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开炮的读后感10篇
《向我开炮》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向我开炮》读后感(一):【当别扭攻遇到别扭受】献给王炮和高高~
昨天读完了这本书,一直到今天还有点缓不过来,脑海里始终浮现出高高的影子,于是今儿个终于耐不住,抖擞精神上来写个评。
《向我开炮》是一本吸引人的好书,里面每个人的性格都很丰满,无一不具有独特的个性,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大姨妈诙谐的京味儿语言,每次看到“丫的”这个词都不由得会心一笑,当然王炮和娜姐的吐槽也是既得瑟又经典,每当自己和里面的人物一起低头闷笑的时候,感觉真的走进了这本小说,胸腔里面都盈满了平平淡淡的幸福感。
当然咱今儿个是专门来写高高和炮儿的,啊啊~总觉得这两位是挺别扭的两只啊(笑~),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王炮那声礼貌的“去哪”,到后来化了妆的王炮带高高去机场的时候的那声“去哪”,同是相同的一个词,说话人的心境已完全不一样了,到这时我才猛然醒悟,原来他们已经走过这么长段日子了。
喜欢看他们俩的斗嘴,明明对方在心目中的感觉已经变了样,还要一个劲儿地揭对方的短来避免尴尬,然而其中也不乏和谐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山路的那段,王炮小心地坐在驾驶位上开着大巴,一旁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高高把袜子脱下来戴手上,一下一下地给司机擦着玻璃上的雾气,现在回想起来,这和谐的一幕多么具有夫妻爱啊=V=,这种细小的感动随处可见,北京布鞋、借来的西装、小熊睡衣、三子豆浆,还有夜壶。。。= = 太多凝聚了爱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忘不掉的时光。
要说到高高和炮儿最幸福的时候,我想大概是他俩在一起的日子吧,虽然大姨妈不厚道,这一部分没写多少【这一点墙裂不满。。。】。看他俩滚草坪那段心里那叫一个得瑟啊,心想你俩终于不别扭了,当时还在想作者会怎么来写这俩的情侣生活呢(这货还是担心高高是勉强才和炮儿在一起的),果不其然,两只在一起后仍喜欢掐架,但是小日子过得挺和美,高高甚至为了能整日和炮儿在一起,宁愿挤破屋子,跑公共厕所,到这时我终于放心了,高高是真心喜欢炮儿的。
这别扭的两只终于完满了,俺把俺心里想说的说出来也舒坦了,没有过多的深度,仅代表对这两只的喜欢,就酱~=V=
《向我开炮》读后感(二):您老见好收啊 我搬砖去了
红莲和《快哉风》后,又一本再愿重温的小说。不是没有好小说,没耐性一年都遇不到一本愿意回看的。
开篇妙语连珠的惊艳,即使厌恶故作幽默的人也很难不被其天马行空的语言逗乐。这么想来不自觉有些为自己评论的贫乏羞愧。
它打破了泛滥耽美界的“先入为主”常规,因而结局未料层层入胜。两人两牵挂,移情别恋自然而生,全无责备,不是爱被分割。初恋苦难在最后峰回路转,连续涨停。也有二十年苦守迈不出一步,被半道御姐拐走。
最为惊叹,其广博独到的见地。从鼓乐到朋克、商场政治到官民斗争、军事到佛学还有看守所规矩等等不一而论。既非《红楼梦》中食材药引非“立春的早露”不取的长篇大论故弄玄虚,又非俗文痛恨浅薄而不经脑地copy百科,你真以为编辑按字数算钱。其自然深入非常日阅读思索不能及,用以表现人物个性深厚丰富。
理不清的情况,扯不透的感情。“周围人都不在乎而让我忘了这个世界大多数人并不是能接受它”同内心强烈共鸣。不眠不休的列克星敦亲手粉碎的痛彻心扉却能处理不脱泥带水。困局窘境但也有流星大海豆浆...还有囚禁黑暗的希望。希望可是水,可为火。那么此时它如水缓缓留过心头,将沉重的身躯轻轻托起。
非要求全责备发扬常态作风,那么一箭“清水”,一箭“浪漫”。血博啃噬唯一激动人心,翻云覆雨裸裸艺术加工,只意会不言传,戚吾恨恨!而炮爷此翻举一反三、识人眼色、嘛话拿的开,受得了苦吃得住亏对人耿耿甘愿自我奉献娱乐人民群众不计隔夜仇,做的了模型敲得了鼓,入得监牢出得酒场,装的出文艺扮得了流氓,还是个处!这种浪漫主义和居家功能兼备的人!你喝我呢!还是挣扎在底层作司机!我去搬砖得了!
《向我开炮》读后感(三):真心好文~
刚补习完的一篇文章。两个字,好文。
一直听人推荐,之前几度尝试都浮躁的看不下去,现在看来是真是篇精彩,用心的文章。很平淡,又不乏酸甜苦辣,生活气息浓厚。
看文快接近一半了,都无法确定本文CP。当时就有点累了。。。想着这文怎么如此这般慢热。后来才发现,不是我确定不了,连人王胖子都迷糊着呢,我在一边干着急个P.
最开始的最开始有点站错CP,本来看着胖子跟高总在一起还挺有2到一起的夫妻相,但是后来我就开始注意到猴子了,甚至一度笃定,胖子最后会跟猴子一起。因为受到高总陈向阳的启发,最后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弯的,于是就跟好哥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但后来才发现不对了,怎么不对了?胖子换了工作,猴子不知道,胖子出差,找猴子也找不到,不管怎么说,跟胖子朝夕相处的换成了高总,猴子蒸发了。感情这东西,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抵不过朝夕相处。长此以往,由亲到疏怕也是如此吧。想到自己,突然就顿觉恐惧,同时又有些欣慰了。因为我终于可以提前有了一个这样的认知。什么样的感情,什么人是真正需要我们抓住的呢?我们与父母怕也是这样吧。
诚然,猴子和胖子并没疏,只不过,在胖子这么多年开窍后,开的却是高总的那一窍。猴子烦躁,自责,自虐,谁知道?有时候真的有点为猴子伤心。但是怪谁呢?谁都有责任的吧,特别是自己。然后不能不提到的就是娜姐了。娜姐是这篇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善良,直率,真诚,坚持,敢作敢为。不是主人公,但是总有能让你忽视不了的气场。有时候想,做人,就要像娜姐一样吧。
这篇文从头开始平淡、平淡、平淡、平淡、平淡然后是冲突,悲伤,感动,莫名。最开始让我觉得精彩的地方就是胖子,高总,陈向阳三人正面冲突的时候,感情真是个微妙的东西。想到胖子被抓时一直向猴子喊:我妈的盒,我爸的本。我妈的盒,我爸的本。突然会觉得很好笑,然后难受的想哭。想到猴子一直执拗地认为胖子和瘦子是一对,就为猴子感伤。想到炖猪竟然就是阳闻旭,已经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信仰,怎么活法,但求不悔。于是又想,人生来,不过两件事,爱与被爱。有人爱,真好。
当时看名字的时候完全不感冒,觉得大概又是个雷文。掐指一算,我在耽美里也浸淫三年,看了这文心里有是浮尘的。
很喜欢作者的文字,读来有时想大笑,有时心皱着,有时觉得懂得爱了,书中唐对王炮说的关于哥哥张国荣的我就是我;王炮入狱时碰到的炖猪说的人有两颗心,一颗真心,一颗假心;还有关于瘦子的爱,就像虎口脱险;苏三的爱的第七层吧大概;关于藏传佛教的东西等等让我心中憋闷,又仿佛豁然开朗,涨涨的若有所失。
性格其实还蛮鲜明,几对cp也很喜欢。王炮很生活化的一人,性情中人,爱看武侠,善良仗义,性格里有炮的一面,其实很男人的,就是有点别扭。我可不可以说我喜欢痴情的人,为他的情疼着,扭着。
文章节奏略慢,但是看文就觉得每一段细节很有滋味的,非得扯着你一直看完,不舍得看完。
有时我会想你一个司机会遇到这车上俩精英妖孽嘛,想想自己又给自己否了,谁管有没有,但是在大姨妈的书里是真实存在的。
《向我开炮》读后感(五):耽美一路走来被大姨妈软软的杀死
每个人都会有的吧, 睡着前闭上眼就从黑暗里跳脱出来的画面. 小时候是暗恋的男生跟自己缠绵悱恻的故事, 或是什么美好的回忆或愿景. 在脑海里发酵来发酵去就成了一片自导自演偶像剧.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闭上眼就是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眉心. 有时是一眨么眼儿就没了, 有时又真真儿听见轰鸣, 听见子弹撑开皮肤跟颅骨割磨. 一直也看不清那支枪背后的人, 潜意识里觉得是低俗小说那个桥段吧. 肯定是个卷曲头发的黑鬼念念叨叨说鸟语我反正也听不明白.
这本不能算是什么大事, 撑死了是个不成气候的梦魇, 搞不好还是文艺劲兴起时候落下的病根. 但是昨儿我躺着躺着, 琢磨着火速睡着的良方.
顺带一句, 属羊这方法刚开始可能真管用, 变成一个说法之后只能一用就觉着自己也跟上潮流了, 越数越精神. 可见有些事还是不言传的好, 当个秘方才有用.
说起那天失眠呢, 才突然发现没有可憧憬的暗恋男生的偶像剧桥段, 跟杰伦偶遇的幻想也嫌小家子气. 高中的片片断也不忍再想来徒然空堕伤感, 大学又着实乏善可陈. 结果没东西可岔开念想, 就只剩下一洞枪口, 令我哭笑不得.
lt;向我开炮>就像一支枪口, 闭眼就藏在黑暗里, 只能看见轮廓就足够惊心.
读耽美是从初中开始吧. 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腐女这个选项, 只觉得自己的爱好真是阴暗无底线, 觉得自己指定是积毒入脑印堂隐隐有邪气. 也曾有幸跟蓝淋在Q上聊过几句话, 是个很可爱的姑娘. 文我也都读了, 虽无太多沉潜但是胜在清澈的文笔漂亮的人设和虽有痕迹但绝不讨嫌的跌宕. 要承认, 耽美界太多读过就可以忘了的文章, 旨在意淫, 达到即可.
有关爱情.
疲惫世界的英雄梦想能不能用几朵玫瑰几分厨房与爱来界定? 相比之下我绝对会倾向于这种撕裂补充重生, 掉入虎口好不容易找到出路稍稍打个磕绊却又立马回头逆光发足狂奔. 对了这应该也是人年轻时读书太少想的忒多的通病. 要文艺么要快乐么要轰轰烈烈一场战争么这才感觉离孤独远了一步离寂寞近了一步.
王炮跟高力强当然是这种. 形就已经是一天打到晚鼻青脸肿了, 心理上也绝对没闲着硬碰硬. 我非常厌烦去纠结这些感情里的有的没的. 诶不是, 王炮根本就不爱高力强! 他爱的是陈向阳! 他爱的是老猴! 他爱的是娜姐! 诶不是, 高力强那板儿是因为陈向阳不要他了才在混乱中错手糊弄的接纳了王炮! 大姨妈说的是, 两个人的事情, 两个人知道. 我们不知道, 大姨妈可能自己也不知道. 这故事对我来说是完满的, 而对更多人来说是极具维纳斯缺憾美甚至要沦为BE的. 都是好事情, 不必强求也不必争辩.
对爱情的刻画是有些含糊的, 留白得刚刚好. 我们爱的从来不是对面那个人, 是爱情本身. 对于王高陈娜候阳又怎么不是呢? 两两组合, 都是可以有爱的. 都是可以扩展出一片绝好的心灵鸡汤的. 我没有这些繁复的念想, 我爱王炮的孤独. 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 充盈得要溢出来, 才渴求有人予之回应与之收留. 陈向阳予之回应, 侯东捷予之收留. 而最终他还是爱那个冥顽不灵的高力强, 他反倒去用自己单纯的孤独碰撞另一份更大的孤独. 无法给予结论, 只是感到噼里啪啦, 很是热闹.
有关快乐.
王炮快不快乐? 他那都是要乐过了, 乐到一闭眼就能哭出来. 这是不是乐? 谁能说这不是乐?
他把自己摆放进万众的生活里, 把自己的生活撕成一瓣儿一瓣儿, 再重新往一起拼, 还是不是他自己?
大姨妈的笔法在这一节让我非常感动. 没有倾向, 没有个人意见, 仿若对面那个人只是把笔尖放在纸上, 轻轻说句 王炮, 你看这... 接下来便一气呵成. 从始至终外人是外人的意见, 再多再杂都没有个正经的导向. 而王炮自己反倒是有着最坚实的脚步. 不得不说上次看到这份字里行间的淡然已经能追溯到碧华姐姐了.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能写出玛丽苏文不容易, 能完全跳脱出意淫模式更不容易. 只能说人物的已经丰满立体, 只消推他一步他自然会自己走. 作者帮他选的岔路口他当然走着不开心, 我们看着也是不开心.
距离真能评论<向我开炮>的水平我还差得远, 倒不如说很希望得知己. 一不小心就擅自把大姨妈引来当知己. 其实也是像答语文阅读题. 作者本尊一看, 这哪跟哪啊我写时候没这意思啊! 嗨, 看小说图个乐. 看出了深意, 那也是自己人心的反映罢了, 像首老歌.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trumming my pain with his fingers
inging my life with his words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Telling my whole life with his words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向我开炮》读后感(六):种子
捧着手机,生生用一天时间读完。一个白天加一个夜。
手机连着充电器,插口在床尾,就活着短短的电线,姿势纠结的窝在床上看了一整夜。
早晨抱着手机醒来,浑身酸痛,心里头空空落落又好像有万声回鸣。
有什么堵着,又好像有什么通了。
又何必想得太明白。
好的文字,总自带着力量把人吸进故事里去。
又能让人重新在故事的情境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在那种环境下五官的通感。
我并不好形容,只是感觉自己的毛孔像块海绵都随她描写的张开又合上,沁进去很多感情。
尤其是当故事就发生在自己如此熟悉的地方。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那些大杂院里学出来的语气调调,那些胡同里养成的生活动作,就是我正在经历的生活。
那些并不好懂的隐隐的情绪,也莫名的在我胸口翻涌。
我也去过西藏,了解过藏传佛教,可也并没觉得有多感动,有什么顿悟。但当看着小说里大姨妈似传教又似催眠,似有意为之又像剧情需要的那么轻轻写着那些咒语,我觉得脑子里轰一下炸开。颅顶的天花板早不是天花板,是流淌的低压下来的蓝天白云,脚下的地板也早不是地板,是当年攀登喜马拉雅山脉时脚底的卵石羊骨。色彩不是色彩,是经幡在飘在鼓,声音不是声音,是藏语在絮在语。温暖不是温暖,是阿妈的手在在抚在握。阳光不是阳光,是金子在流在淌。百种心绪齐上心头,突然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能西藏只是个种子,大姨妈给浇了捧醍醐的水,就涨开了枝桠。
就这么被一直轰着炸着,书读完了。到最后,谁和谁好了,赖了,开心了幸福了远走他乡了修成正果了似乎也并不那么重要了。
这一夜是种享受,对我来说。
有的时候,【同志】这个词也是个种子。打你知道了,就深种下了,只等有个人过来,甭管意外,甭管有意,哗的泼上一盆水。
细小的枝枝桠桠就蔓延出来,渐渐地缠满了你的心。
紧紧地,抓的心都要爆开来,填满了胸腔四肢百骸灵魂,最后生生要把那人缠过来再在头顶上开出一朵花。
那人是水源。
当他泼过来一盆水的时候,你就这么自我催眠了。
其实你可能只是爱上那盆水了,那又怎么样。
即便是他过来在你这捧土上撒了泡热尿,你也认定他了。
强说爱上什么了,你说的清么?
说得清的不叫爱情,那叫假心。
是吧。
最喜欢的是有一段,写玄武湖边儿的打渔。
我生生读了很多很多遍。
“
天黑了,波光如影,一彪人马杀出。
几架木舟细艇,围着当中一艘捕鱼船。男女之众,尽着皮裤,结队拉网。鱼们聚做一堆,成批成批地被塞进捕鱼船的木板舱里。网中乱跳不已,惊恐万状的生命。黑背白肚的鼓着嘴瞪着眼,很少能有走得掉的。竟还有些傻鱼慌不择路,跳出去了再跳将进来,看得我目瞪口呆。有些离了水还会吓死,一动不动地被扔在船板上,趁人不备了再诈尸地重跳入水中,狡猾大大的。
船板上已经堆成了山。生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捕鱼人在网里兜起一片水,慢慢地收紧。于是大家越来越要凑在一道,翻腾跳跃,也是个濒死前的拥挤乐园。
没有谁能跑得掉。
跑得了初一,也跑不了十五,只要你还在这片水域里,就总是这样。
”
写得多好啊,生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
总算连死也并不那么恐怖了,早晚都是个死。
只求明明白白的追逐一回,最好追到个垫背的,死的时候也知道,哦,倒也值了。
可能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只是姨妈没写。
写出来,就矫情了。
生活毕竟不是小说。真到了现实中,可能也就像小说中这么发展的情节,可是你的那颗心啊,感受不到这么多的情绪。没有旁白在边儿上给你指点,有的时候就想硬生生的压下来,甭搞那么多哩格儿楞。
多激昂的情绪,到了现实中,也落得“不过如此”四个字。
不过如此。
日子一天一天过,认识了新人,离开了旧地。没钱花了,咬咬牙,有钱花了,哥儿几个高兴了乐呵一晚上。
你高了说几句没溜儿的话,大家跟着笑啊听啊哭啊。第二天晕乎乎的醒了也就没人再提。
摸摸兜儿,得,又么钱了。哼是自己高了又豪壮地掏了钱买了单。
然后洗把脸,踏踏实实读书赚钱去。
求个平淡是真。
当然私以为大姨妈写的时候也犹豫了。
究竟要把胖子写给谁,是个难题!
前面那么多章那么多章,打着马虎眼,叫人看得着急。
他他他,就是不点明了。
可是就像我说的,有人给浇了捧水。
越膈应的事儿,越说忘,也就越隔靴搔痒的让你想挠挠。
天天憋着,憋着,憋着。
其实也就天天在想,在念,在盼。
所以这人,除了高力强,再没别人。
你点的火,你浇的水,你种的种子。
你你你,就是你。
哈哈哈,终于唠叨完了,真痛快。
话说写拆迁那块的时候,心真是跟着抽抽儿。
就好像又跟着重温了一遍童年被拆毁的感觉。
有机会大家都应该赶快去已经没有了的【崇文区】【宣武区】看看。
不光是名号没了,老房子老院子也早拆了个七七八八。
昨天去崇文的回迁房,整个小区里都是当年一条胡同里的老人。
十几二十层的高楼,愣是改不了这帮人的性格。
到了下午开始起风的时候,老太太老头就吱纽吱纽的推着小竹车儿抓着蒲扇穿着白背心儿到楼下遛弯。
小区头里坐得满满当当的。
就想起来呀,当年。
奶奶坐在胡同口儿,伙同几个老太太,晒太阳。
阳光特别好,远处院门口种的郎家园大枣树,结的满树的大蜜枣儿。
父亲也还在。
哎,扯远了。
总之,推荐看一看吧,说得罗嗦了,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