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6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过于喧嚣孤独》是一本由(捷克) 赫拉巴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一):我想去布拉格

  某天在Q上和友人说,我想去布拉格。对方心领神会,因为喜欢他?恩。一个已经不在世上的人。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是夕阳下的查理大桥。跟在后面评论“我最爱苍茫的黄昏,唯有在这种时刻我才感到有什么伟大事情可能发生。”没几分钟有人@了,续上了这段话后面我没记住一部分“当天渐暗,黄昏来临时,万物就变的美丽起来,所有的街道,所有的广场,所有在暮色种行走的人,都象蝴蝶一样美丽,我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漂亮小伙子了。”偶尔把这张图打开看上一会,有个念头从心里滋生。我可以背上行囊独自去任何可以去的地方,唯布拉格,我想和你一起去。

  如果我遇见了你,能放下自己的矜持,放下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抵抗生活貌似强大的披挂。给你看我的软弱,偶尔还有眼泪,藏了整个青春的撒娇。若是吵了架,不自以为是的一味的等你来哄,有时候我也会主动哄哄你。看见挑担卖杏啊枣啊的,在你面前我能无所顾忌的拿起一个随便擦擦就吃。如果是这样的你,我们去布拉格,好不好

  我会告诉你,去布拉格不是因为风景的吸引。是因为一个男人我喜欢的。

  我们一起去看布拉格老广场,你会说,卡夫卡住过这的。我想看的是广场右起的第三座“铃铛屋”。是他初到布拉格住过的地方。我们还会去利本区堤坝巷24号,老屋在建地铁时早已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纪念墙,墙上有他的画像和猫。当然一定不会漏掉,夕阳里的查理大桥。对了,还有金虎酒吧和金锚酒吧,只是不知道还在不在。如果可以,还要去趟近郊克斯科的林中小屋。杉树林的小屋,有很多猫。他经常会看看那里的猫,给它们食物,住上几天。

  或许在旁人眼里,这种行为成年里的幼稚,会被鄙视。我不在乎。你不会讥笑我。知道你会喜欢上他。他年轻时是个帅小伙头发白了,还秃了,风度气质看上去还是招人喜欢。他是法学博士,可是他更喜欢不同工种的工作。做过仓库管理员,铁路工人列车调度员、推销员、跑龙套的,还有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现实生活里,谦虚男人是极具魅力的。他的魅力无可替代。他的“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他说过,“我的作品实际上是我生活的注释”。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病愈等待出院的他从医院五楼坠落身亡。有人说或许是探身窗外喂鸽子时的不慎,可能是个意外。在失眠的晚上,一次次翻看他说他之所以活着,并为之而推迟了死亡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自个认为坠落不是意外。是的,他是赫拉巴尔。

  如果我遇见了你,我们一起去了布拉格。我会斟两杯自己做的葡萄酒,告诉你我是怎么遇见赫拉巴尔的。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二):比起内容,我对作者更感兴趣

  读的书少,不知道作者谁,看到腰封也恨不得和其他读者一样撕掉它。

  但是由于体量小,不得不前面几十幅生活照,后面十几页人物记事表。现阶段无法揣摩作者写作用意以及想要表达的讽刺和寓意深度,只能说是被排版引导的对作者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博士生干了一辈子几乎不需要大学问的体力活,相信自己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那么前面的都是过程,为文字而备的经历。连死亡的推迟都是为了文字。这样的生命听起来真让人神往。尤其挣扎物质低层。

  因为05年学日语所以看日剧,喜欢上了上野树理,于是看了last friends,发现原来瑛太也有演技的哇。追了《即使这样,也要活下去》,对满岛光映像颇深,深刻坚决眼神消瘦的身型。没错过年轻人2014》。百度了满岛光,发现她是大器晚成,竟也成家了。老公代表作《扁舟记》。爱奇异看了这部电影,豆瓣评论有位网友提到了本书的第一句话: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

  当下买书,半天翻完了。这便是我和此书的缘分

  想着一直可能让你烦扰的是好书好文好字好女子好的写作认知,表达,老子的无为和大道至简。那么就这样生活下去。无论我是否继续这么爱钱下去,我决定记住你。

  不论我是否记得处理旧书废纸的老头,我都记得紫色袜子和鞋;记得青年基督老者老子的比较。如果你想成为老子那样的老人,青年时会是耶稣的样子吗?

  不想那么多了,对于活到很老,自身并不是很期待。毕竟没有非完成不可的事,来来去去的日子平平淡淡的生活,叽叽喳喳的我,不去想像的未来,let it be.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三):什么是过于喧嚣的孤独

  应该说,这本书吸引我的首先是名字,孤独、喧嚣,而书入手后,发现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除去译者的译后记和近半本书的赫拉巴尔生活照,小说真的是很短了。

  通篇读下来,并没有什么曲折情节,小说以一个在地下室工作了35年的一个打包工人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工作时偶然从图书中得到的收获,以及一些回忆

  赫拉巴尔这篇小说的文字很有特点,不分段,通篇都是内心独白。由于读得是译文,所以不能确定原文是否采用了长诗一般的语言。也大约是自己的积淀不够,很多隐喻、人名、典故的出处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以后有机会要再次深入研读的原因,以下只是我个人书名为什么叫《过于喧嚣的孤独》的一点理解

  社会主义突击队员代表的是现代的、理性的、无情的、工业化的充满效率的行为,而汉嘉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艺术的、人性与神性结合的酒神精神,因此,当汉嘉喝着酒用心制作一个个包裹时,他是在用灵感激情创作,而社会主义突击队员喝着牛奶打包的时候,仅仅是在生产。打包这种行为对于汉嘉来说,是创作,是生命的意义,而对于突击队员来说,是谋生的手段。一个用酒神精神创作独一无二作品的艺术家,在面对一群高效率工业化量产品的凶猛却又无力阻拦的时候,怎能不感到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当工具变成了主人,当主宰者创造者沦为了麻木机械的奴仆,当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被肯定认可,而流水线的效率却成为唯一标准时,还活在世界上的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感到这种过于喧嚣、过于进步和过于单调的孤独。

  上古的老子只留下道德五千字,而当今的网络小说动辄百万字、千万字,只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已经毁灭了呢?老子只写五千言也许是由于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印刷发行行业,没有搜狗输入法,没有百度一下,没有输入联想回车键,没有无限供应的A4纸可以让人滔滔不绝的讲废话。赫拉巴尔说“依我看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又都向后回归”。我并不认为网络文学有什么不好,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读过几千万字的灭魔诛仙总裁穿越后,是否和读老庄、读诗经楚辞一般感受呢?

  艺术无法量产,一个艺术家创作出一个完美的作品,本人的经历与天赋上帝恩赐给他的灵光一闪,缺一不可工艺品也许还可能通过“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实现其精巧,艺术恐怕不能。

  汉嘉三十五年用老式的机器精心打包,自己孤独一个人,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有的只是书以及对往昔的回忆片段,并且由于他的创作效率不高,使得院子经常被纸张堆满,并因此而饱受苛责。在创作的同时,汉嘉不停地拿一些书回家,以至于家中的书摞得很高很高,生怕有一天倒下来压死。赫拉巴尔就是汉嘉,面对着不理解的人群批评,面对着无法完成作品的恐惧,孤独地一个人苦苦地追求心中完美的作品。 追求完美这一点,从书前歌德“唯独太阳权利身上带着斑点。”这句话可以得到印证。

  由此,不难理解赫拉巴尔说为了写这部书,推迟了自己的死亡。作者写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写了几十年,三易其稿,而流传下来的,也只是本小薄册子。书后附录的赫拉巴尔年表,给我们描绘了作家一生轨迹,一个法学博士,没有按照应有的轨迹一步步走完庸俗的一生,而是去生活、生活、生活!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用他一生去体验和感受到的生活和思想去创作,他所创作出的作品,皆是如汉嘉的纸包一样,也许在外人看来鄙陋不堪,但在作者自己看来,却是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可爱,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每一个作品都是用酒神精神和上帝偶然赐予的灵感创造出来的。汉嘉无法决定收到什么样的书,一个纸包究竟能够压缩进什么,只有上帝能够巧妙安排,而怎样挑选和制作,只有汉嘉知道。这部《过于喧嚣的孤独》也一如汉嘉的纸包,上帝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丰富素材成为这本书的内容,然后由一个灵感,由一个勤勉天才进行创造。

  “火,它的光把一切痛苦深埋在下面,脸上却挤出一个悲哀微笑。”这是书中汉嘉评价茨冈人的话,我想,用以评价赫拉巴尔和他的这部作品,同样恰当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四):这本书只提供了感情,需要自己提供一个故事

  以前读被说为特悲伤的小说我总是很不屑,觉得不过就是命途多舛,搀和一些亲情友情爱情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如果是本中国年轻作家写的,多半还得死几个主角。也有过几部小说让我觉得的确难过,主要也是为其中的某些情感所吸引了。

  但是《过于喧嚣的孤独》通篇没什么情节,甚至没提什么伤心的回忆,主人公只是在写自己日复一日的、几乎没有情节变化的生活,写自己曾经充满对精神世界渴望但最终也渐渐麻木的思考。而他身边的人也基本如此,没什么特别。但看到最后,却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的悲伤,空洞而悲伤。

  主人公,主人公的叔叔,和主人公一起工作的几个文化人和几个姑娘,他们都是经历了一个时代、并最终和旧时代一起被抛弃的人。所以主人公的叔叔把开了一辈子的火车头挪回自己的后院,建个小铁轨,每周开着绕院子几圈,逗逗曾经的老朋友邻居小孩,最后孤独地死去。这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个蹲了一辈子的监狱老爷子。当最终被获释出狱了,投入新时代了,却发现自己早已经被遗弃了,或者说,相互遗弃,因为老爷子的内心也早已经遗弃了这个新鲜的社会,他习惯了过去在监狱里的日子,宁愿和过去的日子一起被抹去。

  所以直到看到《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最后一页,我的情绪才被调动起来,宣泄而下。那份浓烈的、压抑的、知足认命的、又充满了渴望与情结的情绪最终崩盘。所以主人公拒绝离开陪他三十五年的压纸机去包白纸,拒绝离开他的地下室,拒绝离开他的天堂。他哪儿也不去。这个平时在酒吧里会惹酒保嫌弃的、浑身污渍、额头趴着绿头蝇尸体、袖管里躲着老鼠普通工人,决定和他的记忆死在一起。

  我忍不住想,会有什么可以陪我三十五年?陪伴三十五年的人或事如果结束了,没有了,要怎么接受呢?且不说三十五年,即便是三五年,人也会厌了、倦了,厌倦和习惯所带来的忽视,是任凭你如何付出真心也无法敲醒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失去。可是,只是为了敲醒的话,失去的代价会不会太大了呢?

  或许忽视并非本意,只是出于对依赖永恒的一种恐惧罢了。害怕一旦真的陷入一段三十五年的关系,等到不得不剥离的那一天,只有以死相抵了。

  这本书很无趣,一部中篇小说花了我整整一个星期去上班的路上的时间,因为几乎没有情节,没有起伏,夹杂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描述、没有听说过的长长的哲学家名字和枯涩拗口的精神思想。我没办法看第二遍,因为知道这样的内容之后我很难坚持看第二遍。

  但这本书很有趣,它饱含了太多的感情在里面,每个字都像饱满得要溢出来,让人无法不投入太多的心思去读,无法不耗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好像书里什么都没提,读者却用自己的情节和情感把这个书名填满了。你无法想象自己带着一份悲伤去活一辈子,却也害怕这迟早的麻木会在失去的那一刻后悔万分。我没办法看第二遍,我已经足够悲伤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五):被无限和永恒喜欢的人

  赫拉巴尔讲的故事有一个残酷的情节梗概,里面充满了肮脏破败的画面,不断出现血与毁坏。

  汉嘉在布拉格做处理废纸的打包工,工作间是个闭塞的地下室,堆成山的废纸从底层开始腐烂发酵,数不清的老鼠在里面做窝。汉嘉喝着啤酒,把废纸和老鼠一起塞进压力机。他独身一人,因奇异的命运或种族屠杀失去伴侣,为了阅读废纸里夹杂的各种书籍经常误工。那堆高山一样不能及时处理的工作时时触怒着他的主管,最后,汉嘉被开除了,新应工者接手这项工作并迅速替代了他。在无人之夜,汉嘉潜回地下室,躺在使用了三十五年的压力机里,混着废纸与书籍,把自己压成一个包。

  如果这则故事被刊在时报上,多半会沦为好事者以平庸自矜的语料。得体、富裕和安闲几乎被所有社会推崇艳羡,出于人类的动物本能,世俗划分得意与失意的标准粗暴明了。以这种标准衡量,上面的故事无疑是个残酷而荒败的悲剧,在失去又脏又累的工作后自杀身亡,这种事情不体面得令人同情。

  但有时候,世俗与非世俗中的得失截然相反。或是在放弃某些非世俗的坚持后,反而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好人。或是像汉嘉一样,惨死在世俗的故事里,却在另一个层面中得偿所愿。

  这个故事更适合被看做一个love story:他热爱人类智慧,并在不仁慈的年代里得到了回应。

  汉嘉不幸生活在20世纪的捷克斯洛伐克,一战后宣布独立的国家,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被工人运动和政权动荡缠身,在法西斯主义势盛时又成为慕尼黑阴谋的被交易者。二战中纳粹德国控制它,二战后苏联又悍然接手,层出不穷的势力在这里角逐,就像书中在布拉格下水道里争夺阴沟统治权的鼠族。

  但打包工作成全了汉嘉。书籍被暴力驱逐到废纸处理场,他工作的地方。就这段熟悉的历史逻辑,捷克真是亲切的异邦,以至于我们能够对它的罹难心有戚戚,但幸好两个民族并非同类。布拉格即使经历了长期的艰难与恶俗,依然保持着尊严与浪漫,就像它的城市建筑与它的汉嘉。

  特殊的年代让汉嘉和书籍形成了类似共生的关系。汉嘉对于思想的渴望近乎本能:“我生活在一个已有十五代人能读会写的国土上……在这里,人们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习惯、一种执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他们为了一包挤压严实的思想甘愿献出生命。”另一方面,在急于压制与破坏的社会里,读书又蒙上了对思想进行收容与拯救的意味。汉嘉把被抛弃的思想藏塞进头脑,使它们在脱离书籍以后仍有驻所——“我相信在那样的时代,当一切思想都只记载在人的脑海中时必定格外美好,那时倘若有人要把书籍送进压力机,他就只得放入人的脑袋”。

  打包的本质是入殓。每个包的中心是一本名著,包外裹着绘画大师灿烂的复制画作。这项贯穿全书的工作充满了符号与仪式感,与他安葬舅舅的逻辑如出一辙——汉嘉把舅舅生前搜集的彩色铁片洒在遗体上。因为人之所取,终为其魂之所成,那些铁片是死者的勋章。书也一样,有灵魂者均应被郑重以待。它们承载的东西为它们赢得尊严,天道不仁慈,汉嘉只能以这种方法给它们以入死时的光荣仪式。

  所以,汉嘉的去职是一个终结。离开废纸场,汉嘉无处获取思想,思想没了头脑收容,书籍同时失去读者与入殓师,它们真正成了废纸。

  在工作继任者的世界里,书籍成为单纯的工作处理对象,嘉作为遗世的思想收容者,本质与被送至废纸厂的书籍毫无二致。他有权获得和书籍一样的葬敛礼,他的头脑就是他的勋章。

  我甚至一点也不为汉嘉感到遗憾,确有所爱者比大多数世人都幸运,更难得汉嘉的守护之物至终完整,充满尊严。汉嘉的故事很像梁祝,抓着流于弥消的价值死不松手,这样的人一点也不孤独,因为他们求仁得仁。

  “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他同样作想。这是最好的成全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六):一个灵魂的独居者

  作者赫拉巴尔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汉嘉,三十五年来,他像是工业时代一个不停转动的机器,每天与压力机为伴,做着最简易却劳累的工作,他说自己像是有着西西弗情结,但是我却觉得他的内心是欢畅和充盈的。虽然,他每天都在酗酒,但是酒精的麻醉可以把他带到书中的场景中。他一直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三十五年来,不断的从废纸堆中发现那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些伟大的作品,那些随废纸一同丢弃的书籍。

  闭上眼睛,我可以想象出那样一种画面——在阴暗潮湿泛着臭味的地下室里,一个佝偻的老头自得其乐的精心打包着一包包废纸,每一件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杰作,他们的周围都被伟大的美术作品所包围。

  最后的结局让我想到了包括海子在内的好多人。他们都属于灵魂的独居者,追求一种内心的纯净,即便是穷困潦倒,但是精神世界的充盈可以使他们不去计较物质上的贫乏,唯一让他们无法承受的是他们所塑造的精神世界的崩塌。当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一切突如其来的改变都是让他们所无法承受的。所以只有选择死亡,在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世界来临之前结束生命,让生命终止在精神世界的鼎盛之中。汉嘉的生命是与那台陈旧的压力机绑在一起的,最终当这台压力机就要被时代淘汰的时候,他也随之而去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七):过于寂静的喧嚣

  看《过于喧嚣的孤独》,对比目前状态,身边发生的事情都那么寂静。习惯早上很早起来去实验室,静静看书。中午吃饭也不喜欢和任何人一块,听着有声读物拓宽视野。下午一直嘴馋吃零食,这就是为什么永远不能减肥,我的性格悲剧。周一-周五一般都会去健身房骑动感单车,很嘈杂的音乐,沉浸其中,不用思考,汗流浃背,自虐到底。更多的时间,都是选择很寂静的环境,捧一本书守候着。也不想参加任何读书会等活动,几乎不与任何人讨论书。谈话中那种共鸣的感觉不能极致地得到表达,有时还有被抽空的无力感,尤其是和不喜欢看书,谈看书后有什么用的功利性态度的人聊天后。看书不需要什么用,就是想要找到共鸣的人,思考,而不是每天面对琐碎平淡的人和事说着琐碎平淡的废话。面对书中的废话,我可以远离之,即使我的生活就是由琐碎构成,但是能减少这种琐碎就尽量避免。寂静中内心澎湃着。

  所以我喜欢树立一个女神一样的幻想。中午和一个学妹,还有长的真的很像小汤唯的她的室友打牌。那时我明白了由于选择了书,丢失了参与很多人青春微笑的机会。我的幻想只是构筑了我的围城,但是女神还是在围城外。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选择使这个围城更加牢固。就如《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书对于叙述者的意义(其实这书没仔细看==)。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八):天道不仁慈

  天道不仁慈,因而人,一个有头脑的人,也不可能仁慈。因此我读书既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为了消磨时光,更不是为了催眠。我耐心的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压进自己的头脑,这给我带来难以描述的欢乐,也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样,我不是酒鬼,但我一杯又一杯的喝酒,是为了活跃思维,使我能更好的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

  对于读书,《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主人公汉嘉这样的观点让我不知所措。我还没有体会到,那样深厚的沉重:书读的越多,心就越被真理和道德重压着。汉嘉的职业是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他孤身一人,没有妻儿没有朋友,在肮脏腐臭的地下室用压力机处理废纸与书籍。在废纸的浑浊中,不时会有珍贵书籍放出夺目的光彩,汉嘉便从中挑出一些带回家去阅读。经过三十五年的积累,他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用他的话说,他不幸地有幸在无意中获得了学识。他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身体里,不仅渗透到大脑和心灵,而且在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每根血管的末梢。他在他打出的每一个包里都放进一本书,翻到他最喜欢的那句,比如康德的:“有两样东西总是我的心里充满了新的、有增无减的惊叹——头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样他工作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一种辽阔感,无边无涯,极为丰富,无尽的美从四面八方向他喷溅。

  他对书视若珍宝,可是他赖以生存的职业却是毁坏它们,毁坏世界文化巨人的著作。他每天目睹人类文明的精华被粉碎机无情的压碎,心中的痛惜和愤懑令他难以忍受,仿佛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明白人类浩瀚的文化需要珍惜,他便只有在书中寻求真理的慰藉。他的背上仿佛永远背着由大大小小书本构成的两吨重的苍穹。他本想退休以后将他工作用的压力机买下来,然后在他的花园里继续从事这项令他心满意足的工作,但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巨型压力机,新的机器由于有传送带不允许停顿,不像他一样可以边看书边工作,汉嘉觉得这是一项“没有人性”的工作,而且新来接班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处理的是多么令人心动的珍宝,只是干脆机械的处理着废纸。听说这样的机器很快就会完全取代从前的压力机,汉嘉恍惚中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他收到的冲击就像哥伦布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时那些保守的人所感受到的震撼。可是在这场暴风雨中,他曾经信赖的书本竟没有一本能够解救他,他仿佛看到整个布拉格连同他所有的思想,他读过的所有的书籍,他整个一生都被压在一个包里,虽然盛满了书的灵魂,但依然是个肮脏破烂,那不比老鼠有价值的一生……在新的时代,在那忽视文化的时代,他的心灵无法得到安宁。最后他选择了倒在他的压力机里,像塞内加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在他每天工作的地下室中跨越生与虚无的界限。

  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天道更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但是汉嘉,经过三十五年毁灭性的工作,对此已经忘记了。他深沉的思考,无限的爱,全部的忧郁与惆怅都离这个世界远去了。我们就像橄榄,唯有被碾碎的时候才能释放我们的精华。汉嘉的离去,带走了文化的苦难,留给这个世界无尽的沉思。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九):大脑压力机的碾压故障现场

  2013年夏天买了这本书。书名吸引了我,准确的说是“孤独”二字在击中了在热气腾腾的书店流汗的我。我回过神,目光游移到“过于喧嚣”,耳边正充斥嗡嗡的嘈杂。我小心翼翼的从书架抽出这本书,带它回家。

  那会儿刚回国不久。莫名的落差感让我失落,环境的突变让我觉得格格不入。家人和朋友让我觉得温暖,心里却似若有所失。孤独是我的死结(也是很多人的)。我抱着某种求医问药或是同病友交谈病情一般的心情开始读这本书。

  第一遍读,不懂。这书没解开原有的死结,它自己本身竟也成了一个死结。“你的大脑不过是一台碾压各种思想的压力机而已。”(P81),我的大脑故障了,无法碾压。它像一块包裹挤压的过于密实的思想,沉重坚硬,卡在我的大脑里无可奈何。我走失在它的字句迷宫里却不大找到理解的通路。最后,我默默将这本书放回书架。

  2014年冬天,我开始重读,很认真地。

  这次读,却似乎读懂了一点,但还是无法碾压彻底。重读三遍仍然像是三场碾压事故,但终于那么些碎屑剥落下来,拾取整理在此。

  一 概述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摘自书封面内页

  故事的主角有三个:汉嘉、书和压力机。

  故事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脉络显明的走向,节奏感也不如一般的小说容易把握。

  这是个带着酒精味儿的故事,像是醉汉似乎迷醉又似清醒的嘟哝和呢喃。这酒味儿是书中所有字句发酵而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使这酒味似乎伴着汉嘉粗重的呼吸真切的扑到读者脸上。汉嘉喜欢喝酒,为读书喝酒,他说:“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这酒味儿很浓,稠密得像包围这他的思想。稠密的思想让他不孤独,他说:“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孤身一人而已。”

  全书开篇第一句是“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这个故事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一个love story。汉嘉三十五年的爱真切而痴狂,他在废纸堆里找到了他的爱----书和思想。他最终“殉情”,因为他无法再和三十五年的唯一挚爱继续在一起。

  爱的忧伤,思想的忧伤,命运的忧伤,社会的忧伤构成这个忧伤的故事。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矫情,而是带着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

  二 汉嘉的线条

  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里每句话都反映了主人公的心智情感,甚至可以说每句话都是主人公本人。如同人物肖像油画,每一笔色彩的层层涂抹叠加最终构成栩栩如生的人。所以我这里的描述,至多是简陋线条构成的速写:

  他是一个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

  他喝酒,真实的酒精和词语的酒精溶解在他的身体里。

  他因为工作无意中积累学识,身上蹭满文字,脑袋里装着各样死的活的思想。

  他是艺术家,却又是自己的观众,他让自己打的每个包都美得无懈可击。包里心里躺卧着伟大的书籍,包外裹着绘画巨匠的画幅。

  他生活在两个世界,半梦半醒。他沉溺于梦境却似乎又在真理的中心。

  三 汉嘉和书

  “三十五年来我同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处和谐,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是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P1)

  他对书的爱,我觉得这一个句子就足够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动词,用的太好。

  他爱书,却是书的屠夫。他的工作要求他将一本本书和着废纸与各样杂物投入巨大的钢铁机器碾压成一个包。

  于是他让每本书的葬礼都郑重无比。书安息于包的中心,梵高毕加索高更伦勃朗的耀眼画作为包裹穿上彩衣。这成了他的宗教仪式,他的弥撒。

  他是书的屠夫,也是书的拯救。

  平时工作时,他救书。

  “正如流经工厂区的浑浊河水中偶尔会有美丽的小鱼闪现一样,在这废纸的长河中不时也会有珍贵的书脊放出夺目光彩,我的眼睛被它耀得发花,我朝别处望了片刻,然后才迅速把他捞出来,先在围裙上抹抹,翻开书页闻闻它的香味,这才像读荷马预言似的读了第一句,它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视线。之后我把它收藏在一只小箱子里…”(P6)

  战火连绵中,他救书。

  他目睹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世界文化巨人的著作横遭毁坏。他屡次的拯救都已失败告终。他目送满载被当做战利品的书籍被军用火车运走。

  “我呆呆地望着,望着远去的车尾铁钩上挂着的红灯,我身子靠在一根电线杆上站在那里,跟达芬奇一样,他也曾靠在一根柱子上站在那儿,呆望着法国兵怎样把他的一尊骑士像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一节一节地把马和骑士摧毁。”

  他是书的拯救,书确成了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十五年来我带回了两顿重的书,当我躺在床上进入睡乡时,两顿重的书犹如两千公斤的梦魇压迫者我。”(P17)

  “我的背上仿佛永远背着由大大小小书本构成的两顿重的天穹。”(P20)

  最后,他死去,像他手中那些书一样在压力机上死去,升天。

  四 汉嘉与压力机

  压力机对汉嘉而言已经不是冷冰冰地轰鸣着的机器,而是三十五年的陪伴。他原本等着再过五年和他的压力机一起退休,自己掏钱把压力机买下,像他舅舅买下火车一样。但是这个时代的车轮前进的飞快,他熟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切都变了。两个年轻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接管了他的压力机。他无法适应这样的巨变:

  “突然一下子,我的肉体和灵魂都意识到了,我将永远无法适应这个变化,我的处境有如当年某些修道院的僧侣们,当他们得知哥白尼发现了新的宇宙定律,地球并不像大家公认那样宇宙的中心之后,他们便集体自杀了,因为他们无法想象能有另一个样子的世界,一个与他们迄今生活于其中,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不同的世界。”(P72)

  他无法想象那样一个世界,没有他的压力机,而且他不能再从臭烘烘废纸里捞出珍贵的书籍。

  他失魂落魄,精神恍惚,他在幻觉中看到自己连同所有一齐被压力机压在包里。

  恍惚间,他已经来到了他工作的地下室。幻觉成了现实。

  汉嘉的舅舅死在自己的火车上。汉嘉最后也死在自己的压力机上。他像塞内加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最终选择倒在他的压力机里。

  这压力机成了他生命尽头的陪伴,也成了他终极的导师。他仿佛注定在他的刑具上认识最后的真理,跨越生和虚无的界限,去探求死亡。

  汉嘉的死在书里有许多处伏笔。一个例子是看林人的儿子和猎人犹如因果报应一般的死(P17)。汉嘉担心那些书会为他杀死的那些耗子来报复他,杀死他。最终他死了,谁知是如何呢?

  五 天道不仁慈

  “天道不仁慈”像是魔鬼的低语,从故事开始就一再出现:

  “通过阅读,我从书本中认识到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此也不仁慈,并非他不想仁慈,而是这样做违背常情。”(P5)

  “……达·芬奇当时已经认识到天道不仁慈,因而有头脑的人也不仁慈。”(P13)

  “……原来在我的脚下,在所有的下水道中都在进行着残酷的战斗,由此看来老鼠的天国也不仁慈。我,一个在废品站当了三十五年打包工的人,一个同老鼠相去无几的人,又怎能仁慈?”(P23)

  “天道不仁慈,在我的上面和我的下面,生活也不仁慈,我心里也不。早上好,高更先生。”(P44)

  我往下读着,眉头皱起。当真如此么?我不相信。

  忽然读到“天道不仁慈,但我那时候还很仁慈。”(P56)心里忽然松动。

  再读下一页。“天道不仁慈,但是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P57)

  因为赫拉巴尔钟情于老子,这里的天道极有可能就是老子口中的道,指向终极真理。但那爱和同情却更为可贵。

  我反复思考这句话,想到律法和爱。律法是神真理的影子,让罪显多。但爱却能遮掩许多的罪。神是公义严厉,却也是慈爱,甚至他本身就是爱。这爱何等可贵,从这爱而来的仁慈,人如何想象完全?

  同情和爱更为可贵,对此我们应当牢记,牢记。

  六 向前还是向后?

  幻觉中,汉嘉见到耶稣和老子同时出现在他工作的地下室。在这一段有对比耶稣和老子许多精彩描写,虽然有些地方我不甚认同,但我依然认为赫拉巴尔的写作非常出彩。

  “耶稣是progressus ad futurum”,老子则是“regressusf ad originem…” (P39)

  rogressus ad futurum和regressusf ad originem都是拉丁文,分别意为“朝着未来前进”和“退到本源”。赫拉巴尔的观点恰如其分。

  “因此,依我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都向后回归……螺旋体同与圆圈儿相重合,progressus ad futurum和regressusf ad originem相链接,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我不幸地有幸在无意中获得了学识,现在我开始梦想让progresus ad originem同regressus ad fururum相重合。”(P45)

  rogresus ad originem同regressus ad fururum分别意为“向着本源前进”和“朝着未来后退”。

  向着本源前进,朝着未来后退。这其中充满了思辨和玄妙。

  汉嘉看见曾经遗失在牛粪里的袜子和凉鞋又再次出现,就像是一个隐喻。

  七 想象和比喻

  赫拉贝尔的幻想恣意驰骋,整个故事里有太多精妙的比喻。

  随手摘录几个:

  “当我的目光落在一本有价值的书上,当我一行行阅读这些印刷的文字时,这书留下的也唯有非物质的思想而已,这些思想扑闪着翅膀在空气中飞,在空气中中滑翔,赖空气生存,回归于空气,因为归根结底一切都是空气,正像教堂里的圣餐,既是基督的血又不是。”(P4)

  “…当我一觉睡醒抬起头来时,裤腿上的膝盖部分已被我的口水弄湿了一大块,因为我身体蜷缩着,蜷作一团,犹如冬天的猫,犹如摇椅上的一根弯曲的木头。”(P10)

  “一个孩子般的茨冈小姑娘,淳朴得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木料,犹如圣灵的气息;一个茨冈小姑娘,除了点炉子生火之外一无所求,那些木柴是她背来的,从瓦砾堆上捡来的沉重的梁木和板条,大得像十字架一样,她背在背上运来…”(P55)

  八 书的眼睛

  这句话就像是这本书的眼睛,透过它可以一瞥整本书的灵魂。

  “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候笼罩着你。对此我曾感到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心头一亮,觉得自己在变得美好起来,因为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到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我逐渐惊异地意识到我的工作把我抛进了一个广大无垠、威力无边的领域。”(P49)

  这句话的罗曼罗兰版本是这样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忧伤的故事,但结尾确带着明亮。汉嘉死去,他看见了他青年事情曾经爱过的茨冈小姑娘。他起飞升到空中,到另一个未知。

  九 赫拉巴尔ABC

  A.青年时期他取得了法学博士

  .他前后从事过十多种职业,为了观察生活

  C,他曾在废纸回收站做过四年打包工

  D.他喜欢猫

  E.他受到老子思想的一定影响

  F.他喜欢去“金虎酒家”喝酒

  只有他能写出这个故事。因为他说“我为了他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

  这样的书极少,我有幸遇到。

  一九九七年赫拉巴尔从医院五楼的窗口坠落身亡,据说当时他想触摸窗外的一只鸽子。

  我翻看着书最前面的照片。妻子去世后的赫拉巴尔孤身一人。我看着照片里的老人,看着他的孤独。

  最后一张照片是他的背影。他脱去汗衫搭在肩上,索性光着上身,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然后我忽的记起“向着本源前进,向着未来后退。”

  至少不再孤独。

  十 最后

  轻轻合上书,重新放回书架。一地碎屑,却终究不完全。也许哪天会再重读。

  孤独喧嚣依旧,声音却似乎有些不同。或许像汉嘉所说,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孤身一人而已。

  二零一四年二月七日 凌晨

  《过于喧嚣的孤独》读后感(十):天地喧嚣

  我还是不能理解这个题目,之前理解过的孤独, 或许是清寂的,或许是沉重的,又或许是浪漫的, 但是什么才是喧嚣的孤独,而超过了喧嚣的孤独, 又或许是怎样的境界。

  之前读过百年孤独,那时一种无比沉重的孤独, 像是尼采笔下永恒的轮回, 逃脱不了,所以也不要抵抗。忽然一阵风, 把一切吹走,真的是一点痕迹不留 ,剩下的只有这永恒的孤独。

  天地不仁慈,但天地也不会冷酷,天就是天,地还是那个地。 这世界如此喧嚣,吵闹的没有任何意义, 就如同 这没完没了的八卦,人人爱听,人人好奇,他活了,她死了, 他爱了,她散了。 大家都如痴如醉,满腹激情又或失落。 大概这就是昆德拉描写过的媚俗。 如果这世界的本质是孤独,那么人们会选择媚俗,从而带来了喧嚣。

  所以我们都被这喧嚣包围着,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这永恒的孤独。

  天地喧嚣不仁,有一个姑娘她的马尾辫子沾到了粪便,没有得到绽放的爱情,但是那颗曾经真挚的心,会得到永恒。

  天的喧嚣不仁,有对异国的清洁工姐妹花始终被蒙骗,她们相信着这个没有底片的相机, 镜头前的微笑,就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灿烂。

  天地喧嚣不仁,我们最后的一点希冀都会被剥夺, 但是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 一个发着光的灵魂被稠密的思想所保卫, 步入永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