓,由叶兆言的文字里可以窥见他的真情、真知、学识、为人。去年初春到福田公墓,将要出门之际,在指路牌上见到王老的名字及墓地的方位,因时间缘故未能寻访,好在今年还要去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两本书先后出版,评价不尽相同,甚至有大相径庭的趋向。较早出的是陆键东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晚些的是张紫葛《心香泪洒祭吴宓》。《陈》,好评如潮,我细细读过,对陈寅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所领会,受益匪浅。后来出版的某某最后若干年的一系列图书,应该是从这本书的名字获得的“灵感”。《吴》似乎因为史实等方面的缘故,多遭诟病。无论怎样,两部传记的主人数十年交谊深厚是无可置疑的。叶兆言写吴宓着重爱情、友情,说陈寅老则落足在他为维护旧文化奋斗终身,“过程的意义远远超过结果”,切中肯綮。

  关于张爱玲的评述写于1995年,比其它文章早了五、六年,文字的气脉前后有所不同,若非对象尽皆陈旧人物,恐怕不会编在卷末。

  漫无边际地写了些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杂乱思绪,用一则今人笔记把叶家三代文人串联起来做个完结。

  蒋寅《金陵生小言》卷一《儒林外传》:“俗语云:‘大树底下好乘凉。’然人傍大树亦或有受其累者。作家叶至诚自言,少时人介绍必称‘圣陶老小公子’,成婚后人介绍必曰‘锡剧皇后姚澄夫君’,及其子长成,人介绍必曰‘作家叶兆言之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c29b901007y6i.html

  《陈旧人物》读后感(三):看看旧人物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陈旧人物》。

  叶兆言的书这是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他几年前的一本小说,忘了名字,写一个女人,与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东西没有什么大不同。所以当时很失望,觉得他有负盛名。

  我是决心要把自己书柜上的所有书读完,所以在某个格子里随便抽了一本。我喜欢读陈旧人物,喜欢看这些人的故事,觉得有趣。最爱的是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每隔一阵都要拿出来重读,乐在其中。

  叶兆言的《陈旧人物》也是写一些老头(还有苏青、张爱玲这样的老太太),只是他的笔比不上黄永玉先生的力道,也可能更是因为他与黄老爷子做人完全不同,所以尽管他们都写了齐白石,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

  叶兆言写的人物大多是听来的或读来的轶事,所以像隔了一层幔子,看不真切,似是而非。而语言上,也让我感觉有那么一点儿自以为是的聪明或者卖弄。他在写傅抱石的时候说道,“当画家能够长寿不稀奇,尤其是当大画家。譬如齐白石,譬如张大千,还有同属江苏画界的刘海粟,都是到了九十几岁还不肯走。”让人感觉有点难以理解这轻佻。

  《陈旧人物》中,我以为写的最好的是吴宓。他说吴宓的耿直。吴宓如痴如醉喜欢《红楼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本好书,并且近乎肉麻地称自己为紫娟…”“抗战期间昆明有家牛肉馆,老板突发奇想,竟然取名为潇湘馆。潇湘馆乃是林妹妹住的地方,岂能这番亵渎,于是吴宓先生提着手杖跑去一顿乱砸,一个社会名流大教授,这种做法颇有些像不讲理的国民党伤兵。”这段令人忍俊不禁,算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一段。

  叶兆言对书中人物有褒有贬,爱憎分明,这恰是我喜欢的地方。就像我仍然记得他那本写女性的书出后,某人曾经说她给差评后收到老爷子的忿忿不平留言一样(不知真假),虽然难以理解却又真实可爱。

  《陈旧人物》读后感(四):旧人物

  呆在图书馆,在写作业和看这本书的选择中,我轻易倒向了《陈旧人物》。

  很浅薄的一个理由,我喜欢这本书的纸张。不管是封面还是书页都喜欢。

  作者说这个“陈”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动词。

  蛮喜欢的。

  最近对民国那些大师或者更准确点说是西南联大的那些教授产了浓厚的兴趣。

  要我这样一个作业都沉不下心去做的懒惰又堕落的大学生来说,要花心思去研读那些艰涩的国学古文或者几乎有代沟完全脱离现代语感的国学大师们的文章。实在是有点难。

  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哀。我自己也觉得如此。

  实际上真的是很美的学问。真的是很可爱的老头儿。

  只是我们站在对岸,持观望态度,有时候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就扮作无所谓不在意的样子。

  但是那种艰深学问和研究那种学问的看似古板的老头,真的让人望而却步。有可以即刻欢娱的网络文学有各种现世诱惑,就算明知道有些东西应该要去了解,有些人真的应该去学习,还是会轻易倒戈的。

  而这样的文字。挺好。

  至少在我心目中那些印在纸上的名字开始有了大概的轮廓。我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模式勾勒出那些影像。慢慢的,对他们产生了兴趣。想知道他们更多的故事,想了解他们更多。也想知道那些他们做出的成就。想知道那些让他们痴迷的学问。

  我想一本书到底好不好,一定有很多标准。

  而对于我,能够让我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能够让我想要沉下心来学习更多的书就是本好书。

  《陈旧人物》读后感(五):蒋百里及五四时代的日本留学生

  蒋百里及五四时代的日本留学生

  近读叶兆言《陈旧人物》。世家子弟谈论掌故,总比别人多些底气。所录27位民国人物,大都略有所闻,学者、小说家及画家群中,眼生的人物是蒋百里。

  蒋百里,光绪八年生,浙江海宁人。少而失怙,及长,得地方资助留学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该校先后出过蒋介石,孙传芳,阎锡山,何应钦及蔡锷等人。蒋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得日本天皇亲自赐刀。后又负笈德国,深造军事理论。归国后,其志难舒,各方虽拉拢之,却绝没有人给他一兵一卒。担任过军事学校校长、军事顾问乃至虚衔的陆军上将,终未能在战场上一展所长。1937年日本侵华,发表其代表作《国防论》。次年,于广西郁郁而终。

  其志虽在军事,却只能以军事理论家名传后世。沙场之外,曾主编杂志,撰写文章,还曾同胡适组织新月社。也算半个文人。

  叶兆言谈到他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的事情,印象深刻。保定军官学校乃民国期间与黄浦军校并列的中国两大军校,蒋百里是最有名的校长。上任之日慷慨陈词,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结果半年后,因校务有求於陆军部被拒,有感失信于学生,沉痛自述:“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做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做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责任,我对不起你们。”说完,拔枪自戮。

  所幸蒋百里只是重伤而未死。这种以死明志的举动,却实在让人感慨。无独有偶,叶兆言写到李叔同时也有一段类似事。这事我分别在不同地方看人提起,当是确凿无疑。李叔同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夏丏尊任舍监,因学生偷东西而问计于李叔同。李坦然说,学生犯错,老师失职,你先向学生认错,然后请偷窃的学生自首。老师既然都认错了,学生必也自动认错。夏言,如学生不自首,怎么办?“如果学生不认错,老师将自杀谢罪。”李答道。夏知道李不是开玩笑,于是灰溜溜走掉,可不敢采纳这个建议。

  留日派与英美派是五四时期的两大阵营,相比起来,留日派是要更暴烈一些的。

  “小32开”丛书/上海书店/陆灏主编

  经常逛书店的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哪一套书:小32开,硬壳精装,素雅风格,风流人物。其实这套书并没有统一的丛书名称,但风格、出版时序比较统一,作者基本都是陆灏主编《万象》时代的那一批,书籍装帧特色亦可亲可爱。书目计为:黄裳《插图的故事》、陆灏《东写西读》、须兰《黄金牡丹》、黄佐临《往事点滴》、林行止《说来话儿长》、李文俊《天凉好个秋》、恺蒂《南非之南》、陈迩冬《闲话三分》、钱文忠《季门立雪》、严锋《感官的盛宴》、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叶兆言《陈旧人物》、徐鲁《翡冷翠的薄暮》,预告即将出版的还有:扬之水《明式家具之前》、傅月庵《生涯一蠹鱼》。都是大家挥斧雕小品,黄裳谈谈明清版画,恺蒂的南非文化笔记,林行止的厕所百科,刘绍铭的张奶奶八卦,叶兆言的民国人物掌故……更有各路名家插画锦上添花。当下的出版中,此套丛书大概是消夏绝品读物。当是摆在书架上,也是好风景。

  2007仲夏

  《陈旧人物》读后感(六):举重若轻,行云流水。

  文人相轻,自古已然。幸好文人里还是君子多,不然整个文坛肯定要闹得乌烟瘴气人仰马翻。同时代人互相鄙视,互相攻击,对于德高望重,已然作古的前辈,往往还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死人跟自己毕竟没有多少利害关系(食尸鬼,打着死人的幌子招摇撞骗者除外),即便有“欲与天公试比高”者,那起码的几分敬仰,还是有的。又常言道只有英雄识英雄,虽然叶兆言无论与书中哪一位人物相比,都显得逊色些。但叶毕竟是名门之后,也像书中的陈寅恪俞平伯一样,“三代英才,这在中国史上极少见”(P126),从叶的眼光看名人,还是颇有可圈可点处。

  整本书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给人一种轻松的阅读快感,老生常谈,旧事重提,但又让人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收获。我觉得,这就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然而正因为过于行云流水,信马由缰,认真读来,感觉问题不少。姑举几处:

  1、康有为“不通西文,不解西说,不读西书”(引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康梁的共同点,都是国学功底深厚,不排斥外国的东西,不仅不排斥,而且拼命吸收。P10 康有为之落伍,应该说和不接受新事物有关。P12 一会拼命吸收外国的东西,一会又不接受新事物,怎么回事?迷糊。 另外,感觉对于康有为,叶个人的情感因素太强烈,扬梁贬康,让读者明显感觉有失偏颇,不甚舒服。

  又:P1我对康有为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说来可笑,这反感首先来源于一种妒忌,大约自己比较笨,总觉得喜欢自我吹嘘,总有问题。 这句话也很有问题,颇让人费解。

  2、P34 曾亲眼目睹过他当时的窘状。 目睹的“目”字即为亲眼,语病。

  3、P46 抗战前,教授绝对是个人物,吃香喝辣,生活优裕,可是和日本人一打仗,教授便从神坛上走了下来,为衣食操心,像闻一多,因为穷,竟然靠替人刻图章贴补家用,他当时的润例是“牙章每字一千元,石章每字六百元”。闻一多学美术出身,早年喜欢雕刻,有了这种技艺,因此可以得意洋洋地成为“手工业劳动者”。 落魄这地步,还能“得意洋洋”乎?

  4、P87 他(顾颉刚)的国学研究,代表着过去一个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准。 敬佩也好,溢美也罢,总之书里叶兆言对人物的推崇随处可见。书里又多是国学大师,叶把每个人都说得深不可测,但说顾颉刚的国学研究,代表着过去一个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准,似乎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能让我信服。

  5、周瘦鹃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恐怕遥远了一些。且不要说今天,就在周瘦鹃即将告别人世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很多人就对他已经不了解。 周瘦鹃算得上是这个流派中的大腕人物,今天的文学史还时常提到他。 一会是“遥远”,“不了解”,一会儿又是“时常提到他”,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6 、P98 、P101 所有的周瘦鹃的“鹃”字错印成“鹊”字。

  7、P107 俞先生生于上世纪的千禧之年。 显然闹了大笑话。

  8、P120 吴芳吉在清贫中英年早世 早世当为早逝

  9、P135 一位终身研究东方问题的德国学者。 终身当为终生。

  10、P137 李叔同是中国最早画油画的人,第一个画女性裸体画。 我怎么觉得以前的春宫图也是画女性裸体画。

  11、P163 当画家能够长寿不稀奇,尤其是当大画家。譬如齐白石,譬如张大千,还有同属于江苏画界的刘海粟,都是到了九十几还不肯走。 不肯走,该当何解?

  12、P164 傅抱石的画现在已成收藏的大热门,往通俗里说,他的画如今很值钱。 有点喷饭。

  13 、P177张爱玲在大陆有许多读者,尤其是女读者,这些女读者大都是写书的,或者干编辑记者,起码也是文学爱好者,报刊杂志上不可能没有文章来满足她们。 报刊杂志上不可能没有文章来满足她们,这一句,感觉颇别扭。

  14 《背影》开头一句是这么写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两个“我”中起码可删去一个,“余了”二字也能删,汉字习惯中,“已两年”是模糊概念,可以含两年余的意思,或者索性改成“两年多”。 这里颇有咬文嚼字的味道。

  另外,个人觉得《荷塘月色》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散文,华丽为什么就那么不好呢?华丽和堆砌辞藻能划等号吗?为什么非给中学生看一篇又一篇朴素得掉渣的东西呢?多给中学生看看不同风格的作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中学生在我看来还琢磨不出来也懒得琢磨这些东西。

  另外,叶出于本人的喜好,常常“维护”和祖父有私交的前辈,奚落鲁迅的地方感觉不少。

  15写吴宓:“吴宓先生的学问用不着多介绍。他的学问足以吓死人,他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鼻祖。”写陈寅恪:“陈寅恪和吴宓一样,想维护旧文化的精华,在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上,要比吴宓出色得多。” 这人跟人的差距咋就怎么大涅?吴宓的学问足以吓死人,那么学术水平要比吴宓出色得多的陈寅恪该吓死鬼啦?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难免流于浅薄,还望大方之家慷慨斧正。

  总的来说,此书瑕不掩瑜,下录几段共赏:

  1有人问梁启超信仰什么主义,他想了想,说:“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又问他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他回答说:“拿趣味做根底。”这种直率通俗的话,康有为绝对不会说。梁启超说自己做事总是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在他信奉的词汇里,什么悲观,什么厌世,一概不存在。他曾坦白说,自己所做的事,大多是失败,或者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是失败,然而总是可以一边失败,一边继续做,他不仅能从成功中获得乐趣,更能从失败中获得乐趣。人生不仅仅为了成功,他坦言自己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因为积极向上,所以活得有滋有味。

  3八十年代中期,吕先生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先生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的名字也写错了,写成了“吕叔相”。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因为想像不出吕先生会气成什么模样。

  4我猜想许多事,张爱玲都是存心的。她存心要我们为她感到无穷无尽的遗憾,要我们痛苦地去回味她走过的人生。她存心要我们喋喋不休地去争论她为什么放弃了小说,为什么不思如泉涌没完没了地写下去,要我们为许多站得住脚和站不住脚的理由,浪费唾沫和笔墨。她存心要我们哭笑不得,要我们疑惑不解,要我们很快地忘记她,而实际上却永远也不可能把她遗忘。

  《陈旧人物》读后感(七):伟大时代,尽快过去

  张爱玲说:“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不知道这是否是先知的预言,也不能肯定这是否是破坏,看《陈旧人物》,显然的,历史已经翻篇。

  上个世纪初,还没有影视明星、体育明星,那年头粉丝崇拜追捧的对象是有学问根底的角儿,比如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叶兆言感叹,“五四时代的人物,怎么都那么厉害,博古通今,要什么有什么。”原因很简单嘛,时代追捧什么,大家就往那个方向奔,如果奔的方向是错误的,那时代就是堕落的。

  还是叶兆言的感叹:“那一代人喊断裂,手上多少有些断裂的本钱,是看透了旧的把戏,不像今天的人,肚子里空空,声嘶力竭要断裂,至于真想断裂什么,心里一点谱都没有。”这点我倒不同意,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乐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孩子,不具可比性,人之渺小与无用,根本不是时间的对手,所以即使五四时代的人,也不算太厉害,博古通今,却未必能了解100年后的变迁,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这么厉害,所以也不能用他们的特征来苛刻我们的堕落。

  所以,要做就做时代的骄子(这好像是哪个产品的广告词),在陈旧人物中,要说真正的大师还是张爱玲,因为她说:“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了解世事。

  毫无疑问,那是一个光辉的时代。我们现在是不是呢?音乐人张亚东接受《城市画报》采访说: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但尽快过去吧。

  《陈旧人物》读后感(八):轻阅读

  许多人对这本书评价不错,便买了。上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上,就翻阅完了。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大部分篇目太浅,典型的轻阅读。

  与作者的祖父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人物,作者描述起来就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有些细微处不是其他人能感觉到的。其他的篇目则是水平一般。

  第120页“吴芳吉在清贫中英年早世”,“早世”明显应该是“早逝”。

  2008年5月12日23:25:0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