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飞狐外传(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飞狐外传(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1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飞狐外传(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飞狐外传(全二册)》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6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一):烛泪滴残海棠冷

  这几天夜里睡眠不太好,老是睡不着,于是躺在床上用PPC看书,重新看金庸先生的《飞狐外传》。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当时随手一点,长长的目录里打开的正是《飞狐外传》。它也许是我最早接触的金庸小说,还记得我读幼儿园时候,就与爸爸妈妈在那台小小的电视机前看《雪山飞狐》。那时候的记忆早已模糊,三四岁的孩子,对什么恩怨情仇也不甚了解,可那个立在风中微蹙双眉的白衣女子,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萦绕不去。那是龚慈恩扮演的程灵素。当她为胡斐吸去毒血而死时,一个哀怨眼神,竟令那时的我莫名的悲伤。后来到了初二,第一次读《飞狐》的小说,虽然看到儿时心中的仙女一样人物原来只是个面有菜色、其貌不扬平凡女子时不免有些失望,可越到后来越钦佩程灵素的才情,到她死的时候,我竟然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那时父母不许我读武侠小说,我是晚上躲在被子里看,哭的时候用被子擦眼泪,被沿湿了一大片。过了这么久,我想我对《飞狐外传》应该有了些免疫力了吧。可是当我读到“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时,眼睛一酸,一滴泪已经沿着面庞滑落。顿时心中一阵哀痛,便不知不觉睡着了。

  泰坦尼克刚上映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当爱情遇上死亡时,便可以感动整个世界。我也记得曾经有个小女孩骂过金庸“你坏死了,为什么要让阿朱死去”。我看到这一幕时,也曾怨恨过金庸。袁紫衣是个有点招人恨的人物,偏生胡斐又那么喜欢她。程灵素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她了心愿。想来金庸也有苦衷,《飞狐外传》做于《雪山飞狐》之后,《雪》中胡斐最终和苗若兰在一起,《飞》就不能留下累赘。金庸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说最喜欢的女主角是程灵素,虽有讨好湖南人民之嫌,但想来也有真情。只是既然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局,为什么又要将过程演绎得如此凄美。只惹得人无限哀伤

  金庸笔下的死亡,最引人掉泪的莫过于阿朱和程灵素。阿朱的死带给人的感动有一半来自于乔峰,来自“塞上牛羊空许约”的遗憾与怅惘。而程灵素的死,几乎完完全全来自于她自身。从开始到最后,程灵素所有的爱都像那个风雪中的白色背影孤独寂寥骄傲却又卑微。几句讥讽,几滴清泪,所有的感情都在了。

  我喜欢程灵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的聪明。我一直喜欢智慧型的作战方式,比如火影中的鹿丸和死亡笔记中的月。程灵素的几次对敌,均是一环接一环,算无遗策,制敌于无形。令人神往,令人神往。

  胡斐的侠义固然令人佩服,可在爱情上却令人不齿。袁紫衣和他之间,不过几个照面,他已经神魂颠倒,说起来不过贪恋袁的美色罢了。他始终不接受程灵素,也是因为程灵素不好看,否则不会到后来一见苗若兰便爱上了她。程灵素曾问他若是那蓝花不好看,是否就丢了。我想他是会丢的。而程灵素刚死,他便与袁紫衣在父母墓前诉说感情实在令人愤怒

  忽然想起,程灵素也许很像柯南中的小哀,同样是智慧而又清冽的女子,同样得不到心爱之人的爱,同样的沉默,同样的哀伤……

  又想起一位网友为程灵素写的诗:

  灵枢终未得天枢,

  素问何曾问髯胡。

  烛泪滴残海棠冷,

  忍听山歌到晓无。

  烛泪滴残海棠冷,也许金庸在写程灵素以蜡烛武器的时候,就注定了她只能如蜡烛一般,直至成灰泪始干吧。

  .S:

  刚刚在新版《雪山飞狐》中胡斐扮演者聂远的博客上看到他写的《当黄蓉遇上程灵素》,看到他写道:

  早在接下《雪山》之初,就有记者问我,是喜欢袁紫衣还是程灵素——我哑然失笑,如果我真是胡斐,自然喜欢的是袁紫衣,但若只是一介看客,程灵素的痴情愁绪历历在目,心中哪还再能容下别的人?——记者是个小姑娘,听过之后抿嘴一笑,想必是合了她的心思

  程灵素自然不及黄蓉俏丽,不过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小丫头,可是她的心思缜密细腻体贴却比黄蓉有过之而无不及。黄蓉的聪明天下皆知颇有几分张扬,而对于程灵素来说,或许除了她的“胡大哥”,谁也值不上她花费更多的心思,正因如此,又更添了几分憨直的可爱——这样的女孩更加难得,却至亲至近,合上书本,恨不得能就此牵了她的手退隐江湖浪迹天涯

  又看到他在《程灵素之死》中写:

  我无法得知如果真有“胡斐”其人,他此刻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但当我看着她为我饱受毒蚀之苦,命若流沙时,有如千刀万剐钻心,我开始恨她,恨她自作主张的救了我,而我却束手无策,恨她看似坚强却早已为爱灼伤,我恨她步步为营洞察先机,更加恨她让我的生命变得沉重而无法拒绝——她安静的睡在我身边,纤瘦弱小脸色苍白,我在想,没有她,我该有多寂寞……

  心中也许有了些许安慰,毕竟,还是有个“胡斐”喜欢程灵素的。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二):文学审美宗教的审美

  天下第一毒“七心海棠”的主人程灵素一生未杀一人,足见其慈心;薛、慕二贼贪而中其遗计丧命,足见其智慧;对结义大哥不离不弃,足见其情深

  作为一个几乎完美女性的文学形象,欲至其巅峰,必赐其死亡。因为人的审美需求,而这个时代尤爱泪水,这“求之不得无怨无悔”的情结,且要留下“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余味不散,作为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以上的审美可称之为文学式的,基于一种情执,诸如《红楼梦》、《浮生六记》这些催泪的文学作品都以之感人肺腑,断人肝肠。金庸的作品其古典性终究还是保留的,何谓古典性?所谓古典性其实可谓是一种理性的反思,这在《红楼梦》中的佛法“空”的宗教关怀,以及《浮生六记》中最后一篇《养生记道》(有人说后两篇是伪作,我不管这个,如果是伪作,说明作者可能情郁早逝,又有什么好?)都有体现,并以此作终结。反思什么?情执。执着什么?唯一和长久。程灵素之感人,正在其情,且其死于情。但是,在褒程贬袁的价值观中,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圆性尼日日夜夜地诵经忏悔,为胡斐,为灵素,为自己,为父亲,为自己所杀的人……这是承当,因死实不能解决生之问题。当然这不如侠侣之美,但是侠侣之美在历史上我还未曾见过。如果你真的想追求答案,你就不能把这种宗教的视野作文学作品审美的调味料。

  追求答案的前提是你必须有不耽于悲伤的勇气,在我们这个文艺青年普遍肝气郁结、肺脾气虚的时代,在生理上是有困难的。那么,这一切也只能看缘了,勉强不得。若有缘从文字得度者,至少应有宗教的审美态度。宗教的审美有两个基本维度,第一,它不是情执,也不是无情,而是“止于至善”的多情,这一点我们从耶稣为人类罪恶赎罪中可感受到。当我们为此而掉泪时,这种泪水没有绵绵之恨的遗憾,而是救赎的,是无私的,是超越的。换言之,文学式的审美是基于人的感官和私心(有特定对象的,而不是普遍的,此所以谓灵素是有私心的)的局限的,不管它多美,乃至以生命为代价。宗教所为人赴汤蹈火,或不能接受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对打破这种局限的不同态度。文学的审美,其死亡之后是难以弥补的遗憾;宗教的审美,其死亡不啻为一种新生,或者说解脱、得救。所以说,基督教讲天堂地狱,佛法说六道轮回,这些见地,会显得我们的执着相当愚蠢和无意义,触怒了人的自尊

  第二个维度,是深具情执的凡人,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以及超越的意义,那就是——无常。“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怖,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这是紫衣留给胡斐的佛偈,为《妙色王求法偈》中的一段。如果我们的理智还做得了主的话,我相信没人会反对此偈的真理性。但是,不愿接受。为什么?因为人要忍不住问一下“为什么”?虔诚的约伯尚问上帝为什么。要答案,尽可以是“神的试炼”、“因果”、“消业”之名相(虽曰名相,亦是真相,是修行之道),信了行了,就解了,再问下去,只有“如是如是”一句,就是这样,结束。什么为什么?一切问题起源于人执着于自己错误的见地。天何言哉!

  同样,我前面说好的文学作品总有宗教作为调味料,为什么是调味料呢?因为作者的“放不下”和读者的“看不开”啊!为什么一定要如此?为什么不能永远美好?“不要干净!”这是胡斐对紫衣“此后便如一年之前,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岂不干净?”的回答。“不要无常!”这是王语嫣对自己的一根白发的怨怒,段誉见之,心魔顿除。而命好的虚竹最遗憾的竟是:“色无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虽伤心,倒也没想不开。我心里不开心,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因为他怕自己,忘了无常。讽刺的是,如果真的美好圆满,我们又不能审美了。于是,这从一个文学的永恒主题,变成了哲学人性的永恒主题。宗教笑而悯之:都是妄想,愚人自缚。

  传统作家总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写小说,寄托自己的闲情烦恼,有点无奈郁闷情怀,但是,尊重规律,服从天道,唯天道中有希望,让读者透口气(当然你透不透是你的事)。金庸先生二改其书,想必有他在学佛后,对因果的重视。我想,沈复或别人在《养生记道》里说:“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得勿作茧自缚矣乎!”何尝不是以自己的人生现身说法,开导他人。读者又何必作痴儿怨女的刻薄之态呢?

  我有时候想,自己为什么总不能进步呢?因为自己总不愿真正地反思,总觉得是他人不合己意,“他人即地狱”,或和诗人、文学家、艺术家一起感慨“那尘世转变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还觉得挺浪漫,把宗教当作调味料,隔靴搔痒。“没有人生的宗旨和纲领,当然只能在红尘里乱滚。”南师如是说。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三):你曾是少年

  在金庸先生所创造的巨大的武侠世界中,《飞狐外传》一书实在算不上出众。也许因为是早期的作品,书中的人物性格比较单薄,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故事情节略显平淡,很难给人留下特别深刻印象。书中的男主人公胡斐,更是被称作“金书第一悲催男主角”,他没有传奇成长经历,没有绝世的武功,一生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大事业。

  胡斐与袁紫衣、程灵素的爱情故事是《飞虎外传》的主要线索,而程灵素是不少金庸迷心中最爱的女性角色,因此,每当人们聊起胡斐,总会聊起程灵素对他不求回报刻骨痴恋乃至小说最后为救胡斐而死,而反观胡斐对于袁紫衣的迷恋,却很难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人们对于胡斐似乎多少会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感。的确,程灵素这个角色实在写得太好了,太鲜活了,太让人震撼了,在程灵素强大气场笼罩之下,胡斐的确有些让人郁闷。可是,我们评价个人,只看他的爱情经历是远远不够的。胡斐在金书十几个男主角中,具有与众不同人格魅力,他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甚至对于金庸先生本人,也是如此。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武侠人物对富贵贫贱并不放在心上,更加不屈于威武,这大丈夫的三条标准,他们都不难做到。在本书之中,我想给胡斐增加一些要求,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英雄难过美人关,像袁紫衣那样美貌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她是很难的。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自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江湖上最讲究面子和义气,周铁鹪等人这样给足了胡斐面子,低声下气的求他揭开了对凤天南的过节,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

  胡斐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侠者风范。且看胡斐的父母都是世上少有的英雄人物,其父胡一刀性情豪迈,侠骨柔情,人称“辽东大侠”;其母乃官宦小姐,但英姿飒爽,才貌兼备,明心慧眼,实女中豪杰。苗人凤曾这样说到胡夫人对丈夫的情爱:“像这样的女人,要是丈夫在火里,她一定也在火里,丈夫在水里,她也在水里……”。胡斐虽然不在父母的养育之下长大,但他一定是继承了父母的品格性情。

  《飞狐外传》中,胡斐在第三章《英雄年少》正式登场。这一章我认为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章。胡斐的登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突然间一个黄瘦男孩人群中钻了出来,指着苗夫人叫道:“你女儿要你抱,干么你不睬她?你做妈妈的,怎么一点良心也没有?”

  几句话人人心中都想到了,可是却由一个乞儿模样的黄瘦小儿说出口来,众人心中都是一怔。只听轰轰隆隆雷声过去,那男孩大声道:“你良心不好,雷公劈死你!”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霎时间竟是大有威势。

  短短两句话,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侠义心肠的乡下小子跃然纸上。

  在商家堡的少年胡斐,是个十分聪明机智的孩子,年纪虽小却独立倔强,不怕痛不怕死,活脱脱是个顽童模样,的确配得上“英雄年少”四字,很难让人不喜欢。

  我说胡斐特别也正是因为如此。金书中的男主人公,多是年少时经受了常人不可承受的磨难,过了许多“憋屈”的日子,然后因缘巧合学会了绝世神功,在天下人面前突然展现出来,有一种完成“逆袭”的意味。可胡斐却不是这样,他一出场就武功高强聪明机智神采飞扬,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很难感受到他收获了成长,因为年少的他就已经很惊艳了,很难完成自我超越。

  数年之间,他身材长高了,力气长大了,见识武功,也是与日俱进。四海为家,倒也悠然自得,到处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却也说不尽这许多。

  这短短几句话彷如电影字幕一般,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几年后。胡斐不再是少年了,他不免要开始接触成人世界的种种无奈。可是胡斐还是胡斐,自始至终,他其实从来没有变过,那些让我们欣赏的好品质,他从来不曾被迫失去。

  谈到胡斐的“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凤天南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胡斐到广东,遇当地恶霸凤天南欺压百姓,几欲除暴安良却屡遭袁紫衣阻拦,使凤氏父子杀人后逃走。

  他站起身来,指着北帝神像说道:”北帝爷爷,今日要你做个见证,我胡斐若不杀凤天南为锺家报仇,我回来在你座前自刎。“

  胡斐因为素不相识、没一点交情的锺阿四,把凤天南视作一定要杀掉的不共戴天的大仇人。在追赶凤天南的路上,胡斐遇到了武艺高强的妙龄少女袁紫衣。

  唉。袁紫衣。

  每当想到这个人物,我总是一声叹息。

  袁紫衣的出场,和胡斐的出场一样,非常惊艳,又一个神采飞扬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非常痛快。巧的是,随着情节发展,在许多读者心中,胡斐和袁紫衣都变成了衬托程灵素的背景,缺乏个人的魅力,也是因为他们二人后来的让人“不痛快”吧。

  袁紫衣是怎样的一个少女呢?她的第一次出场十分华丽。(实际上可能除去最后一次有些黯然,袁紫衣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很吸引人的目光的。)第一次出场,她骑了《书剑恩仇录》中那匹有名的白马,从胡斐的面前一闪而过,只留给胡斐一个苗条的背影。等到胡斐再一次见到她,她已经开始争夺掌门人。那时候的袁紫衣身手利落,小小年纪连败江湖中的成名高手,用的竟然是那个门派自己的武功。——这样一个女子令胡斐惊叹。也直到此时才出现对袁紫衣长相的正面描写: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

  就像胡斐情不自禁地被袁紫衣吸引一样,我也很喜欢袁紫衣。是的,我真的非常喜欢和胡斐一同遇到凤天南之前的袁紫衣。胡斐与袁紫衣的相处,在金书中也是非常特别的,相比其他男女主人公共患难之后生死相许的伟大爱情不同,胡斐与袁紫衣的相处模式非常“接地气”,带有捉弄,带有较劲,在小打小闹之中两人慢慢贴近对方,非常温馨。袁紫衣与胡斐最初相遇、相伴那一段的描写简直妙绝。袁紫衣使诈将胡斐推进了泥水中,在胡斐洗澡的时候戏弄他拿走了他的衣服独自离开,却在路上缓缓而行边行边笑,走的缓慢——。

  “她每天只行五六十里路程,但胡斐始终没追上来,芳心可可,竟是尽记着这个浑身臭泥的小泥鳅胡斐。”——这是第六章的结尾,写尽了有了心上人的少女的心态。

  等到胡斐追上袁紫衣,助她又得了一家掌门之位,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这时候起,袁紫衣叫胡斐做“胡大哥”。袁紫衣是豪爽中带着几分灵动的女子,胡斐也并不是一个木讷呆板的武夫,两个人嘴上功夫了得,又都身怀绝技,兴趣相投,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对方所吸引。直到在避雨的湘妃祠中再次遇到胡斐追杀的恶人凤天南。

  从遇到凤天南开始,那个让我喜爱的袁紫衣不见了。她的行为开始变得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匪夷所思。那时我还不知道袁紫衣就是凤天南的女儿(事实上这是金书中最让我郁闷的一个设定),但我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那是一种袁紫衣与胡斐到底有缘无份的预感。

  凤天南不过是小说中用来体现胡斐行侠仗义的一个配角,却引起了袁紫衣与胡斐的争执:当时,袁紫衣多次恳求胡斐不要杀凤天南,胡斐也不过是“心肠一软”,却还是坚持。金庸先生在后记中写这是胡斐经受的美人关似的考验,设计这个情节愈发的突出胡斐的英雄形象。

  袁紫衣轻叹一声,柔声道:“胡大哥,你当真不给我一点儿面子么?”火光映照之下,娇脸如花,低语央求,胡斐不由得心肠一软,但越是见她如此恳切相求,越是想到其中必有诈谋,心道:“胡斐啊胡斐,你若惑于美色,不顾大义,枉为英雄好汉。你爹爹胡一刀一世豪杰,岂能有你这等不肖子孙?”眼见若不动武,已难以诛奸杀恶,叫道:“如此便得罪了。”

  这是关于胡斐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只因他真正做到了“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在《笑傲江湖》之中,令狐冲痴恋小师妹岳灵珊,是“有时她要自己做什么事,不论这些事多么艰难,多么违反自己的心愿,可从来没拒绝过她一次”。令狐冲是多么潇洒的人啊,可是在这一点上,的确比胡斐差的远了。

  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也曾因着那少女心,格外憧憬那些“难过美人关”的英雄,我也曾以为“失去控制”“变得脆弱”“能见到她这般开心什么都值得为她抵受”便是真正的爱情。现在才知道,真正的英雄,是不会“难过美人关”的,在“美色”和“大义”之间,胡斐哪怕有千万无奈,也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与胡斐相比,说出“你当真不给我一点儿面子么”的袁紫衣,思想境界可就差的远了。

  胡斐终于与袁紫衣交手,但是在交手的时候还是留了情面,也从袁紫衣的招式中看到了她对自己的手下留情。

  此后袁紫衣便不见了踪迹,却留下了洗的干干净净的胡斐的衣服,留下了那只纹路细密通体晶莹的玉凤,更将自己的倩影留在了胡斐的心里。自此之后,袁紫衣巧笑嫣然的容貌,总是在胡斐的脑海中盘旋来去。那一整个晚上胡斐都没有睡着,他想不通这个神秘又诡异的女子对他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他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帮助凤天南,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要赠自己这玉凤,只知道,这玉凤,这女子,都将是自己一生中的至宝。

  袁紫衣一直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在第九章《毒手药王》中,程灵素登场了,从此她一直陪伴在胡斐身边,以“二妹”的身份,直到悲惨死去的那一刻。

  那村女抬起头来,向着胡斐一瞧,一双眼睛明亮之极,眼珠黑得像漆,这么一抬头,登时精光四射。胡斐心中一怔:“这个乡下姑娘的眼睛,怎么亮得如此异乎寻常?”见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

  除了一双眼如点漆、精光四射的眼睛让胡斐一怔之外,胡斐对她的印象甚是平淡,就连这一怔,他也很快放在了脑后。可是这样一个相貌平常的女子,却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真正担得起“冰雪聪明”四个字的人。从她第九章出场到第二十章死去,大大小小的事情,她一双“亮得异乎寻常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她什么都料到了,并且从容应对:赠花救人,化解师兄师姐怨仇、救胡斐脱险、解救马春花、破掌门大会……赴死之前布的连环局,更是将她的聪明过人之处体现到了极点:一救胡斐;二清除慕容薛鹊,清理门户;三毒瞎石万嗔并告诉胡斐石万嗔可能才是害死胡一刀的真正凶手,以防胡斐感念她的情意自绝,并为他日后为父报仇扫清障碍。所以尽管她出场的时候全书已经快过半了,可是,她出场之后,热血仗义的胡斐、飞扬洒脱的袁紫衣、顶天立地的苗人凤,都相形失色。

  程灵素这个角色,在情节稍显平淡的《飞狐外传》中,确实非常亮眼。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身为无嗔大师的关门弟子,七心海棠的主人,有着天底下最厉害的下毒解毒功夫,却处处以德化怨,有着菩萨一般的善良心肠。她却从来没乱下一次药,生前也不曾杀死一个人。直至临死前,她才出手布局,假手于一段蜡烛,在她死后替师父清理了门户——即便是这时,她也给了那三个蛇蝎一般的人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不那么夺书心切、乘夜赶来,他们是不用点上那致命的七心海棠蜡烛的。

  我很能理解许多读者因为程灵素而不喜欢胡斐。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和程灵素在一起时的胡斐。在我的印象中,对于程灵素的聪明智慧、料事如神以及她高超的下毒解毒功夫,胡斐始终带有一丝芥蒂,他不仅总是“暗自沉吟”,还至少三次怀疑程灵素居心叵测。

  第一次是怀疑程灵素要用毒烟熏死铁屋中的师兄师姐。

  “难道我眼看着她干这种绝户灭门的毒辣行径,竟不加阻止么?”

  ……

  胡斐搔了搔头,指着蜡烛道:“这毒烟……这毒烟不会致人死命么?”程灵素道:“啊,原来咱们胡大哥在打发慈悲啦。我是要救人性命,不是在伤天害理。”说着转过头来,微微一笑,神色颇是妩媚。

  此时胡斐与程灵素相识不久,可程灵素对他一见钟情,被心上人如此怀疑,她只是“微微一笑”,可见其宽容大度。

  如果说这第一次怀疑尚且情有可原,那么之后两次,可就让人心寒了。

  第二次是怀疑程灵素借治伤为名对苗人凤暗下毒手。

  胡斐见程灵素拿了刀针走到苗人凤身前,心中突起一念:“江湖上人心难测,倘若他们正是安排恶计,由程姑娘借治伤为名,却下毒手,岂不是我胡斐第二次又给人借作了杀人之刀?这时苗大侠全身穴道放松,只须在要穴中轻轻一针,即能致他死命。”正自踌躇,程灵素回过头来,将小刀交了给他,道:“你给我拿着。”忽见他脸色有异,当即会意,笑道:“苗大侠放心,你却不放心吗?”

  胡斐第一次给人“借作杀人之刀”,是中了调虎离山计使得锺阿四、锺四嫂、锺小二三人被凤天南所杀。这件事在胡斐心中是难以磨灭的伤痛,此时他担心重蹈覆辙原也可以理解,但是,被他怀疑的程灵素,真的很让人心疼。

  程灵素与苗人凤素不相识,只知他是胡斐要救的人,于是风尘仆仆离开药王庄,为苗人凤治病。但在她准备扎针,叫他“放松全身穴道”时,胡斐却是心中一动,生怕程灵素暗藏阴谋欲借机加害苗人凤。而程灵素呢?她“当即会意”,不但没有责怪胡斐的猜忌,反而报以一笑。这一份磊落宽容的气度,在我看来,是胡斐所不及的。如果说苗人凤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那么,从替苗人凤治眼睛这样事情上,我觉得只有程灵素的磊落才可与之匹敌,就像俗语中的“英雄识英雄”一样,她问也不问就相信他会信任自己,问也不问就知道他忍受得住七心海棠叶带来的剧痛。整件事情当中,胡斐反而成了一个第三者。

  第三次是怀疑程灵素八岁的时候毒死了姊姊。

  程灵素说道:“我八岁的时候,拿妈妈的镜子来玩。我姊姊说:‘丑八怪,不用照啦!照来照去还是个丑八怪。’哼!我也不理她,你猜后来怎样?”胡斐心中一寒,暗想:“你别把姊姊毒死了才好。”说道:“我不知道。”程灵素听他语音微颤,脸有异色,猜中了他的心思,道:“你怕我毒死姊姊吗?那时我还只八岁呢。”

  此时的程灵素和胡斐,已经经过了许多患难,胡斐已经说过当她是好朋友。若换一般女子,见到“好朋友”这样揣测自己年仅八岁时的举止,心中自然不快,可是程灵素并不曾有丝毫的怪罪和不快,更是坦然说出了胡斐的心思。

  其实,程灵素对胡斐说“照镜子”的故事,是无意地向心上人吐露对于自己相貌平平的自卑吧。这样的真情流露,却换来心上人如此的猜忌,真是让人唏嘘。

  程灵素对于自己相貌平平的自卑,相信每一个品尝过爱情的滋味的女子都可以理解,但是胡斐却理解不了。

  胡斐心想:“一个人品德第一,才智方是第二,相貌好不好乃是天生,何必因而伤心?你事事聪明,怎么对此便这么看不开?”

  然而程灵素却的确看不开。从她和胡斐相识开始,她就曾借蓝花表达了对于自己相貌的遗憾。

  程灵素道:“我这蓝花是新试出来的品种,总算承蒙不弃,没在半路上丢掉。”胡斐微笑道:“这花颜色娇艳,很是好看。”程灵素道:“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胡斐一时不知所对,只说:“唔……唔……”心中在想:“倘若这蓝花果真十分丑陋,我会不会仍然藏在身边?”

  ……

  胡斐到:“我正在想你这句话。灵姑娘,我想过了,你送我这蓝花之时,我全没知这是救命之物,但既是人家一番好意给的东西,我自会好好收着。”程灵素听他这几句话说得恳切,“嗯”了一声。

  这里,程灵素似乎得到了让她满意的答案,她虽然不很美貌,但她对胡斐却始终是“一番好意”,最后也是她牺牲自己救了胡斐的性命。她“一番好意”给的感情,胡斐也的确“自会好好收着”。可是呀,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就是你爱上一个人,他疼你怜你,可是偏偏不爱你。

  当胡斐对程灵素说起和袁紫衣相识、相处的经过,程灵素的第一反应便是问道:“这位袁姑娘是个美人儿,是不是?比我这丑丫头好看得多,是不是?”可见容貌在这位冰雪聪明的姑娘心中始终是一道坎。有读者评价程灵素爱情失意的原因“第一,不够漂亮;第二,太过聪明”,唉,只怕是有些道理吧。

  程灵素生平最悲伤的事,大概就是胡斐提出和她结拜兄妹吧。她的脸颊霎时间变为苍白,言语行动突然间微带狂态。从她叫胡斐“大哥”开始,她就断了一切浪漫的念想,心甘情愿以“二妹”的身份和胡斐一起在江湖上行走。

  后来,袁紫衣又出现了。一夕长谈,嫌隙尽去,却原来凤天南正是袁紫衣的亲生父亲。有趣的是,袁紫衣和程灵素,两位真心爱慕胡斐的姑娘,一相识便以姐妹互称,且都在心里认为对方是胡斐的良配。可袁紫衣终究还是神秘的,在知晓了胡斐对自己的情意之后,她还是留下一句“终不能两只凤凰都给了他!“让胡程二人咀嚼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掌门人大会上,袁紫衣终于以光头缁衣示人,明明白白告诉胡斐自己本是出家人,为的不过是断了胡斐爱她的心,更是断了自己爱胡斐的心。原来她自幼出家,法名叫做“圆性”。所谓“姓袁”,是将“圆性”颠倒而成,而紫衣就是缁衣芒鞋的“缁衣”的谐音。这个女子其实是善良的,单纯的,她总觉得没有了她,胡斐便会爱上程灵素,便会与程灵素这个很好很好的姑娘快快活活的生活一辈子。

  这一年圆性禀明师父,回中土为母报仇,鸳鸯刀骆冰便托她带来白马,遇到胡斐时赠送于他。只是赵半山将胡斐夸得太好,圆性少年性情,心下不服,这才有途中和胡斐数度较量之事。不料两人见面后惺惺相惜,心中情苗暗茁。圆性待得惊觉,已是柔肠百转,难以自遣了。她自行约制,不敢多和胡斐见面,只是暗中跟随。后来见他结实了程灵素,她既感自伤,亦复自慰,自己是方外之人,终身注定以青灯古佛为伴,当年拜师之时,曾立下重誓,为师父的衣钵传人,师恩深重,决计不敢有背。程灵素聪明智慧,犹胜于己,对胡斐更是一往情深,胡斐得以为侣,原亦大佳。因此留赠玉凤,微通消息,但暗地里却已不知偷弹了多少珠泪。

  读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了袁紫衣。我理解了她之前所有的看似牵强的、不合逻辑的、匪夷所思的、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举止,理解了她若即若离、又常骚扰、又似含情的有意无意的挑逗。袁紫衣是一个出家人,但她根本是一个不合格的出家人,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少女,一个不自觉地陷入爱情“待得惊觉已是柔肠百转难以自遣”的少女啊。她和胡斐的相处,所有举动都是出自本心。我们都高估了袁紫衣,而袁紫衣,她高估了自己。她以为自己不会爱上胡斐,爱上了胡斐之后,她又以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总是高估自己的人往往是不可爱的,却往往是让人心疼的。

  是的,袁紫衣是让人心疼的,圆性是让人心疼的。那个在第六章惊艳全场的紫衣女郎不是真正的她,她根本不是一个神采飞扬开朗豁达的美人儿。圆性的可怜身世注定了她是一个纠结的不能更纠结的人物,而爱上胡斐——这件在她意料之外的事情,更是增添了她的烦恼。

  当她留下一只玉凤悄然离去的时候,她就已经决定不爱胡斐;当她把另一只玉凤送给程灵素的时候,她就已经决定不爱胡斐;当她对胡斐说出“你何必管我?此后便如一年之前,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岂不干净?”的时候,她更是狠下心来决定不爱胡斐。可这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却不知道,她可以决定自己不能和胡斐在一起,但不爱胡斐,却万万不是她可以“决定”的事情。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圆性出现在胡斐父母亲的坟前,为的是偷偷见胡斐一面。

  只听得她咳了好半晌,才渐渐止了,轻轻的道:“倘若当年我不是在师父跟前立下重誓,终身伴着你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岂不是好?唉,胡大哥,你心中难过。但你知不知道,我可比你更是伤心十倍啊?”

  这个姑娘只道荒野之中定然无人听见,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表露自己的心事,其他的时候她都是那么的狡猾,带着一丝神秘和邪气。只是,这一次吐露心事,也一定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吐露心事。在此之后,世上再无袁紫衣。“借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

  小说的结局,胡斐看着这位真心相爱的女子渐渐离开自己,走出自己的生命。她在去之前念佛偈,“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我总觉得与其说是念给胡斐听,倒不如说是念给自己听,念给自己尚且温热的心听。她想让那颗心尽快的冰冷。因为她知道,今日之后,世上只有圆性。

  他身旁那匹白马望着圆性渐行渐远,不由得纵身悲嘶,不明白这位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

  圆性就这样走了,金庸先生不写胡斐有多么痛心难过,却写白马纵身悲嘶。白马不明白这位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但我们是明白的。想必胡斐也是明白的,所以他才不出言挽留。圆性哪是不愿回头?她是不敢回头。直到此刻,她终于认清了自己。她表现得有多残忍,内心就有多不舍。

  《飞狐外传》写在《雪山飞狐》之后,所以《飞狐外传》中的胡斐难逃孓然一身的宿命。程灵素为他而死,袁紫衣又离开了他。这二人都注定不能伴他“浪迹天涯、行侠仗义”。

  每当想起胡斐,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首歌《你曾是少年》。

  “许多年前我曾是个朴素的少年

  爱上一个人就不怕付出自己一生

  相信爱会永恒相信每个陌生人

  当我和世界初相见

  当我曾经是少年”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又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英雄少年胡斐。

  我们往往会责怪岁月把我们变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人。但胡斐却还是胡斐,哪怕他见识了人世间的种种丑恶,哪怕两位红颜知己都离他而去,哪怕他的爱情无果而终,哪怕他最后孓然一身没有任何亲近的人陪伴,他还是他,还是那个在商家堡初次登场就让人眼前一亮的朴素的少年。

  岁月固然是无情的,万幸的是,它终究没有比赤子之心更强大的力量。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四):人生为何路不同

  人生为何路不同,缘来缘去莫法懂。

  就是为了程灵素才重读此书的原因之一。五年级或者初一的时候读过一遍,当时还是去小书店里借书的日子,在家里看电视,雪山飞狐,只记得片头的歌特别好听,以及最后南兰说的那句“墓前三尺,冷月宝刀”,感觉特别振奋人心,感觉这安排太巧妙了,很佩服。于是去书店借书看,是第一本金庸。可惜还借错了,借的是飞狐外传,也就是今天看的这本。

  时间过了很久,这本书的情节也记不很清楚了,于是又重读了一遍。

  还是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人物就是程灵素了,也最喜欢这个女子。甚至于觉得胡斐、袁紫衣都是铺垫了。

  程灵素,《灵书》《素书》,名字都那么好听,如果自己有女儿的话,都想过给她起这个名字,但转眼又想到程灵素的遭遇,又不敢了。

  对于程灵素的映像,有些和仪琳相似。都是那么爱着,但却得不到爱,让人心疼。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不同的是仪琳美貌动人,但本事不大,程灵素说不上漂亮,但本事大,聪明。外貌对于女人还是很重要的吧,即使嘴上说着无所谓,为程灵素打抱不平。

  程灵素,金庸里一个令人心疼的姑娘。

  这就是爱情吧,爱其实没有什么道理,也不是你付出多少可能会有回报的。十年后,胡斐留着络腮胡子的时候,心里是会记挂着程灵素的,这便是可以让人温暖的地方吧。

  别外人让人震撼的地方就是读到袁紫衣是个尼姑的时候,真是不明白金庸为什么要把她设计成一个尼姑,两个人能在一块也很好啊,非常好啊。袁紫衣可能是有些大小姐性质,但也只是有些脾气而已,这可能就是爱胡斐的表现吧。

  哞,就是为了把胡斐留给苗若兰么

  灵素

  (这一段我一定要抄下来)胡斐纵马跟随,两人一口气驰出十余里路,程灵素才勒住马头。胡斐见她眼圈红红的,显是适才哭过来着,不敢朝她多看,心想:“你虽没袁姑娘美貌,但决不是丑丫头。何况一个人品德第一,才智方是第二,相貌好不好及是天生,何必因而伤心?你事事聪明,怎么对此便这地看不开?”瞧着她瘦削的侧影,心中大起怜意,说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肯不肯答允,不知我是否高攀得上?”

  程灵素身子一震,颤声道:“你……你说什么?”胡斐从她侧后望去,见她耳根子和半边脸颊全都红了,说道:”你我都没父母亲人,我想跟你结拜为兄妹,你说好么?”程灵素的脸颊刹时间变为苍白,大声笑道:“好啊,那有什么不好?我有这么一位兄长,当真是求之不得呢!”

  胡斐听她语气中含有讥讽之意,不禁颇为狼狈,说道:“我是一片真心。”程灵素道:“我难道是假意?”说着跳下马来,在路旁撮土为香,双膝一曲,便跪在地上。胡斐见她如此爽快,也跪在地上,向天拜了几拜。两人相对磕头行礼。

  程灵素道:“人人都说八拜之交,咱们得磕足八个头。。。。。。一、二、三、四。。。七、八。。。嗯,我做妹妹,多磕两个。”果然多磕了两个头,这才站起。

  斐见她言语行动之中,突然微带狂态,自己也有些不自然起来,说道:“从今而后,我叫你二妹了。”程灵素道:“对,你是大哥。咱们怎么不立誓,说什么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胡斐道:“结义贵在心盟,说不说都是一样。”程灵素道:“啊,原来如此。”说着跃上了马背,这日直到黄昏,始终没再跟胡斐说话。

  便在此时,站在厅门口的汪铁鹗朗声说道:“九家半总掌门到。”

  胡斐心头一凛,抬头向厅门看去,登时惊得呆了。只见门中进来一个妙龄尼姑,缁衣芒鞋,手执云帚,正是袁紫衣。只是她头上已无一根青丝,脑门处戒疤鲜明。

  胡斐双眼一花,还怕是看错了人,迎上上步,看得清清楚楚,凤眼樱唇,却不是袁紫衣是谁?

  霎时间胡斐只觉得天旋地转,心中乱成一片,说道:“你。。。。。你是袁。。。。”

  袁紫衣双手合什,黯然道:“小尼圆性。”(这一段是倒数第二章的一段,名字:相见欢。)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五):追忆少年时代

  金庸的小说,我基本上都看过,最喜欢的女主角有程灵素和小昭,两个都是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典范.上初中的时候首次接触到飞狐外传,又惊又喜.原来还有这样好看得东西.

  当时只是看情节,特别愿意看武打的细节描述,现在想来还是太小,不明白金庸先生把感情隐于情节的含蓄.

  后来,又看了不知道几遍,,慢慢的读懂了程灵素,特别是最后她死的时候,我每一次读,都会流眼泪,很傻的,明知道这样的事情是虚构的,本身人物就是虚构的嘛,大概因为太缺乏了,所以不明就里的觉得这样的女人很了不起.

  看过三联的版本,做的比较拖沓,包装的比较精致,偶尔看到花城的新版(应该是最新版的了吧)飞狐,封面做的简单素雅,分两册,顺手竟然翻到"毒手药王"一章节,舍不得放下,买下来了,回家又读,又读.

  看到程灵素费尽心机的安排了自己,安排了胡大哥,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好人大概就是这样,常常不得圆满,金先生明明说过,最喜欢灵素的,为何一开始就替她安排这样一个结局?大概,36岁时候的金先生也是,心里有个袁紫衣,身边有个程灵素吧?明知道,她有多好,可是,总是放不下心里的她.是缘分亦或是命运,谁又能解释?

  每次看到程灵素死了,我就不大愿意往下面看了.

  这一次看,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以前满讨厌马春花的,现在觉得她也没有那么讨厌了,人生自古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于月.

  另外,看到她那个莽撞,粗鲁,暴躁也没啥做为的师哥,徐铮,竟然也为他难过起来,一生忠厚老实,绿帽子带了多少年,到了最后也是一直隐忍,临了死于情敌掌下,也得不到妻子的半分爱.粗人,情浓起来,也是可怕.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六):『沐歆挽晴』《飞狐外传》之程灵素

  《飞狐外传》是我少有不愿再看一遍的书,一个女孩儿不管你聪慧如何,秀美如何,都不能让那个喜欢的男人回头来看见你为他的付出,而你却还要为他去死。你以为你的牺牲能赢得他的记忆?别傻了,十年后还有别的少女在等他归去!初中看完飞狐外传,再也没重看一遍的冲动,因为程灵素。今日再看,最后一章完全不忍去读。总想,倘若胡斐任由马匹踏上蓝花丛,灵素的结局会是如何?毒手药王的关门弟子,看得透生死,却参不透一个情字…… “只是,忍不住。恨不能化作金庸手中的笔,来为灵素完善一生的痴爱。”程灵素,金庸小说内难得的不是美女的女主,好吧,在我心中袁紫衣就是比不上程灵素。不美是死罪啊,袁紫衣在认识胡斐之前就已经带发修行的尼姑了吧,还瞒着胡斐,赤裸裸的欺骗。金庸笔下最喜阿朱,次之灵素。程灵素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美啊。不美才是金庸书里的死罪,不能做女主的。

  少时看这部书,刚初一,彼时纠结于胡斐为什么不爱程灵素,那么的聪慧无双,情深无怨。金庸小说中,最最令人肝肠寸断的场景,除了阿朱之死外,就是灵素之死了。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时隔多年,再看这些文字,仍为之泪下。当看到胡斐说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肯不肯答允,不知我是否高攀得上?” 程灵素身子一震,颤声道:“你……你说什么?”胡斐从她侧后望去,见她耳根子和半边脸颊全都红了,说道:“你我都无父母亲人,我想和你结拜为兄妹,你说好么?”程灵素的脸颊刹时间变为苍白 …读到这里只想说“靠” 。

  程灵素。出自金庸《飞狐外传》,毒手药王的弟子,名取自《灵枢》《素问》二书。面有菜色,肌肤枯黄,并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子,但是她的行为无疑是最美的,于她而言,一遇胡斐误终身。遇见胡斐,爱上胡斐,无奈胡斐心系袁紫衣,退而求其次结拜为异性兄妹,最后还是为救胡而身亡。这程灵素心思别人都能看破:王铁匠道:“胡爷,再见,再见!”收拾了风箱家生,挑在肩头便走。他走出几步,突然放开嗓子,唱起洞庭湖边的情歌来。只听他唱道;“小妹子待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偏偏这正主儿胡斐视而不见。《飞狐外传》揭示了一个真理:有些男人,天生外貌协会的,就只喜欢美女,多矫情多装都没关系。如果你身为一个普通姿色的女性,妄图用美德和痴情来打动他的话,那你就算死了也是白死!

  看到程灵素死去,我泪下如雨。也只有这样玲珑的心窍,才能在无法超脱中超脱,在无法放弃时放弃;也只有这样的痴情不悔,才能够用生命来挽救遗憾,用死亡来表白心事。胡斐不爱程灵素是对的,程灵素这样的女子,不是他能够把握,能够理解的。她是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金庸说,十分喜欢程灵素这个不太美丽,但可爱、可敬的姑娘。书中的人物他最爱的是郭襄、程英、阿碧、小昭,不是黄蓉、小龙女、王语嫣。看着程灵素最后的诀别,当真怆然泪下:“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有些东西是很好很好的,可是你偏偏不喜欢。你喜欢的人却又深深地喜欢着别人,又有什么法子。胡斐一生中最爱的是袁紫衣,最爱胡斐的却是他的义妹,最后和他在一起的是苗若兰。

  《飞狐外传(全二册)》读后感(七):再读《飞狐外传》

  读罢《飞狐外传》,我不禁掩卷而叹,想这整本书唯此句“我见到你是我命苦,不见你,我仍然命苦”而已。

  《飞狐外传》描写人物线条较后期作品要粗,人物刻画不够细致,虽然如此,依然可以窥见人物的大概,因为英雄人物本来便是以“粗犷率真”为傲的,但是就情节细细品味,似缺了些东西。原来,书中满是江湖门派为己或为公的较量,在较量的过程中,作者展开想象或实际考察的功夫,把各门派武功的招式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也许就是武侠小说没有几人能写好的原因吧,但是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想不光是为了了解一下江湖上有哪些门派或是哪一门派的杀手锏是什么吧,相比前者,读者更愿意从细致、巧妙的情节中感受人物独特的性格和细腻的情感,于是袁紫衣和程灵素的出场是必须的。

  然而,袁、程二人的出场又是短暂的。按照“粗犷式”英雄性格发展规律来看,女子在表现粗犷的武侠人物的小说中难免会会与英雄产生瓜葛,于是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这样一来,最终影响到小说的艺术效果,就像阿朱之于萧峰。袁、程二人的出场就是为了衬托胡斐柔情的一面,一个生性豪放,生长在东北雪上之中的人如果不让他有点柔情,则小说人物的形象就未免有点单一了,而且她们的出场又不能太久,否则又会影响英雄人物的主体性格,耽误性格发展就是耽误情节的发展。

  前面的啰嗦似乎有点跑题了,我的意思并非是想讨论袁、程二在小说中的艺术作用,而是强调她们出现的必然性。袁紫衣对胡斐的爱慕是非常符合她的性格的,他性格率真,不服输,在听到长辈们夸赞胡斐的时候,肯定就对胡斐有好感了,但是又想和胡斐一比高下,在经过数番较量之后,袁紫衣就彻底把自己的心交给胡斐了,但是由于身世所迫,一直不敢有所表白,直到为了保护自己禽兽不如的爹,或者是为了不让心爱的人误会自己,又或者是间接地向胡斐表达爱意或不能爱的窘境。程灵素的胡斐的爱就比较突然了,我称它为“一见钟情”,当然,世间估计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的原因是在那一刻对方身上有某个细节吸引了自己,对于胡斐来说,就是胡斐认真地挑水并细心地给每朵花浇水,因为程灵素乃毒王关门弟子,毕生对制毒、解读之来源——花喜爱有加,因此看到这么爱惜花的人自然起了怜“草”惜玉的感情,最后种下了情愫。程灵素心比较实诚,悄悄地爱上了胡斐,并忍着感情将自己和胡斐的关系变成妹兄关系,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爱,爱得毫无索取,爱得舍己为人。袁、程二人着实让胡斐难为了一把,让他左右为难,幸亏程灵素的善解人意。

  只有袁、程二人的爱情都是以想爱而不能的结局收尾时,才会让人心疼,才能有袁紫衣的那句令人动容的话,我跟学生说,我在教室里看晚修,看到这句话时,眼泪差点就流出来了,我并不会煽情,相反,我是一个冷静的人,当这句话说得水到渠成时,世间的种种无奈便已经和盘托出了。

  知音难觅,大概如此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