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篇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由芭芭拉·明托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302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一):衣不蔽体寒风里,背个LV有何用?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如果不是为了写这篇读书笔记,我估计一直都读不完这本书。

  通读此书,通篇还是典型的美国式思维,同大多数教别人如何思考,如何谈话的书如出一辙,如《高难度谈话》,就是想着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提升效果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内容的问题,全书感觉生涩难懂,更多的时候感觉像在读科技文献。读完全书,首先的感觉是似懂非懂,却完全无法用在日常的工作中,于是又挑出部分内容重点内容重新阅读和思考,才发现,书中所说的方法更多是用于商业文案,应用范围偏窄,这也难怪,作者是做咨询出身的,其思维和写作手法自然是与咨询息息相关结合文中的大部分商业案例,对于大多数从事文案写作的人并无帮助。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决策公司要不要开拓某个新的业务方向,通常情况下,商业难点在于找出新的业务方向的机会风险所在,而本书解决的是如何把已经找出来的机会和风险更好的组织表达,并且非常强调逻辑。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如果一个领导者有能力看到所有的机会和风险,那么他的逻辑一定是过关的,反而如果一个人看到的机会和风险偏离实际,即使用最棒的逻辑组织起来,也是对业务成功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应该把思维框起来吗?

  此书把写作、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都框起来,如果真的把本书应用于工作中,那么除了思考工作,还要思考如何把工作放在书中的这些框框里,首先,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非常不合理的,并不符合正常人的思考习惯方式

  作者写这本书是期望别人按照书中所说来提高效率,且不说书中的方法可不可行,但是对思考提出规定,本身就是很可笑事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得不到落地和执行。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思路很难被引导。

  工作汇报和取得成功是两回事

  虽然此书有一半内容不能令我满意,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还是有需有它的人群,比如经常需要撰写公文的政府机关人员市场分析报告,或者写咨询报告、项目报告等都能用的上。

  但是言归正传,如果我们想在工作中做出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写好市场分析报告就足够了吗?我认为完全不是,写好市场分析报告和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似乎完全是两个方向的事情,背道而驰。那些给老板汇报工作的打工者,只是负责把报告做的漂亮清晰,让老板满意,但是他们并不考虑帮老板获得成功

  本书的最大用处

  本书中对我最有用的是思考的逻辑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两篇能在我决定做一次活动或推广之前,对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帮助我做出漂亮的方案来说服老板给我提供资源

  如果跳出工作的范畴,将本书作为一部工具书,来辅助阅读一些政治新闻评论等,能帮助对社会、实事都有更深入理解,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可读性很差,在某些方面也是有用的,但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对那些年过中旬,有一定高度职级的人来说,他们对市场和商业内容有足够的洞察和把握,可以用本书中的方法来组织自己的内容和思维,或许能够大放异彩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二):为了写好科技论文,花了一天时间读了这本书

  如果你为了有逻辑地写出科技论文的话,那么建议你在模型,算法和结论都完备就要动笔了之前看这篇文章,因为如果看得早,很可能看不下去,因为它不易读,不易读的原因有三:

  1. 术语较多,用商业咨询案例作解释专业性略高,不如小说有趣

  2. 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读起来有点别愣;

  3. 作者絮叨;

  文章的叙说方式分纵向和横向。纵向的写法就是先写结论,然后写支撑结论的或步骤或原因;横向写法用在这些或步骤或原因的写作中,即这部分内容中包含的思想必须属于统一逻辑范畴,要原因都原因,要步骤都步骤,而且而且要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另外序言部分按照背景-冲突-问题-方案 来写,为读者抛出问题。正文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章节名称之后,这一章第一小节之前,要承上启下,说明上下层之间的相关性。

  时间短,大致浏览了一遍,很多内容并没有理解。有时间花两三天好好看一看。

  不得不说很多写作的经验小学老师就有交过,比如总分,总分总,承上启下,异曲同工~

  对了还有一个好处,解决了和男朋友沟通中由于他絮叨导致的缺乏耐心的情况,教了他按照先结论后具体的方式说话,感觉以后没耐心的时候会少一些~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三):《金字塔原理》

  1.当你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也会发生类似的组织思想的现象。比如靴子立在盘上。

  2.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分类的作用不只是将一组9个概念,分成每组各有4个、3 个和2个的3组概念,因为这样合起来还是9个。你所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将大脑需要处理的9个项目变成3个项目。

  3.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4.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5.实际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最初30秒内还不能清楚了解作者的全部思路,你就应该重写这篇文章。

  6.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

  ituation 介绍背景

  C complication 指出冲突

  Q question 引发疑问

  A answer 给出答案

  7.一般情况下,当你采用行首缩进法划分思想(观点、建议、论点)时,需要记住一条重要规则:要用相同的句型表达观点。

  8.好的幻灯片总是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或幻灯片)浪费在那些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转折性或介绍性语言上。当然,这就意味着,对未参加会议者来说,发给他们幻灯片,不如讲义那么清楚易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人把幻灯片和讲稿糅合在一起,这是一种一石二鸟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讲稿应该写成大纲的形式,并略去许多过渡性的语句

  文字应尽量简短(每张幻灯片最好不要超过6行或约30个单词,可用多张幻灯片说清楚一个思想观点);使用简单的词汇数字(如490万就比4876987就容易让人记住);字号应该足够大(32是个非常有用数字。用最远一位观众屏幕距离(英尺)除以32,得到的就是可以看清楚的最小字号(英寸))。

  9.设计PPT演示文稿应掌握以下基本规则:

  ◎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10.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文字和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理想比例是图表点90%,文字占10%,其各自的作用是: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四):对语文素养高的人真的用处有限

  目前正在看,应该会不断更新的。

  金字塔原理如雷贯耳,想来应该会不错。有两部,买的时候犹豫买合集还是买两本还是只买第一册,犹豫了一下只买了第一册,现在看这个选择非常正确

  正如我说的,对语文素养比较高的人来说用处有限。从小学到高中我语文一向最强,一般都最高分,作文更是最高分,到现在研二了,经历了处女座老师魔鬼式的报告要求和汇报ppt逻辑要求,深深觉得我老师看过金字塔原理: 开题中期报告第一部分都是背景目的意义,一般大四刚接触的时候就按背景目的意义去写了,其实最关键是要求你把你要做的东西的概况讲明白,也就是金字塔原理里所谓的序言。所以这本书前三章大抵是不用看的。我也只是略读,然后直接到了第四章,这部分还稍微有用些。

  ================================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五):感想

  在文章段落中亮明观点至少有四个位置:1、标题,2、开头,3、文章,4、结尾。很多人以为一定要把结论写在前面,这个一旦教条化,很有害

  把结论写在前面是一种机关枪扫射式沟通,列出大观点,分解为一

  系列的小观点论证,然后继续分解,举各种例,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让你接受大量的信息。通过不断诱导你对小观点说是,然后失去对大观点的反驳能力,对逻辑思维不够发达的人,非常有效,但是对于见识深刻的人,也容易引发反抗。

  把观点写在前面,还是写在中间,还是故意不说,取决于你的沟通目标、当时的能量还有听众的态度,这不是必然的写作方式。真正的写作方式是以听众为导向,而不是以结论为导向,听众可不一定就喜欢你的结论。

  一开始就亮出观点背后是一种强势文化,适合自上而下的组织思想,适合封闭式推导,但并不适开放讨论,比如在创意碰撞,学术交流上,散漫,缺乏明确结构的开放式互动激发更多灵感,而不是金字塔结构。

  所谓找到材料联系,找对分类组织形式,背后的原因不过是大脑偏爱有结构的记忆,其实大脑还偏爱自己习惯的记忆方式,大脑还偏爱直观的记忆方式,用金字塔方式组织材料,如果找对了听众读者习惯的结构,然后用他们喜欢视觉方式传达,能有效降低他们的认知难度。但问题是,他们习惯的结构果然好吗(请思考下某党《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

  相互穷尽,彼此独立,非常漂亮的说法,但是金字塔最难的恰恰不是找到一种信息归类方式,而是如何确定你的归纳是独立和穷尽的。

  逻辑的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其实就是麦肯锡方法的:“以假设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纽带”,要么证实,要么证伪,现实高手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借助所谓的逻辑形式,用有限的材料证实一个存在缺陷的命题。时间顺序的逻辑,明托说要:1、确定前因后果的关系(寻找因果);2、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划分结构);3、将类似事物归为一组(原因分类),这真心是分析问题的步骤,哪里是分析问题的框架?框架在哪儿呢?重要性顺序难道不是结构顺序的一种?用麦肯锡“相互独立,彼此穷尽”的原则我们很容易打败明托。PS:重要性顺序在现实中使用方式是:让领导先走。

  《金字塔原理》里面最有价值的建议是: 别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我觉得就是“言之有物”的意思

  好的议论文结果本来就应该是一句话一个意思,一层意思一层意思围绕主题推进,如果变成PPT,最好还是一句话一行,如果超过七行,最好用一个大家容易理解的视觉化结构展示,如是而已。

  另外一个不得不剧透的真相就是: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写得就不太符合她自己的信条?结构混乱,观点罗嗦,然后没有什么故事性?这可不像是翻译的问题,嗯,也许她是故意的,最好的内容留给培训卖。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六):《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有效表达

  薛梦浩

  课程背景:如何提高思考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怎样搭建框架结构、组织语序,用最短时间讲清观点,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用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是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逻辑思路,是最精炼和吸引人的表达方式,是顺着受众的需求理顺表达思路。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30年培训教材是咨询行业的统一标准,是世界500强高管领导力通用课,是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实用工具。

  课程收益:帮助我们掌握用金字塔原理逻辑性地思考和表达,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掌握准确高效阐述观点的有效方法。运用STAR原理,思维导图工具,用最短时间做出思路清晰、简洁有力的报告,使报告更清晰、专业。

  单元一、逻辑清晰的思考、表达思路

  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 先重要后次要 先全局后细节 先总结后具体 先论点后论据 先结论 后原因 先结果后过程

  逻辑清晰的四个实用原则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讲话讲课要用金字塔 织演讲内容 设计课程大纲

  用金字塔,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提高思考能力,提高沟通效益,最容易让受众理解和记忆,缩短文章长度,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单元二、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重点明确突出 TCPS原则

  自上而下表达 结论先行,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自下而上总结概括、组织素材 列出要点 找出关系 得出结论

  单元三、演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问题 根源 解决方案

  归纳组合论证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

  讲问题讲措施 布置任务 先讲措施,更容易记忆和执行

  单元四、前言四要素 PPT的逻辑思路

  前言四要素 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T的逻辑思路 设计演示幻灯片的思路和结构

  培训开场、会议开场 激发听众兴趣、建立友好关系树立权威可信度

  单元五、全脑系统思维、高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双漏斗模型:右脑发散 左脑集中 解决问题经典六步、六顶思考帽

  总之,阅读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在思考问题、沟通交流、演示演讲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多锻炼自己。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七):逻辑是只飞奔的乌龟

  前记:本文是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的书评和读后感。由于本书有些晦涩,读者不容易理解,为此我制作了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对本书进行阅读分析,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微盘下载:http://vdisk.weibo.com/s/bwvE-

  在龟兔赛跑的寓言中,不论兔子睡与不睡,乌龟总能够战胜兔子。很多人会认为,乌龟之所以赢是因为兔子的松懈,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兔子不睡的时候也输掉了比赛。在比赛中,乌龟总是能够找到最近的路线,因为它知晓赢得比赛的逻辑,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逻辑是只飞奔的乌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形:当你阐述一个PPT时却无情被客户或领导打断,当你做工作汇报时领导会眉头紧皱,当你讲一个故事时听众昏昏欲睡……也许,我们会抱怨客户的无知、领导的苛求以及听众的无礼。殊不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你本身,或表演的无趣,或内容的空洞,这一切几乎都源于一个因素:缺乏逻辑。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怎么说、说什么”,是每个表演者所希望达到的境界。然而,我们如何做到在思考、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曾作为麦肯锡第一个女性咨询顾问的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建立表达、思考及解决问题的逻辑。全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

  一、表达的逻辑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以帮助你初步了解并应用金字塔。在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中,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所以,当你组织的信息非常混乱时,就背离了大脑既定的思维结构,造成听众理解的障碍。根据金字塔原理,在表达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并抽象概括分组。而且,由于听众知识背景和理解力的差别,它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因此,我们需要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避免受众思维的偏差。

  构建金字塔,一般多采用自上而下法,只有当无法确定主题时,才会使用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构建金字塔的步骤主要有:画出主题方框-设想主要疑问-写出对疑问的回答-说明背景-指出冲突-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这样就玩成了金字塔的构建。在金字塔结构中,要注意横向思维(horizontal)的运用,文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概括;纵向思维(vertical)告诉我们每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并按同一逻辑顺序排列,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严格的金字塔结构。

  二、思考的逻辑

  这一部分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使用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出你希望表达的思想。书中举出了很多案例,来突出迫使自己“冷静思考”对明确阐述思想的重要性。思考逻辑的关键在与应用逻辑顺序,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使用时间顺序、结构顺序还是程度顺序。建立并使用清晰的分析与思考结构,是保证思考逻辑的关键。将思考结构化,利用框架分析问题,可以明确思考的路径。当然,思维包括两个方向: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发散思维可以将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不遗漏任何因素,可以用思维导图(mind manager)来解决,类似于麦肯锡的MECE原则;收缩思维是将信息范围缩小,排除无关或次要因素,保证思维的重点。发散思维与收缩思维通常相结合使用,一个负责铺开,一个负责收紧。

  在应用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后,需要概括各组思想,这一步往往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概括各组思想,可以给受众以明确的指导。比如说“公司应当建立3个目标”就属于缺乏思想的阐述,“该公司需要从营销、财务、人力资源3个角度建立目标”就属于有思想的阐述,后者明显能够对受众产生吸引力。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分析框架组织分析过程,使你能够预先组织思路,灵活运用金字塔。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程序包括:

  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分析/计划-组成金字塔

  提高解决问题效率的秘诀在于界定问题的准确性和搜集数据的条理性,这两个内容都离不开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步骤,常用的结构化分析框架主要有流程图、甘特图、思维导图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先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再进行资料搜集,这样可以减少资料搜集时间,提高资料搜集效率。

  逻辑树,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四、演示的逻辑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PPT的使用技巧,以及在PPT中使用金字塔结构。一般说来,理想的PPT是图表占90%,数字占10%。在进行演示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每次只演示一个论点;

  2.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比如:销售前景VS.销售前景看好;

  3.文字尽量简短;

  4.使用简单的数字或词汇

  5.字号选择适中;

  6.趣味性,包括演讲者本身、动画使用等;

  在如何制作PPT方面,可参照罗永浩、乔布斯等优秀演讲者的经验,如何用PPT来配合自己的表演,而不是让自己成为PPT的附庸。

  总之,《金字塔原理》是一本不错的思维指导书,它指出了我们思维方式存在问题并告诉我们如何去建立合理的金字塔思维结构。金字塔原理可以应用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从我们一只慢吞吞的乌龟变成飞驰的乌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专业性过强,案例也十分晦涩,需要沉下心来分析。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八):《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关于介绍逻辑思维与表达呈现的书,第一遍读的时候觉得作者讲述的内容很抽象,但是每每去深挖细想就会觉得其中确有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

  写作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小说散文随笔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写作方式,通常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得很随意,甚至天马行空毫无章法。但是在这本书中,芭芭拉明托用很清晰的思维为我们介绍了一套写作当中的思维结构构建方式。金字塔结构,描述的就是一种由上而下表达,由下而上思考的方式。其中着重提到了应用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也许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但是要想写出能让别人信服的文章就得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去说服他们,所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作说话就能使自己的条理显得更清晰。

  《金字塔原理》一书一共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部分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这四个方面基本概括了我们工作处事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脑图的制作,在思维中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东西,将那些发散的知识部件通过脑图的制作,形成初步的主干枝干,再将其中更细小的东西做成枝叶,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模式,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象的结构,方便理解的同时也方便了记忆。

  就我自己而言平时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比较欠缺,因此《金字塔原理》一书很好的教会了我一些思维方式,让我对逻辑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我对这本书读的还不是特别透彻,有时间我会更用心的去阅读,去理解作者的思维。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九):金字塔原理,the Pyramid principle 很好的介绍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Logic in writing,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

  教导了我们

  表达的逻辑性

  为何用金子塔:金字塔符合人类思考事情的方式。

  大脑自行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的结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我们应有意识的将沟通内容组成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找逻辑性。

  金字塔结构:总分,中心思想,分层逻辑讨论

  组织思想的4中逻辑结构:

  演绎顺序、时间步骤,结构空间,程度重要性。

  逻辑性的三种方式并联:

  向上,向下,横向。

  序言的写法: Situation Confliction Answer Question

  思考的逻辑性。

  解决问题的逻辑

  演示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十):经典的逻辑思考入门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为何使用金字塔结构以及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书中可取之处颇多,包括:

  1、通过大量的修改前后的案例对比,可以使读者从感性上了解逻辑清晰的文档是什么样子,并反省自己写的文档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2、在界定问题、序言部分、逻辑顺序等提供了模板或范式,有助于读者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选择相应的模板;

  3、书中还提供了不少写作的小技巧,例如如何概括思想、如何在写作时体现金字塔结构等。

  建议的阅读顺序:

  1、本书的附录三概括了全书要点,可先阅读此处了解大概内容;

  2、通读全书,特别注意案例与技巧;

  3、网络有此书的内容精华ppt,要点全面,排版精美,可通过该ppt加深了解。

  这本书是对金字塔结构剖析最全面的教学资料,从本书看,金字塔原理存在逻辑缺陷,金字塔结构更适用于咨询报告的局部篇章:

  1、偷换概念。金字塔原理的核心理念是:我们选择的一组思想必定有共性,因此可以用一个思想来概括此组思想,因此金字塔结构要求“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而作者认可的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及演绎顺序。

  问题在于:一组思想的“共性”可能包括内涵和外延,而作者认可的逻辑顺序基本上是以内涵为主,在这里作者是偷换了概念的。通过这个概念的转换,才能够用一个思想来概括全篇。事实上,作者也知道咨询报告的经典格式,也就是86页的图5.4,但作者以其推理繁琐为理由否定了这种格式;更突出的例子在53页的表4.1,作者认为大多数文章回答以下4种疑问之一,但咨询报告通常需要回答: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选择什么解决方案,如何实施,而不是其中之一。

  2、类比不当。作者认为序言要使用讲故事的形式,这本身也没有错,但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却将这个讲故事扩大化,认为“更多人关注将采取哪些行为,而很少有人想知道为什么发生了某种情况”(第68页),也因此作者在案例中常常会在提出结论后,就断言读者的反应是“我知道了,该怎么做”。

  就像在鬼故事中,作者写到主角遇到了鬼,读者可能不会关心鬼是否存在,怎么形成,而只关心主角怎么办;但是在咨询报告中,在利益相关的时候,读者会更关心“为什么”,也就是说,当报告者提出一个结论,读者会更关心如何得出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只有解释清楚了这一点,读者才会问“怎么做”,这也是为什么咨询报告的通常格式是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

  3、作者对一些关键的问题采用了轻率的断言来支持其理论,如“讲故事还能够使读者感到作者得出结论的逻辑必然是正确的”(第79页),作者也承认在读者不理解或更关心为什么的时候,要用演绎法表达,但同时又下了个断言“商务文章的读者很少属于以上两种情况”(第90页),在讨论多种解决方案时,认为“不要一一列出所有的备选方案,除非读者实现已经知道,否则读者会误把它们当作选择某种解决方案的原因”(第181页)。

  总括而言,尽管书中的某些理论未必适合于咨询报告等场合,但金字塔结构仍可以广泛应用于思考与表达,本书可以作为逻辑思考的入门书,学习其中的理念与技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