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生活相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10篇

  《与生活相遇》是一本由[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一):克氏与生活

  第一次看到此书的标题就感到非常的喜欢。因为克氏与其他精神导师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他的真实实际性。其他宗教导师的教导总是会有着很多的浪漫幻想和奇异神通。但是克氏的教导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他没有给你任何的幻想。而是真实地指出了你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你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审视自己。与克氏相遇就是与生活相遇,与生活相遇就是与自己相遇。

  本书的翻译流畅优美尊重克氏的原意,可以说是近年来最优秀的译本之一。克氏的译文并不求辞藻的华丽,它需要的是一份与克氏有着心灵默契简单、直接和真实。所以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最深奥的教诲翻译出来,这对译者的翻译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点此书的译者王晓霞做到了。

  本书收录了很多克氏的精彩文章,从短篇集到问答集到演讲集,时间跨度也很大,涵盖了克氏演讲生涯中的各个阶段。可以说此书基本涵盖了克氏教诲的精髓,比较全面完整。可以说无论是对于克氏初读者还是克氏资深读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强烈推荐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二):生活在别处

  近现代印度最出名的两位莫过于克里希那穆提和奥修,命运迥异,前者被誉为伟大圣人,后者被欧美认定为邪教分子,禁止书籍出版。这两位的书我之前都没有读过,之看过一些被阉割的文章,自然也无从判定好坏

  我读克里希那穆提的时候,正处于非常焦躁时期,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专业心理学老师就说我的焦虑感很严重。我几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里,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寒冷季节出生决定了我对于喧闹繁华环境极端憎恶,后天母亲错误教育更是造成我严重焦虑的最强推手。再加上工作原因和因工作不理想造成其他方面生活的窘迫情形,我私心底其实认为还没到读克里希拉姆提的适宜阶段。大部分的书籍,其实充当的都是巩固性的角色。除了技术目的很明确的书外,对于身心灵的指导几乎都需要练习者先将自己调试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加强。后天的提升犹如病体的痊愈,不论沉疴还是宿疾,断无虎狼之剂一针见效的可能更何况永远会有旦夕祸福于不测风云的生活呢?

  这本书里我读的遍数最多的还是第一部分,后两部分的演讲与对谈总让我觉得有股布道的感觉,而口述essay,则最能体现真实的性情

  克氏的文不属于清新类和说明类,大多数的时候读起来很费思量,如讲述谦卑。而这种初看死活看不明白还要分成不同情况,比如第八页《对每个昨日死去(这题目就够费思量的)》的最后一句:悲伤终结,就是爱。看不懂归看不懂,起码还给自己一种灵台瞬间一片清明的感觉。而不少篇幅初看没看明白再看你就陷入到更大的恐慌中去了。我勒个去,这究竟是要说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懂,难道这就是教给我的怎样谦卑的奥义?两百来页里面,这样打击自信地方比比皆是。好在,克里希那穆提毕竟是大师级的人物,晓得不能先把人吓的自信全无,他用一个来访青年困惑给我们举例子习惯是多么可怕的事,印度的谚语就有“播种习惯,收获人生”之说,对变化恐惧巩固了习惯,克氏如是说。这一句话击中了我的心,不论我勾勒了多么美好未来,阻碍我去那样做的,其实一直都是对变化的恐惧,而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难怪兰波要高喊:生活在别处。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确然,克里希那穆提早已跨越了无己与无功的境界,但之于我们,却遥不可及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三):只在云端

  旅途火车站,被“与生活相遇”这个词组,被书皮封面克里希那穆提灰白图片上所呈现/营造的一种超然宁静印象所吸引,于是买来做读。

  说实在,读起来我有些失望

  觉的其中的文字,太过于云端不食人间烟火

  太过于形而上,太空了——当然佛家有话“一切皆空”,说这本书太空了,也只是借用这个“一切皆空”的空字,是一种褒扬。

  但是,太空了,就不能被我等凡人领会;这也是其作为书的一个不足吧。

  我不喜欢任何批评现世的论调,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是远古还是当今,人性基本是一致的,每个时代不过是自我的特点不同而已。正如人从童年到青少年中老年,每个年龄有其特色,而没有劣,这种差异和不同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和必然。正如一年有四个季节有二十四节气一样,其中也只不过各有其特点和天然存在的理由,又怎能说哪个好或坏呢。

  就当是我低级而读不懂克氏吧,或者是我真的还没达这修养境界,读其中的文字,我忍不住在书页上提写“那去死吧”,如果这样活那样活都不是真的活,如果这样的冲突那样的心理冲突本身就不应该而要被指责,那人还需活着吗?若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宁静了形而上的理解,我实在不认同这个价值;尽管我也找不出更好的价值来。

  克这本书,在试图优美试图宁静试图安然,试图让人理解那云端的状态是怎样的。其中的一些字句确实也让我触动,就也算收获了。

  其中对宗教的理解,也给我一直追究不清的问题找到了共鸣——宗教就是一套形式体系,是一种思想权威方式,以试图引导人体验或达到克氏这类的云端境界、体验。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形式、教条来呈现。自由勤奋的人是不依赖权威也不依赖教条形式的,他们通过自我的追求、认知和探索达到一种佛空的状态。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四):在更广阔视野

  看到即做到,这就是行动。——克里希那穆提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翻开《与生活相遇》时,我突然想起了杨丽萍的这句话。似乎是一样的冷静、一样不动声色和静观。仅是书的名字我想了半天——他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与生活相遇,那你是在如何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才能“与生活相遇”,在你与生活相遇之前你又是什么,除了生活我们还拥有什么?在克氏(这种简写也许更多让你想起了克尔凯郭尔,题外话)的问答或演讲中,生活似乎“轻松”地变成了一个际遇而非我们的全部。

  该书作为克里希那穆提发表在克氏基金会会刊上的文章结集,分为小品文、问答和演讲三部分。在200多页的旅行中,他与我们一起谈论爱、美、自由、谦卑等话题,也探讨了现代主义以来的恐惧、欲望孤独等精神议题,我不太喜欢书籍广告商对一本书功效宣传,我同样很难界定他“给予”了我什么,首先这不是一本写给厨妇的烹饪指南,也不是一种面对生活难题方法,同样也不是一种成功学的激励努力或者意志,(“努力是一种力量和另一种力量的对抗”)。我只能说这就像是一个学校,你学到了什么?老师并没有刻板的要求你记住什么知识,你学到的是你自己的内心的光。

  书中尤其是小品文部分,多是从一段优美的自然描写,继而是思考。相比屠格涅夫、梭罗等人笔下的写景而言,我感觉克氏的衔接似乎并不流畅,景物的超验感也不强,甚至而言有人也说到他的醍醐灌顶也常常来的不够透彻。这不是一种梦中的惊醒,至少他没有使用那样的语气和紧迫感,他只是慢慢地絮叨,像一种独有的节奏。他在把握着节奏慢慢地说,他在目睹了两次人类浩劫之后,在西方信仰危机下,他在对我们说什么?我们可以去听听。也许他说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课题,不仅仅是对我们的政治、宗教,他也在我们的生活琐事中,在我们和家人、邻人的关系中,在我们散步、白云升起时,他也在我们内心揭示我们看不见的对抗和暴力。他在跟我们说爱,也跟我们区分孤独和独自一人,跟我们说时间、思想、语言、意识和看,跟我们说与妻子的关系和对方形象的生成。他还是在慢慢地说,甚至在你提问的时候,他还会打断你,首先说你问的问题不正确,不能构成问题,这样看起来,他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像是在消解问题了。

  看这样的书,开始我还要急。及我看到中途,反而慢了下来。我想开了,既然他不着急把话说完,一字一顿,不惊不乍,甚至有点重复絮叨,你问一句,他甚至还要否定一下你的问题,那么我还急什么,写书的不急读书的急甚!我也慢下来,天塌不下,我也不急着去上班,我也不急着去做饭。也许我们眼中的利刃只是虚幻,而快乐坦途却是深渊。“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他并没有建立新的宗教,这是他强调的,在这像尼采一样的强调里,他没有要求我们追随、膜拜,告诉我们“我就是世界”世界的腐败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我在每个早晨从床上悄悄爬起来,坐在餐桌前,翻开书本读,我读着了他的话语,听着楼下出门的声音,也听到窗外飘来幼稚园上课前的儿歌,像一种事实或者现状,不带判断、意识和悲伤。我想起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大概也是一种事实。(2012年8月20日 文/玟涛)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五):be here right now~

  接受了也解答了不少新的观点,回想下可以记起的内容

  爱,关于一朵花的爱一棵树一缕清风,是爱,叫爱

  冥想课中老师一直所强调的什么都不要想,其实是要大家停止思想,停止思想也意味着不要用太多大脑,大脑产生的思想,产生的悲伤、痛苦、烦恼,跟泰国大叔说的多用心生活有一点接近,另外,停止思想那要做什么?观察,向外观察美好的事物发现美是一回事,这点较容易,每天都在路上醉好几次,另一方面观察自己的情绪生气、纠结时观察自己的情绪,不沉溺其中也不会太难受,很少会这样做,偶尔到这一步时也不是在思想发生时,一般过后才发觉。内观外观同时进行,观察后每天睡觉死去时清空,不要留下太多痕迹,所以死亡没恐惧

  然后就会

  当看到一件衣服时看到的是衣服不是它的品牌设计

  看到一个人时看到一堆碳水化合物,

  看到一个鼻梁没有自动归类这个太高主见太强,那个太矮不方便眼镜

  但悲剧发生时观察悲剧不要太多悲伤,不会太难的~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六):生活就在此处,而我错过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克的渊源,来自于多年前的一次偶遇,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365天的静心冥想》有多深,仍然摇摆在各种法门,对治各种情绪和思维当中,我不知道“看”有多珍贵

  直到有一天,我重读这本书,忽然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现了。似乎是周围的一切特别鲜活,窗外的树叶特别的青翠。我无法形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只是觉得真实。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我都没有真正的生活,我不是忙于这个,就是忙于那个,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忙于开悟,而真实的生活根本就在我们身边。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读克的历程。开始是喜悦,当中是惶恐,现在是平静,喜的是终于有种在家的感觉,惶恐的是这种家的感觉抓不住。但只要我在“看”,我就知道哪些不是真理,只要我在看,或者只要我知道我不在看,当下就在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是在真正的生活。

  很高兴读到这本新书。断断续续读了这本书两遍,每一篇文章,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新的体悟。

  除了一如既往的克式教诲之外,书里还收录了信托基金会会刊的一些内容。除了与克智性的交流之外,难能可贵的是,我还有机会看到克平时的生活,以及如何在生活的一草一木一个当下发现我们的分裂,产生巨大智慧,这对我们如何真实地去“看”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克曾在《智慧的觉醒》中说过一段话,“你一直以为你可以对此做些什么,你可以改变,你可以处理,你可以扭转局面。但那仍然局限在同一个地方,只是从一个角落转移到另一个角落。如果你认识到那个领域内的任何活动都是受制约的,会怎样?如果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说:注意,我是受制约的,你也是受制约的。然后会怎样?先生,继续说,会怎样?然后就可以生活了。”

  而在与生活相遇中,所有的话以更轻松的方式诉说出来。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冥想,就像带着一个始终空着的水罐来到一口井边,而那口井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水罐永远装不满水。重要的是喝到水,而不是水罐有多满。水罐必须被打破,才能喝到水。水罐就是不停在追寻的那个中心——因此它永远都找不到。

  这就是与生活相遇所告诉我的。生活就在生活之内,我们无法逃避它,我们也无法找到它,我们只能遇到它。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所有改变的努力仍是在自我的范围内,那时就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现,那时我们真正的遇到了生活,那时我们才能说,我们与真实相遇。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七):勇士之路——与生活在一起

  y 张涵予

  从拿到《与生活相遇》这本书到读毕,用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常常在上下班的地铁上阅读,虽然嘈杂的环境实在不适合阅读这么厚重的作品,可是只要翻开,跟着文字走,很快就进入一个无比沉静而广阔的天地。盛夏炎热,也丝毫不觉辛苦。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与生活相遇》的魅力。

  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与设计。枣红色精装本,洋溢着浓浓的古典气息。每次将它合于掌中,静静翻开,心中总有一种虔诚感,安静且肃穆。也喜欢这本书的翻译。文字清丽优美,叙述平实通畅。没有华丽的辞藻,说理亦不晦涩,非常简约实在。阅读过程中常恍然大悟:原来克的教诲如此简单,如此真切。

  此外,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集结了克教诲中数个核心概念的陈述,比如“冥想的实质”,“美是什么”,“生活可有意义”等;同时,本书的问答集部分集中收纳了克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问及的许多问题,比如“必须持有的知识和应当抛弃的知识之间的区别”,“独立思考是否与社会抗衡”,“社会的要求和自由是否矛盾”等,逐一给出了克在这几个问题上的探讨,由此看得出编者十分用心。

  总之,阅读这本书给我非常大的愉悦,如果说以前对克书籍的阅读是我对于克教诲在思维和心灵上的启蒙和铺垫,这本书则是我阅读至某个阶段的总结与归纳,一次深刻的沉淀和洞见。

  记得初读克里希那穆提,会不太习惯:无论是从文风、语言所表述的内容,还是他的思维角度,都不免让人心生不安。他的语言很简单,没有很多宗教书籍所传达出的神秘莫测,但是他表达的思想却有一种巨大的颠覆力,让你对以往积累下的生活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质疑和重新思考。无论你正竭力奋斗在“成功”之路追求“有为”的丰满,还是已经步入所谓“修行”的阵营在“无为”之境偏安一隅,进入克,深读克,全心去理解他的语言,你总会对“自己”发出质疑。是的,我相信那是独立思考开始的地方。

  正如这本书的扉页那句:自由是孑然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克所开启的人生亦如是:独立、警醒、全然活在每一个片刻,认清恐惧和依赖,完全依靠自己,走向真理之国。

  这教诲似一股巨大的暖流,常令我激动难以自制,好像一个被遮蔽眼睛太久的孩子终于看见了金色的光,它照耀、温暖、启发着我们彷徨、困惑、悲伤的心,让我明白,神和天堂不在遥远的天边,完美和爱在自己身上,当我们看清真相,打开心胸,全然活在每一个生命片刻。这条无畏而独立的行走旅程,我称之为勇士之路。

  克毫不妥协,也不故弄玄虚。他不会说什么是真理,不会告诉你走向真理有哪些方法和体系。他只是引发你思考,靠自己去探究真相,发现美。他引导你去学习聆听、沟通和理解,引导你面对每一个丰富的当下,而不固守我们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中。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可我们都习惯了要标准答案。小时候问老师要,长大了问权威要。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放下这个需求,接受当下,从现实出发,勇士之路已然开启。

  克不是灵修大师。他是头脑和心灵的启蒙者。他倡导过一种独立而完整的生活。我对“完整”的理解,用当下流行的灵修语言来表述就是:身心灵合一。我们的生活通常被聪明的大脑主宰,关于名、利等价值的得失计算。心灵常常是隐在深处的。克引导我们去看见内心,了解大脑储存的经验所带来的制约和局限,去观察和感受我们的内心。同时,克不会用甜美温柔的语言来爱抚所谓“受伤的心”,反而,他告诉我们,智慧中没有伤害。所谓伤痛,大多来自于脑子的记忆,来自于内心深层的恐惧。当我们看清楚恐惧是怎么一回事,当我们经验生活却不在脑子中留下“图像”,伤害也就瞬间崩塌了。看,克真的不会来“治愈”你,他只是一再引导你:观察自己,了解自己,靠自己找到真相,我们并没有伤害,无需自怜,我们完整无缺。

  克的教诲中有一个概念非常关键,即时间。克一再强调:当下与真理合一,去掉心理上的时间(感),不要认为假以时日我将会怎样。是的,我们从来都相信事情的成功取决于时间,尤其是“修行”这件事。克却是这么坚决。当下与之合一,当下到达。怎么可能?!我们听到的圣人、觉知者,可都是要经历无数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到达山之巅。怎么可能,我们当下经由观察即可抵达自由?但是这真的发生了。那天,在我又一次因为同样的问题与伴侣发生争执时,我突然想到克说的:你看到的那个人,是你脑子里沉淀下的他以往表现的图像,还是当下这个真实的他?我发现:我们都是通过经验、回忆、印象在与别人交往,我们并未真正面对此刻这个人。我们紧紧抓住过往的印象不放,像镜子前当了一块深蓝的幕布,密不透风。在我领悟到这一点,我重新去观察、打量眼前这个人,我突然就理解他了。放掉一直存在的评判和成见的那一刻,内心的确非常自由。

  我突然领悟:克说的当下体会自由,并非说此刻的合一就是一劳永逸的自由解脱。反而,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我们最应该警惕的是这种“永久解脱”的念头。自由与美,是永远活脱脱的、生动鲜艳的状态,我们可以在生命的每一刻经验、体会,与之相遇,却不要妄想抓住它,将之视作永久拥有物。

  一颗觉悟的心总是以开放、警觉、灵敏、清醒的状态,与生活中的任何情景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将从最平凡无奇的生活中看见美。美是无法言语、无法占有的状态,我们只需去体会它、感知它,却不用刻意延续它。自由感是否延续、长存,取决于我们的这颗心是否足够清明和敏感。而修行,其实不是什么神秘超凡之事,亦非艰苦弃绝之举,这些或都是修行过程中的某些状态或反应,但真正的修行,是一种始终与当下的生活保持内心联结的状态。灵敏而清澈地活在世间,纯真、自然,带着清醒的觉察。不是为了到达某地——那不免又掉入一个陷阱——而是永远行走在路上。是为勇士之举!

  在寂静的夜晚,当我们仰望天空,看见繁星点点,微弱而莹蓝的光散淡地射下来,我们感慨宇宙的美与和谐,我们叩问心灵,感动和爱油然而生。没有逃避,没有恐惧,寂然独立于天地之间。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八):克里希那穆提的每句话都说到人们的心理

  克里希那穆提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也被誉为“慈悲和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书甚至在很多的宗教书店中都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他的书开启了我对哲学类、励志类、宗教类甚至修灵类图书的阅读兴趣。当然他的书籍是我首要追捧的。克里希那穆提的很多理论被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比如对爱的追求,比如持续学习,比如冲破固有理论追寻自由。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很多反问句都可以问到读者的心理。所以看他的书已经不是简单阅读励志类图书,而是可以感觉到智慧的洗礼。

  本书的内容,选自《克里希那穆提信托基金会会刊》。所以总的来说包括了短篇,问答集收录以及演讲集的收录。我个人认为,没有读过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的人可以先从他的文集读起,而不是本书,因为阅读他的文集可以系统了解他的思想与理论,更有利于选择他的其他书籍。而本书收录的内容对于阅读过克里希那穆提书籍的人应该是很好的深化或者说从不同角度的了解。总体来说由于本书的特点,里面的文章都是短小精炼的,有些很像散文集,甚至会从细小的细节描写到爱的全貌,虽然文字充满了温暖,但阅读起来有些朦胧。而问答集也是这样,对于单点问题的回答往往让人看不到全貌。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很欣赏得,毕竟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总是给人以力量。本书更具特色的缓缓道来作者的一些感触和想法,很适合在咖啡厅晒着太阳阅读,我这种在飞机上囫囵吞枣看完的人都觉得对书是一种亵渎。

  克里希那穆提一直都推崇个人的修为与成长,同时摒弃一切外在权威的原则与理论,他让人们静下心去看,直到看到本心。当读者真的认真在看他的文字地时候,会看到每句话都在敲击着读者的心。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九):生活感悟

  三年前初识克里希那穆提,全是因为我参加胡因梦老师在万邦讲堂中对他著作的讲解,从那以后,我开始涉猎克氏的著作《重新认识你自己》《爱的觉醒》等等,这次读到《与生活相遇》腰封上所言,“了解克氏思想的最佳入门书,形式最丰富的教诲精选集”宣传语,立即纳入囊中,潜心阅读。

  《与生活相遇》,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包括他口述的16个短篇,讲话的问答,以及一些演讲集,这些文章均出自《克里希那穆提信托基金会会刊》。

  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与听众一起对爱、美、自由、谦卑、恐惧、依恋、欲望、慈悲、孤独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议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的探讨,为人们面对生活的难题,寻找人生真理提供勇气和力量。

  很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话生活,在《对每个昨日的死去》中,他说:“只要你属于这个世界,属于你所处的这个社会,你就无法避开死亡。死亡始终在那里冷眼旁观,在那里守候着,然而,每天都死去的人,可以超越死亡……”想起庄子出使楚国时,夜晚路过坟地,路遇骷髅,对其发问完,伸手将骷髅当枕,沉沉睡去,这是何等胆识,何等气魄。竟无惧于骷髅,无惧于生死?生死是什么?何为生?何为死?人生不过生死二字而已,当人们看透生死后,就会觉得万事皆空,世间无难事,世间无恐惧;当人们参透死亡后,反倒会觉得生的可贵,在短短的旅途中,如何作游客,主宰自己,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一种乐趣。

  “不知生焉知死”,人生本来就由生死组合,要不庄子未何在妻子离世后,会鼓盆而歌,我想他是在为妻子脱离尘海,升入天庭,为妻子下次的生,开心高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那里去?哲学的终极问题,正是我们思考之所在?

  记得爱比克泰德《生活的艺术》中写道,要得到快乐与自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保持一颗平常心,提高自己的灵性空间,看看身边的弱势群体,体味克里希那穆提的箴言,你就会明白快乐的真谛在于自己的内心,此时此刻,幸福的阶梯在一层层攀升,没有终点……

  《与生活相遇》读后感(十):是非克氏

  谈到克里希那穆提似乎不得不提到他的两位重要的引介人,一位是物理学家博姆,一位是华人世界的胡因梦。正如孔子没用自贡,耶稣没用约翰,一个好的老师如果没用好的学生去宣传,那么老师也只能落得一个绝学失传的命运。

  然而胡因梦和博姆是否算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呢?因为胡因梦和博姆的重心根本不在冥想与哲学,因此对克氏的推荐与喜好,更多的是门外汉的热闹。正如网友对克氏的臧否,你以为你懂了,豁然开朗了,然而“你真的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与生命相遇》总共有三部分,短篇集、问答集和演讲集。在短篇集里,我们可以看到克氏受到传统冥想的影响,每一篇一开始就为读者(听者)设计了合适的想象空间。如《花园》的开头,“这是一座占地几英亩的巨大花园……花园的这栋房子很大……这里有一场政治集会,刺眼的霓虹灯山歌不停,一个政党发言人正在那里长篇大论,口若悬河。”优美的语言就像一对翅膀带着你俯瞰众生世界。让你在震撼之余,能很容易的接近克氏所想表达的中心。

  然而克氏所受人诟病的缺点也在随后的叙述中表露出来,他习惯于首先用概念去描述概念,诸如“看到就是行动”(P007),“顺从即是暴力”(P010),“爱就是冥想”(P034)。这些对概念的颠覆最容易形成戏剧效果,而在克氏温婉的解说中,逻辑被重新串联,仿佛豁然开朗。但你是否重新去思考这种震撼背后的逻辑则另当别论。

  读《与生命相遇》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语言表达一个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事物。有人说,“我跟你有同样的感受,表面上看了克氏的书,很多人觉得豁然开朗,思想上很多东西可以否定,然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什麽都否定不了”。其实,这也反映了克氏思想的无力感。

  印度是一个没有时间、没有历史的过度,在印度人的传统理念里,今天就是明天,明天就是昨天。这种非线性逻辑的思维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逻辑的,但又是容易被现代社会所接纳的。因为你一方面需要按照现代社会的逻辑生活,一后面是二,二后面是三,然而这种枯燥的逻辑容易使人们淡忘自己的存在,我不过变成反映影像的镜子,而克氏告诉你,你才是世界,这种存在感以及对自然的亲近感于是便形成了人们对克氏的喜好。

  前不久,报纸上报道了关于印度灵修的事件,有人指斥为一种变相的色情活动。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对“古”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去寻找神秘的力量,一方面我们又觉得那些不过是离经叛道的过时。当然,克氏是否将印度哲学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了,还是如反对者所说,是一瓶用旧瓶装的心灵鸡汤,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