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10篇

  《三毛流浪记》是一本由作者:张乐平原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一):围炉书评

  古人汉书下酒,围炉夜话,驱走慢慢长夜,很是风雅。我辈网络上无从相见,依QQ时空不能阻隔,扯淡扒瞎,同样畅快。闲聊中才有真意,才有性情,远比写文章畅快,谈古论今,话三毛,痛快痛快,不妨发出来权作书评,还有些趣味,大家看了见个笑,蛮好蛮好。

  在此鸣谢,烟波浩渺、神婆依依、阿午各位同学友情出场。

  【传说】烟波浩渺

  三毛流浪记 快来参加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29:41

  你们不喜欢吗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29:48

  我在犹豫要不要参加……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0:03

  说实话,三毛不在我的童年里o(╯□╰)o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0:18

  留着给你娃看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0:29

  反正总要生 ,哈哈哈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0:30

  哈哈!早着呢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0:36

  哈哈哈哈哈哈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0:52

  有娃没娃都来参加

  【传说】克舟 2014/7/29 9:30:59

  我参加了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1:03

  之前我看那个温蒂妮的,一个小时就看完了

  【传说】克舟 2014/7/29 9:31:19

  我初中时 央求我妈 给我买了一本三毛流浪记

  【传说】克舟 2014/7/29 9:31:23

  当时 天下着大雪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1:25

  那我也去参加哈,我最近很闲,疯狂参加征评的活动

  【传说】克舟 2014/7/29 9:31:30

  回到家 一会儿功夫就看完了

  【传说】克舟 2014/7/29 9:31:47

  后来 在同学家又看到 三毛迎解放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1:49

  虽然一会就看完,这是大人的状态

  【传说】克舟 2014/7/29 9:31:57

  但是这个我始终没看过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2:02

  但是小孩子可以让你重复的讲好几个月

  【传说】克舟 2014/7/29 9:32:06

  后来在网上 似乎也没搜到 再版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2:09

  我看过三毛从军记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2:19

  也搞笑 也心酸

  【活跃】神婆依依

  2014/7/29 9:32:19

  嗯嗯,烟波说的是!!!

  【传说】克舟 2014/7/29 9:32:23

  三毛从军记 我前几年有买了一本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2:25

  儿子看了很难过

  【传说】克舟 2014/7/29 9:32:41

  含泪的微笑

  【传说】克舟 2014/7/29 9:32:45

  是伟大的艺术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2:55

  他经常会问我 什么是当兵 为什么要打仗

  【传说】克舟 2014/7/29 9:33:08

  三毛从军是为了保家卫国

  【传说】克舟 2014/7/29 9:33:26

  但是张乐平的内容 明显左倾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3:33

  是的,我觉得挺让小孩子思考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少接触的问题

  【传说】克舟 2014/7/29 9:33:34

  在今天看来 这样的视角 并不客观

  【传说】克舟 2014/7/29 9:33:48

  远不如流浪记 好

  【传说】克舟 2014/7/29 9:33:56

  不如流浪记 更切中社会现实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3:57

  我看那个从军记 是他参加国民党那个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14

  谁中了 这本书 可以把咱们谈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4:16

  总是老兵欺负小兵,长官嚣张跋扈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19

  直接改了 做评了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4:26

  恩恩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28

  是的 所以我才说内容左倾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33

  既然是宣传抗日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4:33

  这个书我好想要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43

  一味的反映军中腐败不合适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4:52

  估计也是迎合需求

  【传说】克舟 2014/7/29 9:34:55

  在今天的大背景情况下,我们了解到 当年国军抗日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06

  只有这样的 讽刺 不合算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13

  想想 松沪会战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16

  长沙会战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21

  这些大的战役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26

  共军有吗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33

  不靠机械化部队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42

  靠 地道战 地雷战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46

  铁道游击队

  【传说】克舟 2014/7/29 9:35:49

  扯淡一般

  【传说】克舟 2014/7/29 9:36:02

  整个白洋淀,又被写成文学传诵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6:08

  一共打死几个鬼子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6:19

  是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6:51

  那种宣传还是不恰当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6:53

  哎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15

  我小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三毛迎解放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19

  可惜 始终没看过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21

  我搜搜 去

  【话唠】阿午

  2014/7/29 9:37:23

  高中的历史书 对这个的平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7:24

  我儿子很少看电视剧,但是每次看也都会问我 为什么要打仗,日本人为啥这样做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28

  当时应该脸大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40

  脸大点 去借了不还

  【传说】克舟 2014/7/29 9:37:54

  有出版社要是能把这个系列都出齐了就好了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01

  可以用来 研究当时的 政治环境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23

  三毛流浪记 里的 反饥饿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27

  反压迫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29

  标语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36

  不让赤膊的 巡查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8:39

  我觉得用漫画比电视剧更有感染力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45

  其实 是有政治因素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8:54

  是 蒋介石搞的新生活运动

  【传说】克舟 2014/7/29 9:39:12

  你如果不了解这些政治背景

  【传说】克舟 2014/7/29 9:39:21

  漫画也不容易看明白的

  【传说】克舟 2014/7/29 9:39:48

  所以归根结底 好的漫画书 是老少咸宜 超越时代的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39:51

  恩恩,我还得三毛当时在上海流浪时,那天儿童节 还发现标语上写着让全世界的儿童快乐

  【传说】克舟 2014/7/29 9:40:09

  当 三毛用一根丝袜结束自己的生命时

  9:40:08

  【传说】烟波浩渺

  2014/7/29 9:40:08

  气的三毛把标语撕了

  【传说】克舟 2014/7/29 9:40:20

  她和她的作品 以及张乐平的三毛

  【传说】克舟 2014/7/29 9:40:24

  永生了

  =================================================

  我不想再废任何文墨修饰成文了,因为对话已经足够真实和畅快,参与度也有,这是最好的书评,最自在状态下的书评。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二):张乐平与“三毛”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县人。30年代开始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抗战时期参加“抗战漫画宣传队”的活动。1946年创作连环漫画《三毛从军记》。1947至1948年创作长篇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他所塑造的三毛的艺术形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曾任《漫画世界》主编。

  三毛漫画的经典

  张乐平先生为我们留下了10多部三毛连环漫画作品。

  早期的三毛(1935年--1937年)

  “三毛”是以儿童的天真向社会的不满状态投以讥刺。儿童的天真、率直、热情、单纯,在社会化的成人视之为胡闹、无理﹔实则儿童坦白的行动出发于人情自然,而成人社会化的虚伪反渐远离人性。(汪子美)

  三毛从军记(1946年)

  三毛,看上去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但是,作者在什麽心情之下,产生这一主题的灵感和坚持,将这小人儿以血和泪,隻为著,去拼出一个卑微的存活?

  我们三思,也去细看一幅一幅小三毛在书中的表情。

  那历史伤痕的说明,尽在泪笑中。(台湾作家三毛)

  三毛外传(1946年)

  《三毛外传》是我在1946年创作的。在这些幽默的故事中,蕴含著对旧社会的尖锐讽刺。(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1947年—1949年)

  “流浪记”裡的三毛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他有机会接受了一些人间温暖,但更多的是遭遇著人间的冷酷。小小的三毛,是在旅行著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诈欺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王芸生)

  三毛翻身记(1951年)

  一切战争和社会性灾难,承受最沉重的,首先是妇女和儿童。

  儿童命运是社会文野的测验器,并且预示著国家未来的休咎。(柯灵)

  《三毛流浪记》面世前后

  张乐平,我国著名漫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张乐平学习美术,完全靠自学。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23年,他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平生第一幅漫画———《一豸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时曾轰动一时。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7年5月,《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编辑陈伟球请示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拟请张乐平画几幅漫画连载。王芸生当即表示,可以请张乐平画一套类似《三毛从军记》题材的漫画,并给张乐平写了一个便条,介绍编辑去约稿。编辑遵嘱,前往张宅拜访,张乐平说他已有流浪中的“三毛”的构思,答应画一套“三毛”的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著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著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裡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

  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流浪儿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他们为小阿弟,想和他们搭话,谁知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隻好败兴而归。一路上,他怎麽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麽会那麽冷淡。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流浪儿都是衣衫破烂,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尽管是旧西装,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睬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上来,眼睛直直盯著他手裡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自己的苦难生活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从他们那裡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中国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在这套漫画的连载期间,引起了广大善良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反映强烈。读者们纷纷给《大公报》写信,甚至给“三毛”寄去衣服和捐款,托报社转交。如果说,《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那麽《大公报》连载《三毛流浪记》,是让“三毛形象”走向全国。

  因为《申报》虽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其影响多在上海和周围地区﹔《大公报》当时拥有沪版、津版、渝版,总发行量远远超过《申报》,其影响自然是全国性的。再者,《申报》连载的《三毛从军记》裡的“三毛”,虽然很顽皮,但他所表现的,差不多都是英雄型的,是常人所不及的特殊人物﹔而在《大公报》连载的《三毛流浪记》裡的“三毛”,就完全不同了,他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产生共鸣。

  宋庆龄女士看了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三毛流浪记》后,非常感动,她特别在上海燕云楼设宴,招待张乐平和《大公报》副刊编辑。席间,宋女士还激动地对张乐平说:“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该感谢你,三毛不会忘记你。”她还提议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创办“三毛乐园”,用以帮助贫苦儿童。

  1948年3月初,《大公报》出版部根据各地读者的强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乐平在《大公报》连载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结集成册出版。《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特为《三毛流浪记》撰写了“序言”。王芸生既是这次连载张乐平漫画的热心支持者和决策人,又是充满同情心的忠实读者,他于3月23日写下《题<三毛流浪记>》,对张乐平作品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做了深刻的分析。

  王芸生写道:“《三毛流浪记》印成书本了,这必然是小朋友们的恩物。《三毛流浪记》是接著《三毛从军记》画的,但张乐平先生的笔锋却完全改变了。……小小的三毛,是在体验著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欺诈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莫问孩子,请大人们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

  三毛不是孤独的。他是多数中国孩子命运的象征,也是多数贫苦良善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象征。我们的社会,对多数孩子是残忍的,对多数贫苦良善的人民又何尝不是残忍的?《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著每个善良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著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把这份同情心培养长大,它会形成—种正义的力量,平人间的不平,改造我们的社会。——去掉一切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发扬温暖、仁慈、良善、真理与公道!三毛奋斗吧!在你流浪的一串脚印上,可能踢翻人间的不平,启示人类的光明!”

  王芸生在写作《题<三毛流浪记>》时,正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王芸生同情三毛,也是对社会上广大穷苦孩子的同情,同时亦有力地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

  资料来源:人民政协报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三):我与“三毛”

  犹记得小时候在家看电视,那时候电视剧不多,有些电视剧播了又播,比如《三毛流浪记》,我和小伙伴们看了又看,却乐此不疲。虽然年幼,但是那时看到顶着三根毛的小男孩,穿不暖吃不饱,还常常遭到坏人的辱骂挨打,总是为他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报以深深的同情,真希望他遇到一家爱他的人,吃得饱穿得暖有学上。

  而这次申请得到的《三毛流浪记》一书,它是“《中国经典动画大全集》系列图书“之一,它采用的是动画片高清原图作为素材,让没有看过经典动画《三毛流浪记》的我仿佛看过原动画一般。虽然只有142页,没有我原先买的那本故事完整,内容也是熟悉的,但全部皆为精美铜版纸制作,图画栩栩如生,值得收藏。又一次温习三毛的故事,我再次为三毛的不幸感到悲伤。

  之前看到新闻报道,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三毛”再次走出国门,由张乐平先生创作于1946年到1949年间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法文版在法国漫画专业书店和文学书店上架出售。真希望这个中国的漫画形象像白雪公主、唐老鸭、史努比等形象一样闻名世界。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四):忆苦思甜

  张乐平被人们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他笔下的三毛,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尽管当时只是一个插简直打诨式的人物,但还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所以说《三毛流浪记》是我国漫画大师张乐平的惊世之作。

  而我们这一代人多数先是从接触到的小人书上知道三毛的。解放前的旧上海,那个只有三根头发的三毛,那个大耳朵的三毛,那个白衣黑裤赤脚的三毛,因为吃不馆而瘦削矮小,因为没有亲人而孤苦伶仃,过着四处流浪的悲惨生活。但是三毛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乐观,他幽默,他有着自己的尊严,不畏强暴,通过张乐平老师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虽说后来搬到了荧屏和银幕上,但是最初的书带给我们一代人的意义深且影响远。

  时隔这么多年,再次看到南方出版社出的中国经典动画大全集之《三毛流浪记》,看着那封面上苦着嘴角的三毛,那不知如何是好的表情,直接把思绪带回儿时。而这套中国经典动画大全集之《三毛流浪记》是根据《三毛流浪记》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使用张乐平先生的绘画原作精装制作而成,再次将真实可爱的三毛呈现在我们面前,再次那万恶旧社会的丑陋嘴脸揭露出来。不仅仅我们重温了儿时,回顾过去,却更可以让生长在红旗下,生长在党的阳光下的青少年了解一个过去的时代,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这本《三毛流浪记》可以说比得了时下任何一个绘本,哦,我暂且把它归成绘本,因为这个不仅可以大人看,孩子也可以看滴。(精美大图,形象逼真,且字不多,精练,易读易理解)。更为经典的是通过经典电影元素和现代最高新科技制作技术,将我国老一辈著名艺术家的绘画艺术,展现给我们,激活了那个性鲜的经典形象。当然这教育意义也存在于其中,小朋友要团结友爱(三毛和小宝),不要到危险到的地方玩耍(小宝江边玩耍)等等。多棒啊呀,比那生硬的道理,可有趣,形象得多啊呀。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赢得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真正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他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史,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1992年9月27日张乐平因病久治无效与世长辞,身后留下了不朽的三毛。

  三毛陪伴着中国几代人走过了美好的童年,随时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三毛以图画书的形式带给新一代不一样的人生启蒙,让成长中的下一代充分感受中国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五):测评上美版《三毛流浪记》--80后的怀旧经典

  装帧

  风格怀旧且配色雅致。书名字体与原版动画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字体有些相似,当年常用现在少见。书腰色泽淡雅,与封面搭配相得益彰,上面的水墨画让人想起上美巅峰之作《山水情》。介绍文字切中要点且不张扬。只是这种长宽的书腰最不易保存,尤其在放到书柜中时极易撕裂,有心保存的话需用书套。

  内页全部铜版彩印,纸张厚实,装订结实,质量不比进口绘本差。

  宣传及营销

  以上美84版动画高清原图为卖点,主打80后父母的牌。由上美厂长与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亲笔推荐,可见其受重视程度。百度百科搜“三毛流浪记”,第一张图片便是该书封面。但在亚马逊→图书→少儿→7-10岁中没有上首页。不知在各大实体书店有无推荐。

  图片

  清晰大图,将原动画中水墨片风情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比如40-41页。图片和文字的排版看着也很舒心。目前优秀的儿童绘本大多是引进版,色彩鲜艳,卡通形象夸张,国产优秀绘本较少且基本走的日美风。较之而言,三毛原汁原味的老民国风情和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可以让小朋友们体会另一种文化和意境。

  但在复习了张乐平先生原著和84版四集动画后,我个人感觉图片的取舍方面,没有顾及到“笑中带泪、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原著自不必说,动画中保留的幽默元素基本没能体现出来,比如三毛换衣服时被爷爷家鸡鸭笑,小宝溺水时在一旁卿卿我我莫不关心的情侣被狗浇尿后匆忙逃开,三毛狼吞虎咽,不停添饭的情景。同时,动画第一集7分55秒到8分52秒三毛的回忆,一开始用定格画面慢慢拉近镜头,鬼子来了后图片的快速切换、其余不动只有飞机射击和大火燃烧的部分在动(我不知道这些的术语)的剪辑,极富张力,令人震撼。书中只用两大张图片来表现家毁母丧的情形,太平淡了。

  文字

  文字是我最不满意的部分。书中通篇都用怜悯的语调,不厌其烦地强调三毛是多么弱小多么可怜多么无助多么值得同情。但原著中是这样的吗?新凤霞先生的《傻二哥》、松浦先生的《一日江户人》中,都散发着昂扬乐观豁达、幽默爽朗、顽强独立的底层人民精气神。三毛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了教育小朋友们感恩幸福生活,培养同情心而弱化这一点,我觉得不是个好主意。

  以及,文字应该是对着原四格漫画添的吧。基本上一句一段,连在一起通读一遍,实在不能称为文章。教一二年级小学生写作还可,再高年级就不太合适。

  感想

  总之,阅读经历十分愉快,每一页都可细细赏鉴。但想到当年动画只拍了四集,只包含了1-10,21-23,31-32页原著内容,不免有遗珠之憾。虽然央视在2006年新拍了26集动画,但画风却和现在其他国产动画雷同,完全丧失了老上海的风情与时代特征,有种穿越之感。本书忠实于上美动画,却没能让小朋友们同时欣赏那优美的配乐,不啻为一大损失。如可以免费下载原声音乐,便可以享受视听盛宴了。

  下周刚念完一年级的8岁侄女要来,到时小评论员有意见的话再添。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六):从前有个人,很傻很天真

  最初接触《三毛流浪记》是在我小学时,黑白线条构成的四格漫画连缀成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看得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如今已不在了,但三毛的形象与他的悲惨命运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光头上有三根毛,身上穿着破烂的衬衫和黑色的吊带裤,一对招风耳又大又圆,有时撇着嘴,有时皱着眉,眼角永远向下耷拉,一副愁苦的老实人模样。

  三毛是属于孩子们的童话故事,也是属于大人的故事,无数人看着三毛的悲惨童年故事长大,悲痛的时候想三毛,感到自己可怜时,有时也会忍不住拿自己与三毛对比。

  相信当时很多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我阅读此书时家境已挺不错,可这本书依然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总觉得每一幅图画后面意犹未尽,每一个故事都值得人仔仔细细阐述好几遍,才能品出其中的深意。

  现在重读此书,越来越觉得三毛的故事含有各种寓意。

  这本书籍是《三毛流浪记》的动画版,既三毛流浪记拍成动画片电影后的一些动画截图,以及电影中的旁白与对话。在当时那个年代,动画片的色彩不多,以水墨风格为主,却能轻易把人物与故事刻画得活灵活现。

  书中的内容是三毛初流浪到抵达大上海寻找到寄养他的人家的故事,比原版漫画少很多内容,却也有许多细节值得细细推敲。

  收留三毛好心渔夫没有好报,不但遭到地主讨债,还在捕鱼时遇上暴风雨。

  这幅情形颇似当时老实勤恳的长工,辛苦劳作所得被人轻易夺走,而平日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

  两岸的军官互相争执,夹在中间的老渔夫被人打死。

  不知这细节是否暗讽当时军阀混战时期,无辜遭殃的平民百姓。

  坐豪华汽车的人因车坏了而不得不推车,还溅了一身泥水——别得意,所有风光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他雇佣三毛推车,三毛对钱不屑一顾,倒是帮一位陌生叔叔推了车并因此来到上海。——姑且不论三毛不接受钱财是否太傻,哪怕真推车,他能拿到钱吗?没准被人痛打一顿,然后人家驾车扬长而去。倒不如仰天大笑出门去,保我清贫不阿名。帮陌生叔叔这桥段,也暗合了劳动人民互相帮助的情怀。

  作者在流浪记的最后,给三毛带来了一个好心有好报的机遇,三毛因救小孩而被好心人收养,然而,那家好心人屋子失火,三毛再次流浪……

  这本书就这样完结了,漫画版里还有三毛奇遇记,三毛旅行记,三毛当学徒,三毛从军记。

  值得一提的是,三毛当学徒的那些故事,也是作者张乐平自己的写照。

  张乐平小学毕业之后,为了生活,15岁就到上海郊区的一家木行去当学徒。在旧上海,当学徒无异于受苦受难的同义词。张乐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干活,但他对画画的爱好丝毫都没有减少。他没有钱买纸,而木行里除了账簿和信纸之外就没有其他纸张了。当时,木行的老板爱抽烟,张乐平就利用他为老板卷纸媒的机会,将纸留下一条空白,其余地方都画上画。不久以后,老板发现了,张乐平不得不另谋生路。后来,张乐平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在维罗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和加工来稿,也为教科书画插图,后来又进了三友实业社当绘图员……

  作者不知经历几多波折才有幸将三毛流浪记出版,但无论经历多少波折,我相信他的内心里一定一直与三毛一样有些傻气,也有些倔强的天真,所以才能画出如此有趣而又内涵丰富的画。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七):我的三毛和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1929年出生,死的时候八十二岁,2009年冬天。

  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奶奶家的那个小屋里长大的,爷爷去世那年,我七岁,爸妈把我送到了奶奶家,说要给她晚上插门兼倒尿盆。于是我长长的童年记忆便和奶奶、以及奶奶家的小屋脱不了干系。

  看到《三毛流浪记》这本书里鲜活的三毛形象,又想起了小时候我坐在奶奶家唯一的一张破沙发上,离着电视机老远,扇着小蒲扇,歪着头看《三毛流浪记》。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动画片都是在奶奶家看的,只有奶奶才不会管我的作业是否做完,才不会呵斥我让我学习。虽然有时候我半天都守着电视机看动画片,奶奶也不会催我学习。她不知道我的成绩,也不问这些。我和她在一起,只有吃饭、睡觉、看电视、聊天、还有玩儿。

  《三毛流浪记》便是我们一起看过的动画片之一,每次我看动画片的时候,奶奶也会坐在那张大摇椅上看,摇椅是二大爷从新疆带回来的,在我的记忆里,我只见过他不过三次。每次来,奶奶都很淡定,不为他多准备什么,就像他是一个常客似的。其实,他七八年才回来一次,或者更长。即便二大爷回家的时候,奶奶也会陪着我看动画片,边看边说,“我们那个时候比三毛苦多了啊,他有时候还能吃上东西,还吃馒头,我们那个时候只能啃树皮,吃个玉米面的窝头都是很少有的事······”,每次看到《三毛流浪记》,奶奶就会唠叨她那个年代的事情。后来,也就是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听爸爸说,二大爷为什么不回家,其实心里还是恨着奶奶的,当时家里十多口人,爸爸兄弟姐妹八个,奶奶不想让其中一个孩子饿死,便把二大爷送到了新疆去当兵。当然,他这一走便十多年都没回来。我记得,七岁的时候他回来过,那年爷爷去世。之后,好像我上高二的时候,2006年,奶奶去世的前三年,回来过一次,带着表姐一起回了老家,表姐长得很漂亮,皮肤很白,长得特清秀。我们家的女孩都特别清秀,奶奶年轻的时候应该也很漂亮吧。最后一次,就是奶奶去世的前一天,他回来了,陪了奶奶一天,磕了三个头,在奶奶咽气前便坐上了火车。从此,他没了娘,奶奶也没见过二儿子。两个人就这样天人永隔。说这些,其实只是感觉他们那个时候真的好苦,什么怨与不怨的,只是生活好苦,能够生存下来,便已是幸运。

  她那个年代,是和三毛一样的苦命年代。

  奶奶七八岁的时候,家里还会给几个铜子去买零食吃,后来日本兵来了,很多人都去打仗,奶奶和三毛一样在战争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后来解放战争爆发,家里没有吃的,各种东西被抢走了,地里也不能种东西,于是全家人背着家当开始了“闯关东”,说好听点是“闯关东”,其实就是去要饭。

  奶奶常说,“你别看三毛那么惨,当时谁不惨啊,很多人都要过饭,我从山东要到东北,走了好几千里,步行啊·······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炸死·······”奶奶经常提起她的故事,她在东北要饭遇见了张学良,她在北平见到了蒋介石站在城楼上会见老百姓。特别是那段看《三毛流浪记》的时光,奶奶边看边讲她的故事,我是边看边听,于是三毛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前几天,当我拿到这本新版的《三毛流浪记》,我又想起小时候那段看《三毛》的小时光,鼻子一酸,眼里满是泪。多想让奶奶也看看这本书,她不识字,我可以念给她听。

  这本书的装帧相当好,硬壳纸封面,铜版纸内文,做工很考究。当我拿着这本书进电梯的时候,十六层上了的中年人看到我手中的书,说了声,“咦,三毛流浪记,多少年没看了。”

  我冲着他笑了笑,把书递给他,他匆匆翻了下,记下出版社和作者名,出了电梯对我说,“回家给孩子买本。这可是我小时候的记忆。”

  我笑了,是啊,这是很多人的记忆。不光是一个电影,也不是一本书。还有,还有那些陪我们一起看的人。虽然,他们都不在了。

  ——

  在我的记忆中,三毛的眼睛很大,鼻子很大,奶奶说,经常说谎的人人鼻子会变大,我想了想“三毛不就是经常为了生存撒谎骗地主吗”?以后我说谎的时候,就不自禁地摸摸自己鼻子,看看有没有变大。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八):永远的三毛

  永远的三毛

  ——读《三毛流浪记》by/烟波浩渺

  三毛是我非常喜爱的女作家之一。她曾采访中这样这样说:在自己三岁的时候,看了今生的第一本书,就是张乐平先生的漫画集《三毛流浪记》,那本书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等到自己长大了,也开始写书了,就以“三毛”为笔名,作为对张乐平先生所创造的那个三毛的纪念。作家三毛喜欢漫画三毛,而这两个三毛永远都留在我的心中。作家三毛在《逃学为读书》一文中写出心酸和坚持,真是一个执着的女孩子,现在看来那种逃学的劲头我如今能够理解了。

  拿到这本新版的《三毛流浪记》,版本与之前的都不一样,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电影改编而成的;原影重现了电影版的《三毛流浪记》。页面配置为单幅大画面,不是原来的四格漫画的形式,画面精致,颜色的多为大地色调,醒目的大字体,故事的情节同原版漫画大致相同,略有不同,补充了三毛如何变成孤儿的情节,到小宝(原版漫画小宝名字叫王真)的家被烧毁后,小宝一家人离开,三毛又变成的孤儿为本书结束。情节上完整,应该更适合现在流行的亲子阅读,幼童会更加合适阅读。

  记忆中在电视里看的动画电影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放学回来,作业不想写就打开电视,结果被妈妈批一顿。第二天照旧,哎电影、动画的魅力无可抵挡,《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兄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雪孩子》等,这些经典的电影陪伴着我和姐姐走过了美好的童年,至今难忘,那画面那音乐,那故事,想想就很温馨。

  三毛绝对是儿时的不能忘记的回忆,作为80后,我看的第一本漫画就是《三毛流浪记》,记得那会是黑白色,小开本,一张页面四格漫画,讲了一个小场景。一个个小长假串联出三毛悲惨流浪的生活。“笑中含泪,泪中带笑”一个可怜又聪明的小三毛,读完让人心酸不已,他的悲喜都牵动着我,从来未曾忘记过。可惜的后来三番四次搬家后那三本小书就不知所踪了。真是遗憾,现在想起来还肉疼。

  后来生了宝宝后,也给他买了一套三毛流浪记,儿子也迷上了,竟然会问的我哑口无言,而且他的问题都问到根上,看来也不能小瞧孩子的思考能力,他总是问我:妈妈

  三毛没有妈妈吗?——有

  三毛的爸爸妈妈在哪里?——去世了,就是没有了,死了。

  什么是死了?——••••••

  为什么三毛要去流浪?

  为什么饿的没有饭吃?

  三毛为什么要把自己卖一万元?

  我是看着这个漫画三毛的流浪故事的长大的,曾经为他哭为他笑。如今拿来和儿子一起读,颇多感触。希望他可以理解曾经的苦难生活的不容易,珍惜我们的小生活。最重要希望他可以借一本生动的漫画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亦能理解别人为好。就像他上面提的哪些问题一样。

  这书拿回家儿子每天都在翻,还指着三毛妈妈那段告诉我,他的妈妈是这样死得,不是你说的样子。

  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三毛的漫画存在,而不要有真实的“流浪儿”存在。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九):走进三毛的世界,感受温暖童真

  相对于很多80后熟悉的动画形象来说,三毛似乎是更为悠远的存在,简直能追溯到黑白画面和小人书的时代,可能具体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三毛都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那种感觉就如一位从小认识的小伙伴一般深深烙入脑海,所以再看也总是感觉格外的亲切。

  “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在我看来,他甚至可以与埃•奥•卜劳恩等人比肩,因为他创作出的这个角色,丰满而有特点,可爱却不古板,三毛的故事在作者创作的年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又赋予了角色独特的魅力,所以才会让这部漫画如此鲜活而有生命力吧。

  三毛是个孤儿,他独自在外漂泊,无依无靠的生活,这些小的时候只觉得好玩的情节,现在看起来真的很令人难过,妈妈被外国轰炸机炸死,在外面连饭都吃不饱,被狗追得掉入河中,收留他的老爷爷被士兵打死,只能抓在汽车尾部进行的“长途旅行”,这些都是现时代社会中一般孩子很难想象的画面了,但是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三毛依然保有一个孩子的天真与天性中最善良的部分,他嫉恶如仇,自尊也善良,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也快乐的接受别人的帮助,我想这部漫画中,作者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张乐平老先生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度过了艰辛的少年时期,他还收养过很多孩子,这些都被他融入了三毛的故事当中,所以抛除掉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环境,三毛也是一个可爱善良的孩子,这是张乐平先生对于孩子们的祝福和期望。

  所以即使在现时代看来这本书对孩子也有教育意义,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的过分优渥让他们根本无法接触到任何苦难,哪怕是一点点的挫折也可能让他们暴躁不已,而独生子的家庭环境也造成很多孩子自私自利的本性。我想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讲讲三毛的故事,适当让他接受一些挫折教育,也许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更好的影响。

  同时,这本书采用了张乐平老先生最初的动画原版制作出来的,不仅格外有收藏价值,而且展现了作者原汁原味的画作,画中的三毛虽然寥寥几笔,但是却格外传神,画面构图看起来简洁干净,色调都使用暖色系,特别适合与孩子在温暖的被窝中依偎在一起,共同进入三毛的世界。

  唯一的遗憾应该是这本书仅是三毛故事的缘起,介绍了三毛的身世之后,引人注意的故事刚刚开始,还没看够就结束了,意犹未尽,格外期待这本《三毛流浪记》的后续故事。我想在三毛的生活中,他失去了父母的亲情,颠沛流离,但是他走遍了四方,遇到了无数温暖人心的好人,也遭遇很多坏人,感动于这个行走的过程。我想在未来的时光里,他会一直走下去,带领一代代的儿童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十):新时代下更需要老经典

  最近听到、遇到几件事,让我颇多感慨。

  朋友带自己孩子和亲戚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去吃饭。席间,孩子们每人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都尝了一遍后,几个孩子都喜欢吃最大(十一岁)的那个孩子点的宫保鸡丁。当他们再一次想吃的时候,那个孩子把盘子拉向自己说:“这个菜是我点的,你们不能吃!”另几个小孩子哭哭闹闹。朋友没办法,哄那个大孩子说:“你是大姐姐,要让着他们点。”没想到,那个孩子梗着脖子说:“让着他们就是我吃亏,凭什么让啊!”朋友被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没说出来话来。最后不欢而散。

  暑假回老家,亲戚家的一个女孩子都上高一了,连饭也不会盛,每天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睡觉,除了上厕所就是看电视。天塌下来,也不能阻止她看电视,别说帮着大人做做家务,干点农活儿了。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告诉他:“咱们家这个月快没钱了,所以要省着用,不能随便买玩具了。”我儿子则很淡定地说:“那你去银行拿点吧。”他不知道钱是挣来的。他觉得有吃有喝有钱花是很自然的事。

  这些孩子从来没吃过苦,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呵护,认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流浪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没有想过的事。

  苦,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很遥远的事。可对于旧社会的孩子来说则是稀松平常。《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到处流浪的三毛就是苦孩子当中的典型代表。

  三毛从小没有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可好景不长,妈妈死于外国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他只好四处流浪。在艰难的流浪生活中,他遇到过好心的老爷爷收留他,老爷爷没有死于暴风雨,却死于兵痞的枪口下。好不容易遇到好心的小宝一家,却因为新家失火,小宝一家搬到外地,他只好重新去流浪-----

  这个故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陌生了,但它曾经感动了好几代人,三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故事的魅力也经久不衰。

  首先,这个故事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苦难深重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外国侵略者入侵,战争夺去了三毛亲爱的妈妈,让他成为孤儿;好心的爷爷收到地主的盘剥,辛辛苦苦不得温饱,最后还被兵痞打死;贫富差距悬殊,富人为富不仁,欺负穷人,连孩子也不放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孤苦无依的三毛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其次,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立体丰满的三毛形象。

  从外形上说,三毛大大的圆脑袋上,只有三根头发,一双大眼睛,非常有特点。

  从性格上说,三毛的性格代表了广大贫苦孩子的性格。

  他坚强、乐观,不向困难低头,再苦再累也会笑着活下去。如果你留意,会注意到一个细节:三毛在进入上海前还特意跑到小河边把脸洗得干干净净。

  他向往亲情,乖巧懂事,知道感恩。被老爷爷收留后,主动帮老爷爷做家务,学着捕鱼,帮老爷爷分担生活的重担,老爷爷外出打鱼就一直担心牵挂。

  他虽然穷,但是有骨气、有尊严。看到曾经欺负他的胖老板甩出的钞票,他理也不理。要知道钱对于天天吃不饱饭的三毛来说有多重要啊。可他对此却能不屑一顾,这骨气让人佩服!

  他关心穷人,乐于助人。三毛宁可不要胖老爸的钞票,也不帮他推车,却无偿帮助卖菜的叔叔推车。卖菜的叔叔掏出仅有的一块饼,一人一半,还把他送到了上海。穷人间的情谊让人感动!不仅如此,三毛还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救素不相识的孩子小宝,也给自己找到一个新家。

  三毛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孩子必需的,也是现在的孩子身上所欠缺的。看三毛的故事,很容易和现在产生对比,想想过去的悲惨生活,孩子们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并不是谁都有的,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三毛流浪记》的故事用电影镜头的方式再现了老经典的故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张乐平先生漫画的特点,让老读者重温了童年难忘的时光。同时,这套书也让孩子有机会了解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同龄孩子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从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重新的认识,不再那么骄纵任性,不再任意挥霍自己的平常的幸福!

  新时代下,旧经典更要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