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10篇

2018-03-13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一本由沈嘉柯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一):从心出发,找寻自己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最难的是琢磨自己的心,从我们慢慢地长大到进入这个社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渐渐觉得心慢慢地疲惫了。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候就觉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现实来说是多么的奢侈。然而,让心灵短暂逃避兵荒马乱,并不是奢望。读这本书时,心中有很多的感触作者笔下与他的心灵邂逅。 这本书的装订很是精美,书签、明信片和令人看到就想拿起来翻翻的封面。对于书,在我们这个年龄迷茫生活中时,对它的需要更多了,有时候就是因为一句话,就可能打开一段时间的愁眉,也会因为一句话,感悟到自己的内心。《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正是在迷茫于杂乱生活时的解脱,无论如何,打开它,不像打开手机,充斥的是已经看惯的新闻流行很多次的“生活乐趣”和布满朋友圈的面膜与紫檀木手链……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愈发的觉得,我们不是没有去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没有收拾出来那种心情。或许,在这本书中,只享受这种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去过一次自己想要的生活。2015.04.21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二):简单的生活

  奔波在这个匆匆的时代,我有些累了,倦了,便想发会呆。看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书的名字在碧海蓝天的封面上竟如此可爱,正和我的心意。已这般年纪,却不曾明了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如此空旷的两个词语蹦了出来,摇摇头,只是苦笑。

  轻轻翻开书页,很喜欢插入的初蒙照片风格,这种基调,让心悠悠地飘。沈嘉柯,何其人也?不用去管。听着这个80后讲他的故事,聊着他的人生感悟,淡淡的宁静,似乎像真的和位朋友絮叨。平缓地讲着故事,发表着自己的感慨,这份人生似乎已经很有阅历,很有感悟。我也时常或蹙眉或微笑或摇头……,赞同与否并不重要,就是那么一份感觉。对于70后的评判,他的谬论,我也并不生气历史造就一个时代,时代赋予我们特有的表征,不是有心所为。称他为“温暖大叔”,呵呵,或许我不应该是他的阅读群体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文字敏锐观察敏感地洞察一切,丰富的阅历加速了他内心的成熟。他有勇气,有胆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说实话我没有。不同时间,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需要。生活,永远真实的。它也在利弊选择之中。当你想要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你要将它的利弊一并接收。你的生活,你的幸福,需要你自己去把握,可当走过年轻激情涌动,追求也渐渐止步,生活、家庭工作就那样定了型,让你心如止水,平淡如水。

  放下这已无谓的思考,慢慢品着每个词语的意味我喜欢这样的书,这样的文字,经常翻上几页,默默地发发呆,竟也满足一会。慢时光,慢悦读,这也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将这本书放在床头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读,一段一段文字的品味。对于作者还是自己,都是一种体验与满足,写者——自得其乐,读者——自取其乐,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我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想象着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三):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句话:谈一场奋不顾生的爱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生活无疑成为当时所谓的理想生活,于是看到很多报道,辞职去旅游的白领,拿学费退学旅游的学生。所有的人都想听从自己的心,说走就走,奋不顾身,但是旅游回来怎么办?不是还得面对兵荒马乱的生活吗?

  作者沈嘉柯在这本书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为了获得靠谱自由,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用了八年的时间来准备。工作、储蓄、买房、投资,在辞职后仍有收入来源,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才是真正的理想生活,心甘情愿付出代价,然后收获

  做自己,也是一件需要持续发展的事情,可惜很多人只看到眼前。沈嘉柯通过69个故事告诉你,真心为自己而活,成为自己故事里的勇者,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四):生活不止在别处

  对于有些人来说,理想的生活是开奥迪穿迪奥,而对于有些人来说,理想的生活不过是追求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喜欢方式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荷尔德林说诗意栖息,但诗意生活不止在路上,在别处,更在于日常的态度当中。

  沈嘉柯明显是后者,这本《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笔调细致柔软意义坚实深刻。从对面楼栋夏日随意的练琴声,想到了事物本来存在的意义就是好玩,不用打上刻意获取名利标签

  从米开朗琪罗这样的艺术大师一边对生活绝望,一边继续雕塑的事件,重谈罗曼罗兰提出的一年一度的顶礼,我们别被生活彻底打败,人生不是用来比惨的。

  从自己之前讨厌跑步到现在爱上跑步想到要在有限生命里,为改变自己做出有限的努力

  从李安和林太的温情故事里找到爱情的真谛是温暖携手,彼此扶持……在这本书里,关于人生关于梦想关于成长关于爱,那些看起来闪闪发光的词语,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千百种温情,使我们暗藏在心底里最柔软最隐秘部分瞬间苏醒,开始找寻字里行间里赋予我们的勇气信心

  重要的是,你选择了做什么样的自己。“书不会等人,人也不会等书。看书这件事,时过境迁,也会像秋刀鱼一样,过期了,失去意义。”

  “人生很多事是无法掌控的,年岁愈增,愈知道生命的有限性。有限性就在那里。无法消弭,但辨明了局限性,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疆域。降低妄想,坦然面对幻想,建立真实可行的理想,然后,去做就是了。”

  是啊,去做就是了。正如沈嘉柯自己正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写作,出书、记录、跑步、养猫、当吃货或是玩微博,他用自己本身诠释坚持自己的意义,温暖着正穿行在孤独迷茫旅途中的每一个年轻人的心。

  这些直面内心故事使得我们渐渐明白,在世界上遵从自己的意愿生活是最重要的事。不把伤害太当一回事,而要消化,警醒,放下。不要害怕自己的笨拙质朴之心更加持久。一如远离喧嚣的朴树所说:“必须坚强,必须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我很庆幸,我的思想至今还很干净,坏的东西还没能侵蚀我,还不能左右我。”

  沈嘉柯工作多年以后选择了放弃,开始睡到自然醒,忙时写作,闲时逗猫,每周必然看一场电影,像风一样自由的穿梭在城市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说:“脚在哪里,哪里就是你想去的世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为这样的生活,努力准备了十年。

  想见朋友,现在就出门去;想去远方,现在就去订机票;想去爱的人,现在就去拥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五):好像生活由得人选择

  书名之所以会这么吸引人,因为大多数人,平庸如你我,躺在金字塔底横尸遍野的家伙们,都渴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生活,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这么轻松。犹记得我被原来同事忽悠,去听美玲凯的讲座,有个女孩得到销售冠军,哭着站在台上说:“我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希望再有自己爱的人,因为没钱治病而去世了,当年我父亲……”这么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让她在工作上崭露头角,但是,这样的生活,绝不是她想要的吧。

  但这本书的作者,沈嘉柯,确实过上了他要的生活,年纪轻轻就购置了房产经济独立,不受父母管制。但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在成名之前的笔耕不辍。如果凭着那些才华,耍些小聪明、偷偷小懒,荒废点小时光,又怎么会有今日的他?又哪里来的想要的生活?又如何出这样一本书呢?就像内容推荐中所写的一样:“你想当个人生的逃跑者,也需要充分条件。”

  知易行难,要得到想要的生活,我等屌丝不流汗、不吐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上下班在地铁快被挤变形的时候,我都在想,如果不是做喜欢的工作,我真受得了这个罪吗?再看看周围人麻木而不甘的眼神,我特别好奇,大家都在做喜欢事情吗?现在拥有的,都是自己想要的吗?假如没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我们一路上吃的苦、受的罪是不是像不存在一样,毫无意义呢?生活的真正意义,会不会只在于“寻觅”和“追求”呢?

  书的前面有几页彩插,图片漂亮,配上一些文中经典句子,给人一种很宁静的感觉。69 篇随笔,或励志,或治愈,或肉麻……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作者的内心,坚韧而柔软,温柔并坚强。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六):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并不是自己的选择的书,机缘巧合得到的,当时家里还有好些新书,本来没打算开始看这本,却又不自觉地拿起来随便翻了翻,惊喜发现小故事很喜欢,故事引出的道理和感悟都用黑体字,很醒目下定决心翻开第一章以后,读着读着却有种说不出的不耐烦感,坚持看了两章,发现自己竟无意识地跳过黑体字——那些所谓的“道理”。接下来的心情便是“买都买了,看完它吧。”

  意料之中,越往下读这样的感觉越是真切,越是想要认真读越是觉得很多小故事很牵强,像是在迎合作者本人所谓的“感悟和人生哲学”而编出来的故事。编故事的意图太明显,“道理”却说不清。是我太没水平么?有好几个小节的故事都前后矛盾,不明所以,作者又非常爱反问,东问一句西,问一句!很多语句也不算通顺,让人读得不太舒服,比如有一篇谈及友谊的维持是要付出精力和时间的,最终我们会失去旧友,却也难以迎来新友,书上一句“友人失去也就失去了不怎么新增”。“不怎么新增”是什么鬼,走的文艺路线怎么能允许这样的语句出现???我简直想大喊:好好说话行不行?(我是比较叛逆么?第一次看书看到作者本人在书中强调——还是大费周章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读者应该“尊重”作者,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本书那么生气= =)

  鸡汤书我一直反感,但也不是没看过,有些鸡汤还是对生活有启发的。这本书理论性也不太强,个别故事算是有趣也看似有道理,所以,“买都买了,看完它吧。”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七):最美不过如此

  最美好的事,就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本以为这是女子写的书,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中出自一位男士的手。温暖但不罗嗦。

  翻开书,我就被前面那几幅小资味的小品摄影作品吸引了。此小品非娱乐节目嘻嘻哈哈之小品,而是精小的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一台老的录音机、窗台上的一盆花、门前的一只猫……都击中了我偏好小资的心灵。我就想说,我也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可能也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本书,吸引我,就在于它有我所欣赏的文字亦或是图片。《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恰巧做到了。

  全书共六章67篇文,再加一篇序言,以及序言前面的那些图配文。内容千姿百态主题无拘无束谈人生观、世界观,也聊爱情、工作,生活的种种都仿佛是有故事的,就连手工,这位男士都能写出赏心悦目的文字。对于心存小资情怀的女子来说,读一读其中那篇《手工背后的热爱》,真就又生出想动手制作冲动,也想拿竹子编个笼屉、拿布料做个枕套了。《快乐是自找的》,读过而深得启发。每篇文不长,但是正在这精短的文字里,读者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做自己。这些微小的生活细节,在这里放大了给我们看,我们可以从中品读到自己想表说但是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情愫,读完以后,就想说:嗯,就是这样的,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八):倾听自己的声音

  拟出这个题目自己也小小的自责了一把,即将而立之年的我们好像早已过了小感慨的年纪。但每天在物欲横流人潮中,我们为了房子、票子、车子行色匆匆,我们为了孩子、父母、家庭而奔波劳碌,是否也想过暂时逃离,是否也有过抱怨,是否会挤出一些时间来倾听一下自己的声音?

  当我看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书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暖暖的,封面一只小船飘荡在海面,船头仰面躺着一个少年,蓝天大海融为一样的蓝色阳光毫不吝啬的泼洒下来,很舒服的感觉。。。

  这是悦读纪推出的慢时光系列中的一本,80后新生作家沈嘉柯被誉为温暖大叔,这部作品也的确称得上是成长过程中治愈疗伤的良药。六章的内容,从爱情到事业,从梦想到生活,散文的形式,有故事,有经历,有探索,有思考,暖心的基调却不失深刻的揭露,很多观点直达人心。比如“心灵短暂的逃离,还得接着过兵荒马乱的生活”,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有勇气去面对,正所谓“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为之付出的代价”,的确如此,生活中本就没有那么多对对错错,与其抱怨,不如接受,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做选择,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想想,其实也挺简单。

  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有更多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路上也许会恐惧,但迫使我们去做更多的努力,然后有准备的去承担可能发生的意外,书里的蓝字和黑体字大家可以重点去看看,也许某一句就会让你茅塞顿开,也许某一句便会让你身心放松,正所谓“你若美好,世界便美好”。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九):世界上拥有的温热与美好,哪怕它们再微小

  有人说,读心理学的人,对人对生活的洞悉都会很精细。我想,在沈嘉柯的故事中,所有的人物看起来的形形色色,你却能在他们之中找到他人甚至是自己缩影。

  书里有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

  从“一路匆忙向前,别忘记回头看看最初的你”,到“把伤害太当一回事的人,都活得不好”,接着的“就这样笨拙地慢慢长大”,再到“再不好好地用心爱,我们就在时光里变老了”,“梦想和生活,都应该更接地气”,到最后的“生命中那些温暖的人,让我们走再远也不会累”。

  六个章节,68个故事,每个故事里,你总能发现与自己生活里正在经历的相似的东西。那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主角,或许你并不认识,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就像交了更多的朋友,从他们平凡,正直,善良,坚强或者勇敢里,找到了共鸣,找到了继续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莫大的勇气。

  我们遇见谁,认识谁,了解谁,都是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沉淀的。纵使我们都明白,其实陪伴在身边的人其实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可为了这一点,我们就该更加珍惜遇见的每一个人,因为遇见一个人是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用这个概率换一个大的胜率,有何不好。

  这个世界上,拥有着温热与美好。这些光与热,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我们遇见的不同的同学,朋友,恋人与爱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他们给予我们的感受,给予我们的爱与感动,甚至某些伤害,哪怕它们再微小,都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觉悟,就是用自己的感官去更好的体悟这个世界。不为其他,只为你自己。如果你钝化了自己,那么我更加希望你能找回自己,找到最初的自己,找到那个时时刻刻面对生活依旧美好微笑,认真,用心的自己。

  沈嘉柯在书里写:“我们活这么一辈子,并没有太多时间真正用给自己。尽管我们有不少时间是一个人度过。当我们孤单一人却一点也不享受,觉得寂寞觉得孤独,只因为这样独自一人时,我们丢不开其实次要的事物工作,我们心里惦记着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人,没能把生命赐给自己一点点。”

  这段话,用心读起来,是在告诫我们把自己过得更像是“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爱,那么哪里来的力气去爱上别人,并且爱得持久。对自己好一点,例如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一场想看已久的电影,去见你心中想见却总是不敢去见的人,甚至,选一个安静的午间,美美地睡上一觉,好好的做上一个奇幻的梦。“如果这世界真有神,那爱玩的人才配神的眷顾,才有资格身心健全,做神的孩子。”嗯,我们活得就该像个孩子。活得最像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神就是你自己。我们身上拥有的温热与美好,即使再微小,只要细心,你必定可以发现。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在某些时间段里发现,你手头正在做着的事情总是不顺利,发生的一切都不如意,那么不要沮丧。相反地,恭喜你,说明你此时正在走向上坡路。

  我曾经在沈嘉柯的微博底下留言:你出书的速度,比我买书看书快得多太多。

  现在,《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已经读完,才发现,任何一本好书都值得被尊重与品味。它该像爱不释手的宝物,“贪婪”地占有。

  写故事的人拥有莫大的幸福。因为世界上拥有的温热与美好,哪怕它们再微小,写故事的人都能把他们收集起来然后慢慢拼接,沈嘉柯做到了。他在用自己的力量告诉我们敢于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每个人付诸实践的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是心还在,并且还在剧烈跳动,足以指引我们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谢谢沈嘉柯蜀黍的书,问候你家的猫哟~

  2015年1月26日 21:14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十):抓紧生命中的那只锚

  文/林深之

  法国诗人米尔•昆德拉写过一句名言:生活在别处。

  这原本是一部小说的名字,近段时间却再次火热起来。追其原因,与现代人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与负担一直有增无减,紧迫的生活节奏和填充不完的欲念,使得人人倍感疲惫和麻木。

  而《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同一股清新之风,吹散着心灵的雾霭与阴郁。短暂的逃离现有的坏境,去到别处,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事实又是,逃到别处,麻烦依旧还在。 “你想当个人生的逃跑者,也需要充分的条件。”沈嘉柯说,于是他写了这本书,作为一个十多岁离开家人远赴外地读书的青年,他算是第一拨“生活在别处“的人,也最是有资格来讲这件事。

  沈嘉柯从事过多种工作,担任过心理学刊物编辑,开辟专栏,养猫,担任电台嘉宾,有着大众想象中的“文艺生活”,可他关注的却是这代人的成长与心理。以己之阅,读彼之心。杨朔说过:“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沈嘉柯显然最懂。

  他讲诉自己心中的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他描述路途的感悟;是与故乡的分毫差距,他怀念过去的人和事;人生里永远都会有再见。他遭遇生活的打磨,却最终明白,太把伤害当回事的人,都活得不好。说得实在秒。

  在读它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那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食物、风景、爱情、金钱等等,可仔细一想,这些都不过是外象,都是别人给予才能得到的,一旦达不到没有了不爱了失去了,我们随时像停靠岸边的船,只能随风动荡,被命运的海浪拍灭或者沉没。

  沈嘉柯用自身经历告诉每个人,在得到想要的生活之前,得抓紧那只锚。命途在自己手中。

  作为陪伴年轻一代成长的温暖大叔,沈嘉柯最懂这世界的无常,他更懂人生的痛苦、无助、心酸,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质,在生命的道路上,可能会变成能量,可能会变成笑料,更可能会变成越加深刻的寂寞,甚至会变成一块臭不可闻的豆腐乳,但一定不会白白浪费,它会熬成一锅粥,会酿成一坛酒,让我们学会自饮自酌,醉而飘忽的面对人生的众多细节。

  然后,尽情抱怨,尽情咒骂,尽情歇斯底里,尽情痛哭流涕。

  过了,还得活下去。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恰恰说的是,怎么去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