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景观社会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景观社会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景观社会的读后感10篇

  《景观社会》是一本由居依·德波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景观社会》读后感(一):景 观 社 会 里 的 视 觉 需 求

  书翻译的非常不好,但原作者观念是值得一看的。

  居伊·德波

  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与组织——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当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关注工厂,"景观社会"者注目于城市及日常生活;他们在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理论基础上,补充了文化解放和日常生活变革的课题;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关注于时间历史,而"景观社会"论者强调空间和社会构成。

  景 观 社 会 里 的 视 觉 需 求

  一、景观社会强调视觉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关注工厂,"景观社会"者注目于城市及日常生活;他们在马克思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解放和日常生活变革的课题;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关注于时间和历史,而"景观社会"论者强调空间和社会构成。

  中世纪的人说:眼睛心灵窗户。对于当代大众来说,眼睛是心灵的替代物。因为我们整天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包围着——电影电视、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外观设计、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可以说,除了传统的视觉享受之外,连我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感情、思想、好奇心和性欲,也越来越视觉化乃至被视觉替代了。

  二、为什么视觉如此重要

  从认知活动角度看,视觉也有许多超越了听觉的优越性。实验表明,人对世界把握理解,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有关方面的实验结果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从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角度对视觉与听觉的一系列差异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全面认识。他认为,首先,视觉是持续的,以及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听觉则是消失的,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失去。惟其如此,视觉才和认知和科学相关,而听觉则与信仰宗教联系在一起。其次,视觉是原距性的感官,可在一定距离之外把握对象;听觉并非要缩小距离,而是要适应距离。所以,视觉是间离的感官,而听觉是融合的感官。所以视觉可以反复审视和质询对象,听觉则无法作到这一点。再次,视觉是个体性的感官,而听觉则是社会性的感官;看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听总是把闻者与言者联系在一起。[12]这就使视觉经验较易从对象物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认知成果,而听觉经验则因过多地与对象物联系在一起而较难成为独立的认知结果。

  开启身体领域研究大师国学者莫里斯?梅洛-庞蒂,他明确指出身体是我们和世界联结的唯一方式——"因为我有一个身体,我通过这个身体把握世界。"梅氏对知觉的所有阐释、对现象学中重要概念"主体间性"的阐发,都是建立在这个"身体"之上的。——"因为我的身体是朝向世界的运动,因为世界是我的身体的支撑点"。 因为"任何一种知觉,任何一种以知觉为前提的行为,总之,任何一种对身体的运用都已经是最初的表达。"

  三、视觉文化发展的真正动因

  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并非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社会倾向"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由于视觉经验在人的感性经验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类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必然表现为对视觉经验的广泛依赖,对视觉需求永恒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史。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在特定时间内剥夺被试者的一切感觉刺激来源,让他处于一种人为的与外界隔离的状态,视觉、听觉等一切感觉通道都被堵塞了。实验结果是,几乎每一个被试者都有一种难以忍受恐惧,不少人中途放弃了实验,逃回现实世界。该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与世界的感官联系时,他的生存便受到了威胁

  图像一直就是人类最简单直接的认知方式。只不过现时代,图像借助技术和资本力量,把原来占据霸权地位的文字赶下圣坛取而代之罢了。事实上,图像崇拜始终就存在语言文字则是后来者。语言文字创建的理性王国已经到了极限,图像在这个迷宫里无意中找到出口——出来就变成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导源于对语言意义的逃离,也导源于对图像的恐惧。

  四、视觉的基本需求

  视觉的基本需求有三:观看的需求,被观看的需求,强迫别人观看的需求。

  1、观看的需求比较好理解,在景观社会里,如果剥夺一个人看的权利,就意味着剥夺他的存在感。

  人有两种基本的行动方式,一是实践,二是想象。想象实际上是伪实践,是不真实的实践。实践是对现实的肯定,想象却是对现实的否定。

  观看是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实践,获取实践中需要信息;另一方面是要验证想象,一旦主体的想象被验证,也就是主体的美学观点得到验证,主体就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

  2、被观看的需要就是在这个动荡的赛博空间里,人希望把自己的"有意义的"形象保存下来,在更加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被观看的需求。许多年轻女子趁着身心人生黄金时期拍摄写真就是希望自己"永远"保存最美丽时候的形象。

  3、强迫别人观看实际上是一种权力欲望。强迫别人观看,比如召开公审大会,把犯人进行示众,就是强迫别人观看强迫别人被观看,从中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和快乐。

  五、影像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冲突

  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外壳,天生不能做到具象;影像能够复制事物表象,但是不能直接表现思维,而且影像依赖于被摄体,不如语言那样自由

  影像文化现在正在对语言文化发动强有力冲击相信这种冲击是暂时的,是要夺回语言占领的本该属于影像文化的领域,两个文化将在未来的某个时期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平衡

  《景观社会》读后感(二):字数过了,短评变书评?

  景观这个批判性概念太有穿透力了。很多分析太一针见血了。不过,似乎作者有一个“本真性”的假设(因为书中大量出现虚假”这个词),存在纯粹绝对人性,与之相应“人性”成了“个性”,所以社会只能是“恶”的了,作为个人的对立面。如果但是对于“本真性”这个问题,真的有纯粹的绝对的人性吗?如果不接受“本真性”的假设,那有些分析就有待商榷了。

  不过除去对人性的假设,其他对社会的分析挺一针见血的(也许我书读的少233)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反转,循环时间,军备竞赛,资本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关系的分析等等实在太牛了。

不过这种一段一段的形式,读起来容易,但是深入进去应该挺不容易弄清吧,幸亏我不是学这个的2333而且太像理论说教了,有一种让人不得不信的压力

  《景观社会》读后感(三):比起存在主义者们的【慌张】,德波的【紧张】还只是小儿科

  一个整天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边的人,我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整天把景观社会和情景主义挂在嘴边人,我就不理解了。

  这本書是不值得史论的学生大气力去研究的。我想知道徳波想谴责的对象到底是谁?如果这个世界不是一开始就堕落成现在的样子,那么,世界上也找不出一个人可以作为这个错误世界的罪魁祸首。是执政者吗?不是,他们只不过是意识形态的打手或代言人;是哲学家吗?更不是,他们是乐于解释生命的无政府主义者或者草根智者;是有钱人吗,肯定不是。是上帝吗?可能是的。。。但你真愿意相信吗?如果你乐意相信,那么《景观社会》这本书,更加胡诌滥扯。

  徳波的原话里不断提到”原初需求“与”伪需求“的相对概念,哪个时代没有类似的”邪恶“呢?人类的欲望被制服以前,整个社会都逃避不了四面楚歌境地,”景观“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已无处不在,而不像徳波说的”现在生产条件无处不在的社会“,欲望既是那个包围人们视野黑暗幕墙,人类的”伪需求“也是一个伪概念,”原初需求“已经涵盖了一切——人类的生存既是与他的存在之荒谬感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可使他产生安全感和保持生命静态的事物(包括艺术饮食,繁殖以及意识形态),都可以减少他的荒谬的焦虑(既存在对他的威胁),而所有的”景观“,不过是这一系列事物样式的逐渐丰满和时代特征

  《景观社会》既是徳波对当代社会形态的紧张过度。

  比起存在主义者们慌张,德波的紧张还只是小儿科。

  我发现还有很多人对于“人是一个极为不自由的存在”这一事实表示怀疑,他们可以辩护说人有选择举手投足、看和不看、听和不听的自由,有吃饭、睡觉、拉屎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甚至还有选择怎么死法的自由(实际上很多人是被迫死亡的)。但是天底下有一种最大的不自由,把以上这些“自由”彻底摧毁了——人不能选择不来到这个世界。

  麦克卢汉说:“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我说:“人自降生以来,就是被截除了四肢五官的残废。” 人们接受了存在的现实,之后,他们被生命操控的一生从此开始了。

  人注定不可孤独一生,如鬼魅般与他形影不离的是他的情绪、牵绊和贪欲所构建的社会牢狱,就如同媒介之于人,潜移默化之间,它们牢牢掌控了人的一切。这就意味着人的社会化,孤独与绝壁随之而来,因为他从此意识到了他者的地狱,他者永远无法理解自己,并且总是带给他各种各样的期待,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社会良方,这些期待是注定会使他窒息的。这几种良方就是宗教、意识形态、艺术和哲学。

  所以,我理解的“麦氏媒介”,或者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四种良方的一种:无论哪种意识形态)是一样济世救民的好东西。当然麦克卢汉的各种批判并不无道理,毕竟他自己所服用的也是四种良方之一——哲学。而对于自己批判的对象,他最终也提出了另外一套对治的方法(也类似德波的观点)——成为艺术家,第三种良方。剩下最后一种济世良方——宗教,不知道麦克卢汉临死前有没有吃上一副呢?

  媒介批判理论,很难想象可以是一种方法论,更无从指导实践。我认为它只能作为一种认识论,调节我们的心里感受机制

  多数人接触它,除了感到不适与获得学术成就感的意外收获之外,别无它用处。仔细盘查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我们有多少实质上的行为变化?这更像是一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是赤身裸体,见大势如此,就更加没皮没脸地大行其道

  只认识到“快餐好吃营养”还不够理性,煎鸡蛋不是又好吃有营养吗?快餐的“快”字不能暴露它的危害性,因为快餐之所以快,是因为打烊后需要付出更多的准备工作。景观也同样,即充斥着恶,又存在着足够多的善。景观也未必是鸦片,能毒死人的话,怎么会具有“积极意义”呢?能毒死人的东西,抽多了又怎么会变成制造鸦片者呢?

  想寻找有益实践的方法论,我觉得还是要去马克思那里,要去释迦牟尼那里,要去Super Mall 里面找才方便。

  “于是感觉我的问题其实还是回到,如何能幸福地生活。”

  一切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过程】,都是幸福的。

  禅定……

  看电视剧……

  哲学思考……

  发呆……

  无梦的沉睡……

  交媾……

  狼吞虎咽……

  期待……

  《景观社会》读后感(四):妈了个鸡的读这本书蛋都碎了!!!!!!!

  欢迎大家来抨击我没文化:)

  我就是没文化真可怕:)

  完全get不了作者在扯什么鬼

  看了一本书也没明白景观是啥,简直太棒了。。。

  社会学家神马的都是这么定义东西的吗 说得简单一点会死人吗

  一千个相对论加一起都比这书简单好吗

  果然还是因为我没文化所以看不懂,其实大神们都觉得很简单明了对吧

  这么多神人在这里认真评论我也是跪了。。。

  能采访一下都是学什么专业的吗

  果然文科生的构造跟理科生就不一样:)

  各种主义主义社会社会有啥用吗(这句真的是在提问,求解)

  恭喜这本书成功成为我这辈子看过的最难懂的书:)

  还要写essay真是醉了

  作者最后自杀了是吗我不做评论好吧

  果然天妒英才,思想境界太高看破了红尘其实有时也不是个好事情呢

  呵呵呵呵欢迎作者晚上托梦找我聊聊:)

  哦 不托梦也可以 我只是怕面对面聊我没忍住打死你:)

  第一次写书评:)

  希望有人看到 有人骂我:)

  《景观社会》读后感(五):【读品•视觉•光影】刘旭俊:玻璃工厂的世俗神话

  确切地说,并不是如许多“后学家”们所认定的那样,当下的读图神话是所谓后现代与后工业的必然产物。情况恰恰相反,神话早在被他们所忽略的前现代时期就已经开始流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出发,“看”的媒介变革与发展注定了今天的视觉文化的最终形成。视觉文化并非直接来源于人的肉眼的观看,而是一次感官的割裂——视觉与触觉的分裂。相对于普通生活器物而言,目力所及的东西往往也必定是伸手可得的。然而,视觉文化在感官上的排他性却明令禁止触觉感受,倘若触觉参与其中,那么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本身也就不攻自破,成了一个伪概念。

  因此,视觉文化的诞生必须依赖于这样一个媒介:它能够过滤掉触觉感官,使得被感知的对象 “看得见,摸不着”。诗人欧阳江河那首著名的《玻璃工厂》就揭示了这种秘密——“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玻璃的敌人是手,而不是眼睛;它抵御触觉,却向视觉毫不设防地敞开。按照日常经验,这话应该表达为:从看见到摸着,中间只有玻璃。而诗人绝妙的表述透露出这个秘密的核心:“摸着”是被“看见”所替代的,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触觉感受。从这个秘密出发,前现代的视觉文化(倘若有,且可以如此命名的话)随着玻璃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且它已经成为了视觉文化的文化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当代。

  早在玻璃制造技术相对贫乏的时代——物以稀为贵——欧洲人将玻璃称为“上帝恩赐的礼物”,由于当时世俗生活被宗教情绪所遮蔽,玻璃似乎更像是人从上帝那里取得的税收——取之于上帝,用之于上帝。从12世纪开始,哥特式教堂陆续虔诚地耸立起来,高耸的尖顶指向上帝与天堂,为了保持神秘的宗教色彩,建筑师们纷纷采用彩色玻璃。这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堂的采光问题,同时又通过改变自然光的色泽,将之模拟成来自天庭的神光。诚如罗兰•巴特所言:神话并不隐藏任何东西,它的功能在于扭曲,而不在于使东西消失。换言之,玻璃作为媒介具有神话特征,其改变自然光线,从而改变视觉感受。作为一种隐喻,这也暗示着但凡与玻璃有关的文化必定也具有着神话特征。事实上,自从罗兰•巴特本人开始,以及他的众多徒子徒孙们都在做视觉文化的神话学解读,这形成一条有效解读视觉文化的路径,并成为了学术传统。

  玻璃在中世纪之于教堂的神话特征,犹如在早期资本主义时代之于橱窗的世俗神话。1688年,大块玻璃的制作工艺被一名叫作纳夫的人发明,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又扩大了玻璃制造业的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市民阶层与商品经济迅速形成与兴起,为玻璃提供了最合适的世俗化道路——从教堂的玻璃窗到商店的橱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橱窗改变了消费心理,面对消费品“看得见,摸不着”的视觉文化直接作用于世俗的占有欲。如今,这种消费心理的召唤显然是由广告承担,然而在当时橱窗即是一切,它承担着所有被展示商品在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并且也承担着世俗神话的教义。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橱窗摆设就是广告设计的前身,而广告是现代的遗腹子——广告的诞生预示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也宣告着现代社会的终结。即便橱窗在当下依然有它的生存空间,然而自从广告得宠成了视觉文化的正统后,它就不免有些人老珠黄的感慨。

  橱窗的大量出现对于居伊•德波来说,也带来了“景观”的大面积繁殖,并且最终形成了景观社会。他声称: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倘若将视觉感受的结果视为表征(能指),将触觉感受的结果视为本质(所指);那么在符号学意义上,“看得见,摸不着”的视觉文化是一种“能指/所指”之间符号链断裂的文化。由此,能指在符号链上可以肆无忌惮地游走,同样也可以漫无目的地随意复制,最终形成景观社会。并且,随着科技进步,这种景观逐渐由实质的景观(实物的摆设与陈列)向拟象的景观(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而获得的影象、图象)过度。从本质上说,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仅仅是形式的变化——究其根本,摄影与摄象同样需要通过玻璃的光学技术才能捕捉到物象。当然,居伊•德波除了著书立说,剖析景观社会之外,他本人又是电影导演,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样的道理

  在玻璃工厂中,既制造了关押图象的牢笼:橱窗;也制造了捕捉图象的工具:照相机、摄象机。如今,图象犹如生殖能力惊人的野兽,一面毫无节制地进行种族的自我繁殖,一面疯狂地四处逃窜,随处可见。虽然极其容易捕捉,却也捕之不尽。因此,在“眼球经济”的当下文化语境中,视觉文化的消费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图象铺天盖地,供大于求;其美学价值却在持续下跌。对于前者,即便再供大于求,视觉文化消费者也能拥有高康大般的饕餮胃口,宁可消化不良,也照样来者不拒。那些学者们对此似乎并无可关注,但对于后者就不得不引起警觉了。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直斥这是一个灵韵(Aura)消逝的年代,机械复制剥去了艺术的原真性,那些艺术作品的即时即地的特有价值在这个时代荡然无存。并且,他睿智地觉察到,这种可以不断复制的技术正在引起大众的精神错乱。这似乎应验了那句左翼预言(左翼预言本身也带有神话色彩)——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他看来,世俗宗教非但可以成为鸦片,而且毒害更甚。

  玻璃工厂的图象生产模式除了少量的定单式生产外,基本属于“统销统购”模式:只管生产,无须担忧市场前景,甚至从根本上就不在乎生产之后的销售环节。图象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廉价进入消费市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Photoshop和Flash技术被私人的掌握与应用,玻璃工厂逐步呈现出小作坊经营的局面。显然,这样的趋势足以使得视觉文化更成为一种世俗神话——大众的集体迷狂式参与渲染了世俗气息,而神话的特征仅仅留存于其传播形式方面。至于实质,即便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神圣的灵韵就早已不在,更何况是在这个只需按下键盘或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复制的电脑复制时代呢。

  [法]罗兰•巴特著:《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13元。

  [法]居伊•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38元。

  [法]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7元。

  《景观社会》读后感(六):自我景观化的人

  忽略上面的评价吧,撤销不掉了。。

  我没看过这本书。

  如果我用这一题目写,我会写被制造出的社会奇景、观看的人类、以及消弭无踪的意义。

  现在,图片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松地实现自我传播,人类不再处于观看的地位,观看被自己建造出的奇景,人们观赏自己、通过图片塑造自己并期望被观看,这种被观看的心理要求被社交网络无限扩大。人们终于把自己变成了景观。

  变成景观的不仅仅是人的形象,而是人们的整个生活。我们开始用各种照相工具获取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从吃早餐到坐公交、从上厕所到路上的行走。我们的生活由此变成了一幅幅图片,生活本身的意义被消弭了,庞大漫无边际的生活本身被压缩成格式化的图像,生活从而变得扁平。

  而生活的意义呢?当人们乐于成为景观的同时,人们就把真正的意义赋予了景观,而不是景观的本源。我们开始发现,如果我们不用图片去记录、阐释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就变成无意义的。举个例子,有人说他吃了一顿大餐而没有拍照记录,他会觉得“白吃了”,这顿大餐顿时对他没有了意义。我们的图片和被观看变成了生活的实质。

  在图片时代,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意义被消解。图片能说明一切。就像人们旅游行动的改变一样,去风景区旅游的意义变得不再是享受自然的鸟语花香,得到心灵的平静,而是获得美丽的图片。大众摄影让人们五感中的其他感官退而成为次级感官。变得可有可无。

  这种被观看的渴求是人的心理渴求和技术文明的合谋结果,图片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人们追求视觉享受的动因和能力。当人们的生活被扁平化的时候,人也成为了扁平化的人,人本身的意义也只能存在于图片之中了。

  《景观社会》读后感(七):To be critical

  正文看不下去,因为翻译得语句不通,令人费解,有机会还是读英文版的。前面张一兵老师的序很赞,很多发人深省、值得拍案叫好之处:

  1. 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

  --------什么是你真正需要的?你是否被无所不在的广告、媒体迷惑了双眼,而误认为自己需要得到?

  2. 景观乍看起来是去政治化的,然而也只有不干预中的隐性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在景观所造成的广泛的“娱乐”迷惑之下,“大多数”将彻底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

  --------这不正是Youku, Aiqiyi、古装剧们所正在做的事?你看得越多,思想上被奴役得就越深,最后变得毫无思想,成为government的牵线木偶。

  3. 过去,我们还是通过操作具体的物质实在来改变世界,而今起决定性作用的已经是视觉了——必须让人看到!景观拒斥对话,它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否定性,在景观的迷入之中,人只能单向度地默从。茫茫世界,触觉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景象叠映景象,人就生活在这光怪陆离的虚假幻想之中,悲情地靠幻象而活。

  ---------so pathetic! 眼之所见,并非真实。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可能是使你失去判断力的主要诱因。

  4. 在购买景观和对景观生活方式的无意识顺从中,我们直接肯定着现存体制。我们以对商品疯狂的追逐来肯定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或是在影像文化的引诱下,将现存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误认为本真的存在方式,自愿成为五体投地的奴隶。

  5. 景观的无意识心理文化控制和对人的虚假消费的制造,都是在生产之外的时间中悄然发生的。资本对人的统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大大扩展了。在景观的奴役之下,连原本应该能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力的闲暇时间也充斥着一种表面主动而内里消极的被动性。人彻底成了翻不出来掌心的孙猴子,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能被动地活在景观之中。

  ---------in modern society, 资本对人的统治不仅在于工作时间,还霸占了你的闲暇时间!如接连不断的节日Sale, 借口节日甚至捏造节日(双11、12)进行促销,创造你的欲望,让你误认为购买行为是一种休闲,然后掏光腰包,继续为资本卖命。

  6. 呈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好的东西才呈现出来。

  --------多么辩证的一句话。商品社会只呈现出它光鲜的一面给大众看,背后的环境污染、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等我们都看不到。

  7. 景观一手遮天,除却它所愿意呈现的画面之外,我们的视野里将空无一物。“当景观有三天停止谈论某事时,好像这事就已不存在了。因为那时景观在继续议论别的事,总之,自此以后别的事又存在了。” 我们只能感觉和关注当下的影像愿意让我们了解的东西,但对这些东西从何而来、怎样发生我们却一无所知。

  ---------Hahaha. 一针见血。我们的新闻media不正是如此吗?永远在疯狂地追逐下一个热点,总是没了下文,永远看不到解决方式。景观不会给你反思的时间,它令你眼花缭乱,以庞大的信息量充斥着各种屏幕,你只能被动地接受。

  8. 挣扎在影像虚幻的光芒之下,景观将“是永远照耀现代被动性帝国的不落的太阳,它覆盖世界的整个表面并永恒沐浴在自身的光辉之中”。景观的表象掩盖了人与人之间和阶级与阶级之间关系的真正特性。景观是当今最大的政治,是现实资本主义统治无往不胜的新式利器。景观使社会主体变得麻木不仁,将大众的注意力从现实生活中最紧迫的任务上转移开。

  -------走在淮海路上,看着各种光怪陆离的奢侈品,你会想起阶级问题吗?也许只是想着“我什么时候也能常来买东西啊?” 然而欲望已经不知觉中被植入体内。

  最后,难道我们真的只能是那只翻不出资本掌心的孙猴子吗?如何进行反洗脑、反植入?这也许是需要长期的积极思考和批判性训练才能达到的。

  《景观社会》读后感(八):看的不深,偶尔几句

  1觉得跟《单行道》一样,是分块叙述的,这样小块文字具有了一个凝聚的中心思想,但是内容文字的整体思维也是沿块状记叙的,看的不深,所以只能理解里面的段落意思,但是无法把握整本书中心含义。

  2提到了“漂移”、“异轨”和“构境”等词汇。

  漂移是指读物化城市生活特别是建筑空间布展的凝固性的否定

  异轨则是要“通过揭露暗藏的操纵或抑制的逻辑对资产阶级的影像进行解构”,或者说是利用意识形态本本身的物相颠倒地自我反叛(比如试用广告、建筑和漫画的主打)

  构境则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真实的愿望重新设计、创造和实验人的生命存在过程。

  3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被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完美的分离》P3

  4可消费的虚假循环时间就是景观时间,不论从狭义上作为影像消费的时间还是从广义上作为时间消费的影像。

  ——《景观时间》P70

  5意识形态,因其整个内在逻辑导致的,由曼海姆称为“总体的意识形态”——迫使自己作为僵化总体的伪知识,作为一种集权主义世界观的一种未完成的专制,在非历史的凝固化了的景观中达到了顶点、它的顶点也是总体在社会内的瓦解。当社会自身已实际瓦解,意识形态——妨碍历史生活的最后的非理性——也必定会消失。

  ——《物化的意识形态》P99

  (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当今戏仿内容层出不穷的现象。)

  《景观社会》读后感(九):《景观社会》读书笔记

  存一下本学期专业课的读书笔记,本书的翻译太头痛了……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名著《景观社会》是西方思想文化史和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告诉我们,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景观是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人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忘记了社会本来的面目。

  一、什么是景观

  德波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创立了情境主义国际,这是他从事文化革命实践的基地,另一个是完成了《景观社会》这部重要理论文献。本书共九章,221节,德波写作的理论意图十分明显,他希望以此宣告新时代的出现,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已经变成了视觉表象颠倒为社会本体基础的世界,在本书的第一章,他描述了景观现象发生的的基本路径和存在特征。

  德波在第一段文字中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牵涉到本书的核心概念“景观”,它一般指某地的人造或自然景色,常具有一定的分类或者类型意义,在社会学中也指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德波借助这个词表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本质被展现为图景,它成为由可观看性构建起来的幻象,遮蔽了社会本真的存在。纵览全书,德波并未给“景观”一个明确概念,而是通过较为开放的讨论确认其性质。

  景观,首先指的是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看的一种表演,演出受到幕后操纵的资本家的控制,而绝大多数普通人只能在痴迷状态下观望。其次,景观表面上看起来是去政治化的、非强制的,然而不易被人察觉的隐性控制反而是更深刻的奴役。最后,在景观的催眠力量和娱乐迷惑下,大多数人将丧失自己的判断和反抗能力,成为景观控制下的奴隶。德波的“景观”概念从马克思的人与人关系的经济物化颠倒,发展到了对物化本身的表象化再颠倒,是一种二次颠倒,其本质是拒绝对话,人在景观的迷失中只能单向度默从。

  本书的第三章提到了景观社会的统治形式问题,德波将其分为集中的景观和弥散的景观。集中的景观从本质上是官僚政治专政的工具,如纳粹时期的法西斯国家,其专政不可能对被剥削大众留下任何做重要选择的余地。景观的一般形式则是弥散的景观,即本书主要讨论的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形式及意识形态。此外,在附录《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中,德波提出了综合的景观这一新形式,主要特征为“不间断的科学技术的更新;国家和经济的一体化;普遍化的秘密;无可置辩的谎言;永恒在场”,强调了景观的无所不在。

  二、景观的本质

  德波认为景观“不能被理解为一种由大众传播技术制造的视觉欺骗”,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景观最重要的本质有二。首先,景观已经成现今人们主导性的生活方式,这点可以在当今社会得到清晰验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不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等基本目标,对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开始增长,人们看到的是媒体加工过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这些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盛,人们往往乐于在个人主页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并且通过刷动态了解朋友近况,这一场场炫目的视觉秀中,景观映像成为经济秩序的统治者。

  其次,是景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因为景观的存在和统治性的布展恰恰证明了资本主义体制的合法性,人们在对景观的顺从中无意识地肯定了现实统治。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将人们锁定于资本家在生产消费中做出的选择,这主要体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对人们消费的引导。二,通过审查而展现出的景观是显存体制合法性的同谋,因为广告无形中支配人们的潜意识,使人们认同现有资本主义体制的一切。三,景观控制人的非劳作时间,达到对人的全面控制,因为景观主要在人们的闲暇时间灌输其意识形态影响,从而拓展了资本对人的统治。

  三、景观的社会基础:分离

  景观只呈现好的东西,消除个性,甚至让人们忘记历史,德波断言景观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而造成当今社会景观化的罪魁祸首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活中的分离。

  首先,工人与产品被分离。这个观点出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体而言,人们以日益强大的力量来制造产品,然而正因为如此,他们越来越被排除于生活之外。其次,生产者之间直接交往的分离。在德波看来,工人和产品的分离消除了生产者之间的全部直接交往,伴随着分离产品的日益聚积和生产过程的不断集中,统一与交往被这个制度的管理者所垄断,促使整个世界无产阶级化。第三,非劳动时间的分离。也就是说,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验适合具体劳动相关的,而现在已被劳动之外的被动性闲暇生活取代,这成为显示分离的一部分,人们只能彻底地活在景观中。

  此外,德波还分析了宗教景观和当今景观的不同。宗教论证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秩序的合理性,这与统治者利益一致,却是社会所不能做到的。而今天的景观恰恰呈现了生活中“允许做到的事情”,人在景观中被隐性控制,不得不无意识地臣服于景观制造出来的游戏规则,也就遮蔽了真正的分离。

  四、出路:对生活的艺术化改变

  德波对景观社会的批判最后落脚于在革命性的实践上,他的变革要求是对所谓情境主义式的对生活的艺术化改变。

  在德波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历史的思想真实地出现了,它不再简单满足于寻求现存的意义,而是努力追求理解现存事物消亡的意义。此时,只有来自青年的艺术革命才是摆脱景观支配的真正途径,他所领导的情境主义国际正是其思想的实践运动。革命的目的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摧毁景观,揭露景观的异化本质,解放人的欲望,使生活重归真实生存的空间。其主要策略有“漂移”、“异轨”和“构境”等,艺术与诗意成为这场文化革命的主要武器。

  总体来看,《景观社会》一书揭露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被景观控制的事实,并深入分析了景观的成因、本质和出路,对于我们透过现象理解社会本质有很大启发。

  《景观社会》读后感(十):写作的政治与景观社会的学术前身

  景观社会的哲学脉络:“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出版于1923年,是对马克思'商品恋物'批判的精致化,把马克思之后社会现实的转变也都考虑进去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是对这本书的发展,出版于1967年,讲的是这种商品恋物的一个特别品种:景观。”——《德波评传》陆兴华,转自《法国理论》P.252-253 “德波关于景观的说法是受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启发:景观是我们时代的基督教,我们越将更大的权力授予我们自创的神,我们就越无力,景观就是我们自己创造但现在以其全部的力量对我们反戈一击的既陌生又熟悉的东西。……在景观社会中正如在宗教状态里,我们只有通过那个外在的权威或力量,才能找到自己的观念和行动的意义与方向。”P255 一个比喻:“景观不是社会的一部分,而是它作为部分将整个社会吞了进去,是阴影吞下了实体;景观出于自己的目的,占有了整个社会。”P254 “厌倦总是反革命的。自己的欲望的实现,与革命行踪必须是同一件事。”P268 什么是写作的政治,抑或何谓政治写作? “阅读德波时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政治神经病和话语错乱是先内置于作为看客和消费者的我体内的。这世界的商品景观像伸出来一只看不见的手,预先将我倒置,要我成为它的木偶,必须通过德波式的、很决绝的写作才能把我自己逼出景观之外,一切才可能重新开始。”P27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