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一本由(俄罗斯)索尔仁尼琴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页数:3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一):苏维埃劳改营中的“苏维埃人”

  苏维埃劳改营中的“苏维埃人”——对《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一种外位性阅读

  “你们没有权利冰天雪地里脱去人们衣服!你们不知道刑法第九条!……”

  他们有。他们知道。只有你老兄还不知道。

  “你们不是苏联人!”中校大叫道。“你们不是共产党员!”

  法典的条文,沃尔科夫依还能容忍,可是这句话却使他像闪电似的发起火来,脸都气歪了:“禁闭十天!”——《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23页。

  一

  当然,索尔仁尼琴的这部成名作不是为了塑造“苏维埃人”的形象;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一天》发表的前后,对于舒霍夫这个形象的肯定,却大多是由于他的‘农民身份’和‘劳动素质’。” 而据说赫鲁晓夫对本篇,“最喜欢的也是‘伊凡杰尼索维奇怎样保护了灰浆’的劳动场面” ,显然,这篇小说被批准出版不仅仅是为了迎合苏联当局反对“斯大林主义”的需要,更不是因为艺术技巧上的特出 ;正像索尔仁尼琴自己所说:“甚至不是诗歌,甚至不是政治决定了我的小说的命运,而是一种真正的乡下人精神。”因为“最高当局的乡下人尼基塔赫鲁晓夫碎玉伊凡杰尼索维奇这个乡下人不会无动于衷。”索尔仁尼琴认为赫鲁晓夫和舒霍夫分享的这种精神特质叫做“乡下人精神”,对此赫鲁晓夫是显然不会同意的。西蒙诺夫说:“这些被监禁在一起的人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我们的社会的一部分,它是从这个社会上被血淋淋的撕下来并囚禁在劳改营里的。” 既然如此,这些人也就依然带着“我们的社会”所应该拥有的那一种伟大品质;而这部作品也就可以用来说明,即使是在被“血淋淋的撕下来”的部分里,苏维埃社会所也造就了一批“苏维埃人”——社会主义新人

  赫鲁晓夫和西蒙诺夫们(他们当然都秉持当时苏联社会的主导观念)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是不是一种纯粹的歪曲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问题。毕竟索尔仁尼琴理想中的“乡下人”和赫鲁晓夫理想中的“苏维埃人”在其最高意义上都不存在于俄罗斯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先得在理论上确认二者的区别。别尔嘉耶夫早就指出过,从第三罗马存在一条直通第三国际大道;保尔一类人物形象的圣徒精神也不用多说:都要忍受苦难,救赎大众 。我以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乡下人”只有和精神贵族复合才能代表完整的俄罗斯精神;而“苏维埃人”则要同时承担两个角色:他是自己知识终极对象,他要用高贵的精神和伟大的哲学去激发自己的天赋良善。马克思评价法国农民的名言“他们不能表达自身,他们只能被表达”正是俄罗斯知识分子们面对农民的潜台词,而索尔仁尼琴的这部小说中恰恰是以作为“乡下人”的可见主人公和叙述者的复合完成了本书的主旋律(详见注释4),因此这故事里的舒霍夫确实是带着一种“乡下人“气质

  二

  然而,我们以上讨论的只是索氏和自己主人公的意识形态上的“共谋”,索氏可以让舒霍夫为自己的主题服务,但只要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就不得不让他的作品渗透进某种时代精神。马克思论巴尔扎克的话我想已经无需再被引用了,卢卡奇据此建立了他宏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当他在晚年谈及本篇小说时,举出了当全体劳改犯被叫回营房时,舒霍夫冒着卫兵发怒的危险也要砌完最后几块砖,并且在临睡前回忆起这一点时依然感到很高兴例子,认为这个情节标志着即使在劳改营这样残酷环境下,作为创造性活动场所的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主义生产”也依然存在。 的确,这里的砌墙劳动对舒霍夫的切身利益完全无补的,因此这里的“热爱劳动”的对象是纯粹的“劳动本身”。而且即使只是从宏观上我们也很难相信纯粹的奴隶劳动能够造的成西伯利亚的那么多座新城市和厂矿道路。但是,对这种热爱不仅可以做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也更可以做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舒霍夫只是在被“抛入”这种生活选择承担责任,从而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本质;劳动在这里只是一种抵达本质的中介或对存在周围的空虚的填充物。不过,不论是卢卡奇的读法还是存在主义的读法,都启发着我们能够也应该对这一文本进行一番“外位性”的阅读。

  所谓的“外位性” 是巴赫金诗学理论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在他的早期思想中,是用来处理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关系的。“也就是说,我的内心生活成为艺术观照的对象,必须由处于外位的另一意识来构建。而这‘另一意识’,是‘作为他人的我’” 而到他晚年,这一思想已发展为一种文学乃至文化批评根本立场:“理解者针对他想创造性地加以理解的东西而保持外位性,时间空间上文化上的外位性,对理解来说是件了不起的事。” 理解正是在“不相吻合的点上”展开的;是在读者与作者发生冲突地方展开的。我们这里取其后一种意义。

  三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返回到文本之中。除了卢卡奇举出的例子,在这篇小说里是否还存在“苏维埃人”的影子呢?如果把一个“苏维埃人”投入苏维埃的劳改营,他将以什么方式捍卫自己的信仰?在这部小说里是否有着这样的人物?索氏对这样的人持有怎样的态度有趣的是,在索氏的文本中寻找“苏维埃人”是一场三重性的历险,而一旦成功也将提供三重的反讽;因为这样的人物之存在对于索氏来说是越位;对于人物本身来说是失位,而对于苏联当局来说则是一种错位。

  本文篇首引文中指责看守“不是苏维埃人(即‘苏联人’)”的,是一位前红海军中校布伊诺夫斯基。在对看守喊叫之前,他只出场一次,却已经表现出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布伊诺夫斯基从厕所回来了,他好像有点幸灾乐祸地嚷嚷起来:‘喂,坚持住,红海军水兵们!准有零下15度!’”别人眼中的“幸灾乐祸”正是他乐观体现,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自外于这“灾”和“祸”,而称大家为“红海军水兵”,也正说明他不认为劳改营的环境和军营中有本质的不同,而是把囚徒们视为同“红海军水兵”们一样的具备主体性的人。他按照“苏维埃”的标准来看待一切,所以他不能容忍那些和刑法等原则一致行为,但对于制订了刑法的人却抱有充分信心。在早上的争吵后,他没有因此改掉“喜欢发议论”(p24)的习惯,而继续评论天气,“他越来越衰弱了,两腮也塌陷了,可是精神很好。”这是苏联主流小说中常见的描写,只不过一般是在讲疗养院或医院中的身残志坚革命者罢了 ,而这里可是劳改营。

  当然,布伊诺夫斯基中校不是圣人。他“已经养成了指挥别人的习惯,他对所有的人说话,都像是在发号施令。”但是这一评价是紧接着海军中校让费久科夫不要再检烟头来抽之后,中校并不傲慢,只是有点清高。在随后的砌墙劳动中,他充分展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价值观。“海军中校这个人把在劳改营里干活看成是在海上出勤: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近一个月来,他已经瘦多了(第二次提到瘦了!),可他还是卖劲儿干活。” 不仅如此,他还抓着费久科夫的领子叫他干活——“抬沙子去,混蛋!”当舒霍夫用老祖宗证明太阳最高的时候是中午时,他却抢白说苏维埃政权的法令让太阳最高的时候成了一点, 这段对话点明了在舒霍夫和中校心中最具权威性的东西分别是什么。

  在午休之前,作者虽多次让中校出现,但都是漫画式的匆匆宕开几笔。在午休中,作者给中校整段白描作为特写。 这时的中校“感到周身疲乏”,“而五分钟前,他还扯着洪亮的嗓门吆喝别人呢”。他坐在挡道之处,对于“别人大声喊着叫他走,不停地拍着他的背,叫他让位”毫无反应。这明显的萎靡引起了大家的同情,所以帕夫洛把舒霍夫多弄来的一钵粥给了他喝。“这位环绕整个欧洲并且在北极航线上航行过的中校,张开干裂的双唇,露出一丝歉疚的微笑”,接过粥吃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几段重复地存在两段对中校的相似评价。先是以叙述者的身份:“他来劳改营不久,干这种苦活也没多久。其实像现在这种时刻(这一点他自己还不知道),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特别重要的时刻了,因为这种时刻已经把他从一个只会扯着嗓子发号施令的海军军官变成了一个行动滞缓谨小慎微的犯人。而他也只有这样才能熬过他这二十五年的监禁。”后面是舒霍夫的评价“在舒霍夫看来,把粥给中校是对的 。中校将来会学会生活的,而他现在还没有学会。”

  显然索氏是把少校的精神面貌理解为一种暂时状态的;这两段评述是索氏试图控制少校形象的发展因而也就是少校形象的发展可能超出索氏控制的例子:在舒霍夫的身上明显栖息着作者的幽灵;然而却也带着那索氏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时代精神的烙印;而少校则带着无法否认的从“乌托邦主义”文学中喷射而出的品质,并且这种品质在召唤舒霍夫等人身上潜在的类似物,同时也在挑逗着索氏的意识形态洞见或偏见,渴求他的回应。虽然我们不能肯定索氏塑造这一人物没有故意制造“反乌托邦”效果的用意 ,但是由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形式的文学与一般意识形态相比,具有开放性——作者的意识形态以一种确定的形式表征于作品,而读者在阅读中永远可能涌现出新的问题式,所以这种意识相态因其非能动性将不能自动生产出新的回答,从而不断暴露其裂缝,从这些裂缝中将流出作者意识形态下文本世界的本质 ——所以这里中校形象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与索氏创作他的目的无关。中校证明了“苏维埃人”这一人物类型生命力,又因此特殊场所而避免了自身的过度类型化,从而成为和主流小说中的“苏维埃人”相比更值得人玩味的形象。

  四

  海军中校在听了小队长丘林讲述了自己的长长故事后,问他:“后来您再也没有见到您弟弟吗?”(丘林的弟弟和几个流浪汉走了),这说明他对别人命运的关心,也说明他对丘林的故事感到有些陌生;毕竟和本来就在苏维埃制度下作为边缘人(富农子弟)存在的丘林相比,他是苏维埃社会的有机部分和产物。在下午的劳动中,他继续表现得十分出色。抬灰浆时,面对又陡又滑的马道,“起初他不怎么卖劲” ,但在舒霍夫的催促下很快就“越干越麻利”,并恢复了严格要求别人(和自己)的本色,说自己不跟费久科夫这个孬种抬;在换了搭档后,他没有那么凶了,而是鼓励他和自己一起加劲干。直到“脸累得发灰” 来为止。直到这时,作者才告诉我们,“这位海军中校大概四十来岁了,即使不到四十,也差不离儿了。” ,在第一遍读这篇小说时,我看到这里前一直以为他要比这小得多;因为他似乎只有《青年近卫军》的主人公们才会像他一样这么认真地对待苏联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他的年龄几乎和保尔柯察金一样大了——保尔比他的创造者小一岁,是1904年的。这样说来,中校就不仅仅是被苏联造就的一代,更是造就了苏联的一代。在下午劳动的最后,他已经“像一匹驯顺的骟马”,“累得连站都站不住了,强撑着” 。

  在返回营地的路上,中校先是和舒霍夫进行了一番关于月亮的谈话。他相信科学,告诉舒霍夫月亮一直都在,只是有时有的部分看不见;而舒霍夫则相信每一轮月亮的圆缺都是新月亮的诞生,旧的月亮被上帝弄碎做成星星了。这种见解得到了中校的嘲笑 ;看得出中校充分展现出来了“苏维埃人”和“乡下人”的又一个不同:这是具备现代性的形象,他的自我之根是现代话语下的启蒙,理性和解放。后来他又和采扎里谈起了《战舰波将金号》和军舰上的真实生活。 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这样熟悉英国海军的生活方式时,他才谈到自己在一艘为北极航线护航 的英国巡洋舰上待了一个月,充当两军的联络官。当别人听到后说:“啊,原来如此!这就足够判您二十五年的了”时,中校说:“不对,要知道,我不赞同这种不负责任的推断。我对于我们国家的法制还是看好的。”当然,可以毫不费力地批评他这里的态度是被洗脑了;但是怎样解释中校下面这句话呢?“已经是战后了,一个海军上将,鬼迷心窍,送给我一件纪念品,‘聊表谢意’。我很惊讶,真该死。” 有论者认为这一段话意在说明苏联当局罗织罪名的恶劣。我以为非也,这里少校只是把这件事理解为自己被捕的原因。斯大林主义的清洗的特点就是受害者的不确定性,纳粹的集中营里几乎只有犹太人和共产党员,在这座劳改营里却同时有官员工人农民流浪汉和真正的间谍,因此批评说斯大林主义比纳粹主义更“残酷”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正是这种“残酷”决定了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本质不同:苏联在为了真实的原因消灭虚构的敌人,而纳粹则为了虚构的原因消灭真实的敌人:斯大林清洗的无限性正说明他愤怒而恐惧地试图防止自己结构的固结和革命本质的完全流失。 因此,也许使中校失去信任的正是他在英国军舰上的一个月而不是某一种更具体的罪名。然而中校本人试图让自己相信的理由却是一个符合苏维埃法治的理由:既然自己收到了帝国主义者的礼物,又没有办法证明这礼物里毫无问题,那么背指控为间谍就是合理的;中校的这种理解赋予自己的行为以苏格拉底接受死刑判决一样光辉的意义:他对“苏维埃法治”的确信并不来自于被灌输的信条,而是对于苏维埃制度正当性的根本肯定。

  回到营房后,采扎里和中校分享了自己的面包。中校谈到了为了迎接雅尔塔会议,在赛瓦斯托波尔开出了一家专门给美国海军上将看的商店, 里面应有尽有。中校不是个不敢面对苏联现实中一系列黑暗的犬儒主义者,他的信仰不意味着过滤自己看到的一切,也不意味着接受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即使在苏维埃的劳改营中,他依然自豪地高扬着自己“苏联人”——“苏维埃人”的身份,他接受劳改,但不接受劳改中的虐待;他用自己的行为在苏联现实的丑恶面前实践着苏联理想的高尚;固然可以说,这是虚假的理想。然而这种“虚假的”理想所造就的真实的人使得这种虚假理想比“真实的”残酷的苏联社会更加真实。徐葆耕先生讲过一个故事,一位他的同龄人对他说,自己正是看过苏联电影《金星》中的农村生活后才报考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她想让家乡的田野像电影中的库班草原一样麦浪滚滚。可是这部电影现在却被普遍认为虚假和做作——我没看过这部电影,我想也许是这样吧,但这位老人的选择却是真实的。

  五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本文开篇的引文。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布伊诺夫斯基对看守批评的独特性——能想象集中营的犹太人对看守大怒道“你不是雅利安人,不是纳粹党员”吗?,更包括了看守的反应。他“闪电似的发起火来”。为什么看守会恼羞成怒?是因为这种表达和指责表面上的错位吗?我们都无法容忍对我们最深层的身份认同的挑战,这种反应说明看守和囚犯分享着对“苏联人”的身份认同。我们不难举出一系列今天被认为是偏狭或虚假的文学形象,比如《真正的人》中梅列西耶夫对自己无腿也能飞的信念来源“因为我是苏联人”,但是在异议小说如本篇里我们却找到了这种认同存在的真正证据。当然,看守心目中“苏联人”的概念是否有中校所表现出的那样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另当别论,但是在索尔仁尼琴的这部直刺苏联最黑暗一面的小说中,却到处弥漫着一种纯粹属于苏联文学的味道;不仅如此,他和苏联三四十年代主流小说的文本相关性是很难被高估的,二者完全可以互为注释。

  索尔仁尼琴对于布伊诺夫斯基海军中校和他所代表的价值观的意义 当然不会也不愿做这么高的估计。除了上文引用过的评论外,不难发现,中校在小说中这一天的生活是以低音结束的。他最后一次出场是被看守叫去,开始执行这十天的禁闭——要不是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应答了看守叫他的名字,几乎就能躲过去了;而禁闭室的环境极端恶劣:“十天十夜!要是在这个牢房里把这十天十夜老老实实地蹲满,这一辈子的健康就算完蛋了。你会害上肺病,住一辈子医院。 ”和舒霍夫临睡前的“心满意足”相比,中校的这一天可以说是很不幸了。作者在这里未必不是在重申自己的结论:“中校还没有学会生活”。不错的,劳改营里有些太认真的人,但是残酷的环境会教会他们一切的。

  就让我们看看索氏认定了会屈服的布伊诺夫斯基们在劳改营中待得久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儿吧:

  在这个世界里,集体蔑视和示范性民众团结仍可能表现出道德的奇迹,如1953年发生在沃库塔29号矿的传奇性事件。斯大林逝世后几个月,整个西伯利亚的劳改营里都爆发了大罢工;罢工者的要求是有节制且“合情合理”的:释放年龄过大和过小的劳改犯,禁止监视塔楼里的卫兵随意枪杀劳改犯,等等。那些劳改营一个接一个地屈服于来自莫斯科的威胁和假承诺,只有沃库塔29号矿坚持了下去,结果被装备着坦克车的内务人民委员部 两个师的军队包围。当军队最后攻进大门时,他们看见囚犯们集结列阵站在门后,胳臂挽着胳膊,高声齐歌。在片刻犹豫之后,重机枪开火了——矿工们保持队形屹立不动,反抗着继续唱下去,生者架扶着死者。约莫一分钟之后,现实占了上风,地面上到处凌乱地躺着矿工们的尸体。然而,这短暂的瞬间——其间,罢工者的反抗似乎终止了自然规律,把他们筋疲力尽的躯体变化成不朽的歌者的集体之躯——是最纯洁的延长了的时刻的升华,在某种意义上,在这延长的时刻里,时间静止不动了。

  这是共产主义美学的经典场景:我们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中经常看到那唱着歌冲向死亡的镜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莫斯科保卫战》中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的学员们唱着《我们的一生漂泊四方》冲向德军阵地。所不同的是,这个故事里罢工者们面对的正是“革命者”的子弹。在苏德战争的初期,德军也经常遭遇绝望的失去退路的苏军类似的冲锋;苏联人应该去怎样面对德国人的机枪,就能够怎样面对内务部的机枪。

  六

  类似布伊诺夫斯基海军中校的“苏维埃人”形象在非苏维埃乃至反苏维埃文艺作品中的“越位”——或者用个流行词汇叫“逆袭”吧,绝不仅仅有本篇作品这样一个孤例。德国和波兰2008年的合拍片《柏林的女人》就有这样一位苏军少校。他在女主人公屡遭处于生理饥渴和复仇愿望驱使的苏军士兵的强奸后,应女主人公的请求对她提供保护,而当女主人公以为他也是为了享用自己的身体,所以脱光了等着他时,他又转身离去。直到后来两个人才慢慢喜欢上对方。女主人公在日记里写到:“少校是一个该死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真正的苏联的信徒;他对我要求的越少,我就越是喜欢他。”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部反苏片,我觉得南辕北辙。对于苏军士兵的丑行片中并未过分渲染,而且对其原因做足了说明;而且很多苏联士兵的形象也很可爱。战士在坦克上朗诵新写的诗歌,蒙古族士兵唱起呼麦,少校弹奏起客厅里那架已经落了灰的钢琴…话有点说远了。我想说的是,“苏维埃人”的形象和苏联七十四年的历史一起,具有自在的生命力;想通过在意识形态上廓清这一类形象的“虚假性”来清算这种文学现象是不可能的,因为意识形态总是虚假的;它们永远只是悬置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而一种艺术形象是不能被彻底还原为意识形态的。 某些自由主义者们并不比弗里契高明。

  版本见参考书目。该版本是包括《一天》在内的索氏中短篇小说合集,下文对版本不再说明,提及《一天》即指此版。

  《一天》代前言,《“一天“长于百年》,刘文飞,p6

  同上,刘氏系依据索氏《牛犊顶橡树》,p27.28.,版次不明。

  这里并不是说小说的艺术水准不高。小说努力营造一种以“叙述者”取代“作者”的表达方式;一个冷静的画外音构成了对主人公白描的补充,然而这个画外音的发出者又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作者”,而是一个对劳改营生活有着痛彻体验和深刻感悟的人;这个人并不外在于作品中的环境;他的视角不是全知的作者视角而是一个和主人公一起经历过一切的朋友在讲着主人公人物的故事。而且这位叙述者还可以与文中的次要人物对话,如本文篇首引文中的第二段等。我们有时甚至无法确定这个声音的发出者不是主人公,因为他从不描绘或解释主人公面前没有的东西。索氏多次说自己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舒霍夫却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而不是主人公这样的知识分子;刘文飞先生认为“大约是想突出劳改营中人物之命运的普遍意义”(代前言中p6),我以为方向正确,然而言未能尽其意。事实上,小说中的主人公与叙事者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说主人公。因此在这里,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张力是被消解于无形的;作家世界观与主人公意识并未形成一个对话性的复调叙事,而是互为补充,形成“二重唱“,并且互相提供正当性:作者的知识分子式的敏锐和悲悯与主人公俄罗斯农民式的隐忍与勤劳是互为对象的。因此上,有的俄罗斯学者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真正的复调小说“我以为是不成立的。这一小段对作者艺术构思的推测和讨论本文讨论思想意识的主题相关性不强,所以列入脚注以供参考。

  转引自《解冻文学和回归文学》,p121.

  当然对二者的区别做一个意识形态的回答是再简单不过的了,而我个人也相信这种回答,但为了和其他读者在一个平台上讨论问题,我只从纯粹现象上来定义。

  转引自《有人说过集权主义吗?》(“集权主义”一词原文作totalitarianism,应译作“极权主义”,后引径改。)p101

  也有译为“外在性”的。

  参看《俄苏文论十八题》第一篇,《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段论述主要根据此文,除直接引用外恕不一一注明。

  上述书,p11

  《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巴赫金全集》第四卷,p370.

  例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疗养地就是这样的。

  本书,p41

  见本书p42至p43,可能是指苏联实行夏令时制因此确实是使得太阳在一点位于最高点;但本篇所写季节显系冬季,所,这句话还是有不可解处,笔者正文中的解释只是一种推测。

  见本书,p52至p53,本段中其他引文也出自该处,恕不一一列出。本篇中的段落分得很多,每一段都很短,而又不划分章节;不分章可以加强小说的浓缩感和凝聚感,而多分段又可以起到烘托环境的琐碎,暗淡的作用,更可以大大减慢小说的节奏,营造一种刘文飞先生称之为“一日长于百年”的气氛;同时可以缓解不分章给读者阅读带来的压力。和本篇中一般段落的长度相比,对中校的这一段描写就显得很长了。

  这里两者的不同只在于前者的长句,对比,内在的强烈时间感以及说理性,这里又是一个“复合主人公”的例子。参看注释4.

  参看《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p173至p177,董晓认为索氏在用人性美反衬制度恶;我以为索氏在本篇中的伦理态度如果不是冷漠的至少也是模糊的,他的人道主义并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而是建在“俄罗斯性”基础上。刘文飞先生在代前言中就指出,舒霍夫不是一个道德上完美的人,他也有偷锯条之类的行为。在《乌》中董晓先生把“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举为苏联文学的两大精神,并以其对立统一的运动解释苏联文学发展。但他没搞清楚一种“乌托邦”很有可能也是一种“反乌托邦“,这本书的某些观点实在牵强。

  以上破折号后论述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五章第二节,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点正是阿尔都塞学派的文学批评与卢卡奇文学理论的缝合点,正因为作者的意识相态是可能崩解的,所以对“现实本质“的把握才有可能高于政治标准,成为文学的最高标准。(当然这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语境下的探讨。)

  本书p62.,下一处引用来自同一页。

  本书p68

  同上。

  本书p69

  本书p73

  本书p77

  北极航线是卫国战争期间美英向苏联提供援助的主要方式,满载军用物资的船队在护航下从英国出发,穿过北极圈,抵达摩尔曼斯克或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在运输中,尤其是早期,船队常受到德国U艇的袭击。

  以上参见本书p79至p80.

  关于大清洗的性质的论述,我找不到比《有人说过极权主义吗?》第三章《当政党自杀时》更加出色的论述了。该书不仅指出了大清洗与纳粹的镇压的根本区别,也指出了斯大林主义用极惨痛代价维持的一丝开出其解放维度的可能。

  本书p102至p103.

  这种价值观,前面早已指出,在本篇中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身上。

  本书,p104.

  原文译作“人民内务部”,引用时笔者改为通行译法“内务人民委员部”。

  《有人说过极权主义吗?》,p54,齐泽克的叙述系根据Colin Thubron,In Siberia,New York:HarperCollins,2000,p42至p43.

  即使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但是作为方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保留其意识形态维度作为自己在同一层次上和敌人交战的武器才能保持其锐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索尔仁尼琴著 斯人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俄苏文论十八题》 邱运华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冯宪光著 重庆出版社 1997

  《解冻文学和回归文学》谭得伶 吴泽霖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董晓著 花城出版社 2010

  《有人说过集权主义吗?》齐泽克著 宋文伟 侯萍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答<新世界>编辑部问》巴赫金著,出自《巴赫金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二):人类的枷锁

  但我无法承受人生的重负时,我喜欢去重看”古拉格群岛”,然后带着一种想法我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糟糕,我需要的只是耐心,忍耐以及少许的勇气回到生活中.这本书”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处女作,几年后他写出140万沉重的sulian劳改营历史.1961写成的”一天”算是群岛的一张画像,一幕剧中剧

  舒霍尔在营内已待了差不多十年,按照规矩可能还会再给他来个十年,也可能是二十五年.但这个可怕的可能也只是偶尔切进他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一天他要怎么熬过去.

  舒霍尔总结了很多法则:

  A. 上工之前一个半钟头是属于自己,不是公家的

  . 这是按西伯利亚法律办事

  C. 决不能以打造就把毡靴弄湿

  D. 抽烟要抽到烟烧嘴唇

  ……

  靠着这些小聪明,他熬了过来,身体不像其他人那么虚弱,精神也很好,每天也能有烟抽.他还是很有希望能熬过这3650天的.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有这么几件,他是否生病了,是否能吃上足够的饭,上工是否能轻松点,早晚两次的检查能不能快点过去,能不能抽一下烟.而当最后这些愿望实现时,舒霍尔躺在床上,心满意足的总结道:”一天过去了,没碰上不顺心的事,简直可以说是幸福的一天.”

  他吃早餐时细致而有计划的品评着他的一份鱼和一碗粥,如此吃,什么时候吃算得一清二楚.在扭曲的牢笼中,多少个舒霍尔的生活及精神已被异化,只剩下马斯洛所说最低层次的需求在支撑着他们如行尸走肉般活下去.一个烟屁股是需要认真对待,需要防备朋友,需要低声下气地祈求.舒霍尔不单是锁在了这个小小的集中营中,他也被锁在了政权给他划定的精神牢笼中,在这里面,是否能吃饱,是否能不累着,是否能活着已经是他们思想能到达的最远的方向了.

  在劳改营的环境里,人永远不可能依然是人。这正是建立劳改营的目的

  同样的描写也出现在“中国一九五七”中,他更带有中国特色,也更让人不寒而栗.到今天,群岛已消亡,但群岛的阴影还是笼罩在上空.阴魂不散

  今天单单是活着已不易.我们在今天也是在努力避免看清前路,所以我们聚在一起,三三两两,或喝酒游戏,或吃饭K歌,或在一起谈着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沉醉在shopping,种种方式,但我总隐隐觉得,生活不应该只是这样,又说不明白什么可以怎样.很久前我就认为,生活的一切努力,无论是看书,工作还是娱乐都是为生活本身服务,都是出于一个大前提:如何更好的生活.除了社会这个隐形的牢笼,我们也生活在自己设定的牢笼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群岛

  生活中其实有比自己的群岛更重要的东西,我相信!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自己的方式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三):时代的印记

  我不像看到的几位推荐者一样

  我是间断过不知多少次才读完这本书的

  不过恰巧是今天读完的

  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

  往往都是贪恋的太多,所以往往是几本书一起像蜗牛一样往前爬的进度

  我是通过星座认识索尔仁尼琴的

  他和我同一天生日

  看过他在领奖台上的讲话,那话是那么契合我的心意

  我就决定喜欢他了!甚至暗暗发誓要以他为榜样!

  说实话,看时的感觉就是时代的跨沟很大!

  并且同类的信息、电影也接触过,所以总感觉描写的还不够惨烈!但有些书和事情却是这样的---看时甚至经历时没有多大感觉,倒是事情过了,往回看看、想想却脊背上爬上一趟冷汗!

  这书就是这样的感觉!

  历史不应该只由掌权者书写

  那是经过人为歪曲的史实

  记得前几年我们指责日本的教科书事件

  其实多了解、接触一些信息

  我们就会明白,这样教育其子民的何尝只有这么一个政府?

  问题能暴露出来,就是很大的宽慰了

  还有那些被深埋谷底、海底甚至心底的史实事件才真的可笑、可怜、荒唐

  曾经犯过怎样的错

  不去反省、不去剥露

  就等于没发生么?

  这是怎样的恬不知耻才会干出的行为?

  可是,可惜的是这样的掩埋不止一件、不止一个政府在做

  中国有句古话--读史使人明智!

  学知识并不是为了搞颠覆

  而是为了避免后人愚蠢的犯下前人血的错误!

  当别人都在反省和改变

  我们的自赎之路在何方?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四):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索尔仁尼琴

  半自传体的小说,再现了劳改营的生活,为我们勾画了斯大林统治时期的社会。舒霍夫在结尾的回顾一天的生活时,感慨挺过来了极具讽

  刺意味,对于劳改营中的被判刑的人来说,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甚至可以理解为整个苏联都是在这种呆板的停滞的泥潭中。索尔仁尼琴对

  一天的详尽叙述描写了这种生活的点滴以及这种生活状态对人和人性的异化和摧残。没有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简直可以说是幸福的一天,

  这样的日子对舒霍夫来说还有三千多天,那对于整个苏联呢?漫漫无期的单调重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极权主义下的生活让

  人不寒而栗。

  玛特辽娜的家 索尔仁尼琴

  玛特辽娜是一个普通的低层妇女,命运加之于她的苦难似乎过多了。不幸于她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她依旧坚韧的活着,就像是苏联版

  的福贵一般。索尔仁尼琴塑造这样的角色当然不是为了简单的进行讴歌,他的意图复杂得多。对玛特辽娜死后众人的描写值得我们思忖,就像

  作者对玛特辽娜的评价那样没有他们,村子就不复存在了。总需要这样的人,不为自己,而是为更广泛的社会付出,尽管这样的付出显得可笑

  和渺小。

  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 索尔仁尼琴

  佐托夫后来一生中再也无法忘掉这个人,小说的前半部分用了很多的笔墨铺垫,我们看到的佐托夫是一个正直善良有原则和责任感的中

  尉。即使和特围李季诺夫交谈的初起,佐托夫也是真诚的信任他。为什么最终的佐托夫选择欺骗特围李季诺夫,把他交给枢纽站,他在选择这

  样的做法的时候的心理是怎么样的。佐托夫没有问心无愧的认为这件事做得绝对正确,否则就不会一辈子难忘特围李季诺夫。这个决定不仅是

  对于国家利益的抉择,也是一次人性的抉择。而显然,在佐托夫那里,在体制下,人性终不敌所谓的国家利益。

  为了事业的利益 索尔仁尼琴

  这篇小说的讽刺意味明显,小说开头的全校欢庆新校舍建成的画面和领导视察后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把倾注了学生心血和汗水,希

  望和未来的校舍轻易的改成研究所,政府的强取豪夺变得如此赤裸。共产主义不是在石碑上,得在人心里去建设。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五):反抗or坚韧

  quot;对苦难的忍受也表现为一种尊严,面对不公正的命运,活下来就构成了一种抗议,一个胜利"

  quot;无论是身处劳改营的舒霍夫,还是意在揭露劳改营残酷的作者,都没有发出悲愤的怒诉和哀伤的哭泣,他们的态度似乎是从容的、坚韧的、甚至庄严的"

  我总是认为撕心裂肺的苦楚,不论表面上是麻木还是激愤的,是面对不公正的人民的苦难的应该的态度。

  然而舒霍夫却是幸福的,诚然这幸福对读者传达了讽刺的意味。但当事人似乎真的没有那么多苦楚。当事人的幸福,对他自己来讲,并不觉得嘲讽。

  这使我十分讶异。

  那我应该赞扬他么,赞扬他的乐观与内心的成熟坚韧,这的确难得并且值得敬佩;还是批判他的过度顺从,我个人认为人类要都跟他一样,没人反抗、一味忍受苦难一味调节自己心态,这个世界绝对会比今天还糟糕。

  可是,若我在他的时代,活在相似的环境中,我会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会变成什么样呢?

  变成舒霍夫那样吧。首先我会屈服于强权,我个人力量实在有限,无法与之抗衡,也没有条件团结大家跟我一起反抗;所以人缘好一点可以过得稍微舒服点,心态好点可以过得更舒服,我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这就来到了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作为后代,为了justify自己目前的幸福,总是对前辈的激愤的反抗大加赞誉的。但是为了自己当前的幸福,谁管你后辈怎么样,我自己能活着,并且活得还好就可以了。

  毕竟在变革之前的普通人看不出未来光明或黑暗的走向,只能努力在忍耐中活着。

  所以,只能把大部分人都逼得忍都忍不下去了,时代才能变革。

  如果舒霍夫的情况再糟糕点,真的不反抗就活不下去了,他也许也会成为激愤的革命者、流着血泪、再也难以从容坚韧了吧。

  可是这么想来,我倒是宁愿他自己能感到幸福。被逼着为了活着而革命的普通人,实在太可怜了。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六):迷你的古拉格群岛

  我一直有个不大不小的疑惑在脑中挥之不去,就是为什么俄罗斯的小说近乎本本都是大部头呢。这里的大部头不单单是指书册的厚度,(倘若如此的话,那当今流行于我朝的三流玄幻小说都能当得此称了),还有书中所表现的或者对人性的深度揣摩,或者对社会改革极尽反思,以我有限的眼界观之,此时也只得心甘情愿并略带不服的说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青藏高原了。

  话说回来,那天我胡思乱想了一番这个问题后,得出一个很八卦的结论,俄罗斯地域辽阔,而且大都处于较寒冷地带,这给了作家们充分呆在家里好好写作的时间。

  不过现实却是另一番天地。据我所观,但凡俄罗斯有成就的大作家们,大都没有这个“呆在家好好写作“的机会,普希金是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样,索尔仁尼琴更是如此。俄罗斯文学具有典型的流放情结,这个国家前前后后数百年来似乎一直与人为制造的灾难纠缠不清,难解难分。但纵然沙皇也好,苏联也罢,强权政治下,俄国人里从来不缺乏敢真言的作家。

  索尔仁尼琴有句名言,作家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的第二个政府。这句话可以说也是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巨著《古拉格群岛》纪实般的细致描绘了史达林时期集中营里的悲惨世界。其实这套巨著至今笔者都未曾读过,我想更多的人其实也是如此,索氏对于我们而言与其说是其人作品伟大毋宁说其人姿态伟大。也就是所谓的“形式大于内容”。

  那他的内容到底怎么样?于是我就找来他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一读,这篇小说放在一部中短篇小说的集子里,占了大约一百多页的篇幅,故事内容概而言之简单的很,就是标题名称。只不过伊凡的一天过的极度漫长和痛苦,他身处在劳改营里,不知道何年何月出的去,几乎每分钟之于劳改营的囚犯们都是痛苦难言。从早晨在坚硬的木板床上被点名起床,到晚上临睡前的集体点名,劳改营里的每个人都甭想在这一天内搞任何的小动作,否则的话,紧闭好几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条件下,室外做体力活是什么感觉呢,并不是一副懒洋洋相,而是必须着手赶紧动起来,当然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监视,可是偷懒的话,你的身体将很快变得僵硬,兴许就会活活冻死。小说中有个这样的情节,上午赶工之前,伊凡的劳动小组里有个人在工地上抽烟(烟在劳改营可是稀缺资源),旁边的人都眼巴巴的瞅着希望最后能抽一口烟屁股,最后这个人把烟屁股给了伊凡,伊凡冻僵的手接过来,一只手握住那短小的烟头,另一只手放在烟头下面,生怕烟头掉落,不大一会工夫,火头已经烧到他夹烟的指头了,可是他还是舍不得放下来,仍继续抽着,直到连嘴唇吸不住那烟头了为止。我不断的想如果这是一个导演该怎样拍摄这个吸烟者的镜头呢,什么角度,什么部位的拍摄会给人最大的感染力?

  索氏虽然是以第三人称叙事来写这篇小说,但是这部小说的叙述却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评述性文字。叙述的语言平实客观,情绪稳定。而这样的叙述其实更像是伊凡的自述,因为在天天都是痛苦的环境里生存,你只能把痛苦当做一种习惯。除此之外,又能怎样呢?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七):一天以外的很多天与很多篇

  古拉格劳改营无疑是索尔仁尼琴最为人熟悉的文学主题,《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也理所当然成了小说集最负盛名的篇目。除了名篇以外,这部集子的每篇作品都值得一读,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索氏在驾驭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上的功力,短短数页的故事折射了苏联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冲击力远远要超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那“一天”。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小说篇幅不过百余页,通篇读来却不算轻松,原因不是主题过度沉重,而是文字过于枯燥。对劳改营近乎白描的笔法,令我不得不期待在这被记录的“一天”中会有突破闷局的情节。但作者辜负了大多数不耐烦的读者,除了队长的身世和营房里的俏皮话,这“一天”就在“旧月亮弄碎成了星星”中结束了。当我自作聪明地揣度结尾一定是对舒霍夫计算着距离刑满释放的日子时,小说的结尾却是主人公要把这“幸福的一天”复制到余下日子的憧憬。在读者看来极其漫长的一天,却变成了舒霍夫最幸福的一天。劳改营的真实感来源于近乎不加润色的枯燥文字,劳改营的绝望感来源于小说对阅读乐趣的破坏。相比于置身其中,纸上阅读的“度日如年”简直就是无病呻吟。

  《玛特辽娜的家》

  当第一人称的“我”抛出了开篇的那个疑团,我就马上意识到这个故事不会有好结局。这个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一样简单,勤劳质朴的寡妇玛特辽娜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这样的人物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小说中或许有很多,但主人公的命运却不符合主流标准。或许,只有在她的遗产被“合理分配”这一点上,才使主人公符合无产者的特点。小说最精彩的是身边人为玛特辽娜哭丧的仪式性描写,但那种“各怀鬼胎”的动机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集体主义农场里。

  对玛特辽娜的评价最后落到了第一人称“我”的身上,以至于这位超然存在的过客运用了一切的话语权,突破了索氏小说中应有的克制情感,在篇末浓墨重彩地掷下一句:我们大家生活在她旁边,可是不理解她就是那种谚语里常说的正派人,没有他们,村子就不复存在。城市就不复存在。我们整个地球就不复存在。但讽刺的是,如果没有这名虚构的叙事者,对玛特辽娜的公正评价早已不复存在。

  《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

  军代表值班助理佐托夫中尉是一名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他一直坚守在战时的车站岗位上,却为未能上前线而感到遗憾。他也是一名受正统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他对误车求助的艺术家有着相逢恨晚的情感。从对士兵的通融到对艺术家的坚定立场,主人公展现了从热血青年到冷血青年的瞬间蜕变。故事直至最后也没有告诉读者真相,只是展现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或许与展现一个真正的人相比,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样的人太可贵了。

  《为了事业的利益》

  一个由政府决策而引起的风波,立体展现了比风波本身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教育资源的分配、城市地位的竞争及土地发展中的利益追逐。当这一切集中在一所不被重视的技术学校上,师生们的心血结晶注定是不堪重负的。为了事业的利益,新楼的工程不得不推倒重来,而失落的师生再次投入劳动的热情中。索氏以“劳动本身是吸引人的”来解释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这仿佛是在回应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之所需的训导。那位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市委书记这样质问他的上级:到底什么更宝贵?石碑还是活人?读者只能寄望第二座楼完工之时,师生们的劳动证明了革命导师的远见。

  《一只右手》

  在这篇精短的作品中,索氏向读者讲述了一次短暂的相遇。劳改犯身患重疾在外就医,自由的空气为医院的一切在蒙上了暖色;功勋老战士投医无门,晚年的境遇如同褪了色的公章一样黯淡无光。护士手捧的漫画书似乎也在为医疗系统所隐藏的矛盾制造了画面感。两名病人的短暂相遇最终凝固在老人丑陋的病态中。

  《古战场守护人》

  和《玛特辽娜的家》相似,小说描写了一名普通人,只是这次的主人公没有俄罗斯民族的坚韧,却平添了几分怨气。或许,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人。

  《真遗憾!》

  这可能是整部小说集中最温情的一篇,索氏少有地运用了浪漫化的笔触描写景物、描写女性,以至于我差点以为网开一面的民警和女公民间会发展出革命友谊来。

  这可能是整部小说集中最富幽默感的一篇,以至于我都不敢将这种幽默感看作讽刺。对于科学专家的不同时代的共同命运,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只能说“真遗憾!”

  《复活节十字架游行》

  如果读者了解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对社会价值体系重建所作出的努力的话,这部短篇俨然就成了一部预言。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八):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部中篇小说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多看完的。这部小说里的一天只是舒霍夫在漫长监牢改造生活中的一天,然而从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的爱。这种爱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幸福原来这么简单。之前对监狱这种大墙文学题材的作品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只是在读张贤良的一些小说时隐隐感觉到。《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最近在读的《陆犯焉识》等小说也应属于这一类。然而从作品的构思和叙述的全面上来说,《伊凡》是当之无愧的杰作,也是人类苦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似的作品。小说不无巨细地介绍了监狱生活里的方方面面,这在牢外的人看来,不啻是一种折磨,对精神的压迫,对肉体的压抑,这种表现人类另隅生活的作品,至今读来仍旧有其崭新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它写出了人们在监视下生活的一种幸福,一种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的友谊。在舒霍夫看来,没有关禁闭,中午吃饭时多喝一碗粥,晚上又得了400克的面包,这,就是一种幸福。监狱的日子是漫长的,也是苦难的。在这里面的人有着种种人性,也有着一些对付看守的方法。他们要生存,在冰天雪地里,在工地上干活,因为队长的帮助而没有去建设社会主义幸福城,这在他们看来就已经足够了。读完之后,掩卷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同他们相比,我们简直像在天上,可是我们却感受不到一点儿幸福。这是因为我们太幸福了,以致于感受不到所谓有幸福,还是有别的一些原因,让我们无视身边的幸福,无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这难道不是作者在写作本书时给我们留下的一个难题?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九):时代的印记

  2009-02-11 23:40:31   来自: 伽蘭

  我不像看到的几位推荐者一样

  我是间断过不知多少次才读完这本书的

  不过恰巧是今天读完的

  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

  往往都是贪恋的太多,所以往往是几本书一起像蜗牛一样往前爬的进度

  我是通过星座认识索尔仁尼琴的

  他和我同一天生日

  看过他在领奖台上的讲话,那话是那么契合我的心意

  我就决定喜欢他了!甚至暗暗发誓要以他为榜样!

  说实话,看时的感觉就是时代的跨沟很大!

  并且同类的信息、电影也接触过,所以总感觉描写的还不够惨烈!但有些书和事情却是这样的---看时甚至经历时没有多大感觉,倒是事情过了,往回看看、想想却脊背上爬上一趟冷汗!

  这书就是这样的感觉!

  历史不应该只由掌权者书写

  那是经过人为歪曲的史实

  记得前几年我们指责日本的教科书事件

  其实多了解、接触一些信息

  我们就会明白,这样教育其子民的何尝只有这么一个政府?

  问题能暴露出来,就是很大的宽慰了

  还有那些被深埋谷底、海底甚至心底的史实事件才真的可笑、可怜、荒唐

  曾经犯过怎样的错

  不去反省、不去剥露

  就等于没发生么?

  这是怎样的恬不知耻才会干出的行为?

  可是,可惜的是这样的掩埋不止一件、不止一个政府在做

  中国有句古话--读史使人明智!

  学知识并不是为了搞颠覆

  而是为了避免后人愚蠢的犯下前人血的错误!

  当别人都在反省和改变

  我们的自赎之路在何方?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后感(十):理性点去看待这篇小说的内容

  先说一下这个版本本身,质量不是太好,错字错句不少,另外翻译也有一点问题,例如前面翻译为“卷扬机”的东西,到后面不知怎地又变成了“起重机”。

  小说描述舒霍夫在特别劳改营一天的生活,写得很细致很真实,毫无掩盖地揭示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不愧俄罗斯的良心的赞誉。

  不过,也应该理性地评价这篇小说的高度,看到的一些评论还有这本书(实际是个合集)的前言,动不动就说《一天》反映了善与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极权主义和个人崇拜、体现个人崇高精神和力量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一天》真伟大到这个程度?

  不错,舒霍夫在劳改营里有自己的准则,不装病、不舔钵、不告密。可对他“珍惜粮食、心灵手巧、爱惜东西”这些优点的称赞,甚至上升到了“俄罗斯人的传统美德”层面,合适吗?他的确“珍惜粮食”,“把钵用面包皮擦得像新的一样”;的确“心灵手巧”,在劳改营里可以做些手工为自己攒些外快;也的确“爱惜东西”,每天仔细藏好那把好瓦刀。可这些举动,无一不是在特别劳改营那种物质极度匮乏的严酷环境下产生的。事实上在那种环境下,每个人为了生存都会尽可能用尽哪怕一丁点儿的资源,人之常情,舒霍夫也不例外。

  舒霍夫积极劳动,也乐于关照别人,是个人崇高精神和力量?是面对逆境的抗争?我看也未必,在那种条件下,人只剩下唯一的一个目标——活下来,千方百计地活下来。舒霍夫的一天结束后,很高兴自己能熬过来,还能熬下去。为了生存,人是麻木的,对于不能反抗的就乐于接受吧。于是该劳动就劳动,该吃饭就吃饭,别打什么歪主意。专注的劳动不过是麻痹自己的手段,因为劳改营是没有明天的,你只能全神贯注地让自己能在今天活下来。对于关照别人,其实舒霍夫或多或少还是带点功利性的,不过这个不能批评他,而他在一些细节上,例如对海军中校、聋子等人确实做了出自内心的照顾,这也是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不过要将这些恻隐之心要说成人类的崇高精神倒是万万不必的。

  劳改营里的人有好有坏,有照顾自己队友的队长也有揩油吸血的食堂主任、看守等。不过要说善于恶在这里较量,真是言过其实。每个人只是照着自己的生存法则来行事,有门路的跑门路、有手段的使手段,在邪恶的制度下形成简单的丛林法则,这里的“人”几乎是“非人”,理性尚且难以立足,谈何“善与恶”?对那个既不合群、又贪小便宜的??(名字忘了)后来被打到一脸血回来倒在床上的评价是:“他活不过四十,因为他不懂得做人”。学会做人——然后生存下来,就这么简单!当然,这个“做人”是什么意思,是善是恶,大家都懂的。

  说到对极权主义的反抗,就更摸不着边了。小说毫无疑问是反映在极权社会下一个劳改营的残酷情形,反映在极权社会下一些人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长期流放劳改的事实。不过,反映现实的黑暗是一回事,反对造成这种黑暗的制度又是另一回事。小说对海军中校一夜之间沦为劳改犯的细节做了很多强调,也对一些人所犯的“可笑”罪名做了许多描述,对“亲爱的小胡子爸爸”给了不少冷嘲热讽的词语。可我觉得这更多只是对现实和命运不满的抗议,与极权制度没有丝毫关系。劳改营中的种种弊端:克扣、偷窃、暴力、帮派等,与极权制度并没有必然联系;各种名目的罪行,一律十二五年的刑期,随意的判决等这些,没错在极权制度下更容易产生,但却不一定是极权制度的必然产物。反对极权制度?可笑!难道克鲁晓夫时代的苏联不极权?难道克鲁晓夫那么傻,为一本反对自己政权的书大力宣传?他不过是用《一天》来反对斯大林,“瞧~这就是你们的小胡子爸爸干的好事!”,当然也不能那么浅薄,于是冠其名曰“反对个人崇拜”!被作为工具的《一天》反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问题确实是有的,但反对个人崇拜,恕我悟性不高,没看出来。

  梁文道对索尔仁尼琴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的成名很大程度与一些政治环境、冷战时西方的意识形态需求有关。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凭着自己的良心,坚持自己的信念,写真实的东西,十分难得。将《一天》作为史实材料来看待,确实很有阅读的价值,但硬要在这上面提炼一些思想、一些主义,则不免牵强附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