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哪里那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哪里那里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1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哪里那里的读后感10篇

  《哪里那里》是一本由号角传媒 主编著作,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哪里那里》读后感(一):看一次被勾引一次

  在稻城蜗牛老板的BLOG里看到推荐的这本书就毫不犹豫地买回来看。

  越看越向往书中的那闲云野鹤的生活,然后再意淫了一下那种不用陀螺一样连轴转,天天处理投诉,半夜写PPT,半鬼子半人类地中不中洋不洋地说话的生活,更是彻底沉沦。

  期盼着哪天俺们也可以开间小客栈,广交天下朋友,悠哉悠哉地过我的小日子,看看书,听听音乐,写写小文章,想到都美得冒泡泡。

  每看一次就被勾引一次,然后我就在被勾引和纠结中过着我行尸走肉的生活。。。。。。

  《哪里那里》读后感(二):写给少数觉醒者的书

  人生就象一场旅行,我们中的大部分,并不完全掌握这旅途的全部行程,总是困顿生活中的种种际遇改变自己梦想,顺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而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站在时代精神废墟中大声呼喊--“梦想在哪里,自由就在那里”,他们在意旅途的过程,流连途中偶遇的风景,心中怀揣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同时伴着一种消遣者的随意从容,当我们在为生存费劲心力时,他们正努力经营的,仅仅只是一份心情

  书中自由呈现41家特色客栈掌柜的真实故事,为我们诠释一种“自由与梦想”的信念,我们称之为“栈客文化”。他们不逃避、不被动、不消极,正如杨澜在序中写到的:“看看人家,那才叫生活!”

  《哪里那里》读后感(三):《哪里?那里》:属于有心人的世界

  http://loveinapuff.blog.163.com/blog/static/170754551201102624051374/

  书名:哪里那里 ISBN: 9787503240300 版次:出版年: 2010-09-01第1版第1次

  CCTV3曾经有条挺有名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乍一听有道理,细琢磨就觉得不对味了。呃……心,这个东东,貌似不应该是用大小来衡量的吧?中毉讲“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之大小就像人的高矮,其实是件“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的事,何况一个人“心大”未必是吉,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嚒,更何况并非“心大之人”就真的“有心”。有句箴言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是这样嚒?呵呵,它的正确取决于你的相信。我以前不相信,现在呢,好像有那么一些信了,尤其是在看完《哪里那里》(全国特色客栈掌柜手记)之后。

  大宝在我当当定的一堆书里惟独对这本很感兴趣,哗哗直接翻到“福建篇”大叫“哇,里面写了3家客栈,我们09年那次去就住过了两家呀!”看完才知道,其实这里提到的我们没去过的那家在泉州,在厦门的两家我们都去过了,特别是琴海庄园,2010年我又亲自介绍了另外两个朋友去了,所以当我读到小地主写道“只是终日为旅馆劳碌的我,到头来却发现诗意的栖居’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慕名而来的住客们”时,简直乐不可支,PS:我真的好想念红糖啊,它还是懒得那么有范儿嚒?苛责地说,其中一小部分说明文字的确难以摆脱“广告感”,即便如此,我的确能感到作者和编者的用心,最可宝贵的是,这里记述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番经历,哪怕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我相信是真实的,尤其是那些值得铭记一生的“奇遇”和真的感人热泪的浪漫细节,看得我心里锵锵一阵、融融一阵,以至于喜欢在周末K书的我,在忙碌的岁末连续5天把书带在身上见缝插针地终于第一时间读完了。

  这41篇手记中“梦想”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词汇,为了“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一天每个人都等待积累付出了或长或短的时间无法衡量的心血,每一家客栈主人不约而同地对“万事开头难”的那段时光充满了感情,以热爱眼中的美为起点从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那里体验生命之美、寻找感悟自由与真诚的无上价值是的,在今天的中国,找一个绝美绝境,开一家驿站,过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神仙般的生活,除非以“创业”为幌子,或者做到星巴克那般的规模,否则怎么听,都只是一个梦想。正像序言里杨澜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一种逃避,还是一种更主动的追寻?如果是前者,我认为大概不会很成功,因为你想逃避的事或者人迟早还是会找上门来,或者你想逃避的压根儿就是自己,那么你注定无处可逃。”

  其实,事业无故事,因为金钱不相信眼泪,这41位客栈主人之所以能够有资格结集出书,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店,不仅没有入不敷出关门大吉,而是生生不息越来越红火,它们中的一些甚至成为了地标,成了除了美景绝境之外另一个吸引人的所在,驴友们的“家”,这些需要燃烧生命的热情,需要发自心底真正的热爱!“逃避”惟有藉由那一股源自深处的悸动升华为一种为了梦想执着前行坚韧不拔的“热爱”才真正有了存在意义。归根到底,既然我们的寂寞痛苦是对既定选择的不服和不甘,那么本质上我们不会舍得让自己只是生活的“旁观者”,要体验要深入清楚地感到自己还活着而且活得很有意义,但是喧嚣凡俗对我们的消耗过大、掠夺过甚,让我们无法葆有赖以生存的价值感乃至尊严,所以我们选择了用一种独特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我们用放弃些什么来换回一些自由,从而找回自我以便遇见生命中真正的满足幸福,也许惟有如此我们才会觉得值得,觉得对得起自己,对嚒?

  :这本书的后记里收录了仓央嘉措的《见于不见》,那时候《非诚勿扰2》尚未上映。

  《哪里那里》读后感(四):梦想,是我们最该经营的人生目标,无论在哪里。

  我们的父辈,他们曾有过多少选择?上什么学校,去什么单位,住在什么房里,和什么人结婚,和什么人划清界限,都由“组织安排了。当今社会,一个让人血脉贲张又无所适从年代;一个似乎人人都在发表意见,却又缺少独立清醒声音的年代,一个似乎价值多元,却又一股脑地追名逐利的年代。

  人生是一个旅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完全掌握这旅途的行程。总是有些无可奈何原因,改变了我们曾经的向往,即使那些向往听起来是如此的简单。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

  也许人生每阶段对生活的触感和期望都不同,但希望能一直保有自由鲜活心灵及梦想。要常问问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去繁求简。

  如果有心,生活本可以这样简单而有趣

  《哪里那里》读后感(五):哪里那里

  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开个客栈的冲动,接待四面八方的朋友,分享你我的故事。喝杯清茶,泡杯咖啡,面朝大海,读书赏乐。这本书是全国各地的客栈老板写的文字,分享的故事。

  如果你认为旅行还是同以前一样,那你就错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成为过时旅行的方式。现在的旅行用这些客栈老板的定义是这样的:

  旅行,不只是观光景点,不仅仅是美食诱惑,更多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心去发现从未知晓和体会过的世界。

  而客栈正是如此区别酒店宾馆

  客栈,不同于酒店和宾馆的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更近。客栈就像一个纽带,把原本互不相识的人联系到一起,天南海北的人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或者结伴同游。

  所以客栈有他们自己的东西,不是一个住的地方,而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而这些客栈老板他们也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慢慢感受和分享着。

  当然,生活并不如同文字的那样精彩,当中的艰辛、痛苦只有客栈老板自知。有人认为旅行中的线都是精彩的点,但当你长久的呆在一个点它就如同生活而非旅行了。所以我还是赞成罗素的观点,生活不能没有工作,而工作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书中分享的故事非常精彩,有邂逅女店主的,有旅行邂逅伴侣的,有分享旅友故事的,有述说客栈艰辛的。。。。

  如果你是爱好旅行的人,此书值得看一看。如果你有开客栈的冲动,那请时时想,坚持想!

  《哪里那里》读后感(六):哪里有梦想自由便在那里

  拿到书是在上火车前本打算拿这几本书打发旅途的时间,当我看到车窗成群的羊悠闲地寻觅着初春鲜嫩的绿芽,牧羊人骑着马悠闲的漫步在两山之间的狭地,刹那间放下了许多困惑束缚突然想起有个朋友跟我讲过,毕业后工作几年处理掉些事情然后徒步去新疆西藏或者在城市的某个不起眼角落开个咖啡馆过着赢支相平的日子。于是我发了条短信给她,这就是你要的生活。

  《此间少年》中令狐冲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容易忘记时间的流逝。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其实我们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抱怨也是我们习惯的一部分。我们早已在这种生活中变得迟钝,缺乏感触性情暴。有梦想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故事,无意中在火车上翻看这本《哪里那里》的时候一瞬间彻底感动了我让我忘记了过去的困惑和即将要面临的烦恼。这是一本充满了梦想的书,有人为了追求田园诗画的生活放弃都市安逸的生活,有人为了追求心中的宁静把客栈搬到远离有游人的山上,有人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的选择了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很羡慕他们有那样的勇气放弃现在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放下过去是需要怎样的决绝。没有放不下的现在只有想要的生活,只是我们有太多的不愿放下的事。

  曾在路上看到过两个背包客,疲惫的坐在路边从专业自行车设备知道他们应该是刚刚穿过沙漠来到这里。非常想上去和他们聊聊也许会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听或许是这一路的辛酸,但故事是属于他们的不忍心闯入他们的世界远远看着更是一种美好。无意中和同事谈起这件事的时候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同事玩笑的说你可以现在辞掉工作骑上自行车或者徒步回家,便是一段让人羡慕的故事。也许我们并不是真的喜欢旅行,感动我们的只是那种勇于舍弃又敢于追求梦想的生活姿态。我们不过是喜欢听故事,那些我们无数次在想象中被感动却只是梦想的故事。

  人生要甘于寂寞才能快乐,忠于梦想才能自得其乐。否则心猿意马终究是要活在痛苦中,不管是放浪江湖还是采菊南山都要舍弃。选择了一些东西注定要失去一些看不到的美好,四十位客栈的主人舍弃了繁忙的都市生活充裕的物质守住了这份宁静和寂寞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样的生活。梦想总是孤独的也正是这种孤独才成就了梦想的非凡,美梦要经历漫长黑暗才能破晓。哪里有梦想自由 便在那里。

  《哪里那里》读后感(七):经营的是心情

  我会来

  也会离开

  但会永远的记住

  记住

  生命中

  过往

  美丽

  看完此书,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上了上面几句话。的确是一本闲书,因此,看此书也需要真正的闲情。我得承认,工作中,我不是一个闲人,但是,我知道,生活中,我的确是一个闲人,我拥有闲情,因此,我看《哪里那里》,看得乐此不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的人经营的权势,有的人经营的是财欲,有的人经营的家庭,当然,大千世界众生百态,扫好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且不对他人的经营说长道短,只需管好自家这一亩三分地就罢了。

  或许,你会问我,“你经营的是什么?”

  我会毫不含糊地告诉你:“我经营的是心情。”

  是的,你没有听错,我也没有说错,也没有将字打错。一直以来,我经营的都是属于自家的心情。一直觉得,经营心情是最划算的,不用过多的投资,只需及时的将地翻好就行,因此,收成很好,实实在在的很好。

  《哪里那里》是一本具有小资情调的书(当年大学的时候,何圣伦老师似乎不喜欢“小资情调”这个词,按他的话说“难道还有大资情调?”当然,现在我不用交作业给他了,所以随便用。),当然,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广告味十足的书,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本实在的、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书,纵然里面的故事都是假的,纵然那些客栈背后的故事都是杜撰的,我也觉得美丽,因为生命如诗,岁月如歌,诗歌不是本来就模糊么?况且一本述说生命与岁月的书,不就是一本诗情画意的书么?

  我是一个向往、渴望、执著旅游的人,我也曾想过做一个地地道道的背包客,当然,被世俗所牵绊,不能如愿,但是,像贾宝玉一样意淫,不也很好么?自己争取或多或少的时间,做一个兼职背包客,不是也可以么?

  背包客,充斥着太多的诗情与画意;背包客,带给了人生太多了故事与回忆;背包客,带给了生命永恒绚烂华丽

  诚然,落叶要归根,但是,于背包客来讲,生命的乐土的就是根。根在何方?快乐在哪里,根就在那里。周国平先生曾在他的《最合宜的位置》中写道:“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合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感到快乐。”我完全赞成作者的观点,或许,这应该算是人生的真谛。

  在《哪里那里》这本书里,很多人都放弃了浮华社会的名与利,去寻找他们合宜的位置,我祝福他们,真诚地祝福,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人追求需要的是勇气,但是,放弃需要的更是勇气。他们敢于舍,因此,他们能够得。舍得,舍得,人生,不就这样么?

  经营一份心情,需要的是什么?是淡定的心态,是旷达的姿态,是潇洒的情态,诚然,在键盘上敲出这几个字是多么的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不容易。

  对不起,我的朋友,我忽悠了你们,或许,当你们看到这,已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了,因为,我这并没有提供什么真正的通关秘籍。但是,如若你愿意,你想到哪里,你就可以到那里,无论是人,抑或是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是很好么?

  《哪里那里》读后感(八):被豆瓣注销以后再次开通

  作为《哪里那里》的策划人之一,我并不是豆瓣网所谓的书托,经过ID被管理员封禁,再被开通,我能感觉到对我的信任,我只是希望能和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进行更多的交流以及讨论,我每当看见多一个朋友想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会感动一次,这本书的创意源自于几个没有任何出版经验以及工作经验的我们在一次咖啡馆中的聊天,凭着我们的满腔热情我们第一次涉足到出版这个领域,从约稿,编辑,排版,设计,印刷……所有的工作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

  我们不想做已经滥大街的山寨LP,我们只想做一个创新式的旅行类书籍,我们不抄袭,我们不剽窃,我们也不虚伪的做作,我们只用最真实的故事来描述出最美目的地最有故事的客栈老板,我不知道是否会将故事延续下去,不过我们最想表达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我们每一个热爱旅行人的梦想。

  《哪里那里》读后感(九):后来我在想 我的那些所谓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很喜欢里面的一篇文字的一段语白,忘了具体内容,大概应该是这样的:每天回来疲惫的躺下

  一天天早晨痛苦的起床

  直到不知道窗外的草什么时候绿了

  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为何还是不快乐

  甚至不知道.........

  于是

  我选择了辞职

  即使不明白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只是为了让自己有种归属感自由感

  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养活自己。

  我也在想,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漫无目的的忙碌下去

  我也渴望自由,我需要自由,虽然此时很自由

  我想旅行,很多人都想吧!只是我们都被出行的物资所累了,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就像间隔年那本书一样,想旅行的人是无可阻挡的!

  我们经营的未知人生,或许是一条明智选择,亦或许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是阴差阳错跳了进来,然后又想出去,可出去了我们就真的能豁然开朗吗?总是不停地追寻然后在追寻永无止境的!

  我想要的只是简单、空闲的自由、没人干预的私生活、一份喜欢的忙碌工作.。我也能养活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