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绘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绘色》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0 02:05: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绘色》读后感精选10篇

  《绘色》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绘色》读后感(一):暖意是種手勢--葛亮《繪色》

  清晨的S地,有點「涼意」。穿過幾個街角,路過一間鬼話連篇的Pub,真有意思。我期待有一天通宵走在街角,散步聊天。玻璃鏡上被拉長的身影,才發覺何時變得人情又世故,少年心情偶爾回頭。大概我真喜歡浪蕩在旅途街頭,在春末夏初的多霧里弄,剪影的你輪廓太好看,是有點林夕的《約定》音節埋在指縫間的,而「暖意」一如葛亮的《繪色》是種手勢。

  旅途的涼暖曖昧,源於內心的粉紅色噪動,以及葛亮的《繪色》。文學的動人在於曖昧不明的瞬間,Homelessness和Home coming,徘徊往還間,盡顯王家衛式的搖擺不定,欲拒還迎的音色,黑暗中也可跳經典的芭蕾舞。

  如對陌生男人的好奇,游離間令人再三回味。一如對S地的陌生,源於Homelessness,還是源於如落葉後的枯樹總令我覺得生命如斯不可思議,有種Home coming的感覺。妙不可言,卻無從向誰描繪。

  窗外的藍白,我想秋天的落葉不遠了。生活總是無可避免從Homelessness到Home coming再到Homelessness。我想起兩首歌:一是電影杜絲先生的《It might be you》,那是Home coming;一是三毛填的《橄欖樹》,那是Homelessness。

  說真的,我喜歡Homelessness甚於Home coming。剪影的你輪廓太好看,一如葛亮文字帶來的「暖意」,溫存而體貼。大抵人在「藍色」孤寂的旅途,放大了這點美。

  如果你不認識寫過《朱雀》、《七聲》、《謎鴉》、《相忘江湖的魚》的葛亮,單瞧他的新作《繪色》那細膩輕巧的文字,你會以為他是個古意洋溢的金陵女子。在旅途讀完了《繪色》,真的愛不釋手。《繪色》那份私人觀影心事的隨意和灑脫,和小說的苦心佈局實有天壤之別。《繪色》的文字靈巧尖銳、溫柔體貼、時有金句,我想他會不會是浪漫的雙魚座?

  難得有這樣的作者可以左手寫純文學,右手寫流行文學,繪聲也繪色。他筆下的巴黎男人:「如果你是個行將發福的中年男士,也沒有必要不安,在這裡,你的肚腩被巴黎人稱為『情人的枕頭』。」如果說陳寧《八月寧靜》的巴黎是人文色彩的,那葛亮的倒多了一份浪蕩色彩。葛亮像遊盡了花都的愛瑪,有點自我陶醉的小聰明;又有點自比毛姆的年少輕狂;他的「觀」和「自在」;他的「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都是文字面具後的一點狂醉,它專屬封面容顏。

  影評要怎樣蛻變,不是引甚麼理論就成事的。要我說,影評都是自圓其說,純屬私人觀影心得。也許看多了影評,一有女子,就「女性主義」;一有男子,就「臥底主義」吧,引經據典到最後,都像《紅樓夢》的「太虛幻境」,醒來得個「恨」字。

  葛亮的影評有他的「暖意」,他理應是個穿白襯衫,小心翼翼對待的男子。他的「暖意」是一種手勢,一如張愛玲的「蒼涼」,帶回刻意舞蹈的姿色。看他的小說是很不過癮的,是隔著玻璃看窗外,這點美總有點朦朧;看他的影評,拋開所謂的「理論」和「氣勢」、精雕細琢的「結構」,看到他的真性情,一點也不是小說的「含蓄內歛」,是有點「狂飆」的。好就好在葛亮真的在「觀影」,自在閃念、喃喃自語。每個手勢都是花見,也不理花團錦簇背後的小眉小眼,以這點純真寫影評,倒是賞心悅目的。

  像葛亮這樣的男人,神秘間帶點突破。像睡了個懶洋洋的午覺,醒來,他已在為妳細心準備一份明日的早餐,還帶著一盤桂花或曇花類的芬芳,格格不入間,盡顯風流。

  葛亮的文字就像帥氣的男子剛剔了討厭刺臉的鬚根─乾淨清朗,也許妳明知很快鬚根又長回,但妳又極欲貼近那曇花一現的「暖意」。而「暖」這個字眼,我數過,在葛亮的《繪色》中重複出現的次數是最多的,這正如他的影評一直把女人當成「英雄」帶給妳的驚喜,「暖」是一字到尾的。

  旅途歸程,提著輕便的行李,想著葛亮《繪色》的溫柔清新。原本是撐著花傘的,到目的地自然要收了的,但又想得晃了神,便也忘了。我便知道Home coming也有它的魅力,至少我想念母親暖色調的濃湯,要到書店看看葛亮《繪色》會否上了暢銷榜,這種「暖意」的手勢不比旅途「藍色」的孤寂。

  --原文節錄刊登於《貴州都市報》文化.書評(05/09/2011)

  --原文刊登於《文匯報》副刊(07/02/2011,10/03/2011 )

  《绘色》读后感(二):追寻生命的那份纯真

  葛亮是一个对流行文化很关注的小说家,虽然他之前的《朱雀》十分文雅,不染俗尘,但新作《绘色》却放下架子,于世人一道,一起回顾我们这代人青涩的成长岁月,看着他历数成长的片段,从露天电影院的原始到电影放映室的新奇,再到个人家庭影院的生活质量的飞越,也好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往事回眸,很熟悉,很温暖…… 以前看过很多电影评论,都是专业影评人或者藏碟的票友写的,总觉得比较注重专业技术,而忽略了人文内涵,这次看小说家葛亮的《绘色》,不觉被书中一个少年在光影中的成长所动容,其实每个少年心中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电影梦,虽然长大后未必都能实现,但这中心路历程却是一辈子都不可磨灭的,感谢葛亮,带我回到那个多梦的岁月……

  《绘色》读后感(三):一个小说家眼中的“电影中国”

  青年作家葛亮携新书《绘色》亮相上海书展,解说一个小说家眼中的“电影中国”。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的葛亮﹐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备受瞩目,著有小说集《七声》、《谜鸦》、《相忘江湖的鱼》等,长篇小说《朱雀》曾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他是这个奖项迄今最年轻的获奖人。《绘色》这本文艺随笔集是小说频获大奖的葛亮奇妙的文字变身,在这本书里,他以影评和散文与读者分享他与电影的交流。

  被电影塑造的集体记忆

  发布会上,葛亮首先解释给新书起名《绘色》的初衷是用文字的表达方式对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跨界的尝试。

  葛亮解释说,对“电影中国”这个词有自己的考量,是旨在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方式,去堆叠、传达一个时代的一些信息和符码,在这样的艺术形式里面,实际上也带入了我们个人所体验到的一些时代的经验。“我用文学的载体,去反映对影像的一些观念。相对一个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人,电影于其时代,于其成长,都有着非常的意义,有时它成为了那个时代共享的一种文化的符码。比如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露天影院、老电影……”

  有人将这本书称之为一部文字的《天堂电影院》。对于这种评价,葛亮直言不敢当。他说若真有相似点的话,那就是一群人和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一种关联。“电影对人造成的冲击和碰撞是不分国籍的,就我这本书而言,在这点上和《天堂电影院》有些交集,但也有不同。我聚焦于电影在中国本土性的层面,特别是它传达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信息。为什么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的观影感受,因为不仅是讲电影,也是在讲人性,讲一个时代的人发生的故事。我更多关注于人与电影之间的交流。”

  电影与小说互为依赖

  至于如何诠释小说与电影二者之间的关系,葛亮说,“我是一个小说创作者,电影是我在文字之外的另一至爱,我的这本书就是努力通过创作把这两种元素融合起来。从小说而言,它和电影一直存在着互为依赖的关系。”葛亮坦言好莱坞电影对他影响很大,“我在好莱坞的电影中第一次感到,人是一个多元化、多面相的个体,这对我后来的写作很有益处。比如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他塑造的流浪汉,既有小人物那种非常让人心动的良善,同时也是滑稽的、荒诞的,带有很多人性的弱点,这种对人物的塑造才真正多元、丰满和真实。”

  “在写作时,我会考虑到我的表达和呈现是否会相对以影像的状态传达给读者,也会将一些电影的手法和技巧融合到小说的创作当中。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有些时候是可以熔于一炉的,比如乔伊斯的作品。”

  谈到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之间是否能够彼此很好地诠释,葛亮认为,“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融、碰撞,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或者说是用前者激发后者艺术灵感的状态。这两者之间有一种推动。”

  [主持人]:“聆听名家品味书香”,这里依然是东方网在2011上海书展现场带来的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郝静芳。每个人心目当中一定有几个最为关注的影片,而把这些影片结合到一起做成一本书的作者就是葛亮。非常高兴请到您,我们面前看到这本书在内地20号正式做首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封面吸引了,而且我们简单翻阅的时候里面不小心掉落一个很细节的东西就是一个精致的小书签,像一个小的胶片。这个书签是你自己的创意,是吗?  

  [嘉宾葛亮]:是我和出版方共同的创意,这代表了书的主题,也感觉到这本书的气质跟读者之间心灵发生的共鸣。

  [主持人]:我相信这样的胶片在您的文学当中,或者在您的生活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嘉宾葛亮]:我是一个小说的作品,但这本书是关于电影,电影是我人生当中另一个挚爱,扮演的角色也相当重要,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是否能够通过还不太长的人生把这两的挚爱有机结合起来。我希望这本书是比较恰如其分的实现,因为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有融合,有互相之间的投射。为什么会构思这本书?首先就是我很崇敬自己的文学前辈,一直视为楷模的毛姆和乔伊斯,和电影之间都有很深的渊源。文学作品里面会融入一些电影的感受,包括电影的独特方式,把电影和艺术结合,这些东西很吸引我,我自己从文学创作者的角度也想,作为一个年轻人会不会有一个相对独特的视野和立场去表达我对于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希望在这本书里可以做一些尝试。

  [主持人]:我可以把《绘色》理解为属于你的放映室吗?

  [嘉宾葛亮]:也不错。

  [主持人]:你选择和读者见面的影片,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挑选呢?

  [嘉宾葛亮]:这本书创作的初衷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和坊间的电影书有一些不同,这也是出港版的时候总编跟我讨论希望实现的一点,我可以从一个小说作者的角度去审视电影,呈现的方式就是以一个影迷个人的成长经历,童年、少年、青年这样的轨迹去梳理他看过的电影,当然这个电影代表他个人的偏好以及个人的记忆。同时,我想也融入了对于时代的感念,在这些电影里折射出一些最重要的时代标记,不光是独属于我的电影,也是一代人对于电影的集体回忆,我想比较大的意义在这里。我会觉得,你说它是葛亮个人的放映室,但是在这个电影放映室后面一定站着更多的人。

  [主持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像您刚刚说的融入了小说的情境之中,跟您共同经历不同时代的电影作品,包括《少林寺》。 

  [嘉宾葛亮]:我想电影是一种无形价值的呈现,有些东西已经失去了,我们可能再也不能重新进入到那个情境去体验了。但是,我们用文字表达和记载下来之后,这种呈现和回顾的意义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少林寺》这部电影,它是第一部进入到中国内地的香港投资的电影,当时盛况空前,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虽然融入了各种让国人喜闻乐见的戏剧元素,包括情爱,包括武侠,包括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但是同时也发现,它也带有一些商业的印记,但也比较成功的,当时的票房是1亿人民币,现在看来不是很夸奖,但当时的一张电影门票只有一毛钱,可以想像在中国心目当中激起的强烈反响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当下对于资讯的接受,包括对于很多的观影者可以在家里看电影,但失去了和他人一起喜怒哀乐的可能性。除了《少林寺》还提到露天影院,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是当时面对大屏幕和所有的观影者一起去感受,甚至一起去欢呼,甚至于有些电影一放再放,场面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我会觉得刚才讲到的这种意义最大的地方就是“共享”两个字。

  [主持人]:一方面电影使我们与周边的人有共同的话题,也带来了一份美好的回忆。说到《庐山恋》,在庐山脚下还一直在播放。

  [嘉宾葛亮]:是全世界放映次数最多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比较大的意义,它也是跨时代的,刚才讲到作为一个坐标的意念在里面,因为当时非常重要的资深导演的一部作品,打破了中国人在当时的一个情爱的禁忌。我们知道文革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前、后期,中国在情爱的角度,特别是异性之间彼此表达情感还是非常保守的,但是这部片子打破了这个禁忌。非常有趣的就是女主角吻了男主角一下,称之为中国第一吻,可想而知影响力有多大。我想这是体现一种人文观念,以及个性解放的一种投射。有时候审视这些影片,其实就是在审视自己的人生,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这些东西,我们曾经在成长中的某一部分,和这个时代的脉搏相互依存甚至相互共鸣的东西,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

  [主持人]: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在细微的理解上还是有一些不同,包括你生活的轨迹是不是让你在接触电影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嘉宾葛亮]:我想更多还是你个人的生长经历,中间我也提到了比方说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审视,中间会带有比较个人化的东西,我的外祖父当时是民族党派的领导,有机会通过内部观摩的形式接触到一些好莱坞的电影,当时的好莱坞电影并不是很普及。通过这些方式我接触到一些迥异的文化,和自己生活的大文化环境是有碰撞的,对我个人的成长影响还是蛮大的。到90年代好莱坞大片进入到中国,成为真正的一代人对于异文化进入的冲击,又会和我之前作为个人对这类影片的审视会不一样。真的带给我最初的感动,比方说《雨中曲》,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歌舞片,但在里面可以体验到很多你作为一个中国的孩童感受不到的东西,那种张扬的、毫不拘束的、百无禁忌的对于情感的释放。包括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在卓别林的电影里可以感受到一个良善的人可能有懦弱的一面,也有人生暗淡的一面,甚至有虚荣的一面。所以,这种东西乃至于对我后来的小说创作都有很积极的意义,让我完整的认识到这个世界,去感知到原来每个个体身上的光环正是来自迥异的、相互之间碰撞的气质。所以,我在这部小说里面谈到《城市之光》以及周星弛,我对周星弛还是蛮肯定的态度,他去诠释的小人物,真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刚才讲到的,在体现或者表达一个人的滑稽或者荒诞的同时,也流露出最人性化的东西。我里面提到有一部国产电影007,如果一个演员可以将电影的诠释可以细到这种程度,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温暖和体恤的,我非常欣赏他。

  [主持人]:说到周星弛是一位非常好的演员,在他的喜剧片当中他花了很多的时间是在剧本上的,他很多搞笑的成分并不是视觉冲突,而是当中的独白。你觉得像电影的创作和文学创作,对你来说感觉上是不是有更多的共通点?

  [嘉宾葛亮]:这两种形式有更多的融合感,包括之前朋友问我怎么看待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事实,有一部分文学人对于这种改编不是持积极的态度,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学作品里最精髓的东西、最难以言传的东西,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会随着改编而消失,甚至把成功的作品改编成影像的垃圾。我觉得改编的意义不在于后者要忠实前者,一部电影的改编可以萃取到文学作品的精神,这才是改编成功的前提。我举一个例子,咱们比较熟知的莫言老师的《红高粱》,《红高粱》的改编并不是百分之百在细节上忠实原著。但是可以感觉到两种艺术作品之间有一种非常神似的东西,或者相互投射,非常令人心动的东西,那就是体现出一种中国人的张扬的民族性。中国人在精神层面压抑太久了,但是这部作品体现出的旺盛的、蓬勃的,来自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国人一直是相对比较理性的,但是在这部作品里看到是百无禁忌的、放达的精神,张艺谋是抓住了这一点放大,加入到自己对于《红高粱》理念的理解,达到了作品的成功。没有一定说这两部作品非常呼应的关系,不在细节上的,而是精神的互动。所以,两部作品相互的碰撞恰恰是成功的前提。

  [主持人]:文学作品改编到电影过程当中是不是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商业化了,现在的文学创作也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嘉宾葛亮]: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见仁见智的,因为一种艺术形式你会面临不同的受众,当然也有不同的生产者,他生产的初衷也会不一样,也会随之而调整,并不是某一个艺术门类,无论电影也好还是文学也好,不是铁板一块的,也有不少的作家,某些前辈的作家也在致力于纯文学的创作,也有一些电影人将自己全部的经历,甚至将自己的生命都投射到艺术电影的创作,没有特别去考量商业电影的元素,也是有的。但有时候换一个角度说,商业电影不等于是坏电影,商业电影可能融合了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不一定要以牺牲它的艺术品味或者牺牲影像的品质作为前提。我觉得,其实一个成功的导演是可以将两者之间契合的非常好。

  [主持人]:您在创作这部书的过程当中,您创作哪个篇章的电影是最为记忆深刻的?

  [嘉宾葛亮]:我想真的是在成长轨迹中童年的那一部分,我提到的一部电影《城南旧事》,因为这部电影,当时我作为一个孩童最早进入我视野的影片。在这本书里面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梳理在我记忆深处放映的影片。所以,它带有我自己孩童时期最重要的生活经历,甚至有一个电影的引领者出现在这个书里面。这部电影构成我比较早期的,无论是审美角度还是经验人生的角度,一种最初的门槛式的角色。同时,林海音先生也是我自己非常崇敬的一位文学大师,他的改编也是恰如其分,将这部文学作品的气质完整无疑的传达出来,对我当时的冲击特别大。中间还有李叔同先生作词的《送别》,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每个人脑海里都响起它的旋律。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网友的问题,有一位网友问你,自己会不会尝试做一个编剧,写一些电影的剧本?

  [嘉宾葛亮]:这是一个蛮好的契机,运用我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文学表达,去更加深入的感知到另外一种艺术形式的脉搏,目前自己工作比较忙,暂时还没有涉及到这样的领域,但是将来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绘色》?

  [嘉宾葛亮]:在创作这本书的前期有一个想法,想做两本,一本是关于电影叫做《绘色》,一部关于音乐的叫做《绘声》,绘声绘色嘛,现在是先出了《绘色》。  

  [主持人]:《绘声》什么时候会跟大家见面呢?

  [嘉宾葛亮]:还在创作。

  [主持人]:有很多的网友朋友说这本书在香港去年的书展已经发布了,接下来还会不会有你新的书在内地发行?

  [嘉宾葛亮]:近段时间在内地发行的书评价还比较高,去年发了长篇小说《朱雀》,还有《七声》,《绘色》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是引入了另外艺术门类,接下来一部可能又是以纯粹小说作者的角度跟大家见面。

  [主持人]:现在手边正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呢?

  [嘉宾葛亮]:我在飞机上读了一本《鸳鸯春膳》,这本书没有进入到中国大陆,但推荐大家读一下。

  《绘色》读后感(四):《绘色》:氤氲光影中的暧昧光阴(□ 顾文豪)

  在葛亮的最新随笔集《绘色》中,我读到的不仅是葛亮对他中意的电影的精到评论,更见到他将电影作为自我观看世界的新角度以及新背景的企图,换句话说,电影于葛亮而言,永远不单是一出绘声绘色的光影演出,而是经由电影重新探知生活悲喜的一种方式。在对过往光影的点滴追溯中,葛亮也完成了他自己的光阴记忆。

  这种追溯,说得大一点,是追溯电影作为一种时代经验的载体的浮沉嬗变,相较文字,电影或许更易通过“一种普适性的审美和价值观”来形塑个体的成长;说得小一点,生长在上世纪70年代末梢的葛亮正好赶上了中国电影从荒年到复苏的时期,每一部电影其实都牵连了一段个人生活,而今的事后追认既是梳理影像,亦是画出成长轨迹。

  于是,我们在书中会读到半岁的葛亮会莫名在谭鑫培《定军山》的图片上涂涂画画,充满预见性地注定了他将来或许总要在文字与光影间徘徊流荡的命运;文化馆临时工木兰阿姨辗转学画与恋情无果的经历,让儿时的葛亮过早体会了人生的莫名悲喜;受电影影响甚深的他,还会巧用电影台词应对长辈;而见过大世面的外公不啻是最佳电影启蒙老师,练达深稳的人生阅历令其倍感人生如电影般精彩跌宕。在葛亮讲故事般的叙述中,电影其实不是主角,这些与电影勾连的故事无一不在讲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悲欢辛苦,而葛亮将这些故事一一安置在黑白映象中,却平添一份氤氲与时光流转的暧昧。

  《十七岁的单车》中,他读解出这是一部向“青春”致敬的电影,而青春的解决方式,说到底“是无秩序的,也有些荒诞,也有些暴力”;小津与侯孝贤对于单镜头场景的偏好,“以意境化的方式转化为禅意化的时空”从而圆转完成了时空的切换;《四月物语》中女主角的红雨伞是“一抹直接而勇敢的颜色”……而最令我信服的则是葛亮对于“老上海”电影的解读,他敏感地意识到甚嚣一时的老上海文化其实多为“香港制造”,其中分明透出香港对于上海的“镜像”意识,香港人借由影像媒体的老上海叙事,构建出成分复杂的“精神还乡”,作为他者的香港反倒比上海更上海。从《胭脂扣》、《花样年华》到《阮玲玉》、《做头》乃至《长恨歌》,香港成为了“逃脱”与“末路”意象的交叠,而最有深意的则是,上海同时经由香港制造的上海形象而二度复制,最终两者在种种强化与推演中,“内化为一种文化视野”。

  文学和电影表达方式不一,但在对人性的深景探勘上殊途同归,都在教导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这个世界。就此而言,葛亮“色取之于光影,绘之以文字”的电影随笔,倒是绘声绘色地做到了这一点。

  《绘色》读后感(五):绘色

  数十年前亲密无间高谈好莱坞电影的美好记忆,白兰度英俊的脸庞和嘉宝灿若星辰的笑靥,还有那张女子依偎着男子相视而笑的珍贵相片,都已经随着韶光流逝永远地尘封于姚奶奶的赤铜色木柜里,,这是葛亮给我们的一趟关于好莱坞电影和遗憾情谊的旅程。。_____/外公.好莱坞/

  year-伊伊尔

  新浪微博葛亮读者会发布

  《绘色》读后感(六):悦读|记忆之书

  如果是熟悉葛亮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惊讶于《绘色》的简单直接。《绘色》并不能算是一本影评,而更像是一部观感的合集。作者匠心独具设计了一个如时间流逝般循序渐进的结构,又让前章和后章两个部分遥相呼应。于是,这部集子就成了一个有关电影,有关追忆,有关人生的故事,成了一次经历一个人和他生命中的电影的旅程,就像葛亮说的,“是一本记忆之书”。在颇为精巧的前章中,作者娓娓道出了他和电影之间的难解情缘。因为这情缘,让作者对电影的观赏更具有某种生命历练的意义,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小小的作者早早的受到电影的侵染,从《城南旧事》、《智取威虎山》到《少林寺》;而在少年的部分,作者的外公那珍藏在缎面匣子里的一叠画片开启了一个小男孩对好莱坞最初的憧憬,《雨中曲》、《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也同时魅惑了少年对爱和美的纯真的向往;青年时代的作者,和大多数爱好文艺的青年一样开始看文艺片,一些《蓝丝绒》、《十》、《大象》这样有点闷又有点深沉的电影,和一个略有些忧郁的女主人的音像店,构成了这段时间电影的交融,这是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对人生的窥视和体验,就像李欣频说的,看一百部电影,就像经历了一百次的人生,生命的厚度也就从此不同。

  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作者不仅仅是在追忆那些影响了自己生命的电影,他讲述了三个故事。葛亮的聪明就在于,他用故事串起了这追忆,而这些电影和这些故事又在精神世界的某一点,发生了契合。木兰阿姨的故事,或许更多的是关于温情,是在那个变革的时代里,关于一个可怜的女人的一段温暖的记忆;而外公和姚奶奶的故事,则更多的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作者的讲述是节制的,但爱而不能的忧伤还是在最后重重的击中了读者,故事本身;青年时代里关于裘静的故事,带着现实的沉重枷锁,和那个时期作者所经历的电影一样,有那么一种颓唐而无望的气质。作者把对电影细碎的感悟编织在故事之间,电影的情绪力量让故事更加丰盈,而对故事的追忆,也让对电影的了悟更深沉,更有力。宇文所安说,追忆的文学“把现在同过去连接起来,把我们引向已经消逝的完整情景……它目不转睛的凝视往事,尽力要扩展自身,填补围绕在残缺碎片四周的空白”,葛亮用电影的碎片填补了记忆的空隙,让记忆的残破套上了某种貌似完整的外衣,显得风姿绰约。

  后章分了5各部分,一共涉及了近三十部影片。大多是我们看过或者耳熟能详的作品,读来颇感亲切。作者并没有着力在提出什么标新立异的见解,只是平静如流水般的说些对电影的体会,感悟,谈谈人生。譬若少年、恋栈四时、英雄五种、浮生六记、此戏经年也是人生的时序,和前章相互关照也相互补充。各篇之间倒没有太多联系,在选择上,似乎也是随意的,没有史的尺度或风格的尺度的束缚。葛亮的影评,是一种作者的影评。作者的目光,始终在人,在内心。每一篇围绕一部电影,讲述一种心事,是一种心有戚戚焉式的评说,态度是温和的,时常深入角色或导演的内心,用的是一种相融的声音。

  《绘色》是一本精致的书。淡蓝色和淡黄色的纸张,精致的印刷和排版,和文字的细腻相得益彰,让这场阅读的旅程舒适而享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